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今投资文旅产业怎么样有哪些优势呢
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旅游直接投资突破万亿大关,2016年达到12997亿,同比增长29.05%,2017年有望突破1.5万亿,增长20%。与此同时,国家层面积极引领文旅产业投资,雨和资本合伙人赵枫认为,政府政策的支持会成为民间资本投资的助燃剂,文旅产业投资热度不减,资本的大举进入,将推动合作,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形成全产业链发展。
文旅获各路资本青睐 产投活跃
我们可以看到自2010年以来,万达集团就在长白山、大连、武汉、西双版纳等地打造了文旅地产项目;华侨城持续布局文旅投资,去年项目投资涉足广东、四川、云南、海南等地;复星集团自2014年来陆续收购了法国地中海俱乐部太阳马戏团、英国ThomasCook旅行社等全球优质旅游产品品牌。近日,恒大集团亦宣布全面布局文旅业务。文旅产业投资势头强劲,各方财团在投资市场前赴后继。
文旅市场多样化趋势带动投资多元化
在消费升级的达浪潮下,大众旅游时代的来临,市场需求日趋多样化,投资者关注的领域也越来越宽泛,投资方向呈现多元化,特色小镇、精品民宿、冰雪旅游、体育赛事、主题公园等领域成为投资热点。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统计数据显示,度假旅游投资比重占41.3%,观光投资旅行投资明显回落,从54.3%下降到了39.6%。
文旅投资须回归价值
旅游行业的跨界整合逐渐成为新兴发展动力,文化、体育、乡镇改造等旅游跨界融合将是大趋势,中产阶级在壮大、新生活消费方式在驱动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升级,未来文旅行业也将不可避免的面临一次优胜劣汰的过程。文旅投资势头强劲,投资人反而需要冷静,雨和资本赵枫认为,我国文旅业还处于市场和消费习惯培育的初级阶段,供给侧的项目配置还有很大优化的空间。不同于互联网产业的快进快出,文旅产业投资注重IP培育,必须讲究长期效益最大化,产品和服务要回归价值本身,雨和资本也将坚定走在泛文旅产业投资的路上,坚持以价值投资为核心,助力文旅产业健康繁荣的发展。
㈡ 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和旅游消费升级迈入4.0时代的背景下,需要更进一步
摘要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近日,由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景区创新发展论坛在广东省韶关市举办。国内各景区代表、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景区产品与文化创意创新、景区管理服务与技术创新、景区整合营销与大数据创新、景区投融资与文旅创新发展、景区产品技术升级突围点和景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破点等话题,共同探讨了文旅新时代下中国旅游景区的发展趋势与机遇。
㈢ 房地产行业转型文旅地产行业会存在哪些问题
近年来,伴随宏观调控政策持续加码、土地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房地产企业纷纷加入产业转型行列,将目标瞄上旅游市场。与房地产行业的衰退不同,中国旅游业近年来发展迅猛。2017年我国实现旅游总收入5.4万亿元,增长15.1%;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战略布局文旅地产已成为房企转型的新趋势。
据了解,目前已有超过1/3的百强房企进入到文旅地产,这类企业有实力、有视野,房地产开发经验丰富,但不少地产商依然沿用住宅的生意逻辑进行文旅项目开发,这不仅无益于项目推进,还会带来更大风险。文旅地产考验的不仅仅是当事企业的融资能力、资金运作能力,对内容创造及运营方面的能力亦要求极高,包括对宏观政策的把控和判断力。
在众多进军文旅产业的房企中,万达表现较为突出,然而,一个无法忽略的事实是万达文旅项目近年来多地“受挫”的现实。去年7月,为了解决流动性危机,万达将13个文旅城抛售给了融创。此外,万达还退出了其首个文旅地产项目——万达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的经营。而被外界视为“小万达”的中弘股份,在转型文旅的道路上亦是接连碰壁:三亚的半山半岛项目以及海口的如意岛项目因环保督查等原因遇阻,公司累计逾期债务超40亿。究其原因,既有大势的影响亦有对政策局势的错判,更有开发商对自身能力与经验的高估。
房企开发文旅项目惯用高举高打、大步扩张的方式,动辄投资数百、上千亿。而高速扩张是对资金需求量的上升,这极其考验当事企业的融资能力和资金运转能力。以华侨城为例。自提出“文化+旅游+城镇化”模式以来,华侨城在文旅项目的概算投资粗略估算已超万亿。而大规模的拿地后,其资金压力亦凸显。数据显示,2017年华侨城A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7亿元,同比下降274.85%。
文旅项目前期投资大,属于重资产项目,必须靠地产反哺,但是地产的后期溢价需要建立在旅游的成功运营来提升。若运营不力,则会影响体验式业态,进而影响地产项目销售。目前房地产企业运营文旅项目的能力参差不齐,且多数处于待开发阶段,如何让项目内容创新生成并可持续运营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
业内有言:得IP者得天下。IP可以说是文旅的核心,它代表着个性化和稀缺性,能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复购、重游率和二次消费,能从根本上解决同质化竞争所带来的顽疾。文旅地产发展依托的是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认同,想要打造旅游精品,强势IP的内容运营无疑是提升知名度的最佳途径。
作为以服务为核心的产业地产,文旅地产需要思考消费特征及需求变化、市场环境变化等诸多因素,在拿地策略、客群的定位等方面须做详细分析。业内也一直批判文旅地产项目大多内涵不足、没有灵魂,这就要求运营者们将文化与旅游进行充分有机结合,形成鲜明的主题,以打造差异化体验。
㈣ 房地产加注转型文旅产业存在什么难点
近年来,伴随宏观调控政策持续加码、土地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房地产企业纷纷加入产业转型行列,将目标瞄上旅游市场。与房地产行业的衰退不同,中国旅游业近年来发展迅猛。2017年我国实现旅游总收入5.4万亿元,增长15.1%;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战略布局文旅地产已成为房企转型的新趋势。
文旅项目前期投资大,属于重资产项目,必须靠地产反哺,但是地产的后期溢价需要建立在旅游的成功运营来提升。若运营不力,则会影响体验式业态,进而影响地产项目销售。目前房地产企业运营文旅项目的能力参差不齐,且多数处于待开发阶段,如何让项目内容创新生成并可持续运营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
业内有言:得IP者得天下。IP可以说是文旅的核心,它代表着个性化和稀缺性,能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复购、重游率和二次消费,能从根本上解决同质化竞争所带来的顽疾。文旅地产发展依托的是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认同,想要打造旅游精品,强势IP的内容运营无疑是提升知名度的最佳途径。
作为以服务为核心的产业地产,文旅地产需要思考消费特征及需求变化、市场环境变化等诸多因素,在拿地策略、客群的定位等方面须做详细分析。业内也一直批判文旅地产项目大多内涵不足、没有灵魂,这就要求运营者们将文化与旅游进行充分有机结合,形成鲜明的主题,以打造差异化体验。
㈤ 文旅行业是做什么
文旅行业是由人文旅游资源所开发,为满足人们的文化旅游消费需求而产生的旅游产业。文旅行业是以旅游文化的地域差异性为诱因,以文化的碰撞与互动为过程,以文化的相互融洽为结果的行业,具有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多样性和互动性。
(5)文旅行业融资难扩展阅读: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与同样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将有越来越多的融合发展,其中,文化旅游产业将是挖掘地方文化、完善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撬动地方经济腾飞的重要发展方向。
旅游发展规划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跨行业的朝阳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对经济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一种时尚,文化旅游产业微信公众平台整合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已经成为发展的现实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条件已经成熟。
㈥ 个人对文旅行业怎么做贡献
个人对于旅游文化所做的贡献就是要学会怎么样宣传这一些旅游景点。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得到这一些文化或者是对这个地方的认识增进消费。
㈦ 文旅产业发展环境趋势如何未来会怎么样发展
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现在发展越来越多样化,未来的发展趋势一片大好,成为了我国朝阳产业。旅游业近些年来成为了我国发展的重点对象,它有无烟产业的这一美称,发展旅游业无论是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是思想意识方面,都有着重大影响,在现在的国民经济中,国内旅游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文化,人文景观和自然遗址这几个方面。
一、文化旅游成为主流
从二十一世纪,文化旅游这一观念被提出之后,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以及推广,文化旅游政策也随之变得越来越符合现代人的观念,它所作的贡献可以说是不可置否的,文化旅游还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开始变得富足,他的另一个优点在于保护了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越来越了解传统,爱上传统,这对弘扬我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步入文旅新时代
随着国内游客的持续增长,我国的产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运行水平,更多外国人走向中国,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魅力,但就故宫这一景点来讲,一年的的收入就可以高达亿元,这让我国的平均指数持续增加,我们想要发展文化旅游,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虽然目前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但还是存在一些弊端,比如说恶性竞争等等,这给许多游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我们想要改变这些,就要从国家角度以及个人利益出发,我们要做事还有很多,任重而道远。
我们文化旅游产业形势还是非常不错的,近些年来,我国建立了三百多个公共图书馆,这对提升国民素质有着很深远的影响,文化旅游特有的民族性,神秘性等等,吸引着大批的游客前往游览参观,这让我国的旅游产业链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
㈧ 有知道文旅投资和新机遇在哪吗
在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引领下,部分文旅企业已经开始迭代升级。在当前的大变革环境中,旅游企业不仅要关注现有资产的维护,更要关注并加大对新业态的投资。
1. 旅游+ 旅游+分两类,一种是大而全,需要重资产,需要一定的土地,一定的资本支持。但是“大而全”面临的问题就是投入比较大,另外会考虑区域旅游市场的特点和结构,有特别大的挑战,特别是旅游内容和产品。第二种就是小而美,做到聚焦、专注和极致,这个还是以产品见长,或者是以内容见长,是我们未来投资探索的一个方向。
“文化+旅游”开启了全新的旅游时代,未来产业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功能融合以及景域融合大产业链的模式,将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旅游+互联网”的旅游零售成为旅游产业的新宠。一批企业加快进军旅游行业。从事旅游产业、实业投资及金融服务的山海文旅集团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投资景区和酒店,推出“旅行社+景区+酒店+旅游大巴”的产业运营模式,通过供应链渠道间的深度融合,使出游便捷化,并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就“旅游+金融”模式展开深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