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表现在哪些方面
民营企业因为发展的基础都是单个个体或者家庭作坊的组织模式,企业的各种报表和帐目都比较混乱,个人和企业的资金使用相互交叉,组织结构也都不规范,大部分都是裙带关系的结合,企业的决策也都基于老板的个体决定,这样就使得企业的信誉、持续盈利能力、帐目规范管理等离正规的银行,担保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要求的规范化运作管理的目标相去甚远,使得银行和其它的资本实体不敢也不愿意将资金借贷给中小企业,目前中国政府所作出的对于中小企业融资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中小企业私募债,要求企业净资产一亿元,属于(高科技企业、三农企业或者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拥有两个完整会计年度报表,有较强的持续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能力强募集的额度相应就大)要求经营活动现金流为正且保持良好水平,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5%,一般募集的资金额度不超过企业净资产的60%,目前发行的票面利率一般是9%,担保费用在2%,证券公司的承销费用在1%,期限一般是三年(这个也就是中小企业私募债比银行贷款强的优势,期限长),发行的债券要采取财产抵/质押担保或者第三方担保,目前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放开的区域有: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湖北,广东,山东这几个区域,如不再此区域内的可采取变更注册地或者在上述区域设立子公司由子公司发债。需要准备的材料主要是你的两个年度的会计报表和营业执照复印件,股东表决通过发行私募债的决议,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担保公司的担保协议,这些基本都可以交给证券公司(我们)来做,他们有上下游的资源帮你把这些资料完善,目前会计事务所的费用一般是30万,律师事务所的费用是10万,证券公司的承销费用是1%,担保公司的担保费用是2%,票面利率是9%,企业的发行成本在13%左右。
⑵ 温州民营经济在温州发展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民营经济起步早,发展快,高比例的贡献,是温州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地区大开发的一系列战略决策,改制的国有企业,在浙江省委,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88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的一项重大决策,采取了一系列新措施,以促进民营经济的飞跃,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这给了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计划,市委,市政府坚持从温州实际,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指导,服务和管理,促进民营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现在的情况报告如下:
升,温州的情况看,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民营经济的重要力量,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温州,在改革开放前,经济基础是非常弱温州近20年来,温州的经济发展很快,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经济总量,财政总收入中的顺序优先浙江省,分别由改革之初,开了四,七,上升至3现在。温州花了20年完成的“生存的命题”,以发展命题,主要由民营经济的发展的飞跃。现在,这个城市的个别企业243000 37000私人企业,民营企业的数量,工业产值,上交税收,外贸,出口占99%以上的城市,96%,75%和95%。
2。发展民营经济的根本出路解决就业问题。,浙江省温州市,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人少了,更多的矛盾十分突出,就业压力。这些年来,通??过民营经济的发展,在“2000000”的效果, ,200万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和二,三产业,有200多万流动人口在温暖的就业机会,200万温州人在全国各地及海外业务的企业 - 提温州走出去,并给当地创造数以百万计的就业机会。现在,温州私有企业雇用超过80%的总份额城市的企业工人。温州是没有理由为什么其他一些城市就业压力,主要原因是民营经济的发展。 BR /> 3。发展民营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来自温州,实施的想法?两个大局“,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与丰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民营经济的发展。 ,温州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035元和5548元,分别的顺序优先浙江省,从一开始的改革开放,7,10,上升到目前第一升和5。温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反映生活的10项指标的标准是在全国名列前茅。这些年来,温州市人先富起来,并积极参与西部地区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全国各地参与重组的国有企业在该领域的创始人市场的大规模发展,同时,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4。发展民营经济是实现形式,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发展民营经济,发展“订单”和依赖于“一个很好的组合,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启发的人的愿望发展,并满足人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但也提高了温州风险意识和创业意识。“每个人都想自己当老板,每个人都在努力成为老板,每个人都有创业的冲动,温州发展的动力源,活力的源泉。温州今天的局面,最重要的一条,是激发群众的创业热情,使每个人都有一个强烈的创业冲动。
5。温州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过去,民营经济的发展,在温州路走得更艰难,不仅是过河,摸着石头过河,有时也携带的负担隔江相望,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惨痛的教训。无论经验或教训,可以使其他一些地方在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降低成本。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地给别人以启迪,这是在温州的贡献。
二,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在温州
1。私人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在加快的质量化,集约化模式。其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更加明显。现有的“中国鞋都”26国字号生产基地,鞋革,服装,电器等10个重点行业产值占工业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三;重点行业率超过50%的产品在全国的市场份额高达95%的金属打火机。二是要继续发展壮大企业规模。近三年来,规模以上企业的数量增加了一倍,规模企业产值已经达到了45%以上的比例。 3有180多个企业集团,并跻身中国500强企业,36个民营企业500强之一。企业技术创新越来越浓厚氛围。城市的企业在国内外为超过1,000个学院和大学,科研院所,以建立科技合作关系,那里有超过800个私人研究机构,29个省级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三高高新技术产业基地,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四是要显着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已在中国8个驰名商标,16个中国驰名商标,206个省级著名商标和品牌名称,成为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2004年,在全国同类城市中最高的8个品牌。
2。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方向性意义的步伐。第一,强强联合。温州民营企业已经逐渐由过去的“罢工”一起分配。典型,国产锁龙头企业,温州市,共同创办了强大的集团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企业级系统锁定,65家具公司成立联合体的形式的经济协议,成为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十几家不同行业的龙头企业共同出资,分别形成“瑞士”,“驰”财团控股公司,这是一个积极的行动为一体的民营企业的资源。二,内部和外部的合作。有一些民营企业和国外知名企业合作的各种方式,如技术,资金,市场,品牌。例如,在夏天的梦想礼服与意大利杰尼亚集团全面合资企业合作;贾精简版工业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泵制造商荏原公司的日本合作成立了全国最大的石油化工泵制造商,大大提高的产业水平和竞争力企业。上市公司。今年,华丰集团,瑞丽集团两家企业被允许在中国和美国上市,实现了温州民营企业上市零的突破。此外,还有多家企业正在积极运作上市,民营企业的发展的状态,开始出现从单一渠道融资主要依靠自身积累的银行贷款。
3。 “走出去”已成为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走出去”走出去的温州企业,温州和区域间的流动。温州人走出去,促进跨区域的资本流动。目前,温州在全国各地超过170万人,去年累计投资超过1700亿元人民币,近2万个工业企业的创始人外,工业产值为160十亿人民币的创业精神;成立超过240个商品交易市场,年交易额可达280亿人民币。单独在东北三省,包括业务发展,近20万人,总投资为150十亿人民币。资本跨区域流动的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温州当地经济的培育,以实现发展的“温州经济和温州经济互动。区域间流动主要领域的兼并和收购公司,建立生产基地,研究开发中心和营销网络,属于增加流量和流功能,这将帮助企业实现低成本扩张和做大做强,在更多的配置,并享有广泛的资源,进一步扩大温州经济。
私营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显着增强。民营经济是企业家精神,并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多数具有先天性的弱点,特别是小型和中小型企业的无序竞争,的经营行为是不是很标准的问题,其结果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的行业和企业迅速褪色,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假冒伪劣等负面问题。在过去的几年,温州市加强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商会)经济,建立了行业协会(商会)110,加强行业自律,整合,提升行业开展自我服务,协调各方之间的关系起到很好的作用,促进其健康发展民营经济。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案件处理贸易障碍,行业协会(商会)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该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温州市遭受了外国贸易障碍24例行业协会(商会)已出面回应从7至17赞成。
1。行业存在的问题,如何从实际出发,思考一些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这是一个主要的主题,为民营经济的发展。的发展,行业总量的高档方向,但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应继续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的关系之间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在行业中的产业定位技术上未必有追求的最高,而应该是最合适的企业规模并不一定要追求的最高, ,但应该是最经济的,并不一定需要数量最多的产品范围应该是最独特的。如温州,人口的区位优势并不明显,资源禀赋较差,相对缺乏高层次的技术人员从实际出发,并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现有的基础设施,轻工等行业在温州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我们应该注意在这方面加强努力,以维持其自身的特点。
2。保持体形的个性和活力的区域经济。温州经济模式的独特的经济模式也有自己的个性。温州有个很贴切的比喻,把它称为“地瓜经济。它的意义有三个方面:首先,温州民营经济是不是很起眼,企业规模并不大,档次不是很高,但苦命的,民营经济在温州很好地利用外部资源和市场,像地瓜藤 - 藤叶舒展,占用的空间外的阳光和雨露和养分吸收,具有很强的扩展能力;第三,最后的果实或根最终受益于温州和温州。温州民营经济红薯的特点是非常相似的增长模式,它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舞台,如果你付出注意加强规范和引导温州民营经济会发展得更好。
3。更好地“走出去”如何引导民营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走出去”,包括到国外去,到别处去,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这是大势所趋。事实证明,谁开发的企业走出去的因素,这些走出去的企业普遍较好。像温州这样一个因素在资源相对缺乏,很多当地的人口压力,必须是在温州,温州,跳出温州,温州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以实施“走出去” 。特别要引导主导产业的核心企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继续的股票部分的功能??扩展和扩展外界的基础。同时,通过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加强与在外温州人的沟通和联系,不断提高企业的乡情,亲情,友情,鼓励和引导他们投资在经济温州企业家的努力,温州经济。
4。如何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的发展阵营的经济环境整体是越来越好,但也有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的地方。再比如,在一些地方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的现象相当严重,名称的“零地价”,“零税率”的幌子下,开展广泛的投资活动,导致一些民营企业和各类资本的非理性,非正常流动;例如,党的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了非禁即入“的原则,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有很多障碍,这些需要规范和执行法律,法规和政策。
⑶ 看聪明的温州人如何融资
温州人天掉下来当箬笠。面对全球金融海啸和企业资金饥荒,以改革创新和民间资本打天下的温州人神闲气定,从容应对。 民资殷实也遇融资困境 温州曾是中国金融改革的试验区。长期以来,温州的贷款不良资产率为全国最低,其中主要原因是信用、互助、民资殷实。在这个市场经济的先发地区,民间资本相当活跃。据温州市银监会匡算,温州民间资本高达6000亿元之巨。但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大批中小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融资困境。 温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日前发布了一份调研报告《关于温州中小企业目前存在的状况的初步报告》。这份报告的结论是,不少温州中小企业正面临融资困境。 据温州市银监会统计,去年第一季度各大商业银行贷款额超过2.2万亿元,其中只有约3000亿元贷款落实到中小企业,占了全部商业贷款的15%,比前年同期减少300亿元,中小企业融资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一位温州企业家说,甚至有企业在接到大额订单的情况下,向银行申请贷款也未能如愿,只得放弃订单。 三年前,银行经理为了把钱贷出去,经常请企业主吃饭。而这两年的情况是,企业主到处请银行信贷经理吃饭乃至求情,但最终也贷不出钱来。温州一位熟知金融界的人士用一个形象的说法来说明贷款难问题。 据温州市中小企业促进会负责人介绍,温州确实有6000亿元民间财力,但广大中小企业却仍为缺乏发展资金而苦恼。他估计,目前温州民间金融的流动规模已经达到600亿元。但是,由于温州企业众多,资金的需求量缺口依然庞大。
⑷ 温州爆发民间借贷,企业家纷纷跑路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资金链断了,放高利贷收不回来,企业没有资金运转就得跑路了!!
⑸ 民营企业融资难在哪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民营经济所作的贡献,在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税收、进出口总额、城镇就业人员中的比重都超过1/2以上,不少占到2/3左右,民间资本的总量已是国有资产总值的2.5—3倍左右。民营经济中的私营企业,虽被正式认可比个体经济足足晚了5年,但在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后,私营企业发展极为迅速。据第六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公布的数据显示,从1993年到2003年,我国私营企业数量从23.79万户增加至300.55万户,增长了13倍多,年均增长28.89%;注册资本从681亿元增至35305亿元,增长了52倍,年均增长48.41%;从业人员则从373万人增至4299万人,增长了近12倍,年均增长27.72%。
毋庸置疑,在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较多的问题,融资难就是其中一个突出问题。虽然,在中央的关心、支持下,融资难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缓解,但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渠道狭窄,仍然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的现状
我国的民营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低技术的行业为主,仅制造业、批发零售餐饮业就集中了民营企业的75%。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无论是在其初创期,还是发展期,主要是依靠自我积累、自我筹资发展起来的。但是,由于这些企业管理水平低、生产规模小、创利能力弱,要进一步发展,仍受到资金严重不足的制约。民营企业有着巨大的资金需求,然而,从银行所得到的贷款,尚不足银行贷款总量的2%;通过发行股票融资的民营企业在我国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中约只占9%左右,这里还不包括那些以较高昂的代价购买别的上市公司的股份而曲线上市的;在债券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则几乎为零。民营企业的融资难,突出表现为中小企业难、中西部地区难、小城镇难,而这又恰恰是我们经济发展需要加大支持力度的重要环节。
资料来源:郭斌、刘曼路:《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对温州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2年第10期。
应当看到,中央有关部门和不少地方政府为了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的问题,下了很大的力气,也出台了一些具体政策措施,如,组建民营股份制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鼓励和支持四大商业银行,增加对民营经济贷款、建立担保体系、建设风险投资体系等等。但是,从实施效果来看,这些措施还没有使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为,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表面上看是反映渠道狭窄,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体制和制度问题。
二、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
1、从体制上看。当前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民营企业的“歧视”现象。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意识的影响,金融部门对非公有制企业尚不能一视同仁,受各种条件制约,诸如有的怕出现问题受到牵连。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拥有全国70%以上的信贷资金,在信贷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原本是民营企业寻求信贷支持的主要来源之一,但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一直受处在行政过分干预的准财政运作体制的约束,导致其对民营企业的“歧视”现象。许多地方反映,对同样数额的不良贷款,贷款对象如果是国有企业,银行工作人员可以不承担或少承担责任,如果是私营企业就可能被有关领导机构甚至司法机关予以追究。出于对贷款责任的考虑,不少银行员工宁肯少贷或不贷给民营企业,尽量限制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数额。其贷款手续之繁杂,抵押条件之苛刻,对抵押品要求之严,抵押率之低,远远超过国有企业,使不少民营企业望而却步,当民营企业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不得不去贷款时,也往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白白地错过了宝贵的商机。在国家有关政策上也残留着“缺陷”,急需调整完善。例如,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时,许多不良资产可以通过剥离、核销、挂账、停息等办法处置,外资企业将部分利润投资可在税收上减免,而私营企业却不能享有同等待遇。此外,民营企业也无法享受开发区企业应有的政策优惠等等。这种政策性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展。
2、从制度上来看。(1)担保公司和各类基金制度还未完善。民营企业信用贷款因担保问题尚未解决而难以运作;抵押贷款因市区多数民营企业未能解决房产、土地等相关证件而被搁置。抵押担保落实难是当前民营企业融资、特别是申请金融机构贷款过程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2)银行为民营企业服务严重不足。尽管中央银行的信贷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但各商业银行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往往集中力量抓大客户,乐于“大宗批发”,而对额度小、频率高的民营企业贷款缺少兴趣,由此导致民营企业贷款明显不足。这里分析的不仅是服务意识差,而更重要的是制度引致的问题。各区县专业银行大都无权审批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对流动资金贷款也有严格限制,这些限制难以适应遍布各地的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需要。此外还缺少对国有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的考核,缺少专门从事中小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3)融资渠道狭窄。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整体发展不够,尤其是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创业板在深圳上市仅一年左右,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十分萧条,使得中小企业发行债券、股票相当困难。
3、从民营企业自身来看。民营企业一般规模较小,资金匮乏,而且偿债能力弱;加上经营观念和管理模式的相对落后,财产抵押实力不足,没有完整的、令人信服的信用记录,缺乏信用基础,加大了银行投资民营企业的风险,缩小了民营企业的融资范围。这些问题均需要我们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解决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1、坚决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按照《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政税收、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对民营企业应一视同仁,实行同等待遇。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实力的增强,是促进民营企业融资的经济基础和必备的条件。
2、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改进对民营企业的服务。在经济发达地区,可以探索建立中小民营银行的试点,探索创立金融社区服务模式,加大银企合作,使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的服务深入到当地众多的民营企业,形成民营企业与金融机构“双赢”的局面。要在健全金融监管的基础上,积极创设各种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民间金融机构,建立民间金融市场,探索主要支持中小企业的投资公司,做好深圳创业板上市工作,争取设立多种形式的创业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国有商业银行要增强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意识,增加服务品种,帮助民营企业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要逐步开展对民营企业的信用评级,推进民营企业的诚信建设。现有金融组织应加强与民营企业的信息沟通,加强信息收集整理和跟踪服务,为民营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当好理财参谋。
3、加强担保管理,减少担保风险。应当根据运作规范、风险分散的原则,研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制度,建立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的政策措施,尽快缓解中小企业获得贷款担保难的状况。可以针对中小民营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开办“联保贷款”业务。对中小民营企业具有的经营波动大、资金需求不稳定的特点,可以开办“循环使用贷款”业务,也可以开办应收账款抵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备用信用证质押贷款等品种。还可以与租赁公司、保险公司合作开办租赁贷款、保险贷款等业务。同时,制定相应的贷款条件和审批程序,对财务状况良好的、有市场的企业,不能因其规模达不到要求而不给贷款;对负债率较低、产品技术含量高、确有市场潜力、内部管理严格的民营企业,可适当放宽对抵押或担保的要求。
资料参考:http://www.smexm.gov.cn/2005-8/20058251418405709.htm
⑹ 温州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现在他们都面临着重新洗牌的命运
⑺ 民间贷款对现今温州中小企业发展的意义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26年来,特别是近15年,中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增长速度。同时,我国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逐步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其间,中国民营企业挺立潮头、异军突起,民营经济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民营企业在高速发展、崛起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发展负面影响和持续发展“障碍”,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一方面,中国加入WTO以后,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如何更好地适应竞争,加强竞争力永葆活力;另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知识经济的浪潮开始涌动。与此相适应并随之而来的,是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结构重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那么,中国的民营企业如何构筑持续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实现走持续发展的道路,十分值得思考并要求我们研究出与之相匹配的对策。
一、我国发展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重要性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与实践有力证明,我国创造、培育、发展、崛起的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与新的增长点,已经成为很多地区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龙头和引擎。如国民经济所占比重,在税收、财政、就业等方面的重要贡献。发展民营经济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的必然选择,实践证明民营经济有多种积极作用,是生产力当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最有经济效率的,体现了生产力内在的质量表现。国民经济“民营化”是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经济市场化的最好选择,因此发展我国民营经济是非常重要的、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一)正确认识与理解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
从字面上来看,“民营”与“国营”、“官营”相对应,“民营”一词的本质规定是“营”、执行主体是“民”,强调一种与资产经营有关的经济形式,似乎不涉及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民营企业是与“国营企业”相对应的,是人民大众以民间资本联合、劳动联合、知识智力联合、资源联合形成的社会化的、公众化的创新经济组织,它不需要国家拨款、不要国家行政编制,依靠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新型运作机制。它产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主要发源于国内民用消费品制造行业和流通行业,其主要生产方式以来料加工为主,不需要自主核心技术研发,进入门槛不高,国际市场容量庞大,国内市场细分和行业垄断局势不明显。当国有和大规模资本逐渐退出后,开始涌向能源、交通、金融、房地产、高科技行业,民营企业于是得到迅猛发展,期间也滋养了众多实力不凡的民营企业群体。
民营经济是中国改革者的一个伟大创举,是与“国营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制度,它把国有、国营以外的多种多元化经济纳入了一个高度概括的经济模式——“民营经济”。民营经济不是“非公经济”,也不是“私有经济”,而是一个多元化、社会化、公众化、法权化的混合经济。
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大致有如下几个部分构成:①私营经济,包括私营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②股份制经济企业;③城乡集体经济企业;④改制后的国有企业、乡镇企业;⑤非国有控股企业;⑥非国有控制的企业,如被租赁、托管出去的国有企业;⑦外资企业;⑧港、澳、台商企业等等,共同构筑我国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体系。而我们平时所讲的和文中出现的民营企业,主要是指“狭义”的民营企业,即不包括外资企业和港、澳、台商企业的统称。
(二)发展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1980年改革前,运动不断,目的是“把私变成公”。如民族资本工业化运动,农村搞公社,还有就是文化大革命,都是围绕“把私变成公”这样一个主题。结果是中国经济很不景气,问题很多,我们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就企业本身来讲,大量企业都是亏损的,维持不下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基本矛盾,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的力量,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总结历史教训后证明脱离生产力的水平搞单一的公有制、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封闭保守是行不通的。于是,参照国外发展经济经验,提出改革开放,就是“把公的变成私的”。首先是提倡个体户的发展,后来慢慢允许私人办工厂,中国的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就这样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80年代后半期,特别是90年代,公有制的存量慢慢开始改革,到现在民营经济在全国已经占了一大半,涌现了广东、浙江、江苏等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大省,有的县、有的地市已经占到80%以上都是民营经济,如浙江民营经济已经占到85%以上,将近90%。总体来看,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特别这些年来新增加的投资、新增加的就业主要还是民营经济。
改革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国民经济“民营化”是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经济市场化的最好选择,民营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生力军。
(三)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
快速增长的民营企业在提供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出口、优化所有制结构、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技术创新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骄人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1. 民营企业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量的主力军
据中华全国工商联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底,中国登记的民营企业达300.52万户,注册资金为35305亿元人民币;个体工商户达2353.19万户,注册资金4186.99亿元。同时,根据新华社披露的最新统计:中国的非公有制经济目前正以平均每天增加1500多家民营企业、注册资本每天增加30亿元的速度飞跃发展,其产值已占中国当前国内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
民营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当前民营企业所创造的经济总量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的统计,目前中国GDP的55.6%,工业新增产值74.7%,社会销售额的58.9%,税收的46.2%和出口的62.3%都是由民营企业创造的。民营经济还成为许多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体,民营企业数占全国比重近60%,民营企业数超过20万户的有江苏、广东、浙江、上海、北京、山东六省市。因此,民营企业不管是数量还是经济增长的贡献,都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量的主力军,民营企业越发达的地区,这种状况越明显。
2. 民营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发展,国有经济在GDP中的比重逐年下降,民营经济的比重快速上升。根据2002年的测算数字,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占中国GDP增长的35%左右,外商和外商控股占16%左右,民营经济则已占到48.5%。2001年末,在全国企业法人中,国有企业仅占12.2%,私营企业占到43.7%。在200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中,国有企业只占36.22%,非国有企业占63.78%。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据全国工商联2002年对全国私营企业的调查,分别有8%的私营企业已经参与国有企业的兼并收购,有13.9%的私营企业准备参与国有企业的兼并收购。民营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一个多元竞争、充满活力的环境,促进了国有、集体经济的资产重组和机制转换,投融资体制由单一投资主体向多元化主体转化,从而使得中国企业所有制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
3. 民营企业成为就业的主渠道,为社会稳定做贡献。
2002年全社会就业总数为7.374亿人,其中国有单位就业人员7163万人,占全社会的9.7%;民营企业(含农业劳动力)就业占到全社会90.3%,如果不包括农业劳动力(3.66亿),吸纳的就业量为3.09亿(其中乡镇企业就业人员为,1.33亿),占全社会就业总量的42%。民营经济在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达到84%,在城镇中的就业比重已经超过70%。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字,2002年底在农村个体私营企业就业的有3885万人,在城镇个体私营企业就业的有4268万人。近10年来平均每年新增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再就业人员1000多万人,这些人员几乎全部被民营企业所吸纳。
4. 民营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主体多元化了,哪里民营经济发展快,哪里经济发展就快,社会问题也容易解决。当今的经济大省也是民营企业大省,如浙江、广东、江苏、上海等地的企业数量远远高于中西部其他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非农的就业机会,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快了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如广东的东莞市、佛山市顺德区,成为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展的先进典范。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同时建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吸纳新增就业人口,实现2020年国民经济再翻两番,进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可以这样说:民营企业的飞速发展必将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
二、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中国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国内到国外,在理论上、法律上、政策上、实践上都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历程。据国家工商局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03年底,民营企业总户数已超过300多万家,从业人数4088万人,注册资金达3.5万亿;共有个体工商户2353万户,从业人员达4636万人,民营经济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国民营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下:
(一)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
从行业分布来看,我国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第二产业中的竞争性领域和第三产业的服务业,截止到2001年底民营企业中从事制造业的有33.76%,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为40.54%,社会服务业为11.26%,而在其他行业的总数之和仅为14.44%,因此“劳动密集型”行业依然是其主阵地
⑻ 温州民营企业的现状
我就是温州人!!
民营经济起步早、发展快、比重高、贡献大,是温州经济的重要特点。这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西部大开发、国有企业改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战略决策,浙江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的重大决策,并采取了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的一系列新举措,这些都给温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市委、市政府坚持从温州实际出发,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引导、服务和管理,促进了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从温州情况看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l. 民营经济是推动温州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前,温州的经济基础非常薄弱。这20多年,温州的经济发展很快,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经济总量、财政总收入在浙江省的位次,分别由改革开放初的第4位、第7位,上升到现在的第3位。温州用了20年的时间,完成了从“生存命题”到“发展命题”的跨越,主要靠发展民营经济。现在,全市个体工商户24.3万户,民营企业3.7万家,民营企业的数量、工业产值、上交的税收、外贸出口额分别占全市的99%、96%、75%和95%。
2. 发展民营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温州是浙江省人口最多的地区,人多地少矛盾十分突出,就业压力很大。这些年,通过发展民营经济,产生了“3个200万”的效应,就是有200万农业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有200多万外来人在温就业,有200万温州人在全国各地和海外经商办企业。值得—提的是,走出去的温州人又给当地创造了成百上千万的就业机会。现在,温州民营企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企业职工总数80%以上。温州之所以没有其他一些城市那样大的就业压力,主要得益于民营经济的发展
3. 发展民营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从温州的情况,落实“两个大局”思想,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是发展民营经济。现在,温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经分别达到16035元和5548元,在浙江省的位次,分别由改革开放初的第7位、第10位,上升到现在的第l位和第5位。目前,温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10项指标在全国均名列前茅。这些年,先富起来的温州人,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参与外地国有企业改制、在全国各地创办市场,在实现自身更好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4. 发展民营经济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实现形式。发展民营经济,把发展“为了人”和“依靠人”很好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人的发展欲望,满足了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也增强了温州人的风险意识和创业意识。“人人想当老板、人人争当老板,人人都有创业冲动”,这是温州发展的动力源、活力源。温州能有今天的局面,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把群众的创业热情激发出来了,使每个人都有强烈的创业冲动。
5. 温州发展民营经济也为全国其他地方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过去,温州发展民营经济的路走得比较艰难,不仅是摸着石头过河,有时候还要背着包袱过河,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不管是经验还是教训,都可以使其他一些地方在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减少成本。通过自己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地给他人以启示,这也是温州的一个贡献。
二、当前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态势
1. 民营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加快向质量型、集约型转变。其主要表现:一是产业集群发展优势更加明显。已有“中国鞋都”等26个国字号生产基地;鞋革、服装、电器等10个重点行业产值已经占了工业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三;重点行业中有8类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在50%以上,金属外壳打火机高达95%。二是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近三年,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翻了一番,规模企业产值比重已经达到45%以上。已有企业集团180多家,跻身中国企业500强的有3家,跻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有36家。三是企业技术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全市企业与国内外10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关系,有800多家民营科研机构,29个省级企业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3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四是产品质量和品牌附加值明显提高。已经获得8个中国驰名商标,16个中国名牌产品,206个省级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有8个品牌成为200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
2. 民营企业制度创新正在迈出具有方向性意义的步伐。一是强强联合。温州的民营企业已经逐步由过去的“由合到分”走向“由分到合”。比较典型的是,温州市8家制锁龙头企业共同组建 “强强集团”,成为国内最大的制锁企业,65个家具企业以协议形式成立经济联合体,成为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十多家不同行业的龙头企业共同出资,分别组建“中瑞”、“中驰”财团控股公司,这是民营企业整合资源的一个积极举动。二是内外合作。已有一批民营企业与国外知名企业进行技术、资本、市场、品牌等多种方式的合作。比如,夏梦服饰公司与意大利杰尼亚集团全面合资合作;嘉利特实业公司与世界最大的泵业制造商日本荏原公司合作成立了全国最大的石化泵生产企业,大大提升了产业层次和企业竞争力。三是企业上市。今年,华峰集团、瑞立集团两个企业已分别获准在国内和美国上市,实现了温州民营企业上市零的突破。另外,还有一批企业正在积极运作争取上市,民营企业发展开始摆脱过去主要依靠自身积累、银行贷款的单一渠道融资的状况。
3. “走出去”已经成为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走出去”包括温州人走出去和温州企业的跨地区流动。温州人走出去,促进了资本的跨地区流动。目前,在全国各地创业的温州人有170多万人,在外累计投资1700多亿元,创办工业企业近2万家,去年实现工业产值1600亿元;创办商品交易市场240多个,年贸易额达2800亿元。其中,在东北三省发展创业的就有近20万人,总投资达150亿元。资本跨地区流动所获得的收益,又有相当一部分反哺温州本土经济,从而实现了“温州人经济”和温州经济的互动发展。企业的跨地区流动,主要是到外地收购兼并企业,建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和营销网络,属于增量流动和功能性流动,这有利于企业实现低成本扩张和做大做强,可以在更大范围内配置和享用资源,从而进一步放大了温州经济。
4. 民营经济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民营经济是在特殊的体制环境下创业和成长起来的,多数民营企业具有先天性的弱点,特别是中小企业无序竞争、经营行为不很规范等问题比较突出,致使一些本来发展前景很好的行业和企业很快衰落,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假冒伪劣等负面问题。这几年,温州市加强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建设,先后建立经济性行业协会(商会)110家,在加强行业自律、整合提升行业、开展自我服务、协调各方关系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应对贸易壁垒案件中,行业协会(商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入世以来,温州共遭遇国外贸易壁垒案件24起,行业协会(商会)已出面应诉17起,胜诉7起。
三、对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的几点思考
1. 如何坚持从实际出发选择产业问题。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民营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产业总的要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但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应该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关系。在产业定位上、在产业技术上不一定都要追求最高,而应该是最合适的;在企业规模上不一定都追求最大,而应该是最经济的;在产品种类上不一定要求数量最多,而应该是最有特色的。像温州这样一个人口多、区域优势不明显、资源禀赋条件差、高层次技术人才比较缺乏的地方,还是要从实际出发,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现有基础看,温州的轻工产业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所以要注重在这方面进行强化,努力保持自己的特色。
2. 如何保持区域经济形态的个性和活力。温州经济格局比较独特,经济形态也有自己的个性。温州有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称它为“地瓜经济”。其含义有三个方面:一是温州民营经济虽然不是很起眼,企业规模不是很大、档次不是很高,但生命力很强;二是温州民营经济善于利用外面的资源和市场,就像地瓜藤—样,藤叶四处延伸,占领外面的空间,吸收阳光雨露和养分,具有很强的扩张能力;三是最终的果实还是在根部,最终受益的还是温州和温州人。温州民营经济的特点与地瓜的生长规律很相似,如果给它提供更大的空间和舞台,如果注意加强规范和引导,温州民营经济会发展得更好。
3. 如何引导民营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走出去”包括到国外去、到国内其他地方去发展,这是大势所趋。事实证明,凡是发展得比较好的企业都有走出去的因素,凡是走出去的企业一般都发展得比较好。尤其是像温州这样一个要素资源比较缺乏、人口压力很大的地方,必须跳出温州看温州、跳出温州发展温州,把“走出去”作为一个重要战略来实施。特别要引导优势产业的核心企业、龙头企业、重点企业,在继续做大存量部分的基础上,对外实行功能性的拓展和扩张。同时,加强与在外温州人的沟通和联络,通过举办联谊活动等方式,不断增进乡情、亲情、友情,鼓励和引导他们回乡投资创业,努力把温州人经济转化为温州经济。
4. 如何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这些年,我国发展营经济的环境总体上越来越好,但也有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的地方。又比如,一些地方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现象比较严重,的地方打着“零地价”、“零税收”等幌子,开展各种各样的招商引资活动,致使一些民营企业和各类资本非理性、非正常地流动;比如,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非禁即入”原则,但是实际操作层面还有不少障碍。这些都需要在法律法规和具体政策上加以规范和落实
⑼ 近年来,随着民间借贷利率的抬高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温州市的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增加,利润减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