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从融资融券交易量能看出什么,主要看哪个指标 融资余额 融资买入额 融券余额 融资偿还额 融券余额 融券
从融资融券的指标量中,可以看出是做融资买入的人多还是融券卖出的人多,由此可以分析出多空投资者看多与看空的情况,有助于判断行情的走势\n
[金斧子股票问答网 专业-实时-权威]
② 企业融资增信条件的四大指标是什么
1、政府增信——建立全方位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
2、融资机构增信——创造多样化的融资方式,满足不同信息条件下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3、企业增信——加速企业改革步伐,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和社会形象
4、社会增信——强化诚信管理,培育时代新人,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
③ 社会融资规模 包括哪些指标
社会融资规模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内量指标。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容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是增量概念。
这里的金融体系为整体金融的概念,从机构看,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从市场看,包括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以及中间业务市场等。
具体看,社会融资规模主要包括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和其他金融工具融资十项指标。
④ 要从哪几个指标来衡量一家融资D轮的公司发展前景
任何一个公司,和一个人一样,都会经历从出生,到成长,到成熟,到衰老,再到死亡的过程。还有,和人一样,有的人寿命很长,有的人寿命很短,他们会死于意外或者自己死掉。那么公司的发展规律是什么呢?我想从融资阶段来思考互联网公司的发展。我工作过的互联网公司有天使轮、A轮、B轮、C轮、D轮,或者上市前的公司。传统的快速上市(新三板上市)和成熟的大企业可能会帮助我了解互联网公司的发展规律。
⑤ 关于融资融券的几个指标
你好,融资余额是指发生融资后尚未还款的余额,融券余量是指发生融券尚未还券的股数,余量的金额是余额用多少元表示融资融券余额是融资余额加上融券余额;
⑥ 如何从公司财务报表中分析出融资情况,需要计算哪些财务指标
可用过计算财务报表中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量比率等分析融资情况。
一、短期偿债能力比率
1、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4、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5、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二、长期偿债能力比率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2、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3、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4、长期资本负债率=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股东权益)
三、总债务流量比率关系
1、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
2、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利息费用
3、现金流量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债务总额
(6)融资机构关心的指标扩展阅读
例如:某公司2017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3600万元,其中货币资金250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45万元,应收票据40万元,应收账款2100万元,预付账款60万元,其他应收款120万元,存货580万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240万元,其他流动资产165万元。
另得知其流动负债总额为1600万元。该公司2017年末各项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营运资金=3600-1600=2000万元
流动比率=3600÷1600=2.25
速动比率=(250+45+40+2100+120)÷1600=1.60
现金比率=(250+45)÷1600=0.184
通过计算我们看出该公司虽然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较高,但现金比率偏低,说明该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还是有一定风险,应缩短应收账款回收期,加大催账力度,以加速应收账款资金的周转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财务分析
⑦ 分析某一特定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需要计算哪些财务指标内部和外部融资怎么从报表里算得
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无非就是自有资金与借款,自有资金就是在股市上的融资,而借款是指银行存款,在报表中完全可以看到借款和自有资金的数据。
⑧ 企业常用的财务指标KPI有哪些
1. 关于企业的整体规模或价值的指标包括
- 总资产
- 净资产
-股价
-市值=每股股价 X 股份数
2.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100%
- 成本率=成本/销售
- 利润率=净利润/销售*100%
- 营销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 费用/销售*100%
毛利率或成本率是大部分生产企业判断生产效率的指标,根据企业的成本构成可以进一步细化分析成本中「料、工、费」的比率,并通过相应控制达到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对于很多销售主导型的公司,比如快销、奢侈品、手机等,会特别关注营销费用占比,如广告、促销的不同营销费用与实现销售的分析等。
而技术型公司或科技企业中很关心研发费用占比,这个涉及到企业的未来发展的潜力,也可进一步细化为专利数量等具体指标。
3. 偿付能力指标
- 资产负债率 =总负债/总资产
- 净资产负债率=总负债/净资产
- 利息收入比 = 净利润/利息支出
企业承受负债的能力,也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给企业融资时所优先考虑的指标。
对于不少银行或金融机构,客户的资产负债率等都有所谓「红线」,一旦超过「红线」就不但决不能再贷款,而且还要想法把原来的贷款收回来来减少风险。所以对于企业而言,不缺钱的时候银行定在屁股后面要借钱给你,真正缺钱的时候,你反而从银行借不到钱。世态炎凉,跟红顶白,大抵如此。
作为企业而言,由于这些资产负债率是「时点型」指标(即季末或年底的出具报表的时点),因此为了规避上述的「红线」,企业总会有一些小手段来在报表时点上「暂时」降低资产负债率。其实银行为了使报表的账面好看也会做同样的事来临时提高自己的现金储备,这就是为什么原来在季末或年末可能12月31号到1月1号一天的日收存款益率可能会是平常的几倍甚至几十倍。「Cook the book & play with the figure」,银行本身也是上市公司,一样要对他的股东负责。
4. 流动性指标
- Current Ratio = Current assets/Current Liability
- Quick Ratio= (Cash+Bank+A/R)/Current Liability
- Cash Ratio = (Cash+Bank)/Current Liability
根据不同的资产的变现能力来体现不同程度的谨慎性原则。毕竟存货可能「清仓大甩卖」,应收账款也可能成为「坏账」,这些资产的变现能力都有可能受影响。
5. 流动净资产 (Net Working Capital) = 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
大多企业用来衡量现金流状况的最主要资产负债表项目。(此三项和业务直接相关,而且是资产负债表中的主要变化及风险所在)
6. 周转率/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率
AR Turnover= Sales/Average AR
DSO = 365/AR Turnover
存货周转率
Inventory Turnover= Cost/Average Inventory
DSI = 365/Inventory Turnover
应付账款周转率
AP Turnover= Cost/Average AP
DPP = 365/AP Turnover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的企业在销售之后收钱的速度,说到底,反应的是企业与下游销售商、代理商之间的博弈能力。
存货周转率反应的是生产出来的产品被销售掉的速度,主要反映了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不过也受许多其他的非市场因素影响,比如企业的管理思维——按需下单(Pull)还是大量备货(Push)——对存货周转率有很大影响。
应付周转率与应收周转率类似,反应的是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之间的博弈能力。供应商强势,应付周转率高,应付周转天数少;反之亦然。
7. 现金周期 Cash Cycle= 应收账款DSO+存货DSI-应付账款DPP
这个就是在6的基础上计算来估计企业从生产到最后收款所需要的流程,这个流程越短,说明企业运营所占用的资金越少,或者是资金使用的效率更高。
在极端情况下,现金周期可能出现负数。比如使用零库存管理概念的Dell, 应收DSO和存货DSI都非常的短,而应付DPP却很长,这样Cash Cycle就是负数;我估计如小米、苹果也是类似的情况。用别人(供应商)的钱去赚钱,总归是最好的。
⑨ 如何衡量一个公司能否股权融资的指标
1.遵循先“内部融资”后“外部融资”的优序理论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融资方式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内源融资,即将企业的留在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另一种是外源融资,即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储蓄,以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我们清楚的明白,在企业的进步和生产规模扩大过程中,单纯依靠内源融资是很难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的,企业获得资金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外源融资。内源融资资金产自企业内部,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者股息,不会减少企业的现金流量;不需要融资费用,使得内源融资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外源融资,可以有效控制财务风险,保持稳健的财务状况。因此,它是企业首选的一种融资方式。企业内源融资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企业的利润水平、净资产规模和投资者预期等因素,只有当内源融资无法满足企业资金需要时,企业才会转向外源融资。
企业的外源融资由于受不同融资环境的影响,其选择的融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是可以遵循先选择低风险类型的债务融资,后选择发行新的股票这样的顺序。采用这种顺序选择融资方式的原因有:
(1)负债比率尤其是高风险债务比率的提高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破产风险。
(2)企业的股权融资偏好易导致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一些公司将筹集的股权资金投向自身并不熟悉且投资收益率并不高的项目,有的上市公司甚至随意改变其招股说明书上的资金用途,并且并不能保证改变用途后的资金使用的获利能力。在企业经营业绩没有较大提升的前景下,进行新的股权融资会稀释企业的经营业绩,降低每股收益,损害投资者利益。此外,在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趋向不断完善的情况下,企业股权再融资的门槛会提高,再融资成本会增加。
我国多数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则是将发行股票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其次考虑债务融资,最后是内部融资。这种融资顺序易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财务杠杆作用弱化,助推股权融资偏好的倾向。
2.考虑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及财务状况,并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等情况,选择较为合适的融资方式。
(1)考虑经济环境的影响。经济环境是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的宏观经济状况,在经济增速较快时期,企业为了跟上经济增长的速度,需要筹集资金用于增加固定 资产、存货、人员等,企业一般可通过增发股票、发行债券或向银行借款等融资方式获得所需资金,在经济增速开始出现放缓时,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降低,一般应逐渐收缩债务融资规模,尽量少用债务融资方式。
(2) 考虑融资方式的资金成本。资金成本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发生的代价。融资成本越低,融资收益越好。由于不同融资方式具有不同的资金成本,为了以较低的融资成本取得所需资金,企业自然应分析和比较各种筹资方式的资金成本的高低,尽量选择资金成本低的融资方式及融资组合。
(3) 考虑融资方式的风险。不同融资方式的风险各不相同,一般而言,债务融资方式因其必须定期还本付息,因此,可能产生不能偿付的风险,融资风险较大。而股权融资方式由于不存在还本付息的风险,因而融资风险小。企业若采用了债务筹资方式,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一旦当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下降时,税后利润及每股收益下降得更快,从而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的风险。美国几大投资银行的相继破产,就是与滥用财务杠杆、无视融资方式的风险控制有关。因此,企业务必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融资方式的风险程度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
(4) 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发展前景。总的来说,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财务状况越好,变现能力越强,发展前景良好,就越有能力承担财务风险。当企业的投资利润率大于债务资金利息率的情况下,负债越多,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就越高,对企业发展及权益资本所有者就越有利。因此,当企业正处盈利能力不断上升,发展前景良好时期,债务筹资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而当企业盈利能力不断下降,财务状况每况愈下,发展前景欠佳时期,企业应尽量少用债务融资方式,以规避财务风险。当然,盈利能力较强且具有股本扩张能力的企业,若有条件通过新发或增发股票方式筹集资金,则可用股权融资或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两者兼而有之的融资方式筹集资金。
(5) 考虑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激烈,进出行业也比较容易,且整个行业的获利能力呈下降趋势时,则应考虑用股权融资,慎用债务融资。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较低,进出行业也较困难,且企业的销售利润在未来几年能快速增长时,则可考虑增加负债比例,获得财务杠杆利益。
(6)考虑企业的控制权。中小企业融资中常会使企业所有权、控制权有所丧失,而引起利润分流,使企业利益受损。如:房产证抵押、专利技术公开、投资折股、上下游重要客户暴露、企业内部隐私被明晰等,都会影响企业稳定与发展。要在保证对企业相当控制力的前提下,既达到中小企业融资目的,又要有序让渡所有权。发行普通股会稀释企业的控制权,可能使控制权旁落他人,而债务筹资一般不影响或很少影响控制权的问题。
⑩ 本人最近写一篇关于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偏好的论文,但是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融资行为的量化衡量指标有哪些
比较直接和准确的方法是去看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表——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
(一)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权益融资)
(二)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债务融资)
(三)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