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融资信托 > 2016年旅游投融资报告

2016年旅游投融资报告

发布时间:2022-06-01 14:12:26

A. 旅游项目融资途径有哪些

一、银行来信贷。

二、源私募资本融资。

三、整体项目融资。

四、政策支持性融资。

五、商业信用融资。

六、租赁融资。

七、产权融资。

八、信托融资。

九、国内上市融资。

十、海外融资。

十一、招商引资 (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1)2016年旅游投融资报告扩展阅读:

旅游历史文化资本:

作为旅游资源,往往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如民俗风情、神话传说、历史事件等等。这些资源,是使旅游开发得以深化,并获得灵魂的基础。

就旅游开发而言,这些资源价值很大。但由于这部分资源完全具有精神性,或附着于人类生活之中,或蕴藏于历史记载,或附着于建筑、山水之间,无法进行测量,更无以评估。

总结以上分析,旅游资源是由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构成的,土地及景观是有形资产,土地使用权、景观利用权是无形资产。

从资本的角度看,旅游资源作为被开发利用的对象,同时就构成为资本的投入,其结构可区分为土地资本、景观资本、历史文化资本。其利用方式,则表现为土地使用权和旅游开发经营权。

B. 向旅游发展局申请资金的报告怎么写

1、办理政府专项资金申请,首先要了解哪些产业是政府扶持的对象、有什么具体的规定,自己企业是不是符合申请的条件,不够条件怎样创造条件,申请需要什么材料和程序等等。通常有几种途径去学习和了解:通过政府各部门的网站;通过直接到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与有关人员交谈;通过行业协会,以及协会兴办的一些活动和讲座;通过专家、专业人士以及中介机构。
2、做好申请前的准备工作,或者说考虑怎么样包装自己。包装不是做假,而是通过详细分析、评估本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生产市场方面的优势、劣势,发展潜力,财务状况、把本企业的内在价值充分挖掘出来,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价值发现。另外,多注重增加公司的无形资产,如产品的测试和鉴定;企业标准的制订;专利、商标、著作权的申请;科技成果鉴定;科技进步奖的评选、企业信用的评级;重点新产品的申请;重信誉、守合同的评比;出口创汇企业的评选;然后是ISO9000质量体系认定;高新技术项目(企业)或软件企业的认定等。
3、在了解了有关政策和企业的基本条件大致满足的情况下,就可以按照规定的程序来提交资金申请报告等申请材料,开始进入审核程序。在这过程中,申请材料必须充分准备,政府专项资金申请报告质量一定要高,把企业的内在价值尽可能地反映出来。要使政府了解到你的企业在行业里技术水平是领先的、财务状况是良好的、企业运作是正常的、市场前景是广阔的、管理团队是过硬的。
主要内容如下(不同项目需要自己适当修改):
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包括主管部门、企业性质、现有设施、运营管理模式、组织机构、近三年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等;
2、项目基本情况
包括项目建设背景、建设内容及规模、技术工艺、总投资及资金来源,以及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等;
3、项目市场分析
包括物流市场规模分析,上、下游对接服务企业的协作意向,以及周边其他同类物流企业现状、申报项目实施后市场份额分析等;
4、项目设计方案
包括项目总平面图(要详细标明已有设施和拟建设施)、主要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图等;
5、项目总投资估算、融资方案及财务评价
包括分项详细投资估算表或投资概算表,融资方案中资金来源的详细说明,财务评价中的主要静态和动态经济指标;
6、项目风险分析及控制风险措施
包括项目融资风险、建设风险和运营管理风险及相应的控制风险措施等;
7、项目招标内容
包括土建工程、设备的拟招标规模(数量)和投资额度等。

C. 深度解读两会政府工作报告,2016旅游业如何走向

今年要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我们宏观调控还有创新手段和政策储备,既要立足当前、有针对性地出招,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又要着眼长远、留有后手、谋势蓄势。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加强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统筹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产业、投资、价格等政策工具,采取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4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7800亿元。安排地方专项债券4000亿元,继续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券。我国财政赤字率和政府负债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相对较低,这样的安排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是安全的。
适度扩大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今年将采取三项举措。一是全面实施营改增,从5月1日起,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二是取消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停征和归并一批政府性基金,扩大水利建设基金等免征范围。三是将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从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实施上述政策,今年将比改革前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5000多亿元。同时,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加大对民生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创新财政支出方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该保的一定要保住,该减的一定要减下来。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合理确定增值税中央和地方分享比例。把适合作为地方收入的税种下划给地方,在税政管理权限方面给地方适当放权。进一步压缩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规模,今年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增长12.2%。全面推开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依法实施税收征管。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对财政实力强、债务风险较低的,按法定程序适当增加债务限额。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把每一笔钱都花在明处、用在实处。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今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增长13%左右。要统筹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准备金率、再贷款等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疏通传导机制,降低融资成本,加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三农”等支持。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改革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和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民营银行,启动投贷联动试点。推进股票、债券市场改革和法治化建设,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适时启动“深港通”。建立巨灾保险制度。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加强全口径外债宏观审慎管理。扎紧制度笼子,整顿规范金融秩序,严厉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和证券期货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二)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围绕解决重点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继续大力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注重解决放权不同步、不协调、不到位问题,对下放的审批事项,要让地方能接得住、管得好。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开展证照分离试点。全面公布地方政府权力和责任清单,在部分地区试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经营服务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家职业资格,实行目录清单管理。深化价格改革,加强价格监管。修改和废止有碍发展的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及时公布查处结果。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企业信用信息统一归集、依法公示、联合惩戒、社会监督。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简除烦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众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
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提高实体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加快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再建设一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二是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构建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创客多方协同的新型创业创新机制。建设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培育创业服务业,发展天使、创业、产业等投资。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富裕起来。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假售假行为。三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砍掉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缛节。实施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完善股权期权税收优惠政策和分红奖励办法,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创新。大力弘扬创新文化,厚植创新沃土,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企业家精神,调动全社会创业创新积极性,汇聚成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
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重点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去产能,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环保、质量、安全等手段,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采取兼并重组、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等措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完善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企业交易、物流、财务、用能等成本,坚决遏制涉企乱收费行为。
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突出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提升消费品品质。加快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二是促进制造业升级。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建设若干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实施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启动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等重大工程。落实加速折旧政策,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三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启动新一轮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高技术服务业创新工程,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放宽市场准入,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生活性服务业精细化水平。建设一批光网城市,推进5万个行政村通光纤,让更多城乡居民享受数字化生活。
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今明两年,要以改革促发展,坚决打好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攻坚战。推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开展落实企业董事会职权、市场化选聘经营者、职业经理人制度、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等试点。深化企业用人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与市场化选任方式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者薪酬制度。加快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赋予地方更多国有企业改革自主权。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让国有企业瘦身健体,增强核心竞争力。
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大幅放宽电力、电信、交通、石油、天然气、市政公用等领域市场准入,消除各种隐性壁垒,鼓励民营企业扩大投资、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在项目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等方面一视同仁。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严肃查处侵犯非公有制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合法权益的行为,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稳定的法治环境,促进各类企业各展其长、共同发展。
(三)深挖国内需求潜力,开拓发展更大空间。适度扩大需求总量,积极调整改革需求结构,促进供给需求有效对接、投资消费有机结合、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对经济发展稳定而持久的内需支撑。
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适应消费升级趋势,破除政策障碍,优化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权益。支持发展养老、健康、家政、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壮大网络信息、智能家居、个性时尚等新兴消费。鼓励线上线下互动,推动实体商业创新转型。完善物流配送网络,促进快递业健康发展。活跃二手车市场,加快建设城市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增设免税店。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
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我国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有许多短板,产业亟需改造升级,有效投资仍有很大空间。今年要启动一批“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以上、公路投资1.65万亿元,再开工2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水电核电、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油气管网、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5000亿元。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以市场化方式筹集专项建设基金,推动地方融资平台转型改制进行市场化融资,探索基础设施等资产证券化,扩大债券融资规模。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用好1800亿元引导基金,依法严格履行合同,充分激发社会资本参与热情。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今年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扩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范围。居住证具有很高的含金量,要加快覆盖未落户的城镇常住人口,使他们依法享有居住地义务教育、就业、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容纳更多的农民工就近就业创业,让他们挣钱顾家两不误。二是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今年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费的税收、信贷政策,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因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把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逐步纳入公租房供应范围。三是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公开性,促进“多规合一”。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打造智慧城市,改善人居环境,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
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制定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实施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出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新十年规划,支持东部地区在体制创新、陆海统筹等方面率先突破。促进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制定国家海洋战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建设海洋强国。
(四)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继续毫不放松抓好“三农”工作,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深化农村改革,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粮食连续增产,为稳定物价、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也面临库存大幅增加、市场价格下跌等问题。要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种养结构,适当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合理收益。要多措并举消化粮食库存,大力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制定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方案,今年退耕还林还草1500万亩,这件事一举多得,务必抓好。积极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承包地,开展土地股份合作、联合或土地托管。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农垦、集体林权、国有林场、农田水利、供销社等改革。
强化农业基础支撑。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并实行特殊保护,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深松土地1.5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探索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保障财政对农业投入,建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引导带动更多资金投向现代农业建设。
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要加快通硬化路、通客车。抓紧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两年内实现农村稳定可靠供电服务和平原地区机井通电全覆盖。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今年要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其中易地搬迁脱贫200万人以上,继续推进贫困农户危房改造。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长43.4%。在贫困县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坚持精准扶贫脱贫,因人因地施策。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支持就业创业。解决好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问题,增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能力。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和民生项目,要向贫困地区倾斜。深入开展定点扶贫、东西协作扶贫,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扶贫脱贫是硬任务,各级政府已经立下军令状,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五) 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面对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顺应国内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在开放中增强发展新动能、增添改革新动力、增创竞争新优势。
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统筹国内区域开发开放与国际经济合作,共同打造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推动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构建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使“一带一路”成为和平友谊纽带、共同繁荣之路。
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坚持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实施一批重大示范项目。落实和完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设立人民币海外合作基金,用好双边产能合作基金。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打造中国制造金字品牌。
促进外贸创新发展。面对外需持续低迷的严峻形势,要多措并举,遏制进出口下滑势头。一要加快落实和完善政策。优化出口退税率结构,确保及时足额退税,严厉打击骗取退税。增加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实现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应保尽保。二要鼓励商业模式创新。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支持企业建设一批出口产品“海外仓”,促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三要优化贸易结构。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增加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加快发展文化对外贸易。进一步整合优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四要推进贸易便利化。全面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降低出口商品查验率。五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进口政策。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及紧缺能源原材料进口。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继续放宽投资准入,扩大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开放,简化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程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内陆和沿边开放模式,打造新的外向型产业集群,引导外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扩大自贸试验区试点。创新开发区体制机制。我们将营造更加公平、更为透明、更可预期的投资环境,中国要始终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热土。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商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加快中日韩自贸区等谈判,推进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加强亚太自贸区联合战略研究。我们愿与各方一道,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共同构建均衡、共赢、包容的国际经贸体系。
(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力推进,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
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着力抓好减少燃煤排放和机动车排放。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加快淘汰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燃煤锅炉。增加天然气供应,完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发展扶持政策,提高清洁能源比重。鼓励秸秆资源化利用,减少直接焚烧。全面推广车用燃油国五标准,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380万辆。在重点区域实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和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对排污企业全面实行在线监测。强化环境保护督察。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必须严格执行,对超排偷排者必须严厉打击,对姑息纵容者必须严肃追究。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扩大绿色环保标准覆盖面。支持推广节能环保先进技术装备,广泛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加大建筑节能改造力度,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开展全民节能、节水行动,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我国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实行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试点,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继续治理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自觉行动起来,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七)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为政之道,民生为本。我们要念之再三、铭之肺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财政收入增长虽放缓,但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
着力扩大就业创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将高达765万人,要落实好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用好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增加稳就业资金规模,做好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提供托底帮扶。完成2100万人次以上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任务。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扶持。切实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创业服务工作。
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人民的期盼。公共教育投入要加大向中西部和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力度。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办好特殊教育。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率先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落实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政策。加快推进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落实和完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当地就学和升学考试政策。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从家庭到学校、从政府到社会,都要为孩子们的安全健康、成长成才担起责任,共同托起明天的希望。
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健康是幸福之基。今年要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政府加大投入,让更多大病患者减轻负担。中央财政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60亿元,增长9.6%。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扩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范围,协同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药品流通等改革。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培养全科医生、儿科医生。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从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和农村流动。鼓励社会办医。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建立健全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保护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完善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配套政策。为了人民健康,要加快健全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每一道防线,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各地要切实负起责任,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制定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办法。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落实临时救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制度。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5%和8%。加快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使困难群众遇急有助、遇困有帮,让社会充满关爱和温暖。
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用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全民阅读,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培育健康网络文化。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推进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做好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形成全民健身新时尚。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城乡社区建设,促进基层民主协商。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加快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依法规范发展社会组织,支持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发展。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权益,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的关爱服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做好法律援助和社区矫正工作。完善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以信息化为支撑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惩治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改进信访、人民调解工作,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平安祥和。
生命高于一切,安全重于泰山。必须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健全监测预警应急机制,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做好地震、测绘、地质等工作。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严格监管执法,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重任千钧惟担当。面对异常艰巨复杂的改革发展任务,各级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命扛在肩上,把万家忧乐放在心头,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D. 乡村全域旅游可研报告

E. 旅游局国民经济及预算执行情况汇报

一、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我市财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在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认真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不断深化财政改革,以抓财政收入为中心,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强化公共保障,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加强财政监督,通过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和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调整的财政收支预算任务,全力支持了我市社会经济的协调、平稳、较快发展,为推进我市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财政预算变动情况

从2010年开始,州财政按上级要求对补助收入提前预告,编入年初预算,所以,经市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市财政2010年财政收支预算,上报州财政后根据补助内容进行了调整,经州财政调整后的年初预算已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在预算执行中,今年10月,根据收支变化情况和州财政下达的目标任务,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对2010年财政预算又进行了调整。

(二)财政收入执行情况

2010年我市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收入质量有所提高,可用财力增幅较大。决算结果是:上划中央两税、所得税完成50,305万元,占年初预算(人代会审议通过,以下相关指标同)51,068万元的98.51%,占调整预算51,832万元的97.05%,同比增长24.4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3,211万元,占年初预算136,034万元的105.28%,占调整预算143,196万元的100.01%,同比增长29.52%,占州下达工作目标任务140,000万元的102.29%,下达奋斗目标任务143,000万元的100.15%;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83,845万元,占年初预算80,942万元的103.59%,占调整预算82,744万元的101.33%,同比增长22.05%。一般预算总收入完成193,516万元,占年初预算187,102万元的103.43%,占调整预算195,028万元的99.22%,同比增长28.15%。上级补助收入完成100,506万元(其中:一般预算补助97,406万元、地方政府性基金补助3,100万元),占年初预算45,998万元的218.50%,占调整预算68,401万元(其中:一般预算68,107万元、政府性基金294万元)的146.94%,同比增长5.72%。地方债券转贷收入3,000万元。一般预算在完成的中央和地方两级收入、补助收入和债券转贷收入中剔除上划中央收入50,305万元,加上年结余8,323万元,一般预算财力收入完成251,940万元,占年初预算182,032万元的138.40%;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加上级补助及上年结余,地方政府性基金财力收入完成87,738万元,占年初预算80,942万元的108.40%,占调整预算83,831万元的104.66%,同比增长23.11%。总体上全面完成了州、市确定的收入目标任务。

(三)财政支出执行情况

2010年地方一般预算本年支出完成242,389万元,占年初预算181,646万元的133.44%,占调整预算219,970万元的110.19%,同比增长18.88%;上解支出709万元,占年初预算386万元的183.68%,占调整预算709万元的100.00%;一般预算收支品迭后年终结余8,842万元(结转结余6,265万元、净结余2,577万元)。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84,471万元,占年初预算80,248万元的105.26%,占调整预算83,831万元的100.76%,同比增长20.87%;基金上解支出2,000万元;地方政府性基金收支品迭后年终结余1,267万元。全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结余略有增长。

(四)预算执行的有关说明

1、影响财政收支情况 。

2010年我市财政收入规模较往年又有明显增大,大幅提高了民生、惠民、城乡建设等重点支出的资金保障。但是由于受经济大环境及州上第二批上划重点企业主体税收政策的影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占比由去年的71.14%下降为67.67%。
支出方面,由于兑现公务员第二步规范津补贴和同步提高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卫生和计划生育系统实施绩效工资,改善学校办学条,一环路拆迁及安置房建设,湿地公园、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优美乡镇建设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市建设及创国家级森林城市建设等重点支出需财政投入大量资金,收支矛盾更显突出。

2、上级对我市专项补助和转移支付补助情况。一是一般预算专项补助45,480万元,比上年减少1,226万元,下降2.62%;二是基金专项补助3,100万元,比上年增加615万元,增长24.75%;

三是一般预算其他转移支付补助(不含专项补助)51,926万元,比上年增加6,047万元,增长13.18%。以上专项项目补助和转移支付补助都如数落实安排,并严格按规定用途使用。

3、部分重点支出预算执行情况。2010年我市重点支出得到了有力保障,其中:教育支出57,286万元,同比增长18.6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5,921万元,同比增长80.23%;农林水事务支出24,265万元,同比增长25.3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973万元,同比增长19.57%;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5,203万元,同比增长0.33%;医疗卫生支出16,837万元,同比增长10.48%。

4、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收入及使用情况。2010年我市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收入3,000万元,已按批准的项目落实安排。

5、“民生工程”及“八大扶贫工程”资金拨付情况 。在保证必需支出的前提下,积极筹措资金,投入民生工程,全年“十大民生支出”7亿元;按预算落实安排“八大扶贫”资金,及时掌握资金动态,确保项目资金的落实到位和安全有效。

6、预算超收及新增财力安排使用情况。2010年一般预算收入实现超收7,177万元,政府性基金超收2,903万元,补助收入增加51,408万元,债券转贷收入3,000万元,收回以往年度支出4,672万元,上级专项归垫市级财力以往年度已安排支出106万元,以上各项共计新增财力69,266万元。新增财力主要安排用于有明确规定用途的项目、公务员第二步津补贴调标及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同步增加、卫生(含计划生育)人员实施绩效工资、城乡建设、教育、农业、水利、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

7、总预备费3,000万元及收回以往年度安排支出,经批准后如数转为预算准备金,由市财政统筹安排,用于新增支出的的资金供给。

8、在预算执行中,由于收入结构的变化,支出预算的执行也随之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9、基金上解2,000万元,是根据**市人民政府向州政府请示今年安排上解攀钢基地征用州农垦公司土地收入。

上述预算执行情况均为2010年12月31日预算执行结果整理统计数据,我们将在完成决算汇编并与州财政局办理结算后,再按程序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五)2010年财政的主要工作

1、抓改革促管理,财政管理逐步精细化、规范化。

一是预算编制更加科学、规范,预算执行力度增强。我市部门预算按要求首次使用e财软件编制,基本支出在很**度上实现了按标准定额编制,编制范围、口径更加明确,根据市人大通过的总预算,落实下达部门预算,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化、精细化,编制质量进一步提高,预算约束力明显增强;

二是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深入推进;

三是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和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加强对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在对项目资金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和投资评审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今年我们又以西府发[2010]94号文件在项目立项、项目预算、资金拨付、资金管理、财务监督等方面作了进一步要求。选定67个项目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涉及资金5亿元。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今年以项目预算评审为重点,共完成561个项目评审工作,涉及项目资金241,360万元,审减金额17,647万元,平均审减率7.3%;

四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力度,严格按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2、强化财政监督职能,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一是今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财政专项资金检查。二是加强账簿监管,规范各部门财务行为,依法进行建账监管和年检。三是按要求对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粮食直补、综合直补等专项资金进行检查,经检查未发现销售网点套取财政资金的情况,大部份乡镇做到了专户管理。四是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自查自纠和“回头看”工作,收回违规违纪资金29.9万元,罚款5,000元。四是开展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检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和完善。

3、完善保障机制,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确保民生政策落实,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是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重点加大就业、社会保障及民生重点投入;

二是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加大对参保单位欠费清缴,积极协助社保部门开展扩面工作;

三是加大对社会保障投入力度,农村低保、城市低保、城市医疗救助、农村医疗救助等社会保障投入明显增加,贫困群众生活得到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四是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全面实施,现共有参合人员38.71万人,参合率达94.44%,农民个人筹资777万元,各级财政投入4,646万元;

五是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已有45,501人直接受益;

六是开展下岗职工小额担保贷款,已累计贷出资金108万元,小额担保贷款让一部份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4、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效益,发挥市国资公司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

5、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积极向上级争取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落实本级财政配套资金,保证今年我市开发任务的按时、按质、按量全面完成。

6、努力化解债务,清理乡村两级债务。

一是为了更有效地化解政府债务,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今年我们切实加大政府债务清欠力度。

二是清理核实锁定乡镇债务,经与审计部门配合,清理核实锁定乡村债务7,572万元,其中:乡(镇)级债务5,511万元、村级债务2,061万元。

2010年市财政工作虽然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刚性支出和建设资金需求的大幅增加,支出压力也随之加剧,收支矛盾更显突出;二是税性收入占比不高,经常性收入的增速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速不能同步,势必影响财政收入的质量;三是支出的安排在较**度上依赖土地收入,在未来的几年还需这部份收入才能保证建设的资金供给;四是政府性债务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公益性项目贷款的增加,形成潜在的隐形财政赤字;五是财政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财政监管力度还需加强;六是财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更好地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2011年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2011年市财政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按照积极稳妥、统筹兼顾、增收节支、留有余地的原则编制预算。收入预算安排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上级对补助收入预告,按要求与地方收入一并编入年初预算。支出预算安排向公共领域倾斜,加大对民生、扶贫、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促进全市社会经济事业和谐发展。2011年财政收支预算建议安排如下:
(一)收入预算安排
根据我市2011年经济增长目标,建议2011年安排上划中央两税及所得税56,838万元,同比增长12.9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70,020万元,同比增长18.72%;地方政府基金收入100,012万元,同比增长19.28%。一般预算总收入为226,858万元,同比增长17.23%。按照上级财政提前告知的转移支付指标,年初安排补助收入65,826万元。在安排的中央和地方两级收入中剔除上划两税、所得税、加上补助收入后,一般预算财力收入为235,846万元,地方政府性基金财力收入100,012万元,同比增长19.28%。

(二)支出预算安排

2011年支出预算根据《预算法》、上级关于编制2011年预算的通知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地方经济事业发展规划,按照有“有保有压,突出重点”的原则,建议年初预算安排:一般预算支出235,050万元,上解支出796万元;地方政府基金支出100,012万元。支出的具体内容是:

1、一般预算安排基本支出110,267万元。

一是年初安排下达工资福利、津贴补贴、绩效工资、一次性奖金、社会保障缴费及其他工资福利支出50,571万元;离退休(职)费用17,234万元,住房公积金6,327万元,村社干部补助、一村一名大学生补助及其他生活补助2,942万元;补助新农**金600万元、城市低保320万元、农村低保260万元、城市医疗救助20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612万元、农村医疗救助20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2万元;退役士兵安置156万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68万元、五保供养255万元、农村社会救济37万元,其他对个人家庭补助1,046万元。以上各项支出合计80,510万元。

二是预留补助事业人员津补贴、卫生、计生及其他事业人员绩效工资、正常增资进级及新进人员经费、住房公积金、生活补助、退休安家费、死亡抚恤丧葬费、城管局协管员节假日加班等未在年初下达的人员经费13,000万元。预留社会保障专项补助9,228万元。

三是安排各部门日常公用经费、车辆燃修及保险费、工会费、福利费及其他商品服务等支出7,529万元。

2、一般预算安排部门行政事业性项目支出36,736万元,其中:综治WW经费818万元,出版及印刷费237万元,民兵国防兵役征集200万元,党建经费147万元,设备购置2,074万元,接待费400万元,暖冬、春节及其他慰问经费510万元,人代会、政协会、党代会及其他会议经费377万元,艾滋病、霍乱、结核、血吸虫等各类疾病预防控制401万元,目督考核等奖励经费1,142万元,禁毒130万元,护林防火227万元,征收机关以奖代补资金5,000万元,行政性收费及罚设收入按政策安排支出6,000万元,教育转移支付对口安排支出6,780万元,部门事业经费2,016万元(含体育事业费66万元),农业保险313万元,“家电下乡”补贴500万元,外事机构及外出考察费、各种办节经费、国家赔偿支出、职工教育、补助部门公用业务等支出9,464万元。

3、一般预算安排生产建设项目支出84,547万元,其中:城市维护支出1,300万元,防震救灾322万元,消防武警支出392万元,政府承贷款还本付息支出8,546万元,生态市建设节能减排支出4,177万元,科学技术支出582万元,教育建设资金7,411万元(含教育费附加支出4,044万元),农业项目资金支出6,239万元,烤烟税返及其会议经费支出850万元,乡镇政权建设支出1,215万元,水利工程项目支出2,300万元,部门建设项目支出8,563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安排教育支出505万元,人民防空经费1,390万元,扶贫资金3,700万元(其中:八大扶贫资金3,000万元),扶持地方经济发展支出3,000万元,安排以往年度建设资金缺口8,000万元,城乡建设(含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预留26,055万元。

4、一般预算安排总预备费3,500万元。

5、一般预算安排上解支出796万元,其中:契税征收费上解396万元,“三代”手续费上解400万元。

6、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100,012万元,其中:地方教育附加支出589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363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支出2026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76,455万元(含上解州财政农恳公司土地收入),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144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3,668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16,767万元。

地方政府性基金按规定用途安排使用,在预算执行中根据确定的项目落实下达。其中:今年的土地收入主要用于一环路安置房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含廉租房建设)等支出;地方教育附加支出与一般预算安排的教育建设资金整合计8000万元用于我市中小学建设;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用于残疾人事业;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用于城市公共设施及环境卫生支出。

7、对于年初预留未下达的预留资金,基本支出有政策规定的按政策规定执行,没有政策规定的按要求报批后执行,项目支出报市领导批准或市财经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决定后落实安排。

三、2011年财政工作思路和措施

2011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我们要统筹兼顾做好各项财政工作,特别是要把用好管好财政资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财力支持办好教育、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障性住房、水利设施建设、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等关系民生的大事、实事,大力支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促进扩大消费需求,多渠道促进增加农民收入,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完善家电下乡和以旧换**策等。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优先安排续建、收尾项目,控制新上项目。支持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增加就业。

(二)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推动农村发展,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支持新农村建设,支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健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等。

(三)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是抓住机遇,积极争取中央、省、州的项目支持;二是确保城乡重点建设项目的投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促进招商引资项目及时落实到位,培育一批能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实体。支持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三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对优质特色农产品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促进农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四是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城乡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支持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发展,从而增强财政收入的增长基础。

(四)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降低行政成本,确保民生等重点支出的需要

在预算执行中要保证年初预算安排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生态市建设、八大扶贫、社会治安、WW等民生项目的落实到位。为保证重点支出的需要,一是年初部门预算的日常公用经费继续在标准定额的基础上压缩5%;二是对部份项目经费因工作业务新增和范围扩大给予适当增加外,尽力压缩行政事业性项目支出,减少行政成本;三是继续加强项目投资评审工作,资金的安排要按确定的项目及工程进度供给资金,避免财政资金的闲置和浪费,杜绝虚报冒领,套取财政预算的支出;四是压缩行政机关办公楼修建和行政用车购置支出。

(五)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完善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体系,对项目支出实行项目库管理,强化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内容,提高预算年初到位率,进一步增强地方预算编制的完整性。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充分发挥国资公司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市国资公司要认真履行代理政府经营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在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通过投融资平台,争取金融资金,减轻财政支出压力,帮助企业发展,弥补政府重点工程投入的资金不足,促进全市经济全面、快速、协调发展。

(六)强化财政监督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

进一步切实履行财政的监督检查职责,突出监管重点,做到事前审核把关、事中动态监控、事后重点检查,严肃查处截留、挤占、挪用、虚报冒领的违法行为,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

(七)深化财政改革,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提高财政干部工作能力,提高财政运行质量和服务水平

一是要继续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财政投资评审等各项财政改革,提高财政运行质量和运行水平;

二是要加强对财政性结余资金的管理;

三是要抓好政府财政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大平台),将全部财政资金、全部预算单位纳入系统管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信息完整、真实可靠。

总之,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将进一步全面贯彻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充分履行财政职能,切实提高财政效能,为**经济社会二次跨越,建设“繁荣开放文明秀美”的现代田园新**作出应有的贡献。

F. 旅游业市场分析怎么写。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指出调查目的,调查方法,调查内容
1.目前旅游市场现状(旅游业领导者有哪些?自助游、自驾游、跟团游等现状)
2.旅游业市场存在的问题(恶意竞争、收回佣、强行购物等)
3.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最后总结

旅游正在成为富起来的中国人的新一项基本消费。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报告,2016年,我国国内、入境、出境旅游三大市场旅游人数达47亿人次,旅游消费规模达5.5万亿元,全国旅游业实际完成投资12997亿元,比上年增长29%,比第三产业和固定资产投资分别高出18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比房地产投资的增速也高出2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
近几年,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升经济质量。大力发展旅游业,就是这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现阶段的我国来说,不仅能满足广大旅游者的需求,还有利于我国正在大规模推展的扶贫事业。我国广袤的西部地区自然风光优美,但经济相对落后,还有不少贫困地区。在这些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够增加经济收入,改变贫困面貌,而且有利于当地转变发展理念,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得天独厚的资源,就是当地的“金山银山”,从而建立起可以永续的生态文明。
旅游业快速增长是人民美好生活的体现,但就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基本状况来说,发展还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整个业态还是一种粗犷式的格局。目前支撑旅游市场的主要是老年游,旅游高峰则集中在春节和国庆两个“黄金周”,这也意味着我国仍需要推进在职职工的带薪休假改革。所有这些,都需要旅游业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协同改革。
另外,旅游企业也不能满足于现状,而是需要对市场进行“深耕细作”,比如我国一些大城市名人故居和纪念馆众多,旅行社可以组织专题专线游,吸引游客在旅游的同时得到丰富的人文营养。目前,已经退休的老年人已成为各大旅行社的目标,但一些疲于奔命的项目显然对他们并不适合,旅行社可以组织“慢游”专场,引导老年游客随遇而安地旅游,得到真正的身心放松。

G. 旅游景区怎样融资证券化可行性报告

旅游资产证券化,即景区(或其他可以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或业务)将自己缺乏流动性、但能产生可预见现金流的那部分旅游资产转化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是以特定资产为支撑发行的融资活动。
通过旅游资产证券化,有助于明晰旅游资源的产权安排,规范景区开发融资中的政府功能,从制度上明晰景区旅游资源的各种产权关系以及旅游管理模式。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融入国家战略体系,正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时期。作为旅游资源,旅游历史文化资本往往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如民俗风情、神话传说、历史事件等等。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除具有一般自然资源具有的特点外,还具有增值性和潜在价值不易衡量性。
从资本角度看,旅游资源作为被开发利用的对象,同时就构成为资本的投入,其结构可区分为土地资本、景观资本、历史文化资本。其利用方式,则表现为土地使用权和旅游开发经营权。
目前旅游景区特别是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开发,仍是沿袭国家所有政府经营的传统模式。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些资源(景区)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大,因此,归口这些部门管理的景区管理机构,也就逐渐演变成了景区开发、建设、经营的主体。历史地看,这种体制、模式在我国旅游发展的前期,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旅游景区建设和管理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和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但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这种条块分割的部门垄断体制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资金不足不仅影响资源的开发建设进程,使景区开发建设严重滞后,阻碍了旅游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而且也影响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
随着旅游景区项目大型化和区域化,单体投资规模相应增大,单一的投资商往往难以完成一个大型项目的投资活动。经济开发型旅游景区完全以盈利为目的,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比如主题公园,就是用舞台化的环境气氛为游客提供主题鲜明的旅游体验,主要功能是为游客生产快乐、为投资者赢得利润。
而对于国有的旅游景区资源在出让景区经营权后,由于旅游资源本身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同时往往与其他诸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森林资源等自然资源难以分离,旅游资源经营权出让、受让双方的权利义务事实上难以完全准确界定。旅游投资责任约束与监督机制不健全,对旅游经营者的经营资格条件和旅游投资项目缺乏宏观调控,致使旅游市场出现了大量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在土地使用权及旅游资源所有权不转移的前提条件下,出让旅游景区的旅游开发经营权尚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由于条块分割,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规章和法规很多。
旅游产业投资大、回收周期长、资金不足、融资难始终困扰着旅游企业,特别是许多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过于依赖商业银行贷款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不仅融资渠道相对集中、融资方式单一,而且融资规模也有限。如何拓展和创新融资渠道成了当务之急,其中,资产证券化是旅游企业融资途径的创新性尝试。

H. 1、云南旅游市场概况(写计划书需要的项目背景) 2、导游在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旅游业又被称为“无烟工业”、“朝阳产业”,云南省因其复杂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多样性的民俗文化,具备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2014年,云南省累计接待海内外旅游者2.85亿人次,同比增长16.3%,其中海外旅游者525万人次,同比下降1.6%;国内旅游者2.8亿人次,同比增长17%。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650亿元,同比增长26%。旅游对交通运输业、住宿业、餐饮业、娱乐业、商品零售业的贡献分别达523.38亿元、470.64亿元、395.38亿元、154.23亿元、551.73亿元,游览花费达346.36亿元,旅游产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明显提升。根据旅游强省发展目标,到2020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到5亿人次和旅游总收入达8500亿元。

你2013年2月,云南省旅游局正式更名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同年6月由省政府直属机关转变为省政府组成部门,标志着旅游业在云南省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认可和强化,实现旅游事业管理向旅游产业发展转变,为打造旅游强省、建设大旅游产业提供制度保障和体制支撑。2014年,云南确立了大旅游产业发展战略,通过打破传统的一二三产业界限,整合资源、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把云南旅游产业打造成集农业、工业和相关服务业为一体、产业增加值超万亿的大旅游产业,着力打造“一心六区九廊”空间布局。按照大旅游产业规划,预计到2020年,云南大旅游产业销售收入将达到1.1万亿元左右,增加值达到4,000亿元左右,占GDP比重13%,旅游业将成为云南省战略性支柱产业。

表:云南“一心六区九廊”空间布局

空间布局具体内容

一心昆明建成国际著名的观光度假胜地、商务会展基地和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内外游客集散中心

六区滇中旅游区、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滇西边境旅游区、滇西南澜

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滇东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滇东北红土

高原旅游区

九廊昆明—河内、昆明—曼谷、昆明—仰光、昆明—加尔各答和滇桂、滇黔、

滇渝、滇藏9条旅游走廊

资料来源: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兴业证券

目前,云南旅游业已经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和民营等多种资本参与的开发建设模式基本形成。在旅游发展重点项目上,深入实施“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加快假设“111226”工程(即1个新国际会展中心、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十大国家公园、20个旅游型城市综合体、200个旅游重大项目和60个旅游小镇)。2014年,云南省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约314.8亿元,建成或部分建成并投入运营项目17个,其中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完成投资70亿元,10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完成投资51.22亿元。

以昆明市为例,2014年旅游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项目投资完成情况良好。昆明市投资3亿元以上旅游重大项目43个,预计总投资1658.43亿元,2014年12月份完成投资14.18亿元,较上月增加7.95亿元,1-12月累计完成投105.14亿元,项目开工至今累计完成投资349.51亿元,投资完成率21.07%。2014年1-12月,2014年度完成投资超过1亿元的项目有13个,累计完成投资94.47亿元,占全市旅游重大项目数30.23%的比重,完成全市旅游重大项目投资的89.85%,其中,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完成投资51.1亿元,占全市旅游重大项目年度完成投资的48.6%,引领全市旅游重大项目建设。

长期以来,旅游业与金融的关系就密不可分,无论是旅游企业的发展,还是旅游者的出行,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随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金融对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金融与旅游业融合程度逐步提高。对于旅游企业而言,在融资、并购、支付结算等方面均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尤其是随着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旅游企业除了依赖于传统的银行信贷、发行债券、上市等方式融资外,还可以依托电商金融、P2P网络借贷、众筹等平台融资,拓展发展空间。可以看出,金融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环境更加有利,既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又有庞大市场需求,还有金融机构、旅游企业自身的创新动力。

近年来,云南省通过打造品牌、优化结构、延伸产业链,旅游业竞争力大幅提升,建设旅游强省步伐加快。全省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旅游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多元化融资渠道基本形成。截至2013年末,全省旅游业贷款余额185.7亿元,同比增长29.9%;累计发行中期票据、企业债等各类债券融资18.4亿元;以景区门票收益权为基础资产发行信托产品融资余额4.6亿元;引进社保基金和银行承兑汇票融资余额10亿元。2015年5月28日,由云南怡美实业控股集团等32家云南龙头旅游企业联合发起,六百余家旅游企业加入的云南旅游商会成立。商会将创立商会旅游项目库,建立与金融投行机构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支持和鼓励各会员单位融资创新,增强会员融资能力与融资规模。

(一)银行信贷

银行机构通过发放贷款的形式,有效解决了云南省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中资金不足的问题,使云南旅游“二次创业”得以顺利推进。在整个“十一五”期间,银行机构累计发放贷款130.48亿元,用于支持云南省旅游重大重点项目的开发建设,虽然只占到旅游项目投资总额的2%,远低于企业投资、政府投资和外资投资比重,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云南旅游融资“瓶颈”问题,对促进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意义重大;2012年,银行投资额增加到554.11亿元,占旅游项目投资总额的8%,远远高于外资和政府投资,银行业明显加大对云南旅游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了云南省旅游产业投融资主体结构的优化。截至2013年末,云南省旅游业贷款余额达到了185.7亿元,同比增长29.9%,金融对旅游产业的信贷支持持续增强。近年来,中国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重点支持领域,积极加大产品创新,引导信贷资源向文化及旅游产业倾斜,为云南文化旅游产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截至2014年10月末,工行云南省分行对文化旅游产业的融资余额达66.26亿元,比年初新增8.09亿元,贷款增幅达到了14%,是融资增长最快的市场领域之一。2014年12月23日,平安银行与云南城投集团共同签署了500亿元的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的重点关注领域是云南省旅游业转型升级,着力推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建设等。

(二)资本市场

云南省旅游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拓宽了旅游企业融资渠道,对于促进地方旅游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云南省已经有两家旅游企业在沪、深上市———云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和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还有一大批旅游企业已经具备了上市条件,正在抓紧开展上市准备工作。此外,云南省旅游产业投资基金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在2012年云南省民营企业家协会年会上,中信信托、首创华夏、中恒聚信和星耀集团联合宣布成立总规模为100亿元的文化旅游产业基金,投资昆明嘉丽泽地区,打造多样性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中信信托、首创华夏和中恒聚信将依托各自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国际金融资本的规模优势,同时结合星耀集团在昆明本土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掘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优势资源,在云南旅游产业二次创业和全国全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下,深度开发嘉丽泽生态旅游度假区。2012年12月14日,中航信托公司发起设立“天启330号云南城投旅游产业投资基金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云南城投集团计划出资10亿元,参与“天启330号”,并通过天启330号信托资金与安盛创享公司、云南省水务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云南安盛创享旅游产业投资合伙企业,出资总额为31.2亿元,通过基金形式投资于旅游项目,充分发挥金融对旅游产业的促进功能。

(三)金融服务

云南各大旅游城市努力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进而推动云南全省实现“刷卡无障碍”,让国内外游客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目前,金融IC卡正在逐渐取代传统银行磁条卡,成为新发行银行卡的主流,截止2014年3月末,云南省20家商业银行均已开始发行金融IC卡,累计发卡1150.96万张,全省42.02万台POS终端和12955台ATM终端,99%以上能够受理金融IC卡。2014年3月18日,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又推出了首张金融旅游信用卡———“中银云南惠游卡”,该卡是一张联名信用卡,是云南省首个旅游业与金融业合作、符合PBOC2.0标准的云南旅游主题信用卡芯片产品,定位于庞大的旅游消费客户群体。该卡既具备金融服务功能,又具备旅游服务功能,集信用卡消费、电子现金小额支付、旅游景区二维码门票等众多应用于一体。持卡人不仅可以在云南省100多个景点及500多家商户享受旅游、餐饮、住宿、购物等优惠价刷卡服务,还可以在全国近千家景区景点、近百家指定酒店、千余家吃住娱购等商户刷卡消费,该卡的推出为持卡游客提供了全方位、多功能的金融便捷服务。

(四)政策性金融支持

从云南省旅游开发建设来看,政府投资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很多旅游项目都是由政府直接进行财政拨款,为旅游发展提供资金支撑。另外,云南省也会采取一些金融手段,通过政策性金融支持的方式为旅游开发投资提供新的渠道。在国家开发银行与云南省政府进行的第二轮开发性金融合作中,国开行向云南省旅游投资有限公司36个旅游项目投放25亿元的贷款,用于旅游开发建设;国开行又与云南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等借款人签订了借款合同,针对龙陵县松山抗战遗址、建水县文庙景区等139个旅游项目提供开发性金融贷款支持;国家旅游局与国开行曾于2010年共同签署了《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在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丰富旅游文化内涵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同推进藏、滇、川、青、甘五省区旅游业发展;云南省政府与商业银行合作,成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推动昆明、大理、西双版纳、香格里拉、丽江、腾冲等重点旅游地区发展。2015年3月31日,弥勒市相关领导与国开行云南分行商谈红河水乡PPP项目事宜,此次商谈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加快了红河水乡PPP模式融资步伐。

目前的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大致包括这样几种:政府投入、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通过市场融资、民间融资等。对于云南这样一个西部欠发达的省来说,其问题大致可以总结为:投融资主体不足、投融资结构不合理、投融资方式单一、投融资环境落后等基本状况。

(一)旅游业投融资主体不足

政府介入较深。云南旅游业融资较长时间由政府主导,行政色彩较强,在一定的时期内确实起到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作用,但是造成了市场失灵和公共服务缺位的现象,其它市场主体难以进入和参与竞争。政府指令性的投资和融资往往忽视了经济规律,造成了一大批经济效益不高的旅游项目,无法将资金收回用于再投资,同时也形成了潜在的金融风险。由于政府专注于具体旅游项目的投融资和运营,出现了公共服务缺位,旅游业融资环境的建设缓慢,旅游企业融资渠道狭窄,旅游行业管理混乱,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弱化等问题。因此,政府对旅游业的介入程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平台效果不足。云南世博旅游控股集团和云南省旅游投资公司作为云南省级的旅游投资主体和融资平台,成立的初衷和主要目的是对重点旅游项目进行投资和开发,以及对重点景区景点进行改造提升,同时充分发挥融资功能,调动各种社会资本,但效果尚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平台的规模实力还不够大,注册资本有限,政府承诺的追加投资并没有兑现,导致对云南旅游资源缺少有效的整合;政府资金占到主导地位,缺乏战略投资者和社会资本、民间资本的参与;三是陷入新建项目及经营性项目之中,资金缺乏退出通道,“投资—退出—再投资—再退出”的运行机制不能有效发挥,牵制了有限资金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缺乏风险主体。旅游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其高风险、高收益特征与银行强调的收益与安全并重的一贯原则是相背的,因此很多项目不能有效利用银行贷款这一重要融资方式。云南省一方面是大量宝贵的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另一方面是广大的国内外旅游消费者中又蕴藏着很大的旅游消费需求。而对于风险投资主体而言,有市场需要,就意昧着存在投资需求,就存在着可追逐的巨额利润,此二者的结合存在着现实基础。因此云南旅游业发展亟需风险投资主体的参与,以解除资源富裕而发展缓慢的尴尬局面。

信用担保缺乏。中小旅游企业是云南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市场竞争、推进旅游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合理化,满足多层次的旅游市场需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在融资时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尤其是信用担保体系才能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目前云南中小旅游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担保机构数量少、规模小;市场化运作程度不高,业务品种贫乏、专业化水平低、担保面窄等一系列的问题。担保机构在推动中小旅游企业与银行合作方面,桥梁作用还没有很好发挥。云南尚未成立专门的中小旅游企业政策性担保公司,且缺乏规范管理和专业人才,这对旅游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制约。

(二)旅游业投融资结构不合理

内源融资不足。内源性融资是将本企业的留存收益及折旧等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减少企业的现金流出挖掘内部资金潜力,提高内部资金使用效率。云南旅游企业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经济效益不高和企业自我积累与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得利润留存率普遍较低。另外企业在内部利润分配中存在短期化倾向,缺乏长期经营的思想,很少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用自留资金来补充经营资金的不足,而主要依靠外源融资。

直接融资较少。云南旅游业融资结构是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比重过高,直接融资比重过低严重地制约着旅游业融资规模的快速增长。因此需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旅游产业发展开辟持续的资金来源渠道。旅游业作为云南优先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需要重点培育旅游企业上市,整合和培育一批有丰富旅游资源和发展潜力的旅游企业做好上市的准备工作。此外,还需要整合云南现有上市公司资源,加快资产重组步伐,运用定向增发和配股、可转债等手段从资本市场募集更多的资金。

债权融资较低。云南旅游企业一般把股票融资作为公司的首先途径,极力扩大发行额度,且公司的分配方案也很少现金支付,多以配股为主,把股票市场作为一块免费的蛋糕,都试图切得更大的一块。究其原因,上市旅游企业普遍认为发行股票可以永远的占用这部分资本,不必像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那样到期要还本付息,又不存在因无股利支付而导致破产的风险。而且,我国股票市场上长期存在只进不出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使得股票融资在我国成为一种近乎无风险的融资方式。而债券融资是一种硬约束,企业面临着作为债权人的市场投资者的监督和到期还本付息的压力,在债务无法偿还时,企业就会破产,因此债券融资比例较低。

民间投资难进。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民间积累了大量的资金,但仍有大量民间资本游历于正常金融体系之外。云南的民间资本的活动也较为活跃。因政府政策的限制加上落后的观念和认识,这部分资金极少能够投入当地所需的经济建设,大多从事私人高息借贷等非法交易,由此也给一些居心不良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在许多地方频频出现非法集资或借集资之名而行骗之事。但与之相对应的却是许多地方由于资金的短缺而无法进行旅游项目的建设和开发的情况。非常明显,游历的民间资本和开发建设之间需要构建一座畅通的桥梁。

阅读全文

与2016年旅游投融资报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在国际贸易中汇率的作用 浏览:869
邮政储蓄网上银行怎么买理财产品 浏览:918
黄金的微商 浏览:403
2015年11月8日港币汇率 浏览:812
风险最小且流动性最大的金融资产 浏览:427
美国期货cpocommodity 浏览:667
金融公司的催收工作总结 浏览:508
腾达股份 浏览:532
公司金融近期研究热点 浏览:137
消费金融公司股东的选择 浏览:122
投资集团管理有限公司英文名称 浏览:110
都业华缠论指标 浏览:755
公司债信托银行 浏览:735
山东黄金360 浏览:699
飞狐交易师接收驱动 浏览:153
上海证券交易所人员名单 浏览:728
天使轮是什么方式融资 浏览:172
银行收外汇所用雇佣合同模板英文版 浏览:217
珠江集团朱孟依 浏览:647
人民币60年代汇率 浏览: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