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融资信托 > 银行业融资参考文献

银行业融资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2-05-06 15:03:31

❶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对策”我需要关于这题目的参考文献,十分着急 !!!

中国的信用消费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后信用消费一度被取消。银行以住房为突破口开展的信用消费起步于80年代,但在当时短缺经济占主导地位、市场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信用消费并不具备充分发展的经济基础和市场条件,因此信用消费品种单一、范围窄、规模小,仅处于萌芽和摸索阶段。
20 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住房、汽车等领域出现了比较旺盛的需求。同时,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消费需求不足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扩大内需,信用消费作为刺激消费需求的有效手段得到重视和推广,各项旨在鼓励个人信用消费的政策、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截至2003年末,全国各商业银行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15736 亿元,较1997年末的172亿元增长90倍,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1780亿元,信用消费占各项贷款的比例也由不足0.13%上升到10%。
从提供信用消费的机构看,目前国内所有商业银行及信用合作社都已不同程度地开办了消费信用业务,而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消费信用市场的主体, 其消费信用余额占全部金融机构提供的消费信用总额的88%。从信用消费的品种看,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形成包括个人住房与住房装修、汽车消费与信用卡消费、大额耐用消费品与教育助学、旅游与医疗贷款、个人综合消费与个人短期信用贷款及循环使用额度贷款等十几个大类、上百个品种的信用消费品种体系 。
从上面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在银行发放的消费信贷中,个人住房贷款占据压倒性优势。这说明我国信用消费业务品种有很大的创新空间,一些很具有发展前景的信用消费品种在我国基本上还是空白。另外,一些信用消费品种在我国虽已开展,但开发的深度还远远不够。可以预期,在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之后,以信用卡为主体的消费信用将会迎来高速发展的阶段。
从当前各金融机构的实践情况看,我国消费信用的发展应该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一)重点发展个人住房与汽车信用消费
个人住房贷款在我国当前信用消费发展中占有绝对比重,今后一段时期内,个人住房贷款仍是消费信贷发展的重点,应在切实降低住房贷款风险的基础上,扩大住房贷款范围及比例,重点开发中档住房贷款。另外,随着汽车普及程度的提高,汽车消费贷款的需求量还将显著增大,这将成为消费信用的一个主要增长点。
(二)大力开展信用卡业务与个人耐用消费品信用消费
美国信用卡业务的比重仅次于住房信贷,我国商业银行应在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之后,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发展信用卡业务,鼓励消费者先消费,后还款,将信用卡办成真正的信用卡。另外,还应大力推广商业销售网点和消费网点进行信用卡支付。据统计,我国的耐用消费品贷款在我国信用消费业务中所占比重小,市场潜力巨大。为此,各商业银行应积极与商家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耐用消费品贷款。
(三)大力发展助学与旅游信用消费
目前,我国助学贷款发放比重仍然较小,各商业银行应采取多种形式大力推广。相对说来,助学贷款本质上是消费者用未来的收入为现在的教育融资,其贷款对象普遍具有较高的素质,如果能合理引导,应该能成为一个很好的信用品种。另外,随着“假日经济”的日益重要,居民在旅游方面的支出也日益增加,各商业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及旅游公司应积极响应国家有关政策,在国家法律允许范围内,大力推广旅游信用消费。
(四)借鉴美国信用消费的先进业务方式
各金融机构应与相关机构积极配合,结合中国实际,大力开拓信用消费新品种, 探索这些信用消费品种在我国可行的发放模式和风险控制模式并积极完善和推行, 以尽快完善我国的信用消费体系。如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制定不同的贷款品种,对个体工商户和运输业者提供经营性车辆贷款,对有创业意识的城乡家庭可提供小额家庭创业贷款等。同时,针对不同的信用消费品种和贷款对象,可在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方面为消费者提供多种选择。
消费信用的发展前景广阔,但发展的的道路还很漫长,其进程受到信用体系建设、居民消费观念等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为了促进消费信用健康快速地发展,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保障性工作。
(一) 加强宣传,改变传统消费观念
在我国市场经济已步入买方市场的情况下,提倡适度负债消费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居民转变“无债一身轻”的消费观念,实现从无债消费转变到适度负债消费,逐步提高居民的消费信用水平。我国居民信贷意识还比较薄弱,金融信贷知识还比较贫乏,所以增强消费者的信用观念、信贷知识和金融知识,是发展消费信贷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条件之一。
此外,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来说,也要逐步增大对个人授信业务的比重,转变重工商信贷、轻消费信贷的观念,充分认识消费信贷对发展金融信贷、发展社会经济的作用,加大力度宣传发展消费信贷的政策导向、市场导向及其操作办法,加强业务咨询服务。
(二)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
居民实际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消费信贷发展的程度。因此,国家在收入政策上应采取增加收入的措施,保证城乡居民收入有一个合理的增长幅度;在分配政策上要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从而改变居民的收入和消费预期,以刺激消费的合理增长。
(三) 建立消费信贷的信用风险防范体系
信用风险防范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消费信贷开展的成败。当前个人消费信贷发展不快,主要问题不在银行,而在于外部环境不完善、不配套。但银行在消费信贷发展中,应有超前意识,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通过金融手段推动个人消费健康发展。
1、尽快建成个人信用制度。除了建立公民基础信息数据库之外,还应加快公民基础信息与银行信贷信息的整合,尽快建立和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个人信用风险评分模型和消费信贷电脑审批系统,组建地区性、全国性的个人资信调查评估事务所或个人信用调查公司,对被调查人的收入状况等进行持续的调查服务,建立借款人的信用数据模型,积累信息并定期进行分析,同时将银行与政府等其他部门联系起来,探询信息共享之路。针对中国目前的情况,一是要尽快出台有关法律,以明确其服务对象、市场准入与退出规范、经营范围、赔偿机制等;二是要培养一批高素质且具有专业知识的个人资信评估从业人员,以促进评估的成熟性与权威性;三是要制定统一的评估标准,增强各评估结果的可比性,防止评估机构间的不正当竞争;四是要建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和评估的自身建设。
2、完善担保制度。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逐步健全个人消费信贷担保体系,降低消费信贷风险。首先,应完善担保法,增加有关消费信贷的规定;其次,应培育规范的住房二级市场,使抵押的房产能够方便地变现;再次,银行应与保险公司紧密合作,将消费信贷与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履约保证保险结合起来,降低风险;最后,可研究由政府出面组建消费信贷担保公司,为消费信贷,尤其是长期消费信贷提供担保。
(四)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目前,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化程度远远不够,无法完全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那么建立商业性和强制性相结合的社会保障统筹体系,就显得非常迫切。因此,应当把建立完善覆盖城市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也要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
(五) 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
消费信贷业务的从业人员不仅需要熟悉现代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银行储蓄、结算、融资、理财知识和市场调研及人际沟通的能力,即成为“全能型”的综合人才。由于我国的消费信贷才刚刚起步,业务人员来自各个部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偏低。因此,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尤为迫切。

❷ 谁能提供金融危机的参考文献(急求)

以下题目你去看看,本内容来自远航论文网 浅谈金融危机与管理 2009-1-7 基于存款保险和博弈论的金融危机道德风 2009-1-4 国际资本移动的趋势及我国对策 2008-12-29 美国次贷危机成因与启示 2008-12-24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2008-12-24 从美国次贷危机看中国房贷风险 2008-11-16参考资料: http://www.linsh.com/news.asp?anclassid=105

❸ 求中小企业融资难及对策论文方面好的参考文献!!!!!!

崔燕;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文献综述[J];知识经济;2010年03期
郭丽虹;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口与财务杠杆关系的研究[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我国民营经济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张国亭 《网络财富》 2008年10期
想写这方面的文章,先去统计局、统计年鉴找些最新数据,去中国知网找些相关的文章,多看几篇。找到自己的思路,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

❹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有哪些

供应链金融的含义及特点

1.供应链金融的含义。
供应链金融,是对一个产业供应链中的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以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供—销”链条的稳固和流转畅顺,并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协作,构筑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
供应链金融并非某一单一的业务或产品,它改变了过去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单一企业主体的授信模式,而是围绕某“1”家核心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到制成中间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一供应链链条,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全方位地为链条上的“N”个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通过相关企业的职能分工与合作,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因此,它也被称为“1 N”模式。

2.供应链金融的特点。
(1)供应链金融从核心企业入手研究整个供应链,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供应链失衡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改善其谈判地位,使供应链成员更加平等地协商和逐步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促进了整个供应链的持续稳定发展。
(2)供应链金融从新的视角评估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基于供应链金融的思想,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专注于对中小企业本身信用风险的评估,转变为对整个供应链及其交易的评估,这样既真正评估了业务的真实风险,同时也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进入银行的服务范围。

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分析

1.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以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向金融机构办理融资的行为,称为应收账款融资。下文围绕供应链上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以及参与应收账款融资的金融机构,来设计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如图1所示: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一般是为处于供应链上游的债权企业融资。债权企业、债务企业(下游企业)和银行都要参与其中,且债务企业在整个运作中起着反担保的作用,一旦融资企业出现问题,债务企业将承担弥补银行损失的责任,这样银行进一步有效地转移和降低了其所承担的风险。另外,在商业银行同意向融资企业提供信用贷款前,商业银行仍要对该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只是更多关注的是下游企业的还款能力、交易风险以及整个供应链的运作状况,而并非只针对中小企业本身进行评估。
应收账款融资使得融资企业可以及时获得商业银行提供的短期信用贷款,不但有利于解决融资企业短期资金的需求,加快中小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和成长,而且有利于整个供应链的持续高效运作。

2.保兑仓融资模式。
在供应链中处于下游的企业,往往需要向上游供应商预付账款,才能获得企业持续生产经营所需的原材料、产成品等。对于短期资金流转困难的企业,可以运用保兑仓业务对其某笔专门的预付账款进行融资,从而获得银行的短期信贷支持。保兑仓业务,是在供应商(以下称卖方)承诺回购的前提下,融资企业(以下称买方)向银行申请以卖方在银行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为质押的贷款额度,并由银行控制其提货权为条件的融资业务。保兑仓业务适用于卖方回购条件下的采购。其基本业务流程设计如下图2所示:

保兑仓业务除了需要处于供应链中的上游供应商、下游制造商(融资企业)和银行参与外,还需要仓储监管方参与,主要负责对质押物品的评估和监管;保兑仓业务需要上游企业承诺回购,进而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融资企业通过保兑仓业务获得的是分批支付货款并分批提取货物的权利,因而不必一次性支付全额货款,有效缓解了企业短期的资金压力。
保兑仓业务实现了融资企业的杠杆采购和供应商的批量销售,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收益,实现了多赢的目的。它为处于供应链节点上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便利,有效解决了其全额购货的资金困境。另外,从银行的角度分析,保兑仓业务不仅为银行进一步挖掘了客户资源,同时开出的银行承兑汇票既可以由供应商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又能够以物权作担保,进一步降低了所承担的风险。

3.融通仓融资模式。
存货融资是企业以存货作为质押向金融机构办理融资业务的行为。当企业处于支付现金至卖出存货的业务流程期间时,企业可以采用存货融资模式。所谓融通仓,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一种金融与物流集成式的创新服务,它不仅可以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物流与加工服务,还能为客户提供间接或直接的金融服务,以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绩效,以及客户的经营和资本运作的效率。其基本业务设计如下图3所示: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思想,中小企业采用融通仓业务融资时,银行重点考查的是企业是否有稳定的存货、是否有长期合作的交易对象以及整个供应链的综合运作状况,并以此作为授信决策的重要依据。另外,融通仓业务引进了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对质押物验收、价值评估与监管,并据此向银行出具证明文件,协助银行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进一步降低银行的风险,提高银行信贷的积极性。另外,商业银行也可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和运营能力,将一定的授信额度授予物流企业,由物流企业直接负责融资企业贷款的运营和风险管理,这样既可以简化流程,提高融资企业的产销供应链运作效率,同时也可以转移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降低经营成本。
融通仓业务开辟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渠道。在供应链的背景下,通过融通仓业务,中小企业可以将以前银行不太愿意接受的动产转变为其愿意接受的动产质押品,从而架设银行与企业之间资金融通的新桥梁。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三种融资模式比较分析

1.三种融资模式的相似点。
应收账款融资、保兑仓融资和融通仓融资都集中体现了供应链金融的核心理念及特点,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短期急需资金。既使得企业维持持续的生产运作,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又使得银行获得收益,并且跳出了单个企业的局限,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考察中小企业,从关注静态企业财务数据转向对企业经营的动态跟踪,从根本上改变银行业的观察视野、思维脉络、信贷文化和发展战略。 2.三种融资模式的差异点。
应收账款融资、保兑仓融资和融通仓融资在具体运用和操作的过程中存在差异,分别适用于不同条件下的企业融资活动,具体如表1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处在供应链中的企业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各种生产活动相互交织,没有严格的划分,可能既处于债权方同时又急需资金购买原材料维持生产,因此,应收账款融资和保兑仓融资没有绝对的适用条件,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有时也可以综合加以考虑和运用。
总之,应收账款融资、保兑仓业务和融通仓业务分别以应收款、预付款和存货为质押物为中小企业融资,处在任何一个供应链节点上的中小企业,都可以根据企业的上下游交易关系、所处的交易期间以及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融资模式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的潜在优势

中小企业基于供应链金融的潜在融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弱化银行对中小企业本身的限制。
供应链金融是围绕着一个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针对其他多个中小型企业提供的全面金融服务。因而,银行服务的主体不再局限于中小企业本身,而是整个供应链;银行的信用风险评估也从对中小企业静态的财务数据的评估转到对整个供应链交易风险的评估。

2.有利于缓解银行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供应链金融是把中小企业放在整个供应链中加以考虑,处于供应链中的企业信息比较畅通,银行容易随时掌握和控制潜在的风险,降低了企业的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企业具有稳定的上下游企业,良好的运营环境,且产业发展方向明确,因而很容易对其信贷风险进行预测;企业通常通过商会、行会紧密联系在一起,之间的信息比较畅通,银行比较容易获得。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易,企业信息相互交流,必然产生信息的聚集以换取更多链内的信息,并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这样银行通过与链内企业合作可以降低银行的信息收集成本,减少其交易成本,刺激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
供应链金融可以有效缓解我国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一部分金融机构为了进一步降低风险,要求核心企业必须同时提供某种书面的承诺和担保,从而限制了一些中小企业运用供应链金融获得信贷支持。

参考文献:
[1]徐风霞.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经济师,2003;11
[2]董双全,王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4;12
[3]付俊文,李琪.信用担保与逆向选择: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4;8
[4]迟志鹏,顾永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5
[5]Ben J Sopranzetti.The Economic of Factoring Accounting Recieiveable[J].Journal of EConomic and Business,1998,50;339-359
[6]Leora Klapper.The Role of “Reverse Factoring”in Supplier Financing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s[R].World Bank,September,2004

❺ 求关于银行方面论文的参考文献

中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及存在的问题

[摘 要] 次级债作为商业银行的一种主动负债工具,近年来得到了国际银行界的广泛认同和青睐,将其视为商业银行筹资的重要举措。兴业银行完成30亿元次级债务的发行后,成为国内首家实现次级债务补充资本的商业银行。随后,各家银行纷纷加入到发债银行的行列,掀起了一股发行次级债的高潮。但是,和国外商业银行相比,中国商业银行目前的次级债发行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次级债在各方面来看,仍存在不少问题。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次级债发行 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
所谓次级债(Subordinated Debt or Mezzanine Debt),是指偿还次序优于公司股本权益但低于公司一般债务的一种特殊的债务形式。次级债兼有债务和股权的特征。次级债的次级只是针对债务的清偿顺序而言,即若公司一旦进入破产清偿程序,该公司在偿还其所有的一般债务之后,才能将剩余资金用来偿还次级债。
参照国际经验,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发行次级金融债券是解决资本金不足的有效途径。由于以前对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的规定一直处于政策“盲区”,没有相关法规予以明确,因此2003年底以前尚无一家商业银行发行此类债券。为满足银行业补充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需要,中国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将次级定期债务计入附属资本的通知》,从此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有了政策上的支持和认可,为商业银行利用次级债补充资本金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随后,交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华夏银行等也纷纷发行了次级债,国内商业银行掀起了一股次级债的发行热潮。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次级债券的发行基本是定向发行方式,具有私募性质,利率水平一般由商业银行通过向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询价来确定,后期采用固定利率发行的逐渐增多,但比例偏低;债券期限较短,一般为6年以下;除交通银行外,发债规模都在60亿元以下;发债次数偏少并缺乏明确的连续性,次级债券的目的和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银行的资本金。
国有商业银行发行的次级债券主要是10年期、固定利率、一年付息一次的、可赎回债券,与欧美国家主要银行的次级债券结构设计大体一致,而且债券品种设计也开始多样化,能够适应不同投资者的市场需求。次级债券的定价是在同期限国债收益率的基础上加上金融债券的信用补偿溢价,国内大约是20基点。下图是国内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特征。
注:各商业银行公开资料整理所得

二、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存在的问题
1.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目的单一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行目的单一,只是考虑将次级债作为补充资本金的工具,满足监管资本的要求,而忽视次级债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效用,以及次级债作为一种长期资金对改善银行负债结构的效用。如果银行只是纯粹为了提高资本充足率发行次级债,以满足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而没有根据自己的资产情况来发行债券,加强债务资金的运营管理,充分利用次级债发行带来的缓冲期提高自身的盈利水平和抗风险能力,那么次级债的发行就会变成表面文章,对银行而言反而成为一个美丽的陷阱。
从目前的市场反应来看,已发行和准备发行次级债的银行过多地强调了次级债对于补充银行附属资本的作用。发行的次级债来看,大部分期限都为5年零1个月,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计入附属资本的要求。而中行和建行更为“聪明”,设计了一个实际期限为5年而名义期限为10的可赎回次级债,巧妙地避开了银监会关于剩余期限5年内计入附属资本折算比例逐步降低的规定,以10年期债券的成本实现了5年100%地将次级债计入附属资本,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次级债来提高资本充足率。从发行期限的设计可以看出,发债银行可算是机关算尽,其目的就是以提高资本充足率为出发点的。各商业银行的这种出发点,掩盖了次级债在改善银行负债结构以及风险管理的职能。
2.次级债的发行无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
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是指资产结构的配置和负债结构的配置能够相互适应,当负债结构发生变化时,资产结构能迅速做出调整,以及当资产结构根据需求必须出现变动时,银行能够在满足流动性需求的情况下,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由此,可以看到次级债在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方面对于商业银行的意义。
但是从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的设计来看,期限短,大多是5年。中行和建行发行的10年期的次级债在后5年是可赎回的。并且大都采用了浮动利率制,当然,浮动利率制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但对投资者而言却不是有利的。这样的结构设计就使商业银行难以筹集到长期,稳定的负债,从而解决资产负债结构的不匹配带来的流动性风险问题。

3.银行间相互持有次级债
商业银行相互持有次级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监管当局允许商业银行相互持有次级债。2007年1月1日是监管部门为各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标设定的最后期限,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硬约束下,资本金压力如影随形,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资本饥渴问题。从资金来源上看,债券资金作为附属资的一部分,与股本金一样起到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作用。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核心资本比重普遍偏大(大都在90%以上),附属资本实际上只有呆坏账准备一项。并且,央行规定提取呆坏账准备的比例仅为风险资产的1%,其中的大部分被用于冲消历史坏账。在增加核心资本很困难的情况下,增加次级金融债等附属资本来提升资本充足率,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只要不超过监管当局规定的比例上限,银行可以循环发债适时补充资本。因此,从《关于将次级定期债务计入附属资本的通知》到《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对次级债持有对象的修订,都体现了一个政策信号,那就是给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开辟道路。从中国目前的金融市场结构来看保险公司等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金融资产总量中的比例相对较低,单靠它们是无法消化商业银行巨大的融资需求的。允许商业银行投资其他商业银行发行的次级债可以拓宽次级债的发行渠道降低商业银行发行成本,使商业银行能快速提升资本充足率。允许银行互持是监管当局为帮助国有银行尽快充实资本金,达到标准的无奈之举。因为,在剥离不良资产和注资之后,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仍未能达到监管要求,而国家却早已不堪重负。而以保险公司为主力军的投资者受政策和自身实力所限,远不能消化掉国有银行为补充资本所需发行的巨额次级债券。允许商业银行互持次级债将使这一难题迎刃而解。
其次,商业银行的积极参与也是银行互持的重要原因。从发债银行的角度来看,次级债的互持为发债银行提供了次级债的需求主体。而从购买债券的银行看,投资次级债为以后发行次级债的需求主体问题铺平道路,亦即“密谋”互持次级债,或者是一种不必言传的“默契”。如此,对发债行或是投资行都是一种“双赢”,但是这种双赢是建立在道德风险、系统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基础之上的,是不足取的。
小结:由于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金融企业,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对一国的金融安全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哪个行业像银行业一样受到如此严格的监管。政府监管可能存在监管失灵,而银行安全网设计中又容易引发道德风险。因此,新巴塞尔协议强调市场监管的重要性。而次级债的市场约束机制为市场监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监管工具。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次级债的市场约束作用。在美国,美联储成立了专门的次级债研究小组,考察次级债的市场约束。一些国家甚至强制要求商业银行发行同质的次级债券,以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市场约束。而我国次级债发行历时尚短,从第一支次级债发行至今不到5年时间。从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的发行特点上看,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缺乏连续性;银行互持问题严重,缺乏机构投资者;发行定价扭曲。这些都导致次级债的市场约束机制很难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胡 斌:次级债与市场约束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银行经营[J].金融会计,2002~01
[2]许文辉:中国银行业次级债的发行定价和市场前景[J].经济导刊,2004~11
[3]黎小枫:论商业银行次级债“互持”的合理性[J].福建金融,2005~8
[4]J Cem Karacadag and Animesh Shrivastava, The Role of Subordinated Debt in Market Discipline -the Case of Emerging Markets. IMF Working Paper, 2000
[5]葛兆强: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绩效、挑战与发展策略[J],证券市场导报,2004~10
[6]中国人民银行网站,http://www. pbc. gov. cn
[7]BIS Working Paper No.12, Markets for Bank Subordinated Debt and Equity in Basel Committee Member Countries, 2003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❻ 急求中小企业融资的参考文献 一定要著作类的 就是后面带[D]

[1]何志强,朱家德,税学丽. 规模、区位与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基于四川中小企业融资的比较分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3).
[2]史娜.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创新研究[D]. 河北大学: 河北大学,2007.
[3]王晨辉. 关系型贷款、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破解[D].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2006.
[4]本报见习记者 田文会. 国务院专题研究 突破中小企业融资困局[N]. 财经时报,2005-01-17(T00).
[5]许小平,杨晓艳. 中小企业融资与民营中小银行的优势[J]. 价值工程,2005,(5).
[6]本报记者 杨红梅. 新思路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N]. 中国财经报,2009-05-26(008).
[7]吴慎之. 强化融资租赁功能:中小企业融资的必然选择[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4).
[8]孟琳. 中小企业融资和银企关系问题探讨[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3).
[9]程未.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研究[D].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006.
[10]左涛. 物流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理论分析[D].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2007.
[11]记者 黄丽珠. 金融创新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有效途径[N]. 金融时报,2009-07-18(008).
[12]本报记者 任丽梅.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仍没改观[N]. 中国改革报,2010-07-17(002).
[13]记者 黄世钊. 我区出台十七项措施支持中小企业融资[N]. 法治快报,2009-05-01(003).
[14]石文禹见习记者 孙自豪 通讯员 邹炜龙. 信用担保打破中小企业融资瓶颈[N]. 洛阳日报,2008-09-04(002).
[15]管伟琪,胡瑜杰. 甘肃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J]. 河北农业科学,2010,(12).
[16]张代军. 辽宁、浙江两省中小企业融资比较与启示[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17]刘明娟.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J].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9,(1).
[18]鲍小红,刘瑾.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J]. 企业技术开发,2006,(1).
[19]王翔. 中小企业融资大环境体系的构建研究[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5).
[20]张梅.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存在问题[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1).
[21]王小霞. 中小企业融资与信用担保制度[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22]章颖薇. 资本结构理论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启示与思考[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23]李艺纹,白印坡,杨瑞. 信用文化建设与中小企业融资探析[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4,(11).
[24]王小芳. 中小企业融资难及相关理论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2004.
[25]本报记者 张瑶瑶. 集合票据带来中小企业融资新气象[N]. 中国会计报,2009-12-18(008).
[26]罗思荣,宓明君. 地方债券与中小企业融资初探[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27]蓝裕平. 风险投资可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J]. 国际融资,2010,(9).
[28]饶丹珍,詹文. 国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功经验[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29]王翔.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30]徐宇虹. 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9).
[31]刘瑞. 中小企业融资探索——基于金融创新角度[J]. 价值工程,2007,(1).
[32]唐志祥.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及对策建议[J].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33]李勇辉,吴朝霞. 积极启动民间资本 拓宽中小企业融资[J]. 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3).
[34]顾慧琴. 浅议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其对策[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4,(2).
[35]朱娟.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与对策[J]. 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36]谢朝斌.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与实证分析[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4).
[37]金林. 我国商业银行拓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对策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38]李瑞青. 西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
[39]杨春光. 投资性互助会与中小企业融资[D].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2006.
[40]贺银娟. 西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41]杨艳玲. 基于金融物流集成产品的中小企业融资研究[D].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2007.
[42]郑明明. 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2008.
[43]谭健美. 中小企业融资中信用担保风险分担机制研究[D].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2009.
[44]鲍洪安. 区域性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研究[D].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2009.
[45]宋晓瑞.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思考[J]. 山西科技,2010,(2).
[46]史文娟. 加强金融政策扶持促进中小企业融资[J]. 商业经济,2010,(6).
[47]许立新.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以秦皇岛市为例[J]. 改革与战略,2010,(4).
[48]张秋. 基于制度角度的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研究[J]. 区域金融研究,2010,(3).
[49]肖高玉. 论中小企业融资[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50]邹鑫.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浅析[J]. 四川有色金属,2009,(2).

❼ 急急急!求有关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业的参考文献!一定要近五年的!如图样子的格式!

可以在知网检索关键词,进行年份选择后,导出文献即可。

❽ 有关民营企业筹资问题的参考文献(书籍,报刊,杂志)(年份,作者写明)

中小民营企业筹资渠道的构想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7-01-20 09:28:00 ] 作者:王群予 编辑:studa20
摘 要 中小民营企业筹资难问题,从表面上看是融资渠道狭窄,深层次分析却是体制和制度问题。要解决中小民营企业筹资难问题,就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制度调整,全方面地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民营经济 融资

1 十六大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更大空间
在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民营经济的发生和发展是与中国的经济、政治由浅入深的改革节奏合拍的,从思想解放到政策松绑,从文件肯定到法律确认,它融汇了政治家的开拓、理论家的争论和企业家的探索。特别是党的“十六大”的召开,明确地肯定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提出了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明确地强调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尊重、鼓励、保护、表彰,等等这些党的重大决策无疑为民营经济的发展铺设了灿烂的前程,使中国的民营经济从曲折徘徊中走向波澜壮阔,成为中国经济中最强劲、最有影响力的市场主体之一。
2 筹资难问题制约了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由于我国的民营企业发展起步较晚,规模较小,9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但是他们却创造了近40%的GDP,实现了近40%的税收及解决了45%的人口就业。所以说中国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则必须让民营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资金是企业成长的“血液”,当前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资金筹集困难,这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特别是产品处于成长期的民营企业,如果经营资金短缺,那么在人力资源、机械设备、广告宣传、技术改造等方面进行投资是不可能的,然而在这些方面的投资正是新的竞争形式和不断变化的市场所必须的。民营企业资金短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民营经济即是民本经济,在起步阶段主要是靠个人积累的资本来运作的,而我国改革开放时间较短,个人积累的资金有限,决定了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绝大多数是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所以民营企业的发展资金先天不足。
二是“十六大”召开以前的民营经济被定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政策法律对民营经济扶持力度有限,发展前景受到限制。因此,民营企业原始积累规模较小,发展资金十分有限。
三是由于民营企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如规模较小,家族式管理,财务不透明,缺乏信誉,没有信用记录等原因,致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民营企业提供的资金扶持十分有限。目前中国的银行贷款大多给了大型企业或者是基础建设,或者总是投向确保毫无风险的地方,风险投资也鉴于市场环境在投资趋向上非常保守,使得处于发展初始阶段的中小民营企业要获得银行贷款十分困难,而多数知识分子在创业初期两手空空,资金十分缺乏,没有合理的融资渠道成为很大的障碍。尽管中央银行的信贷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但出于安全考虑,各银行往往集中力量抓大客户,而不愿向中小企业放贷。另外,在当前融资体系中,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期限通常在1年以内。由于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尚未到位,而且银行担心长期贷款带来的风险,目前,没有几家银行为中小企业真正开放基建和投放贷款科目,因而中小民营企业的长期贷款基本上没有多大可能。造成了企业不得不采取短期贷款多次的办法,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更重要的是,现有的融资渠道根本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二次创业和进行技术改造。
四是目前中小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还不能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国家对推出中小企业创业板市场慎之又慎,致使中国的资本市场主要是为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制企业融资服务的。这种做法形成了对民营企业发展的软约束,有违市场经济主体公平竞争的规则和国民待遇的原则,民营企业是在相对不公平的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
五是民间借贷是目前中小民营企业筹资的主要渠道,尽管金融监管部门控制严格,但民间借贷市场不仅一直没有停止反而十分活跃,在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调,同时又缺乏其他投资渠道的情况下,许多城镇居民将手中的资金投入到这一市场上,保障了民间金融活动的资金来源。虽然民间资本可以缓解民营企业资金短缺问题,但是它又制约了民企的发展。一方面,民间资本借贷规模小,期限短,利率高,债权债务关系不稳定,增加了筹资的成本和风险;另一方面,可提供长期大额的借贷资本的债权人已不满足于债务人支付的高额利息,而是寄希望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实行“债转股”,以期达到参股控股和影响民企重大经营决策的目的。难怪在一次经济论坛上,一位民营企业家感叹道:“猪还没有养大,就要杀肉吃了”。
六是各类基金担保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尽管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立了风险投资基金、创业基金、高科技财政周转金、财政企业担保等各类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基金和担保机构等,由于资金运作受行政干预较大,要求严格,门槛过高,手续繁琐,加重了企业负担,贻误了商机。
3中小民营企业筹资渠道的构想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目前中小民营企业筹资难最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服务较少;二是中小民营企业规模小,资信实力不强。对于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我是这样认为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自1994年我国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了配套改革,使之成为服务于市场经济的金融企业。既然是企业,那么商业银行也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规避风险、追求利润最大化原则是它的经营宗旨。况且我国传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的还是国有资产,追求资产保值增值的理念是正当的、合理的,无可厚非。所以对债权没有相应担保或抵押的中小民营企业较少提供融资服务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对于第二个方面的原因,我认为这是中小民营企业在成长阶段很难解决的问题,正是因为中小民营企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好的技术,好的产品,好的人力需要资金来启动。。所以对资金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因此,我认为银企面临的投资筹资问题是它们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是市场经济的缺陷,它需要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来设计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不可否认的是,在金融体制和融资制度很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运用行政力量着手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一是规范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尽快推出股市创业板市场,让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高科技企业能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我国企业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政府就应该扶持民族资本,包括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而上市融资不仅可以筹集到企业发展所需资金,而且可以改变公司股本构成,规范公司的治理结构,对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决定性意义。创业板市场的开设应定位于主要为那些很难从主板市场融资的高成长性民营企业,其门槛的设置应便于高成长性民营企业的进入,股本规模不宜过高。
二是政府应完善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资金借贷顺畅的根本保证就是良好的信用关系,改善社会的信用水平是未来发展我国民营经济的最重要的条件,而企业信用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各职能部门只能从职能范围内对企业信用的一个侧面进行记录,反映不了企业信用的全貌。需要政府牵头来整合各职能部门掌握的企业信用资源,对企业信用进行评价,因此企业信用制度的建立要靠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各部门的协作。
三是政府部门要尽快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设立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民营企业间接融资扫清障碍。担保机构资金来源应多元化,既有政府财政资金和民间资金,又有企业会员基金和互助基金,通过建立中小企业资信档案,对有市场、有信誉、有产品、缺资金的“有三缺一”型企业积极提供贷款担保服务,使企业能顺利获得银行贷款。这种担保机构如果由政府各级财政出资,则应实行市场化公开运作,不以赢利为目的;如果建成商业性担保机构,以法人、自然人为主要出资人,则可以实行商业化运作,以赢利为基本目的;如果建成互助型的担保机构,自我出资,自我服务,自担风险,则可以不以赢利为目的。
四是政府应鼓励设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基金,让我国民间大量的私募资金走上公开合法的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服务的轨道上来,加强对风险投资基金退出机制的监管。积极创造一个宽松的、有效的投融资环境,采取各种政策吸引银行、刺激民间资金、国外资金等多样化的资本参与民营经济发展,逐步达到风险基金运作全部市场化。
五是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积极发展非国有和中小金融机构,打破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允许民间银行进入银行业,从而扩大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六是给民营企业以国民待遇。尽管各级对发展民营经济都比较重视,但同国有企业、"三资"企业相比,中小民营企业还是感到待遇上有所差别。希望政府在今后的政策和调整中避免过去的动辄对某一领域加以扶持的做法,不分内外资、国企、私营一律平等对待,以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对于中小民营企业而言,有几种具体可行的筹资方案可供参考:向股东筹措资金是企业在创业阶段最安全、最经济、最便利的筹资渠道;企业的短期资本即营运资本可由商业信用来提供;巧用融资租赁业务,把前期投入的固定资产变成流动资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对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以知识产权向商业银行申请质押贷款。

❾ 求有关于金融危机和金融创新论文的参考文献,中英文都可

[1]刘颖,欧阳斌. 金融危机背景下协调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冲突的法治对策[J].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2]林明凤. 国际金融危机下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J]. 现代交际,2010,(6).
[3]曹东勃,秦茗. 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耦合——兼论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J]. 财经科学,2009,(1).
[4]丁化美. 在金融危机中加快推进我国金融创新——论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辩证关系[J]. 山东经济,2009,(4).
[5]王惠凌,滕进华.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创新及金融监管的启示[J]. 特区经济,2009,(6).
[6]王海军,姜磊.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与发展[J]. 金融发展研究,2010,(12).
[7]王海军,姜磊.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与发展[J]. 区域金融研究,2011,(1).
[8]张细松. 资产证券化、金融创新与资本市场——基于美国金融危机分析的视角[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3).
[9]陈强. 后金融危机时代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J]. 价值工程,2011,(33).
[10]李向军,解学成. 引入金融创新的IS-LM模型:金融危机求解[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2).
[11]陈光华. 美国金融危机战略成因及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启示[J]. 滨州学院学报,2010,(1).
[12]李翰阳. 从全球金融危机看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进一步发展问题[J]. 国际金融研究,2009,(2).
[13]秦建文,梁珍. 汲取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稳健推进中国金融创新[J]. 国际金融研究,2009,(7).
[14]吴文平,刘颖,欧阳斌. 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创新与监管的法治对策[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15]秦建文,梁珍.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创新发展的启示[J]. 金融论坛,2009,(7).
[16]张华荣,陈伟雄. 金融危机下对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创新过度的思考——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阈的分析[J].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6).
[17]吴丽红. 从美国金融危机看金融创新及其风险防范[J]. 改革与战略,2010,(1).
[18]刘红. 基于金融危机视角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D]. 山东经济学院: 山东经济学院,2010.
[19]岳彩申,张晓东. 金融创新产品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反思[J]. 法学论坛,2010,(5).
[20]狄瑞鸿. 透视美国金融危机中的金融创新“蝴蝶效应”[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4).
[21]周逢民.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金融创新——在哈尔滨金融学院建校60周年金融高端论坛上的演讲[J]. 黑龙江金融,2010,(11).
[22]吴云峰. 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创新监管的法律因应之道——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视点[J]. 北方法学,2011,(4).
[23]张梅.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金融创新策略与风险监管[J]. 上海金融,2010,(2).
[24]黄嘉仪. 金融危机成因中的金融创新因素分析[D].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010.
[25]记者 姜欣欣. 在改善风险监管的基础上加快银行创新[N]. 金融时报,2010-02-01(008).
[26]祁绍斌. 从迪拜金融危机看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关系[J]. 生产力研究,2011,(4).
[27]王海波,尹晓海. 从美国金融危机看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J]. 中国经贸导刊,2010,(11).
[28]李若璇. 金融危机警示我国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应该相匹配[J]. 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6).
[29]盛硕.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金融监管改革与金融创新[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7).
[30]皮天雷.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当前金融危机下的解读[J]. 西南金融,2009,(6).
[31]沈联涛. 金融创新、金融监管与此次金融危机的联系及其改革方向[J]. 国际金融研究,2010,(1).
[32]胥爱欢. 金融创新的激励机制与金融危机形成机制——基于异质信念、创新脆弱性的分析[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10,(5).
[33]记者 姜微姚玉洁. 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上海一年疾升25位[N]. 新华每日电讯,2009-11-11(006).
[34]刘畅.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路径选择[J]. 时代金融,2010,(11).
[35]昌忠泽. 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反思——金融创新角度[J]. 天津社会科学,2010,(6).
[36]王晖. 浅议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银行管理与金融创新[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2).
[37]冯振伟. 浅谈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启示[J]. 决策探索(下半月),2011,(2).
[38]李昌镛. 金融危机与金融创新之于亚洲[J]. 中国科技财富,2011,(11).
[39]樊鑫. 试论金融危机下当前我国的金融创新[J]. 中国外资,2011,(10).
[40]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李昌镛 金融危机与金融创新[J]. 中国高新区,2011,(6).
[41]韩骏. 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创新的路径选择[J]. 投资研究,2010,(10).
[42]郑惠文.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风险监管理念及金融创新策略[J]. 金融经济,2011,(14).
[43]孙松,李栋. 金融危机视角下我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J]. 东方企业文化,2011,(6).
[44]千珊珊,苏季萍. 浅析国际金融危机下金融创新之利与弊[J]. 思想战线,2011,(S1).
[45]常霞. 美国金融危机与我国金融创新[J]. 品牌(理论版),2009,(Z2).
[46]周静,王冀宁,茅宁. 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创新[J]. 现代管理科学,2010,(1).
[47]张志杰,刘力铭.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金融创新反思[J]. 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3).
[48]王侨钰. 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的启示[J]. 华北金融,2010,(2).
[49]郑卫国,潘望春. 金融危机视角下的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J]. 福建金融,2010,(2).
[50]刘明辉,何敬. 自由与罪恶——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J]. 财务与会计,2010,(1).

阅读全文

与银行业融资参考文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哪个软件理财产品利息比较高 浏览:162
菏泽市宜信普惠金融投资担保公司 浏览:955
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704
消费金融公司运作模式 浏览:360
净值型理财产品就是基金吗 浏览:142
怎么营销黄金定投交易策略 浏览:301
渤海信托管理总部 浏览:357
国富期货交易手续费 浏览:929
蒙牛融资项目结构 浏览:376
定向采购供应链金融服务 浏览:790
车贷贷款合同在金融公司还是银行 浏览:768
贷款全款买车金融服务费 浏览:118
期货日内周期配合 浏览:570
外汇反向跟单可行吗 浏览:934
期货合约和现货合同的区别 浏览:801
金融机构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 浏览:405
北新路桥股票预测 浏览:605
怎么看余额宝理财产品在哪 浏览:943
重庆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股票 浏览:108
000937增发价格 浏览: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