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融资融券更利于做空,而不利于做多呢
一、进行“T+0”交易。目前A股市场不能做空,所以在下跌时股民就不能赚钱,但现在,股民可以通过融资或融券实现“T+0”交易,配合市场波动:当日高位融券卖出,待股票下跌时再低位买入,当天偿还融券负债,反之亦可。这样即可以短线获利,又不用支付利息(费用)。
二、熊市做空。或卖空被高估证券,或卖空危机证券,待股价相对较低时(如股票回到合理估值价位,或坏消息出尽时)买券还券。
三、套利融券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有权证套利、可转换债券套利、统计套利、当期套利等方法,特别是,统计套利、当前套利和其他方法对一些追求稳定和绝对回报的投资者更具吸引力。
(1)融资融券套利策略扩展阅读:
风险影响
融资融券交易作为世界上大多数证券市场普遍常见的交易方式,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融资融券交易可以将更多信息融入证券价格,可以为市场提供方向相反的交易活动,当投资者认为股票价格过高和过低,可以通过融资的买入和融券的卖出促使股票价格趋于合理,有助于市场内在价格稳定机制的形成。
二、融资融券交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大资金和证券供求,增加市场的交易量,从而活跃证券市场,增加证券市场的流动性。
三、融资融券交易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新的交易方式,可以改变证券市场单边式的方面,为投资者规避市场风险的工具。
四、融资融券可以拓宽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证券公司自有资金和自有证券的应用渠道,在实施转流通后可以增加其他资金和证券融通配置方式,提高金融资产运用效率。
2. 如何利用融资融券进行套利
你好,正是这种不一致,才能产生各种商品期货价差的变动,从而利用价格差异宽窄变化而套利交易。
3. 利用融资融券套利
这个主要就是自己当天买了股票,不能卖出的原则。如果股票可能下跌了,赶紧融券卖出,降低损失,如果涨的很多了,也融券卖出,锁定利润。第二天直接还券。融资的话,好像没有套利,只能买涨。
4. 请问,融资融券套利机会如何把握
第一,通过增发来购买新股,还没有到解禁期,期间有股价大幅下跌的风险,通过融券能够锁定利润。
第二,因为股东会要通过购买多一些股份来增加话语权,同时在股东会议期间防止股价波动,可以通过融券卖出来保持市值。
第三,长期投资为分红收益,为防止股价波动风险,融券卖出。
第四,融券实现了当天T+0的功能。
5. 请问两融模拟赛中,有一个是多空策略,什么是多空策略呀
其实相当于就是在买进一部分资产的同时卖出另一部分资产,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多空策略是国外对冲基金迄今为止应用最为广泛的投资策略之一,它是套利策略的基础。
6. 融资融券有什么风险
大家都知道,融资融券在可能带来高额收益的同时,也能够产生巨大的风险。就投资者而言,其主要面临的是市场风险、保证金追加风险、流动性风险及内幕交易加剧风险。
分析师戴向晖说,“所谓市场风险是指,投资者在将股票作为担保品进行融资时,不仅需要承担原有的股票变化带来的风险,还得承担新投资股票带来的风险,并支付相应的利息。”
另外,融资融券交易的复杂程度较高,更可能判断失误或操作不当,投资者的亏损可能比在现金交易方式下更为严重。对融资者而言,如果股价深跌,投资者所投入的资金便可能会全部化为乌有。
面临保证金追加风险是说,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需要全程监控担保比率水平,以保证其不低于所要求的维持保证金比例。融资融券所具有的逐日盯市和保证金可能持续支付的特点,就使得投资者融资买进的股票在下跌行情中出现类似期货交易的“逼仓”
现象。因此,融资融券交易将使得投资者的行为更加短期化,对投资者的流动性管理要求也更高。
戴向晖介绍,融资融券针对的是个股,而个股时常会发生涨跌停或停牌,此种情形下,融资购券或卖券还款、融券卖出或买券还券可能都会因此受阻,产生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按功能来分,融资融券下的投资策略有套期保值策略、投机策略和套利策略三大类。
1.融资融券下的套期保值策略
对冲个股的风险:对冲个股风险操作是基础和相对简单的。假设投资者持有某只股票,先要看它是否是可以卖空的标的证券。可以预料,沪深两市允许卖空的标的股票只占全部上市股票总量的一部分。在该股票属于标的证券的条件下,为了对冲该只股票下跌的风险,投资者只要融券卖出相同数量的股票即可。如果该股票不属于标的股票,投资者可以融券卖出与该股票相关系数较高的标的股票。
2.融资融券下的趋势投机策略
对于趋势投机策略,卖空的操作手法,一般主要有两种形式:如果投资者认为近期有利空,卖空者选取的策略往往是倒手砸盘,然后再低位买回,若选用这种操作手法,卖空量的大幅走高将导致未来股价的大幅下跌。
由于卖空机制要求报升规则,即卖空报价不能低于即时成交价,再加上直接砸盘有一定难度,一般投资者通常的做法是拉高出货,然后再利用拉高买入的证券对市场进行冲击,进而进行底部吸筹。若选用该类操作手法,卖空量的增加未必会导致股价立马出现下跌,未来股价的走势可能是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