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计量经济学有哪些模型
计量经济学中6种模型,计量经济模型分析
2019-08-14 14:21:15发布:互联网
计量经济学中6种模型,计量经济模型分析。计量经济模型的第三个要索是随机误差。计量经济学随机误差是指那些很难预知的随机产生的差错,以及经济资料统计、9理和综合过程中所出现的差错。计量经济学可正可负,或大或小,计量经济学最终正负误差可以抵消.因而通常忽略不计。
计量经济学为证券投资而进行宏观经济分析,计量经济学主要应运用宏观计量经济棋型.所谓宏观计量经济模型是指在宏观总量水平上把握和反映经济运行较全面的动态特征,计量经济学研究宏观经济主要指标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计量经济学描述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过程各环节之间的联系,计量经济学并可用于宏观经济结构分析、计量经济学政策模拟、计量经济学决策研究以及发展预测等功能的计盆经济模型。
相关推荐
经济增加值的概念,经济增加值的含义
成本技术经济分析的目的,成本技术经济分析
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经济周期理论的分类,经济周期理论的分析
什么是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含义
什么是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有什么用
什么是汇率?汇率的概念
什么是回购利率?回购利率概念
大家都在看
macd指标背离怎么看,macd指标背离怎么用
macd指标怎么看,macd指标怎么看买入卖出
macd指标的原理,macd指标的原理与应用
macd指标参数设置标准,macd指标参数设置标准是什么
㈡ 短期融资成本率公式
短期融资成本率=利率×(1-所得税税率)
–即: Rd=Ri(1-T)
㈢ 计量经济学中6种模型分别是什么
经济学模型有很多,没有确定的多少种。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流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等,各门课中都有许多相关的经济学模型。如生产模型,索洛模型,罗默模型,IS_ID模型、是IS-LM-BP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等。
经济模型是一种分析方法,它极其简单地描述现实世界的情况。现实世界的情况是由各种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构成的,非常错综复杂,因而除非把次要的因素排除在外,否则就不可能进行严格的分析,或使分析复杂得无法进行。
通过作出某些假设,可以排除许多次要因子,从而建立起模型。这样一来,便可以通过模型对假设所规定的特殊情况进行分析。经济模型本身可以用带有图表或文字的方程来表示。
理论模型的设计
在单方程模型中,变量分为两类。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也就是因果关系中的“果”,例如生产函数中的产出量,是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而作为“原因”的变量,例如生产函数中的资本、劳动、技术,是模型中的解释变量。确定模型所包含的变量,主要是指确定解释变量。可以作为解释变量的有下列几类变量:外生经济变量、外生条件变量、外生政策变量和滞后被解释变量。其中有些变量,如政策变量、条件变量经常以虚变量的形式出现。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计量经济模型
㈣ 融资成本的计量模型
融资资本包括债务融资资本和股权融资资本,DK代表债务融资资本,EK代表股权融资资本,则分别有:
DK=SD1+SD2+LD
其中:SD1代表短期借款,SD2代表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LD代表长期负债合计。
其中:EK1代表股东权益合计,EK2代表少数股东权益,EK3代表坏账准备,EK4代表存货跌价准备,EK5代表累计税后营业外支出,ER1代表累计税后营业外收入,ER2代表累计税后补贴收入。 股权融资成本Ec必须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来计算。CAPM模型就是:
ri = rf +β(rm − rf)
其中:ri为股票i的收益率,rf为无风险资产的收益率,rm 为市场组合的收益率,βi代表股票i收益率相对于股市大盘的收益率。 上市公司的总成本是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成本的加权平均,既有:
C=DC*(DK/V)*(1-T)+EC*(EK/V)
其中C代表融资总成本,T代表所得税率,V代表上市公司总价值,并且有:
V=E+Ds+DL
其中,E代表上市公司股票总市值,Ds代表上市公司短期债务账面价值,DL代表上市公司长期债务账面价值。 (1)无风险收益率的确定。在我国股市目前的条件下,关于无风险收益率的选择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考虑到从上市公司角度,在实际计算中我们采用当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期限最长的国债的内部收益率(折成年收益率)。
(2)市场风险溢价的估计。在明确了无风险收益率的计算依据之后,计算市场风险溢价的关键就是如何确定股票市场的市场组合收益率,实际中我们采用自上市公司实施股权融资之后的三年时间内上证综合指数累计收益率(折成年收益率)。
(3)融资总成本中的上市公司总价值V的计算。由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市值存在总市值和流通市值之分,而债务资本的账面值的确定也存在不确定因素,因此,直接计算上市公司总价值是有困难的,在实际计算时我们采用了总投入资本即债务融资资本与股权融资资本之和1(=EK+DK)代替上市公司总价值V。
㈤ Creditmetrics模型的基本思想
1、信用风险取决于债务人的信用状况,而企业的信用状况由被评定的信用等示。因此,信用计量模型认为信用风险可以说直接源自企业信用等级的变化,并假定信用评级体系是有效的,即企业投资失败、利润下降、融资渠道枯竭等信用事件对其还款履约能力的影响都能及时恰当地通过其信用等级的变化而表现出来。信用计量模型的基本方法就是信用等级变化分析。转换矩阵(Transition Matrix一般由信用评级公司提供),即所有不同信用等级的信用工具在一定期限内变化(转换)到其他信用等级或维持原级别的概率矩阵,成为该模型重要的输入数据。
2、信用工具(包括债券和贷款等)的市场价值取决于债务发行企业的信用等级,即不同信用等级的信用工具有不同的市场价值,因此,信用等级的变化会带来信用工具价值的相应变化。根据转换矩阵所提供的信用工具信用等级变化的概率分布,同时根据不同信用等级下给定的贴现率就可以计算出该信用工具在各信用等级上的市场价值(价格),从而得到该信用工具市场价值在不同信用风险状态下的概率分布。这样就达到了用传统的期望和标准差来衡量资产信用风险的目的,也可以在确定的置信水平上找到该信用资产的信用值,从而将Var的方法引入到信用风险管理中来。
3、信用计量模型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从资产组合而并不是单一资产的角度来看待信用风险。根据马柯威茨资产组合管理理论,多样化的组合投资具有降低非系统性风险的作用,信用风险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非系统性风险,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能被多样性的组合投资所降低。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体系中共同的因素(系统性因素)的作用,不同信用工具的信用状况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由此而产生的系统性风险是不能被分散掉的。这种相互联系由其市场价值变化的相关系数(这种相关系数矩阵一般也由信用评级公司提供)表示。由单一的信用工具市场价值的概率分布推导出整个投资组合的市场价值的概率分布可以采取马柯威茨资产组合管理分析法。
4、由于信用计量模型将单一的信用工具放入资产组合中衡量其对整个组合风险状况的作用,而不是孤立地衡量某一信用工具自身的风险,因而,该模型使用了信用工具边际风险贡献这样的概念来反映单一信用工具对整个组合风险状况的作用。边际风险贡献是指在组合中因增加某一信用工具的一定持有量而增加的整个组合的风险(以组合的标准差表示)。通过对比组合中各信用工具的边际风险贡献,进而分析每种信用工具的信用等级、与其他资产的相关系数以及其风险暴露程度等各方面因素,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各种信用工具在整个组合的信用风险中的作用,最终为投资者的信贷决策提供科学的量化依据。
㈥ 为一家公司做估值时,一般常用什么方法和模型
公司估值可分为两种大的approach:相对估值(Relative Valuation)和绝对估值(Absolute Valuation)。
相对估值就是跟别的公司比,主要有两种方法:
-可比公司分析(Comparable Companies Analysis,投行里简称“Trading Comps”)
-先例交易分析(Precedent Transaction Analysis,投行里简称“Deal Comps”)
前者拿二级市场的上市公司做参照,后者以过往的并购案例为坐标。一家公司上市了每天就有买卖,就会有实时定价,所以把价格除以某个公司的盈利指标(比如销售额、运营收入、净利润等)就可以得出一个“倍数”用来跟其他同行业公司对比看哪个便宜哪个贵(P/E, P/B, P/S, EV/EBITDA 都是这个逻辑)。可比公司分析适用于公司要上市了,看看同行业都什么倍数,或者并购的时候也作为参考看是否需要给很多溢价(比如有人透露风声A要被收购结果P/E飙到50倍但其他同业都只有20倍,这个时候就不用考虑在50倍P/E的基础上给什么溢价,因为都已priced in)。
而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的股票是没有市场每天去定价的,所以只有在有交易的时候(比如股权融资、出售老股等)会有新一轮定价,除非之前就参与了上一轮交易,否则外界只有靠挖公司官网、年报、新闻等渠道去找上一轮交易的定价。先例交易分析是并购里比较常用的估值方法。所谓并购,其实就是出售老股,现有股东把所持有股份卖给想要进来的新股东。
另外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就是控制权溢价(Control Premium),用人话说就是控股一家企业(50%+持股)所需要付出的溢价,因为控股了就可以指派董事、替换管理层、裁员、卖掉不赚钱的部门,等等。这些决策权相比买一家公司的股票等着升值和分红来说要更值钱。而可比公司分析看的是公司上市交易水平,是不包含控制权溢价的,所以做一桩获得控制权的并购(直接买50%+或者把现有持股比例提升至50%+)都是要看历史上可比公司的先例控股交易。
接下来简单讲讲绝对估值。绝对估值有两种常用方法:
-现金流折现分析(Discounted Cash FlowAnalysis,简称“DCF”)
-杠杆收购分析(Leveraged Buy-Out Analysis,简称“LBO”)
绝对估值比较复杂,因为需要搭建模型,有很多预测的细节,简单的预测只需要一张粗略的利润表,复杂的模型三张报表都需要搭建出来、销售需要细分化预测(分产品线、高中低端、一二三线地区+国际销售、扩张计划等)、借债偿付单独预测(现金流还完利息剩多少、什么情况下还本金、够不够钱正常运营、是否需要短期借债等),里面的各类假设可以钻研很久。
总而言之,DCF是将估值对象的未来现金流折现,但由于主观因素对假设影响较大,很多时候主要作为参考(算出来的是每股股价);LBO则主要关注估值公司未来产生的回报,常用于私募基金投资(算出来的是IRR回报率)。
和相对估值不同,绝对估值只关注公司本身,预测它未来的现金流,然后再回过来折算它现在的价值。用这个思路得到的估值较能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之所叫“内在价值”,因为它是以公司未来发展为基础进行分析的结果,并不受市场情绪波动的影响。但由于模型需要诸多假设,所以DCF比较适用于未来可预测的公司,比如一个煤矿,勘探出来原材料体量,开采成本可预测,再对煤炭价格进行预测,基本可以推算出这个矿未来能赚多少钱,今天折算成多少钱可以卖掉。
DCF的一大优点就是不受市场情绪波动的影响。从技术上来说,你最后得出来的数字可以捕捉到公司的全部价值,牛熊市闹翻天了都跟你没啥关系。当然,真是撞上了金融危机,最终销售价格和销量都可能受到影响,也会影响公司估值。
LBO跟DCF没有太大区别,只是算的是回报,所以主要适用于投资人,而且大部分适用于私募股权基金(PE)或对冲基金(HF),因为他们真正赚大钱的投资很多时候都是要加杠杆的。杠杆就是借钱,借钱就需要还本还息,所以杠杆收购适用于现金流强或者有大量可抵押资产的公司,这些公司即便碰到问题了也能卖资产偿还债务,不会弄到公司清算,损失掉股权价值。
更多细节,请参考:https://www.hu.com/question/19550629
本人在之前学业课程中也做过类似公司估值,相当复杂,用绝对估值,对未来的收入预测有众多需考虑,如公司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等;用相对估值,也不太容易找到特别类似的企业,由于企业结构,业务等不同;建议通过两种估值相比较后得到合适的结果
㈦ 计量模型是什么
一个既包括参数成份又包括非参数成份的统计模型被经济学者称为计量经济模型。它既克服了纯参数模型的拟合误差过大,同时,又克服了纯非参数模型的估计误差过大的缺陷。
什么是授权控制?
授权控制是指企业各项业务的办理必须由被批准或被授权的人或部门去执行.实施授权控制可以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对各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
㈧ 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出金融计量模型的题目
摘要 请详细描述你遇到的问题,以及你想咨询的事情,单纯从以上,无法确定你需要什么样的帮助,详细说明,以便为你提供帮助。
㈨ 如何进行融资结构评价
这个题目太大了点,最好找相关的书读一读。参考下面的文章。
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融资成本研究
一、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及股权融资偏好
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个渠道,其中内源融资主要是指企业的自有资金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积累部分;外源融资即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部分,主要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类方式。直接融资是指企业进行的首次上市募集资金(IPO)、配股和增发等股权融资活动,所以也称为股权融资;间接融资是指企业资金来自于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等债权融资活动,所以也称为债务融资。
我国证券市场成立迄今已有十年多的发展历史,股票市场的大规模发展为上市公司进行外部股权融资创造了极其重要的场所。以上市公司境内的A股融资为例,1991年——2000年的十年期间,累计股权融资总额超过了5000((亿元,其中首次发行筹资额累计达到2967.98亿元;配股融资累计达到1637.85亿元;增发融资累计达到256.91亿元。
但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内源融资在融资结构中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外源融资比例远高于内源融资,而那些“未分配利润为负”的上市公司几乎是完全依赖外源融资。其次,在外源融资中,股权融资所占比重平均超过了50%0,其中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市场公开发行A股进行的股权融资在全部股权融资资本中的比例平均达到了17%左右的水平,并且随着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有理由认为这一比例的平均水平还将继续快速上升。
然而,在西方企业融资结构中,根据啄食顺序原则,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顺序首先是内部股权融资(即留存收益),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才是外部股权融资。
从美、英、德、加、法、意、日等西方7国平均水平来看,内源融资比例高达55.71%,外源融资比例为44.29%;而在外源融资中,来自金融市场的股权融资仅占融资总额的10.86%,而来自金融机构的债务融资则占32%.从国别差异上看,内源融资比例以美、英两国最高,均高达75%,德、加、法、意四国次之,日本最低。从股权融资比例看,加拿大最高达到19%,美、法、意三国次之,均为13%.英国、日本分别为8%和7%,德国最低仅为3%.从债务融资比例看,日本最高达到59%,美国最低为12%.可见,美国企业不仅具有最高的内源融资比例,而且从证券市场筹集的资金中,债务融资所占比例也要比股权融资高得多,可见,西方七国企业融资结构的实际情况与啄食顺序假说是符合的。
但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表现为股权融资、短期债务融资、长期债务融资和内源融资,即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关于啄食顺序原则存在明显的冲突。事实上大多数上市公司一方面大多保持比国有企业要低得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甚至有些上市公司负债为零,但从实际上看,目前1000多家上市公司几乎没有任何一家会主动放弃其利用再次发行股票进行股权融资的机会。我们将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上述特征称为股权融资偏好。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具体行为主要体现在拟上市公司上市之前有着极其强烈的冲动去谋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成功上市;公司上市之后在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往往不顾一切地选择配股或增发等股权融资方式,以致形成所谓的上市公司集中性的“配股热”或“增发热”。但上市公司这种轻视债务融资而偏好股权融资的选择,并没有换来公司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改善,上市公司无论是通过在一级市场首次公开发行A股还是通过配股或增发再融资的效率都是不能令人乐观的。
二、上市公司融资成本的计算及特点
近年来,国内已有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进行了研究,但一些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没有能够牢牢抓住融资成本这一主线展开对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行为的实证研究。而我们认为,无论是债务融资还是股权融资,上市公司的任何一种融资方式都是有成本的,而评价上市公司外源融资策略合理与否及融资结构优劣的最重要的标准或出发点就是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
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存在“名义成本”和“真实成本”之分。目前国内大多数关于上市公司融资成本的研究文献中所提到的或所计算出来的融资成本实际上只是表面意义上的,即应属于“名义资本成本”。而问题的关键和实质则是究竟应如何合理计量上市公司的“真实资本成本”或“真实融资成本”。
我国学术界和金融实务界在有关“真实资本成本”的计量问题上迄今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并且目前关于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计量和测定问题的研究也很少。本文在综合借鉴并吸收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之精华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中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成本、股权融资成本和融资总成本的计量模型,并且以自1998年——2001年上半年全部实施过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公司进行了实际计算和统计分析。
上市公司的真实融资成本。数据显示,1998年实施增发的上市公司,无论是股权融资成本还是融资总成本,增发后都要高于增发前,如股权融资成本增发前平均为18.8%,增发后则上升到31.19%;融资总成本由增发前平均为15.16%上升到增发后的22.45%.但从1999年开始,增发后的股权融资成本和融资总成本都要低于增发前。如1999年实施增发的公司,股权融资成本由增发前的28.24%下降到增发后的20.79%,融资总成本由增发前平均19.65%下降到16.76%;2000年实施增发的公司,股权融资成本由增发前的20.54%下降到增发后的16.58%,融资总成本由增发前平均16.07%下降到14.43%.此外,不同样本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和融资总成本差异还比较明显,比如1998年实施增发的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最高的达到38.66%,最低的为24.47%;2000年实施增发的公司,股权融资成本最高的为41.51%,最低的仅为5.36%.
由此可见,对于实施增发再融资的上市公司而言,无论是股权融资成本还是融资总成本都要比名义融资成本要高得多。
三、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行为与债务融资行为和融资总成本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为了对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进行深度分析,我们通过建立适当的经济计量模型,以全部实施增发的上市公司数据为截面样本,对上市公司的增发融资行为进行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增发再融资行为所涉及的主要方面有:融资成本,其中又包括股权融资成本、债务融资成本、融资结构(即股权融资资本或债务融资资本占总投入资本的比例)、股票市场的预期平均收益率;增发募集资金的规模、增发类型(即是由原A股还是B股增发)等,因此,我们建立了关于上市公司增发融资行为的相关模型(略)。
同时,我们对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增加(或减少)是否会影响上市公司的融资总成本的问题也作了研究。根据现代公司财务与资本结构理论,财务杠杆是度量公司债务融资行为的重要指标,因此研究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与融资总成本之间关系实际上就是研究财务杠杆的变化与公司融资总成本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问题。
度量财务杠杆通常有三种方法:资产负债率、偿债比率和市值杠杆比率。资产负债率为帐面负债与帐面总资产之比;偿债比率常常用利息倍数或偿债倍数来表示;市值杠杆比率为总负债有股票市值或总资产市值之比。在研究中,我们采用总负债——总资产市值来作为财务杠杆的度量。在实际分析中,我们将总负债划分为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以进一步计算短期和长期财务杠杆。这里我们假定,负债的市值等于负债的帐面值,而权益资本的市值等于股价乘以总股本数。那么总资产市值就等于负债的帐面值加上权益的市值。
依据实证分析我们得出了值得深思的结论。
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
1、股市预期平均收益率对融资总成本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上市公司增发类型(即增发前公司是否有A股或仅有B股)对融资总成本的影响较显著。
2、股权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对融资总成本都有显著正向影响,但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更大。增发前后的股权融资占总资本比例对融资总成本有显著影响,其中增发前的股权融资比例对融资总成本的正向影响程度更大。
3、增发募集资金占上市公司外部资金来源之比对融资总成本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增发募集资金金额或增发募集资金与增发前股东权益之比或增发募集资金与增发前股权融资资本之比或增发融资额占总资产市值的比例对上市公司融资总成本并没有显著影响。
4、上市公司的长期财务杠杆普遍低于短期财务杠杆,即短期财务杠杆要大大超过长期财务杠杆,反映了上市公司进行长期融资选择时普遍存在的股权融资偏好以及上市之前将长期债务大量剥离的行为。
5、财务杠杆变化与公司融资总成本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增加债务融资并不一定显著地导致上市公司融资总成本的上升,反之,减少债务融资也不一定会显著导致上市公司融资总成本的下降。
㈩ 融资结构与资本结构的区别,如何计算各部分融资的比例
本主题是太大了点,最好的方式来获得图书阅读。请参阅下面的文章。
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融资成本研究
企业资金来源的融资结构和股权融资偏好的上市公司在中国的内两个渠道的融资和外部融资来源,包括内源性融资主要是指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积累的资金和部分自有资金,外部融资的外部资金来源,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一部分两种类型的方式。企业直接融资的企业的首次上市集资(IPO),配发及发行的股本融资活动,它也被称为股权融资,间接融资资金从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及其他债务融资活动它也被称为债务融资。
中国证券市场成立至今,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规模化发展的股市上市公司外部股权融资创造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 A股融资国内上市公司,例如,在1991年至2000年的十年,累积股权融资总额超过5000个((100万元人民币,这对于第一次发行的资金量达到二百九十六点七九八十亿人民币;放置的融资总额一百六十三点七八五十亿人民币,额外的资金总额为25.691十亿人民币。
但有研究表明,在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内源性融资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外部融资的比例是多少高于内源融资,上市公司及留存盈利为负“是几乎完全依赖于外部融资。其次,外部的资金来源,股权融资的比例平均超过50%的,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市场公开发行A股,股权融资,股权融资的资本充足率平均达到17%左右的水平,并与股市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将继续快速增加的比例平均 / a>
然而,在西方企业融资结构中,根据啄食顺序原则的顺序企业融资的选择首先是内部股权融资(留存收益),其次是债务融资,并最后是外部股权融资。
鉴于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日本和其他西方7平均,内源性融资的比例高达55.71% ,44.29%的外部融资的比例;外源融资在金融市场的股权融资占融资总额的10.86%,金融机构债务融资占32%。国家的角度来看,内源性融资比例最高的美国,中国和英国,是高达75%,德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4个国家,其次是日本最低比例的股权融资高达19%,加拿大,美国,法国,和意大利,其次是13%,美国,英国,日本,8%和7%,最低的德国从债务融资高达59%,在日本,美国一个最低的12%的比例只有3%可见,不仅有内源性融资的比例最高,而从证券市场募集资金,债务融资的比例远远高于股权融资,7个西方国家的实际情况可见,企业融资结构与啄食顺序假说是一致的。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顺序表现为股权融资,融资的短期债务,长期债务融资和内源融资啄食顺序,也就是,为了在原则上有明显的冲突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在中国的上市公司融资。一方面,大多数的上市公司主要是为了国有企业的比例要低得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甚至有些上市公司负债为零,但实际上几乎没有人会主动放弃其利用再次发行股票的1000多名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机会。上述特点的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在中国被称为股权融资偏好。
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的具体行为主要体现在拟上市公司上市前有一个很强烈的冲动去寻求公司的初步公开发售,并成功上市,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选择,往往不顾一切选择的配发或额外股本融资,造成的形成,上市公司的所谓的集中“配热”或“本额外的热量,但上市公司如蔑视的债务融资,以和偏好股权融资的选择,没有返回本公司持续增长的经营结果,并有效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一个市场上市的公司,无论首次公开发售A股或通过配股再融资或额外的效率也不是很乐观的。
二,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和功能的计算
在最近几年,国家有许多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对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但一些研究的局限性是:没有能够牢牢把握为主线的融资成本,扩大股权融资偏好的行为的实证研究上市公司,我们认为,无论债务融资或股权融资,上市公司的任何形式的融资是有成本的,而评价上市公司外源融资策略合理和融资结构的优点和缺点,最重要的标准或出发是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
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有“象征性收费”和“国内大多数研究文献中提到的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或实际成本”其实只是表面的意思,应该属于的名义资本成本计算的融资成本。症结的物质和物质的东西应该合理计量的上市公司,资本的实际成本“或”真正的融资成本。
我们的学术和金融从业者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尚未被资本的实际成本计量,并测量和确定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很少基于综合借鉴和吸收本质的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中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成本,股权融资成本和融资成本的计量经济模型,并在1998年上半年起全面实施 - 2001年发行上市公司为样本公司实际的计算和统计分析。
真正的融资成本,上市公司的数据显示,1998年发行的上市公司,无论是股本融资或融资总成本成本,高于增发后,发行前的股权融资成本平均为18.8%,发行后达31.19%;总资金的平均成本由发行前的22.45%上升至15.16%后追加,但自1999年开始,发行后的股权融资成本和融资的总成本应该低于发行前如其他公司实施于1999年,股权融资成本的28.24%下降至发行后的20.79%,总的融资成本由发行前的平均16.76%下降到19.65%; 2000其他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的20.54%下降到16.58%,发行后总成本融资额外的平均16.07%下降到14.43%。此外,不同的样本股权融资成本和融资总成本差异较为明显,如在1998年实施更多的上市公司,38.66%股权融资的成本最高,最低为24.47 %;实施于2000年,本公司发行的股本融资最高41.51%,最低的只有5.36%的成本。
这说明,对于其他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实施,是否它的成本是股权融资或融资的总成本小于标称融资的成本要高得多。
融资行为之间的关系的实证分析上市公司债务融资行为的总成本的融资,股权融资偏好,上市公司的深入分析,通过建立适当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来实现所有上市公司的额外数据的横截面样本实证研究,额外的资金上市公司的行为。
上市公司增发再融资行为的主要方面,其中包括股权融资成本,债务融资成本,融资结构(即总投入资本的比例)股权融资的融资成本,资金或债务融资资金,预期平均收益率的股市筹集额外资金的规模,其他类型(即原发行A股或B股),因此,我们已经建立了上市公司增发融资行为的模型(略)。
同时,我们也进行了研究的基础上的理论,现代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是否增加(或减少)将影响上市公司的融资总成本企业融资和资本结构,财务杠杆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来衡量公司债务融资的行为,因此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和融资的总成本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实际上是在研究的总成本变化的金融充分利用企业融资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问题。
通常有三种方法来衡量财务杠杆的资产负债率,偿债率和市场价值的的杠杆资产及负债的账面值账面资产总额负债率,债务率往往与利息保障倍数或偿债倍数表示;市场价值杠杆股市值的负债总额或总的资产的市场价值之比的研究,总负债 - 总市值在实际分析财务杠杆作为衡量的资产,总负债分类为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来计算的短期和长期的财务杠杆,在这里,我们假设市场负债价值是等于负债的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的权益性资本,等于股价乘以总股本由数量。总资产的市场价值等于负债的账面价值加上市场股权价值。
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得出的结论值得深思的。
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
1 ,股市的平均收益率,预计融资总成本的存在的一个显着的积极作用,而SEO的类型(即发行前公司A股或B股)总成本的显着影响融资。
2,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成本的成本融资的总成本有显着的正面影响,但在此之前,发行后的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更大。股权融资总资本充足率的总融资成本显着影响总成本的融资,其中发行前的股权融资的比例,积极在更大程度上的影响。
3,前筹集额外资金上市公司的外部资金来源的份额超过总成本的数额的资金或筹集额外资金的融资存在一个显着的积极作用,但增加额外的,附加的股东权益的比例,或筹集额外资金,发行前股权融资的资本充足率或额外融资占上市公司的融资总成本的比例总资产的市场价值没有显着影响
4,上市公司的长期比短期的财务杠杆,短期财务杠杆远远超过了长期的财务杠杆,财务杠杆普遍较低,反映普通股权益融资偏好上市公司的长期融资方案,以及上市的大量的长期债务之前剥离行为。
5之间的变化,财务杠杆和企业融资的总成本,有没有显着的关系,也就是要增加债务融资是不融资相反,上市公司的总成本的上升,减少了债务融资的必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并不一定导致上市公司融资的总成本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