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金融资产会计核算与其他资产会计核算有什么不同
你这问的。。太经典了。。教材中也是好几十页的内容你让人咋给你回答啊
简单来说不管什么资产,都可以分为初始入账、后续计量、处置三个计量过程,你只要搞清楚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可能发生的交易和事项该怎么处理就没问题了。金融资产你把它当做普通资产来看待。
拿交易性金融资产来举例,初始入账的价值是买价(也是公允价值)可能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是交易费用和购买时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和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利息,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的借方,购买时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和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利息记做应收股利或利息,贷实际收到的时候再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股利或利息。
后续计量可能发生的1、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时增加或减少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2、持有期间宣告的现金股利或到期的利息确认为收入。
处置的时候账面价值与卖家之间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把原累计计入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到投资收益
其他的资产你自己总结下啊 ,学会计要善于总结。
望采纳谢谢!!!
② 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入账金额的会计核算有什么意图
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入账金额的会计核算的意图,就是真实、准确的反映该资产的初始获得情况。
扩展阅读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根据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权证投资等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的股票、债券、基金,以及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取得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所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应作为应收款项。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按公允价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科目,按交易发生的费用,借“投资收益”科目,按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或股利,借“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
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规定,投资资产应按照以下方法确定成本:(1)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购买价款为成本;(2)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
③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包括三个步骤:
⑴取得
⑵持有期间
⑶处置
具体简述如下:
⑴取得时,分三种情况:
a. 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初始确认金额;
b. 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支付价款中包含了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
债券利息的,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c. 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在发生时计入投资收益
分录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应收股利/利息
投资收益
贷: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⑵持有期间持有期间有二件事:
①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和利息。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债券票面利率计算利息时,借记“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具体分录如下:
⑴收到买价中包含的股利/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利息
⑵确认持有期间享有的股利/利息
借:应收股利/利息
贷: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利息
②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B/S表日按公允价值调整账面余额(双方向的调整)
⑴B/S表日公允价值>;账面余额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⑵B/S表日公允价值<;账面余额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⑶处置时企业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将处置时的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分步确认投资收益)
⑴按售价与账面余额之差确认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
⑵按初始成本与账面余额之差确认投资收益/损失
借:(或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或借)投资收益 【例1】购入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甲公司有关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情况如下:
①2007年12月5日购入股票100万元,发生相关手续费、税金0.2万元,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0
投资收益0.2
贷:银行存款100.2
②2007年末,该股票收盘价为108万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8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8
③2008年1月15日处置,收到110万元
借:银行存款11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8
投资收益(110-108)2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8
贷:投资收益8
【例2】购入债券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2007年1月1日,甲企业从二级市场支付价款1020000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20000元)购入某公司发行的债券,另发生交易费用20000元。该债券面值1000000元,剩余期限为2年,票面年利率为4%,每半年付息一次,甲企业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资料如下:
⑴2007年1月5日,收到该债券2006年下半年利息20000元;
⑵2007年6月30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150000元(不含利息);
⑶2007年7月5日,收到该债券半年利息;
⑷2007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100000元(不含利息);
⑸2008年1月5日,收到该债券2007年下半年利息;
⑹2008年3月31日,甲企业将该债券出售,取得价款1180000元(含1季度利息10000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⑴2007年1月1日,购入债券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00000
应收利息20000
投资收益20000
贷:银行存款1040000
⑵2007年1月5日,收到该债券2006年下半年利息
借:银行存款20000
贷:应收利息20000
⑶2007年6月30日,确认债券公允价值变动和投资收益(上半年利息收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5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15万-100万)150000
借:应收利息20000
贷:投资收益(100万×4%÷2)20000
⑷2007年7月5日,收到该债券半年利息
借:银行存款20000
贷:应收利息20000
⑸2007年12月31日,确认债券公允价值变动和投资收益(下半年利息收入)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10万-115万)5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0000
借:应收利息20000
贷:投资收益20000
⑹2008年1月5日,收到该债券2007年下半年利息
借:银行存款20000
贷:应收利息20000
⑺2008年3月31日,将该债券予以出售
借:应收利息10000
贷:投资收益(100万×4%÷4)10000
借:银行存款(118万-1万)1170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00000
——公允价值变动100000
投资收益170000
借:银行存款10000
贷:应收利息10000
【例3】购入出售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甲公司2006年3月10日从证券交易所购入丙公司发行的股票10万股准备短期持有,共以银行存款支付投资款458000元,其中含有3000元相关交易费用。2006年5月10日,丙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4000元。2006年12月31日该股票的市价为5元/股,2007年2月18日,甲公司将所持的丙公司的股票的一半出售,共收取款项260 000元。假定甲公司无其他投资事项。
要求:
⑴编制甲公司取得投资、收取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
⑵计算甲公司2007年出售的丙公司股票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并编制出丙公司股票的会计分录。
⑴取得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455 000
投资收益 3 000
贷:银行存款 458 000
确认持有期间享有的股利/利息
借:应收股利 4000
贷:投资收益 4000
借:银行存款 4000
贷:应收股利4000
2007年B/S表日按公允价值(500 000)调整账面余额(455 000)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5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5 000
⑵
2007年2月18日,甲公司将所持的丙公司的股票的一半出售,共收取款项260 000元,先确认股价损益260000÷0.5=520000,较2006年12月31日股价5元/股溢价20000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00
甲公司出售一半的丙公司股票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260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2500 (45000+20000)/2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27500
——公允价值变动 32500
投资收益 32500
【例4】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所得股息的会计处理
以债券的利息举例说明:
2007年1月8日甲公司购买丙公司债券,面值为2500万,票面利率4%,甲公司支付价款2600万(含已宣告为发放的债券利息50万),支付相关手续费用30万。2007年2月5日收到该笔债券利息50万,2008年2月10日,甲公司收到债券利息100万。
1)2007年2月5日收到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500000
贷:应收利息 500000
2)2007年12月31日确认债券利息时:
借:应收利息 1000000
贷:投资收益 1000000
3)2008年2月10日收到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1000000
贷:应收利息 1000000
提示一下购入时的分录: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5500000
应收利息 500000
投资收益 300000
贷:银行存款 26300000
【例5】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
企业因为市价看涨或出于资金需要,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将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的公允价值与其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将之前记入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为当期的投资收益。企业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账户,按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金额,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账户,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账户。同时,将原计入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出,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账户。
例题:2010年1月5号,A公司购入B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股本103万,2010年12月31日,购入的B公司债券市价为105万元。假定2011年3月10日,A公司出售了所持有的B公司债券,售价为107万元。会计分录:
(1)出售所持B公司的债券款实收107万元:
借:银行存款 107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B公司债券(成本) 1030000
——B公司债券(公允价值变动) 20000
投资收益 20000
(2)将已经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出: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00
贷:投资收益 20000
④ 会计核算中的金融资产有哪些
一、《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金融资产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下列四类: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
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持有至到期投资;
(3)贷款和应收款项;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二、会计核算中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
⑤ 金融资产会计分录
财政部于2017年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并确定了分步实施新修订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的方案,对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要求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
新修订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以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资产合同现金流量特征”作为金融资产分类的判断依据,将金融资产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三类。
对于每一类金融资产应该如何核算,根据准则应用指南并参考注会考试的教材,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基本的会计处理分录,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涉及的主要科目是“债权投资”。
1、债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借:债权投资——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2、债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债权投资——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贷:投资收益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差额,利息调整摊销额,也可能在借方)
3、出售债权投资
借:银行存款等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或借方)
——应计利息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涉及的主要科目“交易性金融资产”
1、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2、持有期间的股利或利息
借:应收股利(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投资持股比例)
应收利息(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3、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1)公允价值上升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公允价值下降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或借方)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一)如果属于债务工具的,会计处理涉及的主要科目是“其他债权投资”
1、企业取得金融资产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注:若购买的债券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则购买价款中包含的利息,记入“其他债权投资——应计利息”科目。
2、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其他债权投资——应计利息(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贷:投资收益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3、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1)公允价值上升
借: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2)公允价值下降
借: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4、出售其他债权投资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债权投资(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同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
或相反分录。
(二)如果属于权益工具的,会计处理涉及的主要科目是“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1、企业取得金融资产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等
2、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1)公允价值上升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2)公允价值下降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3、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4、出售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该分录有可能借方)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差额计入留存收益,也可能在借方)
同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或相反分录。
作者:老顾(正保财税咨询专家)
⑥ 关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问题
利息是按年或许是按季等固定期限支付的,也股利一般是按年支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每过一定的时期就会产生一定和利息的,股利则是一般一年分配一次的。
你在购买时的价款中已包含了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利息或股利,这时你所购买时肯定是要出相对多的钱,这部分多出的钱就是你提前垫支的钱,你马上就要收回的,本就不属于你投资的成本。而这部分即将收回的垫支是以利息方式或股利方式收回的,所以就应通过这两个科目分别收回,不能计入投资成本的。而在你持有以后所形成的利息或股利,那才是你投资所得到的应有的回报。
举个例子,帮你理解:
如你这几天准备去二级市场上买几张股票玩玩,你昨天去了,每张股票为100元,可是就在昨天下午,公司宣告10天后要分派现金股利,每股50元,这时股票马上就会涨到150元的,还有人100元卖吗,不可能的,你只有用150元才能买到的,因这那50元你在9天之后就可以取得的,但那50元是你的投资后得到的回报吗?不是,是你垫支的钱,所以你的投资成本就是150-50=100。而这50元收回的方式却是股利的方式取回的。不是吗?而你持有期间及以后公司还有分配股利的,那时你还是以股利的方式获得股利,与前不同的是,这次的股利是你持有期间的报酬。是你的投资收益。
债券的利息与此同理
能明白吗?
⑦ 金融资产的会计分录怎么做题目如下:
(1)9月13日购进股票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927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9270
借:投资收益 1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0
(2)9月23日,收到股利: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270
贷:投资收益 270
(3)10月31日,公允价值变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73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730
(4)12月1日,出售股票: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2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9270
-公允价值变动 1730
投资收益 1000
同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730
贷:投资收益 1730
⑧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中级会计实务}
应收股利: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支付的价款中 包含了已宣告发放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的,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借: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你要注意这句话——包含了已宣告发放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⑨ 金融资产的会计分录
你问的是注册会计师《会计》上的例2-5吧。
因为书上关于贷款这个没写很详细,也不是注会的考试重点,因此我也没有去深究。我看的时候是这样理解的,题上它是先发生了减值1千万,并计提了减值损失1千万。发生减值的贷款,往往是收回本金都难,更别说利息了。因此之后收到的利息,先冲本金。本金冲完还能收到的钱,才算收到的是利息。
希望能帮到你,满意的话请给个满意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