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融资信托 > 信托增资三年近600亿

信托增资三年近600亿

发布时间:2022-06-01 09:29:51

⑴ 新时代信托在信托行业所处位置是怎样的

截至目前,除国民信托外,67家信托公司2014年报已经披露完毕。根据有关年报数据以及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的行业数据,本报与中诚信托研究发展部共同合作,从信托公司总体经营情况、信托业务发展情况以及自营业务发展情况三个维度对信托公司2014年度的运营状况进行了分析,以期全面考察行业发展变化以及重点信托公司的发展动向。
第一部分

总体经营指标
一、受托管理信托资产情况
截至2014年末,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13.98万亿元(平均每家信托公司2055.88亿元),较2013年末的10.91万亿元,同比增长28.14%;资产规模的增幅明显回落,较2013年末46.05%的同比增长率回落了17.91个百分点。从单体机构管理规模看,信托资产总额排名前五名的信托公司分别是中信信托、中融信托、建信信托、兴业信托和外贸信托。中信信托在信托资产规模方面遥遥领先。68家信托公司中,仅中信信托和中融信托的信托资产规模超过7000亿元。信托资产规模超过2000亿元的信托公司比去年增加6家,达25家,而信托资产分布也较为集中,前10家公司信托财产规模总额5.66万亿元,占全行业的40.46%。
信托资产总额排名前十的公司
从资产增长情况来看,2014年有23家信托公司的信托资产总额超过了当年的行业平均值。信托资产规模增速排名前5位的公司分别是万向信托、建信信托、上海信托、西藏信托、华宝信托。特别是建信信托规模由2013年的3258.16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6658.35亿元,体现出银行系信托公司在规模扩张上的明显优势;上海信托则由2013年的1922.90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3863.69亿元,体现出较强的发展后劲,预计在浦发银行整合完成后仍有较大的运作空间。
2014年信托资产规模增速排名前10名的公司为:万向信托、建信信托、上海信托、西藏信托、华宝信托、中海信托、外贸信托、江苏信托、大业信托、民生信托。
二、固有资产规模情况
本报告选取了固有净资产规模指标进行衡量。截至2014年末,68家信托公司净资产总额3196.22亿元,行业平均值为47.9亿元,2014年全行业净资产规模较2013年同比增长26.81%,固有实力不断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得到很大提升。2014年末固有净资产排名前5位的公司是平安信托、中信信托、华润信托、中诚信托和重庆信托,排名情况基本与2013年相同。2014年兴业信托净资产实现大幅度增长,增幅达121.46%,首次跻身前10位,主要源于公司在年度内完成了新一轮的增资扩股。排名前10名的公司净资产规模总额1173.94亿元,占全行业的32.25%,较上年末下滑了4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去年20余家信托公司进行了增资扩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业固有资产的集中度水平。
2014年固有净资产规模排名前10名的公司为:平安信托、中信信托、华润信托、中诚信托、重庆信托、兴业信托、中融信托、江苏信托、上海信托、建信信托。
三、营业收入情况
2014年,68家信托公司平均实现营业总收入14.15亿元,较2013年同比增长16%。2014年度营业总收入排名前5位的公司是平安信托、中信信托、中融信托、华润信托和重庆信托。其中平安信托在2014年营业总收入达到56亿元,较2013年的43亿元增幅达到30.3%,行业排名也由2013年的第3名升至2014年的第1名,此外,中信信托、中融信托的营业收入均处于50亿元以上,较大幅度领先于其他公司。在排名前10位的公司中,除中诚信托、中融信托和中信信托外的其他几家信托公司均实现了超过行业均值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体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其中增长幅度最高的是重庆信托,同比增长66.09%。2014年信托营业收入排名前10名的公司为:平安信托、中信信托、中融信托、华润信托、重庆信托、中诚信托、兴业信托、上海信托、华信信托、华能信托。
四、净利润情况
2014年68家信托公司共计实现净利润505.3亿元,较2013年同比增长13%。2014年行业净利润平均值为7.6亿元,较2013年的6.5亿元增加1.1亿元,无论是绝对指标还是相对指标都表现出信托公司良好的盈利能力。2014年净利润排名前5位的信托公司是中信信托、重庆信托、中融信托、华润信托和平安信托,其中净利润规模达到20亿元以上的公司由2013年的仅有两家(中信信托、中融信托)增加到2014年的6家(前述5家以及中诚信托),特别是重庆信托的净利润水平由2013年的12.85亿元大幅增加至2014年的24.32亿元,增幅达到89.30%,迅速跻身行业前5位。2014年信托净利润排名前10名的公司为:中信信托、重庆信托、中融信托、华润信托、平安信托、中诚信托、华信信托、上海信托、兴业信托、华能信托。
五、资本利润率(ROE)情况
资本利润率是一项反映企业运用资本获得收益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企业资本回报、盈利能力的重要标准。信托公司在2014年继续显示出了整体良好的资本运用与盈利能力。与2013年相同,信托公司2014年平均资本利润率仍处于近几年来的高位水平。根据2014年68家信托公司年报数据信息,68家公司的平均资本利润率在2014年达到18.44%,比2013年的同期平均值20.42%有小幅下降。在信托公司资本利润率总体排名中,中铁信托与四川信托仍分别以50.21%和45.56%的资本收益率位列第一、二名。此外,西藏信托、方正东亚信托、杭州工商信托分别以37.07%、32.89%和32.17%的资本收益率位列第三、四、五名。
六、人均利润情况
2014年68家信托公司的人均利润平均值为399.27万元,较2013年行业人均利润平均值375.84万元,同比增长6.23%。值得注意的是,已披露年报的67家公司中,仅有31家实现了人均利润正增长。人均利润指标排名前5位的是重庆信托、江苏信托、华信信托、中诚信托和西藏信托。其中,重庆信托人均利润达到2615.1万元,远远高于其他信托公司。公司人均利润指标和总体净利润等盈利指标排名存在较大差异,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信托公司业务经营模式的差异性。总体来讲,随着信托公司不断强化专业管理能力建设,扩大人员队伍,未来行业人均利润指标将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2014年,人均利润排名前10位的公司为:重庆信托、江苏信托、华信信托、中诚信托、西藏信托、华润信托、中海信托、国联信托、上海信托、天津信托。
七、成本收入比情况
信托公司作为人力资本密集型的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配置是支持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业务及管理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无法获取准确薪酬费用支出的情况下,我们通过成本收入比指标来衡量信托公司成本控制能力、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按照业务及管理费/营业总收入来进行计算。2014年成本收入比较低的前5家公司分别是华信信托、中诚信托、国联信托、江苏信托、华润信托。该比率越低,说明信托公司收入的成本支出越低,信托公司获取收入的能力相对越强。2014年,中诚信托、华润信托、天津信托的成本收入较2013年有大幅度下降,反映出这几家公司在成本控制或获取收入方面能力有所提升。2014年,成本收入比排名前10位的公司为:华信信托、中诚信托、国联信托、江苏信托、华润信托、天津信托、粤财信托、中铁信托、外贸信托、重庆信托。
第二部分
信托业务发展情况
一、信托资金来源分析
2014年末,68家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集合资金信托规模达4.29万亿元,同比增长36.73%;单一资金信托规模达8.75万亿元,同比增长13.21%;管理财产信托规模0.94万亿元,同比增长36.28%。从各来源占比看,集合资金信托占比30.7%,比2013年提高了5.8%;单一资金信托占比下降了7.04%,达62.58%;管理财产信托占比上升了1.23%,达6.72%。
1。集合资金信托业务
从2014年末的存续规模看,中融信托、平安信托、外贸信托、上海信托、中信信托等5家排在行业前5位,其中前3家规模均在2000亿元以上。从集合资金信托在公司管理信托财产中的比重情况看,行业排名前5位的公司分别是杭工商信托、东莞信托、方正东亚信托和重庆信托,且各家的占比都超过了50%,其中杭工商信托更是高达93.92%。
由于信托产品兼有较高稳定收益的特征,是高净值客户资产重要配置部分,2014年全行业年化综合实际收益率为7.52%,较2013年的7.04%略有上升,投资者获益情况良好。平均而言,集合信托收益率是这3类资金来源中最高的。列集合信托规模前10位的信托公司中,平安信托的已清算项目实际收益率较高,为15.11%。
2014年居新增集合资金信托规模前5位的公司为华能信托、中融信托、平安信托、上海信托和中海信托,且前述各家公司年内新增规模均超过千亿元。第6名至第10名为外贸信托、四川信托、兴业信托、中信信托、五矿信托。
2。单一资金信托业务
从2014年末已披露年报的67家公司存续的单一资金信托规模看,中信信托、建信信托、兴业信托、华宝信托、交银信托排在行业前5位,其中前3家规模均在5000亿元左右,较为明显的特征是银行系信托公司体现出较强的业务优势。其中,单一信托规模列前10位的信托公司中,外贸信托、北方信托和华能信托的已清算项目实际收益率较高,都超过7%。从单一资金信托在公司管理信托财产中的比重情况看,行业排名前5位的公司分别是西藏信托、渤海信托、交银信托、吉林信托和北方信托。
2014年新增单一资金信托规模列前5位的公司为兴业信托、云南信托、交银信托、江苏信托和西藏信托,特别是兴业信托和云南信托两家公司年内新增规模均达到2500亿元以上;第6名至第10名分别为中信信托、上海信托、新时代信托、华能信托、四川信托。
3。财产权信托业务
从2014年末67家公司存续的财产权信托规模看,中信信托、中融信托、中诚信托、英大信托、中铁信托排在行业前5位,其中中信信托规模达到2300亿元左右,保持绝对领先优势。财产权信托规模位居前10名的信托公司中,金谷信托的已清算项目实际收益率较高,为10.17%。从财产权信托在公司管理信托财产中的比重情况看,行业排名前5位的公司分别是金谷信托、中信信托、中粮信托、英大信托和中建投信托。
2014年新增财产权信托规模居前5位的公司是中信信托、中融信托、国元信托、中诚信托和华润信托,特别是中信信托新增规模达到1400亿元,保持明显领先优势;第6名至第10名分别为中铁信托、金谷信托、北京信托、上海信托、中粮信托。
二、信托产品投向分析
从信托财产的运用领域看,信托公司凭借“多方式运用、跨市场配置”的灵活经营体制,能够根据政策和市场变化,适时调整信托财产的配置领域。2014年信托产品(按资金信托)主要投向工商企业、基础产业、金融机构证券投资和房地产五大领域。
1。基础产业信托业务
2014年68家信托公司投向基础产业的信托规模为2.77万亿元,规模位居前10名的公司都超过800亿元,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规模排名前5位的公司分别是中信信托、交银信托、中融信托、华能信托、英大信托,其中中信信托基础产业信托规模为3323.2亿元,远高于其他信托公司。在基础产业信托规模排名前10位的信托公司中,上海信托和中航信托增长率都超过了50%,处于领先水平。从基础产业信托占比来看,排在行业前5位的公司分别为爱建信托、紫金信托、湖南信托、万向信托和交银信托,各家占比都超过了40%。
基础产业信托规模排名前十的公司
2。证券市场信托业务
2014年68家信托公司投向证券市场的信托规模为1.85万亿元,平均每家信托公司规模为271.95亿元;规模前10位的公司都超过780亿元。规模排名前5位的公司分别是建信信托、中海信托、外贸信托、华宝信托、华润信托,其中建信信托证券市场信托规模最高,为1329亿元。在证券市场信托规模排名前10位的公司中,中海信托、华宝信托和兴业信托的增长率都超过了150%,体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从证券市场信托占比来看,中海信托、陕国投信托、华润信托、外贸信托和华宝信托的占比较高。
证券市场信托规模排名前十的公司
3。房地产信托业务
2014年68家信托公司投向房地产的信托规模为1.3万亿元,平均每家信托公司规模为192.6亿元;规模位居前10位的公司都超过了350亿元。规模排名前5位的公司分别是平安信托、华润信托、中融信托、中信信托、山东信托,其中平安信托房地产信托规模最高,为918.5亿元。在房地产信托规模排名前10位的公司中,新华信托和上海信托增长率较高,分别为144%和95%。从房地产信托占比来看,杭工商信托、浙商金汇信托、陆家嘴信托、重庆信托和中建投信托的占比较高。
房地产信托规模排名前十的公司
4。实业信托业务(工商企业信托)
2014年68家信托公司投向实业的信托规模为3.13万亿元,行业占比居于首位;平均每家信托公司规模为460.7亿元,规模排名前10位的公司都超过950亿元。规模排名前5位的公司分别是中融信托、兴业信托、渤海信托、天津信托、新时代信托,各家规模均在1000亿元以上,其中中融信托的实业信托规模最高,为2292亿元。在实业信托规模排名前10位的信托公司中,天津信托增长率最高,达到163%。从实业信托占比来看,地方系信托公司比如天津信托、吉林信托、中泰信托、新时代信托和安信信托的占比较高。
实业信托规模排名前十的公司
三、管理信托模式分析
主动管理型信托业务是体现当前信托公司专业管理能力的重点业务。2014年68家信托公司主动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5.8万亿元,与2013年的规模基本持平。其中排在行业前5位的公司分别为中信信托、华能信托、平安信托、中融信托、上海信托,其中前3家主动管理信托资产规模均在3000亿元以上。
从主动管理信托资产占比来看,华能信托和东莞信托信托资产全部为主动管理型,此外,昆仑信托、平安信托、中泰信托、江苏信托、华宸信托、杭工商信托和长安信托主动管理信托资产占比都在90%以上。
从主动管理信托规模增速来看,民生信托、杭工商信托、华能信托、英大信托、华宝信托和建信信托增长率都超过了100%。
四、信托报酬率和信托收入分析
1。加权年化信托报酬率
由于直接融资渠道的拓展和资管行业的激烈竞争,信托公司信托报酬率逐年降低,2014年信托行业平均年化综合信托报酬率为0.51%,较2013年下降了0.2个百分点,信托报酬率呈递减趋势。一般而言,主动管理信托规模在信托资产中占比较高的公司加权年化信托报酬率也较高。加权年化信托报酬率排名前10位的公司中,杭工商信托、华信信托、爱建信托和东莞信托都在1.8%以上,达行业平均水平0.74%的两倍以上。
加权年化信托报酬率排名前十的公司
2。信托业务收入
信托业务收入主要体现为信托公司从信托业务中收取的各项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在信托资产规模增速放缓的大趋势下,信托行业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速也随之放缓。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排名前10位的公司来看,中融信托、中信信托和平安信托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是其余公司的两倍。增长率方面,居规模前10位的公司中,安信信托、重庆信托和平安信托增长较快,分别达110.86%、100.15%和45.87%。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来看,新华信托、西藏信托、中江信托、安信信托和北京信托占比较高,信托主业地位较为突出。
第三部分
固有业务发展情况
信托公司固有业务主要涵盖金融产品投资、贷款、金融股权投资、自用固定资产投资等领域,各家机构的经营运作模式和业务侧重点有较大差异。因此,本文简略选择自营业务收入、固有资产不良率两项指标来反映信托公司固有业务运作的效率。
一、固有业务收入
总体来看,68家信托公司的固有业务以获取投资收益为主,利息收入次之,行业固有业务收入呈稳定增长态势,这有利于信托公司优化自身资产配置和提高抗风险的能力。从2014年固有业务收入绝对规模看,排名前5位的公司分别为华润信托、重庆信托、中诚信托、平安信托和华信信托,特别是华润信托固有业务收入规模达到22亿元左右,主要是所持国信证券带来的良好投资回报。在自营业务收入排名前10位的信托公司中,华能信托、上海信托、中融信托和兴业信托增速都超过150%,分别为262.98%、181.25%、171.21%和156.28%。
固有业务收入排名前十的公司
二、固有资产不良率
固有资产不良率主要反映信托公司固有资产的信用风险状况。目前信托行业固有资产不良资产规模和不良率总体相对较低,行业平均不良资产规模约为6040万元,行业固有资产不良率平均为3%。固有不良资产规模较大的十家信托公司占行业总体不良资产的81.03%。2014年,固有不良资产排名前10位的公司为,新华信托、长安信托、中信信托、五矿信托、中泰信托、外贸信托、山东信托、华宸信托、昆仑信托、华润信托。
第四部分创新转型成果
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充分发挥“多方式运用、跨市场配置”的灵活经营体制,对于信托业转型有着重要意义。2014年4月8日,银监会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银监办发〔2014〕99号)明确提出了信托业转型发展的目标和路径。可以认为,2014年是信托行业全面布局转型发展的“元年”。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围绕99号文中监管层鼓励的转型方向,信托公司取得了哪些创新成果,开展了哪些特色业务?
在每年的信托年报中,转型创新也都是各家信托公司主要着墨之处。从2014年报看,涉及创新议题的信托公司共42家,有25家未涉及该部分内容。

⑵ 信托公司 为什么增加注册资本

信托公司的此轮增资潮起于2011年
彼时《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开始实施,信托公司的资本金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信托公司的净资本不低于2亿元,净资本不得低于各项风险资本之和的100%,净资本不得低于净资产的40%。这一政策意味着,信托公司的展业规模直接与公司净资本挂钩。因此,在拓展展业空间的强大需求之下,信托公司纷纷增加注册资本金。

⑶ 中铁信托净资产多少社保资金可以购买吗

中铁信托,在国内的排名基本靠前,所以对于中铁信托的安全性可以放心。
信托公司是起着中间作用,假如项目不如预期那么又信托公司进行拍卖。
信托公司在国内是类似银行一样的纯在。 所以基本不会倒闭。 这点与国外不同,所以你大可以放心了~
中铁信托·都江堰工投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年化收益率 : 9.8%/年
还款来源 : 都江堰财政局

⑷ 中国信托业发展历史有哪些

中国的信托业始于20世纪初的上海。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家专业信托投资机构——中国通商信托公司,1935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央信托总局。新中国建立至1979年以前,金融信托因为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信托没有能得到发展。

1979年10月,国内第一家信托机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宣告成立,此后,从中央银行到各专业银行及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纷纷办起各种形式的信托投资公司,到1988年达到最高峰时共有1000多家,总资产达到6000多亿,占到当时金融总资产的10%。

我国信托业发展的几起几落有其客观原因:

诞生时缺乏基础,一是缺乏一定的市场需求和经济基础。“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是信托的基本功能,因此信托生存的首要条件是有“财”可理。建国以来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采取的是高积累、高投资、低工资、低收入的政策,民间基本上无可理之财。二是缺乏健全的社会信用基础。

信托“以信任为基础”,信任关系的确立和稳定是信托赖以生存的土壤。我国社会信用关系尚缺乏刚性,信用链条十分脆弱,契约意识较差;总体而言,信用基础仍十分薄弱,制度建设滞后,不完备。


直到2001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正式施行,我国的信托制度才初步确立。在此之前没有一部专门的信托法,也无其他明确信托关系的法律规范。这使信托机构的活动长期缺乏权威的基本准则,令信托业的发展陷入歧途。这些年来,信托公司主要从事银行存贷业务、证券业务和实业投资业务,没有集中到“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主业上来。

⑸ 华宝信托投资公司的公司大事记

2011年
1月,经股东增资,华宝信托注册资本由10亿元增加至20亿元(含1500万美元)。
1月,华宝信托与中小企业之“张江聚惠”荣获2010年宝钢集团首届社会责任案例发布会三等奖。
3月7日,华宝信托第一只自主管理的阳光私募产品“宝晟”1期成立。
4月1日,华宝信托推出国内首个结构化TOT资金池产品“时节·好雨”1号,为信托产品基金化、长期化的创新之作。
4月,华宝信托研发并推出市场上首款保证收益型薪酬福利信托计划——乐享人生,该产品能够吸引更多有保本需求的客户,巩固并扩大公司在薪酬福利信托计划领域的品牌优势。11月,华宝信托凭借该产品中标丰田(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储蓄计划。
4月,华宝信托信息技术部启动公司2011年重点信息化建设项目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
6月17日,华宝信托在《上海证券报》主办的第五届“诚信托”奖评选中荣获“诚信托”卓越公司奖,并凭借响应政府民生政策的长兴岛配套商品房项目公司投资资金信托荣获价值信托产品奖。
8月1日,华宝信托推出面向高端个人客户及机构客户的《华宝财富》双月刊,电子版同步上线。
8月26日,华宝信托在《证券时报》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优秀信托公司颁奖典礼”上荣获最重头的“中国优秀信托公司”奖。
8月,华宝信托制定了《华宝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2011-2015战略发展规划》,明确了公司的战略定位,为公司未来五年发展指明了方向。
l 9月,华宝信托在行业内率先推出具有综合财富管理功能的创新型信托产品“宝幡”系列伞型资金信托计划。
l 11月5日,华宝信托举办“风雨同舟·相携六年——华宝信托2011私募基金精英座谈会”。
l 11月10日,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华宝信托成为国内首家获得股指期货交易业务资格的信托公司,公司股指期货信托产品第一单也同时获批。
l 11月18日-20日,华宝信托参加由《理财周刊》社主办的第九届上海理财博览会,并获得承办方颁发的最受欢迎理财产品奖。
l 1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批准华宝信托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l 12月,在中国人民银行2011年度上海市中资金融机构金融统计工作考核评比中,华宝信托荣获中资法人金融机构统计工作一等奖。
2010年
2月,长兴岛配套商品房信托项目启动,积极为保障房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尝试配套商品房、经济适用房项目的投资。
5月,公益信托取得重大进展,为中国青年创业基金会设立的信托运作平稳,“捡回珍珠”计划稳步推进,得到监管部门、行业及社会的认可。5月,公司全新的司标、英文名称、平面广告等视觉识别系统正式启用。
6月,在《上海证券报》主办的第四届“诚信托”评选中,荣获“2009年度诚信托·卓越公司奖”。
7月,公司管理信托资产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
8月,由《证券时报》社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优秀信托公司评选”中,公司荣获“中国优秀信托公司”称号,信托投资银行部高级项目经理韩立慧荣获“中国优秀信托经理”称号,“宝盈稳健组合投资资金信托”产品获评为“最佳组合投资信托产品”,“张江聚惠1号/2号担保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被评为“最佳信托贷款产品”,“华宝信托企业年金计划”被评为“最具影响力品牌(产品)”。
12月,因华宝投资有限公司对华宝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增资,公司对华宝证券持股比例由99.922%降至40.559%,我司对华宝证券由控股转为参股。
12月,与农业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农业银行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密切。
12月,业内首创的员工福利投资产品——利得宝集合资金信托的设计开发顺利完成,并通过监管部门创新产品报批。
公司受托管理的宝钢年金在2010年上证指数全年下跌14.31%的市场环境下,仍然取得了6.81%的投资收益率,远高于年金市场平均水平。
贯彻产融结合的精神,先后完成湛江龙腾物流贷款、宝钢金属信托贷款、宁波钢铁信托贷款,筹集资金约人民币12亿元,宝钢集团罗泾项目应收账款3期发行成功,募集资金约25亿。挖掘与宝钢建筑设计工程研究院的业务特点及运作优势,探索房地产金融业务和钢结构EPC业务产融结合模式,打造绿色地产基金概念。
2009年
与工商银行合作发行“精赢”系列证券投资产品,募集信托资金3.54亿元,全年募集主动管理类信托投资资金41.87亿元。
l 向铁道部、宝钢集团等优质企业提供信托融资业务264亿元,截至到2009年末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达462亿元,为历史最高。
l 主动管理高费率信托融资业务取得突破,完成新湖中宝、广汇股份、荣盛发展、上海绿城等多个优质资产抵质押信托融资项目,其中广汇二期的投资者年化收益率达20%。
l 与多家知名中介机构一起,依托国内知名地产集团,积极参与推进我国首批REITs产品创新试点工作。
l 与中国银行合作推出乐逸人生员工福利管理信托计划产品。
l 正式运作宝钢集团有限公司10万职工的企业年金计划。
l 在第三届“诚信托”评选中,获得主办方设置的唯一一项级别最高的综合类奖项——“诚信托—TOP大奖”。
l 《利润中心激励方案的构建与实施》荣获“2009年上海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选二等奖。
2008年
l 再次与四大行合作推出“2008年本利丰第十期基金精选产品”。
l 分别与招商银行、东亚银行、农业银行合作发行了银行理财产品对接上汽金融信贷资产的单一资金信托项目。与东亚银行的合作为国内首单外资银行银信合作信托型理财产品业务。
l 发行“通元2008年第一期个人汽车抵押贷款证券化信托” 、“招元2008年第一期信贷资产证券化项目”。
l 与交通银行合作推出“得利宝--天蓝”新股随心打产品,获得2007年度“十大银行理财产品”奖项。
l 与深圳发展银行合作推出“聚财宝”腾越计划新股随新打产品。
l 获得中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法国阿海珐输配电(中国)、雅培(中国)等公司的员工福利项目。
l 作为受托人发起设立了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太平洋盛世华宝企业年金计划。
l 获得“大宗交易系统合格投资者”资格证书,在上海本地信托公司中,仅两家信托公司获得首批资格。
l 获得第二届“诚信托”中国最佳信托公司评选之“最佳创新奖”和“最佳信托经理”等称号。
l 公司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500,000元,连续二次组织员工共捐款434,320元,另外广大共产党员踊跃交纳“特殊党费”92,600元。
l 举办“华宝公司首届职工运动会”和举行华宝一家亲“公司日”暨十周年庆活动。
2007年
l 与工商银行推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发行的第一支基金优选(FOF)产品,获得2007年度“十大银行理财产品”奖项,并在“首届中国最佳银行理财产品”评选中获得“最佳银行理财产品奖”。
l 与兴业银行合作发行适合低风险偏好投资者的保本策略股票投资型信托产品。
l 与交通银行合作在全国范围发行“得利宝天蓝--新股随心打”人民币理财新品。
l 发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托”。
l 成为兴业银行企业年金计划的账户管理人及澳大利亚必和必拓(BHP Billiton)中国公司企业年金项目的账户管理人和受托人。
l 通过竞标获得一批外资企业、国有大型企业的信托型员工福利计划管理项目。
l 完成福建省龙岩、莆田、漳州三市社保经办机构管理的原有企业年金(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整体移交项目。
l “中华企业债权信托优先受益权转让及回购信托产品”、“华宝-聚金证券投资资金信托产品第一号”进入2006年度创新力排名榜前十名。l 分别荣获“第二届优秀信托公司”、“诚信托―2006年中国最佳信托公司”评选之“最优秀信托公司”、“中国最佳信托公司”、“最佳证券信托计划”、“最佳公益信托计划”、“最值得尊敬的信托业领袖”(占兴华)和“最佳信托经理”(蒋高峰、白洋)等称号。
l 首家通过重新登记,更名为“华宝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l 富成证券经纪有限公司更名为“华宝证券经纪有限责任公司”。
2006年
l 与上海世博土地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信托贷款合同。
l 结构化证券投资信托计划资产规模大幅增张,市场份额领先。
l 完成外资在国内最大的啤酒并购案――雪津啤酒股权信托项目。
l 获得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
l 做成国内首家外商独资企业(艾利)企业年金计划。
l 在“首届优秀信托公司评选”中,荣获“最佳知名品牌”、“最佳证券信托计划”和“最佳信托经理”(蒋高峰)三项大奖。
2005年
l 发行公司首个结构化证券投资信托计划,并形成华宝“点金”产品系列。
l 发行宝钢新日铁1800冷轧项目贷款信托计划。
l 获得企业年金“法人受托机构”和“账户管理人”两项业务资格。
2004年
l 发行首只基金优选套利投资(FOF)资金信托计划。
l 继招商银行法人股投资信托计划后,再次推出皖能电力、长电科技法人股投资信托产品。
l 发行民生银行股权质押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2003年
l 完成公司首个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发行,并推出“安心宝”系列信托计划,标志公司正式涉足高端个人理财领域。
l 首次开展信贷资产转让业务(南方希望)。
l 与上海市企业年金中心合作,首次参与社会企业年金管理工作。
l 首家由中资信托公司和外方资产管理公司联合发起设立的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华宝兴业基金管理公司正式开业。
2002年
l 成为2002年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记帐式国债承销团成员。
l 公司参股36.82%的富成证券经纪有限公司正式开业。
2001年
l 第一批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核准“重新登记”,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10亿元(其中美元1500万)。
l 获得中国证监会“筹建经纪公司方案的批复”。
2000年
l 完成了宝钢债券的销售工作。
l 首次被上海市税务局评为“A”级纳税单位。
1999年
l 承担梅山债券、东风汽车债券和浦东建设债券承销、分销工作。
l 担任宝钢钢管股份公司和三家上市公司的财务顾问。
1998年
l 华宝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增资、更名、迁址,正式成立并开始营业。

⑹ 世茂首次直面社会投资人,近60亿规模信托计划寻求展期

近期在资产处置方面收获颇丰且多笔债务展期成功的世茂,颇有触底反弹的迹象,但一笔即将到期的信托计划却暴露了事件的另一面。

2月16日,第一财经获悉,就原本将于今年7月中旬完成偿付的“中信信托·深圳龙岗融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世茂集团董事会副主席及总裁许世坛、执行董事吕翼与投资人进行了一场线上沟通。据悉,这是世茂集团实控人及管理层首次面向社会投资人展开交流。

据吕翼介绍,截至2022年2月15日,该信托计划本金余额合计约59.94亿元,分别为于2月17日到期的12.94亿元,4月-8月陆续到期的合计47亿元。世茂方面就此给出的展期计划将兑付时间拉长至2024年。

吕翼称,该项目在相关方面的帮助下接触了大量国企,包括深投控、深业集团等前来调研座谈,也先后接洽了部分AMC公司,“只要销售形势有好转,或者融资方面得到改善,我们会加大还款力度”。

许世坛强调,上述兑付方案仅为保底方案,是在未考虑市场好转、融资好转等情况下提出的,“我们也承诺了,如果现金流这些有改善,肯定加大兑现的力度,绝对不会逃避。”

知情人士透露,世茂提出的兑付方案最终是否能获得通过,仍需等待2月17日最终的投票结果。

请求展期至2024

据投资人提供给第一财经的信息显示,中信信托·深圳龙岗融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成立于2020年7月17日,规模共87亿元,信托期限不超过36个月,分为ABCDE类产品。

该募资规模颇为庞大的信托计划,其资金是用于受让福建世茂瑞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瑞盈”)持有的对深圳世茂新里程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世茂新里程”)的借款债权,最终用于支持深圳龙岗深港国际中心综合体项目项下地块10二期公寓项目、地块1一期商办项目的开发。

一份2021年12月中旬出具的“项目进度说明”显示,彼时信托计划的存续规模为62亿元,已结束受益权规模为25亿元。具体来看,A类规模为10亿元,于2021年2月8日提前结束;B类规模为15亿元,于2021年10月18日到期结束。

公开信息显示,上市公司今世缘、云意电气等上市公司都曾购买该产品,年化收益率为7.40%,2021年时均已从项目中退出。

吕翼在2月16日的交流会上介绍,截至2022年2月15日,该信托计划本金余额合计约59.94亿元,分别为于2月17日到期的12.94亿元,4月-8月陆续到期的合计47亿元。

对于无法如期兑付的原因,吕翼解释称:“一方面由于地产的销售市场全面遇冷,去化情况不佳,另一方面项目体量大,开发周期相对比较长,目前估计2022年可实现的销售回款在8.9亿元,所以清偿全部贷款是面临巨大压力的,”吕翼还表示,“但项目剩余货值对于贷款本息的覆盖率还是比较高的,所以特别向中信信托以及各位投资者申请展期。”

据投资人透露,世茂方面此前与中信信托沟通时,给出的兑付计划为每个工作日偿还1000万元,预计展期时间超2年。彼时,投资人并未接受该展期计划。

今日给出的展期计划也要在2024年完成最终兑付。

具体来看,针对2月17日即将到期的12.94亿元,世茂方面将归还本金的10%,对应的5200万利息于本月底前付清,平均每个工作日支付利息653万元;本息共计1.82亿元。2022年全年,世茂归还贷款本金的25%,即14.99亿元,以及利息约5.09亿元,本息合计20.08亿;2023年全年,归还本金的35%,即20.98亿元,本息合计24.32亿元;2024年全年归还本金40%,即23.98亿元,本息合计25.14亿元。

“为了保证项目能够如期的推进,我们也向政府汇报了项目遇到的困难,也正积极地与实力强劲的国企洽谈合作,同时我们也会加快推动项目的运营和销售,争取在延续期内完成还款。”据吕翼透露,此前深投控、深业集团等在内的国资曾来进行调研座谈,也曾先后接洽了中建总公司和部分AMC公司。

深圳市场低迷影响项目去化

据第一财经获取的该信托计划推介资料显示,深圳世茂新里程成立于2017年11月,用于深圳市龙岗深港国际中心项目的开发建设,世茂股份持有其51%股权,世茂建设持股约19%;福建世茂瑞盈则由世茂集团间接持股50%。

同时,该信托计划的增信措施包括,世茂深圳深港国际中心项目下属的10宗地块作为土地抵押,涉及地块总建筑面积85.16万平方米,其中,可售物业32.32万平方米;项目公司深圳世茂新里程100%股权质押予中信信托;而世茂集团及上海世茂建设提供保证担保。

此处的深圳龙岗深港国际中心综合体,此前已出现在世茂集团待售资产清单中,业态丰富,包括办公、商业、酒店、公寓、学校、公建配套等;整体的评估值为51.43亿元,融资余额达到92.7亿元;总货值合计约629.04亿元。不过,该超级综合体中的600米超高层并不在上述10宗抵押地块中。

另据上述2021年12月份的项目进度说明显示,2021年12月中旬时,地块10因需要进行预售已办理解押(按照深圳当地政策,办理预售证必须进行解押),其余9宗地块仍抵押中。

地块10即为该项目的二期公寓,其销售回款也正是该信托计划的还款来源之一。但目前来看,二期公寓的销售情况并不算理想。

据深圳市房地产信息平台显示,该项目2021年11月26日获批预售,共有186套商务公寓,备案均约为4.7万/平方米,但目前签订了买卖合同并已完成备案的房源仅8套。

过去几个月,为了缓解现金流的压力,世茂不断处置资产回笼现金。较早之前,市场流传的世茂待售资产清单中已有多处核心资产出售,包括上海外滩茂悦、上海黄浦路一宗地块、广州亚运村项目股权等。不完全统计显示,目前世茂合计回笼资金约百亿元。

16日的投资者交流会上,便有投资人提出,处置资产后有很多资金流回,是否可以不将还款来源局限于龙岗项目本身,从集团调配更多资金进行兑付。

对此,许世坛表示,项目今年的回款预计共有9亿,而给出兑付计划远远超过了回款数额,“其他资产处置是要还掉原来的融资,并交税的,并不是处置多少就有多少钱,实际上金额还是很有限的。”

⑺ 重庆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的企业历程

2012年8月
公司荣获第六届“诚信托·卓越公司奖”,由《上海证券报》社主办的“第五届诚信托”颁奖暨2012中国信托业峰会在上海举行,重庆信托以突出的经营业绩和良好的成长性荣获综合类大奖“诚信托·卓越公司奖”
2012年8月
重庆市国资委按照财政部公布的《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办法》和《2011年度金融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依据我公司2011年度财务会计报表中相关财务指标,对我公司进行绩效评价。我公司绩效评价结果为A级优等
2012年6月
公司获重庆市国资委授予的“国企新闻奖 优秀奖”
2012年4月
公司获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的“独立企业纳税50强”
2012年1月
公司获市国资委授予的“国企贡献奖”
2011年8月
公司参加《证券时报》第四届“中国优秀信托公司”评选,被评为“中国最具区域影响力信托公司”
2011年8月
公司向中华思源扶贫基金会捐赠2121.41万元
2011年7月
公司向绿化长江重庆行动定向捐赠100万元(共计捐款400万元)
2011年6月
公司参加《上海证券报》第五届“诚信托”评选,获“诚信托·卓越公司奖”
2011年5月
公司对口帮扶酉阳县板桥村整村脱贫,支付帮扶资金150万元
2011年4月
重庆信托被重庆市政府评为“2010年度重庆市独立企业纳税50强”
2011年4月
公司首席执行官翁振杰获国务院批准,享受2010年政府特殊津贴
2011年2月
公司和信托业务二部同时荣获2010年重庆市“国企贡献奖”
2011年1月
公司向重庆市政府捐赠危旧房改造项目全部信托报酬累计达3000多万元
2010年12月
公司成功完成第三次增资扩股,注册资本金增加到24.3873亿元,资本规模居全国第二
2010年6月
公司荣获全国“最具区域影响力信托公司”和“最具影响力品牌”2项荣誉
2009年12月
公司首席执行官翁振杰荣获“2009年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
2009年11月
公司被评为“重庆市文明单位”
2009年10月
何玉柏董事长被评为“重庆市劳动模范”
2009年10月
公司成功发起成立全国最大公益信托“金色盾牌 重庆人民警察英烈救助基金公益信托”,首期募集规模1.07亿元
2009年9月
公司综合排名跃居全国信托公司第五位、西部第一位
2009年5月
翁振杰首席执行官主持的08年度招标课题《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交易模式及退出机制研究》荣获二等奖
2009年2月
公司荣获重庆市2008年“国企贡献奖”
2009年1月
公司荣获重庆市2008年“金融贡献一等奖”
2008年12月
公司不良资产率降为0,并连续两年税后利润突破5亿元
2008年12月
公司荣获2008全国金融企业慈善榜“信托业突出贡献奖”
2008年12月
重庆路桥公司投资建设的嘉华大桥工程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荣誉“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奖
2008年11月
公司为危旧房改造筹集的50亿元资金正式交付,市政府黄奇帆常务副市长出席交付仪式并作重要讲话
2008年8月
重庆路桥投资建设的嘉华大桥工程,荣获“2008年度重庆市市政工程金杯奖”
2008年6月
公司“渝信网下新股配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获全国“最佳信托产品”奖
2008年5月
公司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100万元
2008年2月
公司被评为“重庆市金融贡献一等奖”
2008年2月
重庆三峡银行举行授牌庆典,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授牌
2008年1月
公司迁入较场口“重庆信托大楼”办公
2007年12月
公司累计管理信托资产385.22亿元,累计为客户创造收益21.98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5.09亿元
2007年12月
公司不良资产率接近于0,净资产收益率达29.65%
2007年12月
公司成功重组万州商业银行(后更名为重庆三峡银行)
2007年10月
经中国银监会批准,公司获批新的金融牌照并正式更名为“重庆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2007年7月
公司综合排名位列《2006年中国信托投资公司排名榜》第9名
2007年6月
公司荣获由上海证券报主办的“诚信托-2006中国最佳信托公司评选”的“最具发展潜力奖”
2007年4月
公司被评为“重庆市贡献突出的国有企业”
2007年1月初
公司提前成功兑付14.588亿元的渝涪高速股权信托
2006年12月
公司累计管理信托资产164.8亿元,全年实现利润1.61亿元
2006年8月
公司发行的“龙湖·西城天街资金信托计划”荣获证券时报首届优秀信托公司“最佳房地产信托计划奖”
2005年12月
公司彻底还清历史遗留债务,不良资产率降至4.5%
2005年12月
公司控股的益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开业
2005年10月
公司控股的重庆路桥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公司持有限售股1.858亿股,持股比例59.9%
2004年12月
公司成功增资到16.3373亿元,资本金规模位于全国信托行业前列、西部第一
2003年11月
公司以58.5亿元收购渝涪高速公路,持有重庆渝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70%的股份。并成功推出“渝涪高速公路股权信托”项目,创全国同类产品发行规模之最。
2003年10月
公司控股企业重庆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成为重庆市商业银行第二大股东
2003年9月
公司主发起的益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获中国证监会批准筹建
2002年7月
在全国首批推出集合资金信托产品“教育信托”项目
2002年2月
公司改制重组为重庆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10.3373亿元,为市属国有重点企业
1999年5月7日
公司发起设立“西南证券有限公司”,持股33.03%
1998年9月3日
公司控股“重庆路桥”,持有重庆路桥70.97%的股权
1984年10月4日
重庆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金3500万元人民币

⑻ 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国有独资时代的北京国际信托投资公司(1984-1999)
这一历史阶段中,公司作为北京市人民政府独资的金融机构,主要围绕北京市改革开放、扩大对外经济交往、服从服务于北京市经济建设,通过开展国际金融业务、投融资业务、担保业务、证券业务,在承办市政府交办的投资、贷款、担保项目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在开办中外合资企业、拓展海内外业务、融通建设资金、促进北京市扩大开放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高质量的金融服务,积累了丰富的金融服务经验,并赢得了良好信誉。这期间公司开展的主要业务体现了公司以政府信誉为背景、承办政府指定项目、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早期业务特点,是九十年代信托行业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和缩影。 增资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00-2001)
2000年,北京信托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根据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北京信托于跨世纪之初,在全国信托行业规范整顿中,在北京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率先进行增资改制并取得成功,引入了国内航天科技、石油化工、钢铁冶炼、高新技术等领域的若干具有雄厚实力的企业资本,成为由多家知名企业参股、跨地区、多种经济成分组成的股份制金融企业,公司更名为北京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增资改制,使公司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向更具活力和效率的方向转化,开拓受托理财的信托业务、参与市场竞争、服务首都经济建设的能力得到增强,为公司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新型信托业务不断展开(2002至今)
2002年3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北京信托重新登记,公司获得了新型信托市场的准入资格。在《信托法》的规范指引下,公司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原有信托业务的清理,及时调整经营策略,迅速开展了以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为职能,以资产管理为特征的新型信托业务。2002年9月,北京信托面向社会成功推出首个新型信托产品-北京朝阳商务中心区CBD 信托计划,其标志着以新型信托业务为核心的业务创新工作在北京信托全面展开。在随后的几年内,公司信托核心业务不断创新并加速拓展,截至2008年末,公司受托管理的信托财产余额为621亿元,是新型信托业务起步初期受托管理信托财产余额的30倍。自2002年开展新型信托业务以来,公司管理信托财产规模累计达2000亿元,累计开发信托项目829个,到期的569个信托项目全部安全结束,累计分配信托收益63亿元。与此相适应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完善,经过2007年公司新的战略重组,使得公司股权结构不断优化,以合规和风险控制为核心的内控体系不断健全。北京信托已经成为一家资产质量高、流动性良好、抗风险能力强,以追求并实现投资人、受益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拥有众多高端优质客户资源的金融机构。
公司事件
唯一一家北京市属的信托公司——北京信托亮相于金博会。在展台前记者看到了“北京CBD土地开发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北京信托财富管理总部经理江方介绍,这是公司在2002年率先发行的全国第二个、全北京第一个信托产品,由于当时的收益率相对存款较高,募集资金达6亿元,信托资金直接用于CBD核心区的开发建设,开创了以信托方式引入社会资金参与经济建设的先河。
2008年末上海证券报公布的信托公司理财能力年终大排名,在六个单项排名中,北京信托在信托产品规模、风险控制、专业能力、信息透明度四项排列行业前十名之内,理财能力综合排名第二。

⑼ 国内外机构投资者发展的情况,以及其对证券市场稳定产生的重大作用。

●2001年“6·14”后,市场环境出现较大变化,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也出现变化,即市场结构从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转变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

●1999年沪深两市月均换手率为33.97%,到2002年换手率降为20.39%。这至少反映出投资者有长期持股的趋势。

●基金作为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其持股从相对集中走向相对分散。基金过度分散化投资不但不能够起到风险防范的作用,而且有可能陷入分散化投资风险。

●今年,主流券商一般都调低了盈利预期,更加注重深入研究市场趋势、上市公司、竞争对手,采取建立适度分散、重点持有具有长期投资价值股票的投资组合模型及波段滚动操作的手法。(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选择“6·14”为转折点的一点考虑

证券市场经历了从散户投资者为主体到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结构转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文将2001年“6·14”沪深综指同时达到最高点这天作为市场结构转变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但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

散户时代市场操作特点

一、2001年“6·14”以前,市场投资者结构中的主体是散户

1991—1998年,散户是沪深证券市场的主要力量。此间,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基金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不仅开户数量少,而且资金投向也不仅仅是在证券市场,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资金投向了房地产等领域。到1998年,管理层意识到一个稳定的证券市场必须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特别是1999年政府允许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上市公司等三类企业资金进入股票市场,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开始了由散户投资者为主体向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迅速演变的过程。

二、散户时代证券市场的主流操作特征是投机

1、股价波动大

2001年“6·14”以前的沪深证券市场,谈的最多的是机构投资者的坐庄、散户投资者的跟庄、股评的“套住庄家”,热衷于研究庄家行为。还有一些主力机构操纵市场,引起股价巨幅震荡。(详见表1)

2、投机气氛浓厚

在以散户投资者为主体的市场环境中,一些机构投资者是市场的操纵者。部分机构通过对倒、拉抬股价,或者与上市公司联手炒作。一些机构对上市公司的重点投资和股价拔高,并不是出于对其投资价值的本意认可,而主要是为了从二级市场的炒作中获利以及扩大圈钱规模的需要。通过部分机构投资者与散户投资者的博弈,形成诸如“中科系”等许多颇具规模的机构大鳄。在市场行为表现上,“6·14”之前市场换手率极高,1996年达到最高峰时,沪深两市换手率分别为760%和950%;到2001年6月才逐渐下降为126%和132%,仍比发达国家高出许多。沪深股市换手率极高的特点,足以说明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股票时间短,存在着较普遍的炒作现象(见表3)。

3、由于信息不对称,违法操纵行为比较突出

由于当时股市深层机制存在缺陷,信息披露还不规范,上市公司造假行为时有发生。有的机构利用信息不对称,集中资金优势,凭借有利的交易地位和交易手段操纵市场。据统计,我国上市公司中三年内平均一家公司发生过两次大型的资产重组事件,个别上市公司频繁重组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在二级市场配合股价炒作的需要、满足增发配股的要求、大股东将上市公司的资产更彻底地据为己有等。需要司法介入立案查处的先后有亿安科技股价操纵案、银广夏财务造假案、中科创业内幕交易和股价操纵案等。

机构投资成为主流

一、市场和监管环境出现重大变化

“6·14”后,市场和监管环境出现较大变化,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也出现质的变化,即市场结构从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转变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

从监管方面来看,管理层对证券市场采取了严厉的监管措施,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从市场角度看,从2001年6月开始,沪深综指开始大幅度调整,到2001年12月底,沪深综指均下跌1/3以上。在市场和监管出现重大变化的环境里,证券市场结构也悄然出现变化,机构越来越成为证券市场投资的主体。

二、“看得见的手”培育机构投资者

沪深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块:一块是政府力量推动型的机构投资者发展;另一块是民间力量推动型的的机构投资者发展。政府力量推动的机构投资者包括证券公司、基金、信托投资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

证券公司 到今年11月底,国内证券公司数量上已经达到124家,注册资本为1043亿元。此外,一些券商还存在一些不同形式的委托理财资金。

基金 截至11月底,国内封闭式基金数量增加到54只,其规模也将近800亿元。除了封闭式基金外,到现在为止,共有17只开放式基金,其规模达到560多亿元。而且,根据目前开放式基金发行和发展态势,相信今后将有更多的开放式基金进入证券市场。

信托公司 到2002年,被保留的信托投资公司为57家。就这些信托投资公司本身的资本金而言,57家信托投资公司资本金应该在600亿元左右(平均每家10亿元左右)。根据“自用固定资产和股权投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80%”的原则,简单估计其可投资于证券市场的自有资金在480亿元左右。此外,信托投资公司可以将受托资金投资于证券,其可用规模应该与自有资金相当,大约为500亿左右。

保险基金和社保资金

至2002年11月底,全国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6167亿元。以平均入市规模为10%计算,国内保险资金可投资于股市的资金大约为610多亿元。另外,还有投资理财型险种的保费,它可以100%投入股市,这个规模大概在400亿左右。合计2002年11月全国社保资金规模约为1000亿元。

三、机构投资者成为市场主流

1、国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从国外市场来看,证券市场的潮流应该是机构占主导。美国、英国等是保险资金、共同基金和养老基金等稳定持有股市绝大部分股份;日本等则是法人机构相互持股,也是机构占据主导地位。而且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有增无减。美国机构投资者占美国总股本的比重由1950年的7.2%上升到2001年三季度末的46.7%-。其中,养老基金由0.8%上升到19.8%,共同基金由2%上升到17.9%,保险公司由3.3%上升到7.3%。

2、沪深开户数构成及其变化趋势

从机构数量、机构规模和市场换手率三者可以反映证券市场是否由机构占主导。目前,机构投资规模大约在10000亿元左右,是目前市场流通市值的76.65%,反映了一个机构时代的特征。

从开户数量看,目前市场也开始呈现机构占据主导地位的特征。从1995年到2002年,机构开户数占总开户数的比例一直在上升(表2),尤其是新开户的增长率更有明显的变化。

3、换手率在逐渐下降

换手率也是反映证券市场结构的一个重要的特征。表3所列是1999年至2002年间沪深市值、流通市值和换手率的一些情况。一般而言,换手率越高,资金进出就越频繁。而频繁资金的进出绝大部分是小资金运动的结果,大资金则难以频繁换手和进行频繁资金运动。从表3可见,1999年沪深两市月换手率为33.97%,到2002年12月换手率降为20.39%。当然,也不排除换手率的下降是由于市场不景气的结果。但是,这至少反映出投资者有长期持股的趋势。

种种迹象表明,证券市场结构正在出现重大变化,即从过去的个人投资者为主体转变为机构投资者为主体。

基金陷入分散化投资风险

结构发生变化,机构投资者的主流操作行为也因此发生重大的转变。基金作为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其持股从相对集中走向相对分散。

一、持股集中度降低

一般而言,持股集中度越高,机构就越有可能重仓持有某一家或者数家上市公司股票。反之,机构持股就有可能相对均匀。根据我们的分析,从1998年12月到2002年9月基金的持股集中度在不断下降。以基金开元为例,1998年12月持股集中度为76.45%,到了2002年9月基金开元的持股集中度降为42.28%。整体上,从1998年到2002年9月基金持股平均集中度总体也在不断下降,1998年12月基金整体持股集中度为61%,1999年12月为55.37%,2000年12月为60.75%,-,2001年12月为59.12%,2002年9月下降为42.96%。持股集中度的降低说明现在基金更多地不是将投资于证券市场的资金集中投资于某一只或者某几只股票上,而是采取分散策略,将资金均匀或者相对均匀地投资于各基金组合之中,这点从后面的持股数量分析中也可以看出。

二、投资越来越分散

基金操作变化之二就是投资越来越分散。考察一下基金近年持股数量,就会发现这一趋势。2000年11月,23家基金平均持股家数为66.39家,到2002年6月52家基金(含开放式基金)的平均持股家数为124.6家,将近翻了一番。持股家数的增多说明基金投资越来越分散,组合投资越来越成为基金投资的主流,同时也反映基金投资行为越来越谨慎。从相对分散和相对集中收益率来看,如果以持股的家数超过124.6家为分散投资基金,持股家数少于124.6家为相对集中投资基金,则2002年中期16家分散投资基金中有5家实现盈利,盈利比例为31.25%;反之,35家相对集中投资基金中有8家实现盈利,盈利比例为22.86%。分散投资基金盈利能力相对好于集中持股基金盈利能力。

三、过度分散化投资能不能降低风险

分散投资究竟能否降低基金的投资风险呢?根据对基金的分析,我们认为,目前的市场结构情况下过度分散投资不能降低基金的风险。

据统计,在扣除上证综指和深证综指的涨跌幅后,我们发现在持股相对集中的时期,基金的业绩明显好于持股相对分散的时期。以基金总收入同比增长比例来看,除了2001年6月30日出现指数和基金业绩增长背离外,在持股相对集中时期(1999.12.30—2001.6.30)基金业绩(收入增长率)明显好于大盘指数的涨跌幅度;反之,在持股相对分散时期(2001.6.30—2002.6.30)基金业绩则明显劣于大盘指数的涨跌幅度。据此,我们判断,2001年6月可能是基金投资行为转变的一个分界点。

从同一时期不同的基金表现来看,基金的收益与基金持股数量多少之间会得出一些不同的结论。2002年中期,16家分散投资基金中有5家实现盈利,盈利比例为31.25%;35家相对集中投资基金中有8家实现盈利,盈利比例为22.86%。分散投资基金盈利能力相对好于集中持股基金盈利能力。但是,如果仔细观察这些收益较好的基金,我们会发现持股相对分散且业绩较好的基金有相当一部分是新上市的封闭式基金,如基金丰和、基金鸿阳、基金科瑞等。由于这些基金入市时间较晚、入市时机相对较好,因而在整体业绩上好于老基金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将这些基金排除在外,持股相对分散的基金业绩未必好于持股相对集中的基金。

不难看出,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比较,持股相对集中的基金业绩要好于持股相对分散的基金。这似乎给我们当前的基金操作一个启示:在目前的市场结构下机构投资应该还是以相对集中为主。过度分散化使基金在每只股票上的持股数量相对较少,基本上已经沦落为“大散户”,散户在股市中被动挨打的境况在基金身上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因此,基金过度分散化投资不但不能够起到风险防范的作用,而且有可能陷入过度分散化投资风险。

机构博弈操作特征

一、机构和机构的博弈

市场进入机构博弈时代后,机构面临的主要对手也是机构,彼此相互了解,市场行为和操作手法相似。目前,各类证券投资基金并未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投资理念和操作风格,机构行为散户化使各大基金投资品种雷同化,主要靠小波段、小批量、高频率来获利,侧重于短炒。证券投资基金正失却资金量大、持股集中的优势,并没有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鉴于沪深股市机构主要是基金和券商(目前保险类基金、私募基金基本上还是通过基金管理公司或券商委托理财的方式入市),而且真正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绩优上市公司仍不算多,基金操作采取了极度分散化持股的策略,机构交叉持股情况必然非常严重,所以可供券商选择和建仓的价值型上市公司甚少。对于券商来讲,面对机构与机构的博弈,一方面要调整好心态,在激烈竞争冲击下如何应对来自商业银行、信托、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行业渗透的严峻挑战,已经成为关系到券商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另一方面券商在操作手法上,既要研究券商与基金之间的博弈行为,又要研究券商与券商之间的博弈行为,在一个只有少数人赚钱的博弈中,只有坚持自身操作特色、采取与众不同手法的少数券商才会真正盈利。

二、从券商投资行为看未来机构的操作特征

目前由于机构博弈时代盈利模式尚未形成,各种操作策略和行为的对与错都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实践检验。但是,从2002年强势股的表现来看,大部分强势股的筹码集中,以前券商的操作特征依然存在。只不过是根据政府监管加强、市场波幅减小、换手率降低等特点,主流券商一般都调低了盈利预期,更加注重深入研究市场、上市公司、竞争对手,采取建立适度分散、重点持有具备长期投资价值股票的投资组合模型及波段滚动操作的手法。从2002年以来证券投资基金盈利情况来看,极度分散投资十分被动,目前并不能真正降低风险。因此,在少数人赚钱的市场里,机构未来的博弈策略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迅速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寻找价值投资机会,采取合理分散、适度集中的模式。这一方面可以避免沦为散户,另一方面又可以保持灵活、机动,成为市场少数盈利者。

表1 深市A股1991.12.31—2001.12.31震幅前10名股票
名次 代码 名称 最高价(元) 最低价(元) 震幅(%)
1 000503 海虹控股 80 0.4 19900
2 000008 ST亿安 126.31 3.07 4014.33
3 000534 汕电力A 14.7 0.5 2840
4 000021 深科技A 70 2.4 2816.67
5 000537 南开戈德 50.22 1.95 2475.38
6 000504 赛迪传媒 34.65 1.4 2375
7 000023 深天地A 31.6 1.3 2330.77
8 000502 琼能源 46.35 2.01 2205.97
9 000539 粤电力A 27 1.27 2025.98
10 000035 中科健A 59.2 2.95 1906.78
表2 沪深A股投资者构成(截至沪市2002.10,深市2002.11)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机构(万户) 5.64 7.58 12.48 14.18 18.47
个人(万户) 232 2285 3304 3879 4443
合 计(万户) 1238 2293 3317 3893 4462
机构占总开 0.46 0.33 0.38 0.36 0.41
户比例(%)
年份 2000 2001 2002
机构(万户) 21.48 31.33 35.63
个人(万户) 5081 6461 6761
合 计(万户) 5103 6482 6797
机构占总开 0.42 0.48 0.52
户比例(%)
表3 1999.12-2002.11间沪深两市换手率表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上市公司(个) 949 1088 1160 1220
市值(亿元) 26471 48091 43522 40347
流通市值(亿元) 8214 16088 14463 13047
月均换手率(%) 33.97 41.82 16.93 20.39
表4 基金收入指标与沪深综指比较
2002.6.30 2001.12.31 2001.6.30
净值收益率(%) -6.63 5.87 6.19
总收入同比 -161.5 -79.46 -73.65
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 -5.37 -37.66 -22.42
分红率(%) 13.65
沪市综指涨跌 5.27 -25.79 6.97
幅度(%)
深市综指涨跌 6.52 -27.7 3.55
幅度(%)
2000.12.31 2000.6.30 1999.12.31
净值收益率(%) 41.05 30.6 17.97
总收入同比 125.77 540.34 120.56
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 29.15 15.11 19.17
分红率(%) 90.59 91.97
沪市综指涨跌 7.54 44.26 -19.09
幅度(%)
深市综指涨跌 5.59 47.7 -20.77
幅度(%)

⑽ 为什么信托业重启增资扩股的模式呢

在监管环境较以前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成为业务发展的基础,资本约对信托公司发展带来压力。从业务扩张、资本信用、监管要求和行业竞争等方面综合考虑,信托公司对增资扩股具有诉求。同时,增资也是一把“双刃剑”,应理性面对增资热潮。

行业评级指标对信托公司净资产规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注册资本考核指标方面,100亿元是满分,而大部分公司距离100亿元注册资金有差距,信托公司对提升监管评级有诉求,以满足监管指标要求。

阅读全文

与信托增资三年近600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信托公司岗位层级 浏览:203
海康威视股票历史行情 浏览:105
哈药集团组织机构 浏览:991
冠群旗金融服务 浏览:518
招聘国内期货高手 浏览:613
中色股份薪酬 浏览:226
金融公司的中后台什么意思 浏览:144
广东贵金属回购和销售 浏览:237
期货出现在什么时候 浏览:425
玩股票感觉 浏览:914
期货原油股票 浏览:599
股指期货一点通 浏览:42
民间融资合法化 浏览:370
怎么看个股的融资余额 浏览:980
支持企业融资的工作措施 浏览:129
如何卖股票不 浏览:914
宜兴市金融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地址 浏览:777
金融机构在支持企业复工复产遇到的困难 浏览:489
深圳萨摩耶金融公司地址 浏览:345
再融资新政实行日期 浏览: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