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融资信托 > 财务怎么分析融资

财务怎么分析融资

发布时间:2021-11-17 15:16:09

Ⅰ 财务结构的融资策略

影响因素
根据上述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原因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中小企业的融资主渠道是向金融机构贷款融资,其困难程度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关系、信贷契约条件以及企业本身条件。这三方面因素中,企业本身条件短时间无法改善,而有关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关系改善,国内众多学者、专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改进办法,例如尽快建立有政府支持的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信贷体系,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直接进入资本市场的体制等等。但从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来看,当前要想在短时间内改善金融机构与企业信息不对称、信贷成本高、担保困难等,关键要从信贷契约条件入手。现有的信贷契约是一种不完全对称契约,借贷双方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由于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金融机构无法识别贷款企业优劣,面对资金的超额需求,金融机构如果简单通过提高利率来规避风险,大多数中小企业只能退出信贷市场。因此,笔者建议采用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型的信贷契约,来解决这个问题。
“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型信贷契约的主要思想包括三个方面:
⑴金融机构在保持贷款基本利率不变的情况下,与企业达成协议,能够分享企业未来若干年内的经营成果,提高金融机构提供更多长期资金的积极性。
⑵给予经营管理上的积极辅导和支持,以提高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例如金融机构帮助企业建立合理的会计与财务管理制度,参与对投资项目的评估和财务报表分析等。
⑶将以比率分析为主计算贷款风险度的方法发展为集多种技术于一体的动态量化综合信用评价技术,并综合考虑企业的财务结构和未来获利能力等指标。这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型的信贷契约,政府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类似做法,考虑首先在部分省市的中小企业信贷体系中进行试点,在取得相关经验后,再向全国推广。

Ⅱ 怎样从财务报表分析融资结构

资产负债表中的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一般是向银行融资;应付债券是发债融资专;属利润表项目的财务费用里面有融资利息支出;现金流量表里面融资活动现金流量里面有关于融资的现金流向。

财务报表是以会计准则为规范编制的,向所有者、债权人、政府及其他有关各方及社会公众等外部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的会计报表。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或财务状况变动表、附表和附注。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要部分,不包括董事报告、管理分析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列入财务报告或年度报告的资料。

Ⅲ 财务战略调查分析之融资层面怎么写

1.扩大生产规模成为成长型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需求;技术改造、研发也成为成长型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需求。我们设计问题,“贵公司有融资需求吗?如果有,希望通过融资来解决哪些问题?(限选三项,并按照其重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调查结果表明,中小企业目前的融资需求主要是用于扩大生产,63%的企业将扩大生产列为首要的融资需求,30%的企业将扩大生产列为第二大融资需求。这是大多数成长型中小企业实行扩张型外延投资战略的必然要求。值得注意的是,30%的企业将技术改造、研发列为第一大融资需求;65%的企业将技术改造、研发列为第二大融资需求。这说明,一方面成长型企业的技术改造、研发动机比较强烈,另一方面成长型中小企业还存在缺乏技术改造、研发资金的现实问题。调查结果也进一步说明,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体现了它们未来的投资战略。比如,不少企业需要资金用于技术改造、研发,这是与上述成长型中小企业内涵投资战略重点选择是一致的。

2.向银行借款是成长型中小企业首选的筹资方式。我们设计问题“贵公司在筹资时,会依次选择哪些筹资方式?”。调查表明,向银行借款是首选的筹资方式;其次是吸收外资。56%的企业将向银行借款列为首要的融资方式;26%的企业将吸收外资作为首要的融资方式。为了进一步了解其原因,我们设计问题“在需要长期资金时,贵公司是否愿意通过让出一定股份的方式获得?”来了解成长型中小企业让渡企业控制权来获得资金的意愿程度。调查表明,表示“愿意”的只有16家,占31%,“无所谓”是8家,占14%,占“不太愿意的”或“很不愿意”的有30家,占55%。这说明,大多数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老板因担心采取权益融资的方式会导致控制权的削弱而采取银行借款的筹资方式。而外资参股,通常对企业控制权不会构成威胁,因此,也受到一些企业的青睐。此外,调查还显示,绝大部分公司(占80%)在未来五年内还没有到股票市场中小企业板融资的计划,反映成长型中小企业对通过发行股票融资的方式不看好。也在表明,我国的股票市场(特别是其中的中小企业板块)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增强其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吸引力。

3.绝大部分的企业有意识地安排长期资本结构,财务风险意识较强。相当一部分的成长型企业在筹资风险上选择低风险偏好。资本结构反映了企业对财务风险的偏好程度。调查表明,绝大部分的公司(有44家,占81%)有意识地使长期负债与公司自由资金的比率保持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说明绝大部分成长型中小企业财务意识较强。没有该意识的有6家,比例是19%。

Ⅳ 财务报表中如何查看企业融资情况

一、财务报表中反映企业融资情况的主要是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中,具体如下:

1、资产表涉及企业融资的科目有“短期借款”“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租赁负债”“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1)、“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票据”反映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融资;

(2)、“长期应付款”“租赁负债”反映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融资情况,

(3)、“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反映企业通过经营负债融资情况

2、现金流量表涉及企业融资的是“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其中“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反映企业债务融资情况,“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反映企业股权融资情况。


(4)财务怎么分析融资扩展阅读

一、偿债能力分析: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指标越高,企业流动资产流转越快,偿还流动负债能力越强。国际公认200%,我国150%较好。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100%。国际标志比率100%我国90%左右。

3、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指标越高负债程度高,经营风险大,能以较低的资金成本进行生产经营。保守比率不高于50%,国际公认较好60%。

4、长期资产适合率=(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固定资产+长期投资)*100%

二、综合偿债能力:

1、已获利息倍数=(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利息支出

2、盈利能力:

(1)、主营业务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2)、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100%=主营业务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3)、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总额)×100%

参考资料来源

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2019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

Ⅳ 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怎么看他们的融资渠道,具体哪一项可以对应看出是什么渠道融资,大神帮帮忙。

首先现金表的筹资部分,大概能看到一个当期对外融资的总量。

如果说只是想区分银行贷款 ,还有发债的总量区分。

资产负债表, 长短期借款,债券等,

不过也有少数个别企业的特殊原因,可能长期应付款,或者其他流动/非流动负债里面 也有对外融资的内容。入集团划拨之类的。

具体问题 具体对待,看附注说明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Ⅵ 如何从公司财务报表中分析出融资情况,需要计算哪些财务指标

可用过计算财务报表中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量比率等分析融资情况。

一、短期偿债能力比率

1、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4、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5、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二、长期偿债能力比率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2、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3、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4、长期资本负债率=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股东权益)

三、总债务流量比率关系

1、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

2、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利息费用

3、现金流量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债务总额

(6)财务怎么分析融资扩展阅读

例如:某公司2017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3600万元,其中货币资金250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45万元,应收票据40万元,应收账款2100万元,预付账款60万元,其他应收款120万元,存货580万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240万元,其他流动资产165万元。

另得知其流动负债总额为1600万元。该公司2017年末各项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营运资金=3600-1600=2000万元

流动比率=3600÷1600=2.25

速动比率=(250+45+40+2100+120)÷1600=1.60

现金比率=(250+45)÷1600=0.184

通过计算我们看出该公司虽然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较高,但现金比率偏低,说明该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还是有一定风险,应缩短应收账款回收期,加大催账力度,以加速应收账款资金的周转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财务分析

Ⅶ 做合并财务报表分析,融资主要来源是什么这个看什么怎么说还有年度资金来源和流向怎么分析

融资主要来源和年度资金来源看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长多的项目,流向看资产增长多的项目。

Ⅷ 试分析说明融资前分析和融资后分析的主要区别

融资前分析和融资后分析的主要区别:
(1)融资前分析:是在考虑融资方案前就可以开始进行的财务分析,即不考虑债务融资条件下进行的财务分析。融资前分析只进行盈利能力分析,并以投资现金流量分析为主要手段。

(2)融资后分析:是比选融资方案,进行融资决策和投资者最终决定出资的依据。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进行融资后分析,但只是阶段性的。
(3)融资前分析只进行盈利能力分析,并以项目投资折现现金流量分析为主,计算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指标,也可计算投资回收期指标(静态)。融资后分析主要是针对项目资本金折现现金流量和投资各方折现现金流量进行分析,既包括盈利能力分析,又包括偿债能力分析和财务生存能力分析等内容。

阅读全文

与财务怎么分析融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购买基金公司理财如何做账 浏览:549
恒大集团2月8日 浏览:492
全球证券交易所成交量 浏览:927
银行从业理财计算题系数 浏览:33
股票炎黄 浏览:294
公司理财书在线看 浏览:124
20177月黄金回收价格 浏览:66
基金理财产品排行2015 浏览:626
日元汇率受哪些影响 浏览:418
青岛汇金融创资产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67
合并范围内关联方交易 浏览:775
公司何时适合融资 浏览:307
乐华圆娱股票 浏览:839
金融机构招聘信息 浏览:918
银行业金融机构反假币联络会议 浏览:963
兴业银行理财卡的年月 浏览:731
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25号证券投资 浏览:898
河南华鹏集团董事长 浏览:79
保利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浏览:284
国都证券借壳上市 浏览: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