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问今次的ipo重启对股市的影响
去年11月IPO暂停至今,期间沪指表现基本持平。去年年底股市产生了反弹,关键因素不在于IPO暂停而在于市场当时对经济复苏的憧憬;之后又跌回来,是因为经济数据打破了之前对复苏的幻想,市场也逐渐认识到本届政府的政策思路不同以往——既没有以往逆经济周期的政策放松,反而因为整顿金融秩序导致了前期的钱荒。
从2009年开始,股市再融资规模就已经超过了IPO规模。统计数据显示2009-2012年A股IPO规模10540亿元,而同期再融资的规模16650亿元,今年上半年的股市再融资2112亿。如果说扩容过度确实一定程度上造成了A股的长期低迷,但只把眼光盯着IPO重启,显然是不够客观的。
由于投资人放弃了对经济的、政策的基本面幻想,股市已经因此大幅下跌,期间IPO重启消息不断强化市场负面情绪,考虑到当前实际的股市状况和边际效应递减,IPO重启对现阶段股市的利空有高估的嫌疑。
市场之所以纠结于这个问题,主要还是在于关心小盘股相对大盘股的估值溢价是否会因此收敛,以创业板为标杆的小盘成长股的结构性泡沫会否因此遭到清洗。既然IPO重启不改市场趋势,那么对此问题的考虑就变成了当前结构性牛市或结构性泡沫的特征是否合理,会否改变的思考。就我个人看,经济转型期间,权重蓝筹主导的大盘指数趋势性无机会;产业政策扶植、产业趋势向好的行业公司成了稀缺品种,市场抓大放小不仅是聪明资金的选择,不仅符合投资买好不买坏买涨不买跌的基本规律,也符合物以稀为贵的市场法则。从这个角度来说,同样是10年爆炒小盘股,不同的宏观背景导致不同的格局。简单来说,当年小盘股虽然热闹但大致是非主流;而在时下的政策、经济背景下,现在的大盘股成了屌丝。以前我们说“大盘股搭台,小盘股唱戏”;今天我们看市场变化,往往是小盘股的反复活跃稳住了大盘或延缓了大盘的跌势。
事实上,我们即使看到创业板指数不断新高,同时也应该承认A股确实涌现出一批经过了几年检验的成长股和新型蓝筹,这些股票集中在那些非周期的消费类股,或受益于政策或受益于海外科技潮流而产业趋势景气度高的行业。而就创业板本身来说,个股表现分化显著,所以一味放大创业板泡沫并不客观。
当然,但凡有财富效应总会聚集资金涌入造成鸡犬升天的结果,这也是当前无法回避的结构性泡沫现状。即便没有IPO重启,这种泡沫总是会得到清算;而当IPO重启迫近,加之中报的影响,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业绩最终说话,此刻尤须回避伪成长。由于普遍认为本轮IPO重启经过了一轮财务稽查,上市公司相对质量较好,会导致不辨真伪的成长股炒作降温,既然泡沫很大,市场又认为新股必定爆炒,那么确实会引发资金盘中的挤出效应,而这种风险恰恰在于跟风炒作的伪成长股。所以小结来说:IPO重启不会导致市场趋势的变化和所谓的风格切换,创业板并不会因此出现全盘暴跌;但会有一波伪成长公司股价挤泡沫的过程,也可能导致创业板指数短期出现调整;但这种调整不大可能表现为持续性,新股上市之后的爆炒也将迅速填平新老成长股的估值落差,甚至反过来继续强化小股票的强势。
对本届政府有关经济和金融政策做一个大致的梳理,基本的感观是:经济转型是方向,稳增长目标要兼顾,投融资体系要改进,新兴产业是抓手。我们再来看当前的市场热点是否符合这种政策导向呢?今年结构性牛市背后的逻辑线索无非两条:其一为政策红利,比如智慧城市、美丽中国、消费升级;其二为跟随海外的科技创新潮流,比如电动车、移动智能终端。可见,市场的选择从方向来说无疑是正确的。
所以如果说本轮IPO重启利好板块热点,今年以来市场主流的热点,IPO重启之后将依然是主角,而这种结构性牛市的格局未来几年都不会有根本性改变。IPO重启短期是一次结构性泡沫清理的契机,但传统蓝筹的低估值状态成长股高估值溢价在转型期间将成为常态。
B. 什么是IPO重启IPO和上市是同一个概念吗
PO重启就是重新启动新股发行!IPO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的缩写,中文意思是首次公开募股,也就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简单说就是发行新股。
IPO全称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募股),是指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有限责任公司IPO后会成为股份有限公司。重启IPO即是表示重新开启公开招股发行。
而上市指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IPO)指企业透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增发股票。当大量投资者认购新股时,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需要以抽签形式分配股票,又称为抽新股,认购的投资者期望可以用高于认购价的价格售出。
IPO和上市不是同一个概念
C. IPO 和 再融资 是什么关系
IPO就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即首次公开上市,英文全称
首次公开招股专是指一家私人企业属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向相应证券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
再融资是指已经公开发行并上市的公司,再次通过发行新的股票来融资的融资方式。由于一家公司从未上市公司变为上市公司是由幕后走向台前,那么对其过往的经营情况需要严格审查,所以IPO的条件一般会比较严。而再融资的公司由于已经是上市公司,已经长期在公众的监督之下了,所以过往业绩的审查相对宽松一些。
D. IPO重启是什么意思
IPO——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即首次公开上市的英文全称。
首次公开招股是指一家私人企业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向相应证券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
用简单的话来说,IPO就是发行新股。IPO重启就是重新发行新股。说明新股以前停止发行的。
E. IPO和再融资是一个概念吗有何区别
IPO的再融资不是一个概念:
其一,IPO是首次公开募股的意思,指股份公司第一次公开向公众发行股票.公司是非上市公司.而再融资则不是第一次,公司是已经上市的公司.
其二,IPO是以公开招股的方式发行的是股票,再融资则不一定,可以是股票,也可以是债券等.
其三,IPO是必须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再融资就不一定了,定向发行,配售等也是他的渠道.
F. 股市IPO重启新股发行,会不会影响股市
肯定会,现阶段要有新股打,很多人都选择打新股,毕竟打新股目前稳赚
G. 股权再融资与IPO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都是通过股票市场进行股权融资的形式。
区别:股权再融资包括增发、配股和可转债,而IPO是指首发上市融资。一般都是先IPO再通过增发、配股或可转债的方式继续融资,故称为股权再融资。
H. IPO与再融资是利空
IPO与再融资突然“急刹车”
南车四方IPO暂缓表决,发审委暂停审核已达三周
由于南方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车四方”)IPO暂缓因表决,引发本周市场传言IPO与再融资叫停的消息,倒置二级市场的强烈反应,5月18日,沪、深两市呈现大幅振荡格局。
记者采访获悉,南车四方IPO暂缓与股权分置试点没有关系。之所以暂缓表决,是因为在材料申报方面存在问题,有些材料不符合证券会的要求。然而一个明显的事实,发审委暂停审核已达三周。
南车四方暂缓表决
4月29日,证券会在其网站发布公告,发审委暂缓表决南车四方的股票首发申请。有业内人士由此认为,这是新股发行放缓的信号。
然而,南车四方董办负责人前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现得非常惊讶,“我们也是通过媒体报道才知道的,相关工作一直进行得很顺利,事先我们也毫无消息。”据该人士讲,上周具体负责公司上市的兴业证券的负责人对他说,发审委以南车四方的材料准备不充分,有些问题未详细披露为由,暂缓表决公司的首发申请。但他拒绝透露具体的问题。
兴业证券证实了此观点。兴业证券上海投资银行部石总昨天对本报记者称,南车四方IPO暂缓与股权分置试点没有关系。之所以暂缓表决,是因为在材料申报方面存在问题,有些材料不符合证券会的要求。而这一点,与近期媒体报道“南车四方因股改让路而暂缓”的报道明显有出入。
暂停审核达三周
虽然证监会对社会上传言的“IPO与再融资全叫停”的消息没有作出任何回应,但是记者了解到,证监会发审委暂停审核股票首发申请已长达3周。
按照惯例,发审委工作会议公告一般在会议召开前4天发布。而截止到昨日,证监会依然没有发布发审委工作会议的有关公告。这也就是说,至少到下周五之前都不会有任何项目接受审核。至此,在4月26日召开的发审委会议审核并通过了重庆钢铁的首发申请后,发审委暂停审核股票首发申请已经长达3周。
而来自相关人士的消息则表明,不仅是新股首发申请,目前所有的再融资申请也已被暂停审核。暂停的时间初步定为两个月,当市场状况比较好的时候才会恢复。
何时恢复未明朗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收到确切的消息。但他认为”证监会全面叫停IPO与再融资”的可能性还是很大。因为证监会这样做主要是想为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预留一段时间。
而对于市场上非常关心的证监会发审委什么时候能恢复企业的IPO与再融资申请,本报记者采访的多数证券机构都表示由于政策层面还不明朗,所以无法判断。
国信证券程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证监会“暂缓南车四方IPO、推迟交行A股发行计划”等,无论其原由是什么,客观上都起到了减轻市场扩容压力的作用,而这也为日后“新老划断”减少了一些障碍。
本报记者 卢荣 实习生 张晓华
■ 专家意见
IPO与再融资暂停不妥
对于暂停企业的IPO与再融资申请,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明确表示坚决反对。他指出,证券会暂停企业的IPO与再融资申请,那么导致的后果就是股市没有新鲜血液,股市就变成了一潭死水。叫停IPO与再融资对于拟上市企业来说除了增加一点上市成本之外,对于企业发展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对整个二级市场则影响很大。
而赵锡军则指出,企业的IPO与再融资申请是证券会的正常业务,股权分置只是其遗留任务,两者不能区别对待,应该同步进行。而且企业的融资问题应该看做是企业自己的决策,应该由其自主决定,证券会没有必要进行管制。而作为政府层面的证券会主要的工作不是叫停企业的IPO与再融资申请,而是制定好市场的游戏规则,强化市场监督,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和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出现问题证监会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进行监督管理。
5月18日,有媒体报道《发审委提前歇夏为股改让路IPO与再融资全叫停》。消息出来之后,引起了二级市场的强烈反应,18日沪、深两市呈现大幅振荡格局。赵锡军就此指出,证监会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不仅要求上市公司加强信息披露,自己也应该加强信息的透明度,以确保信息的对称性。“一个信息不对称的股市,永远都只能是一个投机的市场。”因而他希望证监会就市场上关心的问题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于市场上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决定要作出解释。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tszk/nfdsb/cjzk/200505210236.asp卢荣)
I. 请问IPO重启会抑制概念股的炒作,降低创业板的估值水平.这里边的逻辑道理是什么
什么东西都一样,供给大于需求,价格就会下降..
IPO重新启动,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越来越多的公司,或者可能是更好的公司可以选择,选择性多,而且量大,自然新股的估值水平整体就趋向合理.
趋向合理,不是等同降低估值水平,只是现在这个时间创业板多数公司的估值比较高,所以重启IPO是让其对估值趋向理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