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关于企业筹资的案例
筹资是企业进行一系列活动的先决条件。筹资决策不仅要筹集到足够数额的资金,而且要使资金成本达到最低。不同筹资方案的税负不同,企业在利用筹资方式进行税收筹划时,不仅要从税收上考虑,还要注意企业收益提高所带来的风险,并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及风险承受能力。
按照取得资金来源渠道的不同,筹资可以分为:争取财政拨款,自我积累,借款,发行债券,发行股票,商业信用,租赁等方式。
企业筹资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税收筹划方法。
借贷与自我积累的选择自我积累这种筹资法,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但从税收的角度来说,却不是尽善尽美的。因为通过自我积累法筹集来的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活动之后,产生的全部税负由企业自己负担。
贷款则不同,它不需要很长时间,而且投资产生效益后,出资机构实际上也要承担一定的税收,即企业归还利息后,企业的利润有所降低,特别是税前还贷政策,其本质就是用财政的钱还贷款。因此,企业的实际税负被大大降低了。所以说,利用贷款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是企业减轻税负、合理避开部分税款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企业借款和发行债券的选择
借款筹资主要是向金融机构(如银行)进行融资,其成本主要是支付的利息。对企业来讲,借款筹资具有一定的抵税作用,即企业归还利息后,利润有所减少,所得税税负将有所下降。特别是税前还贷政策,其本质就是用财政的钱还贷款,企业的实际税负更是大大降低。因此,利用贷款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是企业减轻税负、合理避税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例如,某企业取得5年期的长期借款400万元,年利率为10%,筹资费用率为0.4%,那么该企业可以少缴所得税66.528万元[(400×5×10%+400×0.4%)×33%]。
虽然企业可以通过向金融机构借款、融资,其利息在税前冲减企业利润,从而减轻企业所得税税负,但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进行筹资、筹划的空间不大,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通过发行债券进行筹资、筹划。例如,某企业发行总面额为400万元5年期债券,票面利率为11%,发行费用率为5%,则该企业可节税79.2万元[(400×5×11%+400×5%)×33%]。
相比之下,借款筹资所承受的税负重于向社会发行债券所承受的税负。
借贷与权益融资的选择根据税法规定,企业借贷的利息支出可以作为费用成本冲减当期的企业利润,而企业发行股票所支付的股息却不能计入当期费用,两者之间的税收差别待遇构成了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基础。
例如,某股份制企业A共有普通股400万股,每股10元,没有负债。由于产品市场行情看好,准备扩大经营规模,该公司董事会经过研究,商定了三个筹资方案。
方案一:发行股票600万股(每股10元),共6000万元。
方案二:发行股票300万股,债券3000万元(债券利率为8%)。
方案三:发行债券6000万元。
企业A下一年度的资金盈利概率:盈利率分别为10%、14%、18%;概率分别对应为30%、40%、30%。企业预期盈利率=10%×30%+14%×40%+18%×30%=14%;预期盈利=10000×14%=1400万元。
方案一:应纳企业所得税=1400×33%=462万元;税后利润=1400-462=938万元;每股净利=938万元÷1000万股=0.938元/股。
方案二:利息支出=3000×8%=240万元;应纳企业所得税=(1400-240)×33%=382.8万元;税后利润=1400-240-382.8=777.2万元;每股净利=777.2万元÷700万股=1.11元/股。
方案三:利息支出=6000×8%=480万元;应纳企业所得税=(1400-480)×33%=303.6万元;税后利润=1400-480-303.6=616.4万元;每股净利=616.4万元÷400万股=1.54元/股。
由此可见,随着借贷筹资额的增加,企业的每股净利也随着增加。但同时随着借贷筹资额的增加,企业经营的风险随着增加。企业通过股票筹资获得的节税收益虽然非常有限,但通过发行股票筹得的资金不需要偿还,可被企业长期占用。因此,企业在筹资时应对筹资成本、财务风险和经营利润综合考虑,并要善于将股权筹资和债务筹资结合使用,选择最佳结合点。
相互借贷筹资法企业并不是只有在缺少资金的时候才有必要进行借贷。相反,企业在不缺乏资金的时候,还可以通过相互提供借贷资金进行税收筹划,以节省部分税款。这种筹划的空间在累进税率的情况下更大,在比例税率的情况下相对较小。
例如,某行业的年度变化较大,某年度个体工商户甲净盈利30万元,个体工商户乙没有盈利,亏损1万元,甲、乙两个体户的资金都比较雄厚。
如果甲、乙两个体户都不贷款,也不相互拆借,则:甲应纳税额=300000×35%-6750=98250元;乙不用纳税。
如果甲、乙两个体户互相拆借,该年度甲向乙贷款60万元,年利息率为10%,年度末甲应向乙支付利息6万元,则:
甲应纳税额=(300000-60000)×35%-6750=77250元;
乙应纳税额=(60000-10000)×35%-6750=10750元;
98250-77250-10750=10250元。通过筹划,两者共少缴税款10250元。
租赁筹划法根据我国会计制度的规定,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不能抵扣经营利润,只能按期提取折旧。这样,投资者不仅要在前期投入较大数额的资金,而且在生产中只能按规定抵扣。
从税收筹划的角度来看,承租人可以在经营活动中,以支付租金的方式冲减其经营利润,减少税基,从而减少应纳税额,并为其今后继续从事其他各种经营活动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对出租人来说,他不必为如何使用或利用这些设备及如何从事经营活动而操心,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租金收入。此外,它的租金收入要比一般经营利润收入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待遇。因此,承租人与出租人便有了共同的利益,这便是两者合作的经济基础。当然,更为企业的税收筹划创造了较好的客观条件。租赁产生的税收效应并非仅仅因为存在相同的利益才得以实现。即使在专门租赁公司提供租赁设备的情况下,承租人仍然可以获得税收上的好处。
租赁过程中支付资金的方式在签订合同时由双方共同协定,这样,承租人就可以从减轻税负的角度出发,通过租金的平稳支付,使利润在各个年度平摊,从而使经营所得适用较低税率,以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当出租方和承租方同属于一个大的利益集团时,为了共同的利益,他们可以通过租赁方式直接、公开地将资产从一个主体转移到另一个主体,使更多的所得适用较低的税率,享受到优惠政策,从而使整个集团的利益最大化。
❷ 求企业融资或投资的经典案例分析
1,2004年,复盛大网络登陆纳斯达制克,投资盛大的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人获得了高达1400%投资收益。
2,2005年,无锡尚德在纽交所上市,部分私募股权投资人退出后获得最高约50倍的投资回报(龙科,高盛,英联)。
3,2006年同洲电子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背后的私家股权投资机构所获回报统计是:5年30倍(深圳创新投)。
❸ 企业融资战略的举例分析
企业融资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企业制定和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被忽视,却是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在当前,中国企业的发展战略本身就不被重视,或是被严重误导误读的情形下,讨论企业融资战略也是难以被企业理解和接受的。
从另一个层面上说,在没有企业发展战略的企业类型中,制定切实可行的融资战略,对于寻求外来资金推动企业发展和扩张,仍然是必要的。 是一家南方的小型国有企业
该国有企业的注册资本100万元人民币,主要生产卷烟用纸材料,属于垄断行业及产品。2005年中期,与国外一家卷烟用纸巨头以及中国烟草总公司、广东烟草公司签订合资协议,四家共同成立一个高档卷烟用纸的合资企业,总投资为1亿美元,注册资本投入三分之一,约为3340万美元,其余投资由合资企业在投资建设和经营过程中融资解决。该国有企业在合资企业中的股权比例为15%,其对应投入的注册资本约为500万美元。
该项目的建设期为2年,项目投产后,合资企业的年度利润约为1.8亿元人民币,该国有企业每年可获得1800万元的平均投资收益。
该国有企业的融资计划是借款5000万元人民币,借款期限15年。在投产以后的年度会计决算后,逐年用项目收益偿还借款;根据该国有企业签署合资企业的出资协议办理用项目收益还款的保证协议书和公证事项。
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融资战略方案设计,完全不了解资本市场运行的基本逻辑和资金方的目的需求和价值取向。主要问题分析:
1、没有人会同意借款被用于股权投资;
2、没有人或机构会作长达15年的长期借款,法律上也不允许;
3、没有人会接受以协议中的投资收益(股权收益)作为借款的还款保证;
4、该国有企业的投资大大超过《公司法》规定的对外投资不能超过注册资本的50%上限,很可能导致投资无效。
就该国有企业和该项目融资的基本情况分析,给出的较为可行的融资方案和路径是:
1、采取基于股权基础的财务融资的综合融资模式和方案;实际上仍然为借款,采取了股权投资合作的方式;
2、借款年限确定在3-5年左右,期满可续。
3、由该国有企业与资金方共同成立一家新的公司来对合资企业出资;
4、以新公司的股权以及其在合资企业中拥有的股权作为融资资金和资产安全与控制的保障;
5、根据年限逐笔偿还借款资金及份额,视同该国有企业回购新公司的股权;
6、期满后,可将回购的股权质押给资金方(作为为还款项的保证),或继续进行外部融资(更低成本的资金)来偿还该借款。
7、在借款资金偿还完毕前,新公司的股权可由信托机构或相关资产管理机构托管(包括回购);
8、资金方违约不同意退出新公司的股权时,视为向该国有企业购买该项目和投资的权益,应当向该国有企业支付股权及项目溢价款项及违约金。 是河北一家民营企业(河北天山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该民营企业依靠工程施工起家,现涉及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餐饮娱乐等行业,由12家全资子公司,为河北省政府重点扶持的大型民营企业。为实现“实施跨行业、多渠道、国际化发展战略,坚持走项目尖端化、发展多元化、资本国际化道路”的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开展广泛的融资业务。
就前述简单的企业发展战略看,该企业已经是走入了一个盲目发展误区,其企业战略本身并不符合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文化以及它的发展趋势,已经显露了该企业在对于发展战略选择方面盲目的市场跟从,缺乏主业方向和核心动力,缺乏确切的、可实现的描述。因而可以相信,该企业并不存在所谓战略文化,只是在追逐趋势,并且该战略实际上是由企业的“外面的人”在做,而不是该“企业”在做。
该企业的融资战略是期望通过实施收购、兼并、重组,运作包装上市来募集企业(也包括部特定的项目)发展和经营所需的资金。该企业对于企业上市地点的预期选择涵盖了全球的主要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交易所、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芝加哥证券交易所、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法国、德国的证券交易所等)。
对该企业的融资战略的简评:
1、该企业还没有明白融资的目的,融来资金干什么?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很少有企业能够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缺钱显然不是答案,这实际上是一个与企业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的答案和课题。
2、“运作包装上市”的融资路径已经是一个老掉牙的套路,无论是国内证券市场,还是国际资本市场,都在对中国民营企业实施更加严格的审查,投资者对中国民营企业也有更多的怀疑和不信任,更何况该企业的经营范围和业绩符合证券市场所需要的题材吗?仅仅“编故事”是不行的。再趟这场浑水,那就是在拿企业的发展、前途和命运作赌注。
3、有理由相信该企业与政府及官僚的勾结是密切的,但是,这会是企业发展永远的捷径吗?在这种看似的捷径中,实际上蕴含了难以估量的风险,特别是该企业将政府的支持作为融资资源(如,国内股票发行放开后,优先获得本地区的上市名额)的先天性优势和市场预期的基础,也就加大了资本风险发生的可能。
4、基于多元化的收购、兼并、重组,无论是在企业发展战略还是融资模式的选择,已经有很多事例证明不会获得成功的,多元化常常被引用或延伸为一种野心,并不符合该企业的经营业绩,该企业和该企业的领导人以及他的继承人是不懂得、也不会(并且也许是永远的)有驾驭多元化(还有国际化)发展的文化、能力。
基于有限的素材和了解,我们给该企业的融资战略提出了“三点带动”的融资策略性建议:
1、以建设项目(如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和经营性项目(如餐饮服务、农业)的单一的或独立的项目融资带动企业规模的发展
通过单一的项目融资,而不是通过整个企业融资,除非是股权融资。
如果是采取股权融资,问题在于该企业会有那种符合资本市场规范要求的公司治理系统与文化吗?
民企普遍的过渡集中,权利垄断等弊端导致资方的防范和不信任,而单一项目融资给资金方投资、管理与退出的风险构筑了一道防火墙,以及能够实现风险分散和可控制。
2、通过融资和资产规模的扩张带动企业价值和融资能力的提升
融资的目的不仅仅是找到资金,而是加强企业的行业竞争力和市场盈利能力,单个项目的融资只需有方案,而作为企业融资战略设计,应该和企业价值的创造相关联。
融资不仅仅解决了企业经营所需的资金,需要由以企业价值作为融资能力的基础,同时企业价值和企业融资能力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促动的。
3、将融资活动转换成为企业的金融服务,带动企业经营和投资的资本管理融资、投资、经营、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结合形成企业内部的金融服务机制,融资不能够仅仅成为企业“找钱”的工具,而应该是企业经营的一种手段,它应当充分应用多种资本工具、金融产品以及服务手段、流程等为企业的投资、经营和资本管理服务,改变以资金腾挪、调头寸等方式为主的、甚至是瞒天过海式“资本运作”手法。 是一家上市公司(华夏建通 600149)
该上市公司准备开发和运营一个数字化社会服务网络系统,即基于网络运行和终端设备服务的公用和社会事业收费资源集合的服务平台,以及所搭载的资讯和广告服务。该项目刚刚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试点区域的示范建设,该公司期望融资或募集资本迅速在国内各主要大中型城市形成渠道垄断和市场垄断,切断后来投资者、模仿者的生存机会。
该上市公司在股市继续募集资本(增资、扩股、发行债券等)的机会很小,信贷融资能力较强,但是短融长投难以奏效。该公司对项目市场目标明确,但对于项目的投资运作以及融资规划模糊。该项目运营计划的业务涉猎范围过于宽泛所导致的投资人对于项目盈利能力和竞争力的担忧,同时项目概念松散,缺乏符合投资需求的简单明了的概念描述,市场定位也缺乏可操作性。现有的融资运作机构不能凝聚成为一个团队力量,(居然以所谓建立融资后备队伍的方式寻找资金来源)缺乏和不具备融资的知识能力和操作经验,企业旧有的体系、派别与文化遏制形成新的、强有力的经营文化。
该项目的设计(概念集合)人员在项目推广和资金募集过程中,竭力讲述和渲染该项目的广阔前景,特别是该项目终端上所能够搭载的延伸服务,因而大大弱化该项目的核心投资价值和竞争力,即庞大而快速的现金流量和相捆绑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因为,投资人看到的是项目投产后的价值、盈利能力和现金流,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安全退出保障,对于将来的市场空间和拓展领域、行业,不是私募投资者所关注的。
❹ 求一个上市公司融资的案例
看一本书《门口的野蛮人》详细讲华尔街的并购融资的。融资的渠道很多,外部融资,间接融资股权融资,融资的产品是非常复杂的,有优先股,债券,可转债,普通股,等等,具体的搭配很复杂的,书里写的很清楚。
分给我
❺ 哪些中小企业有融资难案例分析
我个人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不能单纯的划入财务会计学领域,财务会计方面只是问题的一方面。
1、政策方面,政府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但是政府没有具体的措施或方案。
2、银行方面,虽然各大金融机构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出了不少适用于中小企业的贷款品种,但是各银行基本上都有一个评级授信或准入门槛,一般中小企业达不到。
3、企业方面,首先,一般的中小企业发展历史较短,无法提供连续几年的财务资料;第二,中小企业资产的产权不够明确,很多固定资产没有产权证书,即使有大多也是股东的名字,土地没有出让手续,使得企业提供足额抵押物的能力欠缺;第三,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混乱,帐簿不健全,报表不准确。
另外,金融机构对贷款的责任制度,也使得业务管理者担心承担责任,放不开手脚,有政策也不敢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