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融资信托 > 新会计准侧金融资产

新会计准侧金融资产

发布时间:2021-12-08 04:08:47

1. 新会计准则 金融资

1.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短期获利或近期出售,属于流动资产。主要是股票类或认股权证之类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走利润表
2.持有至到期投资,只能是债券类,说实在的,我查过万科,中石油等,帐上都没有持有至到期投资,这个按摊余成本计量,利息收入计入利润表,但是限制很多,不能提前出售,不能随意改变意图等,一旦改变意图或出售就得转成第四类
3 贷款和应收款项,没什么说的吧
4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和第一类类似,但属于非流动资产,也是按公允价值计量,但是公允价值变动死活不走利润表,而是走资本公积。认股权证之类的只能是交易性金融资产。
还有问题找我

其实你没有仔细看我的回答,影响和分类的原因已经写在里面了
1.首先,企业对金融资产的分类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和要求。比如你出售了部分持有至到期投资,剩余部分就必须转到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2.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需要来制定,比如你就想把股票的涨跌走利润表,就应当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如果你觉得利润起伏回很大,看起来不稳定,就计入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这样就不走利润表了。
3.一般情况下,没有人走持有者对其投资。
就是这些

2. 新会计准则中的“资产”都包括哪些类资产

资产的分类有很多方面:第一种分类是重点
1.资产按流动性分类,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研究支出等。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开发支出等。
2.资产按是否具有实物形态,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3.按其来源不同,分为自有资产和租入资产(融资租赁资产)。

3. 新会计准则中的“资产”都包括哪些类资产

1.资产按流动性分类,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开发支出等。
2.资产按是否具有实物形态,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3.按其来源不同,分为自有资产和租入资产。

流动资产应该要重点掌握哦

4. 在新的会计准则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交易行金融资产”的差别和联系

某公司按年对外提供财务报表。
(1) 2007年5月11日A企业从二级市场购入的一批A公司发行的股票600万股,取得时公允价值为每股为8.3元,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为0.3元,另支付交易费用8万元,全部价款以银行存款支付。
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600×(8.3-0.3)〕4 800
应收股利 (600×0.3)180
投资收益 8
贷:银行存款 4 988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600×(8.3-0.3)+8〕4 808

600×(8.3-0.3)+8〕4 808
应收股利(600×0.3)180
贷:银行存款4 988
(2)2007年5月16日收到最初支付价款中所含现金股利
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180
贷:应收股利180 借:银行存款180
贷:应收股利180
(3)2007年12月31日,该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8.9元
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 54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00×8.9-4 800)54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 532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00×8.9-4 808)532
(4)2008年2月3日,A公司宣告发放的股利,其中现金股利每股0.4元,股票股利每10股派2股。
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应收股利(600×0.4)240
贷:投资收益240 借:应收股利(600×0.4)240
贷:投资收益240
(5)2008年3月6日,收到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
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240
贷:应收股利240
收到的股票股利为600×20%=120(万股)
收到的 股票股利不做账务处理,只需要备查登记。 借:银行存款240
贷:应收股利240
收到的股票股利为600×20%=120(万股)
收到的 股票股利不做账务处理,只需要备查登记。
(6)2008年12月31日,该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7.5元
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6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0
720×7.5-(4 800+540)=60(万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6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60
720×7.5-(4 808+532)=60(万元)
(7)2009年1月6日,出售该股票576万股,每股6元,交易费用为6万元。
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 (576×6-6)345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40+60)×576/720〕480
投资收益39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4800×576/720)384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40+60) ×576/720〕480 借:银行存款(576×6-6)3450
资本公积〔(532+60)×576/720〕473.6
投资收益396.4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4808×576/720〕3846.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32+60)×576/720〕473.6
注:本题交易性金融资产2007、2008年核算了两年的业务,不符合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内出售而持有的特征,但这里是为了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对比.

5. 属于22号准则规范的金融资产按什么入账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相关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加上交易费用来入账。由于金融资产具有不同的特定属性,因此,金融资产属于不同特定标准规定的对象。
第22号准则规定,金融资产应分为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四项金融资产应在期末采用公允价值、摊余成本、摊余成本和公允价值计量。笔者认为,企业为提供商品、劳务和资产转让权而形成的应收账款,如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收利息、应收股利等,应属于新会计准则所述贷款和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是否也属于贷款和应收款,取决于具体情况。
金融资产管理业务模式是指企业如何管理金融资产以产生现金流。业务模式决定被管理金融资产的现金流来源是合同现金流、金融资产出售或两者兼有。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应当根据企业关键管理人员确定的金融资产管理的具体业务目标来确定。
企业应当根据客观事实,而不是根据不能合理预期的情况,确定其金融资产管理的业务模式。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是指反映金融工具合同中约定的相关金融资产的经济特征的现金流量属性。企业应当列为本标准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的金融资产,其合同现金流特征应当符合基本贷款安排。即相关金融资产在特定日期产生的合同现金流,只按未付本金金额支付本息。
本金是指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的公允价值。在金融资产存在期间,本金可能因提前支付和其他原因而发生变更。利息包括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与特定时间未偿本金相关的信贷风险,以及其他基本借款风险、成本和利润。其中,货币的时间价值是利息要素的部分,只由于时间的推移,不包括持有金融资产的其他风险或成本的考虑。
然而,货币元素的时间值有时可能会被修改。修改货币的时间价值的,企业应当对相关修改进行评估,确定是否符合上述合同现金流特征的要求。此外,该金融资产还包括其现金流的时间分布可能导致合同金额或合同条款发生变化的金融资产。包含预付特征的,企业应评估相关条款(如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加速特征是否很小),以判断其是否符合合同现金流特征的要求。

6.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第六章 金融资产减值

第四十条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第四十一条 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是指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后实际发生的、对该金融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影响,且企业能够对该影响进行可靠计量的事项。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包括下列各项:
(一)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
(二)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等;
(三)债权人出于经济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作出让步;
(四)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五)因发行方发生重大财务困难,该金融资产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
(六)无法辨认一组金融资产中的某项资产的现金流量是否已经减少,但根据公开的数据对其进行总体评价后发现,该组金融资产自初始确认以来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确已减少且可计量,如该组金融资产的债务人支付能力逐步恶化,或债务人所在国家或地区失业率提高、担保物在其所在地区的价格明显下降、所处行业不景气等;
(七)债务人经营所处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使权益工具投资人可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
(八)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
(九)其他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
第四十二条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包括尚未发生的未来信用损失)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的原实际利率折现确定,并考虑相关担保物的价值(取得和出售该担保物发生的费用应当予以扣除)。原实际利率是初始确认该金融资产时计算确定的实际利率。对于浮动利率贷款、应收款项或持有至到期投资,在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可采用合同规定的现行实际利率作为折现率。
短期应收款项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与其现值相差很小的,在确定相关减值损失时,可不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第四十三条 对单项金额重大的金融资产应当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如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已发生减值,应当确认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可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或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
单独测试未发生减值的金融资产(包括单项金额重大和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应当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再进行减值测试。已单项确认减值损失的金融资产,不应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
第四十四条 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如债务人的信用评级已提高等),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但是,该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第四十五条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权益工具投资或衍生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类似金融资产当时市场收益率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确定的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第四十六条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应当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该转出的累计损失,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和已摊销金额、当前公允价值和原已计入损益的减值损失后的余额。
第四十七条 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第四十八条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但是,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第四十九条 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后,利息收入应当按照确定减值损失时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采用的折现率作为利率计算确认。

7. 2018年新会计准则金融资产的重分类问题

1.需要结转公允价值变动

8. 新会计准则下,对金融资产的分类是什么,都是如何计量的

企业方金融资产的分类
企业应当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风险管理要求,将取得的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分为以下几类: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持有至到期投资; (3)贷款和应收款项;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在首次执行日,企业应当将所持有的金融资产(不含《企业会计准则第2 号——长期股权投资》规范的投资),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资产的分类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改变。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其初始价值 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其后续计量以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计入当期损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初始价值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交易费用计入初始入账金额,构成成本部分。持有至到期投资与贷款和应收款项按其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权益(公允价值下降幅度较大或非暂时性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阅读全文

与新会计准侧金融资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票和国家 浏览:782
玖富集团南山 浏览:649
汇率传导机制理论 浏览:14
上海嘉银金融服务有限公司6 浏览:428
买了理财产品可中途撤销吗 浏览:14
泰率转人民币汇率 浏览:988
期货就是对冲 浏览:141
银监会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 浏览:885
金融服务三农主力军是什么银行 浏览:406
贷款一万急用 浏览:28
融资理财工作总结 浏览:54
国企卖股份 浏览:785
融资租赁宣传语 浏览:157
2009房地产信托产品平均收益率 浏览:931
2017深圳瓶装煤气价格 浏览:646
招商证券调整佣金 浏览:115
期货沽空是什么意思 浏览:616
中国银行理财收益率有保证吗 浏览:490
理财产品对客户好处 浏览:244
外币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 浏览: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