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分众传媒融资的原因是什么
扩大公司规模,增加市场占有率,是自己处于行业的主导地位,提高利润率,更好的运作公司
Ⅱ 解析江南春分众传媒成功之道
江南春,生于1973年,祖籍宁波,生于上海。199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取得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 1994年~2003年期间,江南春担任永怡传播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2003年5月起开始担任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和首席执行官。 1994年,大三学生江南春成立了永怡广告公司,自任总经理。到了2001年,永怡收入达到了1.5亿,在上海广告界已经声名鹊起。 2003年5月,江南春创立了分众传媒,担任董事局主席和首席执行官。此时的江南春决定绕开竞争惨烈的传统媒体,走“分众”之路,专攻楼宇液晶媒体。 2003年12月,江南春被评为年度传媒人物,并获得“中国当代杰出广告人”称号。 2005年3月,江南春被评为“中国广告10大风云人物”。 2005年7月13日,分众传媒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股市,成为海外上市的中国纯广告传媒第一股,并以1.72亿美元募资额创造了当时的IPO纪录。 上市之后,江南春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在国内泛广告领域跑马圈地: 2006年1月4日,分众传媒以3960万美元收购框架媒介,在其版图上增加了高档公寓媒体资源。 4天之后(2006年1月8日),分众传媒再次抛出大手笔,投资3.25亿美元合并当时中国楼宇视频媒体第二大运营商聚众传媒,进一步巩固其在楼宇电视、社区 电视、户外大屏幕等领域的霸主地位。 2006年3月7日,分众传媒以1500万美元现金及价值1500万美元股票全资收购北京凯威点告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启动“分众无线”手机广告媒体品牌,突入手机广告领域。 2006年8月31日,分众传媒收购影院广告公司ACL,收购完成以后,ACL更名为分众“影院网络”,进入了影院广告领域。 2007年3月1日,分众传媒宣布,将以7000万美元现金和1.55亿美元分众传媒普通股收购国内最大网络广告服务商好耶,进军网络广告领域。 2006 福布斯榜: 第40名 2006 胡润榜: 第51名 2006 总资产(亿): 41 借鸡生蛋,再用蛋钱买回鸡,22岁的大三学生江南春拥有了50万的存款和完全属于自己的广告传播公司。凭借又是“裁判”又是“运动员”的优势,江南春的永怡传播占据了上海IT领域广告代理市场上95%的份额。 两次“借鸡生蛋” 1994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三年级的学生江南春成立了永怡传播公司,自从公司成立之日起,除了身份证上的数字证明他只有21岁之外,言行举止以及生意场上的谈判风格已然是一个老练成熟的老板。只不过,江南春只拥有公司管理权,永怡传播公司不得不依附于当时的永怡集团,严格意义上说,在法律制度上江南春没有“所有权”。 从“管理权”到“所有权”转变的这个过程,江南春玩了两次“借鸡生蛋”。1994年的时候,凭借江南春的资金实力,他还不足以成立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于是只能“借鸡生蛋”,靠别人的钱帮助自己注册成立公司。公司成立之后,自己不是法人,但是为了能尽快将公司收归己有,他必须拼命赚钱,通过“还款”或者“购买股份”的方式让永怡传播公司改姓“江”。 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 “统占资源”比“个人优秀”更重要!江南春在大学期间竞选学生会主席的经历让他悟到了这条生意真经,带领永怡传播急速壮大的过程当中,这条真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江南春有一个朋友负责IDG在华东地区风险投资的业务,这个朋友也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友。IDG当时是世界著名的IT出版集团,在中国投资了大量的IT媒体,想在上海设个点推广它的业务。江南春私下里早就认识了这个IDG的朋友,在很多场合也经常碰到,一来二去变得相当熟悉。这个朋友就建议江南春和IDG进行合作,然后一起开拓中国IT领域的广告市场。 在这之前,江南春对于IT产品一窍不通,他已经习惯了做消费品大众广告,并没有将业务划分得那么细。虽然,当时的江南春已经有了IT方面的各种人脉资源,比如见过杨元庆,也代理过联想在上海的广告,但英特尔公司是干嘛的?江南春一点都不清楚。不过,江南春精明的意识到IDG这棵大树的分量,也敏感地嗅到了IT广告市场在未来的发展状况,他开始调整永怡传播的业务方向,专心去攻IT广告市场。 1995年底,永怡传播和IDG通过协议进行合作,不拿一分钱工资的江南春成了IDG上海办事处的主任。设想一下,IDG在中国投资了很多IT媒体,永怡传播在上海积累了大量的IT客户,江南春一方面在IT媒体上有话语权,另外一方面,IT客户做广告又要找江南春,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江南春的永怡传播想不赚钱都不行,很短的时间之内,永怡传播就成为上海滩IT领域最大的广告代理商。到了1998年,永怡传播已经占据了上海IT领域广告代理市场上95%的份额,营业额最高达7000万元。 “2001年苦苦地过了一年,我觉得身心俱疲。我们原来不是处在产业优势的位置,是处在产业最脆弱的位置,那个时候,我终于明白,原来我做的产业是错误的,我做的产业是价值链当中最脆弱的环节。公司虽然大了,但还是有很多的公司和我们竞争,他们都有很好的职业团队,我感觉压力特别大,所以,我决定转型,我觉得生意不能这么做下去。” 不因为暂时的成功而烧疯了头脑,不因为暂时的失败而失去冷静的思考,理性地对待“得与失”和“成与败”,让“虚荣心”成为自己的“原动力”而不是“绊脚石”,冷静地找出冰山下边的东西,这是江南春的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别出心裁,电梯旁生出新产业 来自电梯间的广告诱惑 2002年的春节,创业十年的江南春破天荒地给自己放了7天假,啥都没有干,从大年初一开始,坐在自己喜欢的汉源书屋里“闭门思过”。 “从1992年创业开始到2002年,我已经在传统的广告界做了10年,我觉得经过10年我应该有所转变。在传统的广告领域,我发现自己不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我在思考,我以前10年做过的事情到底对还是不对。最后,我得出的结论是,我所做的事情是必须经过的,但是是错误的,因为只要在这个行业继续做,那么你就要付出很多。”江南春向记者真情表白当年思索后的真实想法。 其实,在过去的辛苦劳作的2001年,江南春就已经时不时地开始“否定”自己十年的选择了。因为业务往来,江南春认识了陈天桥,当时陈天桥还没有成为后来的“中国首富”。不过,深聊过几次之后,江南春对陈天桥的商业头脑和战略眼光钦佩不已,更是羡慕陈天桥由于成功所获得的“虚荣”。“陈天桥有很好的产业判断力,他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总是去创造全新的产业,而不是和别人在一条道上挤。”江南春说,“所以,你应该自己创造一个产业,然后快速地在这个产业得到垄断地位,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的把所有竞争对手丢在后边。” 于是,江南春在“闭关”7天之后决定创造一个新的产业模式,使自己不再是夹在企业和媒体中间的代理广告商,而是本身就是一个新型媒体。但是,做什么呢?正当江南春苦苦思索如何寻找一种新的产业模式,如何打造一个新媒体时,坐电梯的一次经历让他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那天,江南春去徐家汇太平洋[18.10 4.32%]百货办事,结果就在等电梯的一刹那,他被电梯门上的粘贴广告吸引住了,他发现,就在人们等待电梯的那一刹那,无事可做的人除了聚精会神地看粘贴广告外,并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而就是这简单的十几秒时间,粘贴广告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将写字楼的电梯全部包下来,然后粘贴广告不就是很好的一种新型媒体吗? “我觉得电梯广告这个创意蛮好玩的,我对电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我在上海国贸,我就去问了国贸物业的人,能否把电梯门承包下来。国贸物业的人说,这不可能,任何一个写字楼也不会把门变成一个广告载体。后来,我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但是我换一种角度想,我如果不去贴这个门,我有没有可能挂一个小的液晶电视?因为我是LG的广告代理商,所以我对液晶电视非常熟悉。我去问了一些写字楼的物业,他们觉得这个问题不大,而且还蛮感兴趣。于是,我就决定尝试了。” 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从2002年6月到12月,江南春说服了最早的一批40多家高档写字楼。到了2003年1月,江南春的300台液晶显示屏装进了上海50幢高档写字楼的电梯旁,同时,招商银行[18.04 4.64%]信用卡和轩尼诗洋酒等企业客户也成为第一批广告客户。江南春走出“永怡传播”时代,进入新的“分众传媒”时代。 跑马圈地需要新的资本模式新的广告模式虽然吸引了第一批客户广告订单,但是由于投入巨大,江南春越来越“骑虎难下”。第一批液晶显示屏的平均价格是8000元,抛开和物业合同有关的费用不谈,300台液晶的价格就在240万。更重要的是,区区50个写字楼的覆盖率不足以吸引更大的客户进行长期的广告投入,江南春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地扩大写字楼的覆盖面积,那么产品成本和人工成本就会骤升,盈利需要一个临界点,但这个临界点到底是需要突破多少座写字楼,江南春的心里也没有数,但给自己留了一个烧钱3000万的底线。 “到了2003年5月份的时候,写字楼已经扩大到100多栋,但还是在烧钱,我就觉得自己蛮尴尬。毕竟烧的是自己的钱,当时感觉心里很痛、昼夜不眠。后来烧得麻木了,感觉烧的不是钱,而是十年当中的青春岁月。十年当中花了这么多努力,短短几个月就哗哗地给花掉了,这个时候的压力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回忆当时的情景,早已经走出困境的江南春还是笑得有些苦涩。 如果此时的江南春不追加投资,不仅前期投下的钱打了水漂,而且苦苦思索才得来的新媒体模式就会胎死腹中。但如果继续烧钱,烧到何时才是尽头?万一到最后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十年的成果有可能因为这一次决策失误而功败垂成。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江南春压力最大、眼看就要顶不住的时候,一个手握大笔风险投资的人主动找到了江南春。 那个人是软银公司上海办事处的首席代表余蔚。 分众传媒上海总部位于江苏路的兆丰世贸大厦,而这个楼曾是软银亚洲在中国的总部,分众传媒正好和软银处在同一层楼,这样江南春和余蔚抬头不见低头见,所以也就成了见面可以聊一聊的朋友。一开始,余蔚只知道江南春做广告,后来闲聊当中得知了江南春正在专注做楼宇液晶广告。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余蔚又从其他途径详细了解了一下江南春独创的新媒体项目,还有他十年来的创业经历。一番认真详细地调查之后,余蔚决定找江南春好好聊一聊,三个小时聊完之后,余蔚已经和江南春达成了初步融资协议。最后,软银决定注资分众。 “我做生意的习惯,一个是从来不借钱给别人,另外一个是从来不向别人借钱,至于融资,内心从来没有打开过这样的想法。但是烧了半年钱,还是没有起色,我就知道我先前对这个项目的估价过于简单了,从资金以及各项资源上存在很多难度,所以要想做起来,融资是当时我能决定的最好的选择,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对于从“烧自己的钱”到“烧别人的钱”,江南春向记者坦诚自己的转变心路。 风险投资商的加入帮了江南春的大忙。随着软银加入,经过几轮融资,鼎辉国际投资、DFJ、高盛等数家投资公司纷纷将巨资注入分众。有了钱之后的江南春,迅速地带着他的液晶显示屏在全国跑马圈地,不仅仅是写字楼,还包括大卖场、公寓以及高尔夫球场、医院等场所。到2004年年底的时候,总营业收入已经到2.4个亿,总共有1.5万块液晶屏和部分等离子电视挂在全国各地不同楼宇电梯旁的墙上。
Ⅲ 求问 分众传媒投资了一个亿给还呗
没错,还呗是分众传媒投资的。
Ⅳ 公司创业融资时如何估值
每个公司都有其自身价值,价值评估是资本市场参与者对一个公司在特定阶段价值的判断。非上市公司,尤其是初创公司的估值是一个独特的、有挑战性的工作,其过程和方法通常是科学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公司在进行股权融资(EquityFinancing)或兼并收购(MergerAcquISition,MA)等资本运作时,投资方一方面要对公司业务、规模、发展趋势、财务状况等因素感兴趣,另一方面,也要认可公司对其要出让的股权的估值。这跟我们在市场买东西的道理一样,满意产品质量和功能,还要对价格能接受。 公司估值方法 公司估值有一些定量的方法,但操作过程中要考虑到一些定性的因素,传统的财务分析只提供估值参考和确定公司估值的可能范围。根据市场及公司情况,被广泛应用的有以下几种估值方法: 1、可比公司法 首先要挑选与非上市公司同行业可比或可参照的上市公司,以同类公司的股价与财务数据为依据,计算出主要财务比率,然后用这些比率作为市场价格乘数来推断目标公司的价值,比如P/E(市盈率,价格/利润)、P/S法(价格/销售额)。 目前在国内的风险投资(VC)市场,P/E法是比较常见的估值方法。通常我们所说的上市公司市盈率有两种: 历史市盈率(TrailingP/E)-即当前市值/公司上一个财务年度的利润(或前12个月的利润)。 预测市盈率(ForwardP/E)-即当前市值/公司当前财务年度的利润(或未来12个月的利润)。 投资人是投资一个公司的未来,是对公司未来的经营能力给出目前的价格,所以他们用P/E法估值就是: 公司价值=预测市盈率×公司未来12个月利润 公司未来12个月的利润可以通过公司的财务预测进行估算,那么估值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确定预测市盈率了。一般说来,预测市盈率是历史市盈率的一个折扣,比如说NASDAQ某个行业的平均历史市盈率是40,那预测市盈率大概是30左右,对于同行业、同等规模的非上市公司,参考的预测市盈率需要再打个折扣,15-20左右,对于同行业且规模较小的初创企业,参考的预测市盈率需要在再打个折扣,就成了7-10了。这也就目前国内主流的外资VC投资是对企业估值的大致P/E倍数。比如,如果某公司预测融资后下一年度的利润是100万美元,公司的估值大致就是700-1000万美元,如果投资人投资200万美元,公司出让的股份大约是20%-35%。 对于有收入但是没有利润的公司,P/E就没有意义,比如很多初创公司很多年也不能实现正的预测利润,那么可以用P/S法来进行估值,大致方法跟P/E法一样。 2、可比交易法 挑选与初创公司同行业、在估值前一段合适时期被投资、并购的公司,基于融资或并购交易的定价依据作为参考,从中获取有用的财务或非财务数据,求出一些相应的融资价格乘数,据此评估目标公司。比如A公司刚刚获得融资,B公司在业务领域跟A公司相同,经营规模上(比如收入)比A公司大一倍,那么投资人对B公司的估值应该是A公司估值的一倍左右。在比如分众传媒在分别并购框架传媒和聚众传媒的时候,一方面以分众的市场参数作为依据,另一方面,框架的估值也可作为聚众估值的依据。 可比交易法不对市场价值进行分析,而只是统计同类公司融资并购价格的平均溢价水平,再用这个溢价水平计算出目标公司的价值。 3、现金流折现 这是一种较为成熟的估值方法,通过预测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资本成本,对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进行贴现,公司价值即为未来现金流的现值。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CFn:每年的预测自由现金流;r:贴现率或资本成本) 贴现率是处理预测风险的最有效的方法,因为初创公司的预测现金流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贴现率比成熟公司的贴现率要高得多。寻求种子资金的初创公司的资本成本也许在50%-100%之间,早期的创业公司的资本成本为40%-60%,晚期的创业公司的资本成本为30%-50%。对比起来,更加成熟的经营记录的公司,资本成本为10%-25%之间。 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较为成熟、偏后期的私有公司或上市公司,比如凯雷收购徐工集团就是采用这种估值方法。 4、资产法 资产法是假设一个谨慎的投资者不会支付超过与目标公司同样效用的资产的收购成本。比如中海油竞购尤尼科,根据其石油储量对公司进行估值。 这个方法给出了最现实的数据,通常是以公司发展所支出的资金为基础。其不足之处在于假定价值等同于使用的资金,投资者没有考虑与公司运营相关的所有无形价值。另外,资产法没有考虑到未来预测经济收益的价值。所以,资产法对公司估值,结果是最低的。 风险投资估值的奥秘 1、回报要求 在风险投资领域,好像他们对公司估值是非常深奥和神秘,但有些讽刺性的是,他们的估值方法有时非常简单。 风险投资估值运用投资回报倍数,早期投资项目VC回报要求是10倍,扩张期/后期投资的回报要求是3-5倍。为什么是10倍,看起来有点暴利?标准的风险投资组合如下(10个投资项目): –4个失败 –2个打平或略有盈亏 –3个2-5倍回报 –1个8-10倍回报 尽管VC希望所有投资的公司都能成为下一个微软、下一个gooGLe,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VC要求在成功的公司身上赚到10倍来弥补其他失败投资。投资回报与投资阶段相关。投资早期公司的VC通常会追求10倍以上的回报,而投资中后期公司的VC通常会追求3-5倍的回报。假设VC在投资一个早期公司4年后,公司以1亿美元上市或被并购,并且期间没有后续融资。运用10倍回报原则,VC对公司的投资后估值(post-moneyvaluation)就是1000万美元。如果公司当前的融资额是200万美元并预留100万美元的期权,VC对公司的投资前估值(pre-moneyvaluation)就是700万美元。 VC对初创公司估值的经验范围大约是100万美元–2000万美元,通常的范围是300万美元–1000万美元。通常初创公司第一轮融资金额是50万美元–1000万美元。 公司最终的估值由投资人能够获得的预期回报倍数、以及投资人之间的竞争情况决定。比如一个目标公司被很多投资人追捧,有些投资人可能会愿意降低自己的投资回报率期望,以一个高一点的价格拿下这个投资机会。 2、期权设置 投资人给被投资公司一个投资前估值,那么通常他要求获得股份就是: 投资人股份=投资额/投资后估值 比如投资后估值500万美元,投资人投100万美元,投资人的股份就是20%,公司投资前的估值理论上应该是400万美元。 但通常投资人要求公司拿出10%左右的股份作为期权,相应的价值是50万美元左右,那么投资前的实际估值变成了350万美元了: 350万实际估值+$50万期权+100万现金投资=500万投资后估值 相应地,企业家的剩余股份只有70%(=80%-10%)了。 把期权放在投资前估值中,投资人可以获得三个方面的好处: 首先,期权仅仅稀释原始股东。如果期权池是在投资后估值中,将会等比例稀释普通股和优先股股东。 比如10%的期权在投资后估值中提供,那么投资人的股份变成18%,企业家的股份变成72%: 20%(或80%)×(1-10%)=18%(72%) 可见,投资人在这里占了企业家2%的便宜。 其次,期权池占投资前估值的份额比想象要大。看起来比实际小,是因为它把投资后估值的比例,应用到投资前估值。在上例中,期权是投资后估值的10%,但是占投资前估值的25%: 50万期权/400万投资前估值=12.5% 第三,如果你在下一轮融资之前出售公司,所有没有发行的和没有授予的期权将会被取消。这种反向稀释让所有股东等比例受益,尽管是原始股东在一开始买的单。比如有5%的期权没有授予,这些期权将按股份比例分配给股东,所以投资人应该可以拿到1%,原始股东拿到4%。公司的股权结构变成: 100%=原始股东84%+投资人21%+团队5% 换句话说,企业家的部分投资前价值进入了投资人的口袋。风险投资行业都是要求期权在投资前出,所以企业家唯一能做的是尽量根据公司未来人才引进和激励规划,确定一个小一些的期权池。 3、对赌条款 很多时候投资人给公司估值用P/E倍数的方法,目前在国内的首轮融资中,投资后估值大致8-10倍左右,这个倍数对不同行业的公司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不太一样。 投资后估值(P)=P/E倍数×下一年度预测利润(E) 如果采用10倍P/E,预测利润100万美元,投资后估值就是1000万美元。如果投资200万,投资人股份就是20%。 如果投资人跟企业家能够在P/E倍数上达成一致,估值的最大的谈判点就在于利润预测了。如果投资人的判断和企业家对财务预测有较大差距(当然是投资人认为企业家做不到预测利润了),可能在投资协议里就会出现对赌条款(RatchetTerms),对公司估值进行调整,按照实际做到的利润对公司价值和股份比例进行重新计算: 投资后估值(P)=P/E倍数×下一年度实际利润(E) 如果实际利润只有50万美元,投资后估值就只有500万美元,相应的,投资人应该分配的股份应该40%,企业家需要拿出20%的股份出来补偿投资人。 200万/500万=40% 当然,这种对赌情况是比较彻底的,有些投资人也会相对“友善”一些,给一个保底的公司估值。比如上面例子,假如投资人要求按照公式调整估值,但是承诺估值不低于800万,那么如果公司的实际利润只有50万美元,公司的估值不是500万美元,而是800万美元,投资人应该获得的股份就是25%: 200万/800万=25% 对赌协议除了可以用预测利润作为对赌条件外,也可以用其他条件,比如收入、用户数、资源量等等。 总结及结论 公司估值是投资人和企业家协商的结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个什么公允值;公司的估值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初创公司,所以估值也要考虑投资人的增值服务能力和投资协议中的其他非价格条款;最重要的一点是,时间和市场不等人,不要因为双方估值分歧而错过投资和被投资机会。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
Ⅳ 如何看待分众传媒股票的投资逻辑
近些日子,一则“如何看待分众传媒股票的投资逻辑?”的问题,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我来说下我的看法。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分众传媒是干嘛的。分众传媒是一个传媒公司,他这个主要是从事打广告的业务的,比如电梯里面的广告他们是做的非常好的,电视电影的都会有。那么,分众传媒的走势如何呢?他的走势从去年4月份3块多涨到了13块,现在回调到了8块多。涨势也还算是比较不错的。是否值得投资呢?这个行业也不是什么特别新奇的行业,我认为可以选择其他更有成长性的企业会更好一些。那么具体的情况是什么呢?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分众传媒分众传媒是一个传媒公司,他这个主要是从事打广告的业务的,比如电梯里面的广告他们是做的非常好的,电视电影的都会有。
大家看完,记得点赞+加关注+收藏哦。
Ⅵ 七喜控股明明是分众传媒借壳七喜的为何必成为七喜的子公司难道不该名为分众传媒了吗如果改名 七喜的
好问题。你说的都没错。
1、首先,借壳通常都是大公司借小公司在A股的壳。此次是七喜小,分众大。
2015年月1日,七喜控股宣布,以截至拟置出资产评估基准日全部资产及负债与分众传媒全体股东持有的分众传媒 100%股权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本次借壳七喜置出资产作价8.8亿元,分众置入资产作价457亿元,两者差额为448亿元。置入资产与置出资产的差额部分由七喜控股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自分众传媒全体股东处购买。
其中,向 FMCH 支付现金,购买其所持有的分众传媒 11%股权对应的差额部分;向除 FMCH 外的分众传媒其他股东发行股份,购买其所持有的分众传媒 89%股权对应的差额部分。
因此,借壳即七喜对分众的原有股东进行增发股份,将分众从原有股东手中买到七喜控股下面,即将分众传媒置入了壳公司,所以是其子公司。
2、借壳完成后肯定是要更名的,你可以看到公告,12月30日,原来七喜的高管大部分都辞职了,管理层是要全部换掉的,之后就会更名了。
借壳完成后,江南春将成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Media
Management (HK)将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
3、如1中所说,置入资产与置出资产的差额部分由七喜控股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自分众传媒全体股东处购买。即现金+股票。
七喜之前价格10.46,借壳之后涨到30多,现有股东江南春他们当然大赚了。这个价差才说明借壳的公司都会大涨。但是其也有36个月的限售期,超过限售期之后才能减持。
所以这才是为什么都要从美国退市,而回A股上市,就是A股估值高,好套利。
Ⅶ 分众传媒融资的背景是什么
啊啊
Ⅷ 分众传媒的老总江南春算不算奸商1
奸商奸商,无奸不商!
从古到今,商人在国人的心目中就是很低的!
如果是美国佬来做这样的商业化,同时是商业利润最大化,那么国人就要说:人家美国佬真的是会商业运作,应去多学习!
都是一个说法而意,能赚到市场中的利,就是好的商人!~
那么好的商人有了利,才可以回报社会,如果在回报的过程中也用了个“奸”,那时,国人在去骂他们也不晚!
首先商人做的如何“奸”,一定要合理,不能超过社会的道德底线!~
Ⅸ 分众传媒股票的投资逻辑,你是如何看待的
分众传媒的这笔投资从财务角度来看,毫无疑问是失败的。但是,我感到非常的庆幸,因为从此以后我开始明白了,投资这条路是一场艰苦的旅行,必须更多的靠自己去走。我非常敬仰的这位投资者也在分众传媒上失手,尤其是犯了基本的概念错误让我明白,没有任何人可以完全信赖,投资一定要有自己的逻辑,这将会是我最后一次盲目抄作业。
尽管分众传媒认亏出局,但我感到庆幸的原因就是,我深刻领悟到,投资是一场艰苦的旅行,旅途中会有暂时的失意,也会有不时的喜悦,但是无论如何,这条路必须更多的靠自己去走。同时,我也更加深刻的明白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的重大意义,在后来中国平安以及宁沪高速的投资上,我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目前的收获还算满意。
Ⅹ 分众传媒融资的背景是什么
直接找那些懂技术的人请教技术解决方案,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