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汽蓝谷拟定增募资不超过55亿元
8月3日,北汽蓝谷公告称,拟定增募资不超过55亿元,用于ARCFOX品牌高端车型开发及网络建设项目、5G智能网联系统提升项目、换电业务系统开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对象为,包括北汽集团及其控制的关联方北汽广州、渤海汽车在内的不超过35名(含35名)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特定对象。
可以看出募资资金大部分会投向ARCFOX品牌高端车型开发及网络建设项目。
其中,ARCFOX品牌高端电动车型开发项目包括三款高端纯电动车型的开发:
(1)定位于中高端A级纯电动SUVN50AB车型开发;
(2)定位于高端A+级纯电动SUVN60AB系列车型开发;
(3)定位于高端A+级纯电动溜背式跨界车N61AB系列车型开发。
其中N60(定名为α-T)计划于今年8月上市交付;N61计划在2021年投产。该项目主要是为了布局高端电动车型,抢占高端市场,并将在此项目中加大对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投入。
数据中台建设及应用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数据中台建设和数据建模及运营。该项目主要为助力公司实现数字化转型。
ARCFOX品牌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拟按照ARCFOX品牌整体发展规划,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建设4家大型直营体验店,4家小型直营体验店,同时在天津、重庆、成都、杭州、镇江、苏州各建设一家小型直营体验店,基本覆盖主要目标市场。另外,计划至2022年拟累计为75家经销商的75套魔方店在品牌展示、销售线索导流、粉丝运营等方面提供支持。
此项目拟配合数字化转型,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模式。另外在换电业务系统开发项目中,也涉及一款兼容换电模式的高端旗舰(B级)纯电动车型(开发代码C71KB)。
北汽蓝谷还计划投放自营换电站82座,目标市场为山东、河北、海南等省份。
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对象为包括北汽集团及其控制的关联方北汽广州、渤海汽车在内的不超过35名(含35名)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特定对象。
其中,北汽集团拟认购股票数量不低于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实际发行数量的29.57%,认购金额不超过162,658.05万元;北汽广州拟认购股票数量不低于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实际发行数量的6.25%,认购金额不超过34,387.53万元;
渤海汽车拟认购股票数量不低于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实际发行数量的3.01%,认购金额不超过16,572.31万元。其余股份由其他发行对象以现金方式认购。
本次非公开发行的发行数量不超过本次非公开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即不超过1,048,097,801股(含本数)。发行完成后,北汽集团仍为公司控股股东,北京市国资委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截至8月4日下午3点,北汽蓝谷报收于7.3元,当日上涨约4.58%,市值为255.04亿元。北汽蓝谷上半年累计上险量为14440辆,目前主要销售车型为北汽EU系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❷ 北汽蓝谷这半年:营收31.12亿,亏损18.63亿
(文/彭科峰)日前,北汽蓝谷发布了2020年半年度报告。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汽蓝谷实现营业收入31.12亿元,同比下降69.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63亿元,同比巨幅下跌2814.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55.40亿元,同比减少10.61%。
北汽蓝谷表示,下半年公司将从营销力、创新力以及降本增效方面发力,比如加大ARCFOX品牌车型的信息推广,建立全渠道业务开发体,推进对公业务市场等等。
车友头条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北汽蓝谷旗下的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累计销量为14700辆,同比下降77.44%。显然,尽管受疫情影响今年新能源市场一片寒冷,但作为昔日行业的领头羊,北汽新能源下半年也的确该加油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❸ 北汽蓝谷董事、经理马仿列因个人原因辞职
买车网(Buycar.cn)获悉,6月8日,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由于个人身体及年龄等原因,马仿列已向北汽蓝谷董事会提出辞去董事、经理的申请,且不再担任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职务,并获得批准。继任者相关信息尚未公布。
据北汽蓝谷董事会披露,马仿列今年已60岁,临近退休,加上长期高负荷运转和工作强度,近期身体健康状态不佳。出于对干部的关心和爱护,北汽蓝谷董事会同意了马仿列的辞职申请,并将以专家顾问身份留任。
资料显示,马仿列拥有多年汽车行业从业经历,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有丰富经验。其于2014年初开始担任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分管经营工作;2017年开始马仿列担任北汽集团新能源汽车管理部副部长,主导编制了北汽集团“引领2025”全面新能源化发展战略,打造了集团新能源业务战略体系;2019年2月,马仿列担任北汽蓝谷党委副书记、经理,通过一系列产品的推出以及战略的制定,2019年北汽新能源连续第七年成为国内纯电动乘用车市场销量第一。
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北汽新能源销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数据显示,4月北汽新能源仅出售新车586辆,同比下降88.3%。1-4月,其累计销量为9586辆,同比下降64.1%。
根据北汽新能源“2029计划”,未来品牌将打造3个以上电动汽车专属平台,并开发10余款新能源汽车产品系列、40余款全新产品,实现L4-L5级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销售超过50%,满足人们生活出行各种场景需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❹ 北汽蓝谷拟定增募资不超55亿元 北汽集团认购近三成
8月3日,北汽蓝谷公告称,拟定增募资不超过55亿元,用于ARCFOX品牌高端车型开发及网络建设项目、5G智能网联系统提升项目、换电业务系统开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从募资用途来看,北汽蓝谷计划进一步打造ARCFOX高端品牌。此次募资用于ARCFOX高端车型开发及网络建设项目的投资总额为26.28亿元,包括三款ARCFOX品牌高端电动车型的开发。三款车型均为纯电动汽车,分别定位中高端A级纯电动SUV、高端A+级纯电动SUV、高端A+级纯电动溜背式跨界车。
剩余的募资中,3.68亿元用于换电业务系统开发,8.65亿元用于5G智能网联系统提升,16.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此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数量不超过此次非公开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即不超过约10.48亿股。
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对象为,包括北汽集团及其控制的关联方北汽广州、渤海汽车 在内的不超过35名(含35名)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特定对象。
具体认购数额方面,北汽集团拟认购定增总额的29.57%,认购金额不超过16.27亿元;北汽广州拟认购总额的6.25%,认购金额不超过3.44亿元;渤海汽车拟认购总额的3.01%,认购金额不超过1.66亿元。其余股份由其他发行对象以现金方式认购。
❺ 北汽蓝谷55亿募资,国内新能源汽车风向标你看懂了吗
2020年,对于国内新能源行业来说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冰,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的低迷不振,而外来的"和尚"特斯拉则开启了暴走模式,大肆收割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而火,则是国家层面将换电建设纳入新基建的范畴之内,同时延迟新能源购车退补的节奏,解决了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燃眉之急。
在换电模式的落地过程中,我们相信,不论是作为造车新势力的蔚来汽车,还是拥有国企背景并且耕耘新能源领域10多年的北汽新能源,都能够凭借其换电模式在国内多年的探索和尝试,为国家这一轮新基建过程中换电模式的落地过程中提供具有指导和参考价值的经验。
市场经济是一张无形的大手,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行业的走向,而对于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国内市场,国家既给予了市场充分自由的竞争空间,同时又对市场进行积极的调控,帮助市场进行良性的发展。而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的发展中,国家将再次展示出体制的优越性,让这一轮新基建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进入蜕变期。笔者相信,对众多国内新能源车企来说,北汽蓝谷的55亿内部油碟,吹响了换电模式的冲锋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❻ 由北汽新能源等四家企业领投 蓝谷智慧完成A+轮超3亿元融资
日前,北汽蓝谷子公司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表示,公司已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3亿元。此次融资由北汽新能源、SK新能源(SKFS)、宁德时代和廊坊安鹏基金四家企业联合领投。
蓝谷智慧能源表示,该轮资金将主要用于新一代产品的市场拓展、研发创新以及构建开放共赢的能源服务生态圈。
资料显示,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北汽集团旗下从事换电及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业务的企业。其业务覆盖智能换电站的研发制造与建设运营和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的溯源生产与租售运营。其中换电业务主要为出租车、网约车用户提供高效服务;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业务主要为各大赛事及应急充电场景提供保电服务,以及为全国各地外卖、快递市场提供电池包租售服务。
❼ 前三季报:广汽集团净利43.64亿,北汽蓝谷巨亏28亿
近日,汽车企业陆续发布三季度报,随着经济回暖态势稳定,汽车行业复苏情况明显,不少品牌呈现触底反弹迹象。东风汽车、比亚迪汽车、江铃汽车等都出现不同程度增长态势。
东风汽车:前三季净利4.90亿元
10月20日,江淮汽车发布2020年三季度业绩预减公告。江淮汽车公司2020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1.47亿元和-6.53亿元,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约为1.91亿元和-2.54亿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❽ 【财报】北汽蓝谷2019年营收增三成 70%负债率超行业均值
4月21日,北汽蓝谷发布2019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北汽蓝谷实现营业收入235.89亿元,经调整后较2018年增长30.39%;净利润为9201万元,经调整后同比增长25.54%。根据财报数据,北汽新能源仍属于盈利状态。
在舆论看来,北汽新能源自身造血能力仍显薄弱。但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北汽新能源仍将研发支出保持在高位,由此带来产品向上同样值得关注,2019年北汽新能源产品均价已经超过12万,随着ARCFOX品牌加入,将在提升北汽新能源整体产品均价,形成良性循环。
对于这样一份年报,汽车预言家梳理发现,除了关键指标外,更应该关注的是,北汽新能源2019年做了哪些事?2020年的规划是什么?北汽新能源所瞄准的商业模式什么?
1
产品结构优化显著在售车型均价超12万
财报显示,北汽蓝谷去年短期借款增长178.53%至97.63亿元,北汽蓝谷声明称,短期银行贷款增加所致。此外,汽车预言家还注意到,北汽蓝谷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9.37亿元,相比2018年7047万大幅增长1229.12%;其他流动负债同样大增628.17%至12.02亿元。
大幅筹资扩张的背后,资产负债率亦不断攀升。截至去年底,北汽蓝谷的资产负债率为70.15%,居历史高点,而上一年这一数值为63.03%,同比增长9.52%。
5
拓展新商业模式布局网约车业务与换电服务
主要是在。其中“重大的股权投资”包括“麦格纳制造合资公司项目”和“增资北京奥动项目”,前者为高端电动车生产基地项目,后者涉及换电站。项目进度均显示增资完成。
财报显示,北汽蓝谷2019年长期股权投资余额为4.14亿元,比年初增加2.54亿元,增长157.67%,涉及项目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开展对外投资。其中,追加投资合计3.02亿元,北汽蓝谷对京桔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追加投资为1.32亿元,占比43.71%。
同时,汽车预言家还注意到,北汽蓝谷对麦格纳制造合资公司的高端电动车生产基地项目和北京奥动换电服务项目的增资已经显示完成。相关资料显示,全国15个城市累计187座换电站,可服务换电出租车1.6万辆。
虽然,业内有声音认为很多投资很难见效,但从长远来看,北汽蓝谷正在做长线投入,目的在于建设北汽新能源闭环生态,在分析人士眼中,更该结合市场情况关注投资的长期效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❾ 一天涨出一个北汽蓝谷 比亚迪遭遇资本市场捧杀
这几天,国内汽车行业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比亚迪超越上汽集团成为了A股市值最高的车企。
上汽集团是谁?国内汽车集团中的巨无霸,世界500强中国品牌之首,一年汽车销量可达六七百万辆,相比之下,年销四五十万辆新车的比亚迪只有上汽的一个零头,顶多算小弟。
可是,商业世界就是这么神奇。7月10日,比亚迪股价收盘价89元,市值达到2430亿元,总市值首次超越上汽,成为国内上市车企“市值一哥”。
7月13日,比亚迪首板涨停,公司市值一天涨出一个北汽蓝谷,总市值达到2671亿元,比上汽集团(2248亿元)还高出400多亿元,“一哥”之位坐得稳稳当当。
不过,与比亚迪暴走的股价形成反差的是,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汽车累计销量同比下降30.45%,输给了大盘;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更是暴跌58.34%。
名不副实的“市值一哥”背后,是资本市场的一场阴谋?新能源汽车概念股正沦为国内A股的新赌场?
后浪开启汽车全新时代
过去半个月,新能源汽车行业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国际汽车市场,成立十几年的美国电动车品牌特斯拉把成立82年的老牌车企大哥丰田汽车踩在脚下,荣升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国内汽车市场如法炮制了一番——上市才十年的比亚迪超越稳当“市值一哥”多年的上汽集团,登顶中国汽车市值之巅。
这两家企业,一个代表新兴势力,一个代表传统霸主,正好是典型的后浪与前浪。
但是,它们完全不在一个量级。2019年,上汽集团的营业总收入达到8433.24亿,光净利润就有256.03亿;而比亚迪的营业收入是1277.39亿,净利润更是只有16.14亿。
论收入,上汽是比亚迪的6.6倍,论利润,上汽是比亚迪的15.86倍!
然而,资本市场却对比亚迪给出更高的估值,为什么呢?
资产价格趋势的研判,除了考虑宏观经济趋势和经济政策对于资产价格趋势变化的影响外,还要考虑产业的总体趋势,以及企业自身的效率、发展路径及市场预期。
而比亚迪的市值能干掉上汽集团,全凭新能源布局。
从销量来看,2019年比亚迪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23万辆,拿下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之位,“元”和“唐”两个品牌都位列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前五名,而上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8.5万辆。
早在今年2月份,特斯拉股价还在低位阶段,作为特斯拉股票的持有者,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曾表示“没有看到当前如此高估值的逻辑”,言下之意是特斯拉的市值存在泡沫。如今,打败丰田的特斯拉,市值更是过分虚高。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晴雨表,特斯拉股价的走势很大程度会影响到国内新能源汽车相关概念股的表现,国际资本对以特斯拉为首的新能源汽车的过度追捧,也让国内新能源汽车股产生泡沫。
以比亚迪为例,比亚迪目前的主营业务分整车、动力电池、汽车半导体和手机电子四大块,分别对应的估值是:
整车: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估算为360亿,传统燃油车业务收入为233亿,合计为593亿;
动力电池:宁德时代目前市值约为4500亿,比亚迪2019年动力电池装机量为宁德时代的三分之一,对应估值约为1500亿。
汽车半导体:比亚迪半导体在完成增资扩股后,估值约为100亿,亚迪持股72.3%,对应估值约为73亿;
手机电子:比亚迪电子目前市值为450亿元,比亚迪持股65.76%,对应估值296亿。
593亿+1500亿+73亿+296亿=2462亿。
比亚迪目前2634.02亿的总市值,显然已经高于资本市场对其的估值2462亿,而这个估值是否存在泡沫,也还有待市场验证。毕竟,几年前,海外资本市场就曾用过捧杀这一招,虚高估值引发比亚迪在港深两市突然同时暴跌,目前很难下定论资本市场是否在捧杀比亚迪。
最近一年来,由于补贴断崖式下滑,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非常低迷,上半年产销分别为39.7万辆和39.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6.5%和37.4%。与此同时,特斯拉国产后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提升,可以说,支撑比亚迪和蔚来汽车如此高估值的基本面都有些薄弱。新能源汽车概念股是真的受资本界看好,还是沦为国内A股的“新赌局”,答案终将揭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