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小企业融资的难题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以来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通过分析其制约因素,可以归结为外部环境因素及中小企业自身因素,对制约因素的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先决途径。 1.政府因素
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政府对国有企业的重视程度。长期以来,国家扶持政策一直实行向大企业倾斜,而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这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历史原因。大型企业能够容易地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上得到资金,而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却相应被提高了许多,中小企业要取得贷款必须付出更大的成本。
2.金融机构因素
(1)银行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约束中小企业融资。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政府为有效地避免金融危机带来更深层次的危害,都采取了谨慎性原则。这一宏观调控,使得中小企业贷款首先受到伤害。金融机构内部清理整顿,使得银行收缩信贷规模,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惜贷”。(2)缺乏与中小企业相适应的金融机构。在国有商业银行中,中小企业的规模歧视依然存在,大银行从节约成本费用角度出发,不愿向中小企业投放资金。虽然城市商业银行、信用社和地方性商业银行等成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导行,但是这些金融机构的资金实力不能完全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最终还是制约着当地中小企业的发展。
3.信用担保体系因素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还不完善,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机构少,并且担保基金的种类和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民营担保机构受到所有制歧视,只能独自承担担保贷款风险,而无法与协作银行形成共担机制。由于担保的风险分散与损失分担及补偿制度尚未形成,使得担保资金的放大功能和担保机构的信用能力受到较大制约。
4.直接融资因素
企业的直接外源融资主要是通过发行股票的股权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的债券融资。从股权融资来说,上市的门槛太高,使得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通过这种方式解决急需的资金。虽然创业板的推出,低门槛进入、严要求运作的特点将有助于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但创业板在中国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不足,或许能相对缓解融资问题。从债券融资来说,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股票市场和银行信贷市场的发展,而且中小企业往往达不到债券发行额度的要求,因此,中小企业要通过债券融资几乎没有可能。
5.法律体系因素
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一直缺乏比较有效的法律保护,尽管《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少数法律对中小企业有一定的规范,但是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上市等融资方面的保护甚少。2003年出台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在经济法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中国真正走向市场经济的标志之一,也是中国实现经济民主化的重要一步。但是,《中小企业促进法》也存在着局限性,中小企业的法律保障体系还有待完善。 中小企业自身因素
1.中小企业素质较低,信用状况较差
中国中小企业的素质普遍不高,有相当一部分是城乡企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缺乏竞争力,市场风险高,这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敢向其发放贷款。中小企业大多为私营企业或合伙企业,管理水平落后,经营风险大,信用观念差,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透明,使得金融机构不能把握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增加了放贷风险。
2.中小企业缺乏担保物
无论是什么企业要求贷款或者担保,都需要有担保物来提供保证。中小企业仅有的抵押品就是其有限并且价值低廉的土地、房产和机器设备,其规模也就制约了这些抵押品的价值。
3.中小企业人才匮乏
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为私营企业,企业领导者的素质不高,缺乏现代的管理理念和领导力,而企业的发展需要管理者能表现出一定的远见卓识,具有先进的融资理念,为企业规划出合理的融资方式,以较低的融资成本来筹集资金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中小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较低,留住人才的能力弱,使得企业新鲜血液注入少,先进理念和技术难以运用于企业,制约企业的发展。 一、政府要加强扶持力度
1.政府要认清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的重要性,采取措施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政府层面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提供支持,可以通过出台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来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通过向中小企业实行财政补贴,鼓励中小企业出口和技术创新,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援助,来帮助企业解决中小企业初创、技改和出口资金的需求。
2.需要政府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体系
规范市场秩序,对各种扰乱市场环境的行为严厉惩治,切实保障中小企业的利益,设立专门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3.建立健全信用评审和授信制度
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一直是制约融资的关键,通过对信用评审和授信制度的建立,可以由政府、中介等机构来出具公正的信用评价,解决中小企业信用难鉴定的问题。
二、完善融资体系
1.完善银行金融机构的中小企业信贷机制
根据中小企业信贷需求规模小、频率高、时间急、风险高的特点,制定特定的信贷机制。银监会在2006年7月颁布了银行小企业信贷指导意见,提到了银行要建设六项机制。对于此,银行要积极响应银监会的政策,完善各项机制,为中小企业信贷提供良好环境。同时,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完善机制,尽可能地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
2.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金融机构
银行金融机构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适当放宽贷款期限。除了各大商业银行自行设立贷款的信贷部门,还应该大力发展与中小企业相适应的中小融资机构,鼓励和支持股份制银行、城乡合作金融机构,并尽量消除地区差异,提高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支持符合国家政策的中小企业的发展。
3.大胆尝试股权和债券融资
为保证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国家应该尽快完善证券市场体系,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提供可能。创业板的推出是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一个大胆尝试,各中小企业应该抓住机会,积极准备,争取通过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更多资金来加快企业发展,提高技术创新。债券融资与股权融资相比具有风险小的优点,这对于实力较弱的小企业来说,是其融资的有利方式。可转换债券更是一种集股票和债券优点于一身的融资工具,国家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来鼓励和支持其发展。
4.规范民间资本融资
在银行贷款困难的情况下,民间借款成为一种解决资金缺口的补充机制,尤其是沿海等东部地区民间资金相对富裕、手续简便、利率相对较低,因此民间借贷市场十分活跃,在一定程度也取代了银行的功能。但是,民间借贷体系的不规范,要求相关部门制定法律法规使民间借贷行为规范化和透明化,同时,有组织地将现有社会中的大量民间闲置资金加以运用,提高资金利用率,达到双赢的效果。
5.建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
中国一直以来靠国内资金支持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国外的风险投资发展有一定的基础,应该鼓励境外风险投资公司落户中国,为他们创造宽松、健康的运营环境,从而为中国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还可从政府部门通过投资机构设立风险投资基金,聚集社会闲散资金,形成一定的规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
加快建立信用担保体系
信用保证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抵押难的有效方式,因此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从组织形式上保证信用制度的落实,建立信用担保基金和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登记、信用征集、信用评估和信用公布为主要内容的信用评级制度,建立跨地区、全国性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担保。同时,要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规范信用担保程序,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担保体系的正常运作。
三、完善法律体系
建立健全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中小企业促进法》以法律的形式为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融资提供有力的保护和支持,但是,由于《中小企业促进法》的条文过于原则性,所以应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具体的法律、法规,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中小企业融资法》、《中小金融机构法》等法规体系,以便规范中小企业融资主体的责任范围、融资办法和保障措施。
四、提高企业素质
1.改善中小企业的管理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困难的有效途径。中国的大多中小企业是采用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产权不明晰,责任不明确,存在着弊端,需要帮助中小企业培养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理念,按照现代企业的运作要求,完善各项制度,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2.健全中小企业财务制度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做假账,真实反映公司财务状况,提高企业财务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中小企业通过提供及时、可靠的财务信息,使投资人相信投资能够得到回报,从而获得企业所需的资本;建立企业自身信用制度,获得社会的认同和信任。
3.树立诚信的观念,杜绝商业欺诈行为
按期还贷,做到无不良信贷记录。只有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机构,增加中小企业的信息透明度,获得金融机构的认可和信赖,才能增加金融机构融资的可能性。
4.树立品牌意识,提高市场认知度
中小企业多为民营企业,企业管理思想相对落后。中小企业需要树立品牌意识,建立市场认知度,确立市场的地位,提高企业竞争力。品牌不仅能给企业带来财富,还能使企业获得投资者的信任度,在提高自身地位的同时吸引投资者的资金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四方筹谋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事实上,早在新版巴塞尔协议出台前,融资难就一直是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顽疾。
2011年12月8日召开的APEC中小企业峰会上,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指出,实体经济需要有铺天盖地的小微企业和顶天立地的大中型企业,从经济发展的后劲来讲,实体经济要提高竞争力,还要靠科技型的小微企业,这对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产品的更新能力非常重要,因此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至关重要。
对于这个问题,他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要重构和小微企业门当户对的金融体系,大量发展民间金融机构,扩大资金供给,有更多的社区银行和小银行来满足小微企业需求。同时,还要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投资等多层次的股权融资。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新三板对相关企业融资大有裨益。另外,还要注意架构多层次的担保体系。
很多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贷款,都是因为缺乏可靠的担保,渣打银行东北亚兼中国中小企业理财部总裁顾韵婵表示,“在这方面,国外有一些经验值得借鉴,很多国家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政府担保政策,在2008年经济危机就看到很多政府出来给企业提供担保。现在中国有很多担保和小额贷款公司,如果能有一个全国性的担保机制,将对中小企业融资起到很大的帮助。”
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还是银行,但银行的角色却不仅只有贷款单位,招商银行董事、行长马蔚华表示,“小企业特别是成长型、创新性、科技成长型的企业有很强的生命力,但有时可能不具备银行贷款的条件,但银行可以把这些科技成长型小企业推荐给PE,他们选择以后,再给它信贷的贷款,政府再贴息,银行再帮助它IPO,这样银行就变成了帮助企业进行多种融资的中介。”
政府部门也意识到了阻碍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缺乏一个全国性的担保机制,一位商务部官员表示,“要将直接补贴的资金放到担保资金上来,很多银行不敢把钱贷给中小企业,也是因为没有保障,如果国家能为更多的企业作担保,会给企业很大帮助。现在也有给中小企业做担保的拨款,但是太少了,想把这些直接补贴的资金用到商贸企业担保上来,用这个杠杆撬动更多的资金。这个资金是多少还在协调,但是这样的思路已经确定下来。”
2. 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之一,随着我国加入WTO及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如何正确认识中小企业发展中融资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现状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惜贷;融资渠道;融资策略;风险;信用评级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支持,融资相当困难,特别是非国有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就更加突出。资金短缺,生产能力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金融机构的“惜贷、恐贷、拒贷”现象;现行上市融资、发行债券、信托融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不完备(刚推出的中小企业板,进入门槛仍较高,绝大部分中小企业仍难以进入);风险投资机构少、规模小;区域性资本市场不健全,财政扶持能力不足,招商渠道太少,信用担保刚刚起步等,都使企业缺乏有效的资金补充机制。同时,国家加强宏观调控,银根抽紧,商业银行加强金融风险防范,人民币市场利率管制尚未完全放开等,也严重影响着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所以,“融资难”这一老大难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据统计,中小企业90%以上的资金源于企业内部筹集、家人和朋友,还有各种非正常的渠道(如私下高息借款、揽蓄等),这些不仅加重了企业经营成本,也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
二、新形式下的中小企业融资策略
(一)建立中小企业行业协会或联盟
这种协会或联盟应是互助型的,它不仅可以为协会或联盟内的中小企业提供经营所需的信息,而且可以为中小企业相互间交流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提供场所和条件。协会或联盟内的中小企业应加强互助合作,资金充裕的企业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技术先进的企业则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技术指导,还可以相互间提供贷款担保。这样,某些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则可以在协会或联盟内得到解决。而且,这种协会或联盟为其以后发展为集团公司或联营公司奠定了基础。
(二)创造新的直接融资方式
直接融资具有能够得到不需要偿还的外部所有权融资、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有效配置社会资源等优势,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渠道单一的重要途径。 一是对中小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股份合作制吸收了股份制和合作制的优点,更适合当前中小企业的具体情况。它通过清产合资、确认股权后再进行招股、扩股,在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方面具有重大作用。二是发展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是一种以长期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某一产业,特别是出于创业阶段的新兴产业,以追求因企业成长而获得的长期收益为目标的一种投资基金。此类基金最直接的收益者是从事高新技术的新兴中小企业,其功能之一在于将成千上万分散的中小额风险投资资金集聚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风险投资。建立风险投资基金有助于加快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有助于区域性科技型中小企业特点的直接投资方式。三是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国可在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以外交易成本较低、准入较宽松的二板市场和地方柜台交易市场,为本地小企业提供交易场所。
(三)拓展间接融资渠道
根据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资金运动的特点,推出灵活的、多样化的结算工具,畅通汇路,为中小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结算工具。应尽快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托收承付、汇票承兑与贴现业务。另外,还应利用金融机构网点众多、占有信息量大的行业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商机、经济政策、经营与投资决策咨询等多方面的信息服务。另外,我们还可以在其他方面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扩大其资金来源,在政策上给予积极且持久的扶持与倾斜,并逐步实现其在融资方面与大中型企业真正的“国民待遇”。
(四)构建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现有针对中小企业的法律条文主要是《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和《乡镇企业法》,这两部法规是按所有制性质和不同的组织形式分类立法的,缺乏统一的立法标准和行为规范。在金融信贷方面更是缺乏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保护法规。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各方面的政策和金融支持离不开立法支持。法律保证可从以下几个层次进行考虑:保护中小企业的法律,如美国的《小企业法》,日本的《中小企业法》;专业性、区域性或行业性的法律,如美国的《小企业技术创新开发法》,日本的《中小企业金融公库法》。反对垄断的法律,如美国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和德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加快有关中小企业信贷制度的立法。应尽快指定有关部门组织制定有关中小企业贷款的法律或规定。首先,要划分中小企业的分类标准,明确中小企业的界定方法。其次,要明确各类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信贷制度中的作用和功能,制定中小企业贷款的具体管理方法和鼓励措施。再次,要落实政府支持中小企业贷款的财政资金渠道、执行机构及管理办法。
(五)建立和完善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
政府要引导中介机构经过科学评估和论证,建立企业经济档案和法定代表人的信用档案,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信用体系。修订国有商业银行信用等级的评定标准。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信用评级不利于中小企业,含有对中小企业的心理歧视。实践证明,盲目扩大经营规模的综合型企业集团并不比专业化生产的中小企业更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和产生更稳定的效益,信用更强。因而,国有商业银行在企业信用等级的评定上也应及时调整策略,变重视企业经营规模为重视企业经营效益,取消某些歧视性的评价项目。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其它国家的经验,我国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应该是一个以政府担保为主,其它担保形式并存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可成立多种形式的信贷担保机构,开辟多种渠道筹集担保基金:由政府、社会中介组织、企业和银行共同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切实改进中介机构的服务,简化手续,降低标准;金融机构可适当扩大有效财产的抵押范围。
(六)积极寻找风险投资资金
我国约有95%以上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其资产在1000万元以下,企业规模小造成费用投入不足,一些成果因企业财力不足不能进入测试而被束之高阁。因此,对于那些处于良好发展阶段且有良好前途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应积极与国内外的风险投资机构建立联系,寻找风险投资资金。同时,中小企业应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其生产经营运作,塑造其良好形象,并应当加强其信息交流和商务沟通,从各种渠道,包括政府部门、咨询公司、银行等各方面获取信息,积极与国内外的风险投资机构进行交流,寻找其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俞建国.WTO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J].宏观经济研究;
[2]马有才.入世后中小型出口企业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J].国际贸易问题;
[3]陈红蕾著.加入WTO后,国有中小型外贸企业改革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
[4]叶林:《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3. 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原因有哪些
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原因主要有:
一、政府因素
国家扶持政策一直向大企业倾斜,而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这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历史原因。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相对较高,中小企业融资必须付出更大的成本。
二、金融机构因素
1、银行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约束中小企业融资。政府的谨慎性原则,使得中小企业贷款首先受到伤害。金融机构内部清理整顿,使得银行收缩信贷规模,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惜贷”。
2、缺乏与中小企业相适应的金融机构。大银行不愿向中小企业投放资金。虽然城市商业银行、信用社和地方性商业银行等成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导行,但是还是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最终制约了当地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信用担保因素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还不完善,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机构少,并且担保基金的种类和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民营担保机构受到歧视,只能独自承担担保贷款风险,而无法与协作银行形成共担机制。
四、直接融资因素
企业的直接外源融资主要是通过发行股票的股权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的债券融资。从股权融资来说,上市的门槛太高,使得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通过这种方式解决急需的资金。
五、法律体系因素
现在的法律制度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上市等融资方面的保护甚少。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政府的政策引导
政府部门的引导要结合各省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实帮助企业和银行部门解决实际问题。
着力研究适合本地区的经济金融对策指导。
完善金融保障体系,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二、加强金融机构的自我完善
合理配置金融资本.在金融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利用利率的杠杆作用,对市场的金融贷款进行市场调节。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充分发挥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四板市场)的作用。
健全金融组织体系。
创新金融产品体系。针对中小企业不同的贷款需求,开发多样化金融产品。
三、规范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
要明晰企业的产权,建立股份合作制。
规范企业财务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财务报表体系,提高企业财务状况的透明度和财务报表的可信度。积极清偿银行的债务和应付款项,建立企业的信用制度,提高企业的信任水平。
争做诚信优质企业。企业必须有良好的信用观念,树立良好的企业法人形象,杜绝不良信用记录,提高企业还款的信誉程度,大力开拓产品市场。
4. 如何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一、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环境
1、 建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风险投资基金,不断拓宽风险资本的来源,引导民间资本和境外投资基金进入,扩大风险投资规模,为中小企业提供新的资金来源。 推进担保体系的建设。重点扶持一批经营业绩好、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的担保机构,加快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的信贷担保机制,出台担保机构风险控制和信用担保资金补偿、奖励机制等政策,引导和规范信用担保行业的发展。
2、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政府要引导中介机构经过科学评估和论证,建立企业经济档案和法定代表人的信用档案,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信用体系。积极推进中小企业社会化信用体系试点,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信用制度、发挥信用中介主体作用。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息库和中小企业负责人信用档案,在此基础上再建立中小企业贷款信用评级制度、企业法人代表资信评级制度和企业总体资信评级制度,强化企业信用观念,以信用等级确定是否贷款和担保。
3、大力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市场,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强化监督、鼓励竞争,形成规范的地方金融机构优胜劣汰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以聚集更多闲散资金,支持地方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民间主体的融资活动要用地方性法规进行规范,明确融资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将其纳入正规的金融体系。
4、构建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法律保障体系。加快有关中小企业信贷制度的立法。要划分中小企业的分类标准,明确中小企业的界定方法和各类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信贷制度中的作用和功能,制定中小企业贷款的具体管理方法和鼓励措施。落实政府支持中小企业贷款的财政资金渠道、执行机构及管理办法;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体系。制定完善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信用担保机构的准入、退出及内控制度,明确信用担保机构的行业定位及职能,对专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市场准入与退出,担保人员从业资格,信用担保机构财务及内控制度等进行明确的政策规定,进一步促进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规范化发展。
二、不断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1、转变银行等金融机构惜贷怕贷的思想观念,增强信贷投放的意识,在合理规避风险的前提下,加大放贷后的考核与监管,积极发挥信贷资金的最大效应。转变工作方式,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调查与了解,帮助有市场、有前途的企业快速成长。要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特点,创新信贷产品,简化贷款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实现贷款流程的标准化。降低服务门槛,降低企业资本金、资产总额、销售收入等规模 项目对企业评级的影响,对信誉高、效益好的中小企业提供放大担保比例、贷款利率优惠、简化贷款手续等优质信贷服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另一方面,积极加强与担保公司的协作,增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扶持。
2、增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创新。创新贷款审批机制,实现贷款产品和运作流程的标准化,简化贷款手续,提高效率。适当弱化中小企业信用等级,注重现场调查核实,不单纯依赖财务报表,通过信贷人员的尽职调查,尽量减少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创新贷款担保方式,建立灵活的贷款用信机制。逐步实行以借款人经营活动所形成的现金流和个人信用为基础。创新服务品种,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的融资产品,通过灵活的服务品种的组合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3、建立向中小企业融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鼓励和支持股份制银行、城乡合作金融机构等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在注意信贷安全的前提下,建立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保证贷款质量的同时,切实提高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
三、加强中小企业自身经营能力建设,提高信用水准
1、推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决策水平和企业竞争力。坚持产权主体多元化道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公司制改造,解除家族制对其发展的束缚,进行所有权结构调整,实行真正的公司制治理结构,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
2、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会计法规和商业银行要求,依法建立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定期向相关部门提供全面准确的会计信息,增加信息透明度。主动加强与银行的沟通联系,定期向银行提供财务报表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制定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加快资金回笼与周转,提高企业资金管理利用水平和使用效率,提高银行对企业的授信等级。提高企业的信用形象 ,增强银行等资金供应者的信心。
5. 在传统的银行金融商业模式下,小微企业为什么难贷款
摘要 亲,你好,在传统的银行金融商业模式下,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过于单一,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商业银行的贷款。众所周知,商业银行是追求利润的、是厌恶风险的、是讲究成本的、是嫌贫爱富的。而中小企业规模较小、信誉不高、创利能力低、抵抗风险能力差。因此,中小企业往往成为商业银行“惜贷”的对象。如果商业银行不愿意放贷,只能逼着中小企业去借高利率贷款了,最终导致中小企业的发展愈发艰难。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必须彻底改革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引导中小企业进军资本市场,只有这样才能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
6.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 缺乏贷款所需的抵押担保品,很难获得外源融资支持。
中小企业作为信贷融资一方当事人,存在诸多缺陷,如:中小企业管理水平低,自我积累意识差导致企业内源融资源头不畅;中小企业大多不甚规范,经营管理随意性很大,使得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预期不明、评价不高、信用评级普遍偏低;中小企业普遍缺乏足够的固定资产和适当的其它资产,同时抵押程序烦琐、各种费用较高,从而使中小企业不能很好地满足银行的要求。
(二)银行贷款经营和管理体制的缺陷
银行惜贷的原因如下:商业银行贷款权限上收;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加大了对企业的财务和信用的考察,并要求抵押和担保;商业银行在经营方向上“抓大放小”。这些因素使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同时目前各行对贷款普遍实行了严格的责任追究,导致调查人员过于谨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
银行是为了满足银行自身利益生存发展方面的需要才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具体表现最为严重的就是占市场主体的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普遍有所有制歧视。
(三)政府和社会融资环境的影响。
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应该是积极干预的,而我国 府对中小企业许多方面还做得不够,造成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的不合理、行为的不规范和效率低。同时金融机构贷款投向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企业性质或规模的歧视。从信息成本的角度揭示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根本困境在于,其特定信息结构所对应的边际信誉成本高于大企业,而银企双方单方面都难以突破这一内生的制度。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不够,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在客观上缺乏良好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具体表现在市场准入壁垒、税赋环境、商业票据融资、信用和法律等几个方面。
(四)体制性障碍。
中小企业融资难本质不是技术上的原因而是制度上的原因,认为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及债务合约的特点难以克服利率与风险交替上升的恶性循环,使得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不适合银行。导致担保公司不能为中小企业融资保驾护航。包括信用担保机构、信用评估机构等在内的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缓慢,缺乏权威性的企业信用评估机构,银行根据自行建立的企业信用评估系统为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而在这个企业信用评估系统中,经营规模这样的中小企业最薄弱的环节却被赋予很高的权重,这使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难获得银行支持。
7. 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中小企业应该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
1、太小的企业。无法上升到融资的概念。即:几乎只有ACCOUNTING的业务;而没有FINANCE的业务涉及及其问题。这是常识。甚至,连懂融资的人员都没有。更不用说去做这方面的业务和工作的努力。;
2、中国是世界存款比例最高的国家。不像美国人,存款的人数,只占全国总人口的大约6%。也就是说几乎全部的美国人,无存款,而全部有贷款。我国在2007年的数据,是全国股市30万亿;人民存款约30万亿。即使,不是很大的数字,也还有超过3亿人随时在赤贫的贫困线的边缘徘徊。随时坠入贫困人口的人群中。但是,户均存款比例高达97%。这是全世界最高的有存款的人民户均比例之一。那么,中小型企业,几乎是最大多数,利用自有资金发展,几乎是全部的事实。于是,把这部分,想像成需要融资的企业,是有问题的。;
3、贷款和融资。欣闻,人民银行,央行新批准了《文汇报》报载:8800家全国的私营贷款小型公司。但是,就看到此新闻报道之后,仅仅几个月里,打给我的贷款电话,就多达至百还多。?!几乎,全部是无数的高利贷;亦或认识银行的熟人的关系户。真正,做抵押贷款业务的:没有。!做融资金融的公司:没有。!
那么,您在此处,提到的所谓的问题,出自何处?!意味几何?!如何有的?!是个需要具体市场中,有完全事实和数据支持的如果是课题。!?
1、提高公司的服务理念,先进的产品技术或者服务理念
2、提高管理模式,提高公司的构架,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
3、融资难的一个问题最重要的是要让融资者看到你未来企业的效益,让他觉得投资你这个项目是有价值的。
4、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8. 中小企业为什么融资难
一、外部环境因素
(一)政府因素
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政府对国有企业的重视程度。长期以来,国家扶持政策一直实行向大企业倾斜,而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这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历史原因。大型企业能够容易地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上得到资金,而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却相应被提高了许多,中小企业要取得贷款必须付出更大的成本。
(二)金融机构因素
1.银行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约束中小企业融资。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政府为有效地避免金融危机带来更深层次的危害,都采取了谨慎性原则。这一宏观调控,使得中小企业贷款首先受到伤害。我国金融机构内部清理整顿,使得银行收缩信贷规模,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惜贷”。
2.缺乏与中小企业相适应的金融机构。在国有商业银行中,中小企业的规模歧视依然存在,大银行从节约成本费用角度出发,不愿向中小企业投放资金。虽然城市商业银行、信用社和地方性商业银行等成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导行,但是这些金融机构的资金实力不能完全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最终还是制约着当地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信用担保体系因素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还不完善,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机构少,并且担保基金的种类和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民营担保机构受到所有制歧视,只能独自承担担保贷款风险,而无法与协作银行形成共担机制。由于担保的风险分散与损失分担及补偿制度尚未形成,使得担保资金的放大功能和担保机构的信用能力受到较大制约。
(四)直接融资因素
企业的直接外源融资主要是通过发行股票的股权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的债券融资。从股权融资来说,上市的门槛太高,使得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通过这种方式解决急需的资金。虽然创业板的推出,低门槛进入、严要求运作的特点将有助于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但创业板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不足,或许能相对缓解融资问题。从债券融资来说,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股票市场和银行信贷市场的发展,而且中小企业往往达不到债券发行额度的要求,因此,中小企业要通过债券融资几乎没有可能。
(五)法律体系因素
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一直缺乏比较有效的法律保护,尽管我国的《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少数法律对中小企业有一定的规范,但是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上市等融资方面的保护甚少。2003年我国出台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在我国经济法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我国真正走向市场经济的标志之一,也是我国实现经济民主化的重要一步。但是,《中小企业促进法》也存在着局限性,中小企业的法律保障体系还有待完善。
二、中小企业自身因素
(一)中小企业素质较低,信用状况较差
我国中小企业的素质普遍不高,有相当一部分是城乡企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缺乏竞争力,市场风险高,这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敢向其发放贷款。中小企业大多为私营企业或合伙企业,管理水平落后,经营风险大,信用观念差,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透明,使得金融机构不能把握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增加了放贷风险。
(二)中小企业缺乏担保物
无论是什么企业要求贷款或者担保,都需要有担保物来提供保证。中小企业仅有的抵押品就是其有限并且价值低廉的土地、房产和机器设备,其规模也就制约了这些抵押品的价值。
在国有商业银行中,中小企业的规模歧视依然存在,大银行从节约成本费用角度出发,不愿向中小企业投放资金。而且银行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会约束中小企业融资
9. 中小企业融资有哪些方式
中小企业融资有很多种方法的,
传统的融资方式,比如房产抵押贷款,车辆抵专押贷款等属等。注重的是有抵押贷款,相对也比较容易融到钱,毕竟有抵押物,银行业比价放心点。
此外,还有各种人际关系融资,如亲友融资,以及民间融资等。
现在也可以尝试一下供应链融资了,比如应收账款融资、订单融资,货物融资等等,属于信用贷款。当然,供应链融资通常都是批量放贷的,也就是说,处于整个供应链的上游或者下游企业集中放贷,这样就把单个企业的风险转化成整个供应链的风险,有核心企业做担保,要不然谁也不敢,现在坏账率这么高,银行特别惜贷。
具体可以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