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人民银行社会融资规模统计的具体构成有哪些
从指标抄构成看,省(市、自治区)社袭会融资规模=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其他。2012年央行建立了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季度统计制度,目前汇总的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全国数据间的误差率一直稳定在0.2%左右,明显低于汇总的地区GDP数据与全国GDP的误差水平。
❷ 社会融资有哪些
社会融资规模是指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规模,这里所指的金融体系既包括银行信贷市场,也包括企业进行直接融资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
社会融资规模核算的内容包括: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政府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
社会融资规模核算的内容基本涵盖了融资的各个方面,使分析者能了解到不同融资渠道的总体情况。在目前国内的融资市场中,还是以银行信贷为代表的间接融资为主,经济个体通过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进行融资的占比虽然不多,但是近几年也在稳步增长;
201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社会融资规模这一概念开始被广泛采用,相比于PMI、CPI等宏观经济指标来说,社会融资规模是一个全新的宏观经济指标,也是中国独有的一个宏观经济指标;
社会融资规模的存量数据和增量数据可以在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进行查询,相关数据每月都会在网站上进行公布;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额;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是指一定时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余额;
社会融资规模对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企业如果需要发展壮大,就必须要进行投资,扩大生产经营,或是增加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或是增加研发投入,研究新技术新工艺,不一而足,而进行投资就需要额外的资金,通常情况下,企业会开展融资活动;
如此,通过社会融资规模的变化,我们能够判断出经济个体进行投资的总体情况,社会融资规模增加,表明整个经济的投资额在增加,那么未来经济就有了投资这个“底子”,一般来说会有较好地增长;
这就是通过社会融资规模来推断未来经济增长的简单逻辑,不过也需要注意,实体经济可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更进一步的分析可能会对于我们分析经济有更好地借鉴;
企业融来的钱一定都是用来投资的吗?设想会不会有这种情况,今年上半年受到疫情影响,很多企业无法正常营业,但是一些必要的支出还是要花钱,而且有的企业依赖现金流,疫情期间,经济活动停滞,企业很容易出现现金流断裂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融资撑过这段艰难的时刻;
这时候融来的钱可就不是用来投资了,而是补充营运资金,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投资只是企业融资目的之一,企业融资还可能用于他处;
❸ 什么是社会融资规模
社会融资规模(又称社会融资总量或社会融资总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
社会融资总量,就是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年度新增融资总量,既包括银行体系的间接融资,又包括资本市场的债券、股票等市场的直接融资。
社会融资规模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通过资金运用对实体经济提供的全部资金支持,即金融机构资产的综合运用,主要包括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信托贷款、委托贷款、金融机构持有的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的赔偿和投资性房地产等。二是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通过金融机构服务所获得的直接融资,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非金融企业股票筹资及企业债的净发行等。三是其他融资,主要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贷款公司贷款、产业基金投资等。
社会融资规模反映的是我国实体经济从境内金融机构获得的融资总量,而外汇占款、外商直接投资属于外部资金流入,因此不应计算在内。
社会融资规模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是增量概念。这里的金融体系为整体金融的概念,从机构看,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从市场看,包括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以及中间业务市场等。具体看,社会融资规模主要包括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和其他金融工具融资十项指标。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创新深化,实体经济还会增加新的融资渠道,如私募股权基金、对冲基金等。未来条件成熟,可会将其计入社会融资规模。
❹ 社会融资规模是什么意思
社会融资规模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主要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是增量概念。
拓展资料:
一.金融体系
1.这里的金融体系是整体金融的概念,从机构看,包括银行、信托、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从市场看,包括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以及中间业务市场等。 从公式来看: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投资性房地产+其他。 社会融资规模由四个部分九项指标构成:一是金融机构表内业务,包括人民币和外币各项贷款;二是金融机构表外业务,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三是直接融资,包括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和企业债券;四是其他项目,包括投资性房地产和其他。 央行表示,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是综合了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央行一行三会的数据,给出的一个更全面的衡量指标,每个季度发布一次。
2.社会融资规模(又称社会融资总量或社会融资总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
3.社会融资总量,就是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年度新增融资总量,既包括银行体系的间接融资,又包括资本市场的债券、股票等市场的直接融资。
二.金融规模
1.社会融资规模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通过资金运用对实体经济提供的全部资金支持,即金融机构资产的综合运用,主要包括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信托贷款、委托贷款、金融机构持有的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的赔偿和投资性房地产等。二是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通过金融机构服务所获得的直接融资,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非金融企业股票筹资及企业债的净发行等。三是其他融资,主要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贷款公司贷款、产业基金投资等。
2.社会融资规模反映的是我国实体经济从境内金融机构获得的融资总量,而外汇占款、外商直接投资属于外部资金流,因此不应计算在内。
3.社会融资规模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是增量概念。这里的金融体系为整体金融的概念,从机构看,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从市场看,包括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以及中间业务市场等。具体看,社会融资规模主要包括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和其他金融工具融资十项指标。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创新深化,实体经济还会增加新的融资渠道,如私募股权基金、对冲基金等。未来条件成熟,可会将其计入社会融资规模。
❺ 社会融资规模 包括哪些指标
社会融资规模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内量指标。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容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是增量概念。
这里的金融体系为整体金融的概念,从机构看,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从市场看,包括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以及中间业务市场等。
具体看,社会融资规模主要包括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和其他金融工具融资十项指标。
❻ 2013年,我国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额的比例是多少请提供答案来源
占11.7%。
直接融资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非金融企业境内债券和股票融资。
2013年这两项合计2.02万亿元,比上一年少4819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11.7%,比上一年低4.2个百分点。其中,企业债券净融资1.80万亿元,为年度历史次高水平,最高是2012年,2012年债券融资达到了2.2万亿元以上,所以2013年比2012年少4530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219亿元,比上一年略少289亿元。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www.chinairn.com
❼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3年圆满实现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分析所变化的主要原因
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总的考虑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环境,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放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上。
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注重稳定物价总水平,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9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7000亿元,继续代地方发债2000亿元并纳入地方预算,赤字规模比上年预算减少15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2%左右。要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三农”、欠发达地区、民生、社会事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等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支出原则上零增长,切实降低行政成本。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审计,实施全口径监管,研究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增长目标为16%。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综合运用价格和数量工具,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好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密切监控跨境资本流动,防范“热钱”流入。
❽ 社会融资规模为何是最适合的中间指标
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一、货币供应量的传导机制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影响包括股价在内的金融市场的变化,其作用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货币供应量增加,人们持有更多的货币.货币的边际收益下降,从而使现时的股票收益低于预期的收益,促使人们购买更多的股票,引起股价上升。(2)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利率会随之下降而引发更多的投资支出。投资的增加会创造更多的家庭收入,引起消费支出的增加,并通过乘数的作用带来更高的产出和公司利润。公司利润的提高致使对股票的需求增加,进而抬高股价。(3)由于股票的价格等于按市场利率贴现的预期收益流量.与市场利率成反比,市场利率下降也会提高股票预期收益的现值。从而促进股票价格的上涨。(4)当中央银行以快于正常速度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公众发现手中持有的现金多于日常交易的需要,从而会调整资产构成.把多余的一部分货币用来购买包括股票在内的金融资产。由于股票的供应量在短期内是同定的,需求的增加就会促使股价上涨。货币供应量减少时.情况恰好相反。 二、调整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首先,资本市场控制货币供应量时,将会增加企业的融资资金成本,减少企业的流动资金,缩减工厂的开工率,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降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从而降低股票价格。再者,对于投资者而言.利率的提高会给靠银行信贷进行股票抵押买卖或实行保证金买卖的短期股票交易带来较大影响,增大交易成本,引起股票需求下降。从而使股票价格下降。 (1)利率变动造成的资产组合替代效应。利率变动通过影响存款收益率,投资者就会对股票和储蓄以及债券之间做出选择,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通过资产重新组合进而影响资金流向和流量,最终必然会影响到股票市场的资金供求和股票价格。利率上升,一部分资金可能从股市转向银行储蓄和债券,从而会减少市场上的资金供应量,减少股票需求.股票价格下降;反之,利率下降,股市资金供应增加。股票价格将上升。 (2)利率对上市公司经营的影响。进而影响公司未来的估值水平。贷款利率提高会加重企业利息负担,从而减少企业的盈利,进而减少企业的股票分红派息.受利率的提高和股票分红派息降低的双重影响,股票价格必然会下降。相反,贷款利率下调将减轻企业利息负担。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使企业可以增加股票的分红派息。受利率的降低和股票分红派息增加的双重影响。股票价格将大幅回升。(3)利率变动对股票内在价值的影响。股票资产的内在价值是由资产在未来时期中所接受的现金流决定的,股票的内在价值与一定风险下的贴现率呈反比关系.如果将银行间拆借、银行间债券与证券交易所的债券回购利率作为参考的贴现率,则贴现率的上扬必然导致股票内在价值的降低,从而也会使股票价格相应下降。以上的传导途径应该是较长的一个时期才能体现出来的,利率调栏与股价变动之间通常有一个时滞效应,因为利率下调首先引起储蓄分流,增加股市的资金供给,更多的流动资金流向股市。(1)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股市的影响。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股票市场。如果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并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使货币供应量大幅度地减少.股票行情趋于下跌。同样,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增加,市场贴现利率上升,社会信用的收缩,证券市场的资金供应减少,使股票行情走势趋软:反之.如果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降低再贴现率,通常都会导致股票行情上扬。(2)公开市场业务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当中央银行认为应该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反之就出售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当中央银行大量购进有价证券时,市场_}=货币供给量会增加,从而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企业投资规模扩大和居民消费增加,生产扩张。利润增加,这又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反之,股票价格将下跌。我国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的运作是直接以国债为操作对象的,这会直接影响到国债市场的供求变动和国债行市的波动。进而影响股票市场的行情变化。 (3)利率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利率是股票市场的一个敏感指标,中央银行的每一次利率调整,甚至投资者对利率走势的预期或市场对利率变动的谣言都极易造成股票价格的波动。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利率发生变化会使不同投资工具的收益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当中央银行降低利率时。持有债券所得到的收益相对于股票而言就会降低,那些债券持有者将卖掉债券转而投资股票.从而推动股票价格上涨,而股票价格的上涨必然会为企业的股票筹资活动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其次,利率的变化会对公司的利润产生影响。当利率提高以后,公司贷款成本提高,公司利润下降,这会影响资金追逐同样多的股票,才能引起股价上涨刑率下调到股价上涨之间有一个过程。另外,利率对于企业的经营成本影响同样需要一个生产和销售的资本运转过程,短时间内,难以体现出来。因此.利率和股票市场的相关性要从长期来把握。 三、结沦 货币政策的宽严松紧、货币的市场投放量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是显然存在的。货币政策的传导需要依赖于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作为金融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只有当这两个市场在某种程度上一体化时,各个市场的资金价格才能及时地引导资金在不同市场之间迅速流动,以达到调节资金供求平衡的目标。只是,目前来看,要达到这一个目标条件还不成熟,措施、机制和手段还远未臻于完善。
❾ 社会融资规模中哪些属于直接融资
为某一项目直接发行债卷和股份,贷款,或由担保公司担保融资等等
❿ 央行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中国央行(PBOC)周五(4月3日)在货币政策委员会2015年第一季度例会上表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中国央行还表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中国央行称,将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中国央行还称,当前中国经济金融运行总体平稳,但形势的错综复杂不可低估。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
中国央行认为,主要经济体经济走势进一步分化,美国积极迹象继续增多,欧元区仍面临通缩风险,部分新兴经济体实体经济面临较多困难。
中国央行指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地缘政治博弈等非经济因素对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