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融资信托 > 英雄电影融资模式

英雄电影融资模式

发布时间:2022-01-18 08:43:14

⑴ :电影《英雄》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效益。试分析《英雄》商业运作的方式及效果。

四招完胜 点评《英雄》的“商业派剑法”

从张艺谋投拍《英雄》开始至今,这部汇集了诸多台前幕后各路明星、耗资3000万美元的大制作武侠电影就一直备受关注,它豪华的制作班底、恢弘的电影画面以及充满东方意韵的电影音乐无不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曾有报道评说这部电影就像是一次视觉和听觉的盛宴。就在海内外媒体对《英雄》台前的种种风景逐渐失去兴趣的时候,这道盛宴的幕后大厨便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这部影片成功的商业运作,不能不说是国产电影走向市场、赢得观众的经典作品。或许我们不敢说一部电影的成功就是张艺 谋的成功,但《英雄》本身的确成功了,张艺谋也实现了自己说的那句豪言壮语:“拍好看电影,把观众吸引到影院来”。《英雄》以全线飘红的票房,让我们理解了如何以成功的商业运作来抵御好莱坞的如狼似虎。

剑法一 寻找良好的融资伙伴

国内传统的电影投资方式是制片厂拿国家下拨的经费拍片,风险由国家承担。近年来也有少数民营企业的介入,比如像张艺谋早年拍《代号美洲豹》就是一个私人企业主投资的,但风险极大,让许多民间财团望而生畏。传统模式下的投资方式几乎跟融资无关。《英雄》则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投资方式———即可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融资。于是,影片的3000万美元投资方式便应运而生:对剧本先作预算,再找一个国际著名的保险公司做担保,最后到银行成功贷款。之后,如投资商所期望的一样,影片刚拍完,欧美版权就卖了2000万美元,国内音像版权又拍卖出了1780万元的天价,还有贴片广告收入,使影片的前期收入全线飘红,资金的快速回笼令投资商信心倍增。尽管新画面老总余玉熙在接受采访时对于融资的细节不愿多谈,但她还是承认,《英雄》的融资方式是借鉴了先进国家投资电影的经验。记者点评:小投资的电影可能一家公司就能拿出钱来,但是大制作呢,就必须依靠各方面社会资源的联合配置,风险共担,这也许就是工业化阶段跟手工作坊时代的区别。

剑法二 让艺术与商业成为搭档

这里所说的是定位,准确的说法是让商业与艺术成为搭档。张艺谋在谈到这个问题的关系时,把自己比作种萝卜的人,他说:“如果买萝卜的人认为成本太高,我会按照买萝卜人的意思种;如果成本不高,我想怎么种就怎么种。”这句话委婉地表达了张艺谋力图寻求商业和艺术间平衡的明确思路。《英雄》电影版本被剪掉了20分钟,就是与搭档间友好合作的例证。最初的样片长度是1小时50分钟,但给最大的买主美国片商看时,他们说长了,结果张艺谋只好忍痛剪掉了20分钟,此事成为张导心中永远的痛。为此,一向以固执著称的老谋子用一句话为自己的行为作了注解:一切为了市场需求,艺术要为商业让步。同时,张艺谋又多次在各种场合说,艺术为商业让步,首先是要影片好看,把观众吸引到影院去,这是艺术家必须遵守的商业信誉。这个“好看”,首先就是出于商业上的考虑,也就是后来众多传媒所攻击的“形式大于内容”,但从影片画面的震撼力来说,张艺谋成功了,影片中诸如棋亭打斗、黄叶漫天、九寨比剑等集合了中国最优美的风景,给人深刻印象。影片加入的秦腔、颜色的隐喻又都坚持了艺术的把握。张艺谋点评:如果没有商业信誉的话,你这个电影所讲的艺术就是空想。

剑法三 绝招防盗版死保票房成功

在这方面最有发言权的是新画面公司,因为是他们让防盗版这个艰苦卓绝的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功。老总余玉熙女士曾留学德国,也到好莱坞等地进行过专门访问,深感防盗版的重要。为了防盗版她想了很多的办法,都是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的,比如取消各地已成惯例的看片会,和各地院线签订拷贝丢失赔偿合同、观众进影院存包等,事实证明这些措施非常行之有效。有盗版分子说,只要首映就能盗版,于是在深圳首映的前一天,就有盗版分子开始收订金了,并扬言10天之内发货。于是,深圳首映式便成了兵家的必争之地。片方为了严防死守《英雄》的“女儿身”,甚至对影院的天花板、墙面都做过特殊处理,看门的保安临时雇用,40个保安每天一换,更别说进场的观众所要经过的道道检查,到了对谁都不相信的地步。据介绍,防盗版是从影片拍摄之初就开始了,所有

工作素材当天使用当天拆除;谭盾为影片作曲必须看画面,剧组只好为他录制了一盘录像带让他带在身边,但前提是要先写一纸“死文书”,片方还要在录像带上做记号,如果发生盗版就会从这个记号上知道是谭盾漏出去的;到了洗印拷贝的关键时刻(这是盗版发生的最危险地带),新画面公司则想出了一个绝招:拷贝只洗一套,3本放在3个不同的个人手上,而这3个人均互相不认识……结果,《英雄》一直到20日首映式当天都没盗版出现。余玉熙说,防盗版的成功让他们很有底气,才会有音像版权拍卖1780万元,才会成功地招商卖出贴片广告,因为人家看你防盗版成功才相信你,觉得投入值得,能盈利。张艺谋点评:如果有盗版,票房将损失一半以上。

剑法四 有效的宣传炒作是成功之母

对于《英雄》的宣传方式,一直有炒作和运作两种说法,余玉熙认为名称并不重要,重要的要靠电影票房来说话,按照市场规律来运作影片宣传是成功的关键。新画面的董事长张伟平在接受采访时说,公映前一个月宣传计划正式启动,包括包机宣传、音像版权提前拍卖、盛大首映式,仅广告投入就在1000万元以上。为这些宣传炒作,新画面公司创下了多个之最:最昂贵的首映式;600余家各国媒体到场的最大宣传阵容;最史无前例的是包机宣传;最严格的进场验证方式(通常好莱坞的电影首映式会采用这种方式)国内尚属首次;最令人意外的是音像版权拍卖天价。省电影公司负责人朱蓉点评:很多的炒作往往只有一些团体会获益,要么是发行方,要么是制片方。而《英雄》就不同了,它带动了很多行业同时获益,发行方、制片方、投资方、影院,甚至还包括广告业和其他商业品牌,造成多重盈利局面,其宣传攻势堪称罕见。

⑵ 英雄这部电影耗资多少拍成

影片投资
3000万美元
《英雄》是张艺谋转型执导的首部武侠电影,由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陈道明、章子怡及甄子丹主演,由王菲演唱电影主题曲,2002年12月14日首映。主要讲述了战国末期,三大侠客欲杀秦王的故事。是第一部票房超亿元的国产电影,也是至2014年为止北美市场上票房成绩最好的大陆导演影片。该片所创造的2.5亿元人民币票房,将中国带入了国产商业大片时代;在北美外语片市场上,则以近6000万美金的票房成绩超越众多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影片,高居票房排行榜第三位。影片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4年度全球十大佳片第一名,提名奥斯卡金像奖和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外语片,获得多个国内外电影奖项 。
中文名
《英雄》
外文名
《Hero》
出品公司
北京新画面影业公司
制片地区
中国/中国香港
导 演
张艺谋
编 剧
李冯,王斌,张艺谋
制片人
张伟平,江志强
类 型
动作、武侠、剧情
主 演
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陈道明,章子怡,甄子丹
片 长
96min
上映时间
2002年12月14日
分 级
USA:PG-13
对白语言
汉语普通话
imdb编码
tt0299977
影片投资
3000万美元
影片票房
177,394,432美元

⑶ 电影史上哪部电影投资的资金做多

投资2.5亿美元的科幻巨著《世界大战》一举打破了当年《泰坦尼克号》的纪录,成为迄今为止全球投资最大的电影
老实说,是<埃及艳后>--------------信不信由你.当年投资3000万美元----------------学经济的都会算通货膨胀吧-----------------折合来算现在是2.846亿美元了.比泰坦尼克号与世界大战都多.

他们可是用货真价实的建筑材料建了半个罗马城啊,另外还1:1制造了百余艘战船放在地中海里,雇佣了数千名群众演员,数百匹马,以及众多当时数一数二的明星.最终却只收回了0.3的成本,差点让公司倒闭,过了十年才喘了过来.

⑷ 电影盈利模式

投资电影从2002年2月1起《电影管理条例》里面明文规定之后,在国内就正式合法,但是在那时候电影市场完全是被影视圈内人士或者有资金实力的人以及公司垄断的一个行业,普通人即使你有这样的资金实力,也很难找到这样的机会去参与一部电影版权的投资。

很多影视明星都曾经在新闻媒体上公开表示,他们做演员片酬并不是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最大一部分的收益其实就是来源于电影版权投资。电影投资的收益当然主要是来自于电影上映之后的票房数据,票房越高,收益越高。

⑸ 投融英雄会怎样,真的能够快速的融资吗

《投融英雄会》是一档互动创业真人秀节目,在搜狐,优酷,爱奇艺等主流视`频媒体播出。节目现场邀请一些著名天使投资人,创业导师、现场言传身教,点播迷津。同时也是创业之路展示、学习、融资的平台,加快融资步伐。

⑹ 怎么做电影投资人

从这几年的电影票房方面来看,票房收入呈现井喷式的增长,这样的增长势头足以吸引大部分投资人的关注,特别是有些投资人因各种原因没能进入电影圈,他就会通过投资电影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那么投资电影是有钱人才能玩得起的游戏吗?只有有钱人才有能力了解到投资电影的内幕,因而从投资电影中获得一杯羹?普通人也能通过投资电影赚钱吗?答案是肯定的,无论是什么人只要有资金,只要你愿意都可以投资电影,下面有几方面关于投资电影的事项,想投资电影的人要多了解了。

投资电影的骗局不能不警惕

投资电影这块蛋糕又大又美味,远远的就能闻到香气,骗子的嗅觉是极其灵敏的,骗子开始铺天盖地地宣传投资电影,引诱投资人上当,他们一般会从微信公众号、朋友推荐和网络这几种方式进行宣传,以投资理财的文章推广出去,里面还会有比较诱人的投资送现金等优惠,吸引贪小便宜的投资人上当,所以投资电影遇到这方面的情况要多留个心眼。

投资电影如何防止上当受骗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

投资电影可以从资金筹集、回报周期、收益情况、平台资质、电影商推出的片数这5个方面进行考察,资金筹集方面是指会在电影推出之前进行资金募集,是为了防止断片情况;回报周期方面是指一部电影拍完需要大概16个月左右,如果几个月就能拿到收益就要警惕了;收益情况方面是指投资电影收益一般来源于票房,收益盈亏都是正常的,如果还没有票房的情况下就分红是不合理的,投资人需要注意了;平台资质方面是指好的电影制作机构都有资质可供考察了解;电影商推出的片数方面可以考察,就是一次只会推出一两部作品,不会十几部这么多,如果数量多的就要警惕了

作者 xue12024

⑺ 张艺谋<<英雄>>投资多少

投资2.6亿元

投资3000万美元的《英雄》是国内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电影,杜可风摄影,程小东任武术设计,服装设计是黑泽明电影的服装师、来自日本的和田惠美,演员有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章子怡、甄子丹、陈道明等,阵容之强大在国内无人可及

⑻ 张伟平本来放手让张艺谋创作,为何《英雄》获得成功后却开始干预创作

可能是自己也想蹭一下成功后的热度吧!也可能是互相合作。毕竟英雄的投资是张伟平投的,所以即使张伟平去干预张艺谋也没有说什么,毕竟张伟平是他的大金主。

后来张伟平和张艺谋也是赚了很多钱,丰厚的利润,使得张伟平和张艺谋两张继续合作,张艺谋只要拍大片,张伟平就抓紧快速融资,张伟平也是个比较有胆略和会营销的优秀人物。所以说到这大家也不难理解张伟平干预张艺谋的英雄了,二人是利益共同体,只要是对电影好的,最后他们两人都是双赢的局面。

⑼ 国外的电影基金投资并运作国内电影,难点主要在哪里

外商投资中国的电影,目前是受到国家政策限制的。这也是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如此火热,许多外资热钱却被阻挡在外的根本原因。但即便国家政策有所放开,国外的电影基金要投资运作国内电影仍然难度重重。我仅依据个人的浅见总结了以下几点:
首先, 电影的盈利渠道不够丰富。目前在中国,电影的主要盈利渠道仍然是票房,这一数字占绝大多数电影收入的90%以上。如诸位所知,一部投资1000万美金的电影,在中国,没有2亿人民币的票房是很难盈利的。但是2亿票房的国产电影,即使在当下这个市场,对于大部分中国电影,仍然是不容易达到的数字。
而除了票房之外呢,在线视频能够有少许收入(比起电视剧来却是差之甚远),电视频道(主要是CCTV 6)的播放权销售也算贡献绵力;在之外,美国电影产业中收入占比很大的部分,音像销售、付费点播、付费和免费电视、海外版权销售以及衍生产品收入等,在中国都还没有真正成规模化。这些,都无疑会加大基金投资的风险。
其次,电影制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问题:其实本质上是人的问题。我很不喜欢的一个论调是,讨论中国电影人的无能和无耻。中国的电影人普遍落后于好莱坞是肯定的,但中国电影人中也不乏有识和有才之士。而中国电影从业者的问题在于他们太喜欢通过传统的、相对「圈子化」的人际关系,以及偏向人治和作坊化的方式来进行制片管理。而这种传统思路已经形成一种壁垒和保护膜,即任何试图破坏现有体系的人,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如果说国内主要影视机构中,最专业化的、相对与好莱坞标准离的最近的是华谊兄弟,甚至在北美上市的博纳影业,都并非令人满意。
目前国内的投资者,甚至国内部分已经成立的电影基金,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似乎都对这样的现象有一定的包容度。当然,我所了解的情况,他们更相信品牌、团队、Track Records。但是,中国目前真正具有稳定票房号召力的导演不超过5位,而即使投资他们的电影,亦很难保证部部盈利(金陵十三钗、1942等),更毋宁说其他的导演和团队了。一个健康的电影基金,要不要对团队有所选择,当然需要;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打造一个完善的体系,在保证创作团队的自由度的同时,通过严格的监督和保障机制,健全制片人责任制(而不是导演责任制)以及完善的财务体系,以确保每一分钱花在合适的地方。而这个体系,与目前壁垒中的模式有太多沟壑需要填补,这就需要新的一批有识之士来解决问题。
我经常和别人说,最理想的投资电影制作流程应当是「电影的归电影;财务的归财务」。但是,在这过程中,一定需要有既懂电影又懂金融的人,作为其中的桥梁和渠道,在制片方和投资人中间进行沟通,去磨合目前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如果把这个放在中国,问题就来了;中国不缺懂电影的,亦不缺懂金融的,但是两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同时又愿意干这行的少之又少。何况,要改变早已习惯传统流程的电影工作者们的思路,并非容易的事情。如果生硬的在其中复制西方的规范化体系,势必会造成很大的摩擦;而培养一批熟悉西方模式的电影工作者,并真正在电影圈中形成主流的操作模式,暂时还需要时间。实际上,现在已经有很多人正在这么做,但远未到相对成熟的阶段,更别说收成季节了。
再次,是电影行业之外的其他行业和政策配套的问题。当然,这方面已经有很大的进步,比如,中国目前已经不缺乏院线资源,亦有很多专业化的发行和行销团队。但是这还不够。
举个例子,这几年国内业界一直在讨论的完片担保或者说电影完工险的可行性。关于电影完工险(Completion Bonds)可以参见电影的完工保险在中国怎么实现?其中Raymond Wang律师和易筱昭的答案,在此就不再赘述。而电影完工险的重要性在于,该制度能够对于投资者和制片方的利益同时有极大的保障。该制度在国外已经成为许多电影制作公司和投资人默认的规则,以至于很多导演团队或者投资人在制片方没有确认购买电影完工险之前,都不会签署协议。而对于习惯了该模式的国外电影基金而言,蓦然到中国这个相对不规范的市场,是很有难度的。而要电影完工险体制的建立,除了保险公司方面需要配合之外,更需要的是国内的制片方对于电影完工险或者说完片担保的概念有透彻的理解。这又回到第二点所提到的规范化和人的问题上了。
而第一点提到的盈利渠道的问题,又哪里单是电影行业的问题。目前国人愿意为在线影视付费的人群占互联网用户的比重很低(百万级别的规模对数以亿计的网民)。昨天在和一些朋友聊天的时候还提到,或者大家愿意为《一路向西》这样有爆点的电影付费,但如果把范畴再扩大一些,愿意付费的人群就少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时候在线视频公司和电影的版权方谈的是买断费用,而不是利润分成。而买断的费用呢?大部分电影的在线视频版权卖价多在六位数,可能只是一些热门剧集一集或者两集的价格(因为在对视频网站的点击量帮助上,电视剧明显要给力很多),远不如一些热门综艺节目的售价。而对于成本动辄数千万的电影项目而言,这样的回报只是杯水车薪。至于付费电影频道、海外版权销售、衍生品和衍生产业的发展、版权保护等等诸多方面,亦都有太多需要其他行业配合解决之处。甚至提到电影媒体和影评人体系,不要说把好莱坞拿来做比较,真是连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都领先我们不少。
第四点,是电影基金本身发展方向的问题。我此前在其他回答里(3D 武侠片会不会成为一种新的电影类型片?)有提到过类似的话:
中国本土电影自九十年代后,除了冯小刚的喜剧片以外,本质上是缺乏类似的稳定输出的电影品牌。这类电影品牌的好处是,借助忠实的支持者和品牌效应,是极容易形成标准化和产业化的模式,形成稳定的商业价值;任一成熟电影市场都势必有这样的产品。而类似冯氏喜剧的坏处是,如果哪天冯小刚翘辫子了,这个品牌就结束了。而如007系列、漫威和DC的超级英雄系列,日本的宠物小精灵\柯南\哆啦a梦等国民动漫系列这样的品牌,即使整个创作团队换个一干二净,亦仍然不会影响他们的商业价值。徐老怪宁可部分放弃品质,彻底更改主演阵容,也要把《神都龙王》拍出来的原因;某种程度,也是在试探市场风向。一个成熟的电影基金,不应该是满世界的去找好团队,好项目;今天投一部小妞爱情片,明天参与一部3D科幻片,这样可能会一时盈利,但势必不会长久。健康的体系,应该是建立一系列的稳定输出的类型片和电影品牌。最好的例子莫过于Tyler Perry的Madea系列电影。这位仁兄做的事情就是,每年定期产出一到两部班底固定,讲述黑人社区故事的偏喜剧类电影,投资成本在500万美金至2000万美金之间,品质相对稳定,票房产出恒定在4000万~5000万美金左右的范畴。当然也有大爆的时候,例如09年二月档的「Tyler Perry's Madea Goes to Jail」票房就超过9000万美金;也有不景气的时候,例如今年暑期档的「Tyler Perry Presents Peeples」只收了900万美金。但是,自05年起,这一系列电影已经产出14部,早已建立了恒定的受众群体,固定的院线资源,可靠的制作团队和有效的宣发模式;这样的电影项目,投资的盈利预测是不难估算的,也更易于在投资者方向上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模式。类似的还有当年日本的「菊次郎系列」,狮门营业赖以成名的「电锯惊魂」系列,马上要出到第五部的「鬼影实录」系列等等。
而我所了解的部分北美电影基金的运作模式,虽不至于投资固定的制片团队,但他们会投资自己所熟悉的类型电影,惊悚片、动作片、喜剧片和爱情片都有一些专门的电影基金定向的投资和操作。因为这些电影的模式相对固定,成片质量有保证,预算可控性强,有稳定的受众群,容易建立适合的分发渠道。
所以为什么有许多电影产业的业界人士总是喊着,中国缺乏的并不是票房大片,也不是国内外屡屡获奖的「艺术电影」,而是中小规模的类型片。因为,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他们才是电影业界主力军团。他们是制片公司真正的运营基础,因为这系列的片子能有稳定收益,亦能够培养可担当大任的合适人才。这两年大热的James Wan早年不正是电锯惊魂的导演和制片。
回到中国,为什么发展类型片在当下并不容易。一是缺钱,太多投资者要么只愿意投入小成本电影试图再创一个泰囧或者北西,要么则是盯着大导大团队和大片,生怕没个两亿成本就砸不出票房。既然国外有资金愿意搞,又回到此前的问题,缺人。每一种类型片,导演以降,还需要大量的熟悉类型片的制作团队和宣发团队,如此就是一大波人的训练和实践。而再往下,就又提到中国的从业者的培养体系之问题了。(这一点我是真半句说不出,最好请教几位真正的业内从业者)。
总结以上。为什么国外电影基金在当下投资中国电影难度很大,一是中国电影市场盈利模式单一;二是中国电影制片体系还未规范化和标准化,说到底是电影业界人士的意识问题;三是电影之外其他行业的配套尚未成熟;四是电影基金的健康发展方向,定向的发展电影品牌和类型片在国内时机尚未成熟。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一时未能尽表。以上各大难题并非不能解决,甚至其中有很多已经在改进的路上;但凡事都还需要时间和积累。
身为非电影行业从业者,只是从圈外人士来说这些问题,我知道其中错漏多多;但以上也是我个人这些年关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以及近来工作中向诸位从业者老师们请教的些许总结。如其中有太多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老师们不吝赐教。
推荐阅读好基友为梦而生老师的这篇:在电影技术方面,美国究竟比中国先进多久?
利益相关:本人及所在机构亦在运作一个定向投资好莱坞类型片的电影基金项目。
还是花点时间向大家介绍一些本人正在运作的电影基金项目吧,亦可作为答案的参考。(如果要转载的各位可以不用复制以下内容)。知乎团队如觉得以下内容不适宜,我亦会删除配合。
该项目是与好莱坞专门从事动作片和惊悚片制作的电影公司合作的;因此,定向投资的亦是以上两类影片。目前已经确定的参与该电影基金项目的团队如下:
1. 300勇士的制片人Mark Canton将担任首5部电影的制片人;
2. 好莱坞第二大经纪公司William Morris Endeavor Entertainment(WME,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将担任电影的选角并提供部分主要制作团队成员
3. 该制片公司两大股东之一包括了盛智文先生,此人亦有「兰桂坊之父」称号,同时曾担任香港海洋公园主席。
4. 该制作公司此前亦曾制作一系列包括杰森-斯坦森,杰夫-龙格尔,尚格云顿等动作明星的系列动作片,及包括美国怪谈在内的一系列中小成本惊悚片。
而与投资者的模式包括:
1. 固定的年收益率,及资金的优先收益权(亦有简称优先劣后);
2. 所有电影都将购买电影完工险;
3. 基于已获得固定收益,投资者的后端收益相应比例较小;
4. 投资者如果不退出电影版权,将根据商定比例持续获得电影此后的收益分成;如若选择提前退出,亦可要求基金以合适价格买断此后全部版权收益权;
5. 定期的财务报告以及关于电影项目的电话会议;随时到片场监督拍摄的权限;
6. 投资姓名将列入电影制作人名单中,投资人可对电影制作的重大决策有发言权,但避免涉足到具体的细节安排中。
我们在设计整个基金方案的时候,力图将投资者的风险降低到最小;同时通过投资模式熟稔的电影类型片,以期更易控制电影制作过程,提供相对稳定的回报。同时,也尽可能的将投资人适度的从电影制作的流程中隔离出来。所期望的,依然是「电影的归电影,财务的归财务」。
又有一条分割线
最后说一些理想主义的话:我个人并不是学习电影专业出身;只是因为真心热爱电影这件事情。从小到大看过的电影少说有大几千部,大学时期也把图书馆能够借阅的几乎所有电影类相关书籍读过一遍。这次电影基金项目,按说其实是我毛遂自荐才获得参与的机会。从我个人的角度而言,我是希望能够借此机会,能够更深入的接触电影产业。也许有人会说,「拿着国人的钱,去投资洋人的电影,说甚英雄。」但是从这个项目开始谈判至今,以及我与一些圈内人士接触所获知的一些行业情况,我深知好莱坞的这套成熟体系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有太多。我当然也期望着能够通过这次的运作和学习,能够真的熟悉这套体系;并且,或许在将来能够回头来为中国电影行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阅读全文

与英雄电影融资模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usdjpy求双向汇率 浏览:1
杠杆租赁方式设计的当事人有 浏览:781
东莞2019年融资租赁补贴 浏览:781
期货客户群 浏览:456
内蒙古经济金融发展有限公司 浏览:523
金融公司招培训专员靠谱吗 浏览:210
全国现货交易所有哪些 浏览:182
申万期货交易平台 浏览:587
非金融服务利息可以开票吗 浏览:803
互联网理财恒昌财富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734
鼎丰集团做什么 浏览:282
杠杆视频物理大师 浏览:201
汇率20天内变化快吗 浏览:293
英镑对人民币汇率快易 浏览:947
大宗交易所之家 浏览:291
外汇交易中ac指数 浏览:718
购买外汇用途限制 浏览:238
杠杆动力与阻力区别 浏览:561
益盟黄金眼公式 浏览:2
石油山东股票 浏览: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