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融资信托 > 银行对票据融资的态度

银行对票据融资的态度

发布时间:2022-04-24 03:25:27

① 银行贷款业务里票据融资和票据贴现有什么不同

票据融资的前提是买卖双方已经存在交易合同,有法律效力。一般卖方到银行申请融资,是为了缓解自身的资金压力,同时规避潜在的信用风险(买方拖欠等)。有了银行的融资,卖方可以迅速投入新的生产,否则即使有订单在手,也没有生产的资本和原料。银行拿到贸易票据,会审核买方的信用额度和经营状况,然后根据具体信息给予卖方80%或90%的交易货款,同时买下卖方的债权,届时买方会直接付款给银行。
据贴现指您的企业(持票人)在商业汇票未到期前,为了取得资金,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银行的票据行为,是银行向持票人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
票据贴现必须以真实的贸易背景为基础;贴现期限从贴现之日起至汇票到期日止最长不超过6个月;贴现利率在人民银行规定的范围内由您的企业和我行协商确定。

② 票据融资的存在问题

首先,票据贴现未惠及“三农”和中小企业。虽然央行曾经给各地分支行系统下发了对“三农”和中小企业贷款的再贴现额度任务,但事实上商业银行票据融资的项目主要是与政府投资相关的贷款,涉农中小企业贷款的占比很小。
其次,票据融资规模有虚增现象。票据资产很容易产生乘数效应。银行签发汇票的保证金比例在10%~100%之间,如果企业以30%的保证金拿到100%金额的票据,收款企业贴现后再去银行以100%的保证金比例申请更大金额的票据额度,如此循环,票据融资的规模就很容易“虚增”,并不一定能真实反映宏观经济的回暖情况。
还有,商业银行极易发生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首先从签发银行看,如果银行对企业提供的商品交易合同或增值税发票未加以严格审查,就为其签发无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或在实际操作中有章不循,随意放大银行信用,超规定限额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甚至擅自放宽保证金的收取比例或放松抵押担保的条件,为一些资信度不符合规定的企业签发汇票,则会造成极大的操作风险。再从企业看,票据融资一般是中短期贷款,很容易发生企业利用虚假合同套取票据额度的情况。而且,在当前股市行情转暖的情况下,巨额的融资性票据在贴现后或回流向股市或期市。这些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又将会构成信用风险。
为确保商业银行的票据融资能够更好地体现金融服务经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笔者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加强对票据融资业务的政策引导。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取向,积极稳妥地开展票据融资业务,鼓励企业、基层商业银行积极办理票据贴现,满足企业在生产和发展中的合理资金需求;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妥善协调和处理好票据融资与信贷投放的关系,合理匹配和优化票据融资的期限和品种结构,统筹把握好票据贴现的节奏,在确保金融机构收益率和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票据业务与信贷业务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要结合实际适时调整资产负债和票据据融资业务结构,规避票据业务发展中的信用风险;结合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经营特点和发展实际,制定办理银行承兑汇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增强票据融资对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加强内部控制和人员素质建设,努力防范业务操作风险。
严格检查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业务中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情况,把好流程关,杜绝和防范票据欺诈风险。当前,央行已开始授意商业银行排查票据融资的风险,控制重点主要集中在是否有真实贸易背景。这项工作很及时,须抓实抓牢。同时还要重视预警监督,实施责任追究制度。
目前商业银行执行央行颁发的《全科目上报统计制度》,是将“票据融资”归入“各项贷款”的统计科目中,但票据资产与贷款资产存在本质上的差异,比如票据资产的流动性强,交易额大,利率弹性高,交易对象涉及企业客户、同业机构或央行,巨额的票据资产波动会对货币市场利率及货币供应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对其分析的意义更在于统计流量,而归入贷款资产中体现的只是存量统计;又如贷款资产的核算方式为权责发生制,而票据资产的核算方式为收付实现制,两种核算方式对资产净值的内涵是不同的。所以,若将其归入“有价证券及投资”统计科目单独统计和管理,将更能体现金融统计的流动性和相关性原则,能更准确地反映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和贷款资产质量。

③ 融资性票据的商行在票据融资中角色

一直以来,商业银行是短期性资金的主要供应主体,票据融资功能的深度挖掘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必将对商业银行的短期资金业务构成冲击,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商业银行介入票据市场的层面,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商机。具体说来,商业银行可以在票据市场的发展中扮演如下角色:
一是作为承兑人、承销人介入票据一级市场。商业银行既可以为经选择的企业签发票据提供传统意义的承兑业务,也可以为有意采取发行商业票据融资的企业担当承销商,充分利用自身的客户资源为客户提供完全的金融服务,从中不仅可获得中间业务收入,而且可获得现金流量的沉淀,缓解资产业务的损失。
二是作为投资人、经纪人和做市商参与票据二级市场。商业银行在票据二级市场上具备其它经营机构无法比拟的传统优势,随着整个票据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的业务量必将水涨船高;而一旦全国统一的集中性票据市场建立起来,商业银行还可能办理票据代理买卖、票据自营、票据做市商等业务,获得多元化的利润来源。
三是作为监督人促进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票据融资性功能的开发不可避免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尤其是在信用体系尚不发达、信用意识尚且薄弱的国内市场,一旦监控不慎,融资票据的盲目放开和发展将酿成极大的金融风险。商业银行一方面要接受人民银行的监督,做好内部风险控制,规避票据业务的各种风险;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对发票企业、市场运转的日常监督工作。
四是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融资性票据的发展积极推动业务创新。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面对票据理论先进、票据业务品种繁多的外资金融机构,中资金融机构在票据业务上更处于劣势,不利于全方位参与市场竞争。国内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在现有体制框架内积极寻求票据融资功能的进一步发挥,另一方面也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善市场环境,争取票据的融资性功能发展在体制上能有所突破,从而带动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

④ 为什么票据融资上升表示银行被动投放信贷,实体投资缺乏机会,真实贷款不强烈

票据融资上升,表明银行表外业务上升,变相信贷投放企业。
但银行一般会给优质企业或者大企业做票据融资,一般中小企业即开不出票据也无法获得信贷。
而中大型企业投资的范围大,机会多,取得资金成本低;而中小企业投资和融资的途径相对少,且资金成本高,借的多了相当于给银行打工了,所以贷款意愿不强烈

⑤ 我国票据融资存在的问题

票据融资业务存在的问题 :1.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一些企业为了获得资金而与其他企业联手签订虚假商品交易合同,甚至勾结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利用票据融资手段骗取银行资金,从而产生信用风险。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票据诈骗的现象也日趋增多。2.电子交易平台建设滞后。票据业务的盈利性与其流动性紧密相连,在当前经营方式下票据的流通大部分表现为票据实物的转移,从而带来了经营成本的增加,给业务操作如查询、交割等带来极大的不便,也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容易产生风险。这制约了票据融资业务的进一步发展。3.同业合作不足。同业之间竞争有余而合作不足,导致银行间执行结算纪律松弛不一,无理拒付、压票、压单、拖延结算现象时有发生,出现同业道德风险;同业票据信息的管理、沟通与合作不够,制约了票据在缓解同业资金紧张、创新业务品种、拓宽经营范围、增加经营收入等方面作用的发挥。4.业务潜力未能充分挖掘。银行方面:票据业务政策几乎只限于向大中型企业和大中城市银行倾斜,无论是中央银行还是商业银行上级行,在安排贴现(再贴现)贷款额度指标上,一般较少顾及中小企业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所在银行的需要,以致票据业务存在地区间和银行间严重失衡的现象。由于缺乏相关的奖励办法和激励措施,难以充分调动欠发达或基层营销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丧失部分优质中小企业客户。企业方面:不少企业经营者、企业财务人员票据知识欠缺,不能充分利用票据进行融资组合,可以使用票据的业务融资大多通过贷款等传统方式解决,或者是在贷不到款的情况下才考虑使用票据。5.贴现票据种类单一,业务品种创新不足。由于当前社会信用和企业信用薄弱,银行承兑汇票的交易量占整个票据市场交易量的90%以上,体现商业信用特征的商业承兑汇票交易量很少,交易地域和签发单位仅局限于一些大中城市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导致票据业务范围狭窄,对票据融资业务的盈利性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⑥ 商业银行从哪些方面加强票据业务管理

近几年我国票据业务发展迅猛,这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企业对短期融资需求的增加。票据作为企业间、银企间的融资工具,兼具结算和融资功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企业越来越重视票据的融资功能。同时,票据以其较高的流动性和稳定的收益,也成为国内金融机构竞争的焦点。票据市场的发展对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改善商业银行资产结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等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市场体系发育的不完善及相关风险控制机制建设的滞后,使我国金融机构票据业务的风险日益凸显。其原因有:

1、商业银行对票据市场的过度竞争是导致票据业务风险积聚的根本原因。票据市场的交易由供求双方完成,企业提供票据,是资金的需求者;商业银行提供资金,是票据的需求者。只有商业银行产生对票据的需求,才能完成对资金的供给,否则交易无法实现。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仅存在着追求业务扩张的动机,而且有急于降低不良资产比率的压力,在信贷规模受到存贷款比率等指标约束的条件下,票据贴现这一手续简便、收入有保证、规模容易增加的融资业务,便成为银行扩大资产规模、稀释不良资产比率的重要手段,被各银行视为立竿见影的可行方法。同时,我国金融业内控机制不健全,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不完善,不能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导致票据业务风险不断积聚。

2、利益驱动导致票据业务空转对倒。所谓银行票据业务的空转对倒是指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企业再把贷款存入银行作为保证金,开出银行承兑汇票,将银票贴现;贴现所得资金作为保证金,再次开出银行承兑汇票并将银票贴现……。这样一来,票据承兑、贴现业务就呈现出超常增长势头,而且银行信贷也被虚增放大。银行这样做的好处一是通过赚取利息和套利差,获取利润;二是可收取保证金,虚增存款;三是可扩大贷款,压缩不良资产,并获取利息收入。但是,这种滚动承兑、滚动贴现形式的承兑、贴现、保证金、再次承兑、再次贴现的操作方式,产生了巨大的信贷泡沫。据统计,2003年上半年以来,新增贷款中的20%是靠票据融资拉动的。

3、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企业恶意套取银行资金,导致银行信用风险加大。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无法对企业进行信用考核,守信得不到尊重,失信得不到惩罚。信用评级的缺失使得企业利用法律法规的空白进行票据欺诈,恶意套取银行资金,加大了票据业务的风险。一是票据贴现在非100%保证金开票的情况下,开具全额银行汇票,企业到银行贴现后以贴现资金作为保证金再次开具全额汇票,套取银行资金。票据融资中的信用泡沫不断加剧。二是没有真实交易背景的融资性票据与具有真实交易的票据混杂在一起。企业提供虚假的交易合同、增值税发票,通过贴现和质押方式轻易套取银行资金,银行承兑垫款不断增加,不良资产额也随之增大,信用风险急剧扩大。
4、银行内控机制不健全及票据真伪查询手段落后,导致票据欺诈案件日趋增多。票据业务岗位职责不明确,重点岗位监督管理以及内部检查不严,对内部违规发展票据业务缺乏有效监督,甚至采取默许的态度。目前银行票据查询手段落后,缺乏全国统一联网的票据信息查询系统,查询效率低下。联行系统查询系统及其查询方式存在着局限性,无法完全识别票据的真伪。管理和制度上的漏洞使得外部人员和内部人员勾结进行票据欺诈,骗取银行的资金,成为票据业务风险增大的又一个因素。

⑦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及防范

一、我国票据业务风险分析

近几年我国票据业务发展迅猛,这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企业对短期融资需求的增加。票据作为企业间、银企间的融资工具,兼具结算和融资功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企业越来越重视票据的融资功能。同时,票据以其较高的流动性和稳定的收益,也成为国内金融机构竞争的焦点。票据市场的发展对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改善商业银行资产结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等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市场体系发育的不完善及相关风险控制机制建设的滞后,使我国金融机构票据业务的风险日益凸显。其原因有:

1、商业银行对票据市场的过度竞争是导致票据业务风险积聚的根本原因。票据市场的交易由供求双方完成,企业提供票据,是资金的需求者;商业银行提供资金,是票据的需求者。只有商业银行产生对票据的需求,才能完成对资金的供给,否则交易无法实现。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仅存在着追求业务扩张的动机,而且有急于降低不良资产比率的压力,在信贷规模受到存贷款比率等指标约束的条件下,票据贴现这一手续简便、收入有保证、规模容易增加的融资业务,便成为银行扩大资产规模、稀释不良资产比率的重要手段,被各银行视为立竿见影的可行方法。同时,我国金融业内控机制不健全,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不完善,不能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导致票据业务风险不断积聚。

2、利益驱动导致票据业务空转对倒。所谓银行票据业务的空转对倒是指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企业再把贷款存入银行作为保证金,开出银行承兑汇票,将银票贴现;贴现所得资金作为保证金,再次开出银行承兑汇票并将银票贴现……。这样一来,票据承兑、贴现业务就呈现出超常增长势头,而且银行信贷也被虚增放大。银行这样做的好处一是通过赚取利息和套利差,获取利润;二是可收取保证金,虚增存款;三是可扩大贷款,压缩不良资产,并获取利息收入。但是,这种滚动承兑、滚动贴现形式的承兑、贴现、保证金、再次承兑、再次贴现的操作方式,产生了巨大的信贷泡沫。据统计,2003年上半年以来,新增贷款中的20%是靠票据融资拉动的。

3、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企业恶意套取银行资金,导致银行信用风险加大。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无法对企业进行信用考核,守信得不到尊重,失信得不到惩罚。信用评级的缺失使得企业利用法律法规的空白进行票据欺诈,恶意套取银行资金,加大了票据业务的风险。一是票据贴现在非100%保证金开票的情况下,开具全额银行汇票,企业到银行贴现后以贴现资金作为保证金再次开具全额汇票,套取银行资金。票据融资中的信用泡沫不断加剧。二是没有真实交易背景的融资性票据与具有真实交易的票据混杂在一起。企业提供虚假的交易合同、增值税发票,通过贴现和质押方式轻易套取银行资金,银行承兑垫款不断增加,不良资产额也随之增大,信用风险急剧扩大。

4、银行内控机制不健全及票据真伪查询手段落后,导致票据欺诈案件日趋增多。票据业务岗位职责不明确,重点岗位监督管理以及内部检查不严,对内部违规发展票据业务缺乏有效监督,甚至采取默许的态度。目前银行票据查询手段落后,缺乏全国统一联网的票据信息查询系统,查询效率低下。联行系统查询系统及其查询方式存在着局限性,无法完全识别票据的真伪。管理和制度上的漏洞使得外部人员和内部人员勾结进行票据欺诈,骗取银行的资金,成为票据业务风险增大的又一个因素。

二、防范票据业务风险的措施

1、加快《票据法》的修订进程,强化票据业务的监督管理。在当前我国金融业自律管理能力较弱及内控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防范票据业务风险的有效方法是金融监管机构依法加强监督管理。首先,要尽快补充修订有关票据法律法规,堵塞现行票据交易法规存在的诸多漏洞,完善法律所应具备的约束和惩罚机制;其次,要加强票据市场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监管机构的监管作用,对于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以引导和规范承兑和贴现业务活动;第三,要加大执法部门对票据违法犯罪的查处和处罚力度,最大限度减少票据诈骗案件的发生。

2、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有效的内控机制。在票据业务活动中,商业银行是最重要的环节,如果商业银行建立了完善的法人结构,注重自身效益和风险控制,作为票据提供者和资金需求者的企业,即使有再强的欲望和可能欺诈银行的资金,最终也难以如愿。将承兑汇票业务列入信贷资产比例管理和授信管理,承兑垫款计入不良贷款之列,强化对临柜人员的业务培训,规范银行票据业务操作流程等控制票据业务风险的措施都必须以此为前提。也就是说,没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就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内控机制,也就难以从根本上控制风险。

3、建立全国性的网络化、电子化票据查询统计,加强信用秩序建设,防范道德风险。进一步提高商业汇票防伪、防诈的科技含量,规范票据业务中的印章使用标准;通过全国票据联网,建立新的票据查询方式;优化票据业务发展的外部环境,建立社会征信体系,完善社会信用制度,规范社会各经济主体的信用行为,为银行全面、真实掌握客户的信用状况提供保证。加大对失信企业的联合制裁力度,发挥银行同业公会的作用,通过制定同业竞争规则,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防范道德风险。

⑧ 请介绍下银行业票据融资该注意些什么

银行业:调查票据融资六大"关注点" 票据融资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走势,引起了货币当局的高度关注. 记者从一家地方性银行获知, 近日,该行所在地的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向其下发了 《关于开展票据融资调查的通知》. 与些同时,一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的一级分行,以及其他地方性银行和农 信社也陆续收到所在地人民银行的通知. 6月2日, 一位商业银行人士透露,此次开展票据融资增长情况调查,"时效性要求 很强",货币当局也很关心票据"季初大量发放,季末收回,是否是商业银行应对规模调 控的一种手段". 摸底六大问题 今年一季度,票据融资跌入低谷. 人民银行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 由于商业银行压缩票据融资,第 一季度票据融资累计多下降1615亿元. 进入4月份,走势逆转,当月票据融资增加836亿元. 不仅如此,人民银行还发现,5 月前2旬,票据融资也明显多增. 上述统计表明,今年以来,票据融资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走势. 而知情人士透露, 货币当局希望通过此次调查了解票据融资增长的深层次原因, 包括票据增长的原因, 条件,可否会持续,及其政策含义,导致票据快速增长的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都是什么 等问题. 具体而言,人民银行罗列了六大问题. 第一,今年以来票据融资的利率变动情况,与历史同期比,处于什么水平; 与短贷 利率相比有无优势;票据签发,直贴和转贴的利率走势是否一致. 6月2日,某大行一级分行人士称,该行目前的票据直贴利率较高,但要低于同期流 动资金贷款利率. 人民银行关心的第二个问题是,商业银行总行在票据业务上的指导上是否有新政 策?与往年相比,是否有方向性的改变?出台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政策没有方向性的改变."6月2日,某大行资产负债管理部门相关人士称,但因为 票据融资的规模相对大一些,所以,"在资产结构调整时则更为灵活". 第三个关注点是,从需求方看,(不同规模类型的)企业对票据需求如何?除了以往 提出的观点外(比如小企业需求大,大企业需求小),有无其他的新情况? 此前, 一家城商行人士告诉记者,对于票据业务,企业有两种选择,在贴现率较低 时,选择票据贴现,表现为银行的票据融资;而当利率走高,企业选择票据质押贷款,这 将计入一般贷款口径. 对于需求方的问题,一位银行业内人士称,大客户的融资渠道较多,往往只是在贴 现利率很低的情况下,大客户才会利用票据贴现这一融资渠道;相对而言,在信贷规模 控制下, 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上浮较多,票据贴现反而具备价格优势,所以,票据直贴 的客户群主要是中小企业. 第四个关注点是,票据业务的资产质量如何?对此,多位银行人士表示,目前,由于 风控措施得当,票据资产质量保持在较好的水平. 此外, 人民银行还希望了解,票据与短贷的关系如何?最后,人民银行希望调查人 员回答,他们对当前票据走势的看法如何?对其下一步走势的看法如何? "下一步走势与宏观调控有一定的关系. "6月2日,一家大行主管票据业务的人士 直言. 调控背景下的"灵活工具" 实际上,在从紧背景下,票据业务具备的调控功能已非常明显. 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商业汇票承兑业务发展趋缓,票据贴现净下降. 3 月末,商业汇票承兑余额比年初增长709亿元,同比少增593亿元;贴现贷款比年初减少 795亿元,而上年同期为增加819亿元. 对此,人民银行的解释为,随着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商业银行着力控制信贷增长 ; "由于票据融资具有期限短,周转快,风险可控,成本收益稳定等特点,压缩贴现贷款 成为商业银行调节资产负债规模和结构的重要手段". 今年以来, 各家银行在开展票据业务时,往往首先考虑的是票据的出路,也即"以 出保进". 同时,由于票据直贴,转贴利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商业银行在控制信贷规模的基 础上,往往会尽量多地买入票据(包括直贴和转贴买入). 当然, 不同地区的票据市场存在较大差异,有的省份仅4月份出现增长,但同比少 增的情况非常突出. 如今年4月份,江苏辖内金融机构票据融资较3月份增加77.58亿元(本外币合计), 同比多增44亿元;但1至4月份,票据融资余额减少164亿元,而去年同期的水平是增加1 50亿元. 在人民银行看来,票据融资今年以来增长较快,这一说法不够准确.但票据作为应 付调控,保证贷款规模的灵活工具,已成为人民银行关注的对象. 前述商业银行人士透露,货币当局关心的是,在贷款规模管理的实际背景下,票据 融资会不会因此有所变化?比如,一些商业银行将票据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相关联,将 一级市场买入的票据资产,在二级市场转出. 再如季初大量发放,季末收回,这是否是 商业银行应对规模的一种手段? 但"季初发放,季末收回,票据融资的期限有时就是如此."前述大行票据业务人士 说. 另有大行人士称,在从紧货币政策的背景下,为保证优质客户(项目)贷款,小企业 贷款和个贷的需要,商业银行的票据规模往往出现下降,甚至是大幅下降,而这也给了 人民银行再贴现发挥作用的空间. 具体而言, 如果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提供再贴现支持,则银行可以将票据融资从 资产方转出,从而充分利用有限的新增贷款规模.

阅读全文

与银行对票据融资的态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滨州万隆集团董事长 浏览:328
信托业务融资信托 浏览:543
融资总监英文翻译 浏览:839
南京文交易所吧 浏览:538
南玻集团宿舍 浏览:653
期货市场的私募机构投资者 浏览:297
p2p投资与理财平台 浏览:44
外汇盈利三个月 浏览:161
北京常青集团董 浏览:263
2015年1月5欧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浏览:34
法人金融机构压力测试报告 浏览:976
汇付天下活期理财收益 浏览:254
怎么提高外汇储备安全 浏览:514
证券公司的工作挣钱吗 浏览:719
我的金融服务三农的主力军是 浏览:543
比亚迪四家上市公司 浏览:570
商业银行杠杆率流动性 浏览:978
股票跌得死 浏览:982
光大永明人寿佣金怎样计算 浏览:332
期货保证金返还吗 浏览: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