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融资信托 > 保险融资渠道拓宽

保险融资渠道拓宽

发布时间:2022-05-23 21:56:42

A. 保险渠道拓展的措施

1、、理清思路,抓住重点,把握方向,调整结构。
制定了详细的非车险发展计划,带头开发非车险渠道,相关负责人与其分管渠道进行对接,一对一的开展工作,对渠道进行拓展和维护,全面调整优化险种结构。
2、重视人才,加强管理,悉心培养一支团结稳定的展业队伍。
坚持开展非车险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老带新,以相互交流的方法培养新人,并通过实战提高展业团队的协作和竞争力。为确保团队的稳定性。
3、创新思维,开拓渠道,逐步建立自身非车险销售模式,全面推进非车险业务加速发展。
注重加强渠道建设,拓展非车险业务销售网络。动员所有力量,广泛挖掘渠道,要求各业务部门对已有的业务渠道密切关注,加强维护,并进一步挖掘现有渠道潜力。同时,广泛建立新的非车险业务渠道,特别是银行渠道,因为银行是所有民营企业和私有财产的储存地和中转地,通过银行做财产保险不仅可以先行于他人一步,还能更广阔的了解市场信息和市场动态,从而更有利于调整自我结构,持续占据有利位置。
4、加强沟通,增强服务,不断扩大非车险保费规模
在拓展非车险业务的同时,还要精心维护客户关系,为客户提供多项优质服务,并加大对业务发展的支持力度。有关业务部门熟练掌握相关业务条款,随时准备应对被保险人提出的问题,加强售中服务,定期到单位进行走访,得到该公司董事长的认可,2010年份额提升到了35%。
通过大力发展非车险,强化管理,拓宽渠道,非车险业务的发展将更加蒸蒸日上。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B. 保险公司投资收益渠道拓宽

每个保险人都关注着保险公司投资收益,因为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的多少不仅关乎着保险公司的命运,也牵连着客户的收益情况。过去这半年,保险公司投资收益保持增长的趋势。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的提高也直接影响着客户的收益。在收益情况较为理想的情况下,不法分子进入保险市场非法聚集资金,在此提醒大家提高警惕,最好选择大规模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哪家强,我刚好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最新榜单!全国十大保险公司排名

保险公司投资收益提高

从何时起,保险公司险种中带有了投资收益的字眼,这使得公众对保险的关注从寿险能够获得什么样的保障,转向了能够取得多少收益。

保险公司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金融机构,其同样能够聚集闲散资金,并将资金投入到市场中。2012年,保监会允许获得国务院批准的寿险公司进军证券市场,投资渠道的拓宽,使得项目资产配置不再单一,规模巨大的保险资金有了更多用武之地,为保险公司创造良好的投资收益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从大多数保险公司的半年报告来看,保险公司投资收益增长趋势比较明显,如果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金,规避流动风险和信用风险,势头应该可以得到保持。

客户收益情况理想

保险客户的收益与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紧密关联,在保险公司投资收益增长趋势大体稳定,发展状况正常的情况下,客户的收益会得到相应提高。保险产品的投资期限通常超过5年,其收益波动性较其它银行产品要小,原因在于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相对稳定。

保险产品的收益通常使用复利累积计算,即所谓的利滚利,由于保险产品期限较长,同等利率水平下其复利累积的收益要远高于单利产品的累积收益。例如,五年期利率4.5%的复利产品等同于利率4.92%的单利产品收益;且十年期利率4.5%的复利产品等同于一个利率5.53%的十年单利产品收益,持有期限越长,复利累积效果越明显。

提高警惕严防伪保险

非法集资可能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人们的投资视野中,在保险公司投资收益提高,客户收益较为理想的背景下,非法集资人员将目光瞄准了保险市场,“高额回报”的保险产品成为了他们的集资工具。正可谓,“天上不会掉馅饼”,需对“高额回报”保险产品提高警惕。面对高回报的诱惑,要头脑冷静,先确认保险公司的合法性和推销人员的真实性,购买保险产品并收到保单后,应通过保险公司网站或客服电话查询投保情况。

此外,在购买保险的时候,大家最好选择知名度较高的保险公司,像招商信诺,不仅仅因为它是大公司不会被骗,还因为他们拥有专业的投资团队,其保险公司投资收益较为稳定。

 

相关推荐:

正确认识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

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到底多少才好呢?这是很多投资者想要了解的问题。虽然每个人都希望投资回报越高越好,但高回报的背后也必然存在高风险。假如一个国家的GDP长期在8%左右,保险行业的投资回报率也在8%左右,而其中某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却长期在10%以上,那么,这其中便很肯恩存在很大的风险,其中的好的表象很可能导致坏的结果。查看更多

 

浅析保险投资收益率

如今保险投资收益率提升再次成为可能,从短期看,降息会使债券价格继续上行,从而进一步提升保险公司净资产和释放财务报告数据,同时也相应提高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查看更多

C. 保险作为经济市场中的融资手段是如何体现的

转载以下资料,供您参考:
内容提要:保险具有社会管理功能这一论断的提出,是对保险业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内在特质的客观认识,是对保险业参与社会风险管理并扮演重要角色的科学总结。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主要体现在:稳定经济生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激活储蓄机制;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有利于构建国家公共事务应急体系;缓解社会矛盾;推动科技创新。全面科学认识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有利于更好地指导保险实践,推动保险业的全面进步。
一、对保险功能认识的演变历程
时至今日,我国关于保险功能的学说主要经过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可称之为“单一功能说”,也即传统的保险功能说,认为保险只具有经济补偿(或给付)的功能;第二阶段可称为“二元功能说”,这种学说除了认识到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之外,认为保险还具有资金融通的功能;第三阶段可称之为“三元功能说”,以保监会主席吴定富上任后关于保险功能的阐述为代表,认为现代保险同时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等三项功能。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同样,对保险功能的认识,也取决于当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因此,对保险功能的认识是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而每一次认识的提高又会反过来促进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逐步推进,对保险功能的认识经历了由简单到成熟、由单一到丰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保险功能的内涵、外延不断地得到扩大。“三元论”的保险功能说就是这一认识过程发展的必然结果。
商业保险最初发轫于14世纪后半叶意大利的海上保险,是从行会合作保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会员既是保险人又是被保险人。此时尚没有引进精算技术,仍处在保险的低级形态,保险的唯一功能就是经济补偿,体现为会员之间的保险分配关系。由于缺少科学合理的数理技术支持,保险的功能发挥受到很大限制。17世纪后半叶,保险精算学产生,使理论意义上的人寿保险转化为现实意义上的人寿保险,开创了人寿保险发展的新局面。从数理技术上来说,保险作为一种风险转移手段,主要是运用风险汇聚机制,集合具有风险厌恶偏好的投保人并收取保费建立保险基金,对少数发生保险事故的被保险人进行经济补偿和给付,从而实现风险在投保人之间的分散,这就是保险的经济补偿和给付功能。保险经营技术的解决,大大促进了保险经济补偿功能的发挥。这一阶段,社会对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有了充分认识,传统的“经济补偿说”主要形成于这个阶段。
此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市场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金融市场逐渐成为经济生活的主动脉。现代金融最基本的功能是对储蓄资源进行时间和空间的配置,实现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作为金融产业链中的一环,保险业承载和发挥了资金融通的功能。保险业的金融功能主要体现在:一方面通过承保业务获取并分流部分社会储蓄,另一方面又通过投资将积累的保险资金运用出去,满足未来的支付需要。保险体系吸收的资金(特别是寿险)大部分是长期资金,这是其区别于银行储蓄资金的主要特点。随着保险业的壮大,西方发达国家中许多商业保险公司作为“契约型储蓄机构”,发挥资金来源稳定、期限长、规模大的优点,通过持股和相互参股方式,成为资本市场上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和稳定力量,作为金融中介最活跃的成员之一,其资金融通的功能逐渐深入人心。这一阶段一直延续至今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对保险社会管理功能的认识,也是伴随着保险业的发展和保险研究的深入而不断深化的。一般来说,不同时代、不同经济背景的学者,对保险相关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认识难有统一,但对于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的认识则出现显著的趋同现象。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世界保险业的发展日益呈现国际化、专业化的显著趋势,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保险作为金融业三大支柱之一,在发挥传统经济补偿和资金融通功能的同时,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人现代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协调社会经济生活、提高社会运行效率、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经济学家彼得。F.德鲁克说,保险和风险管理对于促进西方世界在18、19和20世纪的经济进步所起的作用与企业和商业起到的作用同等重要。彼得。L.伯恩斯坦在《抗争命运:值得注意的风险》一书中也指出,一个社会理解、度量和管理风险的能力是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主要区别之处。因此,此次吴定富主席高度概括和总结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可视作对保险业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内在特征的客观认识,是对保险业参与社会风险管理并发挥重要作用的科学总结。
二、保险社会管理功能的内涵、体现及提出意义
(一)保险社会管理功能的内涵
从本质上讲,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主要是通过促进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来推动经济发展的。对于金融推进经济增长的方式,理论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一国的金融体系通过提高资本积累率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因此要倚重储蓄性金融机构和积极引进外资;另一种观点认为,金融通过提高社会资本配置的效率,来帮助经济发展,因此金融机构对于生产率和经济效率的促进功能,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不亚于资本积累。而保险恰恰具有这两种观点所主张的特点,保险业通过集聚风险补偿基金提高了社会的资本积累率,同时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特有的交换机制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资本配置效率,客观上起到了“稳定器”和“助推器”的双重作用,为社会经济健康运行提供可靠的制度支持。传统的保险单一功能说,认为保险人仅仅是一种风险传递机制。但事实上,保险这一功能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可能还没有保险的其他要素重要。因为,保险不仅仅是简单的财务平衡表,还为经济活动和长期增长提供其他有力支持。美国保险学者小哈罗德。斯凯博在1998年就曾指出,保险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诸如替代政府安全保障、推动贸易和商务、鼓励减损、促进风险的有效管理等七种重要服务。现代企业理论的利益相关者学说也为保险业的社会管理功能提供了理论支持。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由股东、债权人、职工、管理人员、关联企业和顾客等企业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共同组织,是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缔结的一组契约的集合体。因此,现代企业在公司治理中必须考虑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才能实施有效治理,这种理论强化了企业的社会管理责任。保险企业在构建公司治理结构和日常经营时应注重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不仅追求经济效益,还要追求社会效益,充分发挥社会管理功能,促进社会整体进步。反过来,社会经济的进步又会推动保险业的发展,二者存在相互促进的客观联系。一般来说,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市场经济的各个子市场之间存在很大差别,保险市场也是如此。如果其他条件相同,一国的保险市场越发达,越有效率,对经济的繁荣贡献就越大。
因此,经济补偿是保险的基本功能,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是保险的衍生功能。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将得到不断加强,发达国家保险业的发展实践已经验证了这一点。
(二)保险社会管理功能的体现
1.稳定经济生活,为社会提供“安睡保险”。保险通过预先确定的支出将未来不确定的可能损失固定下来,从而稳定个人、家庭和组织机构的财务状况,有利于形成经济安全的心理预期,为经济生活平稳运转创造条件,客观上起到了古典经济学描述的“守夜人”角色的作用。现代保
险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原来许多不可保的风险逐渐变成可保风险,保险服务的领域和深度不断得到拓宽,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将越来越凸现出来。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政府负担。保险还被广泛用于解决政府公共政策问题。人寿保险对于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经合组织(OECD)早在1987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就曾指出:寿险保单的销售无疑减轻了许多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压力。同年,瑞士再保险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指出,10个经合组织国家的社会保障开支和寿险保费之间存在反比关系,即保险业有效地分担了部分社会保障财务的压力。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已经成为影响当前扩大内需、启动消费的主要制约因素,解决不好势必影响我国经济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国内企业加入WTO之后面临的竞争加剧,社会保障资金不足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据有关专家测算,我国养老、医疗、失业三方面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缺口每年大约为673亿元。同时据社会保障部门估计,转制成本大约为20000亿元左右。如此大的债务规模再加上每年的社会保障资金缺口,短期内完全要政府解决确实不现实也不可能,但社会保障却不能产生断层。另一方面,我国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生活保障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老年护理、企业年金、健康、医疗、教育费用等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商业保险需求,具有极大的潜力,这为我国商业保险充分发挥社会管理功能,减轻政府压力、促进国企改革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3.促进资本有效配置,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险人在进行承保和资金运用活动时,要收集有关企业、项目和经理人的大量信息。一般单个储蓄者或投资者缺乏时间、资源或能力来收集这样大量的信息,而保险人具有优势,能有效地配置金融资本和承担风险。同时,保险公司作为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行使“用手投票”或“用脚投票”的权利,对于经营者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有力地制约着经营者的违规行为,形成有效的外部治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解决委托——代理难题,推进资本的合理配置,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在保险业发达的国家,实力雄厚的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作为金融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激活储蓄机制,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储蓄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其传导机制存在多种途径。保险作为金融中介之一,在提高资金融通的效率方面有三个优势,能有效地提高金融系统的运行效率:一是降低结合储蓄者和借款人的交易成本;二是创造资金流动性;三是有利于形成投资的规模经济。与商业银行相比,保险公司的长期负债和稳健的现金流量,是政府和企业理想的长期融资渠道。一国金融体系的发达程度与其对市场的依赖性成正比,与其对金融中介的依赖性成反比,也就是说取决于信息对称的程度。因此,保险公司的金融中介作用,在新兴国家金融市场比在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更大。对于我国还不完善的金融市场来说,保险业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具有巨大的潜力。
5.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现代经济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对金融的专业化和灵活性要求也越高。如果可供选择的保险商品种类丰富,保障充分,贸易和商务就会顺利进行,反之则会受到极大的阻碍。例如,出口信用保险是政府促进对外贸易、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的重要政策手段,素有“商务活动的润滑剂”之称,也是保险企业开拓市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领域。据统计,目前全球贸易额的12%-15%是在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实现的,日本为50%,英国为45%,法国为21%,韩国也达到14%。在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已经初步发挥了作用,但整体水平较低,获得出口信用保险保障的出口贸易额仅占出口总额的1.1%,投保企业只占全国外贸企业总数的2.7%,这说明我国保险业对外向型经济的推动不足,在该领域具有极大的潜力。
6.有利于构建国家公共事务应急体系。一个国家有无完备的公共事务应急体系,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美国风险管理和保险专家C.小阿瑟。威廉斯博士指出,灾害降临到富国和贫困国家的几率是相同的,比如日本的地震、孟加拉国的洪水,但一个社会如果能够控制和减轻这些灾难,该社会便可以更好地把资源运用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现代社会里,各种巨灾风险和突发事件如影随从,对一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如我国1998年的洪灾、2003年2月和5月的新疆伽师地震、今年的非典型肺炎事件等。而且,随着科技进步和世界政治力量的演变,巨灾风险不可测的程度加深,而且一旦发生,危害程度更加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将远甚于从前,如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2001年“9.11”恐怖事件、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坠毁事件等等,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因此必须考虑建立必要的公共事务应急体系加以应对。现代商业保险通过设立新型险种、创造巨灾债券等保险衍生产品、综合运用再保险等方式,有助于化解巨灾风险造成的消极后果,在一个国家的应急体系构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以我国为例,非典疫情爆发后,各家寿险公司也纷纷推出自己的非典保险,为社会提供了风险规避机制,缓解了人们的焦虑心情,对稳定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截止到2003年5月12日,我国寿险公司共接受非典索赔236例,赔付104例,总赔付金额为88.68万元。
7.缓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的正常运转。社会和经济的运转时常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社会风险管理机制,尤其是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消除各个要素彼此之间的摩擦,减少冲突,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转。保险业对此也大有可为。如,责任保险有利于当事人履行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解决纠纷,协调民事关系。发达国家有完备的责任保险体系,如产品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执业责任保险及公众责任险、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险等,被保险人一旦出现责任事故,可以很快通过保险公司解决,不必纠缠于旷日持久的官司,减少了社会的摩擦和冲突,整个社会运转效率高。近年来,我国医疗事故纠纷频繁发生,巨额诉讼案例呈上升趋势,国内务家保险公司陆续推出了医疗责任保险,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医患各方和社会的普遍欢迎,尽管还有许多地方有待完善,但充分说明了保险参与社会管理大有作为。
8.推动科技创新,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高风险、高投入是高新技术的一大特点,为了保障风险投资的安全和持续投入,必须从制度设计上予以保障。保险业作为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在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当前,国际上盛行商业保险与高科技联姻,保险公司通过科学合理地计算风险投资的保障费用,承保高新技术项目,万一项目不成功时,由保险公司承担部分风险;保险公司还通过开展高新技术转让保险,促进科技成果进入技术市场和提高成交率,提高企业采用高新技术的积极性,有力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三)全面认识保险社会管理功能的意义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全面科学认识保险的功能,有利于更好地指导保险实践,推动保险业的全面进步。
1.有利于提升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加快保险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势头迅猛,持续保持了年均30%的增速,保险各项功能得到较大发挥,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长远来看,我国保险业具有巨大的潜力。但横向看来,当前我国保险市场的整体规模还很小,与发达国家不可同日而语,与国内证券业、银行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金融业和社会中地位较低。据统计,截至到2002年底,全国保费收入3053.1亿元,保险业总资产为6494.1亿元;而截止到2002年10月底,全国证券公司资产总额为6660亿元,同期证券市价总值为38329.13亿元,流通市值为12484.56亿元;截止到2002年9月底,中国银行业总资产为193778亿元。因此,充分认识并发掘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将保险业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社会各界增强对保险业的认同感,有利于保险业更好地走入千家万户,服务社会,造福民众。
2.有利于促进保险经营主体拓展经营思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社会管理功能的提出,从认识上延伸了保险服务的外延,对于保险经营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引导保险公司更好地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在经营活动中勇于创新,关注被保险人利益,积极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塑造保险业的诚信和负责形象,更好地发挥商业保险应有的作用,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3.有利于正确处理保险业发展与监管的关系。保险监管机关的指导意见和言论往往对保险经营主体有较强的“窗口效应”,影响深远。促进保险业发展是当前保险监管工作的首要任务,监管的目标是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更好地实现被保险人的利益。保险业充分发挥社会管理功能,也是加快保险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保险监管者对保险社会管理功能的认识,有利于保险监管机关系统内统一监管认识,理顺保险监管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有为”与“无为”之间的关系。我国未来保险监管发展的趋势是,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并重,更加重视指导性规章和意见的作用,这些都需要保险理论上的拓宽和创新为其支持。保险社会管理功能的提出,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窗口指导”效应。
三、充分发挥保险社会管理职能的对策
(一)保险理论界要加强研究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为保险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理论研究者必须用发展与开放的眼光来审视保险功能的内涵,深化对保险功能的认识,将保险业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紧密联系起来,并以此来指导和推动保险实践的创新活动。
(二)保险经营主体在经营实践中,应开拓创新,全面发挥保险业的社会管理功能。当前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保险公司建设。推进国有保险公司体制改革,完善股份制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制度,强化公司内控制度建设,注重控制经营风险,完善经营管理考核体系。时机成熟时可推动保险公司上市,有利于保险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偿付能力,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竞争,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保险业唯有自身健康,才能为社会提供健康服务。
2.产品创新。注重发掘市场需求,坚持消费者导向,创新产品结构,满足社会的保障需求。尤其是注重发展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医疗责任保险、老年护理保险、子女教育婚嫁保险、消费贷款保证保险等险种,积极探索大力发展出口信用保险,为我国进出口事业提供保障;探索农业和农村保险的新路,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支持。
3.理顺保险销售体制。充分发挥专业保险中介机构的市场作用,完善保险市场主体结构,改革保险营销员制度,加强对保险兼业代理点的管理,理顺保险手续费问题,树立品牌经营意识,在全社会培育诚信经营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误导欺诈问题,切实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努力提升保险业的社会形象。
4.延伸保险业服务的触角。配合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抓住扩大内需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提高承保大型风险项目的水平,为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工程项目提供保险保障;探索保险资金运用的新渠道,可考虑通过购买债券和参与信托投资计划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资金运用风险管理;开发新险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5.探索高风险保险领域。积极探索巨灾风险、高新技术风险的保险融资技术,建立巨灾、高新科技发展保障基金,通过商业保险主导、政府适当扶持的途径,提高社会的风险化解能力,为国家建立公共事务应急体系提供有力支持,为高新技术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保险监管机关应坚持市场化取向,树立发展观念。创新监管体制,完善监管方式,加强监管手段,为保险业发挥社会管理功能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当前主要是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建章立制,加快保险法律法规的建设,坚持依法监管,依法行政,出台《保险法》配套细则,尽快出台保险违法违规处罚办法。二是正确处理“有为”与“无为”的关系,凡是市场能解决的问题,坚决还权于市场,合理界定监管者和市场发挥调节作用的效力边界,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保险监管部门应加强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系统内要合理划清总部机关和地方保监办之间的权限,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保险行业协会的作用,提高综合治理、联合监管的水平。三是加强基础研究,结合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趋势,重点研究保险业的产业政策,制定保险业发挥社会管理功能的长远发展规划;四是理顺保险市场关系。在现阶段偿付能力监管尚不能形成明显效力之前,应加强保险业务合规性检查,严厉查处保险市场的各种违法违规现象,正本清源,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D. 中国人寿保险三大渠道

保险不是垄断行业,但发展很快.
1)保险改革的推进。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继在国外上市。国际投资人的监督逐步转化为上市公司的自觉行动,三大保险集团业务量加起来占了中国保险市场的60%以上。改革迸发的活力正在成为推动我国保险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第三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寿险产品的结构得到了改善,新业务增长较快,银行保险产品逐步转型,风险保障型产品发展加快,业务品质得到提升。财产保险的市场各种度有较大幅度下降。前几个比较大的公司在保费中占的比重比较大,2003年来已大幅度下降,即市场竞争更加充分了。保险公司资金用途、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因为在保险公司的投资结构里,以前银行存款占的比重比较大,2003年银行存款占的比重下降,银行刺激债和可转换公司债券已成为保险业新的投资亮点。
2)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有了新的突破。一是保险市场准入机制不断完善,新的市场主体相继产生。以前国内新成立一家保险公司是不太容易的,而且多年来新的中资保险公司基本没有批,但2004年批准了一批新保险公司筹建,包括批准设立第一家农业保险公司,第一家建筑保险专业公司,第一家养老金保险公司,在保险公司的专业化经济和组织形式创新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2003年有八家中资保险公司和四家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市场开展业务。同时还增设了一批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促进了市场的竞争。二是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不断拓宽。除了保险法规定的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以外,2004年已容许保险公司买卖企业债券,证券投资基金、直接投资股票市场。容许保险公司自有外汇资金到境外运用,允许保险公司投资于银行刺激债和可转换公司债。允许保险公司向商业银行办理协议存款。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拓宽为保险公司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分散投资风险和提高投资收益创造了条件。三是保险公司的融资渠道增加,容许保险公司发行刺激债,为解决保险业快速发展中的增资压力,改善偿付能力提供了新途径。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E. 保险公司资金运作渠道

保险不是垄断行业,但发展很快.
1)保险改革的推进。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继在国外上市。国际投资人的监督逐步转化为上市公司的自觉行动,三大保险集团业务量加起来占了中国保险市场的60%以上。改革迸发的活力正在成为推动我国保险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第三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寿险产品的结构得到了改善,新业务增长较快,银行保险产品逐步转型,风险保障型产品发展加快,业务品质得到提升。财产保险的市场各种度有较大幅度下降。前几个比较大的公司在保费中占的比重比较大,2003年来已大幅度下降,即市场竞争更加充分了。保险公司资金用途、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因为在保险公司的投资结构里,以前银行存款占的比重比较大,2003年银行存款占的比重下降,银行刺激债和可转换公司债券已成为保险业新的投资亮点。
2)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有了新的突破。一是保险市场准入机制不断完善,新的市场主体相继产生。以前国内新成立一家保险公司是不太容易的,而且多年来新的中资保险公司基本没有批,但2004年批准了一批新保险公司筹建,包括批准设立第一家农业保险公司,第一家建筑保险专业公司,第一家养老金保险公司,在保险公司的专业化经济和组织形式创新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2003年有八家中资保险公司和四家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市场开展业务。同时还增设了一批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促进了市场的竞争。二是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不断拓宽。除了保险法规定的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以外,2004年已容许保险公司买卖企业债券,证券投资基金、直接投资股票市场。容许保险公司自有外汇资金到境外运用,允许保险公司投资于银行刺激债和可转换公司债。允许保险公司向商业银行办理协议存款。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拓宽为保险公司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分散投资风险和提高投资收益创造了条件。三是保险公司的融资渠道增加,容许保险公司发行刺激债,为解决保险业快速发展中的增资压力,改善偿付能力提供了新途径。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F. 拓宽融资渠道的具体措施

拓宽融资渠道的具体措施:
一、加大培训力度。建议市里拿出专项经费,由上市办牵头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对企业高管进 行培训和开设专题讲座,让企业高管对企业上市、企业发债的政策法规、运作规则等问题有更 好的了解,帮助企业经营者克服传统的经营思想,建立现代企业经营理念,拓宽经营思路和提 升资本运作能力。
二、完善协调机制。建议由经信、商务、财政、金融办、人行、银监、承办银行等部门组成企业 “助保贷”、“成长贷”协调小组,对部门和承办银行拟定入围的企业,将其生产经营情况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专题评估,协调小组根据评估报告协商确定入围企业,在协商难以达成共识的情况下,采取表决的形式给予确定。通过管理机制的完善,尽快起动企业“助保贷”“、成长贷” 的工作,让一千万元的“助保贷专项基金”发挥效益。
三、鼓励企业做好发债工作。一是建议对企业聘请外地中介机构策划生成企业发债项目,并通过国家发改委备案审批的给予 50 万元的奖励;对企业在人行指导下成功发行区域集优债的 企业给予 20 万元的奖励。奖励金由同级财政承担。对企业发债募集的资金,按照实际到帐额 度的 1% 给予奖励。二是探索企业定向发债工作。建议市里出台《民间融资管理条例》,由民间 融资服务机构按照《条例》为企业量身定制定向发债方案,并为相关企业和个人提供政策法规 和信息服务,提高定向发债的透明度,动员和组织民间存量资金投向生产领域,在缓解中小企 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同时活跃民间资金运作,提高民间资金收益。
拓展资料
场外融资就是配资,现阶段我国只有融资融券是合法的融资渠道,配资属于民间借贷行为,国家严厉打击,因此投资者最好不要轻易尝试,合法合规的平台才能受到保护。国家打压场外融资的原因是:配资是通过放大自有保证金比例进行操盘的交易,目前国内没有任何正规的配资平台;因为配资平台不正规,有的杠杆比例甚至高达20倍,因此风险极大。

G. 保险业务销售渠道拓展

营销是一个系统工程,就某一点来谈,都难免觉得以点带面,难窥全貌的感觉。保险的营销更是一门大的哲学。保险营销要实现着线上和线下两块的紧密结合,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思维模式的转变实现从传统的坐销模式到渠道营销模式的创新性转变,这里主要体现在两个群体方面。首先是保险营销策划人士这个群体在意识上的转变,把坐销模式延伸到直销、异地分销、联动营销、圈层营销、电话营销、网络营销、中介代理营销等多种模式。根据这些模式去寻找渠道,模式是水,水到,渠自然成。其次是保险营销员这个群体,应该学习金融以及快消品等行业营销人员的专业精神、市场挑战能力和综合素养。让保险营销不仅在专业上进行提高,重点是从市场中得到与客户交流沟通的综合能力。二是营销中客户定位的问题这个是任何产品都在市场营销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你产品再好,你渠道再好,但是,你没有找准你潜在的客户群体在哪儿,方向错了,一切都是空谈。其实很多保险营销员在这客户为之买单呢?这是关乎到每个营销团队市场认识、行业经验和操作技术等层面的问题。三是渠道建立和拓展的问题沃保网保险人士表示,有人的地方,就“潜伏”着你的客户群体,要找到你的客户群体,首先是固有渠道、成熟渠道的运用,只要在品牌和产品层面解决了客户定位的问题,这迎的原因所在。很多保险公司都有产品发布会,联谊会等活动,其实无非就是为了更好的扩大该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客户群体参与其中,从中挖掘更多意向客户。沃保网保险人士表示,传统的保险营销模式,陌生拜访、上门拜访、电话营销已经渐渐的退出市场,有智慧的保险营销员会选择更为聪明的保险营销方式,创新才会有不一样的精彩。现在网络媒体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通过一个载体和平台,打通一个渠道,让保险产品进入它们的客户群体,开扩新的客户渠道。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H. 中国保险公司在国外的融资渠道有哪些

第一,政策性拨款,这是个小公司最理想的融资渠道,资金成本几乎为0(不包括打通关节的费用),缺点是你要有关系。
第二,银行贷款。关系第一位,但是必须要求有抵押物以及相应的信用额度(影响你的贷款规模和资金成本),资金成本总体较低,同时渠道比较规范。
第三,股权融资。简单点说就是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入股的形式出资(针对小企业),但是这里要注意不能向不特定社会公众进行集资,不然就构成了非法集资。股权融资的同时要主要自己对于企业决策权的掌控,当然最理想的状况是朋友出资后把股票信托给你(你享有他的决策权,他只负责拿福利和分红)。
第四,借债。找熟人借钱,当然利率较银行要高一些,但是是基于信用的借款所以手续简单很多。
第五,寻找风投,这个本来是股权融资的一种,但是风险较大,尤其是现在骗子很多;近年来也出现了很多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机构,比如蓝海创投。寻找风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是否上当受骗。
以上是小公司
大公司融资的渠道更规范也更宽,圈钱的手段也更多,但大类一般都是股权融资或者债务融资。
第一是上市,至于在哪里上市,看公司的意愿和实力。上市以后可以实行增发以及重组等手段,一样可以继续圈钱。
第二是发行公司债券。债券的形式和种类在国外非常之多,但是在国内比较少。
无论采取何种融资形式,必须要时刻防止受骗以及注意自己的资金成本。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I. 如何拓宽融资渠道

先做财务计划

财务评价 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简要回顾,包括:从经济角度考虑市场正常与否;你的市场地位;投入经营几年来的毛利额;对设备或物资的不断变化的需要;以及薪金税收和其它主要开支。

盈亏预测 根据从企业建立之初到下一年的财务记录,预测企业盈亏,预测应详尽到月,这样季节性变化就会一目了然,有些企业主喜欢做两年、三年或更长的预测,但实际上一年预测已绰绰有余。

资金来源 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来源,这是一种相对金融存量;你对企业投入过多少资金,目前需要多少资金维持企业正常运转,将来需要多少资金,最后一项估计应该包括所有可能影响资金需求的预期变化。,

预估资金平衡表 这是对下一期企业资产、负债及资产净额的估计,根据以收入实际的资金平衡表,应能确定今后几个月需要多少流动资金维持企业运转。

现金预测 这是对下一年度企业流入流出情况的预报,以此作为日常工作指南,精明的企业管理要求,在不发生现金短缺的情况下,除了必需的现金之外,手头不要保留更多现金,以往的记录可以作为预测的根据。

再看要不要借款
财务计划应能说明,是否有很必要筹集外来资金支持企业发展,但对增加借款你可能心存疑虑。
如何是好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来做一个角色分析,把你自己放在银行家的位置,来考虑你的贷款申请,你会坚持要求对方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证明这家企业具有偿付能力、盈利能力,而且企业处在发展之中,可资证明的是两个基本财务报表;资金平衡表(这是衡量企业偿付能力的标准)和损益报表(这是对企业盈利情况的说明)。
信贷机构特别关心以下数据,它们都是说明企业有多大借贷能力的可靠指标。
目前的财务帐目,你的帐簿是否完整准确地反映应收、应付帐款、薪金、税收、保险费、职工福利和其它财务项目。
应收帐款,应收款是否有数目不明确的迹象,是不是应归咎于债权人之信用问题?有没有遇到过长时间的付款拖欠,或是由于坏帐过多造成库存现金出现麻烦?
库存,进行商品交易时,货品情况是否完好无损,有没有减价销售的问题?原材料供应是否适量;足以保证生产需要,又不会产生仓储问题和不必要的现金支出?
生产设备和其它固定资产,这些资产状况是否良好?折旧计划是否现实可行?是否已经提出预留,以便在必要的时候对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换代?
房地产,租用、抵押或其它类型房地产协议是否合理,是否与你所在行业的可比资产一致?是否有固定的、可行的规划来降低今后这方面的开支。

分析筹资渠道
实际上,筹资渠道有三大类:短期借款、定期贷款的股东,短期借款是指利率固定的短期借,一般一次偿清,最多可分两次或三次偿还,定期贷款的期限稍长,分期多次偿还,利率可以固定,也可能变动,通常需要担保,股东则是由股东提供的那部分资金。
要记住,资金的用途是选择贷款种类的最重要因素,偿还计划的分析也同样至关重要,经验规律是:短期贷款可以通过变现现有资产偿运,而长期贷款则要用贷款所得偿还,对已经建立并正处在发展之中的企业而言,以下是最常用的筹资渠道。

借贷机构的贷款 银行是最普通的借贷渠道,而企业家通常已经与他们建立了业务联系,但是,为了获得最佳利率的贷款,必须花时间多方寻找比较,短期银行贷款可以用来,应付应收款挂帐引起的一至三个月的周围困难:建立最多6个月的库存。

发行股票 发行股票的好处是可以把经济风险分摊给股东,但同时也分散了一部分利润,在决定采用这种办法之前,要考虑:是否愿意放弃一部分控制权,让出一部分利润。

向职工出让企业产权 这么做的好处很多,比如说能提高职工的工作热情,但它同时也会削弱你对企业的管理权力,降低你的利润份额,不过,如果可望增加的利润能抵偿利润份额的损失,这就失为可行之策。

与其它成功企业合并 虽然结果会给双方带来收益,问题是:你是否愿意牺牲企业的部分特征,另一种办法是与供应厂商协商,允许你先赊帐进货,日后再结算,这种融资形式对供应厂商颇具吸引力,只要他们相信此举会显著增加相关的销售额。

盘出停滞的部门 如果企业内有些部分没有获得预期的发展,就可以卖掉它们,用得资金扩大更有前途的部门,这种筹资方式也可以通过股本转让来实现,即放弃一些利润、把企业的部分产权转让给投资者,你还可以有别的选择,比如重新安排企业的投资结构,或者扩大企业的借贷规模。

评估企业价值
应该养成习惯,定期评估企业的价值,如果每年都做年报,你就可以用数据逐年进行比较,然而,数字也会有欺骗性,例如,如果最近卖掉了一部分业务部门,数字就会很可观,但是如果同将来的发展和未来的利润联系起来,结果又会怎样?削减销售队伍也能够降低经营成本,但是,销售力量减弱难道不会给今后几个月的营业收入带来影响吗?
评估应充分考虑所有因素,只要这些因素与利润、企业发展、顾客增加、竞争关系、行业地位、社会形象有关,评估也有助于决定是否应该寻求新贷款或其它融资形式,壮大企业或者使企业扩展到新的经营领域。

加强信用管理
充分注意财务管理的细节问题,对企业经营结果会产生重要影响,有效的现金管理要求你;现金、支票和其它可生息应收款项要及时存上,规定每月在同一时间上缴发贷凭证,不要把资金闲置在无息或低息帐户上,哪怕是很短一段时间。
及时清理应收款,避免因不能及时收回应收款而不得不靠融资来维持经营,重新审查所有客房的信用,现实地确定其及时偿债的能力,估算拖欠款的利息,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处理呆帐和坏帐。
迅速支付各种票据,最好在最后期限以前支付,以保持良好的信用,尽可能用现金支付或及早付款,以便充分享用供应厂商和合同厂家提供的折扣,与债权人和顾客间保持紧密联系,迅速解决与支付有关的麻烦,让债权人充分了解你的业务性质、季节因素和其它可能干扰收入的现金流的问题。

J. 保险业要着力服务小微企业

一、充分认识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是民营经济的主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是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问题,是新时期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省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促进全省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城乡繁荣、就业再就业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在全省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但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我省民营经济存在起步晚、产业发展层次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尤其是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金融供求矛盾较大,制约了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各级、各部门和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意义,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部署和工作要求,用好用足国家各项扶持政策,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健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制,加快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着力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创造良好的民间投资环境,引导民间资本积极参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全省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沿边开发开放战略、桥头堡建设和“十二五”规划实施等重大机遇,坚持“非禁即入”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原则,以扩大民营经济规模、促进全省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增投资兴产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为重点,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加大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创业成长力度,不断扩大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和规模,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金融环境,实现民营经济与金融业互促发展。
(二)目标任务。“十二五”期间,要确保全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贷款年增速高于全省贷款平均增速,增量高于上年水平,对3000户优质小企业开展信用贷款试点,其中,省工业信息化委会同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等部门优选2000户左右的专精特新小微企业,省农业厅和省林业厅分别组织优选600户和400户左右的特色农业、林业产业化小微企业;支持民营企业不断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力争实现10户民营企业上市,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债券;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参与股权投资,争取到“十二五”末全省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到200支,募集资金规模达到1000亿元;积极推动保险业更好地服务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争取保险资金对民营企业投资取得新突破;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争取小额贷款公司达到500个,推动地方金融机构健康快速发展,为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7000亿元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保障。
三、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
(一)拓宽民间资本投资实体经济的领域。根据国家关于促进民间投资的有关政策,积极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进入的行业和领域,营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条件和环境。重点支持民间资本进入交通、水利、电力、石油天然气、电信、环保、土地整治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市政公用事业、保障性住房、文化产业、社会事业、商贸流通等领域,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有效机制,着力营造引商、亲商、留商、活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大力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促进金融产业发展壮大。
(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领域。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地方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参与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的增资扩股。鼓励民间资本按照集约化发展、地域适当集中的原则,规模化、批量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三)鼓励民间资本设立小额贷款公司。落实国家适当放宽小额贷款公司单一投资者持股比例限制等政策,按照《云南省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办法》,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组建小额贷款公司,重点推动在经济发展滞后、金融服务不完善的县(市、区)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尽快实现小额贷款机构和服务的县域全覆盖。积极发展专业性小额贷款公司,支持优势特色产业领域中的民营企业加快发展。进一步完善小额贷款机构的市场准入评审制度,加强日常监管和现场检查,发挥小额信贷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扶优惩劣,规范发展,有效遏制高利率化倾向,引导小额贷款公司加大对我省小微企业、“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向小额贷款公司提供融资支持,增强其贷款能力。鼓励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积极向村镇银行转变。
(四)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行业自律、政策扶持、规范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政府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的引导作用、国有资本的示范带动作用、民间资本投资的主体作用、云南股权投资发展中心和股权投资基金协会的行业管理服务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设立公司制、合伙制的私募基金、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股权类投资企业,开展专业化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投资咨询等业务,推动全省股权投资事业健康规范发展。
(五)推动民间资本参与其他金融活动。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在遵循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创办融资担保公司、产业投资公司、创业投资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资信调查与评估公司、典当拍卖及会计师事务所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有序参与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的改制重组。
四、加大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力度
(一)完善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政与金融联动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健全完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政与金融联动机制。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对符合产业政策、发展前景良好的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对处于转型期的民营企业,要做好融资帮扶工作,指导和支持企业转型发展。财税部门要全面落实对小微企业和服务小微企业金融机构的各项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策,引导信贷资金加大对获得财政扶持的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投入力度。对符合转型升级要求但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要按照规定及时落实税费减免优惠政策。逐步扩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规模,合理统筹使用各项产业化发展资金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研究建立小微企业新增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资金周转困难。
(二)建立鼓励创业富民的长效机制。积极借鉴其他省(区、市)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大财税配套扶持力度,建立鼓励创业富民的长效工作机制,引导民间资本加速创业。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支持创业“贷免扶补”小额担保贷款的规模,把有发展潜力、诚实守信、盈利能力强的优良创业项目作为业务增长点,完善创业带动就业的信贷和金融服务体系,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农村富裕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复转军人、留学回国人员以及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加强创业基地、科技孵化器等创业集群建设,有效汇聚各类社会资本,形成支持创业的良好环境,发挥创业集群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三)创新信贷服务方式。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快组建小微企业信贷专营机构,构建专业化的经营与考核体系,完善小微企业信贷人员尽职免责机制和考评机制,改进贷款评级、授信、贷款审查和审批等业务流程,强化对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有效满足小微企业“短、频、快”的资金需求。根据小微企业的需求,创新信贷业务和抵质押方式,大力开展联保联贷、网络循环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并购融资、信用保证类贷款等系列信贷业务,稳步增加对小微企业的授信规模,并向小微企业提供结算、汇兑、代理等综合金融服务。
(四)提高担保服务能力。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担保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快完善信用担保的行业准入、风险控制、损失补偿、再担保和退出机制,促进各类担保机构规范经营,强化信用担保行业自律,综合运用资本注入、风险补偿和奖励补助等多种方式,提高担保机构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鼓励各类担保公司加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合作,多渠道筹措资本金,增强资本实力和壮大业务规模,改变单一的以固定资产、有价证券抵质押为主的担保办法,按照民营企业运行特点和融资需求,将无形资产等纳入融资抵质押范围,拓展担保业务,逐步完善覆盖全省、布局合理、资本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管理规范化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鼓励小微企业之间加强合作,通过构建互保联盟、互保基金和“企业发展互助资金会”等方式,为会员企业提供应急保障资金,保证企业正常运转。
(五)创新监管服务机制。金融监管部门要按照国家政策要求,落实存贷比扣除、风险权重优惠和提高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等优惠政策,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审慎的小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细则,实行分类监管、差异化监管,提升监管容忍度,不断提高监管技术和监管有效性。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格自律,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按照针对小微企业的“三严五禁”监管要求,严格落实贷款新规,防止贷款资金被挪用或外流,确保贷款资金真正进入实体经济;严格落实利率风险定价,合理确定利率;严格落实全省小微企业信用贷款试点任务,切实转变过于依赖抵押担保的信贷方式;加强现场监管,禁止存贷挂钩、禁止一切不合理收费、禁止搭售金融产品、禁止向民间借贷中介机构融资,禁止将银行自身考核指标压力转嫁给企业,有效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切实帮助小微企业破解资金困境。
(六)鼓励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民营中小企业“走出去”提供灵活高效的融资、结算、汇兑、信息咨询等金融服务。发挥我省人民币跨境金融服务的独特优势,鼓励和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在人民币跨境贸易试点地区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为中小企业结售汇提供便利化服务。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作用,积极为民营中小企业对外贸易、投资提供政策性保险服务和融资支持,为我省民营中小企业积极开拓东南亚、南亚市场搭建风险规避、融资促进、信息咨询的平台。
五、进一步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一)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优化信贷管理制度,建立统一的适合民营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制度,简化贷款手续,提升信贷审批效率,增加信贷规模,加快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努力满足民营企业的信贷需求。各政策性银行要结合自身特点,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要积极向总行争取政策,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丰富和完善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发挥服务民营企业的主力军作用。邮储银行要加快改造机构网点,完善小额贷款功能,提升对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城市商业银行要准确把握市场定位,筛选和培育优良客户,为民营经济主体提供高效信贷服务,在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中赢得自身发展空间。农村信用社要在全力服务“三农”发展的同时,适当集中资金,积极扶持县域民营经济发展,加大“贷免扶补”支持力度,促进城乡创业带动就业。
(二)大力推动民营企业上市。充分发挥省直接融资部门联席会议的作用,进一步明确省直有关部门推进企业上市工作职责,构建企业改制上市的统筹协调机制和绿色通道,简化各项审批程序,明确审批时间,提高企业改制和发行上市工作效率,加快我省民营企业上市步伐。落实推动企业上市的扶持政策,降低企业上市融资成本。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盈利能力强的民营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要在辅导、培训和推荐上下功夫,引导其通过中小板、创业板实现上市融资。证监部门要强化对拟上市民营企业的培育工作,督促处于辅导期的民营企业按照上市公司标准规范运作;指导已上市的民营企业利用定向发行、配股等方式积极扩大再融资规模。
(三)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多渠道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信托融资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鼓励和支持大中型民营企业通过债券融资、股权融资和引入保险资金等方式扩宽直接融资渠道。
(四)进一步提高保险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能力。保监部门要结合我省民营企业发展特点,鼓励保险机构开发手续简化、保障充分、责任清晰、理赔快速的各类保险产品,重点为民营企业提供财产险、责任险、意外伤害险、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保险产品。积极做好民营企业信用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稳妥开展保险资金对优质民营龙头企业的股权、债权投资,推动保险资金投向民营医疗卫生和养生养老产业。合理厘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保险费率,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为员工投保商业性医疗、养老保险,支持民营企业积极运用保险产品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五)积极拓展新型融资方式。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采用定向募集等方式增资扩股,采取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租赁融资、信托融资、基金融资等方式开展融资。规范和发展产权交易市场,有效吸纳和集聚民间金融要素,推动民间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探索开展民营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效提高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
六、优化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
(一)明确部门职责。省级建立中小微企业融资联席会议制度,由省工业信息化委、金融办和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牵头,省科技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农业厅、林业厅、商务厅、工商局、工商联和云南银监局、云南证监局、云南保监局等部门以及有关金融机构参加,有效发挥金融工作协调职能,建立完善政府、银行、企业、保险四方联动机制,组织开展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化行动;制定优质小微企业信用贷款试点方案,认真遴选优质小微企业,扎实推进优质小微企业信用贷款试点工作;加强对民营经济金融服务的政策研究,加快建设民营企业项目库;完善促进创业富民的政策措施,为民营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省财政厅、地税局、国税局要贯彻落实好国家支持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运用贴息、风险补偿等间接方式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省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环境保护厅、知识产权局、工商局等部门要不断健全规范中小微企业不动产和动产抵质押等中介服务,降低或减免小微企业登记、确权、认证、评估、担保、转让、审计、验资等服务收费。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云南银监局、云南证监局、云南保监局要密切配合、加强协作,督促和指导金融机构贯彻落实好国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搭建银行、证券、保险机构与小微企业及担保机构的联系协作平台,创新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等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扩展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提高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和水平。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要牵头开展专项统计,做好金融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监测分析工作,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失信惩戒机制,增强民营企业的信用意识;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测,配合公安机关加大对非法集资等金融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营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金融环境。
(二)强化考核奖励。省金融办要会同省工业信息化委、科技厅、财政厅、农业厅、林业厅、工商联和省级金融监管部门完善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考评奖励办法,将各金融机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纳入全省金融工作年度考核奖励内容。各级政府要结合自身财力情况,统筹安排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配套资金,支持当地银行业金融机构及时化解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各级工业信息化、科技部门要安排必要的专项资金,对民营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给予适当补助。各级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各类奖励、补助和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发挥效益。
(三)形成联动机制。各地、有关部门要共同搭建高效务实的信息平台、项目平台、园区平台、市场平台和融资对接平台,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优质民营企业,密切民营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联系对接,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便捷条件。各金融机构要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宣传,主动向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推荐符合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工商联和各类行业协会、商会要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帮助指导,着力培养一批民营企业带头人,支持民营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生产、财务、经营信息的透明度,增强融资能力。民营企业要通过规范经营,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做强主业、做大企业,争取各类金融机构的支持,讲求企业信用,切实维护金融机构债权,形成民营企业与金融机构互促共进、互利共赢的良好发展格局。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阅读全文

与保险融资渠道拓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银行产品贵金属贷款 浏览:394
搜索一下上港集团股票行情 浏览:501
大股东变更股票走势 浏览:376
如何利用好外汇储备 浏览:130
2010年6月欧元对人民币汇率 浏览:53
哈尔滨消费金融公司怎么样 浏览:296
融资租赁交营业税吗 浏览:570
理财产品一万块 浏览:236
四川融资租赁备案 浏览:726
投融资业务经理职位描述 浏览:287
大学毕业后投资理财案例 浏览:213
信用卡金融机构可以发行么 浏览:654
如何在交易软件里面嵌入公式 浏览:735
msd指标指哪个 浏览:264
同花顺指标行业涨幅 浏览:129
金融服务纳税服务收入确认条件 浏览:958
中证800证券保险指数 浏览:126
江苏京东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226
四川宝亚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335
大学生到金融机构 浏览: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