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融资信托 > 泰州控制融资成本

泰州控制融资成本

发布时间:2022-06-17 17:35:36

Ⅰ 如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意见或建议

市场上很多不同类型企业融资渠道,在选择渠道方面,主要考虑融资成本、效率和资金实力三个方面。

融资成本主要和融资方式有关系,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本身风险不同,自然成本也所有不同,一般来说抵押贷款肯定成本要更低,但是市场上许多渠道会参杂隐性成本,如贷款预扣保证金,要求购买理财产品等等,这些隐性成本企业在融资的时候都要考虑。

另外,各类渠道的融资效率也是有所不同的,一般情况下民间机构>互联网平台>一般机构机构>大型金融机构,毕竟对企业来说,有时候资金迅速到账也是非常重要的。最后为什么说资金实力对于企业融资也很重要呢,因为企业的经营是连续性的,而融资往往是阶段性的,资金雄厚的资金机构让企业在需要连续资金需求的时候,能够很好的连接上,避免因资金补充不及时导致经营受损。

企业融资的渠道我们可以到明德了解一下。北京明德天盛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简称“明德天盛”)是以优质项目企业投资为核心业务的私募股权基金。执行事务合伙人张晓丽教授是中国知名风险投资家,被称为中小企业上市策划引领人物。

【如果你还有有关企业融资的渠道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的在线咨询按钮,直接跟老师对话交流。】

Ⅱ 降低融资成本主要措施

第一至四部分明确不同融资环节要求。信贷环节,取消部分涉企收费,细化严禁贷存挂钩和严禁强制捆绑销售等现有规定,鼓励银行提前开展信贷审核。助贷环节,要求银行明确自身收费事项,加强对第三方机构管理,评估合作机构收费情况。增信环节,要求银行合理引入增信安排,从银行独立承担、企业与银行共同承担、企业独立承担三个角度,对信贷融资相关费用承担主体和方式等提出要求。考核环节,对银行资金定价管理、信用评级和拨备计提等影响融资成本因素提出要求,并要求绩效考核取消不当激励。
第五部分规范与收费相关的内控与监督。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发挥公司治理作用,完善融资收费管理制度,规范分支机构和员工行为,严格收费系统管理,加强内部审计,充分披露服务信息。
第六部分提出发挥跨部门监督合力,并给予正向激励。包括推动深化产融合作,加强企业和项目白名单管理,完善违规收费举报查处机制;对国有控股机构经营绩效考核给予合理评价;在流动性、资产证券化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等方面予以支持;加强行业自律。同时,对融入低成本资金而套利的企业,严格加以约束。
拓展资料:
1、企业融资能力,指一个企业可能融通资金的水平,是持续获取长期优质资本的能力,也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能多渠道、低成本从国内、国外融资的企业,才是真正的融资赢家
2、指标有: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 通常情况下,由于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价值评定和变现能力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考虑风险控制,一般以75%以下为宜,其余25%用来考虑风险缓冲和变现成本。 负债率越高,偿债能力越差。当负债率大于95%,基本上可视为资不抵债。
3、企业当期有效资产 根据资产负债表,分析有效资产主要构成,其中固定资产要注明是否为通用设备及变现难易程度,无形资产(土地、专利权等)注明入帐值、评估值及变现难易程度;
负债情况 根据资产负债表,分析企业负债的主要构成,包括长期负债、流动负债、或有负债。需要说明的是,或有负债与负债在实践中并无多大实际区别 。
企业可控资产 可控资产=有效资产-负债-或有负债 。

Ⅲ 如何降低融资成本举措有哪些

1、提升公司业绩,提高利润,提高资产总额,降低负债比率
2、合理选择融资渠道,根据项目预算,合理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与期限
3、必要时采取提前还款、债务置换等方式优化债务结构
4、注意企业信誉及银企关系的维护

Ⅳ 请问关于如何控制融资成本的思考

首先,应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适度宽松和基本稳定,为银行资金成本下行进而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创造条件。近年来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很大程度上源于银行对自身负债成本上升的转嫁。在现行融资体系中,商业银行往往是直接的或最终的资金供给方,银行负债成本对于企业融资成本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利率市场化与金融深化提高了银行负债成本,在高额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存贷比考核机制作用下,银行资金运用也受到一定限制。
其次,继续大力发展股票和债券融资,拓宽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目前,除少数企业可以通过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满足部分资金需求外,绝大多数企业发展所需的中长期资金基本上依赖于银行信贷资金。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降低权益融资门槛,创新债券融资工具等,对拓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意义重大。
第三,也是更关键的是,应加强货币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有针对性地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近段时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财政金融政策,包括运用开发性金融手段支持棚户区改造、整合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定向降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等,基本上可以归结为差别化的政策,目的在于引导金融资源向符合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特定领域倾斜,切实降低相关企业的融资成本,在调结构中稳增长。
除了在资金供给上下功夫之外,可辅以结构性的需求调控,坚决控制不合理资金需求,允许违约风险可控释放,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引导资金流向最需要的地方。
总体看,“总量稳定、结构优化”将是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应从结构上下功夫。如果未来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可供货币当局选择的手段还包括:定向放松贷存比等监管约束;在限定银行资金运用的基础上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由央行直接或间接开展资产购买计划提供定向流动性支持;推进保障房建设等重要基建领域的“非标”转标;继续推动专项债券发行等。

Ⅳ 关于我国的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的社会调查报告

“大一统”货币政策负面效应与矫正之策
———泰州宏观调控效应调查与实证分析
人民银行泰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一、宏观视角下:“大一统”货币政策调控形势
下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一直采取全国“一盘棋”的
做法,实施无差别管理。这样做,国家可以从总量
上对社会总供求进行调控并促成二者的基本平
衡,保障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一刀切”式的货币
政策操作较少考虑到区域间经济发展的水平差
异。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金融的深度和广度
不同,货币政策发生作用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发展
条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起
的作用大小不一。货币政策在欠发达地区和较为
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效应差别较为明显,并由
此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货币政策操作实施无差别管理不利于全
社会和谐发展
各具特色的经济体系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决定了不同区域在经济波动周期上存在差异,货
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也相应有一定的反差。新一轮
宏观调控后,中央银行收缩性的货币政策取向对
防止苏南等发达地区经济过热有显著的效果,但
对于欠发达的地区而言,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显得
“刹车”过早。2004 年1 季度泰州经济欠发达的兴
化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12%,比全省、苏
南水平分别低53.58 和73.48 个百分点,2003 年
以来的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对于刚进入新一轮经济
增长周期的兴化市无疑会产生较大的抑制作用。
2004 年以来,随着国家连续推出的一系列宏
观调控举措,正处于健康发展周期的泰州市房地
产市场“过早”降温,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
比重出现了建市以来的首次下降,乃至出现了近
几年少有的排队购房的现象。
泰州是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重要前沿,但
前沿阵地占用的信贷资源相对偏低。从2005 年新
增各项贷款地区分布不难看出,列入全省沿江开
发前沿阵地的泰兴、靖江全年新增贷款占比分别
为11%、19%,与海陵相比分别低34 个、26 个百
分点。信贷投入与现行生产投资热土地区错位,沿
江开发的主体地位和区位条件没有得到充分显现
和发挥。
(二)货币政策操作实施无差别管理不利于居
民和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一
般大于45%,比经济发达地区高出10~15 个百分
点。经济发达地区已进入富裕社会,而欠发达地区
才初步进入小康阶段,相当多的人口还只是解决
温饱问题。因此,在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承接国
家货币政策的条件和能力都非常有限,所需资金
主要靠自筹资金和民间借贷解决,较大程度上增
加了居民和企业负担。据对泰州辖区68 户企业调
查,2004 年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后,民间融资利率
明显升高。2003 年企业向个人融资利率在8‰左
右,2004 年5 月基本在10‰左右,2004 年4 季度
泰州市金融机构共投放贷款5.77 亿元,投量明显
回落,2004 年末民间融资利率升至11‰左右。另
据对20 户农村家庭典型调查:泰州的兴化市
2004 年宏观调控后仅4- 8 月民间融资总规模比
同期增加1.6 万元,融资成本上升25%;据专项调
研2004 年该市民间融资总量为5.67 亿元,比
2003 年增加1.89 亿元,增幅达50%,其中:投向
“热点行业”的比重为37%。可以认为:调控作用
显现后,即使在融资成本上升的情况下更多的微
小企业主要偏好于民间融资,且主要融资行为不
受国家宏观调控的“深度”影响。
经济发达地区相对较好地解决了中小企业贷
款难这一难题,而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组织规模
过小,经营状况和信用状况欠佳,资信等级偏低,
地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又不完善,中小企业
尤其是小企业的贷款需求的满足程度较低,成为
货币政策难以覆盖的盲区。2004 年宏观调控后,
泰州辖内“马太效应”更趋明显。中小企业和经济
相对薄弱地区的融资难度上升。据调查,农村地区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为突出,05 年辖内县域新
增贷款份额和新增存贷比只有50%和41.4%,同
比分别下降15.06 个百分点和16.9 个百分点;据
对黄桥老区05 年4 季度26 户小型个私企业调
查,其银行贷款满足率仅为38.57%,与同期比下
降24.16 个百分点。
(三)货币政策操作实施无差别管理不利于货
币政策信号的有效传导
本轮宏观调控中,尽管中央反复强调“有保有
压”,但由于一部分商业银行信贷调控机制缺乏弹
性和灵活性,在贯彻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时,往往更
多地采用贷款余额控制等硬性调控手段,特别是
银行监管机构对2004 年3 月末所有固定资产贷
款进行全面清理后,难以避免地出现了信贷投放
“一刀切”现象。部分商业性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未
能从根本上走出“一放就活,一控就死”的境地,信
贷投放一度呈大幅回落态势,在某一时点上还出
现了“只收不放”的现象,全年新增存贷比较大程
度上存在不平衡性。2004 年一季度贷款净增
39.15 亿元,同比增长36.41%,4 月至11 月份,宏
观调控效果作用显现,贷款增速持续加速下降,并
于10 月份达到谷底,当月净下降4.21 亿元;12 月
份受部分新的储备项目启动和年末信贷计划控制
放松等因素的影响,出现恢复性大幅反弹,净增
7.75 亿元,同比多增14.52 亿元。贷款增长与企业
生产经营周期、经济发展对信贷供给的及时性和
有效性的要求匹配等方面均出现了明显的偏差。
全年新增贷款高度集中在年初和年末,一季度和
12 月份新增贷款占全年新增贷款的比例高达
74%,同比提高37 个百分点。年末,中长期贷款新
增占比同比提高了4.93 个百分点,而短期贷款占
比却下降了10.13 个百分点。
各地金融机构经营状况、金融服务组织体系
的完善程度和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对货币政策
通过金融机构传导的有效性影响较大。从地区结
构看,新增贷款进一步向发达地区集中。2005 年
全年市区新增贷款额占全部新增贷款的50%,占
比较上年上升10 个百分点。经济相对薄弱的兴化
市和姜堰市新增贷款份额仅为11%和9%,分别
比上年下降5 个百分点和7 个百分点。本轮宏观
调控中,在兴化市这一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经营
规模相对较小,不良贷款率较高,“双降”的压力很
大,并使信贷投放能力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
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将贷款权限上收到分行,县支
行基本上无权贷款;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存贷比较
低,较多的存款难以转化为贷款,货币政策通过银
行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意
图难以实现;证券、保险机构规模小,数量少,市场
资金交易总量不大,金融市场整体来讲很不发达,
货币政策信号通过金融市场传导时部分“失真”。
随着宏观调控作用的继续显现,一些企业的资金
链还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企业存量贷款还存
在劣变风险。2005 年末,剔除政策性剥离、核销因
素,泰州市不良贷款实际比年初上升1.3 亿元,其
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上升2.88 亿元,其它商业银
行上升0.16 亿元。
(四)货币政策操作实施无差别管理最终不利
于调控目标的实现
宏观调控后低收入阶层、下游企业承受价格
上涨的压力较大, 对地方经济的负面影响值得关
注。央行关于稳定币值、抑制通胀的目标还远没有
达到。一是低收入阶层生活更趋困难。粮食、油、
肉、菜、煤炭、液化气,是居民生活消费中必不可少
的重要方面,上述商品20%以上的价格涨幅如果
对中等收入阶层还能承受的话,对低收入阶层可
说是难以承受,高位运行的物价走势对城、乡居民
收入稳步增长的态势和增幅产生负面影响。二是
部分下游生产企业难以为继。煤、电、油、运、农产
品和钢铁是工业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在消费
品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生产成本的提高难以
得到转移和消化。价格上涨对交通运输和化工行
业影响产生了一定影响。据对兴化运输公司调查,
04 年宏观调控后客运每辆车每天因燃油价格上
涨要增加直接成本70 元,1- 12 月因燃油价格上
涨而增加成本2700 万元,成本上升18%。另据对
泰兴化工开发区调查,05 年1- 12 月其主导产品
总体成本上升了25%,其中的88%的上涨成本是
由煤炭涨价上涨引起的,1- 12 月份,利润总额同
比下降45.12%,减少0.26 亿元。三是一部分工业
企业效益出现下滑现象。从我中心支行2005 年监
测的30 户工业景气企业情况来看,企业对原材料
购进价格和生产资料综合价格水平判断指数分别
比同期上升21 和15 个百分点,多数中下游企业
生产成本的提高速度远远快于消费品价格的上涨
速度,企业利润空间缩小、亏损面增加。1- 12 月景
气企业产品销售成本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
26.11%和下降12.36%。同时,由于投资增速骤然
下降,导致投资领域的部分企业产品库存迅速增
加,12 月末景气企业存货同比增加1.06 亿元,增
长4.59%。企业效益下滑必然会对银行信贷资产
的安全性产生负面影响。
二、货币政策区域性取向:应妥善解决三个问
题正确处理三对矛盾
在我国不同经济区域之间金融差距越来越明
显的条件下,集中统一的金融政策必然导致区域
经济发展之间的政策效应明显不同,形成各经济
区域之间的不同产出,不利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
调发展。因此,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总量调
控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通过
适度差别的区域货币政策实施结构性调控,促使
货币政策在总量调控和适度差别两个方面有机结
合,应是今后加强和完善金融调控的现实要求。而
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妥善处理好以下关系和矛
盾:
———妥善处理好货币政策的集中统一性要求
和区域性取向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金融企业商业
化经营方向与县域经济、特别是“三农”比较效益
没有优势的矛盾。货币政策在结构调控和区域化
取向上应侧重促进经济增长,促使区域经济协调
发展。在政策选择和制度设计上,应对人民银行各
分支机构进行必要的授权和实施有效的激励,实
现信息、权力和责任三者之间的对称,这样,才能
在不违反货币政策统一性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
内确定符合各自区域特殊性的区域货币政策。在
农村地区,要充分认识“三农”问题的弱势效益、农
村金融的“脆弱性”与商业化经营方向的深层矛
盾,要与农村经济产业政策“量体定制”出相适宜
的货币信贷政策。
———妥善处理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的总
量稳定和区域协调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金融服务
功能扩张的冲动与金融管理价值取向的矛盾。实
践证明,各区域、各行业之间的经济如果不能协调
发展,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很
难实现,人民银行要实现币值稳定的货币政策目
标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对币值稳定的评价
上,除现行的总量评价之外,还应制定能反映各区
域经济金融发展的侧重点的金融区域发展差异监
测指标体系,使之成为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的
监测目标之一,为调控资金的地区分布和行业分
布,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调控
标准。一要制定能够反映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市
场化、货币化和一体化程度的经济发展差异指标。
二要制定可用资金的流量流向指标,用来反映资
金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流量和流向。三要制
定不同区域之间的资金边际利润率和还款能力指
标,用来反映不同区域的资金吸纳能力和产出能
力。央行监管职能调整后要协调相关监管部门注
重主动培育农村经济中的活跃成分和市场化主
体,重点监测民间资本流向和民间融资规模、投向
及利率,引导民间融资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妥善处理好资金存量流量调控的总量平
衡与结构平衡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的巨
大资金需求与社会生态环境不佳之间的矛盾。在
各经济区域的市场化、货币化程度很不一致,金融
繁荣程度不同的情况下,资金的边际利润率的地
区差异非常明显,资金总是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
达地区和金融繁荣地区,导致资金的流量、流向和
总量的地区分布失衡,形成“马太效应”,影响区域
经济的协调发展。适度差异化的区域货币政策能
够调整各地区之间的资金边际利润率,调节资金
的流量,促使社会资金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同时,还
能趋向地区平衡,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
此,货币政策区域性的取向应该是调节社会资金
的流动,通过调节资金流量的结构平衡、地区平衡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近几年,各级地方政府都
将发展经济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招商引资,大搞
工业园区建设,对金融贷款投放也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但普遍对改善欠佳的社会信用环境没有引
起足够的重视。仍有部分企业对银行贷款“敢借敢
用敢不还”,借改制、破产之机逃废银行债务行为
时有发生。一些政府部门从地方利益出发,对逃废
债行为不纠正制止,甚至纵容包庇,助长了这种不
良行为的蔓延。金融机构维权缺乏强有力的手段,
依法起诉也往往是赢了官司输了钱。社会生态环
境不能有效改善,阻碍了金融机构增加贷款投入
的信心,削弱了对地方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
三、相关政策建议
(一)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建立明晰且多
元化的产权制度
当前最为迫切的是建立明晰且多元化的产权
制度。产权制度是金融制度中最核心的制度,它的
建立与完善能为市场主体提供稳定的预期,有利
于财富积累和长期的经济活动。金融制度市场化
改革的关键在于通过产权界定、产权安排、产权经
营以构成完整的产权运行,激励足够多的有谈判
能力的产权主体的产生,并通过多元化产权主体
的市场竞争,增大金融资源配置中市场化的份额,
以外在的压力和竞争迫使现有金融体系发生变
迁,从一元垄断走向多元竞争。
(二)完善金融发挥作用的环境,加强货币政
策与其他政策的配合
金融对经济的支持作用能否充分发挥,一方
面取决于金融体系本身是否完善,另一方面则取
决于金融运行的外部经济发展环境。这两个方面
互相作用,相互制约,直接影响着金融对经济的支
持力度和支持效率。在现阶段,货币政策经受着来
自经济运行的诸多挚肘,要想在现行条件下成功
地进行宏观调控,必须寻求货币政策同其他宏观
政策的配合。
(三)在制度安排上减少博弈,建立有效的区
际协调机制和相对科学规范的政绩考核制度
众多事例表明,我国长期以来由于体制原因
形成的“行政区经济”或“块块经济”格局已经严重
地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建立有效的
区际协调机制已成当务之急,也是区域协调发展
的必由之路。在给定制度安排下,由于行为主体各
自目标的差异和利益的不统一,总是存在中央与
地方的动态博弈。不合理和不健全的制度安排更
会导致博弈结果的不明朗,从而对整体利益造成
损害。因此,今后的宏观经济政策应有足够的制度
化、长期性和稳定性作保证,也就是要通过正确的
制度安排来提高政策效率。目前一个比较迫切的
问题就是改革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相对科学
规范的政绩考核制度。
(四)进一步规范民间金融发展,重新构造农
村县域金融服务体系
国家应在强化信息披露、严厉打击信息造假
的同时,适当放松直接融资的管制,让筹资人、投
资人自主决策,规范发展民间借贷市场,将灰色市
场透明化。要在条件成熟地区组建农村民间融资
协会,规范农村民间融资市场行为。这样一方面有
利于小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监管,降低风险。另
一方面,国家对农村金融要实施更为灵活、更为宽
松的政策,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应通过窗口指导、联
合地方政府进行项目推介、加大对农信社的支持
力度和组建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等形式,建立起
为县域经济服务的金融体系及协调机制。要健全
商业银行微观机制,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核心
内容是要适当放权给县级商业银行,保证他们拥
有一定的信贷权限,能够自主地结合当地经济发
展现状和产业结构调整对资金的合理需求,及时
发放贷款,支持当地经济发展。要重新改造农业银
行和农业发展银行,继续完善其为农服务功能。要
大力拓展小额信贷、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
(五)改进金融管理行为和方式,积极营造良
好经济金融生态环境
各级政府要积极创建营造守信的经济安全区
和金融环境生态示范区,深入开展“一创四评”和
金融知识进社区活动,为“创建金融安全区”打下
坚实的基础;以改善县域生态环境为先导,形成县
域经济与金融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积极推进县
域经济金融环境综合整治,为金融支持县域经济
发展搭建“金融生态平台”。改进金融监管行为和
方式,为县级支行传导实施货币政策作保障。当前
要积极消除以往偏重防范风险、限制银行竞争、压
制金融创新的消极监管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增
强金融监管的弹性,鼓励商业银行创新,开展同业
竞争,提高金融业的效率,增强微观金融主体的活
力和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灵敏性。要创造条件建
立全辖范围内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与农户
贷款担保机构和信贷风险补偿基金,进一步完善
农业贷款保险机制;要协调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
中介机构,切实解决资产评估、公证、转让中的收
费过高、手续过繁问题,减轻企业负担,为基层商
业银行发展抵押担保贷款业务创造条件。要尽快
改革现有的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建立一套适用于
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

Ⅵ 请问如何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和资金成本。

融资成本高的主要是创业公司,他们由于技术、资金、运营数据各方面还不完善,所以找融资的成本都会非常高,包括找融资的时间、筛选时间、游说时间、交通费、请客费用等,效果可能还不够好,如果找中介的话大量的中介费用和手续费用又是一个大开销。初创企业的话我推荐去微链上找融资,可以省去找投资人的时间和游说时间,大概率能拿到投资人的联系方式和项目的改进意见,对创业者的帮助非常大。

Ⅶ 如何降低融资成本

1、提升公司业绩,提高利润,提高资产总额,降低负债比率
2、合理选择融资渠道,根据项目预算,合理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与期限
3、必要时采取提前还款、债务置换等方式优化债务结构
4、注意企业信誉及银企关系的维护

Ⅷ 降低企业项目融资成本的方法有哪些

答:
一、注重积累控制负债。
一个企业要保持旺盛的发展力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不能靠高负债筑起自己的金字塔,要靠不断的自我积累使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二、根据需求选择项目融资方式。
目前企业项目融资的方式有发行股票、债券、向银行借贷、票据融资、贸易融资等多种形式,以上几种融资形式有着不同的特点,企业可以根据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不同的融资形式有着不同的融资成本,这种成本有的表现在利率上,有的表现在费用支出上,企业可以量体裁衣,在满足融资的同时,尽量选择合适自己的方式,进行低成本融资。
三、合理贷款,节约成本。
把贷款时间适当拉开,分成短、中、长几个不同的时间段,把存款压缩在基本保证生产经营资金的额度内,有钱及时归还银行贷款,就可以减少成本,如果企业生产经营波动性大,可以通过临时调整贷款增减额的方式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

Ⅸ 企业控制融资成本有哪些可行性的融资方案

现在低成本融资确实比较困难,据我所知大型国有企业和资信良好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通过DRF资管来融资,主要在获取低成本融资的同时,还能减轻负债压力,防范债务风险。

Ⅹ 怎么总结宏观调空与经济间的关系啊我很迷茫啊!

“大一统”货币政策负面效应与矫正之策
———泰州宏观调控效应调查与实证分析
人民银行泰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一、宏观视角下:“大一统”货币政策调控形势
下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一直采取全国“一盘棋”的
做法,实施无差别管理。这样做,国家可以从总量
上对社会总供求进行调控并促成二者的基本平
衡,保障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一刀切”式的货币
政策操作较少考虑到区域间经济发展的水平差
异。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金融的深度和广度
不同,货币政策发生作用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发展
条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起
的作用大小不一。货币政策在欠发达地区和较为
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效应差别较为明显,并由
此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货币政策操作实施无差别管理不利于全
社会和谐发展
各具特色的经济体系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决定了不同区域在经济波动周期上存在差异,货
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也相应有一定的反差。新一轮
宏观调控后,中央银行收缩性的货币政策取向对
防止苏南等发达地区经济过热有显著的效果,但
对于欠发达的地区而言,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显得
“刹车”过早。2004 年1 季度泰州经济欠发达的兴
化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12%,比全省、苏
南水平分别低53.58 和73.48 个百分点,2003 年
以来的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对于刚进入新一轮经济
增长周期的兴化市无疑会产生较大的抑制作用。
2004 年以来,随着国家连续推出的一系列宏
观调控举措,正处于健康发展周期的泰州市房地
产市场“过早”降温,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
比重出现了建市以来的首次下降,乃至出现了近
几年少有的排队购房的现象。
泰州是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重要前沿,但
前沿阵地占用的信贷资源相对偏低。从2005 年新
增各项贷款地区分布不难看出,列入全省沿江开
发前沿阵地的泰兴、靖江全年新增贷款占比分别
为11%、19%,与海陵相比分别低34 个、26 个百
分点。信贷投入与现行生产投资热土地区错位,沿
江开发的主体地位和区位条件没有得到充分显现
和发挥。
(二)货币政策操作实施无差别管理不利于居
民和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一
般大于45%,比经济发达地区高出10~15 个百分
点。经济发达地区已进入富裕社会,而欠发达地区
才初步进入小康阶段,相当多的人口还只是解决
温饱问题。因此,在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承接国
家货币政策的条件和能力都非常有限,所需资金
主要靠自筹资金和民间借贷解决,较大程度上增
加了居民和企业负担。据对泰州辖区68 户企业调
查,2004 年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后,民间融资利率
明显升高。2003 年企业向个人融资利率在8‰左
右,2004 年5 月基本在10‰左右,2004 年4 季度
泰州市金融机构共投放贷款5.77 亿元,投量明显
回落,2004 年末民间融资利率升至11‰左右。另
据对20 户农村家庭典型调查:泰州的兴化市
2004 年宏观调控后仅4- 8 月民间融资总规模比
同期增加1.6 万元,融资成本上升25%;据专项调
研2004 年该市民间融资总量为5.67 亿元,比
2003 年增加1.89 亿元,增幅达50%,其中:投向
“热点行业”的比重为37%。可以认为:调控作用
显现后,即使在融资成本上升的情况下更多的微
小企业主要偏好于民间融资,且主要融资行为不
受国家宏观调控的“深度”影响。
经济发达地区相对较好地解决了中小企业贷
款难这一难题,而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组织规模
过小,经营状况和信用状况欠佳,资信等级偏低,
地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又不完善,中小企业
尤其是小企业的贷款需求的满足程度较低,成为
货币政策难以覆盖的盲区。2004 年宏观调控后,
泰州辖内“马太效应”更趋明显。中小企业和经济
相对薄弱地区的融资难度上升。据调查,农村地区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为突出,05 年辖内县域新
增贷款份额和新增存贷比只有50%和41.4%,同
比分别下降15.06 个百分点和16.9 个百分点;据
对黄桥老区05 年4 季度26 户小型个私企业调
查,其银行贷款满足率仅为38.57%,与同期比下
降24.16 个百分点。
(三)货币政策操作实施无差别管理不利于货
币政策信号的有效传导
本轮宏观调控中,尽管中央反复强调“有保有
压”,但由于一部分商业银行信贷调控机制缺乏弹
性和灵活性,在贯彻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时,往往更
多地采用贷款余额控制等硬性调控手段,特别是
银行监管机构对2004 年3 月末所有固定资产贷
款进行全面清理后,难以避免地出现了信贷投放
“一刀切”现象。部分商业性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未
能从根本上走出“一放就活,一控就死”的境地,信
贷投放一度呈大幅回落态势,在某一时点上还出
现了“只收不放”的现象,全年新增存贷比较大程
度上存在不平衡性。2004 年一季度贷款净增
39.15 亿元,同比增长36.41%,4 月至11 月份,宏
观调控效果作用显现,贷款增速持续加速下降,并
于10 月份达到谷底,当月净下降4.21 亿元;12 月
份受部分新的储备项目启动和年末信贷计划控制
放松等因素的影响,出现恢复性大幅反弹,净增
7.75 亿元,同比多增14.52 亿元。贷款增长与企业
生产经营周期、经济发展对信贷供给的及时性和
有效性的要求匹配等方面均出现了明显的偏差。
全年新增贷款高度集中在年初和年末,一季度和
12 月份新增贷款占全年新增贷款的比例高达
74%,同比提高37 个百分点。年末,中长期贷款新
增占比同比提高了4.93 个百分点,而短期贷款占
比却下降了10.13 个百分点。
各地金融机构经营状况、金融服务组织体系
的完善程度和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对货币政策
通过金融机构传导的有效性影响较大。从地区结
构看,新增贷款进一步向发达地区集中。2005 年
全年市区新增贷款额占全部新增贷款的50%,占
比较上年上升10 个百分点。经济相对薄弱的兴化
市和姜堰市新增贷款份额仅为11%和9%,分别
比上年下降5 个百分点和7 个百分点。本轮宏观
调控中,在兴化市这一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经营
规模相对较小,不良贷款率较高,“双降”的压力很
大,并使信贷投放能力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
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将贷款权限上收到分行,县支
行基本上无权贷款;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存贷比较
低,较多的存款难以转化为贷款,货币政策通过银
行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意
图难以实现;证券、保险机构规模小,数量少,市场
资金交易总量不大,金融市场整体来讲很不发达,
货币政策信号通过金融市场传导时部分“失真”。
随着宏观调控作用的继续显现,一些企业的资金
链还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企业存量贷款还存
在劣变风险。2005 年末,剔除政策性剥离、核销因
素,泰州市不良贷款实际比年初上升1.3 亿元,其
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上升2.88 亿元,其它商业银
行上升0.16 亿元。
(四)货币政策操作实施无差别管理最终不利
于调控目标的实现
宏观调控后低收入阶层、下游企业承受价格
上涨的压力较大, 对地方经济的负面影响值得关
注。央行关于稳定币值、抑制通胀的目标还远没有
达到。一是低收入阶层生活更趋困难。粮食、油、
肉、菜、煤炭、液化气,是居民生活消费中必不可少
的重要方面,上述商品20%以上的价格涨幅如果
对中等收入阶层还能承受的话,对低收入阶层可
说是难以承受,高位运行的物价走势对城、乡居民
收入稳步增长的态势和增幅产生负面影响。二是
部分下游生产企业难以为继。煤、电、油、运、农产
品和钢铁是工业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在消费
品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生产成本的提高难以
得到转移和消化。价格上涨对交通运输和化工行
业影响产生了一定影响。据对兴化运输公司调查,
04 年宏观调控后客运每辆车每天因燃油价格上
涨要增加直接成本70 元,1- 12 月因燃油价格上
涨而增加成本2700 万元,成本上升18%。另据对
泰兴化工开发区调查,05 年1- 12 月其主导产品
总体成本上升了25%,其中的88%的上涨成本是
由煤炭涨价上涨引起的,1- 12 月份,利润总额同
比下降45.12%,减少0.26 亿元。三是一部分工业
企业效益出现下滑现象。从我中心支行2005 年监
测的30 户工业景气企业情况来看,企业对原材料
购进价格和生产资料综合价格水平判断指数分别
比同期上升21 和15 个百分点,多数中下游企业
生产成本的提高速度远远快于消费品价格的上涨
速度,企业利润空间缩小、亏损面增加。1- 12 月景
气企业产品销售成本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
26.11%和下降12.36%。同时,由于投资增速骤然
下降,导致投资领域的部分企业产品库存迅速增
加,12 月末景气企业存货同比增加1.06 亿元,增
长4.59%。企业效益下滑必然会对银行信贷资产
的安全性产生负面影响。
二、货币政策区域性取向:应妥善解决三个问
题正确处理三对矛盾
在我国不同经济区域之间金融差距越来越明
显的条件下,集中统一的金融政策必然导致区域
经济发展之间的政策效应明显不同,形成各经济
区域之间的不同产出,不利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
调发展。因此,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总量调
控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通过
适度差别的区域货币政策实施结构性调控,促使
货币政策在总量调控和适度差别两个方面有机结
合,应是今后加强和完善金融调控的现实要求。而
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妥善处理好以下关系和矛
盾:
———妥善处理好货币政策的集中统一性要求
和区域性取向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金融企业商业
化经营方向与县域经济、特别是“三农”比较效益
没有优势的矛盾。货币政策在结构调控和区域化
取向上应侧重促进经济增长,促使区域经济协调
发展。在政策选择和制度设计上,应对人民银行各
分支机构进行必要的授权和实施有效的激励,实
现信息、权力和责任三者之间的对称,这样,才能
在不违反货币政策统一性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
内确定符合各自区域特殊性的区域货币政策。在
农村地区,要充分认识“三农”问题的弱势效益、农
村金融的“脆弱性”与商业化经营方向的深层矛
盾,要与农村经济产业政策“量体定制”出相适宜
的货币信贷政策。
———妥善处理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的总
量稳定和区域协调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金融服务
功能扩张的冲动与金融管理价值取向的矛盾。实
践证明,各区域、各行业之间的经济如果不能协调
发展,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很
难实现,人民银行要实现币值稳定的货币政策目
标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对币值稳定的评价
上,除现行的总量评价之外,还应制定能反映各区
域经济金融发展的侧重点的金融区域发展差异监
测指标体系,使之成为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的
监测目标之一,为调控资金的地区分布和行业分
布,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调控
标准。一要制定能够反映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市
场化、货币化和一体化程度的经济发展差异指标。
二要制定可用资金的流量流向指标,用来反映资
金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流量和流向。三要制
定不同区域之间的资金边际利润率和还款能力指
标,用来反映不同区域的资金吸纳能力和产出能
力。央行监管职能调整后要协调相关监管部门注
重主动培育农村经济中的活跃成分和市场化主
体,重点监测民间资本流向和民间融资规模、投向
及利率,引导民间融资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妥善处理好资金存量流量调控的总量平
衡与结构平衡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的巨
大资金需求与社会生态环境不佳之间的矛盾。在
各经济区域的市场化、货币化程度很不一致,金融
繁荣程度不同的情况下,资金的边际利润率的地
区差异非常明显,资金总是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
达地区和金融繁荣地区,导致资金的流量、流向和
总量的地区分布失衡,形成“马太效应”,影响区域
经济的协调发展。适度差异化的区域货币政策能
够调整各地区之间的资金边际利润率,调节资金
的流量,促使社会资金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同时,还
能趋向地区平衡,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
此,货币政策区域性的取向应该是调节社会资金
的流动,通过调节资金流量的结构平衡、地区平衡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近几年,各级地方政府都
将发展经济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招商引资,大搞
工业园区建设,对金融贷款投放也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但普遍对改善欠佳的社会信用环境没有引
起足够的重视。仍有部分企业对银行贷款“敢借敢
用敢不还”,借改制、破产之机逃废银行债务行为
时有发生。一些政府部门从地方利益出发,对逃废
债行为不纠正制止,甚至纵容包庇,助长了这种不
良行为的蔓延。金融机构维权缺乏强有力的手段,
依法起诉也往往是赢了官司输了钱。社会生态环
境不能有效改善,阻碍了金融机构增加贷款投入
的信心,削弱了对地方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
三、相关政策建议
(一)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建立明晰且多
元化的产权制度
当前最为迫切的是建立明晰且多元化的产权
制度。产权制度是金融制度中最核心的制度,它的
建立与完善能为市场主体提供稳定的预期,有利
于财富积累和长期的经济活动。金融制度市场化
改革的关键在于通过产权界定、产权安排、产权经
营以构成完整的产权运行,激励足够多的有谈判
能力的产权主体的产生,并通过多元化产权主体
的市场竞争,增大金融资源配置中市场化的份额,
以外在的压力和竞争迫使现有金融体系发生变
迁,从一元垄断走向多元竞争。
(二)完善金融发挥作用的环境,加强货币政
策与其他政策的配合
金融对经济的支持作用能否充分发挥,一方
面取决于金融体系本身是否完善,另一方面则取
决于金融运行的外部经济发展环境。这两个方面
互相作用,相互制约,直接影响着金融对经济的支
持力度和支持效率。在现阶段,货币政策经受着来
自经济运行的诸多挚肘,要想在现行条件下成功
地进行宏观调控,必须寻求货币政策同其他宏观
政策的配合。
(三)在制度安排上减少博弈,建立有效的区
际协调机制和相对科学规范的政绩考核制度
众多事例表明,我国长期以来由于体制原因
形成的“行政区经济”或“块块经济”格局已经严重
地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建立有效的
区际协调机制已成当务之急,也是区域协调发展
的必由之路。在给定制度安排下,由于行为主体各
自目标的差异和利益的不统一,总是存在中央与
地方的动态博弈。不合理和不健全的制度安排更
会导致博弈结果的不明朗,从而对整体利益造成
损害。因此,今后的宏观经济政策应有足够的制度
化、长期性和稳定性作保证,也就是要通过正确的
制度安排来提高政策效率。目前一个比较迫切的
问题就是改革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相对科学
规范的政绩考核制度。
(四)进一步规范民间金融发展,重新构造农
村县域金融服务体系
国家应在强化信息披露、严厉打击信息造假
的同时,适当放松直接融资的管制,让筹资人、投
资人自主决策,规范发展民间借贷市场,将灰色市
场透明化。要在条件成熟地区组建农村民间融资
协会,规范农村民间融资市场行为。这样一方面有
利于小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监管,降低风险。另
一方面,国家对农村金融要实施更为灵活、更为宽
松的政策,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应通过窗口指导、联
合地方政府进行项目推介、加大对农信社的支持
力度和组建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等形式,建立起
为县域经济服务的金融体系及协调机制。要健全
商业银行微观机制,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核心
内容是要适当放权给县级商业银行,保证他们拥
有一定的信贷权限,能够自主地结合当地经济发
展现状和产业结构调整对资金的合理需求,及时
发放贷款,支持当地经济发展。要重新改造农业银
行和农业发展银行,继续完善其为农服务功能。要
大力拓展小额信贷、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
(五)改进金融管理行为和方式,积极营造良
好经济金融生态环境
各级政府要积极创建营造守信的经济安全区
和金融环境生态示范区,深入开展“一创四评”和
金融知识进社区活动,为“创建金融安全区”打下
坚实的基础;以改善县域生态环境为先导,形成县
域经济与金融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积极推进县
域经济金融环境综合整治,为金融支持县域经济
发展搭建“金融生态平台”。改进金融监管行为和
方式,为县级支行传导实施货币政策作保障。当前
要积极消除以往偏重防范风险、限制银行竞争、压
制金融创新的消极监管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增
强金融监管的弹性,鼓励商业银行创新,开展同业
竞争,提高金融业的效率,增强微观金融主体的活
力和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灵敏性。要创造条件建
立全辖范围内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与农户
贷款担保机构和信贷风险补偿基金,进一步完善
农业贷款保险机制;要协调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
中介机构,切实解决资产评估、公证、转让中的收
费过高、手续过繁问题,减轻企业负担,为基层商
业银行发展抵押担保贷款业务创造条件。要尽快
改革现有的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建立一套适用于
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

阅读全文

与泰州控制融资成本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8上市银行理财能力 浏览:332
历年证券法司考题 浏览:403
杠杆思考术pdf免费下载 浏览:714
宁夏金融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浏览:245
融资租赁汽车业务杭州 浏览:721
晚上的投资理财app 浏览:32
期货庄家手续费 浏览:60
武汉众邦银行理财产品安全吗 浏览:614
华尔街金融公司的运营模式 浏览:407
交易所可充抵保证金最高折扣率 浏览:874
李矅公司金融答案 浏览:188
胶合板期货521 浏览:50
海航信托到期 浏览:747
冰岛首都股票 浏览:152
成都满堂红佣金 浏览:418
融资租赁应满足的标准是什么 浏览:318
2015年直接融资比例 浏览:434
usd与人民币的汇率是 浏览:439
卡行天下融资金额 浏览:948
中合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倒闭 浏览: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