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融资信托 > 2019年社会融资规模总量

2019年社会融资规模总量

发布时间:2022-06-11 11:40:29

『壹』 社会融资规模为何下降

相关研究员温彬认为,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放缓主要原因是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表外融资较前几年有了较大回落,这也与加强监管引起信用环境的紧缩有关,表外的这些融资需求,短期内表内信贷又难以承接,资本市场也难以消化,进而导致部分企业资金链收紧,以及一些信用债发行困难,因此出现信用偏紧的状况。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起,人民银行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方法,将“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和“贷款核销”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在“其他融资”项下反映。“此项调整对社会融资规模数据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贰』 2019年10月16日中国银行发布了什么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02

『叁』 社会融资规模数据从哪里获取

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最基本的调查方式是通过人民银行贷款监控中心
扩展
社会融资总量=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委托贷款+代客理财及资金信托产品资金运用(贷款部分)+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保险公司赔偿+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其他(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贷款公司贷款、产业基金投资等),
这个公式有问题,在盛松成的书里面,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盛松成司长说了
社会融资总量=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委托贷款+代客理财及资金信托产品资金运用(贷款部分)+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保险公司赔偿+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其他(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贷款公司贷款、产业基金投资等),银行承兑汇票 与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我一直搞不懂这个问题,难道是他们在实际统计过程 中搞错了吗,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肯定不能算融资啊,不知道怎么回事。

『肆』 社会融资规模是什么意思

社会融资规模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主要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是增量概念。
拓展资料:
一.金融体系
1.这里的金融体系是整体金融的概念,从机构看,包括银行、信托、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从市场看,包括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以及中间业务市场等。 从公式来看: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投资性房地产+其他。 社会融资规模由四个部分九项指标构成:一是金融机构表内业务,包括人民币和外币各项贷款;二是金融机构表外业务,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三是直接融资,包括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和企业债券;四是其他项目,包括投资性房地产和其他。 央行表示,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是综合了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央行一行三会的数据,给出的一个更全面的衡量指标,每个季度发布一次。
2.社会融资规模(又称社会融资总量或社会融资总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
3.社会融资总量,就是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年度新增融资总量,既包括银行体系的间接融资,又包括资本市场的债券、股票等市场的直接融资。
二.金融规模
1.社会融资规模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通过资金运用对实体经济提供的全部资金支持,即金融机构资产的综合运用,主要包括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信托贷款、委托贷款、金融机构持有的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的赔偿和投资性房地产等。二是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通过金融机构服务所获得的直接融资,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非金融企业股票筹资及企业债的净发行等。三是其他融资,主要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贷款公司贷款、产业基金投资等。
2.社会融资规模反映的是我国实体经济从境内金融机构获得的融资总量,而外汇占款、外商直接投资属于外部资金流,因此不应计算在内。
3.社会融资规模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是增量概念。这里的金融体系为整体金融的概念,从机构看,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从市场看,包括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以及中间业务市场等。具体看,社会融资规模主要包括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和其他金融工具融资十项指标。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创新深化,实体经济还会增加新的融资渠道,如私募股权基金、对冲基金等。未来条件成熟,可会将其计入社会融资规模。

『伍』 我国在多样化融资格局中什么仍然居于主体地位

央行近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社会融资规模15.76万亿元,比2011年多增2.93万亿元。全年新增信贷8.2万亿元,同比多增7320亿元;广义货币增长13.8%,狭义货币增长6.5%。
2012年1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1.63万亿元,比2011年同期多3512亿元。其中,新增贷款4543亿元,比上月减少686亿元,创2010年1月以来新低。
就央行刚刚公布的2012年全年信贷数据,业内人士分析,货币信贷增长基本符合预期。社会融资总量快速增长而银行贷款相对缓慢,表明我国融资环境在总体宽松的基础上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往往越到年末,企业的信贷需求越少,规律既是如此。”对于去年12月份新增贷款低于市场平均预期千亿元左右的情况,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分析,从银行角度看,一旦在前11个月基本完成了投放任务,到了最后一个月,信贷投放的积极性也会减弱,并且因为紧接着是下一年度的开始,为了博得开门红,在已经完成了任务的情况下,有时会将企业的新增信贷需求转到下一年初来发放。
从数据看,12月份社会融资总量1.63万亿元,比上月显着回升,说明融资环境继续维持温和宽松的趋势。但值得关注的是,12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为4543亿元,同比少增1863亿元,低于市场预期,创下三年来月增长新低。
对此,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分析,一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央行“稳中求进,预调微调”货币政策调控的结果;另一方面,社会融资总量增加,而新增贷款偏低,也反映出信托、债券等多种融资方式取得了较快发展,企业可通过非银行社会融资渠道满足融资需求。此外,受贷存比、资本金等因素以及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和意愿也受到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贷款乏力的同时,存款却出现大幅跃升。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0.81万亿元,同比多增1.17万亿元。其中,12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58万亿元,同比多增1528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债券、信托等其他融资方式对贷款的替代作用。据统计,1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1.63万亿元,同比增加3512亿元。其中,债券融资2078亿元,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与2011年相比,2012年信托贷款多增1.09万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多增8840亿元,而新增贷款仅多增7320亿元。非信贷融资方式的替代作用进一步提升,导致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在2012年进一步下降为52.1%,比2011年降低6.1个百分点。
“社会融资规模的大幅扩大,15.76万亿元的规模超出预期,而且新增信贷在其中的占比仅52%。非信贷类融资在2012年快速增长,中国的融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工行投资银行部研究中心银行业首席分析师陈振锋认为,无论企业还是金融机构都需关注这一变化,适应这一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宗良则认为,未来政策可考虑在控制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的同时强调优化结构,既能保持社会融资对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持,又能有效防范通货膨胀。
数据显示,2012年四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14826亿元,较三季度减少3840亿元,较去年四季度减少3069亿元,信贷数据呈现“双降”局面。此前,一些市场人士解读为经济增长乏力、企业信贷需求不足。
对此,赵庆明并不认同:“从当前多数宏观经济指标来看,回升趋势还是非常明显的,并且从社会融资规模口径看,12月份达到1.63万亿元,在去年12个月中排在第四,不能说明企业资金需求不足。”他预计,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会在8.5万亿元至9万亿元之间,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会继续下降,其他融资形式的增速会快于银行信贷。
据哈尔滨银行投资银行部研究员陈永明分析,从央行公布的2009年——2012年信贷数据分别为95769亿元、79235亿元、74807亿元和82042亿元以及2012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较2011年增加7235亿元,同比增长9.67%来看,今年信贷增长虽然没有达到2009年的历史高峰。但依然是近三年的信贷小高峰。从全年来看,信贷增长比较平稳,实体经济需求依然比较旺盛。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为了摆脱信贷规模控制、资本充足率约束等监管限制,弱化对信贷业务的依赖以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各银行加大与证券、信托、资产管理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主体的合作,实施一系列的跨市场、跨行业的金融创新,摆脱单一信贷产品依赖需求,有效满足了企业、居民的投融资需求,部分银行体系资金不再通过信贷渠道进行投放,而是通过创新产品进入实体经济。
展望未来,商业银行为了应对利率市场化、资本约束加强、经营范围受限等影响,将继续加强与信托、证券、资产管理公司、租赁、财务公司、基金等金融机构的合作,积极发展资本、资金等资源消耗较少的非信贷类中间业务,将使得我国整个社会的融资结构发生改变,非信贷融资比例将会继续上升。同时,银行将会继续发挥其资金、网点等优势,在非信贷融资中加强创新,占据主导地位。
业内专家预计,未来受实体经济运行、货币政策调控和金融脱媒发展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和滞后作用,商业银行仍将面临多方面的较大经营压力,生息资产增势平稳,预计2013年人民币新增贷款的目标值在9万亿元左右。

『陆』 社会融资规模包括房贷么

包括各种带来宽,当然也包自括房贷。
1、什么是社会融资规模?
社会融资规模(又称社会融资总量或社会融资总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
社会融资总量,就是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年度新增融资总量,既包括银行体系的间接融资,又包括资本市场的债券、股票等市场的直接融资。
2、社会融资规模的组成
社会融资规模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是金融机构通过资金运用对实体经济提供的全部资金支持,即金融机构资产的综合运用,主要包括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信托贷款、委托贷款、金融机构持有的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的赔偿和投资性房地产等。
②是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通过金融机构服务所获得的直接融资,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非金融企业股票筹资及企业债的净发行等。
③是其他融资,主要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贷款公司贷款、产业基金投资等。

『柒』 目前的社会融资增速是向上还是向下

截止2019年1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21.28万亿元,同比增长10.7%,2018年11月的同比是下降的;1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75万亿元,2019年1-11月累计增量为21.23万亿元;可以说是增速向上的状态。

『捌』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对股市的影响

社融规模对股市的影响是正面的,即社融规模增加对股票构成利好,社融规模的减少对股票造成利空。
一般来说,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融规模等数据的增加是反应了社会金融的发展,所以这暗示着蓬勃的企业发展,因而社融规模对股市是一种利好,此时投资者可以看多经济基本面改善而带来的股市机会。
拓展资料
社会融资规模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是增量概念。这里的金融体系为整体金融的概念。
社会融资规模是一个较新的概念,201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部署一季度工作时也强调“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
2011年初以来,“社会融资”一词频频出现在与金融调控有关的叙述中。2016年中国社会融资12.8%。
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主要有四项原则:即居民原则、金融原则、合并原则和增量统计与计值原则。
1.居民原则。
社会融资规模的持有部门和发行部门均为居民部门。按照居民原则,外商直接投资、外债和外汇占款均不计入社会融资规模。
2.金融原则。
按照金融原则,国债发行不计入社会融资规模。因为国债发行的主体是政府,国债的发行与兑付属于财政政策的范畴。
2019年12月起,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将“国债”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与原有“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合并为“政府债券”指标,指标数值为托管机构的托管面值。
此前国债等政府债务并未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口径,这是社会融资规模再一次扩容。
3.合并原则。
社会融资规模包括各种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因此,在统计社会融资规模时,要将金融机构相互间的债权和债务关系合并处理。
4.增量统计与计值原则。
在数据汇总方面,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和所有权关系相互轧差,不重复计算。例如,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持有的股权、相互持有的债券等等,都不计入社会融资规模。

『玖』 社会融资规模有哪些原则,社会融资规模有什么实践意义

一、社会融资规模的原则
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主要有四项原则:即居民原则、金融原则、合并原则和增量统计与计值原则。
一是居民原则。社会融资规模的持有部门和发行部门均为居民部门。按照居民原则,外商直接投资、外债和外汇占款均不计入社会融资规模。
二是金融原则。按照金融原则,国债发行不计入社会融资规模。因为国债发行的主体是政府,国债的发行与兑付属于财政政策的范畴。
三是合并原则。社会融资规模包括各种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因此,在统计社会融资规模时,要将金融机构相互间的债权和债务关系合并处理。在数据汇总方面,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和所有权关系相互轧差,不重复计算。例如,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持有的股权、相互持有的债券等等,都不计入社会融资规模。
四是增量统计与计值原则。社会融资规模是增量概念,为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也可以是当期发行或发生额扣除当期兑付或偿还额的差额。
二、社会融资规模的实践意义
1.全面反映社会融资规模的总量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金融与经济关系发生较大变化,理论研究与政策操作都需要能全面、准确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的全口径统计指标。传统的金融与经济关系,一般是指银行体系通过其资产负债活动,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在金融机构资产方主要体现为新增贷款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负债方主要体现为货币创造和流动性增加。目前人民币贷款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发放的一般贷款及票据贴现,它反映了银行业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近年来,我国金融总量快速扩张,金融结构多元发展,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不断创新,证券、保险类机构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加大,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贷款表现出明显替代效应。新增人民币贷款已不能完整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也不能全面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总量。
据初步统计,2002年新增人民币贷款以外融资1614亿元,为同期新增人民币贷款的8.7%。2010年新增人民币贷款以外融资 6.33万亿元,为同期新增人民币贷款的79.7%。人民币贷款以外融资快速增长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直接融资快速发展。2010年企业债和非金融企业股票筹资分别达1.2万亿元和5787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36.8倍和9.5倍。二是非银行金融机构作用明显增强。2010年证券、保险类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资金运用合计约1.68万亿元,是2002年的8倍。2010年小额贷款公司新增贷款1022亿元,比上年增长33.4%,相当于一家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一年的新增贷款规模。三是金融机构表外业务大量增加。2010年实体经济通过银行承兑汇票、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从金融体系融资分别达 2.33万亿元、1.13万亿元和3865亿元,而在2002年这些金融工具的融资量还非常小。
社会融资总量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社会融资总量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这里的金融体系为整体金融的概念,从机构看,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从市场看,包括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以及中间业务市场等。社会融资总量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通过资金运用对实体经济提供的全部资金支持,即金融机构资产的综合运用,主要包括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信托贷款、委托贷款、金融机构持有的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的赔偿和投资性房地产等。二是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通过金融机构服务所获得的直接融资,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非金融企业股票筹资及企业债的净发行等。三是其他融资,主要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贷款公司贷款、产业基金投资等。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创新深化,实体经济还会增加新的融资渠道,如私募股权基金、对冲基金等。未来条件成熟,可将其计入社会融资总量。综上所述,社会融资总量=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赔偿+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其他。[社会融资总量为一定时期(每月、每季或每年)的新增量,具体统计方法详见本文第三部分]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社会融资总量快速扩张,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从2002年到2010年,我国社会融资总量由2万亿元扩大到14.27万亿元,年均增长27.8%,比同期人民币各项贷款年均增速高9.4个百分点。2010年社会融资总量与GDP之比为35.9%,比2002 年提高19.2个百分点。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见图)。社会融资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金融结构也多元化发展,金融对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一是2010年企业债融资、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和保险公司赔偿分别占同期社会融资总量的8.4%、4.1%和1.3%,其中企业债融资比2002年上升6.8个百分点。二是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融资功能显著增强。2010 年银行承兑汇票、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分别占同期社会融资总量16.3%、7.9%和2.7%,分别比2002年高19.8、7和2.7个百分点。
2.统计监测和宏观调控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金融业发生巨大变化,金融市场和产品不断创新,直接融资比例逐步加大,非银行金融机构作用明显增强,金融调控面临新的环境和要求,迫切需要确定更为合适的统计监测指标和宏观调控中间目标。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保持物价稳定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为了实现这一最终目标,一般都要根据一个国家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中间目标。较长时期以来,我国货币政策重点监测、分析的指标和调控中间目标是M2 和新增人民币贷款。在某些年份,新增人民币贷款甚至比M2受到更多关注。然而由于新增人民币贷款已不能准确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总量,因此只有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和直接融资都纳入统计范畴,才能完整、全面监测和分析整体社会融资状况,也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因过度关注贷款规模而形成的 “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即商业银行通过表外业务绕开贷款规模。这些表外业务主要有银行承兑汇票、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以2010年为例,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95万亿元,同比少增1.65万亿元,但是实体经济通过银行承兑汇票和委托贷款从金融体系新增融资达3.47万亿元,占社会融资总量的 24.2%,同比多增2.33万亿元(见表1)。
衡量一个指标能否作为调控的中间目标,有两个重要标准,一是它与最终目标的关联性,二是它的可调控性。实证分析表明,与新增人民币贷款相比,社会融资总量与主要经济指标相互关系更紧密。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在统计上一般采用相关性分析,测算得到的相关系数绝对值一般在0与1之间。相关系数越高,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越紧密。我们采用基于2002-2010年的月度和季度数据,对社会融资总量、新增人民币贷款与主要经济指标分别进行统计分析(见表2),结果表明:与新增人民币贷款相比,我国社会融资总量与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CPI的关系更紧密,相关性显著优于新增人民币贷款。
同时,我们采用统计检验进行相互作用的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融资总量与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可以对这两个变量建立长期均衡关系模型,以分析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长期均衡关系,并根据均衡关系进行预测。我们基于2002-2010 年的年度数据,对社会融资总量与GDP建立长期均衡关系模型。测算结果表明,社会融资总量与GDP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这说明,社会融资总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有规律的,可以根据GDP和CPI等指标推算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相应的社会融资总量。通过完善金融统计制度,加强中央银行与各金融监管部门和有关方面协调配合,可形成社会融资总量的有效调控体系。
3.统计需科学准确及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与金融统计框架推荐成员国编制信用和债务总量指标,主要包括各类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债券、股票等金融资产,成员国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编制。由于国情不同,我国社会融资总量指标名称和口径与其他国家有所差异。在充分考虑社会融资总量指标的可得性、可测性、可用性及其与宏观调控最终目标相关性的基础上,我国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与金融统计框架及资金流量核算原则,开始编制社会融资总量指标。
社会融资总量统计数据完整可得,采集及时准确。社会融资总量是增量概念,为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或当期发行或发生额扣除当期兑付或偿还额的差额,统计上表现为每月、每季或每年新增量。社会融资总量各项指标统计,均采用发行价或账面价值进行计值,以避免股票、债券及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等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波动扭曲实体经济的真实筹资。社会融资总量中以外币标值的资产折算成人民币单位,折算的汇率为所有权转移日的汇率买卖中间价。在数据汇总方面,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和所有权关系相互轧差,不存在重复计算问题。例如,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持有的股权、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持有的债券等等,都不计入社会融资总量,以真实反映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社会融资总量中的银行承兑汇票是指金融机构表内表外并表后的银行承兑汇票,即银行为企业签发的全部承兑汇票扣减已在银行表内贴现部分。并表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不重复统计。

阅读全文

与2019年社会融资规模总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私募股权投资杠杆 浏览:403
抓最佳组合买点趋势指标 浏览:702
河北银行理财双周本益赢 浏览:618
论述某公司的金融目标 浏览:884
曲靖正规贷款 浏览:350
河南中小企业融资案例 浏览:97
股票每次2万 浏览:923
工商银行理财产品论文 浏览:35
公司法证券法信托法 浏览:131
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 浏览:889
汽车金融公司服务口号 浏览:590
招商把佣金吞了 浏览:121
影子银行的高杠杆效应 浏览:522
中欧新动力混合持仓 浏览:645
中国期货部总监 浏览:778
查询美元兑人民币的实时汇率 浏览:689
外汇如何每天稳定盈利50点 浏览:769
上海东方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浏览:318
融资股权变更计算 浏览:500
金蝶期末调汇汇率 浏览: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