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第六章 金融资产减值
第四十条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第四十一条 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是指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后实际发生的、对该金融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影响,且企业能够对该影响进行可靠计量的事项。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包括下列各项:
(一)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
(二)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等;
(三)债权人出于经济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作出让步;
(四)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五)因发行方发生重大财务困难,该金融资产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
(六)无法辨认一组金融资产中的某项资产的现金流量是否已经减少,但根据公开的数据对其进行总体评价后发现,该组金融资产自初始确认以来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确已减少且可计量,如该组金融资产的债务人支付能力逐步恶化,或债务人所在国家或地区失业率提高、担保物在其所在地区的价格明显下降、所处行业不景气等;
(七)债务人经营所处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使权益工具投资人可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
(八)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
(九)其他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
第四十二条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包括尚未发生的未来信用损失)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的原实际利率折现确定,并考虑相关担保物的价值(取得和出售该担保物发生的费用应当予以扣除)。原实际利率是初始确认该金融资产时计算确定的实际利率。对于浮动利率贷款、应收款项或持有至到期投资,在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可采用合同规定的现行实际利率作为折现率。
短期应收款项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与其现值相差很小的,在确定相关减值损失时,可不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第四十三条 对单项金额重大的金融资产应当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如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已发生减值,应当确认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可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或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
单独测试未发生减值的金融资产(包括单项金额重大和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应当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再进行减值测试。已单项确认减值损失的金融资产,不应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
第四十四条 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如债务人的信用评级已提高等),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但是,该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第四十五条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权益工具投资或衍生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类似金融资产当时市场收益率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确定的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第四十六条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应当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该转出的累计损失,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和已摊销金额、当前公允价值和原已计入损益的减值损失后的余额。
第四十七条 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第四十八条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但是,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第四十九条 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后,利息收入应当按照确定减值损失时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采用的折现率作为利率计算确认。
⑵ 简述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的影响及计提后转回的限制
计提时,导致利润减少,转回时导致利润增加。
一般情况下,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等后,相关资产的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转回。
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时要做纳税调减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年度在纳税申报时做了纳税调增;
2、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时对方科目通过了损益类会计科目,影响了当期的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
(2)金融资产减少对企业的影响扩展阅读: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相关规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式为: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其中,账面价值数据容易获取,可收回金额应取销售净价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因此,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减值的方法主要依赖销售净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
⑶ 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宏观经济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我相信影响程度不会太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张汉林教授在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国内的证券股票市场所出现的波动,实际上与这次的金融危机没有太直接的联系。它更多是我国国内的投资者对国内证券机构和证券监管机构以及证券市场发展本身的一些问题的认识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说,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面的影响在短时间内不会显现的那么明显和突出。
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不会太大
据张汉林教授介绍,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很大程度上正在不断地融入到经济的全球化竞争当中。其中我国的外向型经济、开放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隐约呈现出比较大的因素。我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同时也在不断地加深。
最近一两年内由于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正在做一定程度地调整,并主要把扩大内需,包括对国内的投资,当做很重要的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因此虽然我国的外贸经济还维持着比较高速的发展,但是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开始有所减缓。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特别是投资银行的业务影响显著。但是中国的涉外金融机构,也就是我们中国金融机构的对外开放无论是在银行、证券还是保险,在WTO框架下,相对来说是采取比较稳健的、渐进的、逐步的开放自由化的进程。
在此经济背景下,张汉林教授认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不大,主要从三个方面反映:
首先,在中国的外资金融机构整个的金融资产、盈利水平以及盈利能力可以说都是相当好的。另一方面,外资金融机构的总资产在我国整个金融业总资产中的比重相当低,不到5%。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对中国的整体金融体系不会构成太大的影响。虽然我国也有一定数量的银行,如中行、工行、建行等局部的一些海外业务牵涉到了这次的次贷和金融危机之中,但是这一部分的资金规模比较小。因此这些中资银行的海外业务,对国内整个银行的业务也不会构成太大的消极影响。“整个中国的金融体系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健的,所以从金融层面上来讲,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不会太大。”
其次,这次金融危机对外贸领域的影响会显现得更直接一些,而对国内的内需和投资的影响并不太大。1到9月份的数据显示,我国整体出口一直维持在20%以上的增长水平,而进口相对来说速度快一些,在29%左右。整体来看,整个外贸出口的增长包括贸易顺差情况都是比较好的。所以即使最后的这三个月,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也不可能从前9个月的20%的出口增长一下子降到负增长。即使出现所谓的低速增长,相信也不会低于10%以上。“我觉得整体全年出口增长的平均速度可能会在18%左右。所以从今年外贸的出口以及推动经济增长的三辆马车来看,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不会太大。”
第三,中国的宏观经济特别是资本项目并没有实现所谓的对外开放,人民币没有实现自由兑换。因此可以说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其实对自己设立了一道防火墙,这也恰恰是没有大量的游资进入或者大量的游资很短时间内流入或者流出中国资本市场的现象发生。所以对我国企业本身的发展以及证券市场的影响也不会太大。目前我们国内的证券股票市场所出现的低迷或者说波动,实际上是与这次的金融危机没有直接的联系,它更多的是我们国内的投资者对国内证券机构和证券监管机构以及证券市场发展本身的一些问题的认识而已。
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有限
张汉林教授认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体现在进出口贸易,另一个方面就是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
对金融体系的影响也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我国本国的金融机构金融体系的影响;另一个是在国内的外资金融机构的影响。因为在2005年,我国才根据WTO的规定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开设人民币本币业务。而实际上外资金融机构在国内人民币本币业务的开展规模和数量上,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小的。而且他们在中国都是盈利的。所以,“我相信全球欧美几个大的银行投资机构包括证券公司等,虽然在欧美发达地区可能是亏损的,但是它们在中国地区乃至大中华区都是盈利的,这个得益于中国的影响。从这一点来看,它们不会在短期内过多过块地全面停止或者收缩中国区的业务,因为在中国区是赚钱的,而目前在其它地区不赚钱。我相信它不会把这个资金抽回去。”
另一方面,中国市场表现出盈利的能力。如果现在外资金融机构撤出去以后再想进入会很难。因此在中国境内的外资金融机构本身的发展,对国内企业的信贷规模的影响不会太大。再者我国得益于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完全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82协议的规定,包括对国内金融机构的信贷比例、银行的呆坏账等用很长时间去消化和吸收。银行的呆坏账应该说在最近十年里面是最低的。中央银行的储备金,以及各大银行的流动金现对来说是比较充足的。所以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金融体系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这样也就保证了明年以及今年的信贷正常的发放,所以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宏观层面的影响不是太大。而从微观企业层面上来看,我们注意到这种影响将会逐渐显现。
“这种影响的显现主要表现是综合性的:一方面国内的工资成本在上升,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对国内企业特别是出口导向型企业构成了一定的压力。此外,国外市场需求在全球经济相对来说信心减弱的背景下萎缩,对出口型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通过这样一个方式出现的。我认为对我国宏观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影响,可能会在明年上半年而不是在近期内表现出来。”
⑷ 金融资产的不同分类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和财务指标的影响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
比如A公司2008年初买入上市公司B的一部分股票,由于股价下跌,08年A公司的股票市值减少了500万元,那么这笔帐可以有两种处理:
1、是把这部分股权当做长期股权投资来处理,那么A就相当于B的长期战略投资者,因此产生的账面浮亏不进入当年利润表。
2、如果这部分股权当做“交易性金融资产”来处理,相当于A仅仅是以交易为目的买入B的股票,从财务的谨慎性角度出发,这部分浮亏就要进利润表,A公司08年的利润会减少500万元。
其实,究竟是以何种目的持有B的股票,也就是A的管理层一句话的事,但由此直接影响当期利润。并且整个过程是完全合法的。
⑸ 金融抑制对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有哪些负面影响
金融抑制对经济和金融的发展的负面影响:使得资本市场效率降低。任何加剧“金融抑制” 的措施,都会降低已被限制的由银行导向的资本市场效率,这种代价将特别大。因为如果减少总需求而产生了商品和劳务的总供给瓶颈,这种需求下降就是自我打击的。
“金融抑制”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麦金农提出。他认为政府对金融的过度管理抑制了储蓄的增长并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并提出了废除金融管制、实现金融自由化的政策建议。一般来说金融抑制在发展中国家较为普遍,其存在形式主要为利率管制、信贷配额、汇率低估等。
金融抑制从生产、流通和分配三个方面影响着实际经济。一般地,金融抑制会减少储蓄、进而投资的可获得性,形成对生产的负作用,因为低利率使得人们在储蓄与消费之间偏向于减少储蓄、增加消费,同时在低利率的情况下,储蓄者也可能会更愿意投资于自己的低收益项目。
而且,在市场分割的情况下,私人部门投资所需的资金得不到保障,使得金融资源分配效率、进而产出效率下降。在金融抑制经济中,交换媒介与支付手段不发达,这增加了社会的交易成本(流通费用),同时由于金融体系缺乏竞争,金融资产高度集中于国有银行系统,又进一步导致金融体系中人员臃肿,缺乏效率,金融中介的成本上升。
另外,在金融抑制经济中,低于均衡点的利率意味着经济福利从储蓄者向投资者(或金融中介机构)的转移,又产生了福利转移过程中的摩擦与交易成本。对生产与流通的作用合起来表现为金融抑制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
此外,金融抑制对分配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金融抑制经济中,储蓄者遭受净福利的损失,且信贷的流向通常以公营部门或少数权贵为主,广大的小企业及住户被排斥在体系之外,客观上加剧了不平等效应。
⑹ 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经营的影响(回答对我帮助大追加200分)
1.其实我们给你只是参考
2.你说要宏观的写,我的建议是你不要写的范围太大了,那样只会全篇找不到一个重点 ,重点肯定是中国,我们是中国人的
3.经济危机的变数太快,所以我们的文章永远难以跟上时代的,所以你心里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吧?那也宏观的
4.至于图表,自己要什么内容,缺什么找什么,没有一定的。
5.经济危机今天的变数就很大,美国拼命印钞票,货币贬值……………………
一下内容不错的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0.引言
最近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正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9月14日所言,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之中,这场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将持续相当长时间,继续影响美国房地产价格,甚至将诱发全球一系列经济动荡。格氏这番话并非危言耸听,最近一段时间美国金融业的表现已部分地证实了这一点。五大投行消失三个,余下的两个改为银行控股公司,雷曼兄弟进入破产保护,保险业巨无霸美国国际集团(AIG)已被政府接管,储贷龙头银行华盛顿互惠公司被查封接管。那么,美国为何发生了这档危机,原因是什么,它对中国有哪些启示?这些皆是我们亟待关注的问题。
1.美国发生金融危机的基本动因
美国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强国,占全球1/4GDP,手握世界货币美元,从来都把在经济、科技、军事领域充当全球老大作为自己最为根本的国家安全战略。但人算不如天算,这次金融危机却愣是在美国发生了。正如美国总统布什所言,美国金融市场无法正常发挥功能,市场信心遭到打击,金融系统有停止运转的危险。情急之下,美国政府不得不巨资救市。那么,这场危机的基本动因是什么?
(1)巨额负债下的经济发展
在经济增长理论中,索洛以总量生产函数Y=f(K,L,t)揭示了资本(K)、劳动(L)、技术(t)三者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无疑,美国有着世界上最快的技术进步,有着蜂拥而至的来自全球各国的优秀劳动力,有着全球最为充裕的资本供给。但问题恰恰在于,在美国社会总投资中,相当部分是靠债务形成的。美国的经济增长2/3靠国民消费,而千千万万的美国人靠债务超前消费。2005年后美国的个人储蓄率不到10%。美国是世界经济强国,但同时也是最大的债务国。在纽约曼哈顿42街和第六大道交叉口,竖着一块很大的电子广告屏幕“国家债务钟”(The National Debt Clock),动态地显示着美国债务总额的上升情况,1996年6月15日某个时点为5141亿美元,并显示平均每个美国家庭承担
的债务为6693美元;2008年9月30日(08财年最后一天)某个时点为100247.25亿美元 ,到2008年10月1日(09财年第一天)某个时点又增加了100亿。 美国标榜自己是内需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中房地产与汽车是美国人内需的重头。但典型的是,美国房屋价格昂贵,超过一般人年收入数倍甚至数十倍,于是金融机构推出了次级按揭贷款,专帮信用记录较差的穷人买房,这就鼓励了透支消费,刺激了需求,带动经济高速运转与持续增长。但这种贷款周期长,占用金融机构大量流动资金,这就不可避免地影响了金融机构的资金周转。在利润动机驱动下,为房贷公司提供二级担保的机构也应运而生。次贷经营机构将一时收不回来的贷款打包,转换为各种形式的债券而推向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个人欣然购买。金融机构回笼资金后又继续放贷。美国准国有的“房地美”和“房利美”(简称两房公司)是次贷债券的最大收购机构,其资金来源也是向资本市场筹集。它又通过发放大量金融衍生工具将风险转嫁给更多的机构和个人。有人估计,“两房”持有的住房或担保的住房抵押贷款总额高达5万亿美元,其中超过3万亿美元为美金融机构所持有,约1.5万亿美元为外国投资人所持有。由此不难看到,美国的经济发展,相当程度上是行走在漫长的债务链条上的,由此整个经济运行就很难真正稳健前行。
(2)过度的金融创新导致政府难以有效监管
过去若干年里,为满足居民借贷消费和企业融资的需要,华尔街金融机构创造了大量金融衍生产品,把内需泡沫轮番放大。60年代至今,华尔街发明了数千种金融衍生产品,存活下来的也在50多种,其中不少暗含着高风险,经济特别是金融系统中的风险因素自然也就被放大了。熊彼特曾言,“创新是创造性的毁灭”。美国过度的金融衍生产品创新,也就给美国经济惹了麻烦。诸如雷曼兄弟把信用与次贷结合的信用风险转移衍生产品创新即是高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该产品固然助推了房地产业发展,但由此衍生的2007年上半年的次贷危机,恰恰成为这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的导火索。道理很简单,这种“鸡生蛋、蛋生鸡”式的债务风险传递一旦超过了某种程度,就不可能不引发金融危机。
进一步看,美国、英国、欧盟国家和日本在内的国家和地区占了全球金融资产总额的80%,这其中美国又占大头。一般认为,美国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是宽进严管。其实很难做到严管。美国全社会围着资本转,金融衍生品的品种多、无节制蔓延、交易量大,大大超出了政府的监管范围和能力。由此,无论是疏于监管,还是难以监管,五花八门的金融衍生产品的游荡、泛滥、蔓延,就可能使金融系统运行的小错误累积而演变成为危机。以次贷危机的形成为例,美国商业银行和住房贷款公司降低贷款条件,向还款能力差的住户发放住房抵押贷款,然后把贷款变为债券(被称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进入金融市场。投资公司和对冲基金又把它作为抵押品,发行被称为抵押债务债券的金融产品。如此反复发行债券,就出现了抵押债务债券的抵押债务债券,衍生出的金融衍生产品越来越多。保险公司也不甘寂寞,开辟了专门为债券持有者的保险业务。一旦债券价格下跌,保险公司将向债券持有人支付损失,或以债券原价购买所保险的债务。有人估计,
华尔街的平均杠杆比率是14.5倍。固然金融杠杆是利润的放大器,但它也因此而成为金融风险的放大器。如此这般的金融创新,美国金融监管部门能顾得来吗?
2.面对美国的金融危机,中国需要思考的问题
(1)面对全球救美的呼声,中国怎么办?
美元是世界货币,美国生产美元,世界使用美元,美国成为经营美元纸币的“全球发钞银行”。美国通过发钞权造就的纸币换取全球任何有价值的商品,发行美元即可使美国发财。美元在全球的发行量超过美国经济规模的三倍多。美国在国内实行赤字财政,预计2008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13.84万亿美元,但财政赤字目前已达到10.6万亿美元,最近美联储与财政部又计划联手抛出7000亿美元救市,二者相加,美国的财政赤字将达到11.3万亿美元,这占到2008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81.647%。据估计,这7000亿美元还得靠发行国债获得,而这笔国债必然是全球买单,即拥有美元储备的国家买单。中国拥有1.8万亿多的外汇储备。截至2008年6月,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已高达5000多亿美元,规模仅次日本,是美国国债第二大持有国。最近一年里,日本减持美国国债363亿美元,中国反而增持了数百亿美元美国国债。为冲销外汇占款所导致的流动性过剩,我国央行连续发行央行票据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其票面利率已超过所购买的美国国债的利率。由此,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的收益率已远低于由于这些储备资产所带来的调控成本。 面对美国政府可能发行的新的国债,我们还要买单吗?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银行业在美国的债券投资不可小视。据有关上市银行披露的数据,至2008年6月末,6家上市银行(集团)所投资的美国两房债券账面总值约为253.18亿美元。其实,中国共有14家银行业机构投资美国两房债券,除6家上市银行外,还有部分其它银行。至2008年6月末,我国金融机构共持有美国两房相关公司债券约310多亿美元;其中持有两公司担保的债券170多亿美元,持有两公司发行的债券约140亿美元;五家大型银行共持有两房公司相关债券超过200亿美元,约占总数的2/3(含两房公司担保的债券100亿美元,两房公司发行的债券120多亿美元);政策性银行持有两房公司相关债券60多亿美元(大部分为两房公司担保的债券,两公司发行的债券约为6亿美元);股份制商业银行持有两房公司相关债券20多亿元美元(两房公司担保的债券15亿美元,两房公司发行的债券6亿多美元)。基此,为了减少我们自身的损失,中国似乎又必须协力美国救市。 有媒体称,面对美国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的姿态远比美国的西方盟友更加坚定,中国将选择同美国一道救市;在拯救美国的金融危机方面,中美两国已表现出同舟共济的局面。从中美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出发思考这一问题是中国必须持有的立场,但期望通过拯救美国这场金融危机而改善与美国的战略利益关系,这或许是一个难题。
(2)面对自身经济的内在矛盾,中国怎么办?
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30来,2007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246619亿元人民币。这无疑是喜人的!但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矛盾居多的国内经济运行,我们又常常不得不去思考“中国经济会不会出现危机”的问题。要恰当回答这一问题,借鉴美国这次金融危机的教训,我们也需要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甚至需要反思某些宏观思路。 一是需要反思我们现行的经济发展模式。1988年初,国内提出了““国际大循环的经济发展战略构想”,即提出在沿海地区进一步扩大开放,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外向型经济,一方面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另一方面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我国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外汇资金。该战略的要点之一是充分利用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在沿海地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搞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沿海加工业把生产经营的两头(原材料和销售市场)放到国际市场上去,以解决沿海与内地在这两个方面的矛盾。应该说,这一战略模式对于20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实际操作中的部份走样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例如,我们希望把生产经营的两头(原材料和销售市场)放到国际市场上去,即从国外获得原材料,加工为产成品后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客观地看,部份地区和企业做到了这一点,但相当多的地区和企业却是深挖当地资源,加工后卖到国外,甚至直接出口国内矿产品。客观上,国内资源短缺的加剧,与此做法有着很大关系。2007年我国外贸顺差2600多亿美元,这其中多少是靠深挖国内资源加工后卖到国外、甚至直接出口国内矿产品形成的?这是一个值得深刻关注的问题。 二是需要反思我们过高的对外经济依存度。2008年8月5日国家统计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二季度经济述评文章称,目前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0%。另据有关文献,2007年我国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1670亿美元,其中出口12210亿美元,进口9460亿美元。客观上,对外贸易依存度高,国际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就会很大。2007年这一现象尤为突出,当年1-9月我国外贸依存度达到71%,创建国以来最高水平。尽管全国出口额最大的200 家企业中,外资企业占77%;进出口额最大的500家企业中,外资企业占62%。即我国巨额外贸的很大一部分是在华外商投资企业造成的,尤其是在出口方面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额大于其他企业的出口额。2001年到2004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依次为50.1%、52.2%、54.8%和57.1%。但这些企业毕竟是中国法人企业,同时还有一少半的出口企业是中资企业。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美国、欧盟国家、日本、韩国等)的经济必然会受到较大程度的负面影响,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势必传递给我国的出口企业,进而通过产业间的技术经济关联影响我国经济的稳健运行与持续发展。如果说,在美国,金融危机很可能引发实体经济的危机;而随着国际经济增长的减速,因为过高的对外经济依存度,我国实体经济遭殃的进程很可能早于美国自身的实体经济。
三是需要反思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过快升值的利弊。无疑,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人民币应该升值。具体来看,人民币适度升值,可以给我国带来四大好处,诸如扩大国内消费者对进口产品的需求,使国内消费者得到更多的实惠;有助于减轻进口能源和原材料的成本负担;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有助于缓和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但如果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升值过快,也会有四大不利,诸如会对我国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击;不利于我国引进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和境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最终将增大国内的就业压力;巨额的外汇储备势必面临缩水的威胁。现实情况是,人民币升值后,出口企业成本压力增大,一些企业甚至难以持续经营,其中包含大量深挖国内资源加工后卖到国外、甚至直接出口国内矿产品的企业,狙击了只顾局部利益、不顾国家大局的地区行为和企业行为。这无疑有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但人民币过快升值也有很大的负面效应,即使我国的外汇储备代表的国民财富大量缩水。人民币升值前后兑美元的汇率由约8.2:1变为约6.9:1,人民币升值约15.8%。目前我国拥有1.8万亿多的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约15.8%,相当于外汇储备代表的国民财富缩水15.8%,这约为2844亿美元,比我们2007年的外贸顺差(2600亿美元)还要多,相当于我们失去了28个航母编队(美国每个航母编队的价值约100亿美元)。如果真是这样,再加上相当多的地区和企业靠深挖当地资源加工后卖到国外赚取外汇的现实,我们相当于使用国内日渐短缺的矿产资源加上廉价的劳动力,挣到了建造28个航母编队的资金,结果又通过人民币升值部分地还给了美国人。
3.结束语
这次美国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发生的,一方面,这很可能引发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的变化;另一方面,基于美元现在的地位,美国的金融危机也很可能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甚至是实体经济危机。特别是,由于中国过高的对外经济特别是对外贸易依存度,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很可能首先引发中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灾难,我们必须对此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⑺ 一家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金额占总资产的比重过大会对企业造成影响
会造成一定影响。交易性金融资产过大,说明公司的资金充裕,又没有好的项目进行投资。也有可能是公司在衰退期,最大限度的收获现金流。
交易性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占有量比较大意味着这个公司主要是靠投资生存,基本上是不缺钱,另外就是这种公司如果上市的话可能融资会有一定困难,再者这个公司的主营业务凸显不出来,不容易得到投资者的青睐。
交易性金融资产分析
1、如果企业持有大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特别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较高时,代表企业非常重视投资业务,并依靠此项业务来赚取收益。占比不同代表企业存在不同的经营情况。
(1)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高,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小。
例如A公司最初以销售纺织品为主,现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60%,纺织品营业收入占比比较少。在贝壳投研(ID:Beiketouyan)看来这说明企业侧重投资业务,并以此业务作为主业,传统业务为辅。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弄清楚为什么企业会看重投资,是想要转型还是传统业务经营困难?
(2)企业侧重投资业务,与主营业务并驾齐驱。这种情况下,交易性金融资产与主营业务资产占比应该相差不大。
(3)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比较多,但传统业务仍然占主导,投资只是辅助。一般投资占比小于50%,,说明企业传统业务具有核心竞争力,也可能是企业投资业绩不佳导致,具体因为什么要结合以往数据分析。
2、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会影响税收,最终可能影响企业当期利润。
由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利润,税务局不收税;产生亏损,税务局也不允许从利润里减扣。只有在企业卖出这些资产后,产生了利润,税务局才会收税。就好像你需要从家到公司上班,只要在规定时间之前到就行,怎么来的、路上花了多长时间都不重要。
3、如果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少,甚至没有,说明企业目前没有花很多心思在投资业务上,但这并不代表企业没有在投资业务进行投入,需要结合其他方面综合分析。
交易性金融资产最大的特点就是为了近期内出售,以公允价值(现行正常市价)计量,其价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因此它会对企业税收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企业利润。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以为企业带来收益,而它的占比高低也代表了企业的投资能力。因此,交易性金融资产对我们分析公司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