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信托是什么,它怎样做到了财产隔离和家族传承
信托,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法律架构,是通过所有权和受益权的分离,实现财富的转移或者传承。
其实现财产隔离或者叫风险隔离的法律基础在于信托财产既区别于委托人未设立信托的其他财产,也与受托人的固有财产相区别,更不属于受益人的个人财产,所以能够隔离债务。
但有死点需要注意:
第一,信托财产必须是合法的并且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比如能够自由流通,或者经批准后限制流通的财产也可以成为信托财产;
第二,必须是具有100%的所有权,比如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将夫妻共同财产设立信托是有问题;
第三,只能隔离信托设立以后的债务,对于信托设立之前的债务,存在的一些不确定性;
第四,注意时效的问题。以美国为例,信托设立后2年内,委托人发生债务问题的,需要用信托财产来还债,2-5年内的,有可能会被抵债,5年以后的,则信托不受任何影响。所以,对于有潜在负债的委托人来说,比如企业主,提前至少5年设立家族信托,在债务隔离方面的效果是最好的。
而对于家族传承,通过指定受益人并且约定受益条件的方式,让家族财富在后代子孙中进行灵活的分配以合理的运用,同时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子孙争产的闹剧。
❷ 什么是信托财产的隔离保护效应
这种中国不现实,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这种是针对特殊信托项目而言的、比如遗产信托。不是指一般的投资信托产品项目,这个你看看合同也就明白了
❸ 信托财产的风险隔离是什么意思
你好,简单的说就是为了控制风险的手段措施。
信托财产是指委托人通过信托行为,转移给受托人并由受托人按照一定的信托目的进行管理或处分的财产,以及经过管理、运用或处分后取得的财产收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流通的财产,不得作为信托财产;法律、行政法规限制流通的财产,依法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作为信托财产。信托财产包括:资金、动产、不动产及其他财产财产权。
就是保证信托财产的安全,使任一风险事故的发生不至于导致所有财产损毁或灭失。 风险隔离可以比较有效地控制风险,从总体上减少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❹ 我想在长安信托做财产隔离,请问怎么实现呢
你可以在长安信托设立家族信托,将您的女儿设置为受益人,并约定信托收益权是女儿的个人财产,和配偶无关,以实现个人财产与夫妻共同财产隔离。
❺ 信托的隔离保护制度是什么
信托的隔离保护制度是指特定财产通过设立信托就与任何人的自有财产相互隔离,即使在涉及诉讼等情况下也可免于被强制执行.
❻ 什么是信托破产隔离保护机制
指的是委托人或受托人因为个人出现破产等原因,依法被宣告破产后,信托财产并不被划入破产财产范围而进行分配。也就是说,受托人死亡或者依法解散或者被依法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而终止等情况出现后,信托财产不属于其遗产或者清算财产。
破产隔离保护机制主要关怀的是受益人,这种制度设计明显向受益人的利益倾斜。凡事有利则有弊,破产隔离保护机制使得第三人,也就是受托人的债权人的利益保护大大减弱。
(6)信托隔离ppt扩展阅读:
信托破产隔离功能的意义
1、保护信托受益人、委托人利益的必然需求。
从理论上讲,信托公司破产风险绝对不能说小,而我国政府对金融机构的保护政策不会一直延续,如果上述信托公司经营不善破产,在不完善的破产隔离机制下,信托财产受到冲击,那么彼时受损的必将是也只能是受益人、委托人。
2、完善信托破产隔离职能是维护信托行业长远发展的需要。
信托行业发展的趋势必然是信托的长期化和规模化。完善的破产隔离机制才能保障信托财产的超然独立性,只有消除了委托人对于信托公司破产可以危害信托财产的疑虑,委托人才会产生设立长期、大规模信托的需求,信托行业健康发展也就有了制度基础与市场基础。
3、完善信托破产隔离职能是发展资产证券化市场的需要。
发达国家在其资产证券化操作中颇为广泛地运用了破产隔离职能。通常的操作方式是,委托人将其资产出售给一家特殊目的载体(SPV),并以这些资产为支持发行证券。
❼ 我怎样知道我买的信托产品有隔离保护机制呢
你只要知道你买的是真的信托产品就可以了。是真的,就具备隔离保护机制了。
复杂一点,看信托合同,签的是否完备;
简单一点,看信托机构,只要是正规的信托投资公司发行的信托产品就行。监管信托公司的政府部门已经帮你把过一次产品关了。
再简单一点,根本没有必要管是否具备隔离保护机制,金融机构在俺国破产难矣,你少买点、期限短点,运气不至于那么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