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运用PPP模式进行土地一级开发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模式也叫公私合营模式,即政府授权民营部门代替政府建设、运营或管理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电厂、水厂等)或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如医院、学校、监狱、警岗等)并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种商业模式。土地一级开发包含大量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内容,是理想的PPP模式运行领域。采用土地一级开发的PPP模式,企业不仅要完成土地平整、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的建设工作,更重要的是对道路管廊等基础设施进行运营维护,对医院、学校、文化等公共设施进行经营管理,并参与到土地整体规划、产业布局、招商引资等服务性工作中。土地一级开发PPP多体现为城镇开发项目。现根据PPP模式的权责分配、投入产出等方面。
⑵ 土地一级开发融资
朋友,你问的不太详细,那我也笼统地回答一下吧。
一般说来土地一级开发有很多种模式,这个要根据当地政府资金实力、当地具体条件、上级政府指示来定,有这样几种方式:
一、政府可以将土地直接划给开发商进行土地一二级联动开发,这样做其实并不符合规范,但是由于有些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很大,无力承担大片生地的一级开发,他们不得不这样做,比较著名的有贵阳花果园这样的的巨型盘;这种模式在中国的中小城市,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城市里还属于主流的开发模式,但是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将来会逐渐消失;
二、政府公开招标,找符合资质且愿意做开发的地产商,给他们开发完生地以后,再由政府回购;或者是根本就不发生所有权转移,直接由政府承包给开发商做,这两种方式都把融资的任务交给了开发商,说到底还是一个钱的问题,地方政府拖欠款项的状况层出不穷,这样,有的时候经过一级开发后的熟地就会由一级开发商转卖给二级开发商,这样本质上还是一二级联动开发,好处是更加透明、更加市场化,坏处是容易出现一些纠缠不清的案子;
三、政府直接出面,用地方国有企业或者政府关联企业做开发,由他们来融资,还是有垄断一级市场之嫌,且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权钱交易;
四、找外资借壳上市做融资,不过地方政府会很被动,出了问题地方政府无力控制
希望能帮到您!
⑶ 土地一级开发模式有哪些土地一级开发模式是怎样的
土地一级开发,是指由政府或其授权委托的企业,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国有土地、乡村集体土地进行统一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并进行适当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使该区域范围内的土地达到“三通一平”、“五通一平”或“七通一平”的建设条件(熟地),再对熟地进行有偿出让或转让的过程。
⑷ 工业园区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它是如何运营的
工业园区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行政手段划出一块区域,聚集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提高工业化的集约强度,突出产业特色,优化功能布局,使之成为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生产区。
1.工业园区开发模式
工业园区开模式,是目前中国各级地方政府最常使用的工业地产开发模式,同样也是我国目前工业地产市场的主要载体。因为工业园区开发并不属于简单意义上的工业地产开发,而更多的是基于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百姓就业等各种综合因素考虑而设置的。各类工业园区作为本地区国内外经济的交汇点,是我国价值链中具备良好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推动器。
其主要特性表现为此类工业地产开发都是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进行,通过创造相关产业政策支持、税收优惠等条件营造园区与其他工业地产项目所具备的独特优势,然后通过招商引资、土地出让等方式引进符合相关条件的工业发展项目。这类的案例可以参照中国各省市各级政府下所建立的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工业园区项目。
2.主体企业引导模式
主体企业引导模式,一般是指在某个产业领域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的企业,为实现企业自身更好的发展与获取更大的利益价值,通过获取大量的工业土地,以营建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业园区;在自身企业入驻且占主导的前提下,借助企业在产业中的强大的凝聚力与号召力,通过土地出让、项目租售等方式引进其他同类企业的聚集,实现整个产业链的打造及完善。当然很多时候,此类主体企业为所在地政府的引导与支撑从而进行相应地工业地产开发。
如上海金山的上海石化工业园区,其即为在上海石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做大做强石化企业,同时进行相关行业延申及细化,进而达到整个产业链的完善与发展,为实现整个金山“大石化战略”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3.工业地产商模式
工业地产商模式是指房地产投资开发企业在工业园区内或其他地方获取工业土地项目,在进行项目的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乃至厂房、仓库、研发等房产项目的营建,然后以租赁、转让或合资、合作经营的方式进行项目相关设施的经营、管理,最后获取合利的地产开利润。
例如普洛斯,全球最大的工业房地产开发商,开发及管理超过140亿美元资产,普洛斯管理总物业面积已超过2700万平方米。普洛斯专注于物流房产租赁服务,在同类的上市公司中,普洛斯的规模为行业第一。
首先,普洛斯公司在取得土地之后,进行一级开发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二级项目以仓储设施为主,采用租赁方式销售,客户对象包括制造商、零售商和物流公司等等。之后,派出专业团队进行二级项目的物业管理和客户维护工作。普洛斯称之为“物流房地产”,即由普洛斯打造一个设施平台,吸引物流企业入驻,普洛斯只作房地产投资开发和物业管理,日常物流业务仍由客户操作,其本质是依旧是房地产开发商。
⑸ 土地一级开发的盈利模式
1 、工程总承包模式
土地一级开发企业接受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的委托,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对确定的存量国有土地、拟征用和农转用土地,统一组织进行征地、农转用、拆迁和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市土地储备中心按照总建设成本的一定百分比作为经营利润(北京市规定利润率不高于预计成本的8%)。
2 、利润分成模式
重庆市的土地一级开发采用的是这种方式,土地一级开发企业接受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的委托进行土地一级开发,生地变成熟地之后,土地储备中心进行招拍挂出让,出让所得扣除开发成本后在市政府和企业之间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成。
3、土地补偿模式
土地一级开发企业在完成规定的土地一级开发任务后,土地储备中心并不是给予现金计算,而是给予开发企业一定面积土地作为补偿(可能需要走形式上的招拍挂)。此种方式的利润率会高于第一种模式,但是对于企业的现金流压力会比较大。
土地储备机构负责实施开发的,其为主体。通过招标方式选择开发企业负责整理的,开发企业的管理费用不高于土地储备开发成本的2%,并由土地储备中心同开发企业签订土地一级开发管理委托协议。
⑹ 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的模式是怎么来的,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如题 谢谢了
几乎所有中国的工业园区都是政府拥有的。工业园区通常有两个机构,一是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二是工业园区有限公司。前者是工业园区所在地域的政府派出机构,执行该区域的政府职能。工业园区有限公司是一个经济实体,从事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两者都由地方政府全面控制。
工业园区的商业模式需要解释的是单纯从工业园区运营的角度来看工业园区的成本和收入状况,以判断把工业园区作为一个企业看待时,它的盈利模式和可持续性。
工业园区的成本构成: 土地开发成本:该成本包括农民的动迁补偿、农民的养老补偿、农作物的补偿。 各级政府收费:该部分在土地出让时,由各级政府收取。该部分约占工业用地出让价格的70%。
基础设施费用:包括道路、各类地下管路。
日常管理费用: 财务成本:工业园区开发早期通常都从银行获得贷款,需要支付高额利息。 工业园区的收入: 土地出让金的留存部分。即客户缴纳的土地出让金,在扣除各级政府收费后的留存部分。 工业园区内企业的税收留存。即工业园区内企业缴纳的税收,在扣除各级政府留存之后剩余的部分。
希望能帮到你哦,望采纳
⑺ 编制一份土地一级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中国土地开发行业发展背景分析 21
1.1 土地开发的定义 21
1.1.1 土地开发的定义 21
1.1.2 土地开发行业的分类 21
(1)土地一级开发 21
(2)土地二级开发 22
1.1.3 土地开发流程综述 22
(1)土地一级开发流程 22
(2)土地二级开发流程 24
1.1.4 土地开发基本原则 25
1.2 土地开发模式分析 25
1.2.1 土地一级开发模式 25
(1)政府独立开发模式 25
(2)城市运营开发模式 26
(3)主题型项目带土地开发模式 26
(4)一级开发招投标模式 27
(5)土地整备模式 27
1.2.2 土地二级开发模式 27
(1)公建配套开发模式 28
1)PPP(公私合营)模式 28
2)BOT(运营-移交)模式 28
3)TOT(移交-经营-移交)模式 28
4)PFT(私营机构融资)模式 29
(2)商品房开发模式 29
(3)工业园开发模式 30
第二章 中国土地开发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33
1.3 土地开发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33
1.3.1 2015年国内GDP增长分析 33
1.3.2 2015年工业经济增长分析 37
1.3.3 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46
1.3.4 国家宏观经济预测分析 52
1.4 土地开发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55
1.4.1 中国货币政策分析 55
(1)2015年中国货币数据分析 56
(2)2015年中国货币政策分析 61
(3)房地产周期与货币政策相关性分析 74
(4)中国货币政策后期走势预判 78
1.4.2 中国财政政策分析 83
(1)2015年中国财政政策分析 83
(2)2015年地方财政政策分析 85
(3)中国财政政策后期走势预判 105
1.4.3 中国土地政策分析 106
(1)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106
(2)城市土地出让制度改革 107
1)土地储备制度分析 107
2)土地出让金制度分析 109
3)土地招拍挂制度分析 115
第三章 2010-2015年土地政策分析 116
1.5 土地开发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16
1.5.1 中国城镇化进程分析 116
1.5.2 中国城镇化现状与规划 117
1.5.3 城镇化与土地开发需求分析 127
1.6 房地产行业开发运营状况分析 131
1.6.1 2015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 131
1.6.2 2015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分析 134
(1)房地产开发投资金额分析 134
(2)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分析 135
(3)全国房屋施工面积分析 135
(4)全国房屋竣工面积分析 136
1.6.3 2015年全国房地产销售情况分析 136
1.6.4 2015年全国房地产资金来源分析 137
第四章 中国土地开发市场供需现状分析 139
1.7 土地开发市场供应现状分析 139
1.7.1 2015年全国建设用地供应分析 139
(1)批准国有建设用地规模 139
(2)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 144
(3)重点城市土地抵押情况 147
1.7.2 2015年全国住房用地供应分析 148
(1)全国住房用地供应数量 148
1)全国住房用地供应总量 148
2)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供应量 148
3)其他商品住房用地供应量 148
4)热点城市住房用地供应分析 149
1.7.3 2015年全国商业用地供应分析 149
(1)全国商业用地供应总量 149
(2)全国商业用地供应趋势 159
1.7.4 2015年全国工业用地供应分析 160
(1)全国工业用地供应总量 160
(2)全国工业用地供应趋势 161
1.8 土地开发市场需求现状分析 167
1.8.1 2015年全国土地成交情况分析 167
1.8.2 2015年全国土地成交均价分析 168
1.8.3 2015年全国土地成交地块排名 169
(1)成交地块总价排名 169
1)全国成交地块总价排名 169
2)住宅成交地块总价排名 170
3)商办用地成交总价排名 172
(2)成交地块楼面价排名 172
1)全国成交地块楼面价排名 173
2)住宅成交地块楼面价排名 173
3)商办用地成交楼面价排名 175
(3)成交地块溢价排名 177
1.9 2015年土地市场招拍挂分析 178
1.9.1 土地招拍挂出让总体情况 178
1.9.2 土地市场招标出让分析 181
1.9.3 土地拍卖挂牌出让分析 181
1.10 2015年全国主要城市地价分析 182
1.10.1 全国地价总体分析 182
1.10.2 各经济区域地价分析 185
(1)区域经济地价总体分析 185
(2)长三角地区地价分析 188
(3)珠三角地区地价分析 190
(4)环渤海地区地价分析 192
1.10.3 各地理区域地价分析 194
1.10.4 主要城市地价分析 195
(1)北京市地价走势分析 197
(2)上海市地价走势分析 201
(3)广州市地价走势分析 202
1.10.5 当前土地市场价格形势分析 204
1.10.6 后期土地市场价格走势预判 208
第五章 中国土地开发行业区域市场分析 209
1.11 区域市场整体分析 209
1.11.1 京津唐地区 209
1.11.2 长三角地区 210
1.11.3 珠三角地区 211
1.11.4 成渝地区 212
1.11.5 武汉城市圈 213
1.11.6 长株潭地区 215
1.11.7 东北三省 216
(1)区域宏观环境分析 216
(2)区域土地市场分析 217
1)土地供应总量分析 217
2)土地供应结构分析 218
3)房地产开发用地分析 219
4)工矿仓储用地分析 221
1.11.8 山东半岛城市群 221
(1)区域宏观环境分析 222
(2)区域土地市场分析 223
1)土地供应总量分析 223
2)土地供应结构分析 224
3)房地产开发用地分析 226
4)工矿仓储用地分析 227
1.12 京津唐地区分析 228
1.12.1 北京市 228
1.12.2 天津市 229
1.12.3 河北省 232
第六章 房地产及其他综合性开发企业分析 236
1.20.1 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236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36
(2)企业组织架构分析 236
(3)企业土地储备情况 237
(4)企业土地开发策略 237
(5)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38
(6)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243
1)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243
2)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245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246
4)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248
(7)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248
(8)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249
1.20.2 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249
1.20.3 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260
1.20.4 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273
1.20.5 南京栖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284
1.21 城市投资建设类开发企业分析 294
1.21.1 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展分析 294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94
(2)企业组织架构分析 295
(3)企业土地开发策略 295
(4)企业建设工程分析 296
(5)企业招商项目分析 297
(6)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297
(7)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297
1.21.2 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分析 297
1.21.3 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发展分析 308
第七章 土地一级开发盈利模式与风险规避 320
1.22 土地一级市场开发成本分析 320
1.22.1 土地一级开发成本分析 320
1.22.2 土地一级开发成本构成 320
1.22.3 土地一级开发中涉及的税费 328
1.23 土地一级市场盈利模式分析 330
1.23.1 城市区域开发项目价值链分析 330
1.23.2 价值链中各节点权力和利益点 330
1.23.3 土地一级开发的利润来源分析 331
1.23.4 土地一级开发的盈利模式分析 333
(1)从一级开发本身获利 333
(2)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333
(3)持有部分公共建筑 334
(4)为二级拿地铺垫 334
1.23.5 土地一级开发的盈利路径分析 335
(1)如何取得土地一级开发名义 335
(2)间接获取收益常规操作路径 347
1)间接获取土地的操作关键 347
2)间接获取土地收益的模式 347
(3)直接获取土地增值收益分析 348
1)兼顾融合各方参与者利益 348
2)成功开发模式的经验借鉴 349
3)公私协议合作开发模式分析 350
4)整体公私协议合作开发模式 350
1.24 土地一级市场项目操盘分析 351
1.24.1 土地出让市场营销策略 351
(1)土地策略 351
(2)价格策略 353
(3)营销渠道策略 356
(4)促销策略 356
1.24.2 土地的招投标方案分析 358
(1)招标评标因素构成 358
(2)主要评标方法分析 366
1.25 土地一级开发市场的风险与规避 367
1.25.1 土地一级开发的特点 367
1.25.2 土地一级开发的风险 369
(1)政策风险 369
(2)融资风险 369
(3)政府行为风险 370
(4)征地、拆迁工作风险 370
(5)市场风险 370
1.25.3 土地一级开发风险防范措施 371
(1)融资风险防范措施 371
(2)拆迁风险方法措施 372
(3)外部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372
第八章 土地一级开发融资模式与行业趋势 376
1.26 土地一级开发融资需求分析 376
1.26.1 现实融资需求 376
1.26.2 潜在融资需求 376
1.27 土地一级开发融资模式分析 376
1.27.1 土地储备机构直接安排融资并承担责任 377
1.27.2 一级开发主体与金融机构签订借款合同 377
1.27.3 一级开发主体融资并承担责任与义务 378
1.27.4 项目公司融资,一级开发主体担保 379
1.28 房地产信托模式分析 380
1.28.1 贷款型信托模式分析 380
1.28.2 股权型信托模式分析 381
1.28.3 权益型信托模式分析 382
1.29 土地一级开发融资渠道分析 383
1.29.1 土地一级开发主要的融资渠道 383
1.29.2 土地一级开发融资解决方法 385
(1)土地收益证券化 385
(2)城投公司模式的创新 387
1.29.3 中国土地开发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390
(1)土地获取成本趋势预测 390
(2)土地开发供给预测 391
(3)土地开发企业发展趋势 394
(4)外资投资发展趋势预测 395
图表目录
⑻ 土地一级开发的运作模式有什么特点
1、完全政府运作的模式。政府作为土地的所有者代表,将土地一级开发列为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的一项职能,由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或其组建机构完成全部的一级开发工作。该机构是非盈利性政府职能部门,保证国家土地所有权借以体现的土地收益的实现,而不是利用这种特权去谋取自身利益。土地储备中心一级开发实施机构由政府财政专项拨款(或国有股本)进行土地一级开发,开发完成后或将预期的熟地交由土地管理部门,面向市场以招拍挂方式公开出让。
这种模式中,土地储备机构充当政府土地一级开发机构,开发土地的权属登记在该机构名下。《上海市土地储备办法》规定:“土地储备机构围垦滩涂成陆并经验收合格后,或者与有关企事业单位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储备协议后,或者取得储备地块的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并拆除该地块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附着物后,可以向市房地资源局申请土地登记,领取土地储备的房地产权证。储备地块交付供应时,土地储备的房地产权证应当由市房地资源局收回”。这种模式可以保证政府完全控制地价,土地开发为熟地后的增值收益不流失,且土地一级开发法律关系单纯,便于政府实施土地一级开发的各项事务。其主要缺陷是政府的土地开发资金压力较大,融资渠道窄。
2、完全市场运作模式。这种模式中,政府首先将待进行一级开发的土地一次性(或按地块)出让给土地一级开发公司,由其通过土地使用权出让协议的约定进行统一拆迁、补偿、安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设施建设,使区域内的土地达到“三通一平”、“五通一平”、“七通一平”或需求者要求的建设条件,再面向市场转让土地使用权,期间土地使用权发生了两次转移。
这种模式中,政府可以按照经过测算的“熟地”价格向一级开发企业通过市场竞争方式出让“生地”,一级开发企业在完成一级开发前向政府支付“熟地”价款;或者政府向一级开发企业出让“生地”,一级开发企业完成一级开发后核算开发成本及酬金,待土地转让取得土地价款后扣除开发成本及酬金,剩余土地转让款归政府所有。政府通过出让协议保证其土地所有者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土地开发企业则通过与二级开发商的转让协议保证其开发利益。但该模式不利于政府控制市场地价,政府宏观调控土地市场的能力降低。
3、政府主导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土地一级开发的主体为政府,这是土地一级开发地方法规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政府主导”的主要体现。“市场化运作”体现在土地一级开发除必须通过行政行为完成的事项之外的开发事项,通过市场竞争方式选择具备资格的企业投资完成;体现在土地一级开发应符合市场需求,并按市场需求实施土地一级开发。该模式是我国土地一级开发的发展趋势。
这种模式中,政府根据土地市场调查确定土地需求状况,以招拍挂方式将拟开发的土地按照“熟地”出让,提前确定土地使用权受让人,并由土地使用权受让人分期支付土地受让价款用于土地一级开发。政府通过招标等方式确定具备资格的企业,在土地出让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将出让的土地开发为符合土地受让人要求的条件(熟地),土地开发完成经验收合格后,政府与土地受让人正式移交土地。这种模式在保证政府主导土地一级开发的基础上能有效利用市场资源,减轻政府开发资金压力。
⑼ 土地一级开发模式
简单说 :一级开发应该是政府行为,但是政府资金有限,就会用开发商的钱来进行拆迁等,目的是达到土地出让标准,最后采用招、拍、挂的形式,出让给给他钱的开发商,前期一级开发的钱可以抵土地出让金,一般资金链雄厚的企业才能做一级开发,主要是开发商信誉好,实力强。 “城市运营商”概念的提出,它为解决政府和房地产开发企业两者的有限性,寻求两者优势互补的结合点提供了新的思路。城市运营商成为政府和开发企业中间的一种组织形态。应该会涉及到一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