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传统投融资模式有哪些
传统投融资模式有;;由于我国政策法规的限制,城市基础设施的可供选择的投融资基本模式有两种:传统政府投融资模式和市场投融资模式。 (一)政府投融资模式
政府投融资,是指政府以实现调控经济活动为目标,依据政府信用为基础筹集资金并加以运用的金融活动,是政府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投融资主体是指经政府授权,为施行政府特定的建设项目,代表政府从事投融资活动的,具备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其形式是按《公司法》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
政府投融资主体以政府提供的信用为基础,以政策性融资方式为主,辅之以其他手段进行融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两类:一是政府财政出资;二是政府债务融资。
政府投融资模式的核心在于:建设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三位一体”,全部由政府或政府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包揽,是单一的国有所有制经济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体现。
政府投融资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能依托政府财政和良好的信用,快速筹措到资金,操作简便,融资速度快,可靠性大。缺点主要有:一是对政府财政产生压力,受政府财力和能提供的信用程度限制,融资能力不足;二是不利于企业进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制改制,施行法人治理结构。
(二)市场化投融资模式
市场化投融资,是指企业以获取赢利为目的,依据企业信用或项目收益为基础,以商业贷款、发行债券股票等商业化融资为手段筹集资金并加以运用的金融活动。非国有独资的公司制企业是市场化投融资的主体。
市场化投融资主体的融资又分为企业信用融资和项目融资。企业信用融资是以企业信用为基础进行的各种融资活动;项目融资是以合资成立的股份制项目公司为主体,在政府的支持下,以项目本身收益为基础进行的商业融资活动。主要融资渠道有:(1)私募发起人、发行股票等股权融资;(2)依托企业信用发行企业债券;(3)国内商业银行的商业性贷款;(4)项目融资,包括BOT、BOOT、BOO、PPP、PPT等;(5)留存收益(利润)等内源融资。
市场化投融资模式的核心在于:建设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三分开,即存在多元化投融资主体,多方参与建设,多方参与运营,谁出资谁收益,是多元市场化的所有制经济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市场化投融资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项目建设,减轻对政府财政的依赖,实现投融资主体多元化。缺点主要有:(1)融资速度慢,融资量越大操作程序越复杂;(2)企业信用融资受企业信用程度所限,融资能力不确定;项目融资往往都是针对大型建设项目,需要政府大量的政策支持才能保证有足够多的稳定现金流,形成相应的融资能力;(3)可靠性相对较差,操作环节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个融资计划失败。
值得指出的是,鉴于两种投融资模式各自的缺点和不足,二者组合,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国际上又出现了将这种二者优势相结合的新型投融资模式--PPP模式。
PPP模式是指政府与企业之间为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公共产品服务等达成的合作安排,这种安排通常是在风险共享、分担融资的情况下达到最合理的成本控制。PPP方式在全球公共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产品服务领域的运用日益广泛,采用PPP方式不仅是在投资结构上的突破,更重要的是这种与我国目前的融资方式相比,能带来其他的效益,如:引进新的专业技术、提高服务质量或水平、获得项目创新的机会、降低项目成本等。因此,目前各国政府都广泛采用结合本国国情的PPP模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2. 企业投融资是什么意思
一、企业投融资定义:企业投融资是指以企业为主体融通资金,使企业及其内部各环回节之间资金供求由不答平衡到平衡的运动过程。当资金短缺时,以最小的代价筹措到适当期限,适当额度的资金;当资金盈余时,以最低的风险、适当的期限投放出去,以取得最大的收益,从而实现资金供求的平衡。
二、、申请方式:
1.投融资行为的介入程度:直接投资,间接投资。
2.投融资申请投入领域:生产性投融资申请,非生产性投融资申请。
3.投融资申请方式:对内投融资申请,对外投融资申请。
4.投融资办理内容:固定资产投融资申请,无形资产投融资办理,流动资产投融资申请,房地产投融资申请,保险投融资办理,信托投融资办理等。
三、办理流程:
1.投融资办理企业向审批机关提交董事会决议和董事长签署的申请书等文件。
2.审批机关在接到投融资办理申请文件后,以书面形式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
3.审批机关进行投融资申请审核。
4.经审批机关审核同意后,投融资办理企业按照变更登记的有关规定,向工商行政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5.投融资办理完成。
3. 投融资管理的基本信息
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前提下,采用直接或间接贷款方式,支持企业或事业单位发展生产和事业的一种资金活动。投融资管理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它不同于一般的财政投资,也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性投资,而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一种新型的政府投资方式。
4. 随便给我几个心理学上的名词和经济学上的。谢谢~
心理学名词解释:
1. 神经元: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既是结构单位也是功能单位,它不同于身体细胞的功能主要在于它可被输入的刺激所激活,引起神经冲动,进行冲动传导。其构造上基本由三部分即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就其功能和分布不同可分为传入,传出和联合三种神经元。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为突触传递。
2. 极化现象:这是神经传导的电化学过程中的一种现象。当神经元在静息状态下,钾离子的浓度在膜内比膜外大30倍,而钠离子的浓度膜外比膜内大10倍。为维持他们的浓度,膜内外电位差允许钾离子透入膜内,而不允许钠离子渗入。于是形成了膜内负电荷、膜外正电荷的电位差。这就是膜的极化现象。这种电位被成为静息电位。
3. 去极化过程:当神经元胞体和树突受到足够强的刺激时,细胞膜电离子通透性发生改变,钠离子迅速进入膜内,使膜内负电位差消失,即为去极化过程。
4. 动作电位:经过去极化过程,神经元便由相对的静息状态进入活动状态,形成了神经冲动,成为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持续时间大约1毫秒。
5. 突触传递:神经元之间是以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与另外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数突相联系的,这种特殊的联系结构称为
免费考研网www.freekaoyan.com
经济学名词解释:
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制度。不同于无偿拨款和商业性投融资,是在大力发展商业性投融资渠道基础上的一种新型投融资渠道,目的性很强,有严格的范围限制,主要是为提供公共物品特征的基础产业部门融资。其方式和资金来源多样化。
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在我国政府的财政统计中,该补贴主要有物价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大类。此外,政府还提供若干形式比较隐蔽的补贴,如财政贴息、税收支出等。
财政贴息:指政府代企业支付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是政府提供的形式比较隐蔽的补贴。
税收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是政府的间接性、财政补贴性支出。
规费收入:指国家机关为居民或团体提供特殊服务或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如工商企业登记费、商标注册费、公证费等。
税率指国家征税的比率,即税额与课税对象之比。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和累进税率三种。
课税基础:简称税基。指建立某种税或税制的经济基础或依据。它不同于课税对象,如商品课税的对象是商品,但其税基则是厂家的销售收入或消费的货币支出;也不同于税源,税源总是以收入的形式存在,但税基却可能是支出。税基选择是税制设计的重要内容,它包括①何为税基(收益、财产;支出)。②税基宽窄。
税收效应: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作出的反应,或者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致生产者决策的影响,即常说的税收的调节作用。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税负转嫁: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售价或压低购价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复合税制:指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必须由多种税类的多个税种组成,通过多种税的互相配合和相辅相成组成一个完整的税收体系。
拉弗曲线:是说明税率和税收收入(或GDP)之间的函数关系。对说明税率与税收、经济增长之间的一般关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它说明:①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高税收不一定是高效率;②取得同样多的税收,可采取两种不同税率。
国债: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形成的国家债务。是一特殊的财政和债务范畴,是整个社会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债发行市场:即国债一级市场或初级市场,是国债交易的初始环节,一般是政府与证券承销机构间的交易,通常由证券承销机构一次全部买下所发国债。
国债流通市场:又称国债二级市场,是国债交易的第二阶段。一般是国债承销机构与认购者之间的交易,也包括国债持有者与政府或国债认购者之间的交易,分为证券交易所交易和场外交易。
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功能首先是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一般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有多种预算形式和预算方法。
国家预算法:是国家预算管理的法律规范,是组织和管理国家预算的法律依据。任务是规定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执行机关、中央与地方、总预算和单位预算之间的权责关系和收支分配关系。
预算外资金: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所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预算体制:即预算管理体制。指处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各种制度的总称。是国家预算编制、执行、决算及实施预算监督的制度和法律依据,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
分税制:是实行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取的一种分级分税预算体制。主要特征是规范化、法制化,长期相对稳定,地方预算构成名副其实的一级预算主体。要点有四:(1)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自求平衡;(2)在明确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划分政府事权和财权范围;(3)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4)预算调节制度,即转移支付制度。
财政政策: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具有导向、协调、控制和稳定等四方面功能。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某些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它无需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调控效果。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税收的自动稳定性,二是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性。
财政平衡:指国家预算收支在量上相等的状态。按我国的统计口径,是指当年的收支对比而言。略有结余和略有赤字是实际生活中财政平衡的表现形式。
财政赤字:指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差额,即预算收支出现逆差。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各国界定不完全一样。债务收入是否列入正常财政收入,对是否出现财政赤字影响很大。
财政政策效应:即财政政策作用的结果。评价财政政策效应,既要看政策执行的结果如何,还要看所付出的代价。实际效应与预期效应的背离称为政策效应偏差,包括实际执行过程中必然发生的偏差和人为造成的偏差两类。
★货币银行学 名词★
平方根定律:美国鲍莫尔发现,货币的交易性需求对利率也很敏感,且相对于交易数值而言,呈现出规模经济的性质。
货币需求的公共权力动机:是因政府的赤字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所产生的扩张性货币需求动机。政府把这些额外的流通货币投向哪些部门,哪儿将受冲击。故这类动机对经济的影响取决于政府如何分配这些所创造的额外货币。
货币外生性:指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它的变化影响经济运行,但自身并不受经济因素的制约。无论货币需求多大,或经济中其他变量的刺激多么强烈,由于它的存在,货币供应不会受影响而是自行变化。货币供应的控制权由政府通过中央银行牢牢掌握在手,中央银行根据政府和金融政策,考虑到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可人为地进行调控,增减货币供应量。
单一规则: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的最佳选择是实行“单一规则”,即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弗里德曼认为,①货币数量的范围应该确定为流通中的通货加上所有商业银行的存款,即M2;②货币增长率应与经济增长率大体相适应;③货币供应增长率一经确定不能任意变动。
国外净资产:由外汇、黄金占款和中央银行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净资产构成。
货币均衡:指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大致相等的一种状态。有两层含义:一是简单货币均衡,即货币市场中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对等;二是总需求均衡下的货币均衡,即社会总供给与总需示大致相当条件下的货币供求均衡。前者是浅层次的,后者是深层的。
利息和利息率:利息是指在特定时期内使用货币或借来资金所支付的代价,或说是货币资本所有者所获得的报酬。利率则是利息与货币资本的比例关系。现代经济生活中,利率是重要的变量,是各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借款契约和有价证券上载明的利息就是金融市场上的市场利率。它包含了物价变动的预期和货币增贬值的影响。而实际利率则是指名义利率剔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的利率,是债务人使用资金的真实成本。二者关系为: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基准利率:是带动和影响其他利率的利率,也叫中心利率。它的变动是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各国利率体系的核心。中央银行改变基准利率,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借款成本,从而对信贷起着限制或鼓励的作用,并同时影响其他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
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前者是指时间在一年以内的利率,主要表现为货币市场利率;后者是指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利率,主要表现为资本市场的利率。二者在金融市场上是被联结在一起、会同时升降的,但短期利率一般低于长期利率。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即需求型通货膨胀。指源于总需求膨胀而形成的通货膨胀。其第一推动力直接来源于货币的过量发行。货币的过量发行导致总需求膨胀,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指由于上游产品成本和工资率的过度上升而引起的通货膨胀。货币工资率上升引起通货膨胀的条件是:只有货币工资率的增长超过边际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时,通胀才会产生。
结构型通货膨胀:指生产结构的变化导致总供求失衡或者导致部分供求关系的失衡而引发的通货膨胀。结构失衡引发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是价格刚性机制和价格攀比机制。
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现实经济生活中,纯粹定义上的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利润推动型、结构型通货膨胀等,都不可能持续地进行,最终演化为复杂的混合型通货膨胀。供求混合型的通货膨胀是其主要表现形式。从其动态特征看,有“螺旋式”和“直线式”两类型。
直接融资:指货币资金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直接发生的信用关系。双方可以直接协商或在公开市场上由货币资金供给者直接购入债券或股票。通常情况下,由经纪人或证券商来安排这类交易。特征:货币资金需求者自身直接发行融资凭证给货币资金供给者,证券商、经纪人等中间人只是牵线搭桥并收取佣金。
间接融资:指货币资金的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的资金融通通过各种金融机构中介来进行。金融中介机构发行各式资金凭证给货币资金供给者,获得货币资金后,再以贷款或投资的形式购入货币资金需求者的债务凭证,以此融通货币资金的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的资金凭证。主要特征是:金融中介自身发行间接债务凭证,将货币资金供给者的货币引向货币资金需求者。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已经存在的信贷资产集中起来并重新分割为证券进而转卖给市场上的投资者,从而使此项资产从原持有者的资产负债表上消失。作为直接信贷资产的主要持有者,商业银行和储蓄贷款机构最适于开展此类业务。其本质含义是将贷款或应收账款转换为可转换工具的过程。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的监督和管理。由于金融业是高风险的特殊行业,各国政府都很重视金融监管,一般都通过立法予以保障。内容主要有:(1)审批新设金融机构;(2)审定业务范围;(3)检查市场活动;(4)挽救有问题的金融机构,措施主要有存款保险、兼并、接管、清盘以及注资挽救等。
期货合约:是一种协议,要求协议一方在指定的未来日期以确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某物。期货市场的基本经济功能是为市场参与者提供防范不利价格变动的机会。期货合约是交易所创造的产物。要创造一个特定的期货合约,交易所须得到政府批准。
期权合约:期权是一份合约,期权的卖方授予期权的买方在规定的时间(或日期)内从卖方处购买或卖给卖方一定资产的权利。买方付出一定货币(期权价格)购入此权利,并非一定要行使而只是在执行价格对自己有利时才行使。
互换:互换是双方(包括到期对手)达成的一项协议,此协议双方同意定期交换支付。交换支付以事先确定的本金为依据,这个本金叫做名义本金额或名义额。每一方支付给对方的数量等于约定的定期支付率乘以名义本金额。双方只交换约定的支付,而不是名义金额。
上限和下限:是一种协议。如果协议中指定的金融变量的实际值与事先确定的水平有所不同,协议的卖方(接受保险金的一方)同意给协议买方(支付保险金的一方)以补偿。如果协议规定指定的金融变量实际值超过执行价时卖方将对买方支付,这一协议叫做上限;如果协议规定指定的金融变量实际值跌到执行价以下时卖方将对买方支付,此协议叫做下限。
金融工程:指对创新型金融工具与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和实施,以及为金融问题提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的过程。核心在于“创新”“创造”。是由金融工程师运用概念性和实体性金融工具进行的。
金融创新:指金融业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是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当局出于对微观和宏观效益的考虑而对机构设置、业务品种、金融工具及制度安排所进行的金融业创造性变革和开发活动。
金融自由化:指80年代西方国家普遍放松金融管制后出现的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充分经营、公平竞争的趋势。包括价格、业务、市场和资本流动的自由化。
金融管制:指一国政府为维持金融稳定而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利率、信贷规模、区域分布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管制办法。为金融创新的直接诱因。
菲利普斯曲线:菲1958年发表的有关失业与工资变动率之间关系的英国实例研究结论:在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置换关系,并以一条曲线概括该现象,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依此曲线,作为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只有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寻求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某一适当的组合点,而难以达到两全其美。
资料来源:网络
5. 投融什么意思
投融主要的种类很多,一般通俗的来说就是公司有钱,投融部负责选择好的投资项目,公司现在缺钱了,投融部要拿出好的方案来给公司融资。
补充资料:
投融资是投资和融资的综合叫法,意思就是有人需要投资,有人需要融资,大家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其中,投资是指企业以及个人,为了特定目的,与对方签订协议,促进社会发展,实现互惠互利,输送资金的过程。
融资,从狭义上讲,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
(5)商业性投融资的名词解释扩展阅读:
投融资方式在我国主要是指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投融资的决策方式(谁来投资)、投资筹措方式(资金来源)和投资使用方式(怎样投资)的总称,它是投融资活动的具体体现。
一、企业融资
企业融资是指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现状及资金运用情况出发,根据企业未来经营与发展策略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利用内部积累或向企业的投资者及债权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一种经营活动。
资金是企业体内的血液,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没有足够的资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没有保障。因此,企业融资与资金供给制度、金融市场、金融体制和债信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企业融资主要有以下两种融资方式:
1、一种是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是指公司经营活动结果产生的资金,即公司内部融通的资金,主要由留存收益和折旧构成。是指企业不断将自己的储蓄(主要包括留存盈利、折旧和定额负债)转化为投资的过程。
内源融资对企业的资本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和抗风险的特点,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内源融资是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是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
2、一种是外源融资
外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方式向企业之外的其它经济主体筹集资金。外源融资分方式包括:银行贷款、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此外,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融资租赁在一定意义上说也属于外源融资的范围。外源融资是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储蓄,以转化为投资的过程。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单纯依靠内源融资已很难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外源融资已逐渐成为企业获得资金的重要方式。
二、企业投资
企业投资是指企业以自有的资产投入,承担相应的风险,以期合法地取得资产或权益的一种经济活动。企业投资从投入到产出中间有个经营过程,稍有不慎投资将化为流水。因此企业投资需要注意客观评估自身条件量力而行,认真研究投资环境,投资项目,要作好市场调查,防止投资失败。
企业投资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种
直接投资一般是把资金投放于生产经营环节中,主要为企业设立、购置各种生产经营用资产的投资,以期通过对企业的投资获取投资收益。这种企业经营性直接投资,在总的投资中所占比重较大。
间接投资又称金融投资或证券投资,是指把资金投放于证券等金融性资产,以期获愿股利或利息收入的投资。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多渠道筹资的形成,企业的间接投资会越来越广泛。
三、投融资服务平台
政府背景的中小企业 [3] 投融资服务平台有如下: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平台:中小企业投融资增值服务平台——ICON盈创动力,采用政府、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三方创新运作模式,通过建立“企业发展咨询中心”和“金融理财中心”,实现为园区中小企业提供银行、证券、基金、专利、战略、财务、产权等交易及咨询全方面服务。
通过构建创业投资同业公会、创业研究所、财富俱乐部、信息化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增值服务。
为实现和支撑服务功能,成都高新投资集团与涌金集团、申银万国、毕马威等百余家国内外知名投融资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并实现部分入驻或通过信息平台进行远程服务联系。
民间背景的中小企业 [3] 投融资服务平台有如下:
投融界是国内专业第三方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投融界以建立投融资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发挥多维度投融资信息展示,通过线上 线下、标准化 个性化的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针对性的投融资信息对接和项目搓配服务,大大提高企业投融资活动及政府招商引资的成功率,破解信息不对称的难题。此外,投融界也实时关注市场变化,深入了解中小企业融资的现实问题,积极地开创各种新的融资方式,将助力中小企业融资做到实处。
旭鼎资本有中国投融资最大门户网平台,该投融资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融资及专业增值服务的投融资专业平台。该投融资平台与国内外知名的投资机构、政府及服务行业组织有密切联系和深入接触,以此来共同完成创业者创业理想,为中小企业发展铺平道路。该投融资平台有很多天使、风投的投资公司正委托该投融资平台寻找投资企业,包括红杉资本、北极光、赛富基金、IDG、软银、兰馨亚洲、KPCB、东方富海、GGV等国内知名投资机构,是中国投融资服务平台的佼佼者!
6. 政府经济学名词解释
政府经济学
也被称为公共经济学、公共部门经济学。所谓公共部门是指政府及其附属物,公共部门的行为,集中体现和代表了
政府的行为。
政府经济学就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分析和规范政府的职能和作用的经济学。
7. 什么是商业投资行为
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在15年前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已作了概括的规定。其基本原则有14个字,即“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公平、诚实信用”。这些原则在15年后的今天,仍非常重要,具有指导意义。其基本制度有四个方面,即主体制度、权利制度、行为制度、责任制度,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体系。
一、主体制度
主体制度的核心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法律观念上就要有所转变。现代企业的核心问题在于它实际上是一种资本企业,我们要从以前的企业划分标准,到现在要建立的公司制度,有一个很大的观念上的转变。
第一,企业划分标准方面的观念转变。50多年来,我国都以所有制为标准来划分企业。企业工商登记,首先要标明其所有制性质,分为全民、集体、私营和个体等四种。这四种划分标准不科学。譬如私营和个体就非常难区分。另外,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地位不平等,从全民、集体、私营、个体企业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来看,又不是处于平等的地位。这种划分,显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现在已经颁布的《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公司法》和还要起草的《股份合作企业法》这四个主体法律,则是按出资者的形态和出资者责任来划分的。这就是一种新的标准和新的观念。
依照出资者的形态和出资者的责任,企业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独资企业,它是一个人出资的,不论雇工多少,业主应承担无限责任,不以出资额为界限,必须要以其全部财产以及家产来抵债;二是合伙企业,两个以上的少数人的出资,法律规定其出资人要承担连带无限责任;三是公司,公司的出资形态具有社会化特点,尤其是股份公司,社会上人人都可以出资。它的出资的形态、资本的形态是社会化的,出资者只以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系有限责任;四是股份合作企业,股份合作企业是资本加劳动,股份是资合的性质,合作是劳动合作的性质,所以它是一种混合形态。
第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观念上的转变,在于认识资本的社会化或出资的社会化。过去国营企业是国有的,现在出资多样化了,有人担心这是私有化。我们要区别国有化、私有化和社会化的关系。资本经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但仍然有人不承认资本经营。今天的《公司法》写道:股东的出资是资本,注册的是资本额,股东按资本的比例来享有权利。这是一个很大的观念转变,承认了公司是资本企业。
回顾现代企业史,世界上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是在1600年成立的,它是英国在殖民地做贸易的英国东印度公司,采取的是股份有限公司方式。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点有四:一是由过去出资者负无限责任,现在变成出资者负有限责任。这就大大刺激了投资的积极性,人们愿意把钱投到生产领域。二是社会化。过去出资办厂者,是资本家。现在需要大量的资金,只靠少数人出资已经不行了,所以采取社会化的集资方式,人人都可出资,都可成为股东。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不是个别人、少数人的出资,也不是单一的国家出资,而是社会化的出资。其三,如果不想出资了不能够退股,那么可以转让。所以就形成了一个自由转让的制度。股票可流通,股权可转让。其四,社会上成千上万的人都出资了,但不能让所有出资人都来管理,所以就寻找专门的人才来管理。不是谁出资谁管理,而是出资者来选择管理者。这四个特点就是:股东责任的有限化、股东出资的社会化、股东出资的流通化和公司管理的专业化,构成了现代企业的四个特点。
第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观念,就应该确立资本信用原则和资本真实的原则。首先是资本信用原则。它是指企业对外以其资本作为信用,信用的大小,取决于资本的大小。公司注册资本5万和注册500万、5000万,对外的信用就明显不一样。《商业银行法》和《贷款通则》都规定,银行贷款要看企业的信用如何,而这个信用主要是资本信用。所以在市场经济里资本信用是第一位的。这在我国的法律里面已经有所体现。其次是资本真实原则。它意味着资本要真正有信用,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不真实,何来信用?而我国目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往往不真实,虚假的、欺骗的情况很多。所以,现在公司法里规定出资必须百分之百到位,必须把出资财产转移到投资的公司里去,还有其他一系列相应规定。因此,现代企业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出资必须真实。公司法里还规定了出资不真实,利用虚假的手段来骗取注册,认缴出资后不转移财产,或者出资以后又抽回资本,情节严重的,都要追究刑事责任。并且可以对主管的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处5年以下的徒刑。 这就是因为他们破坏了公司对外的信用。
二、权利制度
权利制度实际上就是法律对利益的保障与分配机制。对这一问题,有以下几方面应予明确。
第一,要对市场经济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有正确的了解。众所周知,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权利和义务到底哪个是主要方面呢?这要区别看待。在市场经济里,可以肯定权利是重要的方面。履行义务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权利,而不是取得权利是为了履行义务,这是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的。
第二,作为各级公务员来说,要懂得权利和政府机关权力的关系。权利和权力的关系是市场经济里很重要的问题。市场经济没有国家政府权力的干预不行,任何国家,尤其是我国,更要强调政府必要的干预。但是,这个干预的度如何来掌握,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国家的利益、公共安全的利益,是每一个人都得服从的。在调整现实的市场经济关系上,就是要把以国家权力为核心的法律和以保障当事人的权利为核心的法律有所区别。所以,必须有一个以政府权力为主的和以保障当事人权利为主的这样一种不同的法律观念。
第三,现代权利制度,或者说现代产权制度所应包含的主要内容,概括地讲有四大类权利,即:物权、债权、股权、无形财产权。
一是物权。物权是市场主体对于有形财产直接支配的权利。其中最根本的当然是所有权。从所有权到使用权,到经营权,再到承包权,其核心是所有权制度。其中有两个问题最为重要:一是国有企业对其财产享有什么权,一是农民对其土地享有什么权,这两个产权的性质如何,是很尖锐的问题。改革开放到今天,我国经济上存在的问题,一个是国有企业问题,一个是农业问题,而产权便是这两个问题的核心内容。国有企业对于其财产能否享有自主支配权?农民对于其土地到底享有什么权利?现在定了承包权,那么将来定个什么权,这是关乎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与责任的最关键的问题。
二是股权。这是现代产权里的一种新形态,是股东的权利,是投资者的权利。市场经济无非两大行为,即投资行为与交易行为。投资行为里投资者的权利就是股东的权利;交易行为里的交易权利是合同中的权利,就是债权。法律明确肯定了要保障投资者的三项权利。第一项权利,就是谁投资谁收益,谁有收益权。第二项是决策权,即谁投资谁决策。第三项是,谁投资谁选择管理者。只有保障了投资者资产收益权、重大决策权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人们才愿意投资。不仅保障国有机构的投资,也要保障个人投资者、外商投资者的这种权利。股权的第二个大的特点,或者说现在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是股权行使人即股东,要具体化,要人格化。所谓人格化,就是必然通过法人或者自然人即公民这种形式来体现。
三是债权。这一问题将与合同的交易行为一起在第三个问题里阐述。
四是无形财产权。无形财产权分为两类:一类是知识产权,如专利、商标、著作权。还有一类是知识财产以外的无形财产权。这一部分现在立法上很薄弱,虽然在《反不正当竞争法》里规定了一些。它大致可分为两类权利:一是商业的信誉权,也叫商业的名誉权。在国外叫做商誉权,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凝聚的信誉,信用信誉也值钱。这种信用、信誉,我国现在重视得还不够。第二类是商业秘密权。商业秘密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财产权利,它包括工业性的商业秘密和商业性的商业秘密。工业性的商业秘密就是非专利技术,如配方秘密、设备秘密、技术上的某些秘密等。现在最难界定什么是商业性的商业秘密。比如某人从国有企业里裹携技术秘密,到别的地方去高价应聘,这明显是侵权行为。如果把国有企业的销售渠道、或者客户来往材料带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把这些客户拉跑了,算不算侵犯一个企业的商业秘密?这个问题争论就很大了,这是个需要界定的问题。
三、行为制度
行为制度的核心是建立现代交易制度,从以下四个主要方面予以阐述。
第一,交易制度的核心,是合同制度,它是关于交易行为的法律规范。现代任何一种交易制度都要体现为合同,这是无可争议的。不论何种交易,其法律形式都是合同,无形产权的交易也要用合同的形式来体现。我国原来的合同制度是三足鼎立,有《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1999年3 月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合同法》。这是以原来的三个合同法为基础,总结实践经验,制定的一部统一的、较为完备的合同法。在新的一部适应市场经济的合同法里,最重要的是两大精神:第一个就是合同订立自由。过去的经济合同法里,差不多都是强制性规范,现在增加一些任意性规范。合同法里有约定为先,也有法定为先。市场经济下如果一切都是法定为先,只有国家的意志,没有当事人的意思,合同都是国家给订的,当事人订合同也就没有意义了。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下也不能只有当事人的意思,没有国家的意志。市场经济的法律要有国家的意志,在某些重要的问题上要法定优先于法定,在有些具体的问题上可以约定优先于法定,允许当事人的意思和法律规定不一样。这一条非常重要。合同制度第二大变化就是国内和国际接轨。这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就是原来在《涉外经济合同法》里面规定的内容要适用到国内了。比如合同违约,不光赔货物灭失、毁损,以及为了避免损失而花去的费用,而且还要赔如果合同履行后对方可得到的利益。这是国际公约规定的。我国企业履约观念还很差,往往以为违约后就付点违约金,如果要算上可预计损失的赔偿,其赔偿额就可能会超过货款几倍甚至几十倍。这就是应有合同的观念。
第二,市场风险的避免制度。市场经济必然有风险,最大限度地避免风险才能保障经济健康发展。以常见的买卖合同来说,谁先履行谁就有风险。买方先付了钱,供方不发货怎么办?卖主先供了货,买方不付钱又怎么办?要让一方先履行,就要保障他的利益,那就是担保。我国《担保法》规定了担保的几种形式,有保证、抵押、质押、定金这样一些手段。
第三,现代交易要求有现代的交易手段。有价证券是现代交易的手段之一,它将权利和书面凭证紧密结合在一起。500万块钱, 可能一张支票就体现出来了;500万吨钢,可能一张提单、 一张仓单就体现出来了。持有这种书面凭证,就有了财产权利,没有这种书面凭证,就没有这种财产权利了。这就是一种现代化的交易手段。现代化的交易手段的最大特点就是便利、迅速,转让非常方便,把500 万吨煤运到交易现场多麻烦,交付你一张仓单就完了,仓单还可再去卖,更便于流通转让。但是这种现代交易手段又带来了风险,有便利迅速的一面,又有风险的一面。如果500万块钱的支票兑不出钱来,500万吨的提单取不出货来,都是废纸一张,现代交易手段必须要求高度的信用。市场经济在这点上说来,是建立在高度信用基础上的。建立这样一些制度都是市场经济所必需的。
第四,公平交易制度。市场经济必须有公平交易制度,许多国家把公平交易制度叫做市场经济的小宪法。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而竞争要有三个条件:一是平等竞争,二是自由竞争,三是公平竞争。只强调平等竞争和自由竞争,没有公平竞争,也是无序的竞争。所以公平竞争是竞争里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市场经济自发性的危害应充分认识,谁都不能赞美自发的市场经济。因为市场经济可能产生许多不正当竞争现象。现在这方面我国已经有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还将要制定《反垄断法》、《反暴利法》、《反倾销法》。这一类的法律数量不少。这些法律大致可以分成四类。一类是针对欺诈行为的,数量上、质量上的、说明书上的、广告上的欺诈等。欺诈行为是和等价交换的规律相违背的。第二类是针对利用经济优势操纵、控制垄断市场的。第三类是针对回扣,除了上账的以外,私下的回扣就是变相贿赂。第四类是针对诋毁、侵犯竞争对手权利的。
四、责任制度
责任制度,是执法机制里最重要的内容。执法是否严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律责任是否严格。按照我国现行法律,大多数都有专门一章讲法律责任。法律责任通常有三种,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
对于刑事责任,我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已经通过,其中有许多新规定是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刑事责任问题。市场经济刑法的特点有二:第一是增加了法人犯罪概念,现在实际上已经有二三十个法律里有关于法人犯罪的规定了,也就是企业、公司等经济组织犯罪,如偷税抗税、走私等法人犯罪行为。法人是经济组织,犯了罪,又不能判它徒刑,所以法律规定,除了给法人课以罚金,还要对主管的责任人员和直接的责任人员判刑。第二是商事犯罪概念。商事犯罪和经济犯罪不完全一样。如果经济犯罪,指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而在商事犯罪里面,特别是199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违反公司法的犯罪和金融犯罪,已经大大超出了获取非法收入的范围。开空头支票或以欺诈为目的其他金融犯罪,都可能要判刑。按照《公司法》规定,如果公司的董事长或其他人员,明知道注册资本没那么多,却注册了例如8000万元,就要被判刑。并不是因为董事长、总经理获得了非法收入,而是这种行为破坏了公司、票据、金融方面的信用。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别人会因为某公司注册资金是8000万元才与他交易,结果他却一分钱没有。这种破坏公司、票据和其他方面信用的行为,虽然没有获得经济利益,也构成犯罪。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刑事责任。
行政责任通常有两个方面:一是内部行政责任,如工厂、学校内部的行政责任。更重要的是外部的,就是国家行政管理机关所实施的行政处罚。我国在这一点上已经形成了以《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三个法为基础的,一套比较完善的行政责任制度。
民事责任主要指财产责任,体现为财产赔偿制度。它也是现代责任制度里很重要的一个部分,通常有两种:一是违约责任,一是侵权责任。违约责任,顾名思义,就是违反合同的责任。侵权责任在世界各国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产品责任、环境污染、侵害人身权等。
这三个责任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因为负了刑事责任就免除民事赔偿;也不能因为赔了钱,就免除刑事责任;也不能因为罚了款,该赔偿的就不赔偿。以刑代罚,或者以罚代赔,都不行。
8. 什么是融资投资
融资复是把自己的产品推出制让别人认可利用别人投来的钱来壮大自己的实力,是无限的不可估量的可以循环利用;而投资是把自己现有的钱投入到一个产品上,是有限的不能循环,你一旦投入了就少一笔,两者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风险,前者越早投入可能风险越小,而后者投入就得看选择方向是否正确,不分早晚,所谓来得早还不如来得巧
9. 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呢
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1)它是在大力发展商业性投融资渠道的同时构建的新型投融资渠道。
(2)它的目的性很强,有严格限制的范围。
(3)它既可通过财政的投资预算取得资本金,也可通过信用渠道获取或融通资金,还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筹措资金,以及从国外获得部分资金。
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把各种闲散资金(特别是民间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统一由财政部门掌握管理,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前提下,采用直接或间接贷款方式,支持企业或事业单位发展生产和事业的一种资金活动。
财政投融资的根本作用在于充实社会先行资本,填补财政预算无偿投资和一般商业金融投资的空白。财政投融资的特点在于既体现政府政策取向,又在一定程度上 按照信用原则组织经营。财政投资的主要领域是准公共产品,这类产品若完全依赖财政无偿投资,因财力有限势必出现“瓶颈”制约 ,供给不足;若完全依靠企业筹资,银行融资,因准公共产品“效益外溢”的特点,供给更加不足甚至无人投资。所以在私人产品与私人投资、纯公共产品与财政无偿投资大体对应平衡的情况下,财政投融资介于二者之间 ,填补了准公共产品投资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