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收益计算的问题
借:银行存款278.32
(28×10-1.68)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10
——公允价值变动35.8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95.8
投资收益78.32
㈡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包括哪些会计科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他综合收益”、“投资收益”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也可以单独设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借方登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取得成本、资产负债表日其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回的减值损失等。
2、“其他综合收益”科目核算企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而形成的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盈利或损失等。
借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余额的差额等;贷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等。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累计损益扩展阅读:
会计处理原则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加上交易费用构成其入账成本,并以公允价值口径进行后续计量。
2、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3、可供出售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
4、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利息,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等);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现金股利,应当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时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等)。
㈢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累计损益怎么计算
我这有一个例题,你可以参考参考
【例题3•单选题】(教材例题2)甲企业2007年1月1日,从二级市场支付价款102万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2万元)购入某公司发行的债券,另发生交易费用2万元。该债券面值100万元,剩余期限为2年,票面年利率为4%,每半年付息一次,甲企业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甲公司在2007年1月和7月、2008年1月分别收到该债券2006年下半年和2007年上半年、下半年利息每次2万元;2007年6月30日和2007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分别为115万元和110万元(不含利息);2008年3月31日,甲企业将该债券出售取得价款118万元。该项债券业务的累计投资收益为( )万元。
A.20 B.18 C.12 D.8
【答案】A
【解析】该债券的投资收益=(118-100初始确认)-2(交易费用)+2(2007上半年利息)+2(2007下半年利息)=20(万元)。
注意题目是问投资收益还是问损益。例如本题:
2007年影响损益=-2+2+2+(110-100)=12(万元),2008年影响损益=118-110=8(万元),累计损益20万元。
㈣ 交易性金融资产 累计损益怎么算
例2.2007年5月10日,甲公司以620万元(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20万元)购入乙公司股票200万元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另支付手续费6万元, 5月30日,甲公司收到现金股利20万元。2007年6月30日,该股票每股市价为3.2元,2007年8月10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每股0.2元,8月20日,甲公司收到分派的现金股利。至12月31日,甲公司仍持有该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每股市价为3.6元,2008年1月3日以630万元出售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假定甲公司每年6月30日和12月30日对外提供财物报告。
要求:
(1)编制上述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2)计算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累计损益。
2、(1)
①2007年5月购入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600
应收股利 20
投资收益 6
贷:银行存款 626
②2007年5月30日收到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20
贷:应收股利 20
③2007年6月30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0(200×3.2-6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0
④2007年8月10日宣告分派时
借:应收股利 40(0.2×200)
贷:投资收益 40
④2007年8月20日收到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40
贷:应收股利 40
⑤2007年12月31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80(200×3.6-200×3.2)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0
⑥2008年1月3日处置
借:银行存款 63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2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6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20
投资收益 30
(2)计算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累计损益=―6 +40+40+80-120+30=64万元
㈤ 如何计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累计损益
你好,
很高兴为你回答问题,
解析:
你的理解是完全正确的,也是直接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同时也是说明了你对此类问题的掌握与总结到了一定的高度了,完全正确!
此类问题有一个要点,那就是持有期间所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出售时,都会结转到“投资收益”中去的,所以,在计算累计形成的损益的情况下,你可以直接对“投资收益”科目进行合并计算,就可以的!你的理解与做法也正是这样的,故为完全正确。
如果还有疑问,可通过“hi”继续向我提问!!!
㈥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累计损失如何计算教材生关于累计损失的定义看不懂啊求高人指点!
“该转出的累计损失,等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已摊余金额、当前公允价值和原已计入损益的减值损失后的余额”。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扣除成本扣除收回本金” 其实就是摊余成本
2.然后,“摊余成本-公允价值” 是实际减值的金额,比如说公允价是80,摊余成本是100,那么100-80=20,实际减值20.
3.“实际减值-原已计入损益的减值损失” 就是应转回的金额。如,实际减值80,计提了90,90-80=-10,负号说明应转回10。
已收回的本金一般题目会有明确说明,在金融资产持有期间提前收回一部分本领金,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就不涉及,这个条件用到得不是很多。已摊余金额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进行的摊销,而形成的摊余成本,这一点是只针对债券而言的,股票不存在摊余成本。注意到只有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才需要考虑摊余成本,它计算摊余成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按实际利率法准确核算它的利息收入。但它还是在按公允价值计量,所谓按公允价值计量,就是说期末应该根据该资产的公允价值调整其账面价值。
您根据下面的归纳总结再理解一下:
一般情况下,可供出售金融资发生减值的分录可表示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其中:
“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金额=减值时的公允价值-初始入账成本(权益工具);
“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金额=减值时的公允价值-减值时的摊余成本 (债务工具)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的金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累计公允价值变动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减值时的公允价值-减值前的账面价值,也可以通过倒挤得到。
㈦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投资出售时累计投资收益的问题
2012年1月1日购入债券时,
债券成本=2100
利息调整=2100-2000=10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面值 2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利息调整 100
投资收益 11
贷:银行存款 2111
2012年12月31日,应计利息=2000*6%=120
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实际利率=2100*4%=84
溢价摊销=120-84=36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应计利息 12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利息调整 36
投资收益 84
债券账面价值=2100-36=2064
公允价值变动=2080-2064=16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公允价值变动 16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6
2013年12月31日,应计利息=2000*6%=120
投资收益=(2100-36)*4%=82.56
溢价摊销=120-82.56=37.44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应计利息 12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利息调整 37.44
投资收益 82.56
公允价值变动=2150-(2100-36-37.44)=123.44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公允价值变动 123.44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23.44
2014年1月20日,2300万元全部出售
债券账面价值=面值+利息调整+公允价值变动=2000+(100-36-37.44)+(16+123.44)=2166
处置收益=2300-2166=134
借:银行存款 2300
应收利息 24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面值 2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利息调整 26.56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公允价值变动 139.4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应计利息 240
投资收益 134
将全部公允价值变动转入投资收益,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39.44
贷:投资收益 139.44
整个过程投资收益变动=(-11)+84+82.56+134+139.44=429万
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报告期损益要不要计入利润表上的投资收益
不能。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期收到的利息或股利,应该计入投资收益。
但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投资损益怎么计算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损益的计算是:
1、当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2、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利息,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等);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现金股利,应当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时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等)。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通常是指企业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比如,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的,可归为此类。存在活跃市场并有报价的金融资产到底应该划分为哪类金融资产,完全由管理者的意图和金融资产的分类条件决定的。
㈩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原则: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加上交易费用构成其入账成本,并以公允价值口径进行后续计量。
2、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3、可供出售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
4、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利息,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等);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现金股利,应当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时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等)。
(1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累计损益扩展阅读: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一般会计分录:
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如果是股权投资则分录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买价-已宣告未发放的股利+交易费用)
贷:银行存款
企业在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会计处理时,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企业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计入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