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孟贤的非法集资
据《瞭望东方周刊》了解到,湘西较大规模的集资从2002年开始出现。随着湘西州首府——吉首市的大规模城市扩建,民间集资也迅速发展,利息不断飙升,从月息5%,再到6%。从2003年11月起,荣昌公司资金开始紧缺,为了筹措资金,金孟贤未经批准,打着开发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教师花园、裕隆山庄住宅小区等项目的旗号,开始公开向社会集资。
2005年4月,荣昌公司的子公司湘西乾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保靖分公司因开发保靖县建材大市场欠缺资金,在金孟贤的授意下,保靖分公司以“开发保靖建材工艺园区项目”的名义,以3分至5分不等的月息,采取与荣昌公司相同的模式面向社会进行非法集资。
2006年8月,湘西荣昌集团投资2000多万元,与吉首市教育局联合创立吉首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吉首国际实验幼稚园。此外,金孟贤在吉首大学专门设立“荣昌奖学金”,每年出资6万元;在吉首市二中设“乾城奖学金”,每年出资3万;每年捐资15万元给吉首大学艺术学院……
为获取集资户的信任,2006年2月,金孟贤成立了宣传部,由杨苗发担任经理。这之后,金的宣传部开办了“湘西荣昌”网站及《金色荣昌》、《湘西荣昌集团》、《荣昌通讯》等内部刊物。在这些刊物中,对公司亏损状况只字不提,而是极力粉饰公司的发展前景,通过虚假及夸大宣传,蛊惑那些投资散户。另外,金孟贤还指使其宣传部从网上下载“让民间借贷合法化”等资料,打印出来,张贴在湘西的大街小巷。
2006年12月,荣昌公司又成立了湘西州荣昌投资协会,金孟贤担任会长。为了增强集资户对公司的信任,协会会员定期组织集资户开展联谊会和座谈会,并邀请部分集资户参观公司项目。为调动公司员工揽资积极性,金孟贤向公司各部门及分公司下达揽资任务,并按揽资金额给予员工每万元奖励15元至200元,由李迎国负责考核执行。
2008年1月,为吸纳大额集资户,金孟贤与李群力、孔爱萍商定,由二人一次性为荣昌公司揽资100万元以上、存期半年。而此时,荣昌公司已经深陷债务危机,资金短缺,按照当时的经营状况,根本无法归还集资本息。金孟贤还决定,除招商引资部继续从事集资工作外,财务部也开始以“开发旗下松桃金源矿业”项目名义,以3分至2角不等的月息,采取与集资户签订投资协议、开具收款收据和投资回报卡形式,面向社会进行集资。
Ⅱ 吉首非法集资案图片
哎!“成也萧何!败也何!”,
GD依靠开发商拉动了GDP,扩大了内需,解决了就业!就这样被“过河拆桥”!来了个重新洗牌!
Ⅲ 吉首融资事件为什么会越闹越大
我是当地人,听他们说本来一开始是很多人持观望态度的,可当地版政府带头加入,大家一看权,政府都搞了,管他的导致人数越来越多,钱越来越大,当时传说十家里面有九家都搞了,可后来……zf率先撤资,大家一看不对头了,而钱也没有那么多可取就那么了。
Ⅳ 中国非法融资罪多少年
非法融资如果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构成集资诈骗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Ⅳ 吉首集资事件多久有答复
吉首融资链破裂 当地居民消费骤然冷却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吉首市由房地产集资所产生的虚假繁华终止于地产商资金链断裂,与各集资的地产商办公楼下人流川流不息相比,吉首市中心各大商业街道门可罗雀,生意一落千丈。吉首的商业经济实体遭到重创,居民消费水平大幅回落。经济的渐入颓势,这座城市面临着转型的考验。
的士司机收入缩水五成
“从八月初以来,我的收入就缩水了将近一半。”王师傅(化名)是吉首市的一名出租车司机,对于他而言,目前面临的境况则是收入缩水的难题。
百年最大季亏雷曼或成贝尔斯登
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会是下一个贝尔斯登么?这是现在华尔街上最热门的话题。当雷曼员工走出...
[全文][评论]
·媒体错误报道卷走招行百亿市值 [08:11]
·中央财政奖励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 [07:59]
·银行业反垄断第一案 建行成被告 [07:42]
·普京否俄有帝国野心 拒南奥塞梯加入 [07:54]
·三鹿证实700吨奶粉受污染 正在召回 [07:59]
·发改委人士称教育改革将在今年内启动 [08:04]
·人保部称不搞"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 [08:07]
从八月以来,王师傅的收入就开始大幅下降。“以前一天能赚两百多,现在最多不过才一百多。”
从八月初开始,吉首市就已在集资户中有传闻在奥运后将开始有对于集资的大规模整治,同时也有闻讯撤离的大额资金,撤走的资金直接导致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链断裂。
融资的房地产公司停止支付本息,使得集资户人心惶惶,并同样影响了波及面达到多数的吉首市民的生活。在之前因居民消费力旺盛而兴建起的和盛堂中记者看到,大堂中除了营业员只有极少数的购物者,此外在吉首的小吃一条街上,几乎没有食客进行消费。“吉首人现在没钱了。”一位饭店老板向记者感慨道。
对于背井离乡来吉首工作的王师傅,此时也进退两难,他对收入是否能恢复到以前的水准并不乐观,“过段时间我可能会把车卖掉回家吧。”王师傅向记者表示。
当地融资蔚然成风
吉首市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多数消费品都需要“翻山越岭”由外界运入,物价本身就居高不下。但据介绍,吉首前几年的消费并不如现在这么高。
张凯(化名)是一位外来务工人员,在吉首市已经呆了六年,同时也亲身经历了吉首物价攀升的过程。“以前卖两三块的盒饭逐步涨到五块,最近没有七八块钱简直解决不了一顿饭,手里有了点钱的人同时又喜欢买房,吉首的房价也被炒起来,两年前单平米房价只有七八百,这几年已经炒到两千多了。”在吉首已经工作了六年的张凯对吉首的房价望洋兴叹。另一位当地吉首大学的助教告诉记者,他每个月能拿到六百左右的工资,每天吃饭的钱几乎就要用掉20元,几乎没有任何结余作为积蓄。
据了解,当地物价的上升推动力部分来自吉首的矿业,吉首市的花垣县早被探明有丰富的锰、铅和锌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其中锰矿蕴藏量据公开资料显示达到了2300万吨,花垣县被称为“东方锰都”。花垣县爆发式的经济增长促成了当地人的消费观,据吉首市居民表示,花垣县的矿老板往往挥金如土一掷千金,在花垣县宝马、悍马等名车比比皆是。
“除了矿业和近几年略见起色的房地产,吉首并没有拿得出手的实业经济,多数吉首的居民也缺乏改善自身生活的途径。”张凯总结道。吉首的两家上规模的房地产公司,例如荣昌和三馆,都有投资矿业的公开资料。而无论是房地产还是矿业,都是前期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回报周期相对较长的产业,荣昌和三馆并无足够强大的经济能力作为支撑,而为了潜在的竞争和扩张,多数的地产公司都疯狂拿地以开展项目,资金链的问题很快摆在眼前,但吉首的银行借贷却并不容易。
“起先吉首的民间融资利率并不高,通常是三分或者四分息,近一两年,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资金问题摆在眼前,其中的某一家率先提价,其他几家没办法也只能跟风而上。”融资风潮不单单存在于房地产公司,连很多新发现的矿产也开始进行融资,一位吉首大学的助教告诉记者,前半年有同事拉她一起入股一个新发现的锰矿,一毛的利息,等开采后连本带利还回来。当时她出于风险太大的考虑而没有加入。
民间融资利率的提升让部分率先参与融资的吉首人先富了一步,这些人随即而进行的挥霍性消费又带动了吉首的物价。物价和房价迅速攀升,对于多数吉首市民来说,收入却依然在原地定格不动,生活压力开始陡升。“有钱人开始拼命购置物业。”由于身边活跃的集资氛围,再迫于生活的压力,吉首普通的生活群众开始选择融资。集资渐成风潮促进了吉首畸形的消费模式。
记者发现,在吉首的马路上随处可见“诚信融资”的城市特色小广告,据称,有些甚至吸引了来自周边省市的大额资金。
整顿方案尚不明了
从9月4日发出三个通告对非法集资进行处置后,9月8日,吉首市政府则再次出台相应公告,要求企业暂停支付利息,停办到期集资款转存,对集资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对于此前已支付给集资人高额利息的,要将已支付的利息抵偿本金,先期已支付集资人高额利息并已清偿本金的,要依法收回违规支付的高额利息。
9月10日州政府处理非法集资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目前正在对企业资产进行核查清算,下一步行动的具体公告可能要待企业清算核查告一段落之后再进行公布。
当地金融界人士分析,当地企业没有足够的自由资金推进项目,也无力获得银行贷款,只能通过民间借贷来获取足够的流动资金,并利用这些资金来获得银行的青睐进行银行贷款。但目前没有公开资料显示各家公司所负的银行贷款有多少。
同样因担心政府在整顿非法集资中冻结非法集资者的个人账户,9月8日晚间和9月9日,大量集资者涌入银行办理转账和提现,以支取之前集资公司在账户中发放的利息。
多数投资者对能否顺利取回本金并不乐观。一位当地人向记者表示,由于多数融资合约上都是以融资者出资购买尚未建成的楼盘来规避相关政策,融资款为购买款项,最后的处理办法可能采取将新开发的楼盘以相应价格抵给融资者。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处非办人员的确认。
此外吉首市的各大楼盘还尚在破土动工中,三馆的老城区改造项目目前还尚在开发中,新城区的楼盘也陆续开发完毕,但当地人对此普遍表示悲观,“现在大家都没钱了,还有谁有钱去买楼呢?”一位集资者这样向记者表示。
Ⅵ 曾成杰的非法集资
非法获取项目开发权
2003年6月至9月,曾成杰为获得湘西自治州图书馆、体育馆、群艺馆、电力宾馆、东方红市场等(以下简称“三馆项目”)开发权,采取瞒报开发资质和资金能力、行贿湘西自治州州长杜崇烟的弟弟杜崇旺(已判刑),以吉首市国土房屋综合开发公司名义获得“三馆项目”的开发权。
2003年11月,曾成杰和范吉湘在吉首市挂牌成立“三馆建设工程筹建处”后,即开始在当地媒体上以大量广告虚假宣传“三馆项目”已由吉首市国土房屋综合开发公司和邵阳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驻吉首开发部联合开发。同时,曾成杰和范吉湘商议决定,以邵阳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驻吉首开发部为集资主体,依托“三馆项目”,面向社会公众非法集资。同月15日正式开始以《关于参与“三馆”开发项目的协议书》的形式,以年回报20%为诱饵,非法向社会不特定公众集资。
为筹资金许高额利息
2004年1月30日,该集资主体变更为湘西吉首三馆房地产联合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馆公司)。公司成立后,曾成杰便以三馆公司的名义对外集资。
在缺乏资金和经营亏损的情况下,曾成杰为了保持资金链运转,组织宋长银、曾正(均系同案被告人,已判刑)等人,采取与集资户签订认购协议书、承诺书、投资协议书、投资合同书等形式,并直接向集资户开具借条、收据,发售钻石卡、金卡、银卡、普卡等集资形式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集资。从2003年11月至2008年8月,将集资利率从月息1.67%逐渐提高至10%。2007年9月开始,曾成杰又决定按集资款存期不同给予集资户奖励,并支付奖励金额累计11522.36万元。
为了最大量地集资,曾成杰不顾自身兑付能力,反复多次提高三馆公司的非法集资利率。从2003年11月至2008年8月,曾成杰先后将集资利率从月息 1.67%逐渐提高至10%。同时,还给三馆公司员工布置了集资任务。
2004年10月22日,吉首商贸大世界一期工程正式动工,同年12月9日,一期A栋7339.71㎡面积取得预售许可。至2008年8月28日,该一期工程共计销售回款8400万元,三楼以上的大量商铺房产滞销。
2007年9月开始,曾成杰又决定按集资款存期不同给予集资户奖励,2007年5月17日至 2008 年8月19日,三馆公司支付奖励金额累计11522.36万元。
大肆宣传 争名夺利
曾成杰为维系资金链,隐瞒“三馆项目”吉首商贸大世界一期房产销售的真实情况和项目亏损的事实,项目区域由吉首市拓展到长沙、株洲和邵阳等大中城市,并宣称在三馆公司投资没有任何风险等。
此外,曾成杰还通过邀请明星参加三馆公司成立周年庆典、大众飙歌、开展情系农民工等活动大肆彰显公司实力,并花钱为三馆公司和曾成杰个人换取“湖南商业地产十强”、“第二届中国企业改革十大杰出人物”、“中国诚信企业家”等荣誉。
集资后无法兑现利息
名利双收后,曾成杰便开始使用集资款以他人名义投资和成立公司,转移资产。集资总额34.52亿余元,但是实际投入工程项目支出只有5.56亿余元。集资资金被曾成杰以他人名义投资公司、项目或直接转移资产共计 2.64亿余元,个人隐匿占有大额集资款1530万元,将资产转移到其妻邓友云名下1991.768万元,直接套取731.99万元。
2008年7月,三馆公司集资款退本付息出现困难。同年9月,三馆公司停止向集资户还本付息。因三馆公司及吉首市其他进行非法集资的公司相继不能兑付到期的集资款本息,2008年9月5日吉首市万余名群众围堵铁路及火车站,同月25日数千名集资群众围堵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
2009年1月20日14时许,集资户吴某见集资款兑付无望,在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旁的人行道上用汽油当众自焚造成七级伤残。
Ⅶ 湘西非法集资事件是怎么回事
湘西地区非法集资由来已久,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也为这种畸形经济生态提供了生长沃土。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张昌政就以开发吉首雅溪民营小区为依托进行集资,当时集资月利息从1.5%到3%不等。
及至2004年,受经济发展及城市化客观需求刺激,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陆续走上非法集资之路,当时各企业为最大限度地吸引集资者,纷纷将回报利息抬高,从最初的月利息3%,到5%,再到6%,恶性竞争之下,很多企业纷纷跟风追高。直到2008年,非法集资达到白热化,月利息普遍在8%以上,有的企业甚至高达10%—12%。
与非法集资火热现状形成对比的是,湘西州经济近年来一直低位徘徊,并不景气的经济发展环境导致企业利润率普遍偏低,无法承受高息融资带来的巨额利息压力。
非法集资达6亿多元的福大公司,曾因开发老吉首市政府地块和八月楼宾馆项目而享誉湘西,公司董事长吴国军绰号“吴四懵”,曾撕毁教师证下海创业,打拼出一片庞大家业。然而此次事件之后,福大公司几乎已濒于绝境,吴国军也被公安部门控制起来。
而另一集资企业三馆公司似乎更有代表性。这家曾因开发吉首体育馆、图书馆而名动一时的地产公司,在此次事件中亦未能幸免。
行业人士透露,自2004年三馆公司成立以来,非法集资额已达15亿元之巨。2008年7月底,在公司投放了巨资的湘西州个体协会主席张昌政一次性取走本息7000万元,令公司资金骤然紧张。坊间有说法称张是湘西非法集资“教父”,其为人精明干练,他曾以3%的月利息吸纳公众存款,然后以8%的月利息将存款贷给三馆公司,坐收利息差额利润。
紧随其后,州市一些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的集资者也纷纷取本撤资,令三馆公司财务状况雪上加霜,公司资金链在数日之间迅速断裂,到8月初,公司已经无息可发,无钱可退。
包括荣昌、三馆、福大、伟业、金浩等在内的企业共集资逾70亿元,涉及企业40多家,行业老大荣昌集团集资20亿元以上。其中大部分企业的资金都被沉淀于开发项目之中,短期无法回笼,且流动资金又多被挤兑或用于发放高额利息,很多企业濒于破产边缘。
面对困局,当地政府迅速作出反应。9月4日,吉首市政府发出《关于依法整治民间融资维护社会稳定的通告》和《吉首市政府关于依法处置非法集资的通告》,要求在整治期间,企业不准关门,法人不准外出,资产不准转移。同时州市两级政府派出工作组进驻集资企业加强监管,督促企业制定风险化解方案。
因牵涉非法集资等严重违纪问题,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州委常委、统战部长滕万翠于10月24日被湖南省纪委“双规”。截至目前,因涉嫌“湘西非法集资事件”而遭调查的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干部已达11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