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融资信托 > 刺猬公社融资

刺猬公社融资

发布时间:2022-06-14 02:58:53

❶ 焦虑时代,为什么“无用”的内容反而越来越值钱

豆瓣时间自3月上线以来已经过去两个月,在4月底刺猬公社的采访中,豆瓣副总裁姚文坛透露,豆瓣时间上线的五天内就达到了百万销售额,目前也已经有几百万的收入。

几百万的收入相比于目前更火热的知识付费确实不算多,但是这种稳健的增长趋势,却是整个文化领域的好消息。在这个越来越焦虑,越来越逐利的时代,看似非实用型的文化内容反而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用户对文化内容的消费需求始终存在

文化内容的消费群体一直都在,此前文化类的报刊、杂志、书籍购买的主力军均是该类人群,只不过来到移动时代之后,信息载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智能手机的特性让阅读变得更为便携,而这部分人群也同样放弃了原来的纸媒阅读,转移到了智能手机上。

产业会消失,但需求不会消失,只不过需要寻找更好的满足方式。

功利内容喧嚣过后,文化内容付费进入回暖阶段

主打“实用”的功利性付费内容本身并没有错,但不少购买者带着“缓解知识焦虑”的目的而来,希望购买之后获得成百上千的回报,这种过高的预期可能会导致最终失望,反而更加焦虑。

在三节课近期的一篇《知识付费即将迎来拐点?》文章中指出,其通过统计各个知识付费平台打开率后,发现普遍出现下降的情况,说明大家进入到了退热阶段。

在功利内容一片喧嚣过后,部分焦虑人群也逐步认清了功利内容不能立即产生回报的现实,而同时关注内心需求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多。

在自媒体领域,豆瓣时间上线5天收入破百万,《蒙曼品最美唐诗》进入喜马拉雅付费榜TOP5,总播放量近千万。而十点读书公众号一年涨粉一千万,付费内容的月营收达到500万,今年更是完成了6000万的融资,估值4个亿,这里不一一列举。

人们对文化内容的兴趣又在重燃,大家也开始关注一些“无用”的文化类内容,并且愿意为其付费。自媒体“笔艾特纸”在其文章中表示:

“音频内容最主要的消费场景是上下班路上和睡觉前后。我不喜欢在这个时间段听“干货”,因为空闲时间听这些,本就是一种变相加班。然而我又嫌流行音乐太吵并且浪费时间。所以这个时间最好用来培养我的业余爱好,比如听古典音乐。”

文化类付费内容的价值在于纯粹

随着自媒体行业的发展,资本的介入,文化内容忙于追逐热点,追逐变现能力,离“无用”越来越远,而离“有用”越来越近,但是反过来想想,这反而是文化类付费内容产品区别于免费内容的机会所在。

其一是更专注内容本身,其二是更适合碎片化场景。

1)与广告分离,专注内容本身

在自媒体领域,因为要考虑收入的原因,通常一篇好好的图文或者视频内容,最终都成为了广告软文,这种混编模式短期确实能够盈利,带来转化,但是长期来看却非常破坏用户的体验,也影响品牌自身。

付费的形式可以让作者不必背负赢利的压力,专注于内容本身,形成更好的用户体验,建立起自媒体品牌更长远的价值。

2)文化内容更适合碎片化场景

我们已经进入了碎片化场景时代,相比于需要更强的系统性和条理性来梳理的知识内容,文化类内容在这方面的要求并不高。这些轻松,没有压力感的内容更适合“陪伴”。因此比知识内容更适合碎片化场景,这点也是当前所有在线文化类付费内容的优势。

从消费者到生产者的二次价值挖掘

豆瓣作为文化内容社交平台,其有着大量的内容消费者以及生产者,除了北岛、白先勇这些名家之外,豆瓣此后还将邀请到在某个垂类文化领域有所建树的豆瓣达人。这些达人平时也活跃在影评、书评、小组中,受到粉丝认可,其生产的高质量内容也正是粉丝所需要的,将其引入豆瓣时间后粉丝也会自然买单,这与知乎live中的达人生产逻辑一样。

文化类付费内容产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励这批“民间高手”,完成从消费者到生产者的身份转换。既可以在专业团队的帮助下更专注于内容创作,又能树立自身的品牌价值。

结语:

用户对于功利性内容的热情正在进入理性阶段,而同时文化类内容却正在逐渐升温。内容付费这一形式,让纯粹的文化内容获得了全新的途径,也使得用户的回归成为可能。

无论怎样,2017年注定是文化内容回归的一年。

作者:“首席发言者”

❷ 养棉花娃娃到底是怎么样的流程

没有什么固定的流程吧,你随便看看微博超话之类的,上面经常会有晒娃和分享的,如果是自己养的话也没什么顾虑,漂亮娃买来就是为了看嘛,不需要有什么流程啥的,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之前没接触过也不要紧的,圈子嘛很多都是相通的,趣味当然也是自己找啦。

❸ 为什么知乎有每日提问数量限制

算法源于大数据,而大数据源于我们每一个人,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拥有主导数据的权利?
刺猬公社 | 铁林
第一个问题,由腾讯CEO马化腾提出。
“未来十年哪些基础科学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创新,会带来哪些改变?”
一天的时间,超过39000人关注了提问,285万浏览量,1400余人成功抢答。
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是第二个登场的嘉宾,她在半夜发出的灵魂拷问是:算法源于大数据,而大数据源于我们每一个人,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拥有主导数据的权利?
几个小时后,问题被浏览8千余次,收到60个回答。
在马化腾的提问下方,高赞回答贴了一篇长文,作者谢熊猫君翻译的《人类唯一的出路》,开篇就说:在一个由人工智能和“其它所有生物”组成的未来,我们只有一条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知乎邀请了马化腾作为新一季互联网十问——“互联网洞见者”的首个提问嘉宾,各路媒体讨论颇多。这并不是马化腾在知乎的第一个实名提问,六年前,马化腾留下的问题是:整个人类处于互联网发展的哪个阶段?下一个十年,互联网升级的大致方向在哪里?
不过六年过去了,这个问题只获得了12045个关注者,不到80万的浏览量。
六年后的提问,恐怕和背后的投资,联系更密切。2015年,知乎完成 5500 万美元 C 轮融资,腾讯领投。去年1月,知乎完成 D 轮 1 亿美元融资,腾讯继续跟投。
同样,今日资本也是知乎D轮融资的领投方,E轮继续跟投。
看得出来,这是知乎时隔6年的一次具有营销性质的活动。根据知乎官方的介绍,知乎已经从 2012 年时的问答社区,成长为 2018 年人人分享、普惠人人的全民知识内容平台。
更有意思的是,其他知乎用户的问题更像是求助,大佬的提问,更像是自发赶来一堆人去抢答。
人人分享是有道理的,马化腾现在的提问和6年前的提问相比,浏览量翻了3倍有余。
2013年3月,知乎正式向公众开放注册,当年注册用户从40万暴增至500万,目前最新的数据是,知乎注册用户已突破1.6亿。
小众变为了彻底的大众。良莠不齐的用户,为知乎赚来了一个并不光彩的slogan——知乎:与你分享刚编的故事。但流量变多了。
知乎的“膨胀”轨迹,与移动互联网的成长轨迹是一致的。从PC时代的门户与搜索,进入到移动互联网的APP时代后,各平台分庭抗礼,抢夺用户时间,用户的消费路径从搜索引擎跳转到直接的APP消费,各个平台(原来的网页)之间的连接性不再紧密,跳转变成一件艰难而奢侈的事情。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六年前的提问还挂在知乎上:手机会取代电脑吗?如果会,是几年后?是什么形态?
当年的最佳回答者江新华说,“十年后,大概所谓的手机会和所谓的PC一起消失,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了。到时候所有的东西都是PC,不过要考虑一下PC是指Personal Computer 还是Public Computer,或许是Permanent Computer。“
刚过去六年,移动互联网在经历2016年的风口后,逐渐回归冷静,PC还没消失,但手机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凸显,至于Permanent Computer,还有四年的时间可以验证。
算法推荐成为内容平台重新崛起的核心技术。据传这其中的代表公司字节跳动已完成不低于25亿美元Pre-IPO轮融资,投前估值达750亿美元,超过网络最新市值677.2亿美元。
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已经持续多年,新的节点快要出现了。
某应用渠道负责数据增长工作的李天(化名)告诉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现在已经不是做增长最容易的阶段,以前的产品光是通过应用商店的首发排行推荐,就能在当天收获几千的下载量,现在不可能了,移动用户已经从增量市场变为了存量市场。
有些靠着风口做数据进入大众视野的平台开始失去声量。
知乎显示出了自己的江湖地位,过去代表的精英舆论场让位于大众意见,2012年讨论的话题竟成为未来几年,移动互联网面临的主要问题。
比如SEEC首席战略官段永朝在六年前留下的问题是,数字人群的“部落化”“小众化”是否在真实发生?这一变化会对商业产生什么影响?
“醒客”回答说,互联网下,企业的存在方式将会改变,固定的企业、大企业将越来越少,人将是社会化的,工作协作方式更加灵活、扁平化,随着企业以及社会结构将向以人为中心演化。
如今,圈层隔阂已经发生,真正“大众”概念上的文化产品已经消失,动漫、游戏、男垂女垂、小说、体育,从用户表达到圈层影响力,都在内缩,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之间,互相传播,互相影响。
满足不同圈层用户需求的办法是什么?段永朝提到的“部落化”,被张一鸣的算法推荐解决了。移动互联网的解决办法,是让小众得到保护,技术来提供信息触达的便捷。
又比如,搜狗CEO王小川留下的问题:作为个体的人,在互联网时代还会发生什么变化?是更强大了还是更脆弱了?是更有主见还是在越来越智能的网络服务中“被决策”?科技与人性的平衡边界是什么?
当年的最佳回答说,互联网具有马太效应,即让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科技是人性的一面镜子,某种程度上真实的显示了人性;或者是一个放大镜,某种维度上放大了人性。
从行业趋势来看,产品无一例外开始具有“上瘾性”,沉迷成为一个讨论较多的问题,如果说手机可以以芯片的方式植入到身体中,大多数人都可以成为赛博格,只是现在这款特殊芯片仍然独立于人的身体之外,离开手机像在一瞬间切段与社会的联系。
拿这两年最火的短视频APP来举例,这个典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用十几秒的视频产品成为用户碎片化时间的消费品,高密度的情绪体验,无间断的播放设置,上亿日活的数据在讲述一个事实:没人在抵抗。
不是说产品有问题,而是,产品越来越通人性,人性就是摆脱不掉的药剂。
和2012年相比,除了知乎以外,涌现出来的问答社区或者说带有问答功能的平台也越来越多。互联网产品经常越长越像,因为产品提供单一的服务,用户却永远需要综合服务,内容消费型产品同样如此,今日头条从资讯内容扩张到了微头条、悟空问答,腾讯新闻同样增加了问答专栏、微资讯广场。
还好社区型产品难做。想做和真正做成生态,需要漫长的养成时间,不管是头条还是腾讯,实际上只是尽量完善平台的用户体验,知乎的社区生态,暂时还是打不破的壁垒。
但下一步呢。走到移动互联网尽头的产品们,开始寻找新的生长点,到底是技术还是下沉会成为下一个风口,互联网与人的关系仍然值得怀疑,和互联网捆绑在一起的用户,应该怎么看到这个特殊的存在,就像当初的提问一样,边界在哪里。
铁 林
关注资讯社交平台、泛媒体领域
微信号:2470810968
添加时烦请注明姓名、机构、职务
刺猬公社是聚焦内容产业的垂直资讯平台,关注领域包括纸媒和数字出版、互联网资讯和社交平台、视频音频平台、影视文娱、内容创业和自媒体、二次元,以及VR/AR和人工智能等未来内容发展方向。
「关键词」解锁

延禧攻略 | 幻乐之城 | 陈一发被封 | 人生一串

快把我哥带走 | 狗粉丝 | 怪物猎人 | 单口喜剧
同道大叔 | 我不是药神 | 创造101 | 明日之子2
世界杯 | 红海行动 | 奇葩大会 | 十万个冷笑话
办公室小野 | 陈晓楠 | 薛兆丰 | 卓伟 | 陈晓卿
陈安妮 | 叶非夜 | 姜思达 | 陈峰 | 张全蛋
映客上市 | 抖音广告 | 头腾大战 | 海外短视频
知乎融资 | 内涵段子 | 豆瓣改版 | 腾讯游戏 | QQ远去
2018内容剧变半年记 | 多抓鱼 | 区块链媒体 | 山东新媒体村
活动推荐
「跨越山河大海」媒体人创业转型大会

内容产业报道第一媒体
微博 @刺猬公社
转载、媒介合作联系微信号ciweimeijiejun
商务合作联系微信号yunlugong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网站www.ciweigongshe.ne

阅读全文

与刺猬公社融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自主经营融资模式 浏览:689
金融服务中心事业编制 浏览:800
金融公司岗位定级标准 浏览:486
随用随取的高收益理财产品 浏览:409
线上认证签约的大学生贷款分期 浏览:365
理财基金PPT怎么做啊 浏览:612
百利方投资理财 浏览:572
这次疫情股票是否还会大跌 浏览:70
金融服务部经理 浏览:322
贷款的二手车能过户吗 浏览:111
人民币汇率变动解决方案 浏览:705
2018上市银行理财能力 浏览:332
历年证券法司考题 浏览:403
杠杆思考术pdf免费下载 浏览:714
宁夏金融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浏览:245
融资租赁汽车业务杭州 浏览:721
晚上的投资理财app 浏览:32
期货庄家手续费 浏览:60
武汉众邦银行理财产品安全吗 浏览:614
华尔街金融公司的运营模式 浏览: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