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融资信托 > 简述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优缺点

简述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优缺点

发布时间:2021-11-15 08:31:45

1. 谁能简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各自的特点

直接融资:是指货币资金供给者和货币资金需求者之间直接发生的信用关系。双方可以直接协商或在公开市场上由货币资金供给者直接购入债券或股票。通常情况下,由经纪人或证券商来安排这类交易。
直接融资的主要特征是:货币资金需求者自身直接发行融资凭证给货币资金供给者,证券商、经纪人等中间人的作用只是牵线搭桥并收取佣金

间接融资:是指货币资金供给者与货币资金需求者之间的资金融通通过各种金融机构中介来进行。金融中介机构发行各式资金凭证给货币资金供给者,获得货币资金后,再以贷款或投资的形式购入货币资金需求者的债务凭证,以此融通货币资金供给者与货币资金需求者之间的资金凭证。
间接融资的主要特征是:金融中介自身发行间接债务凭证,将货币资金供给者的货币引向货币资金需求者。

两大融资方式各自的优点:
间接融资:
①间接融资方式中的金融机构可方便迅速低廉地获取必要的情报;
②使交易双方获得低成本的交易服务,享受规模收益的好处;
③分散投资、减少风险;
④间接融资工具流动性相对高而风险相对小,可满足许多谨慎投资者的需要。

直接融资:
①能使资金需求者获得长期资金来源;
②引导资金合理流动,推动资金的合理配置;
③具有加速资本积累的杠杆作用,使社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从而推动资金(资本)的积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两大融资方式的优点对应对方在发挥融资功能时的融资劣势,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可以弥补对方的不足,从而构成一个功能相对完善的融资体系。

2. 简述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区别和联系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别主要在于融资过程中资金的需求者与资金的供给者是否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详细区别如下:
一、概念不同:
1.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金融行为。
2.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行为。
二、融资的工具不同:
1.直接融资的工具:
a.商业票据和直接借贷凭证;
b. 股票和债券。
2.间接融资的工具:
金融机构发行的各种融资工具,如存单、贷款合约等。
三、优势不同:
1.直接融资的优势:
a.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与合理配置资金,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b.筹资成本较低而投资收益较大。
2.间接融资的优势:
a.多样化的融资工具可以灵活方便的满足资金供需双方的融资需求。
b.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多样化的策略降低风险,安全性较高。
c.有利于提高金融活动的规模效益,提高全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局限性不同:
1.直接融资的局限:
a.直接融资的双方在资金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较多限制。
b.直接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受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的限制,一般低于间接融资工具。
c.资金供给方所承担的风险和责任较大。
2.间接融资的局限:
a.资金的供需双方的直接联系被割断,不利于供给方监督和约束资金的使用。
b.对需求方来说,增加了筹资成本;对供给方来说,降低了收益。

3.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都有哪些优缺点

直接融资:优点,资金供求的双方可以直接的联系,能够根据自身的融资条件来灵活的实现资金的融通。更好的提升资金的使用效果,在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时候能够更好的利于筹集长期的资金;缺点,直接融资的缺点就是对于,债权人来说的话,风险是非常大的,而且直接融资的约束条件也比较多。

间接融资:优点,收存款的起点是比较低的,能够更好更加广泛地动用社会的闲散资金,分散一系列的风险,从而让融资的资金安全性变高;缺点,直接融资的缺点就是灵活性,非常的差。

4. 简述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区别

1、定义不同

直接融资是以股票、债券为主要金融工具的一种融资机制,这种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直接融通资金的场所,直接融资是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间接融资是指资金盈余单位与资金短缺单位之间不发生直接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机构发生一笔独立的交易,实现资金融通的过程。

2、风险承担不同

在直接融资中,融资的风险由债权人独自承担。

在间接融资中,由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是多样化的,融资风险便可由多样化的资产和负债结构分散承担,从而安全性较高。

3、媒介不同

直接融资是不经金融机构的媒介,由政府、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直接以最后借款人的身份向最后贷款人进行的融资活动,其融通的资金直接用于生产、投资和消费,最典型的直接融资就是公司上市。

间接融资是通过金融机构的媒介,由最后借款人向最后贷款人进行的融资活动,如企业向银行、信托公司进行融资等等。

4、流通性不同

直接融资使用的金融工具其流通性较间接融资的要弱,兑现能力较低。

5、工具不同

直接融资的工具:商业票据和直接借贷凭证;股票和债券。

间接融资的工具:金融机构发行的各种融资工具,如存单、贷款合约等。

5. 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利弊比较,为什么说我

6. 与直接融资相比,间接融资的优点和局限性有哪些

(1)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之间的融资活动,有两种基本形式——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二者各具优点,也各具局限。

(2)直接融资的优点在于:
①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资金的快速合理配置和提高使用效益;
②由于没有中间环节,筹资成本较低,投资收益较高。
③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加强了投资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
④有利于筹集具有稳定性的、可以长期使用的投资资金。
但直接融资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①资金供求双方在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的限制比间接融资多;
②直接融资的便利程度及其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均受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的制约;
③对资金供给者来说,直接融资的风险比间接融资大得多,需要直接承担投资风险。

(3)与直接融资比较,间接融资的优点在于:
①灵活便利;
②安全性高;
③规模经济。
间接融资的局限性主要有两点:
①割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减少了投资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
②金融机构要从经营者的利润中收取一定的利息,从而减少了投资者的收益

(4)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行发展,相互促进。它们在充分发挥自身优点的同时,也互相弥补了各自的局限。因此,对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必须给予同样的关注和重视。

(5)市场化融资不等于直接融资,而是按市场原则进行的融资。从各国的经验看,经过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始终是市场化融资的主体。我国在现阶段尤其需要充分发挥银行间接融资的优越性,除了历史的延续性和各国的共性外,很大原因是我国直接融资市场的建立、完善尚需时日,短期内难以成为市场化融资的主渠道,故在一个不短的时期内,以金融机构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将是我国市场化融资的主体。
为此,必须加快金融体制特别是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建立以中央银行间接调控为主导的商业银行融资体制。同时,多策并举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使二者协调发展。

7. 简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各自的特点

直接融资:是指货币资金供给者和货币资金需求者之间直接发生的信用关系。双方可以直接协商或在公开市场上由货币资金供给者直接购入债券或股票。通常情况下,由经纪人或证券商来安排这类交易。直接融资的主要特征是:货币资金需求者自身直接发行融资凭证给货币资金供给者,证券商、经纪人等中间人的作用只是牵线搭桥并收取佣金。
间接融资:是指货币资金供给者与货币资金需求者之间的资金融通通过各种金融机构中介来进行。金融中介机构发行各式资金凭证给货币资金供给者,获得货币资金后,再以贷款或投资的形式购入货币资金需求者的债务凭证,以此融通货币资金供给者与货币资金需求者之间的资金凭证。间接融资的主要特征是,金融中介自身发行间接债务凭证,将货币资金供给者的货币引向货币资金需求者。
(2)两大融资方式各自的优点:
间接融资:①间接融资方式中的金融机构可方便迅速低廉地获取必要的情报;②使交易双方获得低成本的交易服务,享受规模收益的好处;③分散投资、减少风险;④间接融资工具流动性相对高而风险相对小,可满足许多谨慎投资者的需要。
直接融资:①能使资金需求者获得长期资金来源;②引导资金合理流动,推动资金的合理配置;③具有加速资本积累的杠杆作用,使社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从而推动资金(资本)的积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3)两大融资方式的优点对应对方在发挥融资功能时的融资劣势,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可以弥补对方的不足,从而构成一个功能相对完善的融资体系。

8.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优缺点有哪些

直接融资的优点:

1、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在融资时间、数量和期限等方面比较自由,有较多

的选择。

2、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合理配置资金,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3、筹资的成本较低,不受金融中介机构的约束。

4、通过发行长期债券和发行股票,有利于筹集具体稳定性的、可以长期使用的资金。

5、企业信息具有较强的公开性,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公众认知度。

直接融资的缺点:

1、直接融资双方在资金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的限制比间接融资多。

2、对资金供给者来说,直接融资由于缺乏中介的缓冲,风险比间接融资大。

3、直接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受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及资金供给流动性的影响。

间接融资的优点:

1、银行等金融机构网点分布范围比较广,能广泛地筹集社会上各方面的闲散资金,形成大额

资金,有利于提高金融活动的规模效益。

2、在间接融资中,由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是多样化的,融资风险可由多样化的资产和负

债结构分散承担,因而安全性较高。

3、企业信息的保密性较强。

间接融资的缺点:

1、资金运行和资源配置的效率较多地依赖于金融机构的素质。

2、监管和控制比较严格和保守,对新兴产业、高风险项目的融资要求一般难以及时、足量满

足。

3、中介机构提供服务收取一定费用增加了筹资的成本。

9.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优缺点

一、直接融资

优点

1、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资金快速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益的提高。

2、筹资的成本较低而投资收益较大。

缺点

1、直接融资双方在资金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的限制多。

2、直接融资使用的金融工具其流通性较间接融资的要弱,兑现能力较低。

3、直接融资的风险较大。

二、间接融资

优点

1、银行等金融机构网点多,吸收存款的起点低,能够广泛筹集社会各方面闲散资金,积少成多,形成巨额资金。

2、在直接融资中,融资的风险由债权人独自承担。而在间接融资中,由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是多样化的,融资风险便可由多样化的资产和负债结构分散承担,从而安全性较高。

3、降低融资成本。因为金融机构的出现是专业化分工协作的结果,它具有了解和掌握借款者有关信息的专长,而不需要每个资金盈余者自己去搜集资金赤字者的有关信息,因而降低了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

4、有助于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缺点

间接融资的局限性,主要是由于资金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加入金融机构为中介,隔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投资者对投资对象经营状况的关注和筹资者在资金使用方面的压力。

(9)简述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优缺点扩展阅读

银行信用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客户提供的信用,它是以银行作为中介金融机构所进行的资金融通形式。

1、间接性。在间接融资中,资金需求者和资金初始供应者之间不发生直接借贷关系;资金需求者和初始供应者之间由金融中介发挥桥梁作用。资金初始供应者与资金需求者只是与金融中介机构发生融资关系。

2、相对的集中性。间接融资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进行。在多数情况下,金融中介并非是对某一个资金供应者与某一个资金需求者之间一对一的对应性中介;

而是一方面面对资金供应者群体,另一方面面对资金需求者群体的综合性中介,由此可以看出,在间接融资中,金融机构具有融资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3、信誉的差异性较小。由于间接融资相对集中于金融机构,世界各国对于金融机构的管理一般都较严格,金融机构自身的经营也多受到相应稳健性经营管理原则的约束,加上一些国家还实行了存款保险制度,因此,相对于直接融资来说,间接融资的信誉程度较高,风险性也相对较小,融资的稳定性较强。

4、全部具有可逆性。通过金融中介的间接融资均属于借贷性融资,到期均必须返还,并支付利息,具有可逆性。

5、融资的主动权主要掌握在金融中介手中。在间接融资中,资金主要集中于金融机构,资金贷给谁不贷给谁由金融中介决定。

阅读全文

与简述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优缺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淘宝贷款1000利息 浏览:145
金融机构没有将某一具有可疑 浏览:75
wind每日信托 浏览:90
合肥长青股份有限公司招聘 浏览:867
农行理财产品待清算 浏览:319
杠杆利用二力平衡 浏览:823
保费杠杆率高 浏览:436
公司亏损小股东不出资 浏览:689
安逸花汇率 浏览:866
集中量常有指标 浏览:985
idc融资方式国外 浏览:345
证券公司融资案例 浏览:365
股东大会罢免董事 浏览:418
购买基金公司理财如何做账 浏览:549
恒大集团2月8日 浏览:492
全球证券交易所成交量 浏览:927
银行从业理财计算题系数 浏览:33
股票炎黄 浏览:294
公司理财书在线看 浏览:124
20177月黄金回收价格 浏览: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