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广东国民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怎么样
广东国民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广东国民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⑵ 中国银行郑州国际信托咨询公司深圳代表处怎么样
中国银行郑州国际信托咨询公司深圳代表处是1994-06-20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注册成立的其他类型,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市罗湖区东门中路翠湖街三栋401。
中国银行郑州国际信托咨询公司深圳代表处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40300X192822478,企业法人韩开建,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中国银行郑州国际信托咨询公司深圳代表处的经营范围是:从事与本公司业务有关的联络工作。在广东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45632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0-5000万 和 100-1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102家。
通过爱企查查看中国银行郑州国际信托咨询公司深圳代表处更多信息和资讯。
⑶ 广州发展电力集团怎么样
广州发展电力集团是2012-11-05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注册成立的集团,注册地址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临江大道3号发展中心大厦29楼2091房。
广州发展电力集团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440101000218190,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广州发展电力集团,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广州发展电力集团更多信息和资讯。
⑷ 蒋超良临危受命去了哪里
去了广东。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广东成了重灾区。
在索罗斯的攻势下,广东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出现了千亿人民币缺口。当时中国最大的「对外窗口」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面临破产。
蒋超良被任命为「救火队员」,空降广东,成为了「广东省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和农金会金融风险处置工作协调小组」副组长。这个小组的组长是王岐山。
这一年,蒋超良40岁,刚刚进入人生的丰水期。此前一年,他被央行行长戴相龙相中,从工行办公室副主任的位置上,提拔至央行,出任银行司副司长。
广东国投的破产案是中国首例非银行金融机构破产案,此前没有先例,也没有可参照的处置方式。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引起连锁的金融危机。蒋超良重任在肩,临机决断,最终扑灭了这场金融大火。
这场「救火」经历为他赢得了信任。三年后,他成为了人民银行行长助理。
在此之前,他已在银行系统任职近20年。
⑸ 国家电网是上市公司吗
截止于2019年5月32日国家电网不是上市公司。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是根据《公司法》规定设立的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公司以投资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承担着保障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电力供应的基本使命。
国家电网的上市子公司分别为国电电力、龙源技术,长江电力,ST平能,英力特。
(5)广东国际信托扩展阅读:
在第三届职工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2019年工作会议上,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三类两网,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和“一引领三变革”的战略路径,为公司在新的创新时代的发展奠定了新的蓝图,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做好了顶层设计。
建设“三型”(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企业是建设世界级能源互联网企业的重要抓手。“两网”(强智能电网、无处不在的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和运营是建设世界级能源互联网企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一个领导,三个转变”,即:加强党的建设领导,充分发挥党的独特优势;实施质量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实施效率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动态改革,培育持久动力。
参考资料来源:
国家电网官网-简介
网络-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⑹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做什么的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9月,是中国首批综合类券商之一,是一家与中国资本市场一同成长起来的新型投资银行,公司目前注册资本金59亿元人民币(截止到2012年9月17日数据),员工近万人,在全国各地拥有营业部及证券服务部近249家(截止到2014年数据),公司总部设在广州市天河北路大都会广场。
公司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稳健经营、规范管理”的经营原则,高度重视内部管理体制的健全和风险防范机制的完善,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合乎证券业规范运作要求的制度化管理体系。 正是基于以上的经营原则和对发展战略的正确把握,在市场的多次波动中,公司始终没有涉足国债回购、国债期货、违规代客理财等业内重大风险事件,保证了公司的健康发展。 为了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规范,公司建立了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这些系统覆盖了公司经营管理和业务操作的各个环节,如风险管理、投行项目管理、OA、ERP、CRM等等,为公司的运营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公司规范运作、稳健经营的风格,获得了主管部门和相关机构的肯定。公司先后被推选为中国证券业协会副会长单位、上海证券交易所会员理事单位。
高度重视企业人才、企业文化建设。
截至2007年底,公司员工总数达3413人(不含子公司),平均年龄34岁,并且65%的员工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博士51人,硕士508人,并在中国金融行业首批获得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的企业。集中的人才优势使公司享有中国证券行业“博士军团”的美誉。
公司一贯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知识图强、求实奉献”的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这些由员工共建共享的企业文化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坚持以市场化运作手段推动公司发展
十多年来,公司多次敏锐地把握了市场机遇,通过市场化运作先后收购了广东发展银行、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银信托、长财证券、河北证券等金融机构下属的证券营业部,整体收购锦州证券、华福证券、武汉证券、第一证券。截至2007年12月31日,全系统证券营业部数量达到169家(另有服务部54家),营业网点遍布全国主要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网点数量列居国内券商前三。
⑺ 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破产案+中国法院采用的是普及破产主义还是属地破产主义
摘要 普及破产主义
⑻ 高盛集团的中国发展
高盛长期以来视中国为重要市场,自20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就把中国作为全球业务发展的重点地区。 高盛1984年在香港设亚太地区总部,又于1994年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开设代表处,正式进驻中国内地市场。此后,高盛在中国逐步建立起强大的国际投资银行业务分支机构,向中国政府和国内占据行业领导地位的大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高盛也是第一家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B股交易许可的外资投资银行,及首批获得QFII资格的外资机构之一。
高盛在中国的股票和债务资本市场中已经建立起非常强大的业务网络,并在中国进入国际资本市场以及参与国际资本市场交易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过去的十年中,高盛一直在帮助中资公司海外股票发售中占据领导地位,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交易包括:中国移动通信于1997年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筹资40亿美元,成为亚洲地区(除日本外)规模最大的民营化项目之一;中国石油于2000年3月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筹资29亿美元;中国银行(香港)于2002年7月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筹资26.7亿美元;平安保险于2004年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筹资18.4亿美元;中兴通讯于同年进行的香港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筹资4亿美元,这是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A股公司;中国交通银行于2005年进行的海外上市项目,筹资22亿美元,成为第一个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国有银行;以及中国石油于同年进行的后续股票发售,筹资27亿美元。2006年,高盛还成功完成了中海油价值19.8亿美元快速建档发行项目以及中国银行111.9亿美元H股首次公开上市项目。这是至发售日中国最大以及全球第四大的首次公开上市项目。在债务融资方面,高盛在中国牵头经办了40多项大型的债务发售交易。高盛多次在中国政府的大型全球债务发售交易中担任顾问及主承销商,分别于1998年、2001年、2003年和2004年10月完成了10亿美元以上的大型交易。高盛是唯一一家作为主承销商全程参与中国政府每次主权美元债务海外发售项目的国际投行。
与在世界其他地区一样,高盛在中国市场同样担当着首选金融顾问的角色,通过其全球网络向客户提供策略顾问服务和广泛的业务支持。近年来,高盛作为金融顾问多次参与在中国的重大并购案,如日产向东风汽车投资10亿美元;戴姆勒-克莱斯勒向北汽投资11亿美元;TCL与汤姆逊成立中国合资企业;汇丰银行收购中国交通银行20%股权;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中国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以及中海油收购在尼日尔利亚的石油资产等等。
2004年12月,高盛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合资公司—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合资公司的成立是高盛在中国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高盛拥有合资公司33%股权,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拥有67%股权。合资公司的成立令高盛从此可以在中国开展本土A股上市业务,人民币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和提供国内金融顾问以及其他相关服务。 1994年
高盛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代表处。
高盛成为第一家获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中国B股股票的外国投资银行。
高盛对中国第二大寿险公司及最大的产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进行了首次自营资金投资,投资金额为3500万美元。高盛目前持有平安6.8%的股份。
1997年
高盛担任中国移动40亿美元首次公开上市的主承销商,这是除日本外亚洲地区最大的民营化项目之一,也是中国电信行业第一个民营化项目。该项目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仍然实现了成功的定价。
高盛担任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价值7.2亿美元里程碑式H股首次公开上市项目的主承销商,这是中国航空业第一个大型民营化项目。
高盛担任中国财政部价值5亿美元全球债券发行的副主承销商。
1998年
高盛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价值10亿美元主权债券发行的主承销商。
1999年
高盛开始担任广东省政府的财务重组顾问,对粤海企业有限公司
进行债务重组。
高盛担任中国移动价值20亿美元二次股票发行项目的主承销商。
2000年
高盛前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亨利·鲍尔森成为北京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首任主席。
高盛担任中国石油29亿美元首次公开上市的主承销商。该项目定价期间正值新经济泡沫的顶峰及政治高度敏感的时期,但这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第一个成功的民营化项目。
在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倒闭触发的潜在信贷危机期间,高盛完成了粤海企业有限公司50亿美元的债务重组项目。这是中国国企历史上第一个债务重组项目。随后,高盛对粤海投资2000万美元。
高盛担任中国移动创纪录的价值72亿美元后续/可转债发行项目的联席全球协调人,这是除日本外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股票发行项目。
2001年
高盛在中国又投资了两个项目,一个是收购了中国第三大综合固线电信服务公司中国网络通信集团(中国网通)价值6000万美元的股份,另一个是收购了中国第一个独立8英寸半导体晶圆企业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中芯国际)价值5000万美元的股份。高盛目前持有中国网通2.4%及中芯国际4.0%的股份。
高盛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债券发行的主承销商,再次融资10亿美元。
2002年
高盛担任中国银行(香港)26.7亿美元首次公开上市的主承销商,这是中国金融服务行业的第一个民营化项目。
高盛担任日本日产汽车对东风汽车10亿美元收购项目的财务顾问。
高盛担任中国移动(香港)对中国八个省移动通信公司价值102亿美元的收购及7.5亿美元私募项目的财务顾问。
2003年
高盛与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并资助该合资公司收购了价值19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贷款及地产资产组合。该合资公司是第一个正式注册并得到政府批准成立的中外合资资产管理公司。
在中国刚刚摆脱非典影响并即将进行最新一次全球主权债券发行之前,作为中国政府的评级顾问,高盛帮助中国提升了信用评级:穆迪公司将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由A3提升至A2。
高盛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次主权债券发行美元部分的主承销商,成为自1998年以来唯一一家三次均担任中国政府主权债券发行主承销商的国际银行。
高盛成为第一批获得中国政府发放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执照的金融机构,投资额度为5,000万美元。
高盛担任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对北汽控股11亿美元投资项目的财务顾问,该项目将在中国生产奔驰轿车和卡车。
高盛在诺基亚将四个合资企业整合为一个公司的项目中担任财务顾问,该项目使新公司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
2004年
2004年,高盛成为领导中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市首屈一指的承销商,具体项目包括:网络游戏公司盛大价值1.69亿美元的首次公开上市;即时通讯公司腾讯价值1.8亿美元的上市;平安保险价值18.4亿美元的上市;中国网通价值13.1亿美元的上市;中兴通讯价值4.53亿美元的上市;中国石油价值16.8亿美元及中国石化价值7.42亿美元的股份配售。
高盛成功完成中国进出口银行7.5亿美元,中国工商银行(亚洲)4亿美元,国家开发银行10亿美元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5亿美元的全球债券配售。
高盛担任汤姆逊与TCL成立中国合资企业项目的财务顾问。
高盛在中国第五大银行交通银行向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战略性地出售20%的股份项目中担任财务顾问。
高盛担任联想集团收购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项目的财务顾问。
2004年12月,高盛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合资公司—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005年
高盛担任交通银行价值21.6亿美元H股首次公开上市项目的联席全球协调人,这是第一个中国国有银行在海外上市的项目。
高盛担任中石化公司价值2.47亿美元后门上市项目的主承销商。此项目的结构分三个部分,所以极其复杂但又非常具有创意。
高盛担任中国石油价值27.2亿美元后续股票发售的主承销商,该项目是至发售日除日本外亚洲地区最大的快速建档发行案。
高盛再次成功完成国家开发银行价值10亿美元的全球债券配售。
高盛担任中国网通收购电讯盈科20%股份项目的财务顾问。
高盛在淡马锡控股以14亿美元入股中国第三大国有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项目中担任财务顾问。
高盛在苏格兰皇家银行以16亿美元入股中国第二大国有银行中国银行的项目中担任财务顾问。
高盛担任凯雷投资集团收购中国第三大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24.9%股份项目的财务顾问。
高盛加入向中国银行业自营投资的行列,同意以18亿美元入股中国第一大国有银行中国工商银行。
高盛因其资产管理业务成为第一个获得两个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执照与投资额度的金融机构。
2006年
高盛签订协议以37.8亿美元与安联集团及美国运通公司入股中国工商银行(一月)。
高盛担任中海油以22.7亿美元收购在尼日尔利亚的石油资产项目的财务顾问(一月)。
高盛担任分众传媒价值3.23亿美元在纳斯达克后续股票发售项目的全球协调人及联席账簿管理人(一月)。
高盛担任上海先进半导体价值9,600万美元在香港首次公开上市项目的联席全球协调人及联席账簿管理人(四月)。
高盛担任中海油价值19.8亿美元快速建档发行的联席账簿管理人(四月)。
高盛担任中国银行111.9亿美元H股首次公开上市项目的联席全球协调人及联席账簿管理人,这是至发售日中国最大以及全球第四大的首次公开上市项目。
2006年
2006年美国高盛集团、德国安联集团及美国运通公司出资37.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95亿)入股工商银行,收购工行10%的股份,收购价格1.16元。上市后,按照2007年1月4日盘中价格6.77元计算,市值最高达到2755亿元,三家外资公司净赚2460亿元人民币,不到一年时间投资收益已达9.3倍。
2006年3月3日,双汇集团国有股转项目以10亿元的底价在北京市产权交易所挂牌。挂牌期间,包括淡马锡、高盛集团、鼎晖投资、CCMP亚洲投资基金、花旗集团、中粮集团等10余个意向投资人先后与北交所联系,并对项目的进行查询和洽谈。最终,以高盛集团为实际控制人的香港罗特克斯有限公司中标双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