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表外不良贷款
贷款都在表内,应该是表外不良资产。
银行为了降低风险,以及规避表内资产过大导致的监管成本过高(监管费根据表内资产按比例收),还有资本充足率的因素,同时也为了实施主动资产负债管理,往往会大力发展表外业务,亦即中间业务。
例如:贷款承诺函、保函、开口的银行承兑汇票等,如果这些业务发生了风险,也会形成不良资产,这就是表外不良资产,表外不良资产一旦形成,就必须转到表内。
(1)不良贷款通过信托出表扩展阅读:
成因分析:思想根源。
“银行的钱是国家的”的错误认识:在中国的经济生活中,许多人认为银行的钱是国家的,不仅企业、企业主管部门以及地方党政部门的许多人这样认为,就连中国银行的一些干部职工也都这样认为。
当问到企业的贷款是哪里来的时候,许多企业负责人都会毫不犹豫他说是国家给的,更有一些国有企业的领导人甚至认为,国有企业借国有银行的钱,就好比是一个人把他的钱从一个口袋挪到另一个口袋,偿不偿还都无所谓。
国有银行的资产被全部看作是国有资产,国有银行的钱被认为是姓“公”,这是导致中国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思想根源。
实际上,从国家银行的信贷资金来源中人们可以看出,自有资金在国家银行信贷资金来源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国家银行的钱主要来自存款,各项存款在国家银行信贷资金来源中占的比重在60%左右。
Ⅱ 银行不良贷款哪些途径可以转出表
资产重组。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对一些具有重组价值的大中型国有企业的不良贷款进行处置时,往往首先对这些企业的资产(包括债务) 进行重组,目的是为处置不良贷款构建一良好的财务基础和经营基础。对银行来讲,用这种方式处置不良贷款方式的最明显优点是:银行
2.债权转股权。银行使用债权转股权的方式处置不良贷款的具体形式有两种:银行直接持股和通过其他机构如资产管理公司持股。由于受现行《商业银行法》的约束,我国银行一般都是通过其他机构来实现债权向股权的转化。对银行而言,假设企业的还款能力弱主要是由于资本结构不合理,而企业仍有还款的潜力,债转股可能会减少银行不良贷款的损失,甚至可以将不良贷款转化为正常贷款。但是,银行如何判断和证实借款企业是否满足债转股的条件,如何解决控股不控权问题,如何保证企业在缓解债务负担后能够实现正常经营,如何解决商业银行的股权退出的渠道,等等,是事先难以完全确定的,或是在现行制度环境下不能确定的。这意味着,债转股虽然能使银行得到间接控制企业的权利,但是信息成本较高,处置不良贷款的时间成本高。
Ⅲ 不良资产是财务报表里的那一项
不良资产在财务报表中没有专门的科目。
企业的不良资产是指企业尚未处理的资产净损失和潜亏(资金)挂帐,以及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应提未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各类有问题资产预计损失金额。
银行的不良资产也常称为不良债权,其中最主要的是不良贷款,是指银行顾客不能按期、按量归还本息的贷款。也就是说,银行发放的贷款不能按预先约定的期限、利率收回本金和利息。
不良资产主要是指不良贷款, 包括逾期贷款(贷款到期限未还的贷款)、呆滞贷款(逾期两年以上的贷款)和呆账贷款(需要核销的收不回的贷款)三种情况。其他还包括房地产等不动产组合。不良资产是不能参与企业正常资金周转的资产,如债务单位长期拖欠的应收款项,企业购进或生产的呆滞积压物资以及不良投资等。
Ⅳ 目前银行和信托合作让自己的资产出表是怎么操作的
1,,大类上来说,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分为银信理财合作、银行资产证券化、银行为信托提供代销、托管、咨询等服务合作。目前开展最广泛的就是银信理财合作。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是指公司接受银行理财计划项下资金的委托,担任受托人并按照信托文件的约定进行管理、运用和处分的信托业务,包含银行理财资金直接交付给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业务和银行理财资金间接受让信托受益权业务。
2,分类可以分为三类:投资类、融资类和组合类。
a,投资类:包括权益投资、票据投资、债券投资、证券投资、金融衍生品投资和结构性产品等。信托公司接受理财资金的委托,通过管理投向上述领域,与一般的基金没有特别本质的差别。
b,融资类:包括信托贷款、信贷资产转让等,本来还可以受让票据资产,现在被禁了。但是以未到期票据作为质押标的进行融资的业务还是可以开展的。
c,组合类即上述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最常见最广泛的还是融资类。因为信托是除了银行之外唯一具备法定的放贷资质的金融机构,从事贷款业务地位跟银行是一样的。
3,银行开展融资类银信合作的动机主要是两个:
一是目前银行由于存准率、存贷比、窗口指导等等限制,很多贷款并不一定能放出去,或者放出去的贷款也希望尽快转让,因此可信托公司合作,将债权转让给信托公司,或者直接介绍给信托公司来放。
二是理财资金不可以直接受让银行的信贷资产,这是有明文规定禁止的。而银行需要给理财客户不断提供稳定的产品,以维持客户关系。通过银信合作,由信托受让信贷资产,再拿到银行返销,满足理财客户的需求。
Ⅳ 不良贷款出表的可行做法有哪些
贷款都在表内,应该是表外不良资产。
银行为了降低风险,以及规避表内资产过大导致的监管成本过高(监管费根据表内资产按比例收),还有资本充足率的因素,同时也为了实施主动资产负债管理,往往会大力发展表外业务,亦即中间业务,例如:贷款承诺函、保函、开口的银行承兑汇票等,如果这些业务发生了风险,也会形成不良资产,这就是表外不良资产,表外不良资产一旦形成,就必须转到表内。
什么是表内不良贷款 ?
贷款发放出去后,对于逾期贷款、收不到利息的贷款均列为不良贷款。
Ⅵ 怎样通过银行资产负债表数据求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充足率
不良贷款比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余额×100%
指标释义:
贷款五级分类数据主要依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银发[2001]416号),同时根据银监会《关于推进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03]22号)文件要求。
正常类贷款定义为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关注类贷款定义为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次级类贷款定义为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可疑类贷款的定义为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损失类贷款定义为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依据定义,后三类贷款为不良贷款。
各项贷款范围包括表内贷款、票据融资、对非金融机构证券回购、贸易融资、保理、透支、融资租赁、保函垫款、信用证垫款、承兑垫款、担保垫款等表内业务。
不良资产比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不良资产率=不良资产期末余额/总资产期末余额×100%
指标释义:
不良资产是指即依据审慎性原则,结合资产的市场价值、历史上的平均收回比率等因素,合理预计可能发生损失的资产,其中包含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的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中定义一致。非信贷不良资产的分类标准将由银监会另行制定。
总资产是指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方总额。
但是资产负债表上并不会显示具体不良贷款的分类金额,而且涉及到超额准备金对部分坏账的冲销,所以不可能仅依据资产负债表计算出上述两项指标。具体的数据依然请直接从上市银行年报中取得。
Ⅶ 不良贷款为什么能实现出表
有制度的啊
有不良资产的拨备 用利润去抵消
已经认定不良贷款的话 只能这样啊
Ⅷ 什么是表内不良贷款和表外不良贷款
表外和表内指的是资产负债表,表内不良贷款就是指存在资产负债表内的贷款;表外不良贷款就是指存在资产负债表外的贷款。
不良贷款也就是非正常的贷款,贷款风险划分中主要就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等几大类型。除了正常贷款之外,其他贷款都是不能如期的还清贷款,或者是不能还贷。这种情况,就叫做不良贷款。表外和表内指的是资产负债表、表内就是指存在资产负债表内的贷款;表外亦然。银行为了降低风险,以及规避表内资产过高、所以在贷款五级分类达到可疑或者利息逾期90天就会转到表外、是一种资产管理方式。
不良贷款分类:(1)逾期贷款:逾期贷款也就是在规定的贷款期限内不能还清贷款, 但是拖延贷款时间之后,最后还是能将贷款金还清的类型。这种情况对银行的损失不是很大,但是对于借贷者来说不仅要好还本金和贷款,还要偿还罚息。(2)板滞贷款。板滞贷款是指还款期限到期2年(含2年)以上还是不能归还贷款,或者是还贷款日期还没有到期但生产经营已经停止运营的。其中不包括呆帐贷款。(3)呆帐贷款。呆帐贷款是指贷款人和担保人宣告破产,在进行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贷款人宣告失踪或死亡,在期产业或遗产清偿后没有还清的贷款;贷款人在遇到重大灾害和意外事故后,无力偿还的贷款;在清理贷款人贷款抵押物、质物所得价值不足不能够还清贷款时,经的国务院专案同意核销的贷款。
不良贷款首先对银行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利益损害,特别是呆账贷款,当银行的不良贷款过多的时候,就会极大的影响银行的经营运转。对社会而言,不良贷款也起到负面的影响,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而对借贷者来说,不良贷款会极大的损害到个人的信誉,以及财产上的损失,因不良贷款所产生的滞纳金就是实质上的损失。就目前来说现在银行对于贷款审批都会履行严格的风控程序,从源头上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率。防患于未然,总比亡羊补牢要好得多。
Ⅸ 银行信托业务出表的实质是什么
大类抄上来说,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分为银信理财合作、银行资产证券化、银行为信托提供代销、托管、咨询等服务合作。目前开展最广泛的就是银信理财合作。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是指公司接受银行理财计划项下资金的委托,担任受托人并按照信托文件的约定进行管理、运用和处分的信托业务,包含银行理财资金直接交付给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业务和银行理财资金间接受让信托受益权业务。
Ⅹ 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是否出表
这个是适用具体会计准则23号—金融资产转移,真实销售是关于资产证券化的业务语言,会计语言叫做金融资产终止确认。具体会计处理还划分整体终止确认和部分终止确认,大概的处理的转销终止确认部分的资产(及减值准备),收到款项+转移后收到的金融资产-转移后承担的金融负债-终止确认的资产账面价值=转让收益,计入当期损益。具体看一下企业会计准则讲解405-408页的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