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确认中,交易费用的处理原则为什么不计入初始入账成本中
交易性金融资产指以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是金融资产类的兜底项目,可以看做是是以价值变动产生价差收益为主要投资目的的行为,如果将交易费用计入成本就不能真实反应投资项目价值的变动情况,所以在会计处理中计入投资收益,持有期间收到的股息红利计入投资收益当中。
B. 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虽然是2月20日才支付利息,但购入日已经是2013年1月20日了,根据债券合约的规定是每年计息付息,那么从2012年1月1日发行至2012年12月31日,债券实际发行已经满1年,应当支付利息,只是发行人还未支付利息而已,那么此时,债券的价格里应该包括这部分应该发放但尚未发放的利息,否则不能客观反映债券持有人的权利义务。我们假设这样一种情况,假如一个人在2012年1月1日就买了某公司的债券,在2013年1月1日,他想卖出这个债券变现,那么此时他已经持有该债券1年,某公司应当支付给他相应的利息,但是由于某公司的利息支付日是在2月20日,那么此时这个债券持有人在转让债券的时候,必然会在转让价格中包含这部分利息,否则他这一年不是白白借钱给某公司了么?实质上,相当于购买者在支付对价的时候,替某公司先行支付了这笔利息,因为购买者确定某公司会于2月20日支付这笔利息。而在你的例题中,A公司就充当了这个购买者的角色。
所以A公司在购入该债券的时候,会做如下分录: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15
应收利息 40(1,000*4%=40)
贷:银行存款 1,250
所以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的金额是1,215
每年2月20日支付的是上一年的利息,最后一笔利息将于2017年2月20日支付。每年年末资产负债表日,债券持有人都应该做一笔应收利息的分录。
C. 金融资产三大类会计科目
参见财政部发文,《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里面有详细内容
D. 金融资产会计分录
财政部于2017年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并确定了分步实施新修订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的方案,对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要求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
新修订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以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资产合同现金流量特征”作为金融资产分类的判断依据,将金融资产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三类。
对于每一类金融资产应该如何核算,根据准则应用指南并参考注会考试的教材,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基本的会计处理分录,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涉及的主要科目是“债权投资”。
1、债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借:债权投资——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2、债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债权投资——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贷:投资收益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差额,利息调整摊销额,也可能在借方)
3、出售债权投资
借:银行存款等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或借方)
——应计利息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涉及的主要科目“交易性金融资产”
1、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2、持有期间的股利或利息
借:应收股利(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投资持股比例)
应收利息(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3、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1)公允价值上升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公允价值下降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或借方)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一)如果属于债务工具的,会计处理涉及的主要科目是“其他债权投资”
1、企业取得金融资产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注:若购买的债券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则购买价款中包含的利息,记入“其他债权投资——应计利息”科目。
2、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其他债权投资——应计利息(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贷:投资收益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3、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1)公允价值上升
借: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2)公允价值下降
借: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4、出售其他债权投资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债权投资(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同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
或相反分录。
(二)如果属于权益工具的,会计处理涉及的主要科目是“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1、企业取得金融资产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等
2、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1)公允价值上升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2)公允价值下降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3、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4、出售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该分录有可能借方)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差额计入留存收益,也可能在借方)
同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或相反分录。
作者:老顾(正保财税咨询专家)
E.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及支付交易费用的账务处理
借: 银行存款 1994000
投资收益 6000
贷: 交易性金融资产 20000000 (200000*10)
F.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确认条件和会计处理要点是什么
金融资产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1、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
2、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
企业一般应当设置“银行存款”、“贷款”、“应收账款”、“债权投资”等科目核算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有哪些?
什么是摊余成本?
摊余成本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后续计量的方法,与它密切相关的概念是实际利率法。
它俩形影不离。没有实际利率法就无所谓摊余成本,摊余成本是实际利率法下的必然结果。
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G. 求助金融资产会计分录
1、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50000
投资收益600
贷:银行存款150600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0
借:银行存款155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50000
投资收益5000
H. 金融资产会计核算与其他资产会计核算有什么不同
你这问的。。太经典了。。教材中也是好几十页的内容你让人咋给你回答啊
简单来说不管什么资产,都可以分为初始入账、后续计量、处置三个计量过程,你只要搞清楚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可能发生的交易和事项该怎么处理就没问题了。金融资产你把它当做普通资产来看待。
拿交易性金融资产来举例,初始入账的价值是买价(也是公允价值)可能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是交易费用和购买时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和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利息,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的借方,购买时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和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利息记做应收股利或利息,贷实际收到的时候再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股利或利息。
后续计量可能发生的1、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时增加或减少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2、持有期间宣告的现金股利或到期的利息确认为收入。
处置的时候账面价值与卖家之间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把原累计计入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到投资收益
其他的资产你自己总结下啊 ,学会计要善于总结。
望采纳谢谢!!!
I. 金融资产的会计分录怎么做题目如下:
(1)9月13日购进股票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927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9270
借:投资收益 1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0
(2)9月23日,收到股利: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270
贷:投资收益 270
(3)10月31日,公允价值变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73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730
(4)12月1日,出售股票: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2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9270
-公允价值变动 1730
投资收益 1000
同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730
贷:投资收益 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