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共享单车ofo计划以30亿美元估值融资5亿美元的详细介绍
知情人士称,中国共享单车ofo正在与投资者磋商,希望以大约30亿美元估值进行新一轮融资。
ofo与摩拜单车的竞争正在升温。摩拜单车在今年完成了一轮2.15亿美元融资,由腾讯和华平投资领投。对于摩拜单车等处于目前这种发展阶段的公司来说,这笔融资相当庞大,凸显出投资者对于共享单车领域的兴趣正不断增大,而不是只局限于滴滴主导的打车应用领域。
㈡ 还记得摩拜单车的80后美女创始人吗卖掉公司套现15亿,后来如何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时代早就已经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在庞大的互联网支持下,社会上出现了很多新兴的事物。在前几年中国的新时代四大发明中,大家一定对共享单车的名号不陌生,在现在共享单车已经是我们中国的一大发明。他利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而当年那个创立摩拜单车的80后美女创始人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吗?在她卖掉公司套现15亿之后,现在怎么样了呢?
随后,摩拜单车一出现就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又因为市场需求量的巨大,摩拜单车发展更是迅速,并且在先后它还拿到了熊猫资本,腾讯,红杉资本等多家著名企业的融资,而且那只是在摩拜单车成立的两年之内。2018年4月4日,摩拜单车被美团以27亿美元全资收购,这时距离摩拜单车创立还不足三年。胡玮炜在创立摩拜单车成功之后,顺利的赚取了15亿,功成身退。像如今的胡玮炜完全实现了自己当初的梦想,在退出摩拜单车之后,她选择深造学习。现如今,又和刘禹成立了上海考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而胡玮炜作为一个人生赢家,完全可以凭借着在摩拜单车所赚的钱享受人生,不到40岁的她就有如此的成就,确实是非常厉害的。
㈢ 美团收购摩拜后,市值增长18亿,摩拜后悔了吗
当然不会。不知不觉间,共享单车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可是,2018年对于共享单车来说,好像进入了一个困境。深受大众喜爱的摩拜单车卖身给了美团,引发无数人感叹,觉得摩拜单车被贱卖了。可是,当ofo小黄车也开始走下神坛,人们纷纷觉得摩拜的胡玮炜,果断抽身,才是真正的赢家。那么,对于美团来说,收购摩拜是对是错?
对比坚持融资道路的ofo小黄车,由于没钱,身陷多重困境,负面新闻频出。目前的共享单车前景还不明朗,免押金是大势所趋,经过小黄车的“退押难”,如今的消费者更加愿意使用免押金,共享单车也不可能一味的依靠融资烧钱。所以,摩拜团队的“卖身”决定,显然是很明智的,现在可谓名利双收。
㈣ 摩拜单车E轮融资多少
摩拜单车2017年6月16日宣布完成一笔超过6亿美元新一轮融资(E轮),创内下共享单车行业单笔容融资最高纪录。本轮融资由腾讯领投,新引入的战略和财务投资者包括工银国际、交银国际、Farallon Capital等重磅投资人;TPG、红杉中国、高瓴资本等多家现有股东继续增持跟投。
㈤ 摩拜单车是如何融资的
据统计,今年以来摩拜单车累计融资超 10 亿美元,相当于ofo三倍以上,超行业其余玩家总和,折射出摩拜不仅坐稳行业领军地位,其在资本市场认可度也稳居行业第一。
㈥ 摩拜单车E轮融资多少钱
6月16日,摩拜单来车宣布完成一笔自超过6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创下共享单车行业单笔融资最高纪录。
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兼CEO王晓峰称,新一轮融资将助力摩拜单车国际化进程,计划年底服务全球200座城市;此外摩拜还将携手全球领先物联网合作伙伴,推动移动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实景应用;另外还将在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等领域加速战略布局和技术创新。
㈦ 摩拜单车此次融资,或许是劣势开始出现的时候
近期,摩拜单车又进行了2亿美元的融资,这也是继其C+轮之后的又一次凶猛扩张。但融资并不意味着一定就是好事,相反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其出现劣势,摩拜单车这一路的野蛮扩张之后,其隐患开始出现。
单车经济的本质依然在于共享经济
单车经济的本质其实依然属于共享经济,无论当前如何凶猛融资,讲出各种故事,其最终的价值还在于将每一辆单车资源进行最多的重复利用,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最终再从这一价值上赚取差价,寻求盈利。而无论摩拜单车还是ofo最终要想达到盈利,都必须做到这一点。
而此前阶段,ofo就采取了轻单车、低成本、低维修的扩张路线,其一开始就从共享经济出发,因此对于进军单车出行领域时,同样采取了低成本扩张的路线,因此更能够做到资源的最大利用。
摩拜单车则恰恰相反,由一开始就采取重模式,将每辆车的成本抬高到了3000,这也意味着在获取相同用户的同时,摩拜单车需要花费更高的价格,一辆车看不出太大的区别,但是一旦达到某个规模,那么同样的融资情况下,摩拜单车烧钱的劣势就出现了,而此次急于融资,除了一方面需要继续占领市场外,另一方面同样反映了摩拜单车在资金上想必ofo有着巨大的压力。
高维修成本之下,摩拜的劣势正在出现
早期的点滴优势或者劣势,会在后期形成更强的马太效应,此前说过摩拜单车最大的问题在于获客成本远高于ofo,这是其一,但是更重要的是,随着规模的逐渐形成,摩拜单车的后期维护成本也在剧烈上升。
摩拜单车造价过高,其中涉及诸多硬件包括GPS、车锁、车座、太阳能板等等均成本不菲,根据此前微信公众号“互联网思维”的爆料,平均维修一辆摩拜单车的成本接近四五百,简直可以买一辆全新单车。
而此前摩拜公布过车损耗大概在10%左右,以北京地区投放1万辆单车计算, ??也就是说仅在北京地区几个月就有1000辆车需要维修,按单车400元的维修费用计算,需要花费40万。??再加上摩拜公开的100多名运营人员,按照每人5000元工资,每月则需支出50万。
而如果放到一个正常的商业环境下来看,维修成本必须要远小于收入,才能够达到盈利,而目前摩拜单车的各种维护成本依然是个天文数字,开工没有回头箭,最终这一切都需要投资人买单。
专车战争烧钱还有着正常逻辑,即烧钱可以培养市场,培养潜在用户与车主,但是平台却并不需要为车辆保养维修去买单,而摩拜单车的扩张却相反,其不仅需要比对手更高成本的获取用户,其还需要为更高的维修成本买单。
摩拜方面显然也意识到了问题,也开始推出了大量轻版单车,也在缩减成本透支,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已经投放市场的重型单车,不可能全部替换,只能够维持更高成本的维修开支。
单车战争必将重回理性
还是回到之前说的,将资源的利用最大化,才是盈利的关键。
此前共享专车大战之时,尽管资本在风口的补贴用户与司机,但是当补贴消失,价格回归价值,最终一切回归理性时,市场被教育了出来,而闲置资源也开始被合理的二次利用,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供需开始平衡,没有一辆多余的车辆。
但是单车大战却有个问题,当前的资本一味的砸钱造车,最后一定会导致大量的闲置车辆出现在城市中,关键是每一辆车的维护成本还非常之高,尤其是摩拜单车,如果其生产单车的量与ofo相当,那么其必定要付出几倍的生产成本,以及后期的维护成本。
但是增加成本并非意味着市场会买单,一切由市场供需决定,这是常识。在单车这个领域,由于租赁价格本身就低,用户对价格并不敏感,而很多用户更偏向于有一个更轻便的出行体验,更快速的解决骑行问题为主,轻单车一直是国内用户的主力。
因此未来很可能出现这么一种情况,当摩拜单车与OFO单车在城市的数量上达到相同时,这个市场将会出现高度的饱和状态,而注定有一部分单车资源是要被浪费掉的,但是摩拜单车的高成本则意味着,其将会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与损失,同时还并不一定会受到主流用户的买单。
单车大战,最终一定会造成大量的单车闲置资源,这一点已经可以预见,但问题是,谁能够在扩张的同时,一边节省资源,一边又能捕获更多的用户,这将决定了这场战争的最终结局。
摩拜单车此次急于轮融资,表面上是在扩张,但实际上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持续的烧钱正在难以为继的困境。其高成本的扩张与维护,最终依然需要投资人买单。
这一轮的单车泡沫,开始越来越明显。
㈧ 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怎么了
某个自媒体的自诩为资深媒体人的博人眼球的不实报道而已
摩拜这种发生过多轮融资的公司被并购时,所有投资人按照互相之间的股票优先级来分配收益
所谓的十五亿不过是其所持有股份的估值
如果真去套现,创始人大约剩不下什么钱。
㈨ 关于摩拜单车完成超6亿美元E轮融资,腾讯继续领投的介绍。
根据雷锋网2017年6月16日消息,今天,摩拜单车宣布完成一笔超过6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创下共享单车行业单笔融资最高纪录。本轮融资由腾讯领投,新引入的战略和财务投资者包括工银国际、交银国际、Farallon Capital等重磅投资人;TPG、红杉中国、高瓴资本等多家现有股东继续增持跟投。据悉,这是腾讯继C轮投资、D轮领投摩拜单车后,再一次领投摩拜。
㈩ 摩拜什么时候获得6亿美元融资
摩拜单车自从诞生开始就与众不同,其创始人以高屋建瓴的视角,将摩拜单车打造成为物联网时代智能出行工具,更在具备一定基础之后果断启动了全球化策略,将自身推向海外市场、推向世界各地。
通过大量的技术提升、策略联合,摩拜单车在世界范围内声名鹊起。不断追逐技术创新,在现有基础上纳入更多科技元素,摩拜的技术流路线坚定不动摇。提前完成全球100城目标之后,摩拜还将继续凭借技术流路线进击200城,将全球化策略推进。
祝愿摩拜能够越办越好,为大家带来更多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