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要注意哪些问题
1.权益类以公允价值计量,增减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涉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2.债务类以公允价值计量,增减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利息调整以摊余成本计算,涉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利息调整、公允价值变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严重下跌或持续下跌要计提减值准备影响当期损益。
4.资产减值后价值恢复,权益类通过所有者权益冲回,债务类通过损益冲回。
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要注意什么
第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时,计算摊余成本不考虑暂时性的公允价值变动,但要考虑发生的减值损失;
第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时,计算公允价值变动额是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比较,而不是用摊余成本和公允价值比较。
因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比较特殊,一般情况下,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可以理解成账面价值,只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例外。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时(为股票时不存在摊余成本的问题),如果期末公允价值发生了变动,不计提减值时,计算摊余成本时不考虑由于公允价值的暂时变动的影响;而当发生了减值,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时,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就应考虑在内,因为此时是相对较长时间内的减值问题,其对成本的影响应考虑在内,考虑的金额就是资产减值损失中核算的金额。
因此,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时,同时存在计算公允价值变动和摊余成本,就要分清楚,当计算公允价值变动额时是用此时点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比较,而不是用公允价值和摊余成本比较;当计算摊余成本时,不考虑暂时性的公允价值变动,要考虑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
❸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可以采取成本法核算吗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三十二条: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且不扣除将来处置该金融资产时可能发生的交易
费用。但是,下列情况除外:……(二)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以及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
衍生金融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计量。
❹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投资收益问题
2006年6月9日购入乙公司股票。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855
贷:银行存款 855
2006年12月31日,该股票市场价格为每股9元。
期末公允价值高于此时的账面价值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5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5
2007年2月5日,乙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1000万元。
借:应收股利 15(1000X1.5%)
贷:投资收益 15
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15
贷:应收股利 15
2007年8月21日,甲公司以每股8元的价格将乙公司股票全部转让。
借:银行存款 8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5
投资收益 55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85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5
甲公司2007年利润表中因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是:A -40万元
15-55=-40万元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❺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问题
我没有10版的注会书
听你的意思我猜得到题目上说过一句在6月30日或者12月31日时,
该资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动,听你的意思应该是公允价值降低了对吧?
那时候应该做的分录是:
DR: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CR: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这个就是你说价值变小了的情况
再最后出售的时候,请注意出售的时候的股票价格是多少已经不再影响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科目 也不影响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科目了
这两个科目作用在于在报表日将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反应在报表上。
而在最后出售的时候,无论这两个科目余额是多少,这两个科目都是要对冲掉的,此时你看到的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在借方 不是意味着公允价值上升了,而是在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对冲。懂了吧?
我是猜想你大概怎么理解错了,由于没有书,说错了你可以补充问题指出来,我可以补充回答。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❻ 怎样理解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处理
例如,某项资产以100万元购入,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购买时发生佣金2万元。该资产应以102万元进行初始确认。一天后即为下一个财务报告日,报告日该资产的市场标价是100万元。如果此时将该资产出售,需支付的佣金为3万元。报告日,该资产以100万元进行计量(不考虑销售时可能发生的佣金),2万元的损失计入所有者权益。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有固定或可确定的收款额,交易费用应按实际利率法摊销计入损益;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没有固定或可确定的收款额,交易费用在该资产终止确认或发生减值时计入损益。
❼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怎么理解请举例说明!谢谢
你好,
解析: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方法是金融资产中比较难的一种类别,其主要分为两种工具的投资对象的,即一种是债券投资,一种是股权投资,
我们知道,持有至到期投资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并按实际利率法对利息调整进行摊余,从而形成摊余成本的概念的一种历史成本核算形式。
而交易性金融资产则又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为基础,对该类金融资产的期末以公允价值为依据来确认其期末价值的核算方式。
所以说以上二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核算原则与基础的。
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是分别根据其两种投资工具的不同而具有综合上述两种核算方式的特有形式。下面我分别就其核算要点概括一下吧!
对于股权投资为对象工具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核算的基本方法与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有很大的类似性的,所以这一类资产的核算,你可以结合交易性金融资产去理解记忆的。二者的相同之处,都是以公允价值的核算作为后续计量原则的。所以都是会存在公允价值变动的问题的,不同的只是公允价值变动记入的对象是不同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是记入到当期损益中去的,即“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是将公允价值变动额直接记入到了所有者权益中去了,即“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中的。
对于债券为投资工具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是相对比较难的,其不仅要用公允价值作为后续计量原则,同时还得将债券所独有的利息调整按实际利率法进行摊余调整相结合的,所以只有这类别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才会有“摊余成本”与“账面价值”不相等的,两个独立的概念的。也就是说,一方面到了期末后,对其债券成本与票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利用实际利率进行调整,同时也要对其公允价值变动所形成的账面价值变动进行调整,两线合一,这就是金融资产中最难的一类了。
我这里手头上没有现有的例子,如果你在具体解题中有这样的例子,可以就此问题,通过实例的办法,让我给你解析!
愿我的回答,对你从整体上理解金融资产的核算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❽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处理问题
2006年1月1日取得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3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3 000 000
2006年5月10日,上年股利(在购买时没有宣告股利发放,否则这样的处理是错误的)
借:应收股利 40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40 000
借:银行存款 40 000
贷:应收股利 40 000
2006年12月31日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60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60 000
2007年12月31日,该股票发生明显的减值迹象,应予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1 000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60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640 000
2008年12月31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600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00 000
如果在购买取得时,已包含了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股利时那么分录就为:
2006年1月1日取得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 960 000
应收股利 40 000
贷:银行存款 3 000 000
2006年5月10日,
借:银行存款 40 000
贷:应收股利 40 000
以后的处理就都一样了。
如果还有疑问,可通过“hi”来进行提问!!!
❾ 请解释一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是否符合会计的谨慎原则。
在资产方面:谨慎性原则在资产方面应用很多,首先,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的开发成本直接计入当期费用,而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应选择合同期限、法律期限、经营期限,10年中最短者;其次,由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存在较大的无形损耗,所以采取加速折旧法;再其次,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全面检查各项资产,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其中包括:短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坏账损失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最后、在物价上涨时,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选择后进先出法,物价下跌时选择先进先出法。
在收入方面:如果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年度,应按劳务的完成程度确认收入,如果完工程度不能可靠计量,按实际消耗成本确认收入,当发生成本高于可能收回效益,按实际能收回收益确认收入。
债务重组方面:新制度规定债务人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清偿某项债务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若发生债务重组损失,确认为当期损失。在债权人方面,当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或债转股清偿债务时,债权人应按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资产或股权的入账价值,而不能以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
投资及清算股利的应用:《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中规定,以放弃非现金资产取得的长期股权,股权投资成本以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公允价值超过所放弃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扣除未来应交的所得税后的金额,作为资本公积的准备项目。如果所取得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更为清楚,也可以取得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确定。对于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有投资期限的按投资期限摊销,没有投资期限的按不超过10年的期限摊销。在清算股利方面,采用成本法时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一般应保持不变,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应作为当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