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海世茂房地产终止房源销售,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世茂房地产此前将这些房子抵押给了信托贷款中心,导致购房者们目前无法签订房屋的转让过户合同。
上海世茂房地产由于第一时间段抛售了93套市区房子的决定,引发了许多人的强烈关注和猜测。该房地产开发商据悉因为房产政策的相关变动,在抛售房屋前已经将这93套房子抵押给了信贷贷款中心。目前许多购房的消费者必须要等待信托贷款中心解除房屋抵押后,才能够签订房屋的转让过户合同。
一: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
据有关媒体报道。上海世茂房地产因为一次性抛售93套市区房子的新闻,引发了许多购房消费者的强烈关注。但目前开发商表示由于此前房子抵押给了贷款中心,目前没有办法和购房者进行正常的房屋签订和过户合同。经过有关部门与世茂房地产的协商,目前该开发商已停止了房源销售,并对许多无法正常签订过户合同的消费者进行退款处理。
② 世茂在科技领域的探索多吗
2018年,世茂响应国家号召,入股全球最有价值的AI创业企业——商汤科技,将多元化战略布局拓展至人工智能这一全新领域,携手打造中国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园区,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建设,促进香港同内地科技合作;为加速全产业智慧化升级,世茂携手云知声,探索智慧社区、智慧化楼宇、智慧酒店、智慧物业管理、智慧化商业,搭建“平台级”综合解决方案,服务于智慧城市的建设需求。世茂高科技,以人工智能赋能城市发展。
③ 粤泰股份董事长杨树坪信披违规被坐实
3月12日,粤泰股份际控制人暨时任董事长兼总裁杨树坪因在股票买卖、信息披露方面存在多项违规行为,被上交所予以公开谴责。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早在2019年8月21日,杨树坪就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020年6月,据中国证监会广东监管局《关于对广州粤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杨树坪、蔡锦鹭、徐应林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2020〕79 号)查明的事实,粤泰股份、杨树坪均存在信披违规行为。
上交所纪律处分决定书截图
信披存在多项违规行为
杨树坪的违规行为包括定期报告中关联关系披露不完整、多项重大交易未履行董事会决策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收购款项支付和重大交易进展情况未及时披露、杨树坪未报告股份变动情况,也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016年11月,杨树坪以投资者高某的名义分别认购了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国投)持盈11号、持盈15号和鑫鑫向荣37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下简称信托计划),认购资金主要来自杨树坪,其他资金来源方与杨树坪存在借贷关系,并成为信托计划的唯一劣后级投资者,享有信托计划的投资决策权和投票权。
2016年11月,信托计划持有人通过大宗交易合计购入粤泰控股减持的5756.42万股公司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4.54%。杨树坪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未能向公司董事会报告自己通过信托计划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况,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杨树坪控制的部分信托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将持有的公司股份全部卖出,合计减持3666.4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5%,减持金额47038.88万元;2017年6~12月,杨树坪控制的部分信托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卖出公司股份166.5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7%,减持金额1262.80万元。
但上述减持所获资金供杨树坪本人使用。杨树坪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暨时任董事长兼总裁,在通过集中竞价方式首次卖出公司股份的 15 个交易日前,未预先披露减持计划,违规数量较大。
2020年预亏或超8亿元
作为广州老牌房企,粤泰股份何以如此?
从2018年开始,粤泰股份就披露自身存在严峻的债务问题,除借款逾期外,部分银行账户、开发项目、物业和股权、债权等被冻结或查封。
彼时,粤泰股份一直在通过出售旗下项目给世茂等“回血续命”。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从2017年至2019年中,粤泰股份通过出售项目股权等方式合计盈利超过8.66亿元。
但与此同时,粤泰股份还在对外收购一些资产,其中就存在信披违规等行为。据广东证监会调查,2017年9月28日,粤泰股份与上海红星美凯龙房地产有限公司签订《债权转让合同》,涉及交易金额达4.98亿元,占公司2016年经审计净资产的10.28%。公司未对上述重大交易事项按照公司章程规定履行董事会审批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同样,在2018年,粤泰股份与张某超等相关方签订项目转让合同,拟以109182万元收购海南湖湾小区项目,占公司 2017年经审计净资产的18.52%。公司未对上述重大交易事项按照公司章程规定履行董事会审批程序,也未及时披露相关信息,迟至2018年10月31日才于第三季度报告中披露。
虽然不断出售资产,但粤泰股份至今还未缓过气来。业绩预告显示,粤泰股份预计2020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8.24亿元到约-6.86亿元。
粤泰股份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收入影响,因疫情影响及部分项目尚处于开发阶段公司房地产销售收入比上年同期预计下降约14.75亿元。另外是土地增值税清算影响,本期广州、海南部分房地产项目清算预计应补土地增值税合计4.4亿元。
④ 世茂集团是否存在债务危机
摘要 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呢。我是网络合作伙伴,擅长行政法.民法、刑法,合同法!我已经看到您的问题了,正在给您整理回复,您也可以提供更多有效的信息,以便我更好给您解答呢
⑤ 房地产信托50强有哪些
第 1 名: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华润新国投信托、2012年渤海国际信托)
第 2 名:恒大地产集团(2012年四川信托、2012年中融信托、大业信托)
第 3 名: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浙商金汇信托)
第 4 名: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大业信托、中融信托、长安信托)
第5 名: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
第6 名: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第 7 名:龙湖地产有限公司(2013年 中铁信托)
第 8 名:华润置地有限公司(2012年华润信托)
第 9 名:世茂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2011年西部信托、渤海国际信托)
第 10 名: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安信信托)
第 11名: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2011年长安国际信托,2012年中铁信托)
第 12名: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华润信托、平安信托,中海信托,五矿信
托,上海信托,2013年中航信托)
第 13 名: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中信信托、华澳信托、爱建信托)
第 14 名: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2011年新华信托,中诚信托,2012年大业信托,兴
业信托,紫金信托)
第15 名: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第 16 名:远洋地产控股有限公司(2011年中诚信托)
第 17名:佳兆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2011年中诚信托、四川信托,2012年中融信托、
大业信托)
第 18 名: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吉林信托)
第 19 名:新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中融信托)
第 20 名: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中铁信托、新华信托,2013年东莞信
托)
第 21 名: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1中诚信托)
第22 名: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第 23 名: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1中泰信托)
第 24 名:中信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长安信托)
第 25 名:融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华润信托)
第26 名:建业住宅集团(中国)有限公司
第27 名:北京金隅嘉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第28 名:天津住宅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第29 名:亿达集团有限公司
第30 名:江苏中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外贸信托)
第31 名:路劲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第32 名: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第33 名:农工商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 34名:卓越置业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华宝信托,中诚信托,2012年新华信托四川
信托)
第35 名:广州时代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第36 名:旭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外贸信托)
第 37 名:沿海绿色家园集团(2012年中泰信托,金谷信托)
第 38 名:重庆隆鑫地产(集团)有限公司(2012柏瑞信托)
第39 名:上海城开(集团)有限公司
第 40 名:重庆协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12华润信托)
第 41 名:建发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厦门国际信托)
第 42 名:福建正荣集团有限公司(2013年中融信托,2012年建银信托)
第43 名:海亮地产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第44 名:禹洲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第 45 名:龙光地产控股有限公司(2012年中铁信托)
第 46 名:融信(福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 华润信托 2012年长城信托,
2013年中融信托)
第 47 名:景瑞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杭工商信托,2013年中建投信托)
第 48名:浙江佳源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中信信托,华润信托,2012年渤海国
际信托,浙金信托,2013年中融信托,爱建信托)
第 49 名:浙江昆仑置业集团有限公司(2011 2012 2013昆仑信托)
第50 名:上海三盛宏业投资集团
第 51名:荣盛房地产发展股份有限
⑥ 再谈信托到底是公募还是私募
有时有业内朋友问到“信托是公募还是私募?”。
而更多的时候是有人坚信“信托是公募!”,他们给出的一个理由是许多信托的股东是国有企业,信托公司可以做广告,可以与银行合作。
但我长期来坚持认为:虽然信托产品有一些公募的特性,但其是私募产品“,我也同意公募产品必须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能够做广告,能够像股票一样在二级市场流通,而面对的则是小额的投资人。很明显信托是私募产品。
事实上,我一直认为“广义来看,信托是私募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一份子“。
与此同时,许多人包括专业人士对募募和公众企业及相关概念非常模糊;譬如他们认为“公募的就是国有的,私募的就是私有的”;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解,我这里归纳总结几点:
1.公募的,不一定是国有的;反而很多是私人的;譬如上市公司股票大部分应该是在私人拥有。
2.私募的,不一定是私人的;反而很多是国有的;譬如我国的许多创业投资基金的投资者是政府出资或国有企业投资。
如果理解了以上2点,那对下面2点也应该理解了。
3.国有的,不一定是公众的;
4.民营的,不一定是私募的;张健:资深房地产投融资和战略专家,华房基金创始合伙人,北大纵横合伙人,清华房地产总裁商会特聘专家。毕业于同济大学和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在房地产市场、投资、金融和战略方面有20多年经验。为世茂集团、万科集团、中华企业、中房集团、香港建设、麦格里银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提供房地产投融资和战略咨询服务、企业培训和授课。出版专著〈房地产投资〉、〈房地产企业融资〉和〈房地产投资基金实务〉等六部房地产专著。
⑦ 世茂龙岗信托项目中信怎么一直拖着
可以了解下因为什么原因导致的不退,如果是资金链的问题建议您赶紧寻求法律援助。
就本项目而言,尽管宏观环境的变化与项目风险息息相关,但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亦难辞其咎。
⑧ 世茂首次直面社会投资人,近60亿规模信托计划寻求展期
近期在资产处置方面收获颇丰且多笔债务展期成功的世茂,颇有触底反弹的迹象,但一笔即将到期的信托计划却暴露了事件的另一面。
2月16日,第一财经获悉,就原本将于今年7月中旬完成偿付的“中信信托·深圳龙岗融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世茂集团董事会副主席及总裁许世坛、执行董事吕翼与投资人进行了一场线上沟通。据悉,这是世茂集团实控人及管理层首次面向社会投资人展开交流。
据吕翼介绍,截至2022年2月15日,该信托计划本金余额合计约59.94亿元,分别为于2月17日到期的12.94亿元,4月-8月陆续到期的合计47亿元。世茂方面就此给出的展期计划将兑付时间拉长至2024年。
吕翼称,该项目在相关方面的帮助下接触了大量国企,包括深投控、深业集团等前来调研座谈,也先后接洽了部分AMC公司,“只要销售形势有好转,或者融资方面得到改善,我们会加大还款力度”。
许世坛强调,上述兑付方案仅为保底方案,是在未考虑市场好转、融资好转等情况下提出的,“我们也承诺了,如果现金流这些有改善,肯定加大兑现的力度,绝对不会逃避。”
知情人士透露,世茂提出的兑付方案最终是否能获得通过,仍需等待2月17日最终的投票结果。
请求展期至2024年
据投资人提供给第一财经的信息显示,中信信托·深圳龙岗融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成立于2020年7月17日,规模共87亿元,信托期限不超过36个月,分为ABCDE类产品。
该募资规模颇为庞大的信托计划,其资金是用于受让福建世茂瑞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瑞盈”)持有的对深圳世茂新里程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世茂新里程”)的借款债权,最终用于支持深圳龙岗深港国际中心综合体项目项下地块10二期公寓项目、地块1一期商办项目的开发。
一份2021年12月中旬出具的“项目进度说明”显示,彼时信托计划的存续规模为62亿元,已结束受益权规模为25亿元。具体来看,A类规模为10亿元,于2021年2月8日提前结束;B类规模为15亿元,于2021年10月18日到期结束。
公开信息显示,上市公司今世缘、云意电气等上市公司都曾购买该产品,年化收益率为7.40%,2021年时均已从项目中退出。
吕翼在2月16日的交流会上介绍,截至2022年2月15日,该信托计划本金余额合计约59.94亿元,分别为于2月17日到期的12.94亿元,4月-8月陆续到期的合计47亿元。
对于无法如期兑付的原因,吕翼解释称:“一方面由于地产的销售市场全面遇冷,去化情况不佳,另一方面项目体量大,开发周期相对比较长,目前估计2022年可实现的销售回款在8.9亿元,所以清偿全部贷款是面临巨大压力的,”吕翼还表示,“但项目剩余货值对于贷款本息的覆盖率还是比较高的,所以特别向中信信托以及各位投资者申请展期。”
据投资人透露,世茂方面此前与中信信托沟通时,给出的兑付计划为每个工作日偿还1000万元,预计展期时间超2年。彼时,投资人并未接受该展期计划。
今日给出的展期计划也要在2024年完成最终兑付。
具体来看,针对2月17日即将到期的12.94亿元,世茂方面将归还本金的10%,对应的5200万利息于本月底前付清,平均每个工作日支付利息653万元;本息共计1.82亿元。2022年全年,世茂归还贷款本金的25%,即14.99亿元,以及利息约5.09亿元,本息合计20.08亿;2023年全年,归还本金的35%,即20.98亿元,本息合计24.32亿元;2024年全年归还本金40%,即23.98亿元,本息合计25.14亿元。
“为了保证项目能够如期的推进,我们也向政府汇报了项目遇到的困难,也正积极地与实力强劲的国企洽谈合作,同时我们也会加快推动项目的运营和销售,争取在延续期内完成还款。”据吕翼透露,此前深投控、深业集团等在内的国资曾来进行调研座谈,也曾先后接洽了中建总公司和部分AMC公司。
深圳市场低迷影响项目去化
据第一财经获取的该信托计划推介资料显示,深圳世茂新里程成立于2017年11月,用于深圳市龙岗深港国际中心项目的开发建设,世茂股份持有其51%股权,世茂建设持股约19%;福建世茂瑞盈则由世茂集团间接持股50%。
同时,该信托计划的增信措施包括,世茂深圳深港国际中心项目下属的10宗地块作为土地抵押,涉及地块总建筑面积85.16万平方米,其中,可售物业32.32万平方米;项目公司深圳世茂新里程100%股权质押予中信信托;而世茂集团及上海世茂建设提供保证担保。
此处的深圳龙岗深港国际中心综合体,此前已出现在世茂集团待售资产清单中,业态丰富,包括办公、商业、酒店、公寓、学校、公建配套等;整体的评估值为51.43亿元,融资余额达到92.7亿元;总货值合计约629.04亿元。不过,该超级综合体中的600米超高层并不在上述10宗抵押地块中。
另据上述2021年12月份的项目进度说明显示,2021年12月中旬时,地块10因需要进行预售已办理解押(按照深圳当地政策,办理预售证必须进行解押),其余9宗地块仍抵押中。
地块10即为该项目的二期公寓,其销售回款也正是该信托计划的还款来源之一。但目前来看,二期公寓的销售情况并不算理想。
据深圳市房地产信息平台显示,该项目2021年11月26日获批预售,共有186套商务公寓,备案均约为4.7万/平方米,但目前签订了买卖合同并已完成备案的房源仅8套。
过去几个月,为了缓解现金流的压力,世茂不断处置资产回笼现金。较早之前,市场流传的世茂待售资产清单中已有多处核心资产出售,包括上海外滩茂悦、上海黄浦路一宗地块、广州亚运村项目股权等。不完全统计显示,目前世茂合计回笼资金约百亿元。
16日的投资者交流会上,便有投资人提出,处置资产后有很多资金流回,是否可以不将还款来源局限于龙岗项目本身,从集团调配更多资金进行兑付。
对此,许世坛表示,项目今年的回款预计共有9亿,而给出兑付计划远远超过了回款数额,“其他资产处置是要还掉原来的融资,并交税的,并不是处置多少就有多少钱,实际上金额还是很有限的。”
⑨ 世茂会成为下一个恒大吗
1、不一定,虽然受到股债双杀与机构调低估值拖累,世茂境内多只公司债13日出现下跌。其中一只由世茂股份发行的将于2022年5月22日到期的“19世茂G1”跌超30%,盘中二次临停;一只由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建筑有限公司发行的行权日期在2023年8月27日的“20世茂06”跌超54%,盘中临停。其余多只公司债也出现下跌并临停。这是继11月5日之后,世茂再度面临股债双杀的局面。债市方面,世茂目前流通中8只美元债均在12月9日开始陆续出现下跌,目前尚未跌至12月初的低点。目前世茂存续美元债规模为57.2亿美元。
2、11月5日,世茂集团突陷信托违约虚假传闻,当天股市收市后,世茂集团副主席许世坛率高管团队与投资者人召开电话会澄清公司资金链问题。次日,世茂股价大幅上涨。12月7日,世茂宣布配股融资约11亿港元。12月13日盘后,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600823.SH)发布公告称,世茂股份拟将所属的物业管理业务相关公司、资产、负债和业务全部出售给关联方世茂服务控股(以下简称“世茂服务”),本次交易涉及包括世茂物业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北京茂悦盛欣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29家公司涉及的物业管理业务以及相关的资产负债,交易转让价格为人民币165,350 万元。
拓展资料
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 :
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因素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以下三类:市场内部因素,基本面因素,政策因素。
(1)市场内部因素它主要是指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即资金面和筹码面的相对比例,如一定阶段的股市扩容节奏将成为该因素重要部分。
(2)基本面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因素和公司内部因素,宏观经济因素主要是能影响市场中股票价格的因素,包括经济增长,经济景气循环,利率,财政收支,货币供应量,物价,国际收支等,公司内部因素主要指公司的财务状况。
(3)政策因素是指足以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国内外重大活动以及政府的政策,措施,法令等重大事件,政府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经济政策的变化,新颁布法令和管理条例等均会影响到股价的变动。
影响股票价格重要经济因素:
股票价格是指在证券市场上买卖股票的价格。实际上股票只是一种凭证,本身并没有价格,它之所以具有价格,能够在市场上进行买卖,是因为它可以给持有者带来股息收入。股票内在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未来预期实现盈利、贴现率和未来反复的年限。企业未来盈利越多,其现值越大,股票价格也越高,而贴现越高,股票内在价值就越低,股票价格也越低。所以,在西方股票市场上,人们都密切注视着企业未来盈利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