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浅议房地产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开题报告怎么写
中小企业融资向来是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目前中小企业不仅已在我国经济中占据大半壁江山,而且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一类主体,成为拉动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融资是关系到企业创建与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好比是一个人需要能量摄入来维持生命活动一样,资金的筹措诶企业的产生和壮大提供能源。随着融资活动的逐步市场化,越来越多的新颖筹资方式正在涌现,发行债券和股票等直接融资方式得到进一步推广,逐渐向银行贷款这一传统筹资方式发起挑战。而现阶段国家加强了宏观调控,紧缩银根,以控制信贷总量过猛增长的趋势,这无疑将是对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私营企业的资金筹措的一大考验。 宁波中小企业历来在宁波市经济发展中占有绝对优势。改革开放前,全市几乎没有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一统天下,包罗了全部工业经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对北仑港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先后兴建了一批港口及电力、石化等临港工业大型企业,即使如此,在乡镇企业、个私企业、三资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迅速发展中,大量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到2003年底,除去23家规模以上大型工业企业外,宁波市中小企业共有85,737家,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99.97%。其中规模以上中小企业4,649家,固定资产734.7亿元,其国家资本金、港澳台资本金、外商资本金和其它资本金分别占实收资本的8.1%和17.7%、17.2%和57.6%,实现利润147.1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利润的77.7%,税收102.1亿元;规模以下企业81,088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429.6亿元,营业利润68.7亿元,税收66.8亿元。 而宁波的优势经济——服装业中,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除了杉杉、雅戈尔等大型民企外,有很大一部分服装生产企业都是中小规模的,其对宁波服装业的兴旺起着支撑作用。另外模塑业、印刷纸品业的情况也是如此。
Ⅱ 传统融资渠道受限房企如何筹资
由于发债、银行贷款等传统融资渠道受限,房企不得不变着花样来融资。除了向员工发理财产品外,不少房企也开始推员工持股、高管人员期权激励,而这些的最终目的无非就是两个字:拿钱。
但今年以来部分银行开发贷额度紧张甚至直接停摆的消息时有传出。香港上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旭辉集团财务人士小张近来压力很大,因为现在很多银行开发贷已无额度,只有几家大行还有一些额度,但对于旭辉这样的企业来说,开发贷的利率也会较基准利率上浮30%。
而对于非上市非国企的小企业来说,它们已经不在银行的考虑范围内了。在一家国有大行工作的彭丹(化名)发现,今年以来银行对房企规模资质要求可谓步步提升。“一般来说我们都是会选择排名靠前的大型房企,只是这个标准上半年还是top50,现在已经变成了top20。”
“以前是银行追着我们走,现在是银行绕着我们走。”局势的反转让余斌感觉到,地产业的冬天或许真的来了,而且现在还不是最冷的时候。
天风证券分析师高志刚指出,企业内外部资金流受限,考虑到下半年到期和回售压力加大,如果再融资压力进一步增大,融资能力弱的中小房企可能面临流动性风险。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也认为,现在融资难是事实,但还远远没到最难的时候。
至于什么时候会触到谷底?现在谁也不知道。
来源:凤凰网
Ⅲ 在房企面临融资还债双重压力,应该怎么办
房地产企业面临融资还债的双重压力,房地产企业应该怎么做?这涉及到房地产企业大的经营策略的问题,谁也不能说给出个特别确切的答案。只能说房地产企业真真正正的踏实的去做好自己这个本职的工作,不谋求暴利空间也不是做不了。
房地产企业如果想踏踏实实的做好房地产企业建房子卖房子,这样一个过程,保证房子质量,即使是在当今建材价格上涨,金融监管压力增大,不允许实行预售制度等不利条件之下,仍然可以维持自己正常的利润空间,只是说不能像以前有那么高的暴利空间来。毕竟现在这个房子的价格你应该清楚,很少有房地产企业做亏本的买卖。
Ⅳ 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成功的案例
我本人确实是在房地产公司做融资的,但是,真实的现状是以房地产公司本身去做融资,基本没要可行性,除非是上市公司或者地方上的大型房地产公司,否则没戏。
不过,我们是属于小型的私人房地产公司,所以融资渠道是通过控制人的其他公司进行融资。关于你论文什么的,我不太懂你想通过什么方面的描述论述来证明你的观点。
Ⅳ 如何应对房地产企业的融资与现金流策略
2008年,中国企业如何度过现金流的冬天?一、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全面预算,八步骤“紧”银根“活”资产。国家从紧的货币政策在经历了几次存款准备金率调高后,效应开始出现。商业银行纷纷调整放贷政策,收缩中小型企业的放贷规模,实行滚动放贷策略。金融融资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而言,变得越来越困难。另外,雪上加霜的是,与往年同期相比,很多企业因为原材料涨价积压了资金,下游客户资金紧张导致应收账款攀升,企业资金周转速度降低,现金流告急,采购支付吃紧,生产组织难以保证正常的交货合同,企业运营举步维艰。因此,笔者认为,在国家从紧的货币政策下,当前,企业必须进一步“开源紧流”。一是管好劳动力成本,减少现金投资,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关系;二是企业必须密切关注库存的账龄、库存结构,盘活资产,降低非必要资金支出;三是调整扩张步伐,加强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控制非计划的资金投入计划,公司应投资那些付现款的项目,而非低投资回报的现金储存;四是调整信用管理政策,尽可能延长采购支付时间,缩短应收账款应收期,规避货币从紧带来的支付紧缩效应;五是企业必须加强销售回款管理,调整销售业务内部激励政策;六是全面关注现金流周转情况,检查核准现金流预期中的假设和数据,确保信息准确,规避销售人员夸大可能完成的销售目标,管好预期现金流;七是集中银行交易,对一个大公司来说,把300多个账单需求合计到一组或多组账户,并进行合理搭配,如此可降低现金透支,同时投资一个以现金流安全、流动性为目标的现金管理账户;八是置换或者剥离部分不良资产,将资产通过股权转让或者拍卖的方式转变为资本,通过风险融资或者其他融资手段,稀释部分股权。二、五步骤优化客户结构,调整销售策略,鞭打“信用拖延”。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必然会以牺牲一些中小企业为代价,只有符合转型要求的企业才能顺利度过拐点,进入健康、快速的发展通道。因此,企业主必须仔细关注上下游合作伙伴,优化客户结构,调整销售策略。笔者认为,优化客户结构一是要盘点现有客户,淘汰支付能力差、信用不良的合作伙伴;二是调整货款结算政策,尽可能现款结算,给予现款结算一定的返利政策;三是革新渠道,加大资金结算快、流通快的渠道投入和政策倾斜;四是增加高利润产品的渠道利润空间,更好地管理供应商,逐步收缩低技术含量产品的销售占比,淘汰粗放式运营管理的下游客户;五是尽可能延长上游客户结算信用期,确保毛利高,回款好,渠道成本低,流通快。三、六步骤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改善“企业DNA”。当企业运营的人工成本、费用成本、制造成本都在快速增长的时候,企业必须紧密关注自身的运营效率,优化管理流程,精简岗位编制,降低沟通成本,加快市场响应。笔者认为提高运营效率,企业必须在六个方面下工夫:一是优化管理流程,尤其是以市场为导向的销售管理流程,梳理流程瓶颈,改变不合理环节,做到内部运作高效顺畅,外部市场反应灵敏,相应速度快;二是调整组织结构,按照核心职能和关键流程考虑部门设置,压缩部门编制,降低人工成本,充分借助信息化推进组织结构扁平化变革;三是导入绩效管理,有效地将企业目标分解到部门和员工头上,抓住成本的牛鼻子,严格进行KPI考核,提高每人的工作绩效;四是建立知识管理系统,不断总结员工的岗位操作经验和成功的管理经验,并复制到工作中间去;五是推进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通过无纸公、电子化公,加快运营效率,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六是全方位控制成本,包括通过比价采购、集中采购、战略采购,减少采购中间环节等方式来降低采购成本;通过库存管理加强,减少不必要的库存,充分利用好边角料,减少生产现场的半成品等来降低库存;通过精细化管理,压缩营业费用,降低不必要的营销费用支出等等。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真正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富有竞争力的“DNA”。总之,当前形势下,企业只有密切关注现金流,降低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严格控制生产制造成本,加强品牌建设,全面改善自身管理,提高运营效率,才能应对经济转型带来的诸多挑战,接受市场的考验,形成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作者为联纵智达咨询集团副总裁)
Ⅵ 房企融资风险凸显是真的吗
倪鹏飞表示,虽然近一年来房地产相关资金不断收紧,但房企各项融资规模依然高于同期,面临资金链与信贷违约风险。
报告指出,房企负债率高企,已经达到或超过警戒水平。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A股136家上市房企负债合计达6.04万亿元,同比增加23.21%。36家房企资产负债率超过80%红线,占比近26.5%。其中,融创资产负债率高达92%,恒大、绿地、碧桂园等龙头房企也普遍接近于90%。值得一提的是,上市房企有息负债也整体攀升,截至9月底,136家房企有息负债总额达2.7万亿元,较2016年的2万亿元相比,同比增幅高达37%。
除负债外,信贷来源变化明显。报告显示,2016年9月份以来,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个人按揭贷款增速下降迅猛,同比增速由2016年6月份的51.4%降至2017年9月的1.3%,但与之相对应的是,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国内非金融机构贷款增速大幅增加,同比涨幅由2016年的7.2%增加至2017年8月的38.3%。
倪鹏飞表示,在目前房企总体负债率高企,资金集中兑付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楼市大幅波动会影响企业资金链安全,进而影响金融机构,因此,应加大对资金投向的管控,促进房企降低高杠杆资金占比。
Ⅶ “三道红线”威力显现 上半年中型房企融资规模“腰斩”
原标题:“三道红线”威力显现 上半年中型房企融资规模“腰斩”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戚琦琦
Ⅷ 关于房地产中小企业成功融资的案例,感激不尽!
其一,试点开征房产税。国家层面,今年首次将房产税改革纳入发改委年度工作计划。地方层面,“沪12条”表示“按照国家加快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的工作要求,本市将积极做好房产税改革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12月重庆市出台的楼市调控细则也有相似提法,这意味着上海和重庆将纳入房产税首批试点城市。
其二,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从规模来看,明年将开工1000万套,几乎是今年新开工量的两倍;从结构上看,重点将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其次是廉租房和棚户区改造,经济适用房正在被淡化。值得关注的是,“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属于首次提出,表明未来将形成住房供应的双轨制,保障和市场“两条腿走路”。
其三,继续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主要是加强落实“国十条”和“9·29新政”的政策,尤其是加大对土地闲置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置力度,抑制地方政府过度追求土地财政的行为,调整土地储备和土地利用制度;房地产信贷难以放松,三套限贷、外地无纳税证明限贷等严厉政策还将持续,开发贷款、房地产信托等保持紧缩态势;限购政策将继续执行,若房价继续上涨,则实行限购的城市还将继续增多;由于明年人民币还将继续升值,外资进入房地产业的热情不可能降温,限外措施有可能进一步升级。
参考:万家物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