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融资租赁行业前景怎么样
就最近市场发展来看,车辆融租打开了融资租赁行业的一扇大门,正处于蓬勃发版展的阶段,权今后,融资租赁若要继续保持高歌猛进的态势,就要适应经济的高速增长,有必要从以下几点进行调整:
一、 业务发展方向
一是实现由偏重速度向偏重质量的转变。
二是实现由盈利至上向风控至上的转变。
三是实现由追求短期盈利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变。
二、业务发展思路
一是市场拓展理念的提档升级。
二是市场拓展技术的提档升级。
三是市场拓展模式的提档升级。
三、业务发展重点
一是提高国企业务比例。
二是提高中小企业抵押保障。
三是提高个人业务比例。
四是提高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对业务发展的贡献比例。
五是提高主动营销业务的比例。
六是提高员工业务拓展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其实,从融资租赁软件供应商的销量数据也能看出近期行业的发展,比如北京互融云软件公司有实时的签约数据分析,不难看出融资租赁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
B. 融资租赁公司在我国现状和前景如何
融资租赁公司在中国的大发展,快到什么程度,截至2016年3月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总数达5022家,合同余额约4.52万亿元。其实离不开两个字“通道”;
第一类通道是“跨境融资”业务;
最早的通道是2013~2014年的监管政策套利,利用融资租赁公司可以按净资产的10倍举借外债的政策优势,通过内保外贷,境外举借外债等方式从境外借入低成本的离岸人民币/美元资金,直接方法给下游资金需求方。在这中间,融资租赁公司并不承担实质性风险。这一波通道业务,随着外管局收紧跨境融资担保、境内人民币贷款降息、人民币进入贬值通道后,因为不再有利差空间,目前基本暂停下来。
第二类“通道”业务是所谓的规避政策类通道,即按银行内部信贷政策不能够批和投放的贷款,通过融资租赁公司来做。大致有以下几种:
1)异地贷款;
一般商业银行都进行属地化管理,不允许跨区域经营,但因为各种原因特别是沿海资金充裕的分行,希望做一些高利率的民企客户。而融资租赁公司一般没有地域限制,银行会把这类客户介绍给融资租赁公司,由融资租赁公司给最终借款人做售后回租或保理业务,而实际资金来自于银行发放给融资租赁公司的贷款。说白了,就是把低利率地区的资金搬运到高利率地区。
2)限制性行业:各家银行对贷款投放行业有很多性质,比如“两高一剩”不得发放,钢贸、钢铁、汽车、大宗商品、煤炭、矿业等等,或者对一些客户设置了很严格的准入标准,这些客户往往无法达标,就借助融资租赁公司对接银行资金,银行在名义上只是给融资租赁公司投放新增贷款,但最终流向了这些限制行业,在这个过程中,融资租赁公司客观上的确做到了增信,但是实质性风险暴露还是集中在这些高风险行业。
3)政府融资平台:大多数银行因为合规问题现在不能够增加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而地方平台公司在走了一个阶段的信托通道融资之后,也开始向融资租赁公司通道靠拢。相对信托贷款,融资租赁公司为政府融资平台融资有以下几个优点:
(1)公开度低,截止目前没有公开的租赁登记平台,对平台公司的可操作性强;
(2)融资成本比信托/资管通道要低
(3)期限可以做的长
(4)担保条件相对宽松,资产做成售后回租,不能够抵押的资产也可以变相抵押;
其实,在融资租赁公司直接投放给平台公司前,地方政府还想出通过县级医院做融资租赁,变相为地方政府融资的办法。这里就不展开了。
4)P2P平台:e租宝之类,没有做过类似项目,不敢展开讨论。
第三类通道业务是所谓的“无中生有”通道,即通过结构设计:
(1)为没有真实贷款用途需求的客户创造出套现的融资结构;
(2)为没有合格融资租赁标的物的客户创造出融资标的物;
众所周知,贷款用途是银行贷前审查最重要的核查内容。但是融资租赁业务中的“售后回租”,理论上是租赁公司向承租人买入资产支付的对价,租赁公司是不会认真审核其资金贷出之后的流向的。等于帮助客户规避了银行审核真实贷款用途的要求。
继直租和售后回租之后,融资租赁公司有一类“新兴业务”叫做“保理”业务。然后,有些融资租赁公司突然间发现了一个金矿。保理的核心是应收账款形成的债权,但应收账款是可以被创造出来的,举个例子:
A公司投标成为某电厂项目的分包商之一,未来需要为该项目提供X亿元的设备,A公司提出向融资租赁公司融资,但只有中标书,还没有签订正式合同,在这个时点完全不符合。A公司于是和母公司B公司签了一个采购合同,由B公司为A公司代采购这些设备。这时有了正式的合同,就产生了未来的应收账款,B公司就拿着这个关联方互相签订的销售合同,去找融资租赁公司做应收账款保理获得资金。
C. 现在去融资租赁行业工作好吗租赁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怎么样
融资租赁是对银行信贷的补充,优化企业融资结构是一种补充行为。相关数据显示,融资租赁业务从2006年发展到2019年底,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达到66540亿元,2014-2019年五年增长率为107.94%。可见整个融资租赁行业发展很快,整个行业的成交量不可小觑。
融资租赁属于企业风险投资的主要内容,涉及投资金额大、期限长、资产流动性弱。融资租赁中呈现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抗拒的,需要制定宏观解决方案,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优秀的信贷发展体系,全面管理外部风险。同时,要着眼于微观主体内容,充分考虑融资租赁中的相关问题,做好企业内部管理,合理划分,同时要承担供应商各方面的违约管理,制定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目前我国企业融资租赁,存在政策、金融市场信用、贸易技术等诸多风险问题。要合理控制融资租赁的这些风险,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完善防范体系,采取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做好风险化解和转移,优化融资担保机制。
D. 融资租赁经纪公司在国外发展的状况,以及在国内的前景怎么样
你确实很有眼光,在国内融资租赁公司刚起步的情况下就投身到融资租赁经纪公司。
对于你的问题,可以说,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潜力很大,但国内经济、法律等环境还需进一步完善,所以,要等到这个行业的成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那么经纪公司的话,可以做,毕竟是这个产业链上的一环,但具体怎么样,什么时候能怎样还不好说。只能说,这是一个很有前景的行业,但时间未知。推荐,作为一个入行的跳板,先学习东西先。
希望能解决你的疑惑。
E. 金融租赁行业未来发展前景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市场规模总体呈波动增长态势,2019年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66540亿元
2013-2019年期间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市场规模总体呈波动增长态势。据中国租赁联盟数据,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66540亿元,比2018年底的66500亿元增加约40亿元。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F. 融资租赁未来几年的发展前景何在
一、 业务发展方向
融资租赁在未来几年(3年)发展方向的选择:发展战略是“稳健经营、适度增长”,经营战术是“收缩战线、转攻为守”,在动态的结构调整中实现“有进有退、有保有压、降低速度、保证质量”。
二、业务发展思路
融资租赁未来几年的业务发展总体思路:秉持“为社会创造价值、为股东回报效益、为员工带来幸福”的发展理念,稳健经营、稳中求进,始终把防范风险始终摆在首要位置,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谋取发展,不断提高行业竞争力。对于金控租赁而言,还要继续巩固在四川区域范围内的行业龙头地位。
三、业务发展重点
一是提高国企业务比例。
狠抓民生基础设施、节能环保、公共服务、大型设备等领域的国企租赁业务。要深入了解、及时跟进政府扶持的产业发展方向,继续加大与区市县国有平台公司的合作,寻找业务来源,开拓业务渠道,加强专业化发展,提高专业化水平,国有业务在总体业务规模中大幅提升。
二是提高中小企业抵押保障。
在注重第一还款来源的前提下,要适度提高中小企业融资租赁的抵押比例,确保抵押充足率和资金回收的可控性、安全性。采用行业占比限额管理模式,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状况、行业发展情况,适时调整业务发展方向和结构,继续调整优化业务结构。
三是提高个人业务比例。
新的政策、法规突破了自然人作为承租人,耐用消费品作为融资租赁标的物的限制后,鉴于自然人债权(以按揭房产为典型代表)是所有金融资产中最安全资产的特征,融资租赁当加大对个人耐用消费品的介入力度,提高汽车、家电的融资租赁创新模式,同时也加强对个人生产经营用设备、设施租赁的推广,扩大经营用汽车等的普及范围,由此提高个人类融资租赁的业务份额。
四是提高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对业务发展的贡献比例。
探索建立大数据库,在所有客户及有关外部客户信息进行全方位搜集,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逐项分析,对客户上下游关联行业予以跟踪关注,建立起公司客户和关联客户的数据库,为业务选择提供基础决策分析。积极搭建网络营销平台,按照“O2O”模式进行产品的组合设计与营销推广,逐步实现部分客户无纸化、智能化、便捷化的金融服务。
五是提高主动营销业务的比例。
主动“走出去”自主营销,对接外部尤其是政府资源,充分利用国企的资源优势、品牌优势和信息比较优势,制定拜访计划,主动作为,到省、市和区县的经信、发改、投促、交通、环保、科技、旅游、水务、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部门及相对应的地方平台公司,研究相关项目和政府扶持补贴政策,介入优质项目,获取政府部门支持,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六是提高员工业务拓展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建立公司内外部业务培训体系(金控租赁利用近期减慢发展速度的机会,将2016年列为公司培训年),围绕业务发展战略目标,加强岗位培训、专业技能培训、营销培训、管理和领导技能等方面的业务培训,通过内部业务交流、岗位轮换和外部引入专家培训、外派培训等方式方法,练好内功,提升专业素质和识别风险、把控风险转移、消化风险的能力,提升单兵作战能力和团队整体的战斗水平。
G. 你觉得当前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现状如何
目前,国内具备法人资格的融资租赁公司有100余家,资产规模超过百亿的有十多家。虽然发展时间短,但是市场规模和企业规模的增长确是一日千里。而且,中外合资背景的融资租赁公司占据了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
从总量上看,融资租赁已经成为继银行业后,国内重要的企业融资渠道。但是其先天不足的状况,也是显而易见的。毕竟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只有短短数十年的时间。融资业务发展迅速,但是融资租赁公司快拿牌照、快速展业的情况比比皆是。有的外资公司,尚未拿到牌照,已经开始用代表处招揽客户,只待公司一开张便迅速签单。与业务风风火火的局面相比,企业内部管理的工作却显得滞后很多。
一方面融资租赁属于新兴行业,人力资源相对薄弱。各融资租赁公司的核心人员多来自于银行信贷部以及几家较早开业的融资租赁公司。业务人员和执行人员的从业经验单薄,导致业务发展的内在支撑力不足,影响企业发展后劲。另一方面,国内经济环境随着金融危机起起落落,各行业发展呈现较大的不均衡。很多融资租赁公司内部风险管控流程照搬银行信贷流程。要么失之过严,造成丢单,要么失之过松,造成坏帐。加之业务发展思路不够明确,项目分散繁多,影响对项目资金、资产、客户偿还能力等的有效监控。
除了业务流程的滞后和混乱,融资租赁公司内部的信息系统建设也大多处于初级阶段。对于主营业务系统,目前主要采取两种模式。合资公司多采用外资方在国外的系统,再进行本地化开发,但是由于国内外相关税收、法律的不同,以及用户文化和操作习惯的差异,系统存在水土不服现象。另一种情况,采取国内自主开发的业务系统。目前国内具备开发和实施融资租赁系统的IT企业少之又少,技术储备充分,业务经验丰富的供应商更是凤毛麟角。一般企业开发的融资租赁系统多有财务软件转化而来,很难根据融资租赁企业的业务需求实现风险管控等复杂功能。加之企业快速扩张带来的组织结构快速调整,更使信息系统无法跟上企业的业务发展。
以上种种业务发展与内部管理的错位和滞后,都是目前国内融资租赁公司正在面对和将要面对的问题。
国内融资租赁企业发展盲区
内资租赁公司相对于外资公司来说,还存在一些自身的发展历史导致的问题。首先,相当数量的内资租赁公司由国有大型制造企业出资建立。其母公司建立融资租赁公司的初衷,是为了在风险控制和资金收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有效刺激母公司产品销售的增长。因此,这些融资租赁公司先天就打上了母公司原有经营模式的烙印。在实际经营中,受限于母公司的经营策略和范围,融资租赁公司在业务拓展和客户选择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由此也限制了租赁公司的发展潜力,导致一些公司存量业务收益过低,但是又无法开拓新市场以增加企业利润。
另一方面,国内信用环境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法令法规方面还有许多空白需要填补,客户资信透明度较低,客户风险控制难度大。融资租赁公司一方面需要业务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更需要时刻控制收款风险。但是两方面的平衡非常难把握。一旦公司为了刺激业务增长,授信政策放宽,则问题客户的数量也将随之增加。公司内部管理水平的不足,无法及时评估、管理、调整积累的资金风险,容易发生大金额坏账,给企业带来致命一击。特别是在金融环境不稳定的今天,行业性衰退带来的坏账风险时有发生。例如,国家调控房地产导致相关产业的衰退。
但是,如果企业过于谨慎,导致大量业务机会丧失,也将危及企业的生存。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刺激经济发展实施的低利率政策背景下,各融资租赁公司正在你争我抢跑马圈地。一旦市场份额过低,上不了经营规模,今后的发展也是大问题。即使是存量业务,也存在积累的现象。客户如果未能按期回款,租赁公司是否真的能够按照合同要求客户支付逾期罚息和非租金罚息,也是有待商榷的问题。现在市场上资金充裕,客户完全有可能由于一笔罚息而转向其他租赁公司。
所以说,有句老话叫作“不赊帐等死,赊账找死”。面对这样的两难境界,融资租赁公司必须通过系统手段化解风险。
H. 金融租赁业如今的现状是怎么样的呢
国内金融租赁市场的同业状况
1.银行业金融租赁公司
1997年央行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不得混业经营,要求已开办或参加融资租赁业务的商业银行退出融资租赁公司。2007年2月,银监会发布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银发〔2007〕第1号)允许商业银行作为主要出资人组建金融租赁公司。截至2012年6月,工行、建行、交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农业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先后设立了金融租赁公司。
2.资产管理公司类金融租赁公司
在银行加紧建立金融租赁公司之际,资产管理公司也开始涉足金融租赁行业。目前,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都开展了融资租赁业务。在资产管理公司的商业化转型和综合经营方面,监管部门持开放及支持态度,积极推动资产管理公司类金融租赁公司的发展。
3.外资、合资融资租赁公司
据统计,仅在2007年一年,商务部就批准了14家外商租赁公司。原尚在持续经营的外商租赁企业,积极采取增资扩股等措施,适时加大中国租赁市场的投资力度。有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已达210家。
4.内资融资租赁公司
内资企业融资租赁试点始于2004年底。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内资企业开展融资租赁业务试点的达到了共66家。许多企业在业务创新、市场拓展和内部管理等方面取得明显业绩,呈现出良好势头,开始在业内发挥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