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东帝汶事件具体情况。
简要历史
东帝汶位于东南亚努沙登加拉群岛最东端,岛国。包括帝汶岛东部和西部北海岸的欧库西地区以及附近的阿陶罗岛和东端的雅库岛。西部与印尼西帝汶相接,南隔帝汶海与澳大利亚相望。海岸线长735公里。境内多山,沿海有平原和谷地,大部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平原、谷地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26℃,年平均湿度为70%~80%。年平均降水量1200~1500毫米,但地区差异较大:北部沿海地区每年5月至11月为旱季,12月至翌年5月为雨季,年降水量为500~1500毫米;南部沿海地区6月至12月为旱季,12月至翌年2月及5至6月为雨季,年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中部山区年降水量为2500~3000毫米。
16世纪前,帝汶岛曾先后由以苏门达腊为中心的室利佛逝王国和以爪哇为中心的麻喏巴歇(满者伯夷)王国统治。16世纪初,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帝汶岛。1613年,荷兰势力侵入,于1618年在西帝汶建立基地,排挤葡势力至东部地区。18世纪,英国殖民者曾短暂控制西帝汶。1816年,荷兰恢复对帝汶岛的殖民地位。1859年,葡、荷签订条约,重新瓜分帝汶岛。帝汶岛东部及欧库西归葡,西部并入荷属东印度(今印尼)。1942年日本占领东帝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澳大利亚曾一度负责管理东帝汶,不久后葡恢复对东帝汶的殖民统治,1951年将东帝汶改为葡海外省。1960年,第1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1542号决议,宣布东帝汶岛及附属地为"非自治领土",由葡萄牙管理。
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爆发“武装部队运动”推翻了独裁政权,葡开始民主化和非殖民化进程。1975年葡政府允许东帝汶举行公民投票,实行民族自决。主张独立的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简称革阵)、主张同葡维持关系的民主联盟(简称民盟)、主张同印尼合并的帝汶人民民主协会(简称民协)三方之间因政见不同引发内战。革阵于1975年11月28日单方面宣布东帝汶独立,成立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同年12月,印尼出兵东帝汶,1976年宣布东为印尼第27个省。1975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要求印尼撤军,呼吁各国尊重东帝汶的领土完整和人民自决权利。此后联合国大会多次审议东帝汶问题。1982年联大表决通过支持东帝汶人民自决的决议。从1983年至1998年,在联合国秘书长斡旋下,葡萄牙与印尼政府就东帝汶问题进行了十几轮谈判。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1998年印尼苏哈托政权下台。1999年1月,印尼总统哈比比同意东帝汶通过全民公决选择自治或脱离印尼。5月5日,印尼、葡萄牙和联合国三方就东帝汶举行全民公决签署协议。6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成立联合国驻东帝汶特派团(UNAMET),于8月30日主持东帝汶全民公决。东45万登记选民中,约44万人参加了投票,其中78.5%赞成独立。哈比比总统当日表示接受投票结果。投票后东亲印尼派与独立派发生流血冲突,东帝汶局势恶化,联合国特派团被迫撤出,约20多万难民逃至西帝汶。9月,哈比比总统宣布同意多国部队进驻东帝汶。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成立由澳大利亚为首、约8000人组成的多国部队,并于9月20日正式进驻东帝汶,与印尼驻军进行权力移交。10月,印尼人民协商会议通过决议正式批准东帝汶脱离印尼。同月,安理会通过第1272号决议,决定成立联合国东帝汶过渡行政当局(UNTAET,简称联东当局),全面接管东帝汶内外事务。
1999年11月,东帝汶成立具有准内阁、准立法机构性质的全国协商委员会(NCC),2000年7月成立首届过渡内阁,2001年8月举行制宪议会选举,9月15日成立制宪议会和第二届过渡内阁,2002年4月举行总统选举,东独立运动领袖夏纳纳·古斯芒当选。2002年5月20日,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是本世纪第一个新生国家。
联合国继续向东帝汶派驻由军队,民警和文职官员组成的支助团(UNMISET),协助东帝汶政府工作,任期至 2005年5月。2005年5月20日,联合国在东设立为期一年的后续特派团,即联合国东帝汶办事处(UNOTIL),继续为东政府重建工作提供协助。2006年8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向东派遣任期为六个月的联合国综合特派团(UNMIT),以协助保持东局势稳定,帮助东举行2007年总统和议会大选。2007年2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决定将特派团任期延长一年,确保东社会治安和大选顺利进行。
2007年5月9日,奥尔塔当选东帝汶总统,古斯芒被任命为总理。
[编辑本段]政治
东帝汶独立以来,局势总体稳定。东政府加强行政、司法和警务建设,致力于推进经济重建和社会发展。2004年,东颁布了政党法,一批涉及行政、司法、商业、投资的法案提交议会讨论;地方政权建设基本完成,政府管理深入到基层。
但东经济基础薄弱,政府缺乏执政经验,失业和贫困问题较为突出,民众不满情绪时有浮现。2006年初以来,600名被开除士兵闹事,引发大规模社会骚乱,30多人死亡,60多人受伤,20多万人逃亡。6月27日,东总理阿尔卡蒂里辞职,独立人士、前国务兼外长与合作部长(外长)、前国防部长奥尔塔接任政府总理。新政府于2006年7月14日成立,任期至2007年大选前。
【行政区划】 全国分为13个地区(Districts):阿伊莱乌、阿伊纳罗、包考、博博纳罗、帝力、埃尔梅拉、劳滕、利基卡、马纳图托、马努法伊、欧库西、苏艾和维韦克;区以下有65个县(Sub-Districts),443个乡(“苏古”,Sucos),2236个村(Aldeias)。
【经济】经济处于重建阶段。1999年脱离印尼以来,经济主要依靠外国援助和国际机构拉动当地消费,2001年GDP增长18%,达3.87亿美元。但随着国际职员大批撤离,服务业急剧萎缩,加上旱涝灾害造成农业歉收,经济增长大幅滑坡,2003年、2004年GDP分别为3.41和3.53亿美元。
2005年,东石油收入有较快增长,农业收成较好,但国内消费市场仍处于萧条之中,非石油业增长缓慢。2005年非石油领域国内生产总值3.499亿美元,增长2.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64美元。2006年因发生社会骚乱,东经济受到严重影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2006年东经济将出现1.6%的负增长,通货膨胀率由05年的0.9%上升至5.7%。
为扩大油气收入,东2005年7月设立石油基金,至2006年底已达10亿美元。
东通用美元,发行有与美元等值的本国硬币。
(资料来源:200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报告和2006年世界银行统计资料)
【资源】 主要矿藏有金、锰、铬、锡、铜等,帝汶海有储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帝汶海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工业】2003年工业产值7435万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21.8%。以印刷、肥皂、手帕、纺织业为主。
【矿业】 以石油、天然气为主。2004财政年度油气收入4100万美元,2005年油气收入2.65亿美元。
【农业】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90%,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主要农产品有玉米、稻谷、薯类等。粮食不能自给。经济作物有咖啡、橡胶、椰子等,咖啡是主要出口产品。2005年农、林、渔业产值1.113亿美元。农业是其经济支柱。农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许多地区的居民基本上还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中。主产玉米、稻谷、薯类等。经济作物有咖啡、橡胶、可可和椰子等。饲养马、牛、羊等牲畜,帝汶种小马颇有名气。工业基础薄弱,仅帝力及附近有小型的加工业。主要出口咖啡、椰子、紫檀木、橡胶;主要进口食品、纺织品、车辆及其它工业品。交通不发达,有2 000多千米的土公路,仅旱季能通行。 帝力是唯一深水港,近郊有两个小机场,包考镇有一个国际机场。
【旅游业】 多山、湖、泉、海滩,具有一定旅游潜力,但旅游资源尚待开发。除帝力外,其它地区几无旅馆,国际航班很少。1989至1995年,每年赴东旅游的外国游客约1500人。
【气候】高温多雨,无寒暑季节变化。
【交通运输】 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公路总长3800公里,许多道路只能在旱季通车。帝力港为深水港,另有COM海港、HERA渔港等。帝力机场为东唯一国际机场,另有3个一级机场、5个二级机场。
【财政金融】2006/2007财政年度总预算为3.15亿美元。截至2004年底,商业银行存款达8400万美元。现有葡萄牙国民海外银行(BNU)、澳新银行(ANZ)、印尼曼迪利银行(Mandiri)等外资银行。
【对外贸易】 积极发展外贸,努力扩大出口。主要出口产品为咖啡、檀香木、橡胶和椰子等经济作物,其中咖啡约占总出口额的90%。2005年货物贸易进口1.02亿美元,减少10.46%;出口809.3万美元,增长16%。印尼是东最大进口国,占进口总额47%;美国是东最大出口国,占出口总额49%。
【外国资本】 投资环境有所改善,外资投入增加。截止2007年2月,共吸引外资1.63亿美元。
【外国援助】1999年底,世行首次召开东帝汶捐助国会议(2003年6月改名为"东帝汶与发展伙伴会议"),此后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讨论东财政预算和国家发展战略,并设立两个基金,即由联合国经管的统一信托基金(CFET)和世行经管的东帝汶信托基金(TFET),作为对东捐助渠道。截至2005年4月,美国承诺对东援助约1亿美元,约70%已落实。日本约2亿美元,已基本执行完毕,2005年财政年度将再向东提供2000万美元援助。欧盟共承诺约7亿欧元,其中6亿已拨付。亚洲开发银行已提供930万美元援助。澳大利亚每年提供约4000万澳元,葡萄牙每年提供约2000万美元。
人民生活 2002年被联合国列为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全国有4座医院,县一级设有卫生中心,仅能向60%有人口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生育率7.8%,为世界最高。平均预期寿命55.5岁,50%的儿童营养不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8%。全国41%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2/3人口无饮用水。全国失业率8.5%,城市失业率为40%。
2005年人口增长5.4%,高于经济增速,导致贫困和失业加剧。2006年因爆发社会骚乱,难民人数激增。截至2006年底,难民总数约2.3万,主要集中在首都帝力市。
【军事】 东帝汶国防军2001年2月成立,原为东帝汶民族解放军,司令部位于帝力市。总司令塔乌尔·马坦·鲁瓦克准将(Taur Matan RUAK)。2005财年东国防预算约600万美元。东警察部队截至2004年底已完成部署约3000人。
东帝汶独立过渡期间,由联合国维和部队担负防务工作,总军力最多时达8950人。东帝汶建国后,防务工作逐步向东国防军转移,联合国维和部队人数一度削减。2006年4月,600名印尼国防军因待遇不满,举行抗议示威而被开除。此事引发东社会大规模骚乱,军警系统全部陷于瘫痪。国际维和部队进驻后,东政府开始重建军队和警察部队。
【文化教育】共有小学700所,初中100所,科技院校10所。东帝汶国立大学于2000年11月重新开办,在校生500人。全国文盲率约48%,其中农村文盲率达80%左右,入学律66%。
【新闻出版】主要报纸有:《帝汶邮报》(Timor Post),2002年11月8日创办的葡萄牙语报,日发行量约2000份。《东帝汶之声》(Suara Timor Lorosae),德顿语、印尼语和葡语报,日发行量约2000份。尚未成立通讯社,主要葡语新闻来源于葡萄牙卢萨社(LUSA,又名葡通社)。
【电台和电视台有】东帝汶国家电台(RNTL),节目覆盖率90%,用葡语和德顿语播出;东帝汶电视台(TVTL),节目覆盖率30%,用葡语和德顿语播出;东帝汶民族解放军电台--希望之声(RADIO FALINTIL-VOZ DA ESPERANCA),用德顿语和葡语广播。
[编辑本段]外交
【对外关系】 奉行务实平衡、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首先重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其次重视发展与印尼、葡萄牙、澳大利亚、美国以及亚洲国家的关系,广泛寻求国际援助。截止2006年2月已与100多个国家建交,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国家在帝力设立了大使馆(或代表处),并派遣了常驻大使或代表。阿根廷等30多个国家向东派驻了非常任大使或代表。东在中国、葡萄牙、马来西亚、印尼、澳大利亚(兼驻新西兰)、美国、比利时和莫桑比克等国建立了大使馆,在纽约设立了常驻联合国代表处(常驻代表兼驻美大使),向布鲁塞尔派出了常驻欧盟代表(兼驻比利时大使),在悉尼设立了总领馆,在印尼巴厘岛和古邦设立了领事馆。
【同国际组织关系】 重视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关系。截至2005年7月已加入22个国际组织,其中2002年8月加入葡语国家共同体(第8个成员国),9月27日加入联合国(第191个会员国)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联合国人口基金、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同年还加入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国际刑事法院、国际刑事警察组织;有17个国际组织在帝力设立了办事处。3月,夏纳纳总统参加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第60届人权会议。4月,东政府与世界银行在帝力举办“东帝汶与发展伙伴会议”。9月,东总理奥尔塔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代表签署了由UNDP向东提供2007年总统和议会大选技术和后勤支助的协议。
【同中国的关系】 2002年5月20日建交,时任外长唐家璇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东帝汶独立庆典,并与奥尔塔外长签署两国建交联合公报。2006年两国关系进展顺利。1月,东农业、林业和渔业部长埃斯塔尼斯劳·席尔瓦来京出席由中国政府、世界银行和欧盟共同举办的禽流感防控国际筹资大会。2月,东国防部长罗德里格斯访华。3月,东卫生部长阿劳若访问澳门,希与澳门在传染病监控领域进行合作。4月,我新任驻东大使苏建向夏纳纳总统递交国书。9月,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机会议在澳门举行,中东两国政府签署包括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在内的多项文件。
中国驻东帝汶大使:苏健
东帝汶驻中国大使:布兰科(Olimpio Maria Alves Gomes Miranda BRANCO)
【同美国的关系】 2002年5月20日建交。同年8月,两国签署关于美军免于引渡到国际刑事法院进行审判的豁免协议以及美军在东“军事地位”协议。2006年,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1月,美众议院民主援助委员会代表团访东。3月,美“千年挑战账户”代表团访东。8月,美海军医疗船“仁慈”号抵东,开展对东的人道主义和民事援助工作。
【同印尼的关系】 2002年7月建交,此前印尼总统梅加瓦蒂应邀出席了东帝汶独立庆典。2006年两国关系进一步改善。2月,夏纳纳总统在巴厘岛与印尼总统苏希洛会晤,就东向联合国提交东人权调查报告事达成谅解。4月,东外长奥尔塔对印尼进行工作访问,与苏希洛、外长哈桑会晤并表示支持印尼成为2007/08年度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6月,苏希洛总统与夏纳纳总统再次在巴厘岛会晤。7月,奥尔塔再次访问印尼,是其就任总理后的首次出访。苏希洛在会谈后表示,将大力支持东帝汶加入东盟。12月,夏纳纳总统出访印尼,并与苏希洛等印尼领导人会面。
两国间遗留问题的解决取得积极进展。至2006年12月,东与印尼陆地边境划分基本完成,只有1%尚未确定。
【同澳大利亚的关系】 澳一直积极推进东独立进程,东独立运动组织曾长期在澳设有办事处。据澳方2001年统计,出生在澳的东帝汶人有9386名,在澳居住的有15375名。2002年5月20日两国建交。
2006年双边关系发展迅速。1月,澳东政府签署《帝汶海协定》,就帝汶海油气资源收益分配达成一致。2月,两国政府完成在联合石油开发区实施的新石油开采条例和石油产量分配合同的程序。5月,澳外长唐纳短暂访东,与东总统、总理和外长会晤,双方就解决东危机、派遣国际警察部队来东维和进行讨论。6月,澳总理霍华德对东进行访问,成为东新政府成立后首位访东外国政要。9月,澳东签署《联合国石油开发区安全问题备忘录》,以保护联合石油开发区内石油生产设施。10月,东总理奥尔塔赴澳访问。12月,东总统夏纳纳访澳。
【同葡语国家的关系】 东帝汶将自身定位为地处亚洲的葡语国家,同葡语国家共同体及其成员国关系是东外交重点之一。与原宗主国葡萄牙关系密切,2002年5月20日建交。2006年两国关系发展顺利。2月,东总理阿尔卡蒂里对葡萄牙进行工作访问。同月,应夏纳纳总统邀请,葡萄牙总统桑帕约访问东帝汶。3月,夏纳纳总统前往葡萄牙出席葡总统席尔瓦的就职典礼。同月,葡劳工部长席尔瓦访东。9月,葡内政部长科斯塔访东。12月,葡萄牙议会代表团访东。
2006年东与其他葡语国家关系也有一定发展。4月,东议会代表团赴安哥拉参加的五届葡语国家议会论坛。7月,葡语国家共同体代表团抵达帝力,评估如何帮助东稳定局势,恢复和平。
【同日本的关系】 日本是东帝汶主要捐助国之一,1999年以来向东提供援助达2.2亿美元。 2006年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3月,东总理阿尔卡蒂里访问日本,重申支持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9月,东帝汶首任驻日本大使就职。
【同东盟国家关系】 已与东盟10国建交。2006年双方关系进一步密切。2006年4月,东外长奥尔塔对菲律宾进行工作访问,参加反恐专家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7月,东总理奥尔塔前往马来西亚出席东盟会议,正式提交东加入东盟的申请。8月,东总理奥尔塔赴雅加达参加东盟百名领导人论坛。9月,东与缅甸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2月,东政府与泰国KYTBW公司签署一项利用生物气化发电的合资协议,总额达8000万美元,是外国公司在石油领域之外在东投资的最大项目。
【同欧盟及欧洲国家的关系】 2006年1月,瑞典议会文化事务委员会代表团访东。9月,东总理奥尔塔访问挪威,与挪威总理及外长等会晤。10月,东总理奥尔塔访问梵蒂冈。11月,欧洲议会代表团访东。
【同其他国家的关系】2006年8月,东时任总理奥尔塔访问科威特。
[编辑本段]行政区域
东帝汶有十三个省:
阿伊莱乌省(Aileu)
阿伊纳罗省(Ainaro)
包考省(Baucau)
博博纳罗省(Bobonaro)
Cova-Lima
帝利省(Dili)
埃尔梅拉省(Ermera)
劳滕省(Lautem)
利基卡省(Liquica)
马纳图托省(Manatuto)
马努法伊省(Manufahi)
欧库西省(Oecussi-Ambeno)
维韦克省(Viqueque)
⑵ 红色资本家、经营之神是谁
阿曼德·哈默这位美国实业界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曾被人称为“经营之神”、“幸运之神”。1898年5月21日生于美国,在上大学时,即开始经营父亲留给他的药厂,获得很大成功,成为当时美国惟一的大学生百万富翁。1921年赴苏联,成为贸易代理人,获得巨额财富。1956年58岁的哈默收购濒临倒闭的西方石油公司,逐步使其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1974年哈默的西方石油公司年收入高达60亿美元。哈默一生与东西方政界领导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在全世界享有盛誉。从他经营的各种行业来看,可谓无往不胜。无论是与苏联人做粮食、铅笔、毛皮生意,帮赫斯特卖珍玩,还是经营威士忌酒、石油,都一一获得大利;从他的对手的角度来看,也不得不惊呼“哈默是无敌的”。
然而,“无敌的”哈默,“经营之神”哈默,却栽过一个不大不小的跟头:对方出了远不是他能接受的价,他坚决不要,可几次较量后,他不得不接受对方的条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吃到一块好牛排委实不易。受此启发,哈默踏人养牛业这一行。牛要卖得出好价钱,很大程度上系于种牛的血缘、质量。
正好,其时有一头名叫“埃里克王子”的得奖种牛,在密苏里州拍卖,这头种牛被养殖专家誉为本世纪最佳种牛。开始时,哈默想出个“大价”,用1.5万元买下。但一个叫奥布莱恩的企业家比他更出得起价,以3.51万元将它买下了。退而求其次,他以2.75万元,买了前一年国际种牛赛冠军——“野蛮王子”来繁殖牛群,到后来一年收入上百万元。这使他更加感到“埃里克王子”的可贵。
正在这时,一位兽医告诉他一个好消息:“埃里克王子”患了阳萎病,而且据他的分析:它的病仅是心理上的,而非生理上的。还可利用其精液进行人工授精。
听到这个消息,哈默心花怒放,当即打了个电话给奥布莱恩:“莱斯,老朋友,把您的‘王子’卖给我,怎么样?”
“我很乐意这样做。”奥布莱恩的答复竟是出奇的爽快。
“好,你打算出什么价?”
“10万元。”
这一棒把哈默简直打昏了。他不由吼骂起来:“您疯了吧?我刚听说您这头牛不能再交配了,而且一年多没有交配过了。”
“那您为什么要买呢?”对方竟反击说,“我知道您想干什么。大学里已经派人来讲过,‘埃里克王子’还可以作人工授精的种牛呢?”
原来对方已洞察了自己的心理!哈默有些气馁了。他当即以很委婉的语调向对方讨价还价:“我也仅仅是碰碰运气而已。谁也没真正证明它还能生育。这样吧,‘埃里克王子’已给您服务这么久了,我一分钱不少,照原价给您,怎么样?”
“10万元。”对方寸步不让。
咬咬牙,哈默立即将价拉了1倍多:“我们折衷一下,7.5万元,不过您得让我做次试验。好不好?”
奥布莱恩稍微沉吟了一会,接着说:“好吧,你来吧!”
哈默带着兽医去了,试验结果十分满意。于是他掏出7.5万元的支票交给奥布莱恩。
奥布莱思接过支票看了看,又把它还给哈默:“钱不够。”
“怎么?不是讲好7.5万元的吗?”
“不,我没有讲同意7.5万元成交,我只是同意你到这里来做试验。”
这简直是十足的无赖!哈默气昏了,转身就走。奥布莱恩在背后微笑着目送他。
次年12月,最负盛名的芝加哥国际牲畜展览会开幕了,哈默带着一头年轻母牛参展。此时的哈默尽管在养牛界已很名气,但可惜的是,他的牛却从未得过芝加哥展览会的世界冠军。这一次却大不相同,这头母牛也是“埃里克王子”的后裔,作为牛犊时,哈默就出了5000元的高价将它买下,同时他又请了一些最有名望的专家来饲养。他志在必得,养牛界的许多同行也认为冠军非它莫属。
可没料到,这头母牛仅得一个亚军。冠军还是被“埃里克王子”的另一“女儿”抢走了!奥布莱思的电话:“莱斯,我愿意出你要的10万元……”
终于,这笔生意,还是以比奥布莱恩当初买人价高6.49万元的价成交了。
1921年的苏联,经历了内战与灾荒,急需救援物资,特别是粮食。哈默本来可以拿着听诊器,坐在清洁的医院里,不愁吃穿地安稳度过一生。但他厌恶这种生活。在他眼里,似乎那些未被人们认识的地方,正是值得自己去冒险,去大干一番事业的战场。他做出一般人认为是发了疯的抉择,踏上了被西方描绘成地狱似的可怕的苏联。当时,苏联被内战、外国军事干涉和封锁弄得经济崩溃,人民生活十分困难;霍乱、斑疹伤寒等传染病和饥荒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采取了重大的决策——新经济政策,鼓励吸引外资,重建苏联经济。但很多西方人士对苏联充满偏见和仇视,把苏维埃政权看作是可怕的怪物。到苏联经商、投资办企业,被称作是“到月球去探险”。
哈默心里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但风险大,利润必然也大,值得去冒险。于是哈默在饱尝大西洋中航行晕船之苦和英国秘密警察纠缠的烦恼之后,终于乘火车进入苏联。沿途景象惨不忍睹:霍乱、伤寒等传染病流行,城市和乡村到处有无人收殓的尸体,专吃腐尸烂肉的飞禽,在人的头顶上盘旋。哈默痛苦地闭上眼睛,但商人精明的头脑告诉他:被灾荒困扰着的苏联目前最急需的是粮食。他又想到这时美国粮食大丰收,价格早已惨跌到每蒲式耳一美元。农民宁肯把粮食烧掉,也不愿以这样的低价送到市场出售。而苏联这里有的是美国需要的、可以交换粮食的毛皮、白金、绿宝石。如果让双方能够交换,岂不两全其美?从一次苏维埃紧急会议上哈默获悉苏联需要大约100万蒲式耳的小麦才能使乌拉尔山区的饥民度过灾荒。机不可失,哈默立刻向苏联官员建议,从美国运来粮食换取苏联的货物。双方很快达成协议。初战告捷。没隔多久,哈默成了第一个在苏联经营租让企业的美国人。此后,列宁给了他更大的特权,让他负责苏联对美贸易的代理商,哈默成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美国橡胶公司、艾利斯一查尔斯机械设备公司等30多家公司在苏联的总代表。生意越做越大,他的收益也越来越多。他存在莫斯科银行里的卢布数额惊人。
朋友告诉他:20世纪20年代初期创立的西方石油公司,正处在风雨飘摇的困境之中。这家公司请求哈默给予帮助。对石油行业还是外行的哈默,同意借给5万美元作为尝试,让该公司钻两口油井,将来得到的利润各占一半。哈默的打算是:如果这两口井是枯井,这笔钱可以根据当时的规定,作为亏损从应缴纳的税款当中扣除。
出乎哈默意料之外的是:两口井都出了油。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一下子上涨了。初次尝试的成功,引起哈默在石油行业进行冒险的极大兴趣。1957年,他干脆把借给该公司的贷款转化为股票,成为西方石油公司最大的股东,当上该公司的总经理。
石油钻探事业毕竟是一项冒险性很大的行业。1961年,西方石油公司几乎用完了1000万美元勘探基金,但仍无所建树。哈默计划集中余力,攻克难点。这计划吸引了一个名叫鲍勃的青年地质学家。他向哈默建议:旧金山以东有一片被德士古石油公司放弃了的地区,这地区可能有天然气田,西方石油公司应该把它租下来。
哈默接受了意见,汇集了一大笔钱,投入这一冒险活动。这个地质学家挖井定位为离开那几口废井大约600英尺的一块空地上。当钻到8600英尺的深度时,终于钻出了加利福尼亚的第二大天然气田,价值2亿元。几个月以后,又在附近钻出了一个蕴藏量丰富的天然气田。
1966年,西方石油公司来到盛产石油的利比亚。正值利比亚政府准备进行第二轮出让租借地的谈判。来自9个国家的40多家公司参加了这次投标。哈默要同这些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争夺,似乎有点不自量力,这些石油巨头一举手就可以把他打倒。但哈默依然乘坐一架由轰炸机改造的飞机赶来了。他采取了独特的投标方式。他独出心裁,用红、黄、绿三色彩绸做成投标书,正好和当时利比亚的国旗颜色一样。并且,他还在投标书中特别注出:如果西方石油公司中标,公司将为国王先祖所在地的绿洲造一个漂亮的大花园。这样,哈默成功地创造了开发利比亚石油的机会。他一举得到了两块租借地,使那些颇有名望的竞争对手大吃一惊。
但是,这两块地很快成了哈默烦恼的源泉,钻出的头三口井都是滴油不见的干井。每打一口井就要花费300万美元,另外还得花费200万美元用于地震探测和向利比亚政府的官员交纳不可告人的贿赂金。董事会里有些人开始把这项计划叫做“哈默的蠢事”,连公司里的第二大股东里德,也主张应该撤退。哈默是九头牛也拉不回的脾气,他大力支持公司的地质家采用电子计算机探测新技术,终于打出。了9口油井,其中一口井年产7.3万桶,是利比亚最大的一口井。
利润开始像石油一样源源不断地流进西方石油公司的账户,冒险又一次取得成功。
西方石油公司海外石油事业的另一个具有冒险性而获得成功的投资,是对英国北海油田的开发。1972年,该公司在北海连钻三口都是枯井,每口井的代价为2.50万美元。幸而最终得到上帝垂青,钻出了石油,获得了成功。
目前,公司已与英国的格蒂石油国际有限公司,联合化学有限公司和报界大亨汤普森的苏格兰石油有限公司等组成北海开发石油的财团,西方石油公司占有36.5%的股份。
犹太人在中国
早在唐代就有犹太人从陆路经古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国。但较多的犹太人是在北宋时期以后从印度转道进入中国的。
当时,这些犹太入主要的活动是经营商业,尤其是出售布匹。开封当时是北宋的都城,有近百万人口,经济非常繁荣,这样就为这些善于经商的犹太人提供了发挥的广阔天地。
名扬开封府的石璞就是这些犹太人当中的一个。在清朝康熙年间,石璞来到河南省开封北土街创办“石子玉汴绸庄”。是一间自产自销的丝绸手工工场和零整批销店。石璞是位机敏而勤劳的犹太后代,他通过对市场的考察,发觉丝绸行业有发展前途,从而决心在这方面开创自己的事业。善于心计和有远谋的他,在开创丝绸事业中不急于求成,而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待逐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打下基础后,才直接介入。
当他真正独立经营之时,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炮打响,使自己的经营一往无前,击败各方面的竞争者。石璞的丝绸业务经营是从当丝织厂学徒开始的,当他立志创办“石子玉汴绸庄”之后,他不嫌弃当学徒的收入微薄,也不畏惧学徒工作的艰辛,到一间丝织厂去当学徒。在那里,他埋头工作,不怕苦和累,样样工作都争着去干,由于细心观察和注意学习,他每项工作都很快上手,干得出色。厂里有些人笑他是小黄牛,不明白他这么卖力当学徒所求的是什么。石璞如此卖力工作,为的是熟悉织造丝绸的各种技术,掌握有关诀窍。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丝绸技艺迅速提高,老板很赏识他,很快把他当做技工使用。经过几年的学徒生活和几年技工生涯,石璞成为一位丝织行业的能工巧匠了。此时,时机已成熟,他找了个适当的理由,以自己前段积攒的一点积蓄和学习到的本领,创办“石子玉汴绸庄”。开始之时,他的绸庄是间狭窄的小工厂,三十几平方米的房子,后大半截是工厂,其内是机房、剪裁、纺织、绣花、平熨等加工场地:前小半截则是零售、批发展卖店。就是这么一个前店后厂的小绸庄,石璞自任老板,又是技师,并且是推销员。
由于石璞织造丝绸的技艺超群。做出的产品倍受顾客欢迎。他织造的各色绫、绸、纱很快驰名各地,远销全国及海外。传说石璞曾经因此受到康熙皇帝的嘉奖。随着生意的兴旺,石璞的加工厂和绸庄逐步扩大,成为开封乃至中国数一数二的大绸庄。他们生产的黄绫色光绚丽,质地细密,轻柔飘洒,成为驰名中外的名产。当时河南地方乃至全国的大吏和富豪常用这种黄绫上贡皇室,号称“贡绫”。石璞开创的汴绸庄由于经营得法,在他自己及其后裔的努力下,蓬勃发展,经历了九代清朝皇帝,直至民国年间,前后达200多年。留下了许多关于石璞和“石子玉汴绸庄”的传说故事,如《十二个金牛犊儿的故事》、《康熙私访汴绸庄》和《石子玉汴绸庄的好丝绸》等。
近代又有一些犹太人社团在中国兴起,它们主要集中在哈尔滨、天津和上海等几个大中型城市。
在19世纪中叶,精明的犹太商人他们特有的商业眼光,瞄准了黄浦江畔的这块风水宝地,纷纷前来“淘金”。近代来到上海的犹太人以英籍居多,大都来自英属印度、埃及和伊拉克等地。从鸦片、茶叶、丝绸贸易开始,后发展到工业、金融、房地产等方面,逐渐成为上海乃至远东最富有的一个犹太商人集团。
第一个来上海谋发展的犹太人是大卫·沙逊。沙逊家族不仅最早来到上海,而且经过100年的经营发展,成为上海外商中的首富。大卫·沙逊出生在伊拉克的巴格达,大约在19世纪初迁到英属印度的孟买并加入了英国籍。
上海成为通商口岸不久,精明过人的大卫就来到了上海,于1845年建立了沙逊洋行。这个洋行靠从事非法的鸦片贸易起家,没有多久就牟取了巨额的暴利。沙逊洋行先后在伦敦、香港、上海、横滨、长崎等地开设了分行,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国际商业帝国。后来大卫又转向金融业,他与其他几家洋行于1864年共同创办了著名的汇丰银行,在上海和香港两地同时经营。到大卫·沙逊1864年底病死时,这个家族的财产已多达400万英镑。沙逊家族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在上海经营了整整100年,经历了四代人,到该家族的第四代继承人维克多·沙逊时,沙逊集团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上海首富。沙逊集团有上海地产有限公司、汉弥尔登信托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投资信托公司等多个公司。旧上海共有10层以上的大楼28座,沙逊集团拥有其中的6座。到中国抗日战争爆发时,沙逊集团在上海的投资涉及纺织、食品、建筑、交通、金融等13个行业的24家企业,总资产达50亿中国法币。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沙逊集团开始将其财产从上海向国外转移。
到上海解放前夕,新沙逊洋行将其总部从上海迁往巴哈马群岛的拿骚,结束了沙逊家族在中国100年的历史。
另一个传奇人物就是本书中我们已经多次提到过的阿隆·哈同。他的发家经历和经营技巧,我们在前面已分别做了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他去世时,他的遗产中仅不动产部分就有土地近500亩,各种建筑1300余所,遍布上海的繁华地段。哈同的传奇不仅由于他经营的能力,而且还由于他与中国社会的密切关系。大部分来上海的外国冒险家多数都不打算在这里定居,他们的目的只是在这里发财享乐。即使沙逊家族这样以上海为基地的大财团也在世界其他许多地方建立了分支机构,一旦中国情况有变,马上就把其财产转移到国外,一走了之。而哈同则不同,他不但在中国发了财,而且还深深地进入了中国社会,在上海安居乐业。人们对哈同热心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关系有很多的说法。有人认为他已在思想上完全接受了中国文化,也有人认为这只是他的一种谋略。但不管怎么说,这些活动说明他已深深地融入了中国社会,而且他的这些活动在客观上对近代上海的文化事业、市政及经济建设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上海的犹太富豪中。除了沙逊家族和哈同外还有很多的犹太商人。他们的财富虽然没有沙逊、哈同那样巨大,但也是些有名的百万富翁,在近代的上海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比较著名的有嘉道理家族、埃兹拉家族以及安诺德家族等。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以后,上海犹太商人的活动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并从此走向衰落。早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沙逊集团等一些犹太企业就开始将其资产从上海转移到其他的国家。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租界后,对各国外商的财产进行了掠夺性的接管,这些犹太商人也未能幸免。之后,中国又开始了内战,时局非常混乱和动荡。上海的犹太商人意识到在中国内地发展的机会很小了。纷纷开始撤出资产,沙逊集团将其总部迁到了巴哈马群岛,嘉道理家族将其经营中心搬到了香港,还有一些迁到了美洲、欧洲、澳洲。
在近现代,中国的哈尔滨曾是犹太人在东亚地区的最大聚居中心和精神中心。犹太人在哈尔滨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对哈尔滨的经济繁荣、城市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犹太人在哈尔滨居住的几十年里,经济活动十分活跃,创办了众多的工贸商服企业,为哈尔滨近代工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这些工业包括采矿、冶金、金融、流通、宾馆、林业、面粉、制油、酿酒、制糖、烟草、建筑、印刷、出版、仓储、运输、畜牧等行业领域。犹太人还通过他们的贸易才华,开创了中国大豆输出欧洲的历史先河。
犹太人最初是随着中东铁路的开工而移居哈尔滨的。这条铁路的修建对犹太人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商业契机。哈尔滨犹太人借助与中东铁路公司内上层犹太人的关系,承包了中东铁路工程、林场、煤矿,开办航运公司,并为从事中东铁路建设的俄国工人和中国工人提供生活服务,不少人因此而大发其财。
著名的斯季德尔斯基家族就是这样发迹的。1903年,他获得了韦沙河等五片森林的采伐权。1909年开始经营扎责诺尔煤矿,1924年又获得穆棱煤矿的经营权,成为中东铁路燃料的主要供应商。
另一个重要的犹太家族索斯金家族则开办了航运公司。
自中东铁路修建后,哈尔滨犹太人先后在面粉、制油、酿酒、制糖、烟草、畜牧、建筑、印刷、出版、仓储等行业中创办了众多企业。为哈尔滨近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例如。1908年创建的、由犹太人卡甘经营的阿什河糖厂,是中国第一家甜菜制糖厂,在中国工业制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创办于1914年的华英油坊,设备先进,使哈尔滨的食油业最终进入了欧美市场。
有趣的是。犹太人还于1906年和1907年先后开办了哈尔滨最早的烫发店和西服制衣厂,培养了一批中国技师。
除了创办企业,精明的哈尔滨犹太人当然不会放弃自己最擅长的商业活动。
他们在皮毛鉴定方面具有卓越的见识,哈尔滨及东北的95%的毛皮商都是犹太人,在这一领域,他们具有绝对的垄断优势。
哈尔滨是中国最早引进西药的城市之一,犹太人对此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时在哈尔滨及中国东北从事西药贸易的几乎全是犹太人。
在出口方面,1907年,哈尔滨犹太人比特克诺夫斯基首次将中国产大豆销往欧洲,开创了中国大豆出口欧洲的历史先河。
1922年,伊·索斯金等犹太商人创办了哈尔滨远东商业银行;1923年,哈尔滨犹太人集资创办了一家民营银行——哈尔滨犹太国民银行;1926年,哈尔滨犹太人又创办了哈尔滨协和银行。此外,带有国际犹太资本的银行还有华俄道胜银行、汇丰银行、花旗银行等。
特别是1898年设立的华俄道胜银行哈尔滨分行,是哈尔滨及东北地区最早出现的一家外国银行,也是哈尔滨近代金融业的开端。
据1926年的统计资料,哈尔滨的犹太工商企业达489家,工业部门种类达28类,商业25种;在东北三省的外国人总资本中,犹太人商业占31.6%,工业占46.5%。
在“哈尔滨交易所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中,总共13名委员及候补委员,犹太人占了8席,而且交易所议长之职始终由犹太人担任。
1927年,犹太人在哈尔滨的势力出现衰退趋势,俄亚银行的破产使许多犹太商社蒙受巨大打击。1932年,日本占领哈尔滨,犹太人受到排挤迫害,许多犹太商店倒闭,一些犹太人被迫离开哈尔滨,前往上海或美国等地。
此后犹太人又相继建立了一批小学、中学以及各类专门学校,如商业会计学校、钢琴声乐学校、音乐艺术学校、小提琴学校等,为犹太社区和哈尔滨市培养了一批商业、音乐人才。
1912年,犹太人在哈尔滨建立了一座民族图书馆,藏书15000卷,上至拉比文学、犹太圣诗,下到当代高雅文学、儿童读物,能满足各层次读者的文化需要,是当时东亚地区规模最大的犹太图书馆。该图书馆还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音乐会、诗歌朗诵会等,是哈尔滨犹太人的重要的文化活动中心之一。
犹太人还热衷于创办报刊,传播各种信息。其先后创办了《犹太言论》、《远东报》、《犹太生活》等十多种报刊。这些报刊宣传介绍了哈尔滨犹太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使在哈尔滨的犹太人同外部世界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值得一提的是,1929年2月9日,英吉利一亚细亚电报通讯社创立,它是共产国际在哈尔滨设立的秘密新闻机构之一,社长是英国犹太人哈同·弗利特。
哈尔滨犹太人还创办音乐学校、剧团、乐器商店,举办音乐会,为西洋音乐在哈尔滨的传播、生根做出了杰出贡献。1910—1922年,哈尔滨犹太人曾创办“意马尔达格”希伯来音乐、文学和戏剧协会,聚集了众多犹太音乐人,对哈尔滨音乐产生了巨大影响。20年代,有许多犹太音乐名人在哈尔滨各音乐学校任教,其中有赫赫有名的彼得堡音乐学院金质奖获得者B.N.特拉赫腾伯格和为躲避德国纳粹迫害来哈尔滨避难的柏林交响乐团副首席赫尔穆特·斯特恩。这一时期,哈尔滨还拥有了自己的交响乐团,由于有特拉赫腾伯格等一批犹太音乐大师的加盟,该乐团可与上海工部局的交响乐团媲美,成为中国最著名的两大交响乐团之一。那个时候,经常有世界级的犹太音乐家到哈尔滨演出,其中包括被誉为“神弓”的小提琴演奏家海菲茨和有“埃尔曼音”之雅号的埃尔曼。
在演出和教学的同时,哈尔滨的犹太人还开办了“康季莲娜”乐器店,经营各种管弦乐器、乐谱、唱片等,是当时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乐器商店之一。
二战结束后,在哈尔滨定居的犹太人陆续离开中国,移居欧美各国。如今,在以色列、澳大利亚、美国及英、俄等欧洲各国,都能找到哈尔滨犹太人及其后裔的身影。
⑶ 红色资本家、经营之神是谁哈默
阿曼德·哈默这位美国实业界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曾被人称为“经营之神”、“幸运之神”。1898年5月21日生于美国,在上大学时,即开始经营父亲留给他的药厂,获得很大成功,成为当时美国惟一的大学生百万富翁。1921年赴苏联,成为贸易代理人,获得巨额财富。1956年58岁的哈默收购濒临倒闭的西方石油公司,逐步使其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1974年哈默的西方石油公司年收入高达60亿美元。哈默一生与东西方政界领导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在全世界享有盛誉。从他经营的各种行业来看,可谓无往不胜。无论是与苏联人做粮食、铅笔、毛皮生意,帮赫斯特卖珍玩,还是经营威士忌酒、石油,都一一获得大利;从他的对手的角度来看,也不得不惊呼“哈默是无敌的”。
然而,“无敌的”哈默,“经营之神”哈默,却栽过一个不大不小的跟头:对方出了远不是他能接受的价,他坚决不要,可几次较量后,他不得不接受对方的条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吃到一块好牛排委实不易。受此启发,哈默踏人养牛业这一行。牛要卖得出好价钱,很大程度上系于种牛的血缘、质量。
正好,其时有一头名叫“埃里克王子”的得奖种牛,在密苏里州拍卖,这头种牛被养殖专家誉为本世纪最佳种牛。开始时,哈默想出个“大价”,用1.5万元买下。但一个叫奥布莱恩的企业家比他更出得起价,以3.51万元将它买下了。退而求其次,他以2.75万元,买了前一年国际种牛赛冠军——“野蛮王子”来繁殖牛群,到后来一年收入上百万元。这使他更加感到“埃里克王子”的可贵。
正在这时,一位兽医告诉他一个好消息:“埃里克王子”患了阳萎病,而且据他的分析:它的病仅是心理上的,而非生理上的。还可利用其精液进行人工授精。
听到这个消息,哈默心花怒放,当即打了个电话给奥布莱恩:“莱斯,老朋友,把您的‘王子’卖给我,怎么样?”
“我很乐意这样做。”奥布莱恩的答复竟是出奇的爽快。
“好,你打算出什么价?”
“10万元。”
这一棒把哈默简直打昏了。他不由吼骂起来:“您疯了吧?我刚听说您这头牛不能再交配了,而且一年多没有交配过了。”
“那您为什么要买呢?”对方竟反击说,“我知道您想干什么。大学里已经派人来讲过,‘埃里克王子’还可以作人工授精的种牛呢?”
原来对方已洞察了自己的心理!哈默有些气馁了。他当即以很委婉的语调向对方讨价还价:“我也仅仅是碰碰运气而已。谁也没真正证明它还能生育。这样吧,‘埃里克王子’已给您服务这么久了,我一分钱不少,照原价给您,怎么样?”
“10万元。”对方寸步不让。
咬咬牙,哈默立即将价拉了1倍多:“我们折衷一下,7.5万元,不过您得让我做次试验。好不好?”
奥布莱恩稍微沉吟了一会,接着说:“好吧,你来吧!”
哈默带着兽医去了,试验结果十分满意。于是他掏出7.5万元的支票交给奥布莱恩。
奥布莱思接过支票看了看,又把它还给哈默:“钱不够。”
“怎么?不是讲好7.5万元的吗?”
“不,我没有讲同意7.5万元成交,我只是同意你到这里来做试验。”
这简直是十足的无赖!哈默气昏了,转身就走。奥布莱恩在背后微笑着目送他。
次年12月,最负盛名的芝加哥国际牲畜展览会开幕了,哈默带着一头年轻母牛参展。此时的哈默尽管在养牛界已很名气,但可惜的是,他的牛却从未得过芝加哥展览会的世界冠军。这一次却大不相同,这头母牛也是“埃里克王子”的后裔,作为牛犊时,哈默就出了5000元的高价将它买下,同时他又请了一些最有名望的专家来饲养。他志在必得,养牛界的许多同行也认为冠军非它莫属。
可没料到,这头母牛仅得一个亚军。冠军还是被“埃里克王子”的另一“女儿”抢走了!奥布莱思的电话:“莱斯,我愿意出你要的10万元……”
终于,这笔生意,还是以比奥布莱恩当初买人价高6.49万元的价成交了。
1921年的苏联,经历了内战与灾荒,急需救援物资,特别是粮食。哈默本来可以拿着听诊器,坐在清洁的医院里,不愁吃穿地安稳度过一生。但他厌恶这种生活。在他眼里,似乎那些未被人们认识的地方,正是值得自己去冒险,去大干一番事业的战场。他做出一般人认为是发了疯的抉择,踏上了被西方描绘成地狱似的可怕的苏联。当时,苏联被内战、外国军事干涉和封锁弄得经济崩溃,人民生活十分困难;霍乱、斑疹伤寒等传染病和饥荒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采取了重大的决策——新经济政策,鼓励吸引外资,重建苏联经济。但很多西方人士对苏联充满偏见和仇视,把苏维埃政权看作是可怕的怪物。到苏联经商、投资办企业,被称作是“到月球去探险”。
哈默心里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但风险大,利润必然也大,值得去冒险。于是哈默在饱尝大西洋中航行晕船之苦和英国秘密警察纠缠的烦恼之后,终于乘火车进入苏联。沿途景象惨不忍睹:霍乱、伤寒等传染病流行,城市和乡村到处有无人收殓的尸体,专吃腐尸烂肉的飞禽,在人的头顶上盘旋。哈默痛苦地闭上眼睛,但商人精明的头脑告诉他:被灾荒困扰着的苏联目前最急需的是粮食。他又想到这时美国粮食大丰收,价格早已惨跌到每蒲式耳一美元。农民宁肯把粮食烧掉,也不愿以这样的低价送到市场出售。而苏联这里有的是美国需要的、可以交换粮食的毛皮、白金、绿宝石。如果让双方能够交换,岂不两全其美?从一次苏维埃紧急会议上哈默获悉苏联需要大约100万蒲式耳的小麦才能使乌拉尔山区的饥民度过灾荒。机不可失,哈默立刻向苏联官员建议,从美国运来粮食换取苏联的货物。双方很快达成协议。初战告捷。没隔多久,哈默成了第一个在苏联经营租让企业的美国人。此后,列宁给了他更大的特权,让他负责苏联对美贸易的代理商,哈默成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美国橡胶公司、艾利斯一查尔斯机械设备公司等30多家公司在苏联的总代表。生意越做越大,他的收益也越来越多。他存在莫斯科银行里的卢布数额惊人。
朋友告诉他:20世纪20年代初期创立的西方石油公司,正处在风雨飘摇的困境之中。这家公司请求哈默给予帮助。对石油行业还是外行的哈默,同意借给5万美元作为尝试,让该公司钻两口油井,将来得到的利润各占一半。哈默的打算是:如果这两口井是枯井,这笔钱可以根据当时的规定,作为亏损从应缴纳的税款当中扣除。
出乎哈默意料之外的是:两口井都出了油。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一下子上涨了。初次尝试的成功,引起哈默在石油行业进行冒险的极大兴趣。1957年,他干脆把借给该公司的贷款转化为股票,成为西方石油公司最大的股东,当上该公司的总经理。
石油钻探事业毕竟是一项冒险性很大的行业。1961年,西方石油公司几乎用完了1000万美元勘探基金,但仍无所建树。哈默计划集中余力,攻克难点。这计划吸引了一个名叫鲍勃的青年地质学家。他向哈默建议:旧金山以东有一片被德士古石油公司放弃了的地区,这地区可能有天然气田,西方石油公司应该把它租下来。
哈默接受了意见,汇集了一大笔钱,投入这一冒险活动。这个地质学家挖井定位为离开那几口废井大约600英尺的一块空地上。当钻到8600英尺的深度时,终于钻出了加利福尼亚的第二大天然气田,价值2亿元。几个月以后,又在附近钻出了一个蕴藏量丰富的天然气田。
1966年,西方石油公司来到盛产石油的利比亚。正值利比亚政府准备进行第二轮出让租借地的谈判。来自9个国家的40多家公司参加了这次投标。哈默要同这些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争夺,似乎有点不自量力,这些石油巨头一举手就可以把他打倒。但哈默依然乘坐一架由轰炸机改造的飞机赶来了。他采取了独特的投标方式。他独出心裁,用红、黄、绿三色彩绸做成投标书,正好和当时利比亚的国旗颜色一样。并且,他还在投标书中特别注出:如果西方石油公司中标,公司将为国王先祖所在地的绿洲造一个漂亮的大花园。这样,哈默成功地创造了开发利比亚石油的机会。他一举得到了两块租借地,使那些颇有名望的竞争对手大吃一惊。
但是,这两块地很快成了哈默烦恼的源泉,钻出的头三口井都是滴油不见的干井。每打一口井就要花费300万美元,另外还得花费200万美元用于地震探测和向利比亚政府的官员交纳不可告人的贿赂金。董事会里有些人开始把这项计划叫做“哈默的蠢事”,连公司里的第二大股东里德,也主张应该撤退。哈默是九头牛也拉不回的脾气,他大力支持公司的地质家采用电子计算机探测新技术,终于打出。了9口油井,其中一口井年产7.3万桶,是利比亚最大的一口井。
利润开始像石油一样源源不断地流进西方石油公司的账户,冒险又一次取得成功。
西方石油公司海外石油事业的另一个具有冒险性而获得成功的投资,是对英国北海油田的开发。1972年,该公司在北海连钻三口都是枯井,每口井的代价为2.50万美元。幸而最终得到上帝垂青,钻出了石油,获得了成功。
目前,公司已与英国的格蒂石油国际有限公司,联合化学有限公司和报界大亨汤普森的苏格兰石油有限公司等组成北海开发石油的财团,西方石油公司占有36.5%的股份。
早在唐代就有犹太人从陆路经古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国。但较多的犹太人是在北宋时期以后从印度转道进入中国的。
当时,这些犹太入主要的活动是经营商业,尤其是出售布匹。开封当时是北宋的都城,有近百万人口,经济非常繁荣,这样就为这些善于经商的犹太人提供了发挥的广阔天地。
名扬开封府的石璞就是这些犹太人当中的一个。在清朝康熙年间,石璞来到河南省开封北土街创办“石子玉汴绸庄”。是一间自产自销的丝绸手工工场和零整批销店。石璞是位机敏而勤劳的犹太后代,他通过对市场的考察,发觉丝绸行业有发展前途,从而决心在这方面开创自己的事业。善于心计和有远谋的他,在开创丝绸事业中不急于求成,而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待逐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打下基础后,才直接介入。
当他真正独立经营之时,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炮打响,使自己的经营一往无前,击败各方面的竞争者。石璞的丝绸业务经营是从当丝织厂学徒开始的,当他立志创办“石子玉汴绸庄”之后,他不嫌弃当学徒的收入微薄,也不畏惧学徒工作的艰辛,到一间丝织厂去当学徒。在那里,他埋头工作,不怕苦和累,样样工作都争着去干,由于细心观察和注意学习,他每项工作都很快上手,干得出色。厂里有些人笑他是小黄牛,不明白他这么卖力当学徒所求的是什么。石璞如此卖力工作,为的是熟悉织造丝绸的各种技术,掌握有关诀窍。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丝绸技艺迅速提高,老板很赏识他,很快把他当做技工使用。经过几年的学徒生活和几年技工生涯,石璞成为一位丝织行业的能工巧匠了。此时,时机已成熟,他找了个适当的理由,以自己前段积攒的一点积蓄和学习到的本领,创办“石子玉汴绸庄”。开始之时,他的绸庄是间狭窄的小工厂,三十几平方米的房子,后大半截是工厂,其内是机房、剪裁、纺织、绣花、平熨等加工场地:前小半截则是零售、批发展卖店。就是这么一个前店后厂的小绸庄,石璞自任老板,又是技师,并且是推销员。
由于石璞织造丝绸的技艺超群。做出的产品倍受顾客欢迎。他织造的各色绫、绸、纱很快驰名各地,远销全国及海外。传说石璞曾经因此受到康熙皇帝的嘉奖。随着生意的兴旺,石璞的加工厂和绸庄逐步扩大,成为开封乃至中国数一数二的大绸庄。他们生产的黄绫色光绚丽,质地细密,轻柔飘洒,成为驰名中外的名产。当时河南地方乃至全国的大吏和富豪常用这种黄绫上贡皇室,号称“贡绫”。石璞开创的汴绸庄由于经营得法,在他自己及其后裔的努力下,蓬勃发展,经历了九代清朝皇帝,直至民国年间,前后达200多年。留下了许多关于石璞和“石子玉汴绸庄”的传说故事,如《十二个金牛犊儿的故事》、《康熙私访汴绸庄》和《石子玉汴绸庄的好丝绸》等。
近代又有一些犹太人社团在中国兴起,它们主要集中在哈尔滨、天津和上海等几个大中型城市。
在19世纪中叶,精明的犹太商人他们特有的商业眼光,瞄准了黄浦江畔的这块风水宝地,纷纷前来“淘金”。近代来到上海的犹太人以英籍居多,大都来自英属印度、埃及和伊拉克等地。从鸦片、茶叶、丝绸贸易开始,后发展到工业、金融、房地产等方面,逐渐成为上海乃至远东最富有的一个犹太商人集团。
第一个来上海谋发展的犹太人是大卫·沙逊。沙逊家族不仅最早来到上海,而且经过100年的经营发展,成为上海外商中的首富。大卫·沙逊出生在伊拉克的巴格达,大约在19世纪初迁到英属印度的孟买并加入了英国籍。
上海成为通商口岸不久,精明过人的大卫就来到了上海,于1845年建立了沙逊洋行。这个洋行靠从事非法的鸦片贸易起家,没有多久就牟取了巨额的暴利。沙逊洋行先后在伦敦、香港、上海、横滨、长崎等地开设了分行,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国际商业帝国。后来大卫又转向金融业,他与其他几家洋行于1864年共同创办了著名的汇丰银行,在上海和香港两地同时经营。到大卫·沙逊1864年底病死时,这个家族的财产已多达400万英镑。沙逊家族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在上海经营了整整100年,经历了四代人,到该家族的第四代继承人维克多·沙逊时,沙逊集团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上海首富。沙逊集团有上海地产有限公司、汉弥尔登信托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投资信托公司等多个公司。旧上海共有10层以上的大楼28座,沙逊集团拥有其中的6座。到中国抗日战争爆发时,沙逊集团在上海的投资涉及纺织、食品、建筑、交通、金融等13个行业的24家企业,总资产达50亿中国法币。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沙逊集团开始将其财产从上海向国外转移。
到上海解放前夕,新沙逊洋行将其总部从上海迁往巴哈马群岛的拿骚,结束了沙逊家族在中国100年的历史。
另一个传奇人物就是本书中我们已经多次提到过的阿隆·哈同。他的发家经历和经营技巧,我们在前面已分别做了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他去世时,他的遗产中仅不动产部分就有土地近500亩,各种建筑1300余所,遍布上海的繁华地段。哈同的传奇不仅由于他经营的能力,而且还由于他与中国社会的密切关系。大部分来上海的外国冒险家多数都不打算在这里定居,他们的目的只是在这里发财享乐。即使沙逊家族这样以上海为基地的大财团也在世界其他许多地方建立了分支机构,一旦中国情况有变,马上就把其财产转移到国外,一走了之。而哈同则不同,他不但在中国发了财,而且还深深地进入了中国社会,在上海安居乐业。人们对哈同热心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关系有很多的说法。有人认为他已在思想上完全接受了中国文化,也有人认为这只是他的一种谋略。但不管怎么说,这些活动说明他已深深地融入了中国社会,而且他的这些活动在客观上对近代上海的文化事业、市政及经济建设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上海的犹太富豪中。除了沙逊家族和哈同外还有很多的犹太商人。他们的财富虽然没有沙逊、哈同那样巨大,但也是些有名的百万富翁,在近代的上海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比较著名的有嘉道理家族、埃兹拉家族以及安诺德家族等。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以后,上海犹太商人的活动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并从此走向衰落。早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沙逊集团等一些犹太企业就开始将其资产从上海转移到其他的国家。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租界后,对各国外商的财产进行了掠夺性的接管,这些犹太商人也未能幸免。之后,中国又开始了内战,时局非常混乱和动荡。上海的犹太商人意识到在中国内地发展的机会很小了。纷纷开始撤出资产,沙逊集团将其总部迁到了巴哈马群岛,嘉道理家族将其经营中心搬到了香港,还有一些迁到了美洲、欧洲、澳洲。
在近现代,中国的哈尔滨曾是犹太人在东亚地区的最大聚居中心和精神中心。犹太人在哈尔滨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对哈尔滨的经济繁荣、城市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犹太人在哈尔滨居住的几十年里,经济活动十分活跃,创办了众多的工贸商服企业,为哈尔滨近代工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这些工业包括采矿、冶金、金融、流通、宾馆、林业、面粉、制油、酿酒、制糖、烟草、建筑、印刷、出版、仓储、运输、畜牧等行业领域。犹太人还通过他们的贸易才华,开创了中国大豆输出欧洲的历史先河。
犹太人最初是随着中东铁路的开工而移居哈尔滨的。这条铁路的修建对犹太人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商业契机。哈尔滨犹太人借助与中东铁路公司内上层犹太人的关系,承包了中东铁路工程、林场、煤矿,开办航运公司,并为从事中东铁路建设的俄国工人和中国工人提供生活服务,不少人因此而大发其财。
著名的斯季德尔斯基家族就是这样发迹的。1903年,他获得了韦沙河等五片森林的采伐权。1909年开始经营扎责诺尔煤矿,1924年又获得穆棱煤矿的经营权,成为中东铁路燃料的主要供应商。
另一个重要的犹太家族索斯金家族则开办了航运公司。
自中东铁路修建后,哈尔滨犹太人先后在面粉、制油、酿酒、制糖、烟草、畜牧、建筑、印刷、出版、仓储等行业中创办了众多企业。为哈尔滨近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例如。1908年创建的、由犹太人卡甘经营的阿什河糖厂,是中国第一家甜菜制糖厂,在中国工业制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创办于1914年的华英油坊,设备先进,使哈尔滨的食油业最终进入了欧美市场。
有趣的是。犹太人还于1906年和1907年先后开办了哈尔滨最早的烫发店和西服制衣厂,培养了一批中国技师。
除了创办企业,精明的哈尔滨犹太人当然不会放弃自己最擅长的商业活动。
他们在皮毛鉴定方面具有卓越的见识,哈尔滨及东北的95%的毛皮商都是犹太人,在这一领域,他们具有绝对的垄断优势。
哈尔滨是中国最早引进西药的城市之一,犹太人对此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时在哈尔滨及中国东北从事西药贸易的几乎全是犹太人。
在出口方面,1907年,哈尔滨犹太人比特克诺夫斯基首次将中国产大豆销往欧洲,开创了中国大豆出口欧洲的历史先河。
1922年,伊·索斯金等犹太商人创办了哈尔滨远东商业银行;1923年,哈尔滨犹太人集资创办了一家民营银行——哈尔滨犹太国民银行;1926年,哈尔滨犹太人又创办了哈尔滨协和银行。此外,带有国际犹太资本的银行还有华俄道胜银行、汇丰银行、花旗银行等。
特别是1898年设立的华俄道胜银行哈尔滨分行,是哈尔滨及东北地区最早出现的一家外国银行,也是哈尔滨近代金融业的开端。
据1926年的统计资料,哈尔滨的犹太工商企业达489家,工业部门种类达28类,商业25种;在东北三省的外国人总资本中,犹太人商业占31.6%,工业占46.5%。
在“哈尔滨交易所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中,总共13名委员及候补委员,犹太人占了8席,而且交易所议长之职始终由犹太人担任。
1927年,犹太人在哈尔滨的势力出现衰退趋势,俄亚银行的破产使许多犹太商社蒙受巨大打击。1932年,日本占领哈尔滨,犹太人受到排挤迫害,许多犹太商店倒闭,一些犹太人被迫离开哈尔滨,前往上海或美国等地。
此后犹太人又相继建立了一批小学、中学以及各类专门学校,如商业会计学校、钢琴声乐学校、音乐艺术学校、小提琴学校等,为犹太社区和哈尔滨市培养了一批商业、音乐人才。
1912年,犹太人在哈尔滨建立了一座民族图书馆,藏书15000卷,上至拉比文学、犹太圣诗,下到当代高雅文学、儿童读物,能满足各层次读者的文化需要,是当时东亚地区规模最大的犹太图书馆。该图书馆还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音乐会、诗歌朗诵会等,是哈尔滨犹太人的重要的文化活动中心之一。
犹太人还热衷于创办报刊,传播各种信息。其先后创办了《犹太言论》、《远东报》、《犹太生活》等十多种报刊。这些报刊宣传介绍了哈尔滨犹太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使在哈尔滨的犹太人同外部世界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值得一提的是,1929年2月9日,英吉利一亚细亚电报通讯社创立,它是共产国际在哈尔滨设立的秘密新闻机构之一,社长是英国犹太人哈同·弗利特。
哈尔滨犹太人还创办音乐学校、剧团、乐器商店,举办音乐会,为西洋音乐在哈尔滨的传播、生根做出了杰出贡献。1910-1922年,哈尔滨犹太人曾创办“意马尔达格”希伯来音乐、文学和戏剧协会,聚集了众多犹太音乐人,对哈尔滨音乐产生了巨大影响。20年代,有许多犹太音乐名人在哈尔滨各音乐学校任教,其中有赫赫有名的彼得堡音乐学院金质奖获得者B·N·特拉赫腾伯格和为躲避德国纳粹迫害来哈尔滨避难的柏林交响乐团副首席赫尔穆特·斯特恩。这一时期,哈尔滨还拥有了自己的交响乐团,由于有特拉赫腾伯格等一批犹太音乐大师的加盟,该乐团可与上海工部局的交响乐团媲美,成为中国最著名的两大交响乐团之一。那个时候,经常有世界级的犹太音乐家到哈尔滨演出,其中包括被誉为“神弓”的小提琴演奏家海菲茨和有“埃尔曼音”之雅号的埃尔曼。
在演出和教学的同时,哈尔滨的犹太人还开办了“康季莲娜”乐器店,经营各种管弦乐器、乐谱、唱片等,是当时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乐器商店之一。
二战结束后,在哈尔滨定居的犹太人陆续离开中国,移居欧美各国。如今,在以色列、澳大利亚、美国及英、俄等欧洲各国,都能找到哈尔滨犹太人及其后裔的身影。
⑷ 旧上海的黑帮老大是哪几个
旧上海的黑帮老大有三位,分别是:
1、张啸林
1877年张啸林出生在浙江慈溪,随后跟随着自己的父母到了浙江杭州,张啸林从小开始就表现的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打架斗殴对于张啸林来说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小时候的张啸林开始不断接触一些流氓混混,成为了当时杭州出了名的地痞。
在杭州“出名的”张啸林开始向着更大的城市前进,他去往了上海,但是到上海后他发现在这里他并不能像在杭州一样。
在这个时候他结识了自己的妻子娄丽琴,可谓是臭味相投,张啸林也开始了自己的黄色黑色和白色生意,并且与杜月笙、黄金荣结拜,被称为上海三亨。
张啸林的结局:林怀部要下手为了引蛇出洞专门找借口和楼下的司机发生了争吵。说时迟那时快,林怀部迅速拔枪对着张啸林一甩手,砰然枪响,正中张啸林面门,张当场毙命。
(4)国民信托成阿2号扩展阅读:
抗战后,杜月笙自以为劳苦功高,想让蒋介石给他个上海市市长的职位过过官瘾,对他早有看法的蒋介石岂可让他名正言顺重新称霸上海,使上海成为游离于中央政权之外的独立王国?于是决定趁着日寇投降接收重建上海的契机,加以抑制,蒋对内明确表示对黑帮一录取缔。
三大战役结束后,看到蒋家王朝气数已尽,杜月笙开始谋虑去从。虽然中共方面通过黄炎培等劝他留下,但他自己感觉和共产党作对20余年,特别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杀了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以及众多共产党人,可谓血债累累,留下能有好果子吃吗?而跟蒋介石去台湾,还不是寄人篱下?
经过深思熟虑,杜月笙选择了有“自由港”称号的香港。于是他便开始为出走香港做准备,卖了杜美路上的一处公馆,去香港买下了坚尼地台18号的一处小洋房。
⑸ 全球金融巨头都有谁
美国华尔街基金投资银行代表数字资产银行时代的到来
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让世界金融市场瞬息万变,为此受到各个金融领域的密切关注,科技金融已经影响了传统银行业的发展,众多银行业务开始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生物识别等关键技术开展服务。
目前全球加密数字资产总市值近2000万亿美元,未来还在持续增长,安全有保障加密数字资产的管理和增值服务,成为了市场的空白,越来越多的用户,渴望能够出现专业的数字资产银行提供金融服务,2019年9月全球首家合法合规加密数字资产银行---美国华尔街基金投资银行,应运而生。
美国华尔街基金投资银行(Untied States Wall Street Fund Investment Bank ),注册资金10亿美金,历经3年审核,由美国政府批准成立,获得了美国政府发放的数字货币经营证书,是全球化数字资产管理和金融服务机构,银行依法运营,对品质追求卓越,为客户提供安全、专业、便捷的各类数字货币业务,基于银行自身10多年传统金融的经验,结合数字金融优势,积极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美国华尔街基金投资银行具有合法发行数字资产的权限,ASSET是基于区块链技术,以不动产 资产证券化为依托,恒量发行的数字资产。以ASSET为通用资产,广泛应用于银行的每项服务,ASSET将加密资产流通过程,进行了最大程度的简化,再也无需通过第三方平台,用户点与点之间可无障碍地建立信任,由此促进全球资产顺畅流通。
加密数字资产储存增值服务,是美国华尔街基金投资银行的核心服务,用户通过存储加密数字资产,可以得到:存储生息、自由进出、稳健收益的服务。因为银行自身强大的量化交易、数字资产贷款、杠杆交易等金融业务,都能中收取一定的手续费用。
美国华尔街基金投资银行基于区块链成熟的智能合约技术,积极实现数字资产与生活消费之间的自由流通,话费充值、汽车加油、购票出行、酒店入住、购买车房、游戏娱乐、艺术品收藏、医疗保健等行业的便捷应用,将陆续开放服务,美国华尔街基金投资银行最终目标建成一套以区块链智能合约为载体的社会商业共识体系。
根据发展规划,目前用户先享受美国华尔街基金投资银行的各种金融增值服务,未来一年内核心应用生态全部开放,计划两年内业务遍及全球大部分国家,普惠用户数量超过600万,美国华尔街基金投资银行会成为一个超级商业经济体,将是全球加密资产领域的奇迹缔造者。
⑹ 十大家族 十大财团
世界十大家族
杜邦家族(不分先后)
杜邦家族是美国最古老、最富有、最大的财富家族。这个家族至今已保持了200年长盛不衰,世所罕见。20世纪90年代杜邦家族控制财富 1500亿美元,出了250个大富豪,50个超级大富豪。其家族创始人是伊雷内?杜邦,靠制造火药发财,20 世?纪初杜邦家族出了杜邦A三巨头,将家族带入史无前例的鼎盛时期。这个家族视家族财富为第二生命,权力传代非常独特。在第三代中,是美国近亲联姻最多的大家族。
罗斯柴尔德家族
这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它发迹于19世纪初,其创始人是麦耶?罗斯柴尔德。他和他的5个儿子即A罗氏五虎@先后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维也纳、那不勒斯等欧洲著名城市开设银行。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王国。鼎盛时期,他们翻云覆雨的力量使欧洲的王宫贵族也甘拜下风。时至今日,世界的主要黄金市场也是由他们所控制。其第四代居伊?罗斯柴尔德,是世界著名的银行家,他的经历与家族的命运一起跌宕起伏。
奥纳西斯家族
这是一个奇特的财富家族。奥纳西斯是这个家族的创始人,他被称为世界船王。他从做烟草生意起家跃入世界航运业。他惟一的儿子不幸车祸身亡,他与自己的连襟另一位希腊船王互相斗富,并娶了美国总统肯尼迪的遗霜摆阔。他的女儿与他一样任性,他选的女婿女儿不要,非要嫁给自己钟爱的人,当他死后女儿继承财产,又数次婚变终成一代女船王。她又有了女儿,死前托孤让别人培养财富家族的第三代。特色评说:女承父业再创辉煌托孤第三代
洛克菲勒家族
美国最富的家族。约翰?洛克菲勒是这个财富家族的创始人,他也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位亿万富翁,美国石油大王。他开创的石油王朝在美国垄断地位达 85年之久。他的第二代小洛克菲勒一生中在维持家族事业的同时,把主要精力用在了老洛克菲勒留下的慈善事业上,老洛克菲勒的第三代成为银行家的约翰?戴维?洛克菲勒是这个家族的金融管家,他也是五兄弟中最小的一个,这个家族至今在美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IBM沃森家族
沃森家族创建了雄霸世界的计算机硬件公司IBM。这个财富家族的创始人是托马斯,丁?沃森,他从一个一文不名的乡下人,靠推销起家一手把IBM这个当初生产磅秤、屠刀和穿孔机的小公司发展为世界超一流的硬件公司。他的独生子托马斯?约翰?沃森曾是一个经常去夜总会厮混的花花公子,老沃森教育有方,浪子回头金不换。小沃森继承了父业。把IBM的计算机事业推上峰巅。这个家族以培养最优秀的人才而继续他的使命。
高尔文家族 摩托罗拉
这个财富家族在美国影响巨大。其创始人高尔文从卖爆米花创业到成为摩托罗拉公司董事长,使这个家族显赫至今。高尔文对他的财富接班人的培养花尽心血。他把独生儿子鲍勃经常带在身边,并热切地希望儿子进入企业界,他细心地回答儿子提出的企业问题。长大后任命他为摩托罗拉副总经理,放手让他去领导一个家族企业,后来又任命他为总经理,但他不打算退休,他还要培养第三代财富接班人。
福特家族
福特家族曾经是美国显赫的财富家族。亨利?福特是这个财富家族的创始人,他成为汽车大王。他对自己惟一的儿子埃兹尔恨铁不成钢,埃兹尔是个面慈心软的人,面对父亲说一不二的A绝对帝王@作风,听任摆布,最终成为悲剧根源,英年早逝。孙子组成A红粉兵团@进行逼宫夺权,曾一度使家族中兴,但福特二世重蹈覆辙,最终福特公司董事长由外人出任。开创了美国企业界将家族企业大权传给非家族人的先例。
马克斯家族
他们是名震英伦三岛的财富家族。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服装都在他们家族的公司马克斯 斯宾塞公司购买。其创始人马克斯靠5英镑起家。但马克斯去世时,他的儿子西蒙才19岁,大权落在了公司董事戚文手中。为争夺家族企业,西蒙结识了犹大商人伊斯利,二人互娶对方妹妹为妻,联姻打造财富家族。二人与戚文展开了董事局的主席之争,最终取得胜利,又联手共创辉煌,让家族中兴。并开始着力培养第三代财富接班人。
迪斯尼家族
这是全世界众所周知的财富家族。其家族创始人是沃尔特?迪斯尼和他的哥哥罗伊。迪斯尼因米老鼠卡通电影而名扬天下,接着又推出一系列卡通电影。兄弟俩又共同谋划开创了A迪斯尼世界乐园@。迪斯尼在事业未竟时去世,留下一个庞大的财富家族。家族内部派系之间开始争权夺利,A三驾马车@轰轰隆隆地开过来,另有数名A游击队员@也卷进纷争之中。女婿与侄儿大动干戈,侄子小罗伊一手遮天独揽大权,将迪斯尼公司的触角伸向欧亚。
摩根家族
摩根家族的成功,是华尔街成功的缩影。摩根家族创造的A摩根化经营管理体制@至今仍然统治和影响着华尔街的一切。这一经营思想和战略,贯穿在资本主义由幼年迈向壮年的全过程。在摩根家族励精图治,不断创造经济奇迹的过程中,J?P?摩根无疑起到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J?P?摩根开创了A摩根时代@,即金融寡头支配企业大亨的时代。他的名言是:A用以推动历史的不是法律,而是金钱,只是金钱 @
美国十大财团和日本六大财团
美国十大财团
洛克菲勒财团 摩根财团 第一花旗银行财团 杜邦财团
波士顿财团 梅隆财团 克利夫兰财团 芝加哥财团
加利福尼亚财团 得克萨斯财团
洛克菲勒财团
(Rockefeller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以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垄断为基础,通过不断控制金融机构,把势力范围伸向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美国最大的垄断集团。创始人J.D.洛克菲勒以石油起家,1863年在克利夫兰开办炼油厂,1870年以该厂为基础,扩大组成俄亥俄标淮(原译美字)石油公司,又很快垄断了美国的石油工业,并以其获得的巨额利润,投资于金融业和制造业,经济实力发展迅猛。资产总额在1935年仅66亿美元,至1960年增至826亿美元,25年中增长了11.5倍。其后又继续获得巨大发展,1974年资产总额增达3305亿美元,超过了摩根财团,跃居美国十大财团的首位。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有16家,其中有8家属于洛克菲勒财团。
洛克菲勒财团是以银行资本控制工业资本的典型。它拥有一个庞大的金融网,以大通曼哈顿银行为核心,下有纽约化学银行、都会人寿保险公司以及公平人寿保险公司等百余家金融机构。通过这些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控制了许多工矿企业,在冶金、化学、橡胶、汽车、食品、航空运输、电讯事业等各个经济部门以及军火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它控制下的军火公司有: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马丁马里埃塔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斯佩里兰德公司和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等。洛克菲勒财团还单独或与其他财团共同控制着联合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环球航空公司和东方航空公司等5家美国最大的航空公司。
1973年能源危机以后,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同美国垄断资本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给洛克菲勒财团以沉重打击。该财团采取各种措施挽回这种不利的局面。首先参与美国国内石油的开发,争取国内沿海地区近海油田的租赁权,1976年获得阿拉斯加和大西洋沿岸中部的石油租赁地130万英亩。又与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共同开发英国北海油田。它还渗入能源工业的其他有关部门。此外,还大力向石油化学工业发展。
洛克菲勒财团不但在经济领域里占统治地位,在政府中也安插了一大批代理人,左右着美国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它还通过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等组织,向教育、科学、卫生以至艺术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渗透,以扩大其影响。
但是洛克菲勒财团80年代以来,经济实力日益衰退,地位也随之下降,已为摩根财团所超过。主要是因为美国财团互相渗透,洛克菲勒财团所属的大企业如埃克森公司等和大银行如大通曼哈顿银行等,都已受到别的财团的渗透而成为共同控制的企业。
摩根财团
(Morgan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为统治美国经济的垄断资本财团。创始人J.P.摩根在其父J.S.摩根资财的基础上,1871年与人合伙创办德雷克塞尔C摩根公司,从事投资与信贷等银行业务。1894年合伙人逝世,由其独资经营,1895年改名为J.P.摩根公司,并以该公司为大本营,向金融事业和经济各部门(诸如钢铁、铁路以及公用事业等)扩张势力,开始形成垄断财团。1912年,摩根财团控制了金融机构13家,合计资产总额30.4亿美元,其中以摩根公司实力为最雄厚,称雄于美国金融界,华尔街的金融老板称摩根公司为A银行家的银行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摩根财团大发横财,战后以其雄厚的金融资本,渗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30年代,摩根财团所控制的大银行、大企业的资产总额占当时美国八大财团的50%以上。
由于财团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其他财团又无不以摩根财团为进攻的主要目标,因而其实力地位相对下降,曾一度为洛克菲勒财团所超过。为挽回颓势,它采取了多种措施。在金融方面,利用雄厚的金融基础,扩展实力。在工业方面,积极开拓新兴技术工业,60年代以来,在电子计算机、高速复印机和微型胶卷等工艺部门中,已跃居首位。财团所属的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是全世界生产电子计算机最大的企业。财团原来基础较好的电器设备、电力设备和原子能设备等工业也取得很大发展。在军火工业方面,摩根财团控制的通用电气公司、通用动力公司和格鲁曼飞机公司,名列美国国防部最大军火承包商的前茅。至70年代后期,摩根财团的信托资产迅速增长,大大超过了其他财团,加以电子计算机等尖端技术工业的兴起,又使该财团的经济实力成倍增长。摩根财团不论在控制的企业数目和拥有的资产方面,又都凌驾于洛克菲勒财团之上。
摩根财团在金融业方面拥有雄厚的基础。其主要支柱是J.P.摩根公司。摩根公司是世界最大跨国银行之一,在国内有10个子公司和许多分支行,还有1000多个通信银行。在国外约20个大城市设有支行或代表处,在近40个国家的金融机构中拥有股权。其经营特点是大量买卖股票和经营巨额信托资产。它控制着外国37个商业银行、开发银行、投资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股权。此外,还有制造商汉诺威公司、纽约银行家信托公司以及西北银行公司、谨慎人寿保险公司以及纽约人寿保障公司等。在工矿企业方面主要有国际商业机器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美国钢铁公司以及通用汽车公司等;在公用事业方面则有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南方公司。
第一花旗银行财团
(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战后兴起的东部大财团。历史虽短,但其控制的资产总额已超过几家老财团,跃居十大财团的前列。该财团以第一花旗银行为核心,依靠它的巨额资金,向军火工业(如火箭、导弹以及飞机等)和民用工业(如电子、化工、石油以及有色冶金等)扩张势力,控制了一大批著名的大企业和大公司。它也是对外扩张最活跃的财团之一。
第一花旗银行的前身是创立于1812年的纽约花旗银行,该行为华尔街最老的银行之一。至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受斯蒂尔曼和洛克菲勒两大家族的控制,作为标准石油系统(美孚石油系统)资金调度中心,并因此获得迅速发展。30年代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业务一蹶不振。在50年代发生的企业兼并浪潮中,它又重新活跃起来,1955年与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合并,更名为纽约第一花旗银行,1962年改用现名。以该银行为核心形成了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挤入美国十大财团的行列。
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所以发展得如此迅速,主要是由于该财团的经济实力是由第一花旗银行同与军火生产有密切关系的大公司和大企业所构成。它所控制的从事军火生产的波音公司和联合飞机公司,除生产大型民航客机外,历来都是美国主要的军火承包商,主要承包喷气式轰炸机、民兵Ⅲ洲际导弹、阿波罗计划以及制造火箭和宇宙空间发射器等军用产品,每年从军事订货中获得惊人的高额利润。财团所属其他企业还有大西洋里奇菲尔德石油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菲利普斯石油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施乐公司、明尼苏达采矿与制造公司、履带拖拉机公司(与摩根财团和杜邦财团共同控制)以及生产电子计算机的国民现金出纳机公司。在商业方面则有彭尼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和珠宝商店(与芝加哥财团共同控制)。上述企业都在国内外居于垄断地位。
波士顿财团
(Boston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也是美国最老的垄断财团之一。它是由19世纪经营奴隶贸易而致富的波士顿地区的洛威尔、劳伦斯、亚当斯以及洛奇等家族同新兴的肯尼迪家族联合组成的。当时,这几个家族把从海外殖民掠夺中积累起来的巨额资金投资于商业银行、保险事业和投资公司,并依靠这些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经营纺织、制革、制鞋、服装、食品以及化工等轻纺工业。由于轻纺工业发展迅速,至20世纪初,波士顿这几家世代互相通婚的家族,便以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为核心,形成了波士顿财团。
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创立于1859年。1903年与马萨诸塞银行合并后,仍称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它是美国最早的一家跨国银行。除银行外,波土顿财团还拥有4家著名的保险公司,以约翰汉科克互惠人寿保险公司和马萨诸塞互惠人寿保险公司为最大。
波士顿财团在工矿企业方面的实力不及东部大财团。它所控制的工业原来主要是轻纺工业,从50年代起,利用麻省理工学院的科研成果发展新兴技术工业,从轻纺工业转向电子、光学、空间、导弹等方面发展。例如它所控制的特克斯特隆公司,战后兼并了许多中小公司,实力壮大,经营方向也由轻纺工业转向宇航工业和电子工业发展,成为拥有70多家子公司的多样化公司。它既制造航空和宇航产品、各种电子部件、飞机部件,又经营钟表发条、家具和家禽等行业。它的一家于公司贝尔宜升飞机公司,是一家军火出口商,为五角大楼和外国制造直升飞机。波士顿财团在发展新兴技术工业方面具有优越的技术力量,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大学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波士顿地区尖端工业的发展。其所属特克斯特隆公司、雷锡昂公司和波拉罗伊德公司等,由于新兴技术工业的刺激,经济实力增长很快。在政治上,波士顿财团曾联合格克菲勒财团支持J.F.肯尼迪担任总统。肯尼迪人主白宫,替波土顿财团争得大批军事订货,引起摩根财团的强烈不满。1963年11月盟日肯尼迪遇刺身亡,给波士顿财团一大打击,使它在同其他财团的竞争中地位不断下降。
梅隆财团
(Mellon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以梅隆家族为中心,以金融起家的大垄断资本集团。创始人T.梅隆于1869年创办托马斯.梅隆父子银行,发展迅速。1902年改名梅隆国民银行是梅隆财团赖以起家的金融支柱。它以此为起点,逐步与工业资本融合,财团逐步形成。梅隆财团所控制的金融机构,除梅隆国民银行外,还有匹兹堡国民银行和通用再保险公司。长期来,梅隆财团通过这些金融机构控制了匹兹堡地区的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
梅隆财团所控制的工矿企业,资格最老的是美国铝公司。它的前身是匹兹堡冶炼公司,1890年就为梅隆父子银行所控制。1910年以来,美国铝公司一直垄断着美国铝的生产,是梅隆财团的工业支柱之一。另一个重要工业支柱是海湾石油公司。它是美国最大的石油垄断企业之一,主要业务包括石油开采、提炼、运输和销售;80年代以来扩大了石油化工和乙烯的生产能力,在美国化学公司中占第三位。梅隆财团在钢铁工业生产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拥有阿姆科钢铁公司(与洛克菲勒财团、克利夫兰财团共同控制)、国民钢铁公司(与克利夫兰财团共同控制)及惠灵C匹兹堡钢铁公司、阿勒格尼C勒德卢姆工业公司等4家大钢铁公司。此外,财团还拥有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与洛克菲勒财团共同控制)、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与洛克菲勒、芝加哥及克利夫兰财团共同控制)及罗克韦尔国际公司。罗克韦尔公司末受任何财团渗透,专门设计和制造飞机、导弹以及火箭,长期以来一直是五角大楼和国家宇航局的主要承包商,获利甚巨。
克利夫兰财团
(Cleveland Finan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以所在地克利夫兰得名。
19世纪后半叶,克利夫兰地区的几家相互密切联系的富豪家族,主要有马瑟、汉纳、汉弗莱、伊顿等家族,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创办钢铁工业,获得巨额利润后,又投资于银行业,并向橡胶工业和铁路运输方面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具备了财团的条件,1935年拥有资产14亿美元,为当时美国的第八家财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获得进一步发展,1955年资产增达157亿美元,上升为美国第六家财团。60年代,由于财团所处的地区限制,实力衰退。
克利夫兰财团的经济实力以钢铁、橡胶、铁路运输等部门为主,在美国基本工业中有一定的地位。钢铁工业是该财团的主要利益所在,它控制了美国最大10家钢铁公司中的4家,即共和钢铁公司、莱克斯C杨斯顿公司、阿姆科钢铁公司(与梅隆财团、洛克菲勒财团共同控制)和国民钢铁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克利夫兰财团在美国橡胶工业中也有重要利益,美国最大的两家橡胶公司CC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和费尔斯通轮胎橡胶公司,均为克利夫兰和其他财团共同控制。克利夫兰财团金融资本薄弱,它拥有的克利夫兰信托公司等5家金融机构,实力有限,筹措资金只得仰赖东部财团,特别是摩根财团的金融机构。
芝加哥财团
(Chicago Finan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美国中西部地区的财团。20世纪初期,由当地的富豪家族麦考密克家族、伍德家族及新兴的克朗家族组成,以芝加哥地区为活动中心而得名。
芝加哥地区气候适宜,雨量充足,土地肥沃,宜于发展农牧业,很早就成为美国重要的粮食区和牲畜区。农业和畜牧业发达,肉类加工和农业机械工业随之发展,很快就使芝加哥地区成为仅次于纽约的工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这些富豪家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垄断财团。1935年拥有资产43亿美元,在当时美国八大财团中居于第四位。
芝加哥财团的金融实力比较雄厚,拥有5家大银行:大陆伊利诺伊公司、第一芝加哥公司、哈里斯银行公司、北方信托公司以及美国银行公司。此外,还有两家保险公司:西纳(CNA)金融公司和各州保险公司。近年来,芝加哥财团受到华尔街大财团的排挤,金融实力远不如前。大陆伊利诺伊公司受到摩根财团的渗透,已成为两家财团共同控制的公司;第一芝加哥公司又为洛克菲勒财团所控制,芝加哥财团实际上已从属于这两个大财团。
芝加哥财团所控制的工业部门,主要是农产品加工工业和传统的农业机械制造业以及以农业地区为对象的商业。在农产品加工工业方面,它控制了12家肉类加工公司,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埃斯马克公司和联合食品公司。在农业机械方面,它拥有国际收割机公司、履带拖拉机公司(与洛克菲勒财团两家财团共同控制)以及迪尔公司。这3家农业机械公司生产的拖拉机占全国拖拉机销售市场的6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芝加哥财团在石油工业方面的扩展引人注目,它在属于洛克菲勒财团的印第安纳标准石油公司和德士古公司拥有大量投资,而且有重要的人事结合。
芝加哥财团在商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拥有西尔斯C娄巴克公司、联合百货公司、珠宝商店和马歇尔菲尔德公司等巨大的商业零售公司。西尔斯C娄巴克公司创立于1866年,20世纪初经营邮购业务获得巨大发展,零售商店和供应点遍及美国各地,1982年公司资产增366亿美元,全年销售额300亿美元,在美国的百货公司中居于首位。
加利福尼亚财团
(California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倔起的新兴大财团,包括美洲银行集团、旧金山集团及格杉矶集团。这三个集团的经济实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加利福尼亚州军火工业的迅速发展而获得急剧增长,特别是金融资本的增长速度尤为惊人,形成以美洲银行为金融中心的大财团。1974年拥有资产1671亿美元,在美国十大财团中居第三位,在美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起着主要作用。它与南部财团组成一股新兴的军火工业集团势力,成为与东北部老财团相抗衡的力量。
加利福尼亚财团的金融资本极为雄厚,拥有的主要商业银行有美洲银行、西方银行公司、安全太平洋公司以及旧金山地区的韦尔斯法戈公司和克罗克国民公司等。
美洲银行是加利福尼亚财团的金融核心,其前身为意大利移民后裔A.P.基安尼尼于20世纪初所创办的意大利银行。由于业务的迅速发展,至20年代就成为美国西部最大的银行;30年代初,与加利福尼亚美洲银行合并,改名为美洲银行(全称美洲国民信托储蓄银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它带来了巨额利润,超过了当时纽约的大通国民银行,成为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只是美洲银行的最大表决权已为摩根财团和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所控制,加利福尼亚财团在美洲银行的势力远不如前。
加利福尼亚财团所控制的工矿企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农业和采矿业为主;大战期间和战后,由于加利福尼亚州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军火生产基地,该财团所控制的工业公司以军火生产为主。例如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利顿工业公司以及诺斯罗普公司。这些公司都是美国前十名的军火商和军火出口商。战后,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在美国国防部的军火订单中,长期居于首位。但是这些生产军火的公司的控制权,逐渐落入东部大财团的手里,加利福尼亚财团的实力地位已相对下降。
得克萨斯财团
(Texas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得克萨斯州倔起的一个新财团,主要是依靠石油工业和军火工业发展起来的。以K.W.麦基逊、S.理查逊、H.L.亨特、J.柏朗、J.A.埃尔金斯等创立的家族为代表。
得克萨斯财团的银行资本比较薄弱,虽拥有4家银行和3家保险公司,但没有形成强大的金融中心。4家银行是:达拉斯第一国民银行、休斯敦第C城市国民银行、达拉斯共和国民银行和得克萨斯商业银行。得克萨斯财团所控制的工矿企业以休斯顿的坦尼科公司为最大。它本是美国最大的一家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公司,现已发展成多种经营的综合公司,该公司因受到洛克菲勒财团的渗透,已成为两家财团共同控制的公司。在军火工业方面,得克萨斯财团控制了两家著名的公司。一家是LTV公司(原译林C特姆科C沃特公司),创办人J.J.林,善于兼并,在1960年兼并特姆科飞机制造公司,后又于1961年兼并沃特公司(制造飞机和导弹)。80年代以来进行多样化经营,但仍以制造军火为主,获利甚厚,发展迅速。另一家为休斯飞机公司,创办于1933年,经营业务本限于设计和实验性制造,1942年才开始商业性生产,制造飞船、侦察摄影机以及各种飞机零件。80年代上半期,该公司生产的电子控制系统和其他电器部件,在美国飞机制造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因此该公司生意兴隆,营业额大增。此外,得克萨斯财团还拥有一些生产尖端技术工业产品的公司,如得克萨斯仪器公司。
⑺ 迪拜有哪些银行
一、迪拜有哪些银行?
1、国民银行(Emirates NBD)
2、第一阿布扎比银行(FAB)
3、阿布扎比商业银行(ADCB)
4、迪拜伊斯兰银行(DIB)
5、阿布扎比伊斯兰银行(ADIB)
6、Mashreq银行
7、阿联酋伊斯兰银行(Emirates Islamic)、
8、拉斯海马银行(RAK Bank)
9、迪拜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 of Du)
10、富查伊拉国民银行(NBF)
《宣言报》2月1日报道称,在英国品牌企业评估咨询公司Brand Finance评选出的2021年全球品牌价值银行500强榜单中,有10家来自阿联酋的银行连续第二年入选。
排名最靠前的阿联酋银行是迪拜国民银行(Emirates NBD),排在全球第74位,品牌价值为37.3亿美元,评级AAA-。之后是第一阿布扎比银行(FAB),排在全球第77位,品牌价值为36.2亿美元,评级AA-。
另外8家上榜的阿联酋银行分别为阿布扎比商业银行(ADCB)、迪拜伊斯兰银行(DIB)、阿布扎比伊斯兰银行(ADIB)、Mashreq银行、阿联酋伊斯兰银行(Emirates Islamic)、拉斯海马银行(RAK Bank)、迪拜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 of Du)和富查伊拉国民银行(NBF)。
二、迪拜银行开户要求
开户要求:在迪拜银行,可以开立个人账户和公司账户。对于个人账户而言,一般要求提供阿联酋的长签和身份证明(ID卡)和单位开具的工资证明;如果是企业主本身开户,往往需要参考其经营的企业公司业务的“真实性”是公司成功开户的关键。一般而言,公司执照、章程、注册证明、股权证书是开户的基本文件;但是为了审核公司业务的真实性,银行往往会要求股东的个人身份信息(对于公司股东,需要披露“最终受益人”),股东或者关联公司的近六个月的流水,相关交易的单据,以及其他补充材料等。需要本人或者授权人到场提交申请,指定银行账户签字人。
⑻ 为了解决益中公司的资金周转问题吴荪蒲极力劝告诫杜竹斋与他合作、请简述相关情节
两大资产阶级的团体:
吴荪甫为主要人物之工业资本家团体;内包:
a.买办而兼火柴厂主的周仲伟。
b.航商某甲,又在筹办长途汽车公司。
c.矿商某乙,中兴煤矿公司。
d.同为丝厂但被压迫之朱吟秋。
e.丝绸厂主某丙,后亦被吞并。
f.卷烟厂主某丁。
赵伯韬为主要人物之银行资本家团体;内包:
a.韩孟翔,交易所经纪人。
b.大地主某甲。
c.杜竹斋,钱业。后在工业资本团与银行资本团
冲突尖锐化之时,他守了中立。
d.研究系之银行家,某信托公司总经理。
介于此两大团体间的资产阶级分子:
a.陆匡时,交易所经纪人,因为空户所累而致破
产逃亡。
b.某甲,因内地匪多,挟资到上海来为游资的。
破产。
c.某乙,某丙,在革命后做官两年,刮了十余万,
现亦在上海为公债投机事业。破产。
d.某丁,赋闲的某军官,与雷参谋为密友,曾一
时为赵伯韬之同谋公债倒把者。
e.李玉亭,经济学家,赵伯韬的军师,然实为赵
之工具。
f.某庚,小钱庄老板,即做空而累及陆匡时者,
然他本人并不亏本,他先逃走。
g.某辛,中等商人,在公债风潮中破产。
h.报馆老板,与李玉亭友善。
在此两大资产阶级团体之外独立者:
买办阶级:军火买办,外国银行之买办。
工业资本家方面与帝国主义的关系:
a.吴荪甫后来也要和英国银行家发生关系。
b.航商某甲自始即与日本资本有秘密关系。
c.周仲伟后来因受银行团的压迫而投降了日人
资本家。
银行资本家方面与帝国主义的关系:
a.赵伯韬的后台老板是美国人。他是银行买办。
b.大地主某甲的地产事业亦与美国英国人合
办。
他们的政治背景:
工业资本家倾向改组派。但亦有倾向蒋派者,例
如矿商某乙。
银行资本家中,赵伯韬是蒋派;但研究系之某信
托公司则反蒋,反国民党。
五月十七日 白里安发表"欧洲联邦计划"。
交易所中第 六月四日 李宗仁、张发奎占领长沙。同时,彭
一次战争 德怀占领岳州三天。
第二次罢工 六月中旬 桂军又退出长沙,武汉复安。贺龙
及交易所中 在沙市、孝感、大冶进出。
第二次交战 六月二十七日 山西军占领了济
南。长江沿岸
交易所中第 一带,自九江以上,红旗到处
三次交战及 隐约于山间。长江各轮屡遭枪
第三次罢工 击。
七月上旬 朱毛围攻吉安,南昌吃紧。
七月二十七日 彭德怀军占领长沙,同时朱毛
围攻南昌,绕袭九江。
政客,失意军人,流氓,工贼之群:
a.改组派政客某甲,某乙,与吴荪甫亲热。
b.失意军人--改组派,北洋派。
c.流氓--破坏裕华丝厂罢工者。被朱吟秋及
刘玉英等所收买谋绑赵伯韬之流氓。被吴荪
甫收买拟刺赵伯韬之流氓。赵伯韬所豢养以
自卫的流氓。
d.工贼--属于黄色工会中之蒋系者。属于黄
色工会中之改组派者。属于改组派而不在黄
色工会中。属于资本家方面所雇用者。属于
取消派者。
e.恶霸--贩卖私烟等等者。
叛逆者之群:
女工:(1)立三路线之基础分子;(2)斗争剧烈时之动
摇者;(3)渐渐走上了正确路线者。
指挥者:(1)奉行立三路线者;(2)思想右倾者;(3)作
两条战线之斗争者;(4)蔡真之流。
青年学生:参加各纪念节,在学生中为反国活动者。
左翼作家:右倾与左倾的机会主义及不动主义。剧社
女演员。
其他各厂工人(例如朱桂英的一家,她本人为丝厂女
工,弟为火柴厂工人,又一弟则可为其它业之工
人)。
小资产阶级之群:
一般市民--悲观失望。医生,陆匡时之弟。
知识分子--动摇。范博文,吴芝生,张素素,某记
者,某小书店老板。
颓废者--陆匡时之子。
跳舞场中之奇人--老人。其女为革命党而被杀,老
人至今寻觅之。
总结构之发展:
《夕阳》
《燎原》《野火》or
一、工业资本家方面之有力者谋组织一银团,一面抵
抗银行资本家赵伯韬等之压迫,另一方面则谋吞
并工业资本家之实力薄弱者。
二、此工业资本家之团体在吞并小工业资本家一点
上是将要成功了,但劳动者的攻势却又开始了。
当他们努力镇压下了劳动者的反抗以后,但本身
却受银行资本家团体之劫持而陷于苦斗中。同
时他们又受劳动者之攻击。
三、夹杂着政治上的与交易所中之种种阴谋,此两大
资产阶级团体之斗争尖锐化到极点,且表面化,
因而发生了暗杀及假借政治力量(赵勾通政治势
力将以勾通改组派之罪通缉吴荪甫)等等丑剧。
四、在此两大资产阶级团体之间压碎了的实力较次
的资产阶级分子则各谋报仇,或投入吴派,或投
入赵派。谋倒赵者以交易所为战场;谋倒吴者以
工厂为战场,谋利用劳动者。于此造成了劳动者
的第三次罢工。且此罢工虽因赵派之教唆而发,
然发动后则日益左倾。而此时因济南失守,市场
动摇,在公债上做多头的赵因吴派之抛空,且将
大失败。于此时赵吴皆有同归于尽之势。
五、长沙陷落,促成了此两派之团结,共谋抵抗无产
革命。然两面都心情阴暗。此复归妥协一致抗赤
的资本家在牯岭御碑亭,遥望山下:夕阳反映,其
红如血,原野尽赤。韩孟翔怃然有间,忽然高吟
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大家骤闻此语,
冷汗直淋。
总结构之下:
一、吴荪甫与劳动者:
第一次罢工,只从资a.因吴荪甫要减工资而引起第一次罢
本家方面对付中反映 工。
出来。
第二次是正面写了,b.借了党部、官厅、流氓、工贼之力量,
但罢工指导者的活动 算是把第一次罢工压下去了;工人一
及意见不一致却是从 无所得,只产生了几个有希望的领的
工人口中反映。资方 破坏手段也是从与 袖。
工人发生关系这一点c.第二次罢工为吴要暂时停厂(此时吴
上正面写出来。
第三次是一面从资方 正受银行家之压迫)而起的,也是继
写,一面从指导者(玛 续第一次退守后的反攻。
金等)方面写。 d.此次亦如前一样被镇压;但因复杂的
关系(即有赵派在中鼓动),吴不得不
仍开厂,但工钱一律打个八折发给。在
此役中,罢工指导者之间发生了不同
的意见,工贼中间,亦在蒋派,改组,取
消,及资本家雇用工贼四者之间的暗
斗。工人中分裂。
第三次罢工时,吴是 e.第三次为赵派所鼓起,口号为回复从
不愿的,因他刚刚抛 前工资额。
售出一批货,是用了 f.此次因承两次之教训,一般工人AE腬f0
比较低廉的价格抛 左
出,然因工人工资已 倾,而且团体亦坚,第一次罢工所产
减,故尚有利。他出售 生之领袖至此时大有作用,而指导者
此定货,为的要付银
行的借款。 亦比较意见一致--李立三路线,工
人想打厂。
然指挥罢工者中仍有不赞成打厂,尤其
是工人中之领袖,故虽立三路线者想借
此造成所谓暴动,竟不成功。可是罢工
是很坚决。黄色工会企图夺取群众,则
欺骗,造谣,恐吓,无所不至。
吴在既以武力解决占 h.结果,吴荪甫用武力解决,暂时停厂
据厂内之工人后即赴 --这在他是损失,但他预算只停两
避暑地。 星期;此两星期中另招新工人。因为
丝厂停工者多,失业工人甚多,故招
新工是不成问题的。他乘此时到庐
山,因为他谋暗杀赵之事为赵所知,
且赵亦以通缉为报复也。
二、交易所中:
a.资产阶级之两大派在交易所中,最初是
合作者。他们的联合资本贿西北军后退
三十里,因此获利,此时他们是多头。但
其后赵即单独放空。因为西北军既退了
三十里,又反攻了。
b.其后吴得雷参谋之密电,知陇海线上中
央军形势又利,转做多头(陆匡时即为
吴之经纪人),狠狠的挤了赵一下。因赵
至此时尚为空头。
c.赵亦施神通,厚贿雷参谋之友,知前敌形
势,乃亦做多头(赵之经纪人为韩孟翔);
可是吴却知桂军发展甚快,将入长沙(六
月四日入长沙),乃又放空。一时市场几
乎成为陆韩二人之市场。一空,一多。然
不久吴实已暗中补空,而陆之卖出乃为
零星户头之投机及脱手者。赵则坚做多
头。
六月中旬,桂军又退 d.中央军胜报又来,债市渐高,赵又获
出长沙,武汉复安。 利。济南失陷的消息,吴先一日得
到,则又大放空。赵几为所倒。
然赵更做多头,力提市价,同时以公债维e
持会之名义散放空气,请政府财政部干
涉,又以倒把勾串改组派之名阴谋挤吴。
此时陆匡时亦大放空头,吴却暗中补进。
交割期届,陆为客人所累,不能不逃走。
三、恋爱关系:
a.范博文与林佩珊之恋爱不成,及与吴四
小姐之恋爱。
b.吴少奶奶之秘密恋爱。雷参谋之临别的
话忽然挑起了她"要恋"的情热,则注目
于阿萱(小叔)。
赵收罗的女人和金刚 c.赵伯韬先与刘玉英有染,继在交易所
钻一样的多。 第二次获利后忽又与交际花徐曼丽
有染(是徐勾赵,因徐本与韩孟翔有
关系,从韩处知赵大获利,故心动),
因此极触刘玉英之怒。玉英乃谋以
激烈手段对付。
d吴荪甫先与家中女仆有染,又在外与一
电影明星有染,后交易所最后胜利之时
(其实他并无多大钱赚进,因为亏空亦
甚大也),徐交际花忽又起赵而与吴恋。
二人同往牯岭。
e.女工朱桂英之恋爱。
f.林佩珊:她的娴娴想把她嫁给雷参谋,而
她的姊夫吴荪甫则赏识了杜学诗,因为
他是工程师之胚子。但她自己则有点爱
范博文,又有点爱阿萱。因为她还太小,
只有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