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融资信托 > 北京奥运会投融资模式

北京奥运会投融资模式

发布时间:2022-04-17 06:40:15

『壹』 奥运会如何带动经济可否列举哪个国家举办奥运会之后他们国家的经济出现了什么变化。

北京奥运经济发展与展望

来源:中国网 作者:蔡兵 发布时间:2008.03.27
办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企盼,是国家的一件大事。奥运会的筹办,为加快北京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伴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奥运经济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本文对近年来北京奥运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简要回顾并提出未来展望。

一、奥运经济的内涵及对举办地的影响

一般认为,奥运经济[1]是指奥运会举办前后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与奥运会举办有联系的,具有经济效果或经济价值指向的各种活动。奥运经济对经济的助推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从初期的总需求刺激到后期的供给驱动。总需求刺激表现为直接推动,包括投资、消费和政府支出以及净出口等方面。供给驱动影响主要是增强供给要素,包括企业品牌提升、国际形象改善、经济基础完善带来的效率提高以及推进新兴产业成长等方面。奥运会对经济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传导路径实现,一是产业间的传导,二是地区间的传导。产业间传导是指因满足奥运会需求而引发的上下游关联产业发展的过程;地区间传导是指奥运经济从举办地向国内其他地区辐射的过程。

通过分析不同城市举办奥运会的历史,我们从中得出基本结论:奥运会对于举办国尤其是举办城市的经济会产生重大拉动作用,奥运筹办期间各举办国经济都处于景气高位,尤其是在奥运举办前两年达到高峰(见表1)。同时,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受奥运经济的影响。以1988年韩国奥运会为例,奥运为韩国建筑业、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创造了21亿美元、22亿美元和13亿美元的产值,经济增长率从汉城奥运会召开前的11.1%、召开当年的10.6%到召开后一年的6.7%,可以说奥运带动了一轮经济景气,对于韩国国民经济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

表1: 奥运前后举办国GDP增长变化

历届奥运会
举办国GDP增长(%)

前一年
举办当年
后一年

1964年第18届东京奥运会

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

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

1996年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

2000年第27届悉尼奥运会

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
10.5

11.1

2.5

2.5

4.4

4.6
13.1

10.6

0.9

3.7

3.3

4.7
5.2

6.7

-1.3

4.5

2.2

3.7

北京奥运经济具有奥运经济的一般特征,同时,北京特定的发展阶段、城市性质和资源优势,赋予北京奥运经济新的独特魅力。突出表现在:一是北京奥运经济与首都经济紧密相联。“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成为近年来贯穿首都发展的一条主线,奥运经济成为推动首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北京市紧紧抓住奥运机遇,形成了“以奥运促发展、以发展助奥运”的良好局面。二是推动奥运经济发展的模式是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主要是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建立社会化的投融资机制,对奥运资源进行有效开发,最大限度地获取奥运经济效益。比如,进行奥运场馆建设中,政府投资只是其中一部分,社会投资占到了投资总量的一半以上。这种模式既保证了奥运会的顺利筹办,又有利推动了首都经济的发展。三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贯穿奥运经济工作的全过程。这三大理念不仅是筹办奥运的理念,而且是奥运经济发展的重要理念和目标,进而对首都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奥运经济对北京经济影响是广泛的,从不同时段看,对经济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为(见表2):

1、前奥运时期(奥运申办成功—2007年)。奥运经济影响表现为新增奥运投资的经济拉动作用。主要集中在奥运场馆和相关设施建设、交通环境改善以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通过传导和辐射效应波及上下游关联产业和国内其他地区。这部分经济影响是整个奥运经济增长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

2、奥运时期(2008年)。奥运经济的影响表现为外部有效需求增加带动经济发展。主要指奥运举办期间因客流大幅上升而使得消费出现集聚效应,并由此引发各项经济、消费活动持续增长。这些额外消费需求,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业、邮电业、卫生体育业、社会服务业、商业、餐饮业、教育、文化娱乐业等领域。

3、后奥运时期(2009-2010年或更长时间)。奥运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因举办奥运会引起知名度提升,推动对外经济交往扩大和后续经济持续发展。主要以奥运产业的后续发展、场馆设施的运营、品牌及无形资产的持续开发等为主。

表2 不同时期奥运经济对北京经济发展影响

收益
成本

奥运会前
基础设施

交通环境改善

推动产业发展

奥运市场开发
投资支出

动作成本预算(包括筹办成本)

机会成本

奥运会中
旅游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奥运会直接收入
与奥运会相关的运作支出

城市拥塞

机会成本

奥运会后
奥运产业后续发展

场馆及基础设施运营

对外交往扩大
场馆及基础设施维护

机会成本

二、奥运经济对北京发展产生强大带动作用

(一)过去五年对北京发展的推动作用

北京筹办2008年奥运会以来,奥运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奥运经济成为助推首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1、带动首都经济快速发展。奥运会的筹备,通过影响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首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据北京市统计局资料显示,2002年至2006年的五年间,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发展成效最好的时期之一。全市经济年均增速12.1%,比1997年至2001年平均增速提高1.3个百分点。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870.3亿元,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达到6331美元,是2001年的1.9倍,提前两年实现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的目标。这既是首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表现,奥运经济也发挥了巨大的拉动作用。北京市统计局预测[3],举办2008年奥运会,每年的经济增长产生超过2%的拉升作用,并使全市经济在近10年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相关数据显示,奥运经济将为中国带来超过3万亿元的庞大商机,形成巨大的奥运经济产业链,从而拉动整体经济的增长。

在奥运因素带动下,全市需求结构不断改善,消费拉动作用不断增强。投资、消费双双突破3000亿元,2006年分别达到3371.5亿元和3275.2亿元,分别相当于2001年的2.2倍和1.8倍。五年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4228.9亿元,年均增长17.4%,是“八五”、“九五”时期投资总和的1.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达14938.1亿元,年均增速达12%,相当于“九五”时期的2.2倍,特别文化、旅游、体育、通讯等与奥运带动性强的消费增长迅猛。比如,接待入境旅游者从2001年的285.8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390.3万人。随着奥运会的临近,投资和消费的快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发呈现出强劲的趋势。

2、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奥运经济发展为首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在第一产业保持稳定发展的同时,第二产业受到直接有力的拉动,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规模、总量以及占GDP的比重得到显著提升,产业结构实现跨越式升级。2006年,北京市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0%。奥运直接拉动建筑业、通讯设备、交通运输、旅游会展等相关产业发展,同时有力促进了金融保险、信息传输、商务服务、文化创意等加快发展,推动形成北京市新的支柱产业(见表3)。

表3:主要部门的增加值比重 (单位: %)

行 业
“十五“期间平均增速
占GDP比重(%)

2004
2005
2006

建筑业
8.1
4.9
4.7
4.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5.8
5.9
5.9
5.8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8.3
7.4
8.5
8.7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11.3
9.7
9.5
9.6

金融业
11.6
11.8
12.1
12.4

房地产业
18.2
7.2
6.6
7.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3.4
4.6
5.0
5.3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察业
15.9
4.6
5.0
5.4

住宿和餐饮业
11.6
2.7
2.6
2.8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9.1
2.3
2.5
2.4

3、扩大了城市开放和国际交流合作。筹办奥运以来,北京的对外合作迅速发展。2006年北京地区进出口总额达到1581.8亿美元,是2001年的3.1倍;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比前五年增长近50%。年入境旅游者增长了100多万人。每年北京科博会上关于奥运的引进项目逐年增加。与此同时,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树立了首都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新形象。

4、推动市民生活持续改善和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奥运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创业和就业机会,进而推动了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过去五年,全市年均新增就业人员62万人左右,主要集中在建筑、高新技术、现代制造、社会服务等行业,对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转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及吸纳新生劳动力起到重要作用。在城市发展方面,通过筹办奥运会,城市的运行管理、综合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环境建设方面,通过大力实施“绿色奥运”,2006年北京市蓝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66%,比2000年提高17.6个百分点,空气质量连续8年得到改善。

(二)2007年北京奥运经济发展进入加速期

2007年是奥运会筹办工作的决战之年。由于前期投入的蓄力爆发、设施建设的最后攻坚和商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奥运经济进入加速期和爆发期,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2007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64.3亿元,同比增长12.1%,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2.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近一个百分点,奥运经济效益在北京经济发展中正在逐步显现。

一是奥运投资带动作用继续加大。2007年,奥运场馆工程建设进入决战阶段,政府投资主要集中力量确保奥运相关工程建设[4]。截至目前,奥运工程建设进展良好。上半年,奥运及相关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3%,其中,场馆建设完成19.4亿元,相关设施完成35.9亿元。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09亿元,增长31.9%,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4.9%。在奥运场馆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下,北京市的城市基础设施状况持续改善,带动相关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对于提升经济总量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上半年,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含房地产开发)1228.9亿元,增长16.5%,增幅高于全市投资平均增速1.6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文化体育娱乐业分别完成投资241.1亿元、33.5亿元和46.7亿元,分别增长51.9%、39.7%和69.9%。

二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助推北京经济发展模式出现重要转变。2007年,北京市紧紧围绕绿色奥运理念,积极发展高端产业,加快退出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行业,认真落实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任务,初步形成了低消耗、低排放增长模式。2006年,北京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25%,2007年上半年,能耗指标继续保持下降势头,在全国保持领先水平。积极落实科技奥运理念,在筹办奥运中自主创新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为使科技奥运理念变为现实,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科技部启动实施了 “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 6年来共安排支持项目超过1209个,总投入31.95亿元,其中财政投入9.31亿元,参与的科技人员超过3.5万人。截至目前,项目(课题)国内外专利申请数量已超过320项,授权专利逾180项,为推动首都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在北京奥运场馆尤其是11个新建场馆建设中,从结构设计到新型材料、从施工工艺到质量检验标准等各个方面,许多关键技术都来自主创新。 奥运经济为北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推动经济发展模式发生重要转变,同时也为未来北京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是奥运市场开发效果显著。北京奥运会市场开发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为举办奥运会筹措资金、物资及相关服务;二是促进国内外企业的发展。2007年奥运市场开发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到目前为止,北京奥运会市场开发计划已基本完成,包括12家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在内,共有56家国内外企业为北京奥运会提供了赞助。联想集团是第一家加入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计划的中国企业。2004年以来,联想品牌的总体认知度从62%提高到了68%,美誉度从53%提高到了62%。奥运会市场开发计划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为赞助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

四是奥运产业快速发展。伴随着奥运会的临近,与奥运直接相关的旅游、文化体育等奥运产业逐步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北京奥运功能区建设全面启动。作为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之一的奥林匹克中心区正处于全面建设阶段,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体育休闲、文化、奥运旅游、会展演出等高端奥运经济业态已显雏形。

三、2008年北京奥运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2008年是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年,由于来自国内外旅游人数的大量增加,将出现客流、物流与信息流的集聚,从而出现典型的消费高峰效应,奥运经济发展前景良好。

1、北京奥运直接收入丰厚。根据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的财政预算,主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会有16.25亿美元的预算收入,支出约为16.09亿美元,收支相抵后可盈利1600万美元(约1.2亿元人民币),这将是奥运会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这其中,奥运电视转播权收入成为奥运收入的主要部分,北京奥运会将从奥运会转播收入中得到8.33亿美元的分成。

2、持续的市场开发效益明显。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是仅次于电视传播收入的一笔收入来源,这笔收益最初预算是4亿美元,由于企业参与热情高涨,市场开发超过预期,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收入有望超过悉尼奥运会和雅典奥运会,将超过20亿美元。尤其是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奥运产品也将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青睐,奥运商品市场蕴含巨大商机,包括奥运会吉祥物、奥运特许纪念品等在内的各类奥运产品销售商机无限。同时,奥运广告开发、彩票销售等也会带来不菲的收入。

3、奥运旅游收入将实现大幅增长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旅游观光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奥运经济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2008年,旅游消费将达到顶峰,几乎是奥运前期和后期的之和。同时,旅游消费将会带动商业、餐饮住宿、社会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北京奥运会期间,约10500名运动员和4000名残疾人运动员将参加比赛,前来报道奥运会的注册媒体记者将达2万多名,非注册媒体记者上万名,前来参加奥运会的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各国首脑政要和赞助商也将有2万多人。根据历届奥运会经验,这些人员在参与和观看北京奥运会的同时,必将顺访北京周边的旅游景点和全国其他著名的旅游胜地,从而带来旅游收入的增长。据预测,2008年北京将接待海外游客460万至48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8亿至49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1.01亿至1.0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430亿至1490亿元。

4、奥运会后北京经济将实现平稳发展。

在日本东京奥运会和韩国汉城奥运会结束后,日本和韩国的经济相继持续高速发展。2008年奥运会后,北京经济走势将会如何呢?我们认为,北京将会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北京目前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势头,即使在奥运会结束后,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由于奥运会提升了举办城市和国家的知名度,使举办城市的经济规模和软、硬件基础设施跃上新的台阶,再加上奥运筹办期间形成了宝贵的奥运精神、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这一切都为北京市的后续经济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然,借鉴历届奥运会举办城市的经验教训,奥运会后为避免发生可能存在的“低谷效应”。要努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着手研究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充分发挥奥运所形成的场馆、设施和人才优势,统筹谋划奥运资源的深度挖掘、开发和利用。二是要合理引导投资,继续推动重大公共设施建设,尽快全面启动通州、顺义、亦庄重点新城建设。三是要保持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改善消费环境,积极引导消费。四是大力发展体育、会展、旅游、信息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点支柱产业

『贰』 2008年,由我国承办的奥运会开幕式在北京( )举行

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

国家体育场

建设地点:奥林匹克公园

建筑面积(万M2):25.8

座席数:91000

赛时功能:田径、足球

赛后功能:将用于国际国内体育比赛和文化、娱乐活动

开工时间:2003.12

作为国家和北京奥运会标志性的体育建筑,国家体育场是2008年奥运会的主会场。它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的东侧,占地面积20.4万平米,建筑面积25.8万平米,能容纳观众10万人,其中临时座席2万个,2006年底建成。2008年奥运会期间,它承担开幕式、闭幕式、田径比赛、男子足球决赛等重大活动和重要赛事。奥运会后,它将成为体育比赛赛场和多种非竞赛活动现场,成为市民参与体育和其它文娱活动的大型专业场所。
国家体育场的设计方案是经全球设计招标产生的。经过激烈竞标,由瑞士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事务所、奥雅纳工程顾问公司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联合体共同设计的“鸟巢”方案最后胜出。
国家体育场不仅体现出了鲜明的建筑特色,其建设运营模式也打破了以往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经营、财政补贴亏损的旧体制,探索出了一种大型社会公益项目投融资机制的全新模式。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奥组委制定的《奥运行动规划》对北京奥运场馆建设和投融资工作明确提出了“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奥运场馆建设总投资约20多亿美元,其中,除奥组委出资1.84亿美元用于临时场馆建设和部分场馆的改扩建外,其余资金的筹措都将遵循这个原则,在保证必要的政府投资基础上,运用法律、政策和经济手段对整个筹资和法人招标工作进行组织、引导、协调和监督;借鉴历届奥运会成功的筹资经验,利用奥运会的品牌资源,运用国际通行的市场机制,广泛吸引国际、国内有实力、信誉高的投资者作为项目法人参与项目建设。
国家体育场的业主单位是由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和中信集团联合体共同组建的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后者将获得国家体育场30年的特许经营权。30年后,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代表政府收回国家体育场的经营权。国家体育场全新投融资模式的运用,不仅标志着北京市在利用社会资金进行大型体育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的尝试上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而且为大多数奥运场馆的建设和运营机制提供了一个适用模式。
国家体育场的开工建设还标志着2008年奥运会场馆建设工程的全面启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本着勤俭办奥运的原则,2008年奥运会所需比赛场馆由《申办报告》中提出的37座调整为35座,其中,北京地区共有30座,青岛、秦皇岛、沈阳、天津和上海因举办帆船赛和足球预选赛需用5座场馆。北京的30座场馆中,安排新建15座,改扩建11座,建设临时场馆4座。
北京的比赛场馆大体分布在4个地区,一是奥林匹克中心区,即奥林匹克公园,本区集中新建和改扩建的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和国家体育馆在内的10座奥运场馆;二是大学区,计划在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等4所高校内各建1座场馆,同时改扩建首都体育馆;三是西部社区,以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为主建设7座场馆;四是北部旅游风景区,建设水上比赛、赛马等3个赛场。另有5个场馆安排在其它地区新建和改扩建。按照工作进度,2006 年底之前,主要奥运场馆和设施建设将全面竣工。
奥运场馆的建设不仅在投融资机制上体现了勤俭办奥运的原则要求,也从工程规划和设计上为场馆的赛后利用考虑了充分的空间和功能。此外,奥运场馆工程建设工作均是在北京奥组委监督委员会和社会各界的严密监督下按国际惯例进行的,特别是其中的招标工作,集中体现了“ 公开、公正、透明”的指导思想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充分表现了北京要将2008 年奥运会办成一届“阳光奥运”和“廉洁奥运”的决心。

『叁』 鸟巢项目采用PPP融资模式的原因是什么

PPP融资模式有利于扩大项目总规模,降低成本。鸟巢建设采用PPP融资模式的原因之一,是政府部门认识到PPP模式在降低整个项目建设和运营成本、减轻资金压力、提高场馆赛后运营效率等方面的优势,而中信银行也可以借助政府的优惠政策,发挥社会资源动员的优势。“鸟巢”项目总投资31.39亿元,其中58%由北京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代表政府出资,即18206.2万元,42%由中信集团联合体出资。在中信集团财团42%的投资中,中信集团占65%,北京城建集团占30%,金州公司占5%。中信集团的投资分为内资和外资,其中内资占中信集团投资的90%,外资仅占10%。

从各投资方对“鸟巢”项目单独投资情况来看,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的投资金额约182062万元,约占总投资的58%:中信集团的投资金额约85695万元(内资约为77125万元,外资约为8570万元),约占总投资的27.3%;北京城建集团的投资金额约39551万元,约占总投资的12.6%;美国金州公司的投资金额约6592万元,约占总投资的2.1%。

鸟巢融资模式的结构设计相对简单。项目融资由北京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信建投公司直接安排。投资方按比例出资建设项目,项目投资方直接承担相应比例的责任和义务。不足资金由国资委和联合体分别筹集,并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分批注入。体育场馆经营收入按照与贷款银行签订的现金流量管理协议,进入贷款银行监控账户,按优先原则分配,即支付项目正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资金支出和管理费用先按计划偿还债务,剩余资金按投资比例分配。

2003年8月9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举行了签约仪式。中标人中信集团联合体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奥组委、北京市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三份合同协议,即特许权协议、国家体育场协议和(合作经营合同)。之后,联合体与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代表北京市政府共同成立了项目公司——国家体育场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为中外合资企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

『肆』 如何看待奥运会的投资与收益

据有关部门统计,针对北京奥运会的各种投资大约需要史无前例的2800至4000亿元人民币,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听起来让人心有余悸:北京奥运会还能盈利吗?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采取商业运作创造了2亿美元的盈利,堪称奥运会历史上的典范。当时,由于没人愿意办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对洛杉矶的基础设施条件要求大大降低,洛杉矶奥运会几乎全部利用已有的城市设施和体育场馆,也几乎没有任何基础建设投入。当时奥运村利用大学宿舍,运动员睡上下铺、用公用厕所,去比赛场地乘坐的也是中小学校接送孩子的校车,高个子运动员只能坐在地上。这些情景在现在看来简直不可想象,但正因为如此相对低廉的举办成本为洛杉矶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而如今的北京奥运会则不可同日而语,奥运会早已摆脱了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已经成为众人争抢的香饽饽。

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要求,北京要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需要大量的投入,其中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各种比赛项目场馆建设及各种配套服务等共需数千亿元。举个简单的例子,仅有四个地铁站的北京地铁奥运支线就需要投资3个多亿元,还有环境、大气治理、交通等等,需要的投资之大可想而知。

力争略有盈余

面对如此庞大的投入,北京奥组委又提出要实现略有盈余的目标,那么,这笔奥运账该如何来算呢?

其实,在洛杉矶奥运会之后的汉城奥运会就开始面临这样的问题,韩国政府在汉城新建了一大批体育场馆,还有奥运村、记者村等,改造城市基础设施也花了大笔资金。如果把这都算作奥运会的成本,那简直不可想像,于是,韩国人在算账时把这部分钱算在了国家以及举办城市和某些企业的账上,并没有列入奥组委的成本。

在把商业运作收入抵消开支后,汉城奥组委最后也实现盈利了。可以说,汉城奥运会成功创造了另一种商业模式,即把政府投入和奥运会成本运作分开算账。

北京奥运会的账同样需要这样来算,市政建设和体育场馆建设属于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其建设目的既是为了办好奥运会,更是为了今后北京市民的使用。

拿首都国际机场来说,为了迎接奥运会投入巨资兴建了第三条跑道,确实是为了满足奥运会时的需要,但从长远来看也是满足北京市发展的需要,像这类项目由政府来负责投资或融资是无可厚非的,即使不办奥运会,北京新的地铁还是要建,北京的城市环境也要改善,空气质量还是要提高,这数千亿资金绝大部分都是用于这方面的投资,所以不会真正算到组委会的账上,也不可能去算到奥运会的账上。

就北京奥运会本身的运作而言,北京当年申办奥运会时提出的收入预期是16.25亿美元,大体来自6个方面:一是国际奥委会2008年奥运会电视转播权出让所得,按照比例分给北京奥组委大约8.4亿美元;二是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TOP计划收入,按照比例可分给北京奥组委1至2亿美元;三是北京奥组委自己的市场开发计划预期收入3至4亿美元;四是门票和纪念品销售预期1亿美元;五是按照中国和国际奥委会签订的主办城市合同政府给予补贴1亿美元;六是赛后剩余物资变卖处理大约几千万美元。

至于北京奥运会的支出主要是用于奥运村、媒体村的运营,运动员、裁判员的吃住行、竞赛组织的开销等,预算大约是16.09亿美元。

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北京奥运会的预算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主要是由于北京申奥成功后出现的“9.11”事件使得大型运动会的安保成本水涨船高,雅典奥运会就因此大受影响;2003年中国又出现了SARS疫情,公共健康安全的成本也相应提高。北京奥组委在调整了预算后表示:北京奥运会的最终支出将大约为23亿美元。北京奥组委的预算原则是量入为出、节俭办奥运,保持收支平衡,力争略有盈余。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北京奥运会的市场开发形势相当喜人,在中国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的吸引下,著名国内外企业纷纷赞助北京奥运会,迄今为止,北京奥运会已经敲定了 11家合作伙伴; 10家赞助商和8家独家供应商 。

这其中,最低级别的供应商起价为1600万人民币,独家供应商起价为4100万人民币;据悉,北京奥组委的合作伙伴中,有不少企业的赞助金额甚至超过了国际奥委会TOP合作伙伴。目前,北京奥组委的招商仍在继续。

此外,北京奥组委对特许商品等无形资产开发也做得相当成功,奥运吉祥物福娃和各色特许商品在全国各大城市热卖。

由此,对于北京奥运会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盈余,我们充满信心。

『伍』 2008北京奥运会投资多少

奥运会场馆投资130亿元,财政投入占一半
北京奥运会新闻发言人刘志介绍,从目前看,奥运场馆投资预计在130亿元人民币之内,其中,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约占一半,另一半资金来自社会的融资,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捐赠。
这些投资包括新建场馆12个、改扩建场馆11个、建设临时性场馆8个,改造独立训练馆45个,这些场馆是直接为举办奥运会新建或改扩建的。
“这里不包括相关的配套设施,比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国家会议中心、奥运村、媒体村等6处相关配套设施,因为这些设施都由企业自筹资金,赛后利用也由企业自行决定。比如奥运村,本身就是一个住宅项目。”刘志说。
运行资金20多亿美元,收支平衡有节余
关于奥运会运行资金投入情况,据介绍,北京奥运会申办时的预算为16.25亿美元,主要是参照往届奥运会的预算估测的。在整个奥运筹办期间,北京奥组委先后做出了3个版本的预算,目前执行的第三个版本的预算为20多亿美元,并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批准。北京奥组委财务部副部长沈毓云说:“虽然经过了调整和增加,但目前的预算还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
城市建设投入2800亿元,大头是交通
自2001年以来,北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约2800亿元人民币,其中,城市交通累计投资1782亿元,能源基础设施累计投资685亿元,水资源建设累计投资161亿元,城市环境建设累计投资172亿元。刘志说:“其中一些项目,都是北京"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的项目,原定在2010年完成,现在是提前完成了。”
北京7年投入280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陆』 北京后各奥运场馆的运营状况:运营成本、盈利方式、门票售价等方面

鸟巢、水立方如何“变脸”
来源: 今日早报 2008-09-19 北京2008年残奥会・后续
鸟巢、水立方如何“变脸”

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这是8月24日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给予北京奥运会的评价;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届残奥会――这是9月17日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克雷文给予北京残奥会的评价。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在世界瞩目的“筹备、举办”大考面前,北京、中国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然而,考试还没有结束。

奥运会后的场馆利用是历届奥运会东道主的“头疼事”,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届奥运会能够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

残奥会结束后,北京将面对同样的“世界难题”。北京,将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

事实上,应对挑战的行动,早在北京申办奥运成功后不久就已经展开。

先行减负 科学选址

按照最初的计划,北京奥运会需要37个比赛场馆,其中新建22个(3个在京外地区),需要翻新的5个,无需任何改建工程的10个。出于赛后利用方面的考虑,此后北京对奥运场馆建设的规模、布局、投资等重新进行了评估,并先后做了两次较大的调整。北京赛区的奥运场馆从32个减少到31个,其中新建场馆从19个减少到12个,改扩建场馆从5个增加到11个,临时场馆则从没有增加到8个。

可以说,计划的调整,为今后奥运场馆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轻了负担。

比如,针对北京西部地区没有大型综合体育设施的状况,奥运会篮球场馆五棵松体育中心填补了这个空白。这个国内第一个达到NBA比赛要求的篮球场馆,将成为NBA在中国的第一个固定比赛场地,承担NBA表演赛、季前赛及各种娱乐文化活动,并会作为全民健身场所向普通市民开放。

北京奥运会有乒乓球、柔道、跆拳道等项目放在大学校园里,在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新建了体育馆,改建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等原有的体育馆。这些建在大学校园的体育馆,将主要由学校维护,用于学生的教学、训练及比赛,大大提高了使用效率。

多元投资 规划先行

大型运动会体育场馆一般是由政府投资兴建。由于回收周期长,容易使当地政府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雅典奥运会兴建的30个场馆,仅每年一亿欧元的维护费用,就令当地政府十分“头疼”。

中国从全国十运会开始,就开始尝试吸引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北京奥运场馆同样引入了多元投资、分散风险、专业经营等方式。

国家体育场“鸟巢”,30亿元的建设资金,来源于2003年中国中信集团联合体。中信集团联合体中标成为“鸟巢”项目法人合作方,与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共同组建国家体育场有限公司,负责国家体育场的融资、建设、管理、运营、维护和移交等各项工作,并享有政府授予的30年特许经营权。

由于产权制度明晰,责、权、利清楚,“鸟巢”、“水立方”等场馆的经营方案得以与建设规划同步。国家体育场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建一对记者说:“我们将原汁原味保存奥运赛事时的场景和设施,今后‘鸟巢’最主要的用途是体育比赛和文艺演出。”

据透露,“鸟巢”赛后将充分利用自身的场地优势,拉动场馆商业发展,将商业面积扩展到35%左右。运营规划以承接大型体育赛事和文艺演出、开发无形资产、出租配套商业地产为三大主要经营模式。

“水立方”改造工程将于2009年春节后开始,改造期一年左右,届时将变身成一个“酷”感十足、完全体验式的多功能水上娱乐中心。国家游泳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康伟说:“比赛结束后,‘水立方’内1.1万个临时席位将被移除,休闲场地将5倍于目前赛场的规模。”

因为姚明和美国“梦八”队的出现,五棵松篮球馆成为奥运会最炙手可热的比赛场地之一。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董事长赵燕表示,奥运会之后,这里将打造成NBA在中国第一个固定的比赛场馆,每年将为中国观众带来NBA表演赛、季前赛、常规赛及多场次的篮球比赛。

除了经营体育及休闲活动外,奥运旅游也成为奥运场馆新的经营方向。由于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奥运场馆游已成为旅行社经营的一大热点。记者了解到,许多无缘到北京现场感受奥运会的外地游客对奥运举办城市充满兴趣;广东广之旅国内游总部副总经理文爽说:“目前北京游线路增加了很多新景点,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游览‘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

算经济账

更算社会账

北京奥运会给中国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一次高水平的体育赛事,这是人们已经形成的共识。对于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在经济分析之外,同样需要人们以社会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蔚鹰说:“作为国家体育场,除了商业开发外,‘鸟巢’将大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据了解,“水立方”的商业改造,也以服务普通市民为原则。

北京市副市长陈刚表示,北京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等重要。赛后利用将遵循四项原则――场馆的公益性、公众性原则;场馆运行的市场化、法制化原则;坚持在场馆运行中体现“绿色、科技、人文”三大理念的原则;坚持场馆利用与城市功能定位、产业发展方向结合的原则。

其实,北京奥运会作为一届世界性盛会,除了奥运场馆直接投资130亿元外,自2001年以来,北京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巨大。北京市的空气质量、交通、绿化、城市面貌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座城市毫无疑问将从此长期受益。

结合历届奥运会的经验,奥运会对于全民健身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仅北京市新增的12处场馆,新增建筑面积达到71.7万平方米,这些都将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便利条件。而北京残奥会的举办,不仅使北京的无障碍设施一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残疾人运动员在场上的拼搏精神,也让所有中国人收获了感动。这些都是奥运会留给我们的遗产。

成功举办一届奥运会,留下的绝不仅仅是物质财富,其精神遗产同样宝贵。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说:“奥运会给北京和中国带来的影响,是全面和多方位的,可能会持续10年到20年的时间。”(1912201)据新华社

『柒』 比较各奥运会场馆投资与融资建设经营模式,以及几种主要的奥运会融资模式优劣

北京奥运会场馆投资与融资建设经营模式
2008年北京奥运会采用PPP融资模式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应顺应社会改革的大趋势,进行融资渠道的拓展、探索和创新。PPP模式能将民间资金引入奥运会融资领域,提高奥运公共设施服务的效率和效益,避免北京奥运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超额投资、工期拖延、服务质量差等弊端。同时,奥运会项目建设与经营的部分风险由特殊目标公司承担,分散了政府的投资风险。
2008年奥运会涉及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因此,2008年奥运会PPP模式融资应是一个完整的项目融资概念,但并不是对奥运会各工程项目融资的彻底更改,而是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组织机构设置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型。2008年北京奥运会PPP融资模式是北京政府、2008年奥运会组委会、赢利性企业和非赢利性企业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以“双赢”或“多赢”为理念的相互合作形式,参与各方可以达到与预期单独行动相比更为有利的结果,2008年奥运会PPP融资模式组织机构设置。
几种主要的奥运会融资模式优劣
每一届奥运会都是对东道国资金融通、金融服务的挑战和考验〔1〕。承办奥运需要花费巨额资金,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投资风险。在奥运会的融资史上,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如:1976年蒙特利尔举办第21届奥运会,亏损10多亿美元,包袱背了十几年,蒙特利尔市民直到上世纪末才还清主办奥运所欠债务。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雅典过于强调奥运会的非商业化,堵塞了可对雅典奥运会融资的许多资金,致使雅典奥运会超出预算24亿欧元,希腊政府也将需多年才能偿还奥运所欠债务。而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通过运用民间资本进行融资,不但改善了金融体制,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悉尼城市建设,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交通、旅游、房地产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使澳大利亚的GNP在奥运期间增加65亿美元,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财政实力不够雄厚,因而更有必要引入灵活多样的市场化的融资方式来建设奥运基础设施〔2〕。虽然国际奥委会承诺给北京奥运会8亿至10亿美元的分成,但相当一部分要等奥运会举办后才能兑现;一些奥运项目虽能产生收益,但在投资和资金回收之间存在较长的时间,很难找到投资方。因而,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如何利用现代融资手段、开辟更多渠道,为北京奥运会筹集资金。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何小锋曾多次呼吁:“2008年北京奥运会应抓住这百年不遇的机遇,来实施金融体制革新和金融产品创新。”因此,积极采用PPP融资模式、充分利用和吸收民间资本、吸引国际资本投资奥运,就成为有效解决2008年奥运会在筹办过程中的资金问题、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降低北京筹办奥运会的风险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北京奥运场馆今后发展方向
人们关注奥运会,把它当作生活中的一个重大社会事件。从宏观经济运行角度看,奥运会实际上是一项新的建设工程、一项新的经营项目。
这一新工程、项目的建设运营,将带动这一新工程、项目的建设运营,将带动奥运场馆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营、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和结构升级,进而带动就业数量的增加和结构的改善。
北京市副市长陈刚在谈及奥运场馆赛后利用时表示场馆利用要遵循四项原则:一是最大限度地让场馆为大多数人服务,尽早尽快向社会公众开放使用,体现场馆的社会效益;二是按市场规律办事,充分发挥业主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市场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场馆经济效益,坚持运行体制、机制的创新;三是在场馆的运行中贯彻节能、环保、科技、人文的各项要求,做到场馆利用的可持续;四是坚持场馆利用与城市功能定位、产业发展方向结合的原则。在场馆赛后利用过程中充分考虑北京的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职能优势,促进文化、体育、会展、旅游等产业的大力发展
结合上述四项原则,奥运场馆赛后利用的方向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居民的休闲健身需求和体育竞技表演及体育训练组成的体育产业对体育场馆设施的需求;二是演唱会、音乐会、居民文化活动等组成的文化产业和事业对场馆设施的需求;三是会展业对体育场馆的需求。另外可能还有其他一些零散的商业或社会需求。

奥运场馆赛后的产业化
奥运会的主办对后奥运时期北京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是积极的、全方位、多层面、宽领域的,它将给北京产业发展模式、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带来深刻变化,有利用加快体育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使体育产业朝着更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方向发展。
目前,无论是北京市还是其他地区体育产业结构严重失衡,表现在:体育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所占比重较小,而体育用品制造业、销售业所占比例过大。
健身娱乐业包括群众健身组织和体育娱乐业。在意识层面上,2008奥运会将使人们更加深入全面了解奥林匹克精神,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在物质层面上,一方面,奥运会给北京居民带来了巨大的增加值,将强有力的促进体育消费娱乐市场的繁荣,另一方面,奥运会在场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场馆资源充足,同时,大量场馆和广场等基础设施也对体育健身娱乐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奥运后健身娱乐业的发展将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竞技表演业是体育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体育场馆消费的主要力量之一,体育场馆需求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竞技表演业的兴衰。一个地区竞技表演业的发展状况与该地区申办国际、洲际和国内赛事的能力以及国内体育赛事发展的整体情况有关,申办体育赛事受该地区的体育设施、相关配套设施及基础设施水平、知名度、区内体育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地区体育竞技项目的发展则需要优秀的教练员、运动员、充足的体育设施、较高水准的赛事运作能力等多项因素,另外项目的选择也要符合居民的体育消费偏好。
从石景山目前的情况看,竞技表演业发展不景气,长期在低谷徘徊,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赛事,赛事组织和运作的经验较少,运作的方式比较传统,与国际惯例有一定差距。同时,整个国内赛事市场发展不成熟,成熟的项目较少。国内目前比较成熟的项目是足球、篮球和乒乓球等联赛。据统计甲A俱乐部的市场平均收入为每家2500万元;篮球排球联赛上座率都超过70%;半成熟项目和新兴项目如射击、羽毛球、自行车等在国内同样有巨大的消费群,但目前这部分体育市场尚处于发展的雏形阶段。
奥运后场馆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作为PPP融资模式而出现的大型场馆,在奥运会赛后将承担起组织国内外大型竞赛活动的任务,目前一些场馆已经签了四年的场地自行车世界杯比赛协议。奥运会之后,奥运场馆任务之一就是保证国家队的训练。由于它是目前国内最为先进的场馆,很多省市队也希望今后能在这些场馆进行训练,提高了场馆的利用率。而承担北京奥运会射击项目比赛的北京射击馆在设计之初,就已经为赛后利用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北京射击馆资格赛馆和决赛馆中,固定坐席和临时坐席都被设计为完整的区域,当大型赛事结束后,轻型钢结构的临时坐席可以被整体拆除,从而获得完整的大空间,可进行多种可能的灵活的功能改造。在选址上,北京射击馆地处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管理中心内,它不但将成为奥运会等大型赛事的比赛场地,还将成为射击运动员训练场馆。该场馆赛后可承担重大国际、国内射击赛事,并作为国家队训练基地、青少年培训基地。

『捌』 关于奥运低谷的一个小问题

后奥运低谷与对策研究
[日期:2008-06-17] 来源:北京社科规划办 作者:陈剑 [字体:大 中 小]

本文针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未雨绸缪,通过实证研究,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后的后奥运风险提出相应对策,以规避后奥运风险。
文中深入研究与后奥运风险相关的各种深层次问题,通过对历届奥运会,特别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以来历届奥运会的后奥运风险进行研究,总结出共性所在,借鉴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从理论上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规避后奥运风险提供支持。
一、后奥运低谷的现象、本质和表征
1.“后奥运低谷现象”是一种和奥运会密切相关的经济现象。历届奥运会表明,成功举办奥运会需要进行较为集中的大规模投资,同时国内外企业也会为奥运营销投入巨额资金,东道主国家特别是主办城市的经济将迅速增长;而在后奥运会时期,也就是在奥运投资周期结束(通常是在奥运会闭幕之后),这种积极效应开始递减,而消极效应将更明显。这一时期投资会出现明显萎缩,总需求急剧下降,大量的体育场馆和设施将会闲置或利用不足,一些与奥运相关的行业也可能出现衰退,从而对主办城市和主办国的经济带来冲击。奥运经济的这一效应就被称为“低谷效应”。历史上有不少奥运会主办城市和国家都发生过“后奥运低谷现象”。
2. 后奥运低谷现象本质上是经济发展规律的一种体现形式,只能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减弱或者抵消,却不能从根本上来消除。奥运会后,有关奥运会的大规模投资和消费将迅速减少,而且奥运会举办前的投资和消费规模越是巨大,时间越是集中,则这种经济波动的程度将越为剧烈,奥运低谷效应也将越显著,其中另一种表现形式为奥运场馆赛后利用不足。
3. 后奥运低谷效应表现出来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增速波动、区域产业结构波动、区域就业水平波动和赛后场馆利用不足等四个方面。
二、后奥运低谷对北京经济的影响
奥运会后,有关奥运会的大规模投资和消费会迅速减少,乘数效应和加速效应这把“双刃剑”将抑止北京经济增长,并对旅游、建筑、体育、餐饮等奥运相关产业产生直接冲击。
(一)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北京市的经济增长趋势与全国经济增长趋势基本一致,而且现在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高涨期。无论是1999年到2002年还是2003年到2006年,因奥运会的申办或筹办而发生的投资或其他支出都对北京市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带动作用,平均每年拉动2.57个百分点,那么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因奥运会而引发的各项支出将继续对北京市经济产生较大的拉动作用。
(二)后奥运低谷的可能性
首先,北京市财政预算中与奥运相关的项目支出有一部分是提前的,假如这部分支出为借款或举债,那么就相当于把北京市奥运会后部分财政收入转移到奥运会以前年份使用,从而减少奥运会后北京市可支配的财政资金规模,减少了奥运会后北京市社会的总需求。其次,北京奥委会约135亿元人民币的自身收入规模虽然相对较小,但是由于属于外源性收入,并且其中绝大部分用作运营费用的支出将集中发生在2008年奥运会举办期间,这部分支出在奥运会后将减少。第三,国内众多企业利用奥运期间的商业宣传、国内外游客到北京观光都会增加北京的社会投资和消费总量,而奥运会后这些活动数量和规模都会减少。第四,如果奥运会后体育场馆等设施的维护和运营费用过高,给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那么由于财政资金用于投资或其他项目的支出减少,也会促成奥运低谷效应的出现。
(三)后奥运低谷对北京经济增长的影响
通过数据分析,后奥运低谷效应很可能将使北京经济增长率降低2个百分点以上。明显地表现在经济结构方面,特别是对建筑业、旅游服务业、住宿餐饮业和房地产业等有显著的影响。这几个行业从奥运会筹办和举办中获得的利益最大,但是奥运会过后,也会经历比其他行业更为急剧的衰退。
三、北京奥运场馆建设和赛后运营的政策建议
(一)本着节俭原则建设场馆,充分利用现有场馆资源
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经历了一个优化调整过程,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单纯为奥运会的投资规模,确保奥运经济和奥林匹克公园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也就需要在大量奥运商业地块的开发和奥运经济模式的定位上进行规划运作,从另一个方面保证奥运经济和奥林匹克公园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在认真研究前几次奥运会举办经验的基础上,在合理控制场馆建设规模的前提下,将投资重点放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上。在场馆建设方面,坚决贯彻节俭办奥运的原则,为场馆建设的合理规模控制提供了一个具有建设意义的理念。
(二)以北京奥运会场馆为核心形成合理的体育场馆布局
国内外城市体育场馆建设与发展的经验表明,城市体育场馆建设与布局必须形成以社区体育中心和城市体育公园为基础层次、区级社区体育中心和体育公园为中间层次、大型体育场馆和大型体育主题公园为最高层次的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科学合理的体育场馆结构体系。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两轴、两带、多中心”的设计思路,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合理的战略性格局。
(三)为奥运场馆的运营选择合适的投融资模式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第一次举办奥运会,有规模庞大的消费群体和高速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保障,因此在场馆和设施的赛后使用上一定要在历届奥运会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同时为北京市乃至全国体育设施、体育场馆的投融资和经营方式提供可借鉴的经验。通过市场融资、政府投资、市场融资与政府投资相结合等方式,政府不必担心场馆高额的运营费用。对于企业而言,有实力夺标的企业,中标单位将享有奥运场馆30年的经营权并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其今后运营的问题。总体看,在奥运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中,社会融资占50%,这是北京奥运工程投资的最大特点。政府投资重点为改善城市环境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并将奥运场馆建设中节省下来的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中。
(四)为各种奥运场馆选择合适的运营模式
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有以下四种模式:第一,继续用于组织体育活动。成为主办城市乃至一个地区的大型体育活动中心。第二,交替使用模式。将大型商贸展览中心、大型会议中心临时改作奥运比赛场馆,在奥运会结束以后恢复原来的功能。第三,多用途使用模式。奥运场馆在建设过程中就充分考虑赛后的利用,进行了多功能设计,使得奥运场馆在奥运会结束以后能够开展多种大型体育、商贸和文化活动。第四,搭建临时场馆设施,奥运会结束后直接拆除。
(五)为奥运场馆选择适当管理模式
对赛后商业化运营场馆,考虑到奥运会场馆投资规模大、运作周期长、品牌效应显著等特征,其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高于国内其他城市,因此要根据场馆特点,采取适当的管理模式。
1. 采用集团化经营管理。合理配置场馆资源,有效避免单独经营、单独消费的情况,合理利用资金形成拳头项目,并在人员分工上,责任明确,专职专责,做到管办分离。
2. 引入专业的体育经理(经纪)公司和体育管理公司。体育经理公司能够根据场馆的资产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及市场定位,合理引进适合群众需求的体育健身项目,并通过市场商业运作,扩大场馆的创收范围。体育管理公司可以充分发挥资产所有者对资源、项目的监督作用,进而形成综合性体育场馆经营开发的一整条科学经营管理流水线——“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流水线”;可以直接、快速有效地培养综合性体育场馆需要的人才,为自我发展积累丰富经验。
3. 采取特许经营、连锁经营、品牌经营等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打造奥运产业品牌形象。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与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相比相对滞后,但也呈现出较好的成长性,体育产业的发展势必要走上一条规模化、集约产业化的道路。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体育产业已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借助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机遇,引进先进的体育业经营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采取特许经营、连锁经营等先进的管理技术,实施奥运品牌战略,对今后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六)开发奥运体育场馆的无形资产
大型体育场馆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四类:一是资源型无形资产,如豪华包厢使用权、俱乐部坐席使用权、永久性坐席使用权、场馆租赁权、场馆使用权和处置权;二是知识型无形资产,如场馆名称、徽记、标志使用权,场馆外观设计、场馆冠名权,场馆的核心经营技术等;三是权利型无形资产,包括特许经营权、商业赞助开发权、广告开发权、场馆形象权(图形、录像、照片等);四是经营型无形资产,如营销关系网络、经营管理方法、公关活动机会、商品销售、展示、演示机会等。
充分、合理的利用和开发奥运无形资产能给奥运场馆带来巨大收益。例如,豪华包箱是大型体育场馆最重要的收入渠道,主要的客户群体是企业。企业购买豪华包厢主要用于招待客户和员工活动,同时也是公司实力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当然,豪华包箱运作的前提是必须有精彩的职业联赛和商业比赛。再如,体育场馆冠名权的开发。体育场馆冠名权系指赞助商通过将自己的名称冠于一个体育场馆或设施上,而购买到或获取的一系列有形和无形的利益。体育场馆冠名权是仅次于豪华包厢的无形资产,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合作期限较长,因此必须与企业形成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持续努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营销机会。
(七)刺激北京市体育场馆的需求,实现多样化经营
赛后需求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居民的休闲健身需求和体育竞技表演及体育训练组成的体育产业对体育场馆设施的需求;二是演唱会、音乐会、居民文化活动等组成的文化产业和事业对场馆设施的需求;三是会展业对体育场馆的需求。另外可能还有其他一些零散的商业或社会需求。
1. 竞技表演业。从北京目前的情况看,竞技表演业发展不景气,长期在低谷徘徊,但奥运会的举办将为其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赛后,北京竞技表演业的前景十分可观。首先,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对举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奥运会后北京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将得到传播,使得北京吸引更多的眼球,为大型国际赛事落脚北京创造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其次,赛后将有一大批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体育设施,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举办大型赛事的硬件设施得到充足的保障;再次,举办奥运会无疑会刺激一些半成熟项目加速向成熟化转化,为竞技体育业的发展开拓新的空间;最后,奥运会后北京举办和运作大型体育赛事的能力将大大增强,为今后申办和举办其他国际和国内体育赛事积累了良好的人力资本。
2. 文化产业和休闲娱乐业。大部分奥运场馆都有赛后作为居民体育休闲娱乐的计划,如奥林匹克水上公园赛后将成为顺义区政府的公益设施;目前以北京工业大学为圆心周围5公里范围内还没有大型体育场馆,奥运会后羽毛球馆将向周边社区居民开放;国家游泳中心赛后作为北京最大、最全面的市民水上游乐中心,进行水上竞赛、健身和游泳教学;五棵松体育馆奥运会后除了举行篮球赛事和大型重要比赛,还要举办文艺活动、大型的展览,同时,它将向市民开放,市民可以在这里打篮球、羽毛球、网球、健身和游泳。这些场馆承担文化娱乐活动的功能也不容忽视,如香港体育馆——“红馆”就成为了香港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北京作为国家的文化中心,一方面有着优秀的文化资源和文艺团体,另一方面有着庞大的文化需求群体,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化产业中与场馆利用最为相关的是演出市场,包括各种音乐会、演唱会、联欢会、歌舞剧演出等,体育场馆是这些活动重要的载体之一。
3. 会展业。随着首都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近年来北京市会展业的整体规模迅速扩大,产业体系逐步成形,在信息交换、商品交易、技术交流和资金引进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会展业已成为新时期首都经济发展中的潜力产业。从会展产业供给系统来说,虽然北京作为全国重要的会展中心已拥有较为完整的会展产业链,但缺乏大型展馆始终是北京会展业发展的瓶颈,也是造成目前“北展南移”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八)大力刺激北京城镇居民对体育场馆的需求
由于北京城镇居民平均收入水平较高、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使北京城镇居民对体育运动尤其是体育健身项目具有相当的偏好,而且居民参与体育活动对体育设施所产生的需求是长期的、可持续的,因此应大力刺激北京城镇居民对体育活动和体育设施的需求,使北京体育场馆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玖』 中国搞奥运,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益分析,要确切数据

奥运会的经济影响是一种需求冲击,不过,这种冲击是短暂的,尤其会在奥运会举行期间集中爆发,形成需求的“峰聚效应”。

奥运经济影响主要是通过收入与支出、投入与产出实现的。举办奥运会的支出就是对举办城市的经济投入。

根据中国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测算得出,北京奥运会每年为我国GDP增长贡献0.3%-0.5%经过100年发展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已经发展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出于和平目的规模最大的活动,奥运会已经具有全球性、持续性、综合性、超大型化、文化内涵高、筹办时间长、投资巨大、参与人员众多和竞赛水平高等特点。它已成为一项具有巨大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综合效应的令人瞩目的活动,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舆论及商业集团广泛的关注。奥运会的影响已经超过了现今任何一项其他社会文化活动。

为什么1984年以后办的奥运会能获得众多国家的青睐,究其原因,举办奥运会能获得很多的资金、人员和物资等方面的收入。但举办奥运会收入巨大的同时,举办奥运会所需要的支出也非常巨大,举办城市少则十多亿美元,多则近百亿美元的花费。奥运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多元化的综合现象,在国际的发展也凸显其重要性及前瞻性。

从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角度看,奥运会的经济影响是一种需求冲击,即奥运会引发对基础设施投资、旅游出口、电视音像出口、商业贸易等需求的变化,通过直接效应和乘数效应影响主办地的产出、收入和就业水平。不过,这种冲击是短暂的,尤其是会在奥运会举行期间集中爆发,形成需求的“峰聚效应”。

一、北京奥运会对北京市及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影响力究竟有多大?

奥运经济影响主要是通过收入与支出、投入与产出实现的。举办奥运会的支出就是对举办城市的经济投入。奥运会对举办城市产生经济影响的大小与对奥运会进行的投资大小关系密切,在边际成本内,投入越大,产生的经济影响越大。

在通过对成本和收入预算体系分析得出:如果支出不包括基础设施方面的花费,则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而如将举办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的花费计入举办奥运会的花费,奥运会所获得的经济收益就会降低,甚至出现亏损,此时奥运会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比人们通常预计的要小。

分析奥运会的收入来源、比例、支出去向得出,国际奥委会对举办城市的资助是按一定比例进行的,而组委会自身的收入具有很大的弹性,因此从组委会的管理及效率入手即可增加收入。

从举办奥运会获得的收入来源将举办奥运会的模式分为:政府投资为主的模式;完全依靠市场营销收入的模式;依靠市场营销为主,政府投资为辅的模式。根据洛杉矶奥运会、蒙特利尔奥运会和巴塞罗那奥运会等工程支出多少,借鉴北京在举办2008年奥运会在增加收入、减少支出、扩大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以避免更多的问题。

探讨奥运会的经济影响机制显示,奥运会首先作用于主办地的支出、形象和技术,然后通过经济系统中的互动机制最终体现为产出、收入、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变化。根据对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经济影响研究表明,奥运会经营盈利、净经济效益为正;奥运会经济影响的绝对数值较大;奥运会经济影响的强度数值不大;奥运会受益产业比较集中;奥运会促进主办城市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奥运会经济影响效果存在着差异性。

笔者根据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届奥运会的入境旅游效应显示,奥运会的入境旅游效应比较明显,相比之下国内旅游并不突出;奥运会旅游活动主要基准在主办城市和地区,区域扩散效果不突出,从数值上看奥运会旅游效应的强度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大;但奥运会对主办地形象具有比较好的改善效果;对奥运会旅游和经济影响的预测应该保持理性。

值得注意的是,奥运会对举办城市产生的经济影响包括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正面影响中,直接影响包括促进举办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就业增长,相关产业发展,投资环境改善等;间接影响包括提高人力资本,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负面影响指体育设施闲置,城市非受益人群生活受损,社会额外支出增多等方面。

二、奥运经济使京津冀区域经济增长比例达1.23%,为我国创造210万个就业机会

奥运会对京津冀区域增长的途径表现在经济聚集效应的影响。经分析得出,北京奥运经济所产生的规模经济的作用,表现在对京津冀区域出口的扩张带来经济的聚集,新的企业和劳动力将被吸引到这个区域。这将致使区域经济的成本降低,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随着集聚效应的增大,京津冀区域的经济成本转而回升,从而又产生经济活动向其他地区转移的“扩散效应”。

从这个角度分析北京奥运经济的动态性区域经济影响得出,主办城市北京由于举办奥运会产生“溢出”性的需求效应,北京由于经济和社会成本的上升,从而向河北、天津地区扩散经济、旅游和交通活动,经济会因此增长1.23%。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财政局统计的2000年悉尼奥运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显示,主办奥运会对劳动力有很大的需求。结合中国的情况,目前的多数失业属结构性失业而不是周期性失业,根据北京政府对奥运经济体系中供给方面的因素,以及奥运经济对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弹性考虑,在面对奥运会积极的短期需求冲击时,就业数量的提高程度会更大,至2008年为止,奥运经济为中国累计提供210万个就业岗位。这210万个就业机会一是通过奥运会所需工程建设以及在奥运会之后永久使用需要专人管理、运行等所带来的就业;二是通过举办奥运会极大地改善北京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能为城市吸引更多的新投资以及旅游,这些投资和旅游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三是通过举办奥运会使参与奥运会工作的北京市民为举办奥运会需要进行相应的教育、培训,从而提高人力资本,增强了竞争力,从而增加了就业机会。

三、北京奥运会为中国经济增长0.3%-0.5%,为北京经济增长2%

根据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报告的财政预算,北京奥组委预算支出16.09亿美元,预算收入为16.25亿美元,盈利0.16亿美元,非组委会预算中,没有奥运会也将发生的非组委会支出项目包括环境保护、公路铁路交通和机场建设费用,合计123.85亿美元;而因奥运会而发生的非组委会支出项目包括体育场馆和奥运村,合计18.71亿美元;非组委会预算支出(城市、地区或国家政府以及私人投资)总计为142.56亿美元。这样,奥运会相关总支出为158.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12亿元人民币。

最近,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指出,仅北京市的奥运投资就达2800亿元,其中64%用于基础建设。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则预期北京奥运经济在未来7年里北京投资和消费市场的总需求将超过30000亿元人民币。

奥运会所带来的经济冲击(投资、消费、出口、政府债务等)能够创造更多的劳动力和产出需求,从而促进国内就业和国民收入在数量上(而不是长期增长率)的增加。

根据中国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测算得出,北京奥运会每年为我国GDP增长贡献0.3%-0.5%。由于尚缺少对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实证检验,还不能断定北京奥运会促进经济增长的期限。

经过进一步分析预测得出,北京奥运会对北京市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因为奥运会对北京市的基础性资源或者生产过程改进或者资源的更集约化利用,那么无疑将提高北京长期经济增长的能力,这种改进或增加的程度有多大,以及从这种改进或增加的时间性来讲,增长的期限能到2015年左右

阅读全文

与北京奥运会投融资模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银行理财产品利率调低说明什么 浏览:830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金融资产 浏览:772
纽约nymex原油场内杠杆 浏览:828
2016各银行贷款优惠 浏览:956
浙大网新股票吧 浏览:544
浦发银行日理财产品 浏览:197
汇添富理财佳基金代码 浏览:106
期权执行价格是现值吗 浏览:288
南方理财佳基金骗局 浏览:897
山东博客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907
3月31日俄罗斯卢布汇率 浏览:88
证券之星中国重工 浏览:902
股东告知函可以以什么方式 浏览:460
手机能安装股票指标 浏览:441
世界上最早的证券交易所是 浏览:175
花都最大的金融诈骗公司 浏览:39
基金为什么十大持仓 浏览:627
一个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图 浏览:328
招商银行公户可以买理财吗 浏览:323
港币30是人民币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