⑴ 国内信托公司的排名前三名是哪几个公司
中诚信托算神马?
银监会是不会组织这种排名的 如果排的话
中融和中信谁是第一不好说专
中融团队强大 3家国有上市属公司控股 4家三方 2个财富中心
中信后台硬 大项目比较多 单一也牛叉
平安真不行 项目经验少 管理水平差 不过人集团里保险搞的牛叉 注资高
⑵ 目前我国有多少家信托公司总资产大概多少
68家,
信托公司的总资产不高,信托产品资产存量有五万多亿、但这些资产不能算是信托公司的资产。
⑶ 有人说信托不但收益高,而且比较靠谱,是真的吗
在投资理财市场,收益率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衡量风险的指标;还记得郭主席在陆家嘴论坛上说的话么?
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一旦发现承诺高回报的理财产品和投资公司,就要相互提醒、积极举报,让各种金融诈骗和不断变异的庞氏骗局无所遁形。
当时的这番言论,引起了很多人的不屑一顾和嗤之以鼻。而从现在来看,这真的是一条投资的金科玉律。很多交了学费和学乖投资者,开始理性投资对于8%以上的理财产品碰都不碰,6%以上的产品都敬而远之,宁愿将钱购买银行的大额存单和其他稳健型理财产品中。
这样的操作有没有错呢?当然没有,投资理财,本金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然而这样做法有没有问题呢?当然有!
投资理财的目标是在实现风险可控情况下的收益最大化,而将钱放入大额存单,放入国债和其他银行理财等产品当中;尽管实现了风险的可控,然而却没有实现收益的最大化,以至于产生了一定的机会成本。
关注笔者的朋友都知道,我接下来肯定要说信托了。现实中,信托产品的收益率长期显著的高于同类的理财产品,这是不争的事实。随便查询一家信托公司的产品收益率,普遍在7.5%以上;8%-9%已经是常态;如果金额够大,那么10%左右也是有可能的。
面对如此之高的收益率了,很多人会有这样一个疑惑,信托产品是否隐藏着更大的风险呢?并不是。信托产品的高收益收益率说明其产品存在一定风险,然而比起不靠谱的网贷和私募而言(非法集资就不说了)。信托的风险完全处于可控的状态,这个在前面的文章中也已经给予论述。
2018年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数据显示,平均收益率是7.90%,相对2017年有一定幅度的提升,这主要源于2018年资金市场的紧张以及企业融资渠道的收窄。当然,信托收益率也是与市场流动性水平以及企业信贷融资难易程度相关的。
今年以来,各类房地产信托和征信信托发行量较去年出现大幅下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地方债发行放松和大型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通畅。因此,今年以来出现了频频出现的信托产品火爆和秒光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以看到在一系列制度优势的基础上,信托较较其他机构能够对风险实行更大程度的把控,从而也就应该获得的相对于银行理财、券商资管等更高的收益率,而且这个收益率是相对安全和可靠的。
即使超过了郭主席所说的8%,其风险仍然处于可控的范围之内;而且历史上实质性违约的少之又少,即使是“雷王”中江信托,很多四五线城市的政信类信托项目也陆续实现了兑付,毕竟有抵押,有担保以及其他各类风控措施,所以无法实现兑付的是少之又少,比草根、钱宝网等有着本质的区别。
希望投资者能够深入了解信托这一产品的特点,了解其高收益的来源;选择投资理财一定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这是实现可持续收益的根本的因素。不要因为贪图一时的便宜,而将钱投了各种非法传销机制当中。你收获的也许只是一点点利息,而失去的却是全部本金,甚至是养老生活的全部保障。
这是已经发生,并且还将发生的事情。所以,投资千万条,靠谱第一条。选择靠谱的理财机构和顾问,才是资金安全的保证!
⑷ 有做过信托投资,遭遇过亏损的吗
那些说信托不会亏损的人都是托或者是信托业的从业人员,目前信托业已经发生了一连串兑付风险和亏损事件,出现问题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一个值得警惕的共同点是,投资者在购买时往往被告知产品“无风险”,或者暗示产品出问题肯定有人兜底。
信托行业已开始显现疲态,数年来“刚性兑付”的潜规则被逐步打破已是大势所趋。
我只想对广大金融投资者说,要树立理性投资、科学投资的理念,要抛弃一夜致富理念,抛弃对收益率的痴迷。我并不是说信托不好,只是峰有多高,谷有多深有多大收益,就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如果轻易的就10%甚至20%多的收益,那我们就都买信托,躺家里数钱得了。总而言之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在看到信托产品高收益的同时,也要认清其中的风险。
⑸ 十大信托公司包括哪些
看你用什么方式抄排名了,袭信托公司有很多排名方式
一、综合排名(是按照经营环境、资产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隐性担保能力作为排名依据的,权重比依次为10%、30%、30%和40%):
1.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2.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
3.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4.中诚信托有限公司
5.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
6.中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7.新华信托有限公司
8.西安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9.中粮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10.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二、按注册资本金排名:
中信信托
平安信托
中融信托
兴业信托
交银信托
华宝信托
华信信托
爱建信托
华能信托
昆仑信托
三、按信托资产总额
1中信信托
2兴业国际信托
3大业信托
4中融国际信托
5华润深国投信托
6中诚信托
7建信信托
8对外经济贸易信托
9山东省国际信托
10华能贵诚信托
四、按产品收益率排名
1昆仑信托
2甘肃信托
3华宝信托
4杭州工商信托
5中诚信托
6民生信托
7四川信托
8金谷信托
9新华信托
10西藏信托
基本上这几个还算比较有参考价值,需要其他的信息也可以再问我,希望能被采纳~
⑹ 有知道信托公司实力排名的吗
1 中建投 中建投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1979-08-27 166574 0 0.00% 浙江省杭州市
2 中江信托 中江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1981-06-01 115578.91 85 9.97% 江西•南昌
3 重庆信托 重庆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1984-10-22 243873.00 1 10.00% 重庆
4 中原信托 中原信托有限公司 2002-11-27 150000.00 36 9.58% 河南•郑州
5 紫金信托 紫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1992-09-25 120000.00 6 9.62% 江苏•南京
6 浙金信托 浙商金汇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1993-05-19 50000.00 2 10.25% 浙江•金华
7 中海信托 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1988-07-02 250000.00 0 0.00% 上海
8 中诚信托 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1995-11-20 245666.67 1 7.00% 北京
9 中粮信托 中粮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2009-07-27 230000 1 9.50% 北京
10 中融信托 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1993-01-15 600000.00 127 9.74% 黑龙江•哈尔滨
11 中泰信托 中泰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2002-03-08 51660.00 26 9.84% 上海
12 中投信托 中投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1979-08-27 150000.00 6 9.13% 浙江•杭州
13 中信信托 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1988-03-01 120000.00 13 9.16% 北京
14 中航信托 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2009-12-28 168648.52 23 9.04% 江西•南昌
15 粤财信托 广东粤财信托有限公司 1985-03-07 150000.00 5 5.96% 广东•广州
16 英大信托 英大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1987-03-12 182175.45 1 9.50% 北京
17 云 国 投 云南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1997-09-03 100000.00 0 0.00% 云南•昆明
18 新 时 代 新时代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2004-02-27 120000.00 66 8.73% 内蒙古•包头
19 厦门信托 厦门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2002-05-10 160000.00 9 9.94% 福建•厦门
20 新华信托 新华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1998-04-20 120000.00 78 10.14% 重庆
21 兴业信托 兴业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2003-03-18 500000.00 3 8.37% 福建•福州
22 西部信托 西部信托有限公司 2002-07-18 62000.00 1 11.00% 陕西•西安
23 西藏信托 西藏信托有限公司 1991-10-05 40000.00 0 0.00% 西藏•拉萨
24 民生信托 中国民生信托有限公司 1996-05-16 100000.00 19 10.09% 北京
25 万向信托 万向信托有限公司 2012-08-18 133900 6 9.53% 浙江•杭州
26 陆 家 嘴 陆家嘴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2003-10-08 106834.62 17 9.99% 山东•青岛
27 昆仑信托 昆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1992-10-20 300000.00 5 9.06% 浙江•宁波
28 中铁信托 中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2002-12-11 200000.00 30 9.05% 四川•成都
29 交银信托 交银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2003-01-30 376470.59 4 9.70% 湖北•武汉
30 建信信托 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2003-12-31 152727.00 1 7.50% 安徽•合肥
31 江苏信托 江苏省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1992-06-05 268389.90 0 0.00% 江苏•南京
32 外贸信托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 1987-09-30 220000.00 5 8.24% 北京
33 吉林信托 吉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2002-03-09 159660.00 6 8.58% 吉林•长春
34 金谷信托 中国金谷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1993-04-21 220000.00 2 9.25% 北京
35 五矿信托 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1987-09-23 200000.00 5 10.30% 青海•西宁
36 天津信托 天津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1986-05-23 170000.00 0 0.00% 天津
37 华宸信托 华宸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1988-04-29 57200.00 1 10.50% 内蒙古•呼和浩特
38 华宝信托 华宝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1998-09-10 200000.00 0 0.00% 上海
39 华能信托 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 2002-09-29 300000.00 2 9.00% 贵州•贵阳
40 华融信托 华融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2002-08-28 151777.00 16 9.25% 新疆•乌鲁木齐
41 华润信托 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 1982-08-24 263000.00 12 8.82% 深圳
42 华信信托 大连华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1987-04-24 330000.00 10 8.28% 辽宁•大连
43 华鑫信托 华鑫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1984-06-01 220000.00 6 10.43% 北京
44 湖南信托 湖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1985-05-01 85777.21 17 9.44% 湖南•长沙
45 杭州工商 杭州工商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1986-12-16 75000 0 0.00% 浙江•杭州
46 华澳信托 华澳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1992-11-06 60000.00 51 9.97% 上海
47 苏州信托 苏州信托有限公司 2002-09-18 120000.00 6 10.17% 江苏•苏州
48 甘肃信托 甘肃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2002-08-05 101819.05 7 10.93% 甘肃•兰州
49 山西信托 山西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2002-07-02 135700.00 10 10.29% 山西•太原
50 国投信托 国投信托有限公司 1986-06-26 120480.00 0 0.00% 北京
51 山东信托 山东省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1988-02-28 146666.67 6 9.18% 山东•济南
52 国元信托 安徽国元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2004-01-14 200000.00 4 9.17% 安徽•合肥
53 国民信托 国民信托有限公司 1987-01-12 100000.00 49 10.14% 北京
54 国联信托 国联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1987-02-01 123000.00 0 0.00% 江苏•无锡
55 方正东亚 方正东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1991-06-17 120000.00 64 10.22% 湖北•武汉
56 东莞信托 东莞信托有限公司 1987-03-13 120000.00 11 8.75% 广东•东莞
57 大业信托 大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1992-12-18 30000.00 28 9.52% 广东•广州
58 长城信托 新疆长城新盛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2011-10-08 30000.00 12 10.56% 新疆•乌鲁木齐
59 长安信托 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1999-12-28 134602.29 36 8.55% 陕西•西安
60 百瑞信托 百瑞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2002-10-16 120000.00 20 9.00% 河南•郑州
61 上海信托 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2014-06-20 250000.00 0 0.00% 上海
62 四川信托 四川信托有限公司 2010-11-28 200000.00 86 10.21% 四川•成都
63 平安信托 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1984-11-19 698800.00 8 7.96% 深圳
64 渤海信托 渤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2004-04-08 200000.00 24 10.30% 河北•石家庄
65 北方信托 北方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1987-10-13 100099.89 0 0.00% 天津
66 爱建信托 上海爱建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1986-08-01 300000.00 14 9.48% 上海
67 安信信托 安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1995-09-15 45411 20 9.57% 上海
68 陕 国 投 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1985-01-05 121466.74 6 8.53% 陕西•西安
69 北京信托 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1984-10-05 140000.00 2 8.25% 北京
⑺ 信托四大类型
信托四大类型:
一、房地产信托
目前政府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思路是建立在长效机制上的:完善保障房机制、提出房产税立法、针对不同城市分类调控、增加中小套商品房和共有产权住房、改革工业用地、提高农地增值收益等。这一系列长期制度建设将会有效抑制投机性需求,促进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房地产信托要想继续发展,应仔细分析不同城市的刚需、供求情况。另外,在保障房、工业用地改革、农地项目,以及仓储物流、工业园区等方面也需多关注。
二、基础产业信托
基础产业类信托,是指资金投资于基础产业领域的信托,基础产业包括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两部分。因基础设施类项目要远远多过基础工业类项目,因此基础产业类信托又被叫作基础设施建设类信托,简称“基建信托”。又因所涉项目多为政府项目,且多以项目代建方对地方政府的债权作为质押,还款来源主要为政府偿还债务,相当于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政府信用担保,又被称为“政信合作”类信托,投资者认可程度很高。基础产业类信托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在所有信托类别中占比趋于稳定。截至2013年末,全国基础产业信托产品5960个,业务存量规模26028.55亿元,2013年新增3917个,规模1.43万亿。
三、工商企业信托
工商企业类信托,是指资金投资于工商企业的信托。工商企业指生产工业产品(商品)的一般性生产型企业,提供产品(商品)流通服务的商业、贸易企业等。工商企业信托的资金用途通常为补充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其发行规模与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经济不景气,企业融资需求萎缩,加之难以承受较高的融资成本,因此工商企业收益较其他类信托低,在一段时间内,比重都不如地产和基础产业类信托。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的逐步回稳,以及政策鼓励支持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信托作为拥有“金融全牌照”的工具,通过灵活的投资方式,整合多种金融工具,大大助力了工商企业发展,尤其是融资更为困难的中小企业。
四、金融市场信托
金融市场类信托,是指资金投资于金融领域的信托,具体又分为投向证券市场、金融机构及金融产品等细类。因金融市场类信托与金融市场动态息息相关,所以2010-2011年银监会出台的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相关政策,以及股市的持续低迷,都使得这两年金融市场类信托规模不大。但2012年,由于监管政策趋紧,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受限的情况下,银信合作业务得以快速扩张。据格上理财统计,截至2014年2季度末,金融市场类信托资产余额达到3.05万亿(含阳光私募基金)。
⑻ 信托资产余额什么
你可以理解为存续的信托规模!现在是24万亿,在一季度达到峰值26万亿,后来政策去杠杆,通道业务减少了 信托规模。
⑼ 中国的信托是什么
中国的“信托”究竟是什么,其是怎么构建的?
信托本质上就是债务的私人配售。
信托投资者必须满足既定的财富要求(数百万元资产很寻常,所以投资者是高净财富的个人和企业),同时投资额有最小的门槛(比如说一百万元)。信托的吸引力在于,其能实现的收益比传统银行存款高很多,通常有10%甚至更高,而受到管制的多年定期存款只有单位数的收益。信托的资金投资于众多经济部门,包括不同的工商企业,地方政府基建项目(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
正如我们银行的研究团队写道的,29%的信托资产被投资于风险较高的工商业部门。
不要把信托和理财产品搞混了。理财产品的受众是更广泛的个人投资者,最小投资额也小多了。理财产品通常通过银行或券商出售和管理,存在保本型和非保本型(明确提供担保的理财产品会出现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对于其他不保本的产品,部分投资者会认为存在隐含的担保)。来自理财产品的资金可以投资一系列的产品,包括企业债券、信托贷款、同业资产、证券化的贷款和票据贴现,所以理财产品最好被理解为是一种货币市场基金或其它金融产品的资产池。
信托与中国“影子银行”部门的关系是?
至2013年年末,中国信托资产总额高达10万亿元。虽然占中国信贷存量的比重较小,但最近几年信托资产一直以超过50%的年增速增长。根据我们的分析,2013年信托对净新增信贷增长的贡献达到2万亿元,占2013年社会融资总量的超过1/10。
一些客户一直向我们咨询,中国信托业和结构性投资工具(SIVs,也被称为“渠道(conits)”)的区别,后者在美国金融危机中有突出“贡献”。SIVs是表外工具,同时通过发行短期商业票据获得融资(“资产支持商业票据”),期限通常是几天到几个月。开始的时候,这些SIVs投资风险相对较低的短期应收账款,但随着时间推移,SIVs的投资转移到更复杂更长期的结构性产品,比如说次贷按揭支持证券或CDOs。在2007年,对这些资产质量的质疑不断增加,SIVs的市场融资环境也很快地恶化了,最终需要发起SIVs的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并把资产合并到其资产负债表上,这加剧了银行的资金压力和资产减记。
类似的,中国信托业也与银行有着联系,信托也有表外属性(还包括很多理财产品),以及也存在期限转换(虽然值得注意的是,在信托的例子中投资者通常会接受1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投资周期,短贷长投的问题并没有大部分SIVs那么极端;而理财产品通常也只有3-12个月的投资期限)。重要的不同点还包括中国信托资产相对简单——通常是贷款,就象这次中诚的案例,而且中国银行体系通常是依赖国内融资的(很多SIVs是跨国筹集资金的)。
为什么一只信托产品的违约可能性如此重要?
因为大量的信托产品按计划将在今年到期,如果发生违约,将为谁将承担损失设定了先例。
在我们去年对中国信贷前景的详细研究中,我们明确地指出“移除隐含担保”是爆发大规模信贷危机的四个潜在“风险导火索”之一。如果投资者承担主要损失变成事实,并导致其它投资者撤走通过不同“影子银行”渠道投资的资金,那么整体的信贷环境理论上可能会急剧紧缩,并对经济增长造成严重的伤害。
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看,在当前环境下一只信托产品的违约与其它“影子银行”产品违约相比,可能被视为存在较小传染性风险的。
第一,信托产品是明确不存在担保的,无论是信托公司还是分销商。
第二,信托产品的投资者基础通常是人数相对较小的富人/资深投资者(这里谈及的中诚信托产品的投资门槛是300万元)。这与受众更广的理财产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理财产品通常是投资经验较少、个人财富也更少的个人投资者。
第三,该信托产品的特殊环境(贷款给产能过剩的行业,无法获得关键的经营牌照,借款公司的所有者还遭到警方的逮捕)可能能令当局更容易地宣称这是特殊案例。另一方面,如果当局感到有责任对该产品提供官方的支持,那么在什么环境下当局才安心让任何一只信托或理财产品违约就变得更不明确了。
政策制定者有哪些选项?
对政策制定者来说,根本问题是怎么在1)投资者;2)信托公司和/或分销银行;3)政府和政府关联经济实体间分摊任何损失。可能的选项包括:
1.容许该信托产品违约(投资者承担损失)。正如上面提到的,这将驳回了部分信托投资者认为存在隐含担保的认知,因此将增加新信托产品或其它不保本产品(比如理财产品)更难获得融资的风险,进而导致整体信贷环境的紧缩。积极的一面是,这将鼓励投资者更为关注潜在的信贷质量,并在未来给风险更好地定价。
2.信托公司和/或分销银行提供支持(提供杠杆的机构承担本金和/或利息的损失),并使隐含的担保显性化。虽然从法律上说,信托公司和工商银行都没有保本的义务,但如果政策制定者要求信托公司和分销银行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持,这可能会促进加剧潜在损失的确认,最坏的情况下,如果损失巨大,那么可能需要融资充实资本或缩减资产负债表。因此,潜在资产的质量和尽职调查将是决定这些金融机构是否和可能要承担多少损失的关键。在证明存在背后支持后,投资者对信托产品的需求可能会大增,但金融机构可能因为知道要承担较大责任而在未来减低了发行这类产品的冲动。
3.政府支持的经济实体提供支持(政府承担损失)。在这种情况下,短期的市场可能会感到“松一口气”,因为再融资风险将会被降低,同时银行和信托公司都会“逃过一劫”。然而,对投资者和发行者,道德风险会被拉升,进而增加了未来信贷问题的风险。政策制定者可能会尝试通过间接提供支持来最小化道德风险(比如通过政府支持经济实体或第三方,而不是公开地和直接地支持),并/或只是提供部分支持。在去年发生的例子中,当时“不知名方”,可能是为信托贷款提供一些土地抵押和担保的地方政府,进入干预购买了一家钢板厂的违约贷款,保证了中信理财产品投资者的全额偿付。
如果金融机构或政府提供部分支持,一些选项的组合也是可行的。看起来,更多的观察家预期投资者将至少获得部分救助,这反映了对道德风险的担忧和对传染性担忧的折中方案。除非出现明显全部由政府出资的整体救助,否则,看起来信托行业的信贷环境很可能至少出现温和的紧缩。一些中央政府层面的政策制定者可能对违约持开放的态度,因为这将鼓励更谨慎的风险评估,并有助于控制未来的信贷增长。然而,其它中央政府和很多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者可能更倾向于防范问题的出现。特别是地方官员,他们可能已经感到了支持关键地方性企业的压力在增加,官方理论上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说授予采矿执照来增加信托资产的价值。
投资者应该怎么关注更大范围的市场影响呢?
除了官方将如何应对中诚该信托产品可能违约的直接新闻外,投资者还应该关注其他显示市场压力的金融指标。一如既往的,银行间利率是一个显示银行边际融资成本的有用指标。
非银行产品的收益率利差可能反映了它们被感知到的风险,虽然其他因素,比如说整体流动性的紧张,也可能造成影响。虽然我们没有信托产品收益率的频繁数据更新,但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最近已经走高。最后,信贷供应总量的数据也是需要关注的。如果融资环境开始紧缩,在每月公布的社会融资总量的数据上应该能明显看到(特别是信托的部分)。
对经济增长和市场的潜在影响是?
信托产品违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因为其代表了存在两大未知因素。
第一个未知因素是,违约导致的整体信贷扩张的变化,第二个未知因素是,经济增长对新增信贷的敏感度。去年我们对经济增长和信贷增长关系的研究显示,月度平均社会融资总量3000亿元的变化,会对下一个季度的真实GDP年增速造成80个基点的影响(进一步说,如果新增信贷持续下降,对接下来几个季度的影响会逐步褪去)。
这比较靠近我们估计的2013年信托贷款的月度平均增长。所以根据我们对信贷敏感度的假设,融资环境假想性的大幅紧缩将会对下一季度的年化增长造成80个基点的冲击,对下一年的同比增长大约会造成50个基点的冲击。直觉上,估算中温和的冲击是因为信托部门在整体金融体系中相对较小的规模。
我们要强调,这里的计算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只是粗略的说明,而不是一个预测。如果官方采取措施降低对信托贷款的影响,或其它信贷渠道加速增长填补这个空缺,那么影响应该是较小的。如果溢出效应影响到非信托贷款,或对商业或消费者信心的打击影响到实体经济,那么影响应该是较大的。
在信贷市场里,更能容忍损失的发生应该会导致高信用和低信用实体的进一步分化。
政策/信贷紧缩的倾向可能会在短期加大中国股市的压力,特别是信贷依赖、投资依赖性强的周期性行业。投资者不大可能在选项1和2中获益,因为违约选项可能会触发传染和对经济增长造成风险(因此影响企业利润),而“金融机构救助”的选项在结构上是没有吸引力的(因此影响风险估值)。我们认为,选项3可能是唯一一个能支持短期市场反弹的选项,因为避免了直接的传染风险,上市的金融机构也免于承担损失——虽然以长期的道德风险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