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农行一员工用“假信托假理财”骗8千万炒股票,银行有责任吗
网上流传一个段子,外甥正月在理发店剃头时,正好被舅舅撞见,两人因此起了争执,差点打起来。据说这也是真实事件,可见,“正月剃头死舅舅”有多么深入人心了。今天研究金融侵权案例时,发现一宗比较有意思的案例,也是外甥坑舅舅。这次涉及的银行是交通银行。
(一)损失数额计算,应当有基础事实证据
赔偿损失是承担侵权责任的主要方式,因此确定财产损失数额是这类案件审理的基础。《侵权责任法》第十九条规定,“ 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方式计算。”故侵权赔偿的损失是以直接经济损失为限,以填补损失为原则。
任何人不能因诉讼获利。当事人自己确认的损失数额,能否认定为财产损害赔偿的数额?笔者认为不能,理由是这类侵权案件不是合同纠纷案件,合同纠纷案件是要最大限度尊重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但侵权纠纷案件不能,是以保护直接损失为限。
换个角度,倘若该案中霍某以合同纠纷为由,诉请卢某按照《还款承诺书》约定的数额还款,尚且不一定能得到支持,何况侵权纠纷?在民间借贷案件中,仅有借条、借据等债权凭证诉请还款的,法院还要通过银行流水等客观证据佐证,没有银行流水等证实的,不能轻易认定借贷数额。
举重以明轻,在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仅有当事人确认的损失数额不能作为认定依据,应当根据银行流水等证据证明其直接经济损失。如果原告不能提供具体计算方式和银行流水等证据,则应按照法院查明的有证据证实的数额认定。卢某的侵权行为是持续性的,《还款承诺书》是侵权行为发生以后才出具的,怎么能以事后行为认定在先损失呢?
在事实真伪不明的情况下,应当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处理。该案中,法院依据《还款承诺书》认定损失数额的做法,值得商榷。
(三)罚酒三杯,判银行承担10%补充责任过轻
卢某的侵权行为,对霍某的损失具有百分百的原因力,应当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这点并无争议。判决也查明,银行承担责任的性质,与卢某承担责任的性质完全不同。
其实判决没有说透。卢某与银行之间属于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卢某是因为其主动的侵权行为承担责任,主观状态为直接故意。银行是因为是管理漏洞和不作为承担责任,主观状态是间接故意。所以,银行是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因第三人侵权而按照过错程度承担补充赔偿责任,银行的责任是第二位的,银行承担责任后可以向卢某追偿。银行与卢某之间实际是不真正连带责任。
判定银行责任大小的比较对象,不是银行、卢某、霍某三方,应该是霍某与银行两方之间比较。判决最终认定银行承担10%责任,即意味着由霍某承担90%责任,这不合理。判决理由为“霍某将理财产品全权交由卢某进行管理和操作,是卢某实施侵权行为并造成巨大损失的基础条件和重要原因。霍某是基于对卢某个人的信任而非基于对其银行工作人员身份的信任,且对于理财产品疏于管理和控制,长期未与卢颖敏进行对账,未及时发现资金被侵占的事实,亦导致了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如果卢某不是银行工作人员,霍某会信任吗?如果卢某提供的不是银行加盖公章的理财合同,霍某会持续信任吗?霍某有基于亲属关系的信任,但对于这种大额银行业务,主要还是基于对银行的信任,基于对卢某银行员工身份的信任。诚然,霍某确实未尽到注意义务,存在一定过错,可以减轻银行责任,但要霍某承担90%责任,银行仅承担10%责任,则过于轻率了。笔者个人认为,银行与霍某之间的过错无法区分大小,应各承担50%为宜。
四、总结:
在最终结果上,银行方面承担60多万的责任,可能是比较公平的。这可能就是裁判技巧,一打一压,损失数额计算是倾向于原告霍某的,比例分担是倾向于银行方面的,两边都不太好挑理。
近年来,银行疏于管理职员被判承担责任的案例比比皆是。银行该怎么防范呢?好像也不太好防范。利益驱使,铤而走险者有之。案发之后,银行就被判承担一定比例责任,银行只能祈祷这类案件越少越好。
其实这些涉及银行的案例,完全可以整理出来让银行员工学习。看守所、监狱这些地方,也要多带员工去参观。只有经得起诉讼考验的制度,才是好制度;经得起判决检验的合同,才是规范的合同。
㈡ p2p与信托,作为未来职业,求大神建议!
除了选择行业外,建议考虑更多的因素:
1、成长性。
比如,假设信托公司内部机制是信托经理负责制,则你会得到更多的锻炼与成长,学会包括客户沟通、合同撰写、商务谈判、信托法律法规等等方面的训练,从一个更高的平台上看待从事的行业,接触的也是一些大中型企业,更了解市场上偏向规范的做法和规则。
假设P2P的资金不是通过网上募集的,而是线下操作签合同过风控的,则合规性上会比信托稍弱一些,也没有那么多的法律法规需要遵守,接触的客户可能以中小的为主,风格偏向野一点。
这里的客户其实包括投资人和融资人。
2、岗位。
前台和后台的差别还是蛮多的。信托公司后台,可能比较安逸,不太适合年轻人。P2P后台可能从事的工作会更繁复一些。
如果是做销售,则去信托会好一点,大平台更容易积累客户资源。
第一点,P2P是新兴行业,虽然跑路的很多,但是整体未来应该会出现正规的做的好的杀出黑马,虽然这个商业模式,如果光凭高利率,是很难维持的。信托公司做正规高利贷,但是行业整体在走下坡路。如果为先挣点钱,可以考虑。为多学点东西,可以考虑信托。
你说的第二点,其实意义不大,因为是否市区其实影响不会太大。利率优势并不在这一点上体现。
第三点,比较关键。应届生遇到一个愿意带你的领导,是很重要的。这个就不取决于公司了,而是带你的经理的风格,愿意教你,才能更好的入手。
㈢ 为什么“你贪的是利息,人家要的是你的本金”传遍朋友圈
2015年9月21日下午13点30分,超过10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泛亚投资人聚集在证监会门口维权。他们身着印有标语的白色T恤,拉起横幅,高喊“活捉单九良,还我血汗钱”等口号。监管的缺失,人性的贪婪,令这家号称世界最大的稀有金属交易所,延续了数年疯狂的围猎资本游戏。最终资金链断裂,20多个省份的22万投资者的430亿元资金难以讨回。
以高额回报诱惑客户开户,然后开始向你介绍现货白银,说现货白银交易更加灵活,可以双向买卖,涨的时候可以做多,跌的时候可以做空,盈利空间大,开户后,有专业的老师带着操作,做了几天可能会赚一些,然后会说你的钱太少来钱慢,又让投资者加大资金量,结果就是无休止的亏损。
实际上就是一场对赌游戏,交易软件被后台人为操纵,交易所、会员、代理商层层设置陷阱,行情处于高位时不能平仓、本该下跌的白银价格,在交易软件上却直线飙升……势单力薄的散户们要想赚到钱,几乎是不可能的,亏损的钱都被代理商赚走了
参与白银投资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平台操作和交易软件,而且正规的平台均有模拟盘,方便投资者进行模拟实际操作。
在多地贵金属乱象之后,监管层下定决心开始下猛药整顿交易所乱象。经营“贵金属现货”的交易场所将被集中清理整顿,此类交易所最后在全国将被砍至20家左右
结语:
经过一番罗列,发现金融诈骗几乎已经涉及了金融业的所有领域,而所有的金融骗局都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高息。而其背后的本质则是人性的贪婪。最后还是用这句话来总结下吧:“你贪的是人家的利息,人家要的是你的本金,谨记谨记。”
㈣ 信托跟理财产品风险哪个大
信托属于理财产品范畴;从风险的角度来讲,信托理财属于中等风险理财产品。
根据理财产品投资领域的不同,可分为货币型、债券型、信托型、股票基金类、及QDⅡ型产品等。
货币、债券型虽然风险最低但是收益也最低。信托类产品虽然也出现过延期兑付的,但是收益高,因此一直被高端客户所钟爱;基本上信托公司的产品项目本息是能够保证,这也是为什么信托行业能够超过保险成为四大金融行业的二师兄。不过在选择产品时还需防范一些项目虚假信托类产品。
㈤ 信托产品在金融机构系统查询得到吗
㈥ 如何选择优质信托产品
投资应走正常流程
作为投资者,购买信托产品前首先要了解自身情况、信托公司实力、融资对象等基本面。比如,综合衡量自己的财务状况、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和预期收益、期限、流动性需求等,不盲听、盲信、盲从,不追逐“热门”产品;在选择信托公司时,应将信托公司的资本实力、管理能力、防控风险能力作为衡量要素。
选择信托产品时,还要了解融资方的实力、资金用途、还款来源、抵押物,以及其他担保措施的具体情况。当然,还要留意投资去向的行业景气程度。
哪里可以放心购买信托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投资者可以到信托公司购买产品。目前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合法从事信托业务的信托公司全国共有68家;信托公司也可以委托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代销信托产品,投资者可以通过具有销售信托产品资格的金融机构购买产品。
低门槛信托不可信
除了例行的正常流程之外,信托专家表示,投资者还应知道自己的权益,比如信托公司应尽的责任。
信托公司设立一款信托产品需要做大量工作,从产品设计、尽职调查、风险管控、产品营销、后续管理、信息披露和风险处置等环节,全方位、全过程、动态化加强尽职管理,做到勤勉尽责,降低合规、法律及操作风险。同时,信托公司应切实履行“卖者尽责”义务,坚持把合适的产品卖给适合的对象,在产品营销时向投资者充分揭示风险,不得存在虚假披露、误导性销售等行为。
在此背景下,投资者要仔细阅读认购风险声明书,在确定购买信托产品后,签署相关合同,根据合同内容履行买者责任,遵循“买者自负”原则,自行承担风险损失。
如何辨别真假信托产品
首先,信托产品只有持有银监会批准的金融牌照的信托公司才能发行,相关公司名录可在银监会官网查询。其次,认购任何一款信托产品打款时,资金都是直接打入信托公司在银行设立的对公账号,不经手任何非信托公司的第三方。
此外,相关产品的认购门槛也值得注意。信托产品一般为百万元起步,50万元起步的比较少见。极为少见的产品也有起步门槛在20万元,或者30万元的,但多为银监会特批项目,比如带公益性质的信托产品。不过,目前市场上并不存在以5万元、10万元为认购起点的信托产品,这点需要投资者注意。
㈦ 信托理财与银行理财,哪个更安全
信托属于理财产品范畴;从风险的角度来讲,信托理财属于中等风险理财产品。
根据理财产品投资领域的不同,可分为货币型、债券型、信托型、股票基金类、及QDⅡ型产品等。
货币、债券型虽然风险最低但是收益也最低。信托类产品虽然也出现过延期兑付的,但是收益高,因此一直被高端客户所钟爱;基本上信托公司的产品项目本息是能够保证,这也是为什么信托行业能够超过保险成为四大金融行业的二师兄。不过在选择产品时还需防范一些项目虚假信托类产品。
㈧ 请问投资信托的风险大吗有什么风险小年收益能达到10%的
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有低门槛,有高门槛的,收益一般在10%左右!比银行肯定要高很多,经过国家整改,现在全国仅剩信托公司50多家,且受到银监会的监管,有刚性兑付的制度,您作为客户是出借方,有先行赔付的法律保护制度与原则,如果项目出现意外,借款方当时签订的合同里面会有房产,地产,股权,公司,作为抵押物,法院会拍卖这些抵押物,第一个赔付给您本金和利息,所以现在信托是比较安全稳健的,但是您也不要太匆忙的购买信托产品,选择正规的,大公司是更加有保障的,以免一些投机取巧的人利用大家信任信托的想法,发布假信托骗取钱财,如有需要,作为一名理财顾问,我会问您全程解忧!祝您愉快!
㈨ 如何避免虚假信托
在美国,个人申请信托必须要求信托财产合法且真实存在,其对信托财产仍具有财产所有权,但其托管目的必须合乎法律法规,同时信托财产必须具有至少一个第三方受益人。托管人则必须严格按照与委托人之间的协议对托管财产进行管理、经营和使用,为受益人提供最大利益,另外区分固有财产及信托财产,将两者分别管理记账是托管人必须要做的,并且为自身信托行为填报纳税申请表,以确保自身不会以私人名义使用信托财产并从中获利。托管人可以根据签订的协议获取一定的劳务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