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湖北财政多手段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融资为何会很难
3月3日,省财政厅采取注入资本金、奖补资金引导、降低担保费率、构建新型风险分担机制等方式,加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去年底,全省融资担保在保余额1971.8亿元,同比增加525.3亿元,增长36.3%,在保余额增速居中部第一,规模排名第二。其中,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107家,年末在保余额1542.1亿元,平均担保放大3倍。
我国将深入开展“信易贷”,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根据发改委、银保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信易贷”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通知》,我国将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查询机制。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自上而下”打通部门间的“信息孤岛”,降低银行信息收集成本。根据通知,我国将建立健全中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鼓励地方政府出台“信易贷”支持政策。
『贰』 政府投融资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相当于无偿拨款吗
不同于无偿拨款来。
财政投融自资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它不同于无偿拨款,也不同于商业性投融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性投融资主要通过资本市场和商业银行获得资金,它适合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运用。对于既要体现经济效益又要体现社会效益的基础产业部门来说,其经营的目标已不是利润的最大化,而是产量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它们的产品定价受政府直接或间接调控,这些企业仅依靠一般性的商业投融资渠道难以满足其发展的资金需要。因为,商业性投融资渠道提供的资金要求兼顾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基础产业部门很难全部满足。处于经济高速增长中的政府,一方面,要从发展的角度考虑基础部门的优先增长问题;另一方面,要从稳定的角度考虑基础产业部门的价格控制问题,以减轻通胀的压力。这样,政策性投融资就成为发展中国家基础部门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
『叁』 降低融资成本属于财政政策吗
降低融资成本属于财政政策。如果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下来,就可以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充分地激发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热情,为稳增长奠定良好的微观基础。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就可以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从而减轻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阵痛,在实体经济爬坡迈坎的关键时刻推它一把,让实体经济能够顺利地渡过结构调整期。
降低融资成本的途径
注重积累控制负债。一个企业要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不能靠负债筑起自己的金字塔,要靠不断的自我积累使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根据需求选择融资方式。目前企业融资的方式有发行股票、债券、向银行借贷、票据融资、贸易融资等多种形式,以上几种融资形式有着不同的特点,企业可以根据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
不同的融资形式有着不同的融资成本,这种成本有的表现在利率上,有的表现在费用上,企业可以量体裁衣,在满足融资的同时,尽量选择合适自己的方式,进行低成本融资,合理贷款,节约成本。
『肆』 关于如何控制融资成本的思考
首先,应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适度宽松和基本稳定,为银行资金成本下行进而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创造条件。近年来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很大程度上源于银行对自身负债成本上升的转嫁。在现行融资体系中,商业银行往往是直接的或最终的资金供给方,银行负债成本对于企业融资成本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利率市场化与金融深化提高了银行负债成本,在高额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存贷比考核机制作用下,银行资金运用也受到一定限制。
其次,继续大力发展股票和债券融资,拓宽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目前,除少数企业可以通过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满足部分资金需求外,绝大多数企业发展所需的中长期资金基本上依赖于银行信贷资金。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降低权益融资门槛,创新债券融资工具等,对拓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意义重大。
第三,也是更关键的是,应加强货币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有针对性地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近段时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财政金融政策,包括运用开发性金融手段支持棚户区改造、整合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定向降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等,基本上可以归结为差别化的政策,目的在于引导金融资源向符合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特定领域倾斜,切实降低相关企业的融资成本,在调结构中稳增长。
除了在资金供给上下功夫之外,可辅以结构性的需求调控,坚决控制不合理资金需求,允许违约风险可控释放,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引导资金流向最需要的地方。
总体看,“总量稳定、结构优化”将是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应从结构上下功夫。如果未来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可供货币当局选择的手段还包括:定向放松贷存比等监管约束;在限定银行资金运用的基础上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由央行直接或间接开展资产购买计划提供定向流动性支持;推进保障房建设等重要基建领域的“非标”转标;继续推动专项债券发行等。
『伍』 简述财政投融资的涵义及特征
财政投融资的涵义: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把各种闲散资金(特别是民间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统一由财政部门掌握管理,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前提下,采用直接或间接贷款方式,支持企业或事业单位发展生产和事业的一种资金活动。
财政投融资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投资范围要严格的限制;
2.财政投融资资金的使用,具有鲜明的公共性,追求的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3.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5)财政投融资成本扩展阅读:
财政投融资制度作为日本政府的“第二预算”,不仅有其独特的特点,而且对日本经济发展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高速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日本财政投融资起源于明治维新时期,经过一百年的演化和变革,已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制度体系。
与一般会计预算相比,财政投融资具有有偿性、政策性、长期性的特点。在日本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财政投融资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经济赶超时期,财政投融资对日本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大。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国内批评财政投融资的声音越来越响,改革财政投融资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
究其原因是因为财政投融资面临着规模日益膨胀、机构繁复、缺乏有效监督机制以及日本政府债务负担沉重等严重的问题。2001年,在小泉政府的极力推动下,正式启动了财政投融资改革,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改变资金筹集机制;二是引入成本分析法和加强对财政投融资运营的监督。
『陆』 降低融资成本意味着什么
追问: 能说的详细点吗?从各个方面的分析~~谢谢~! 回答: 打个比方,你第一次融资,支出在成本费用是25万,那么在年终计算利润的时候,这25万要计算在成本中,减少你的利润,你第二次融资的时候,支出在融资成本费用是15万,在年终计算利润的时候,你只需要减去15万的融资成本,那么你的利润就增加了10万,减少融资成本,意味着你的临潼空间的增加。 追问: 能不能从企业,国家,经济的角度去分析,比如说融资成本降低了,给企业带来哪些好处什么的,麻烦你了~~!!尽量详细点~!谢谢 回答: 首先从企业来说,融资成本降低了,减少了企业的成本支出,增加了企业利润,企业的利润=收入-成本-费用,当融资成本减少(降低)了,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利润自然会增加。 从国家的角度来说,企业的成本减少了,利润增加了,那么企业所纳税款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多交了税款,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也详细点,麻烦你了 回答: 存款利率增加了,意味着社会流动资金的剩余,国家要收拢资金。 从企业角度来说,有利弊。利,企业存款会得到更多的利息,弊是企业贷款会支出更多的费用。 从国家角度来说,社会剩余资金太多,流通太盛,容易造成货币的贬值,这时国家要收拢资金,减少社会上的多余资金,保证币值稳定,因为利率提高(增加)了,百姓会更愿意存款,以增加自己的收入,如果放在自己的手里,没有利息可得,对于国家来说,资金流入银行了,国家可以充分调动,合理调配,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对于经济来说,资金被国家利息这种息率的调节手段促动起来,那么会更进一步地促进经济的盘活,使得社会资金在国家这个机器手中加速流通,保证了币值稳定、经济的稳定 追问: 如果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向世界开放的(这是一种形式的金融自由化) ,在宏观角度上资本成本将减少。因此,将发挥积极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如果这是正确的。 如果去说明,证明?请解释详细点。谢谢了~~! 回答: 你这个问题,我考虑了一番,如果让我给你解释清楚,我觉得我的知识很欠缺,我还得深入学习一番。呵呵呵,不过我给你提供一点参考资料,你不妨读读宋鸿兵先生的《货币战争》,本书讲述了自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300年间国际金融市场乃至世界历史的风云变换,该书的观点能给人一种完全“洗脑式”感觉,本书作者对于中国金融开放面临风险的战略危机意识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另外,《金融市场自由化与市场效益》这篇文章你不妨也读一读,里面有值得你借鉴的观点。
『柒』 地方政府性资金管理操作对当地融资成本有何影响
在现行体制下,一般来说,地方政府不应当成为融资主体或者说不宜具有融资主体资格。但现实情况是,的确存在部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所必须的基础设施项目由于种种原因需要融资。由此产生了各种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这些融资平台多数是地方政府设立的投资企业。地方政府以财政性资金收入为其提供担保,投资企业对外——主要是向金融机构融资,融得的资金投入建设项目。这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因为有些项目通过融资能够较快建成使用,会有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在这里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这样融得的资金本质上仍然是地方财政性资金,只不过是寅吃卯粮,在使用上不得超出地方财政性资金的使用范围。要特别注意防止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作用而违背地方财政性资金使用范围的限制。二是这样融得的资金规模必须严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以内,不能毫无节制。控制住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这种融资规模,才能控制住地方政府的融资规模,才有助于防止急于求成、乱上项目、把烂摊子留给后任的问题。对于地方政府的融资规模,国家应当做出规定,一般不应当超过每年地方财政性资金的一定比例。当然,国家的规定可以给地方留有一定范围的自主调整的空间。同时,地方政府在确定融资规模时应当有严格的程序。如要经过专门的论证,要经过地方人大审查批准,等等。以广泛征求意见,慎重决策、科学决策。
规范地方财政性资金的使用对于促进地方政府转变职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一,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仅不能替代市场的作用,而且不能扭曲市场的作用。如果地方政府可以运用自己支配的地方财政性资金去支持某些竞争性企业和项目,就会使一些本身在市场中没有生存条件的企业和项目得以存续,就难以避免保护落后、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这样一些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的问题发生。如果地方政府通过融资,用“放大了”的地方财政性资金来做这样的事情,就有可能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第二,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要求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为此,地方政府也必须规范使用地方财政性资金。地方财政性资金是有限的。有限的资金只能用于加强地方政府的上述职责上。如果地方政府拿地方财政性资金另作他用,就会削弱正确履行职责的资金力量,就会影响职能转变。许多地方政府应当做的事情就做不好、做不了,也就谈不上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捌』 提高财政赤字率会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吗
财政赤字意味着政府更多的债务更多的投资,会挤压企业的贷款额度,让融资更难。
『玖』 股票融资成本和债券融资成本各包括那些
国税法关于“债券融随着经济的发展,融资已成为中小企业的热门话题,很多企业热衷于此。然而,在企业进行融资之前,先不要把目光直接对向各式各样令人心动的融资途径,更不要草率地做出融资决策。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企业必须融资吗?融资后的投资收益如何?因为融资则意味着需要成本,融资成本既有资金的利息成本,还有可能是昂贵的融资费用和不确定的风险成本。因此,只有经过深入分析,确信利用筹集的资金所预期的总收益要大于融资的总成本时,才有必要考虑如何融资。这是企业进行融资决策的首要前提。
企业融资规模要量力而行
由于企业融资需要付出成本,因此企业在筹集资金时,首先要确定企业的融资规模。筹资过多,或者可能造成资金闲置浪费,增加融资成本;或者可能导致企业负责过多,使其无法承受,偿还困难,增加经营风险。而如果企业筹资不足,则又会影响企业投融资计划及其它业务的正常开展。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之初,要根据企业对资金的需要、企业自身的实际条件以及融资的难易程度和成本情况,量力而行来确定企业合理的融资规模。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确定筹资规模一般可使用经验法和财务分析法。
经验这是指企业在确定融资规模时,首先要根据企业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的不同性质,优先考虑企业自有资金,然后再考虑外部融资。二者之间的差额即为应从外部融资的数额。此外,企业融资数额多少,通常要考虑企业自身规模的大小、实力强弱,以及企业处于哪一个发展阶段,再结合不同融资方式的特点,来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融资方式。比如,对于不同规模的企业要进行融资,一般来说,已获得较大发展、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股份制企业,可考虑在主权市场发行股票融资;属于高科技行业的中小企业可考虑到创业板市场发行股票融资;一些不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则可考虑银行贷款融资。再如,对初创期的小企业,可选择银行融资;如果是高科技型的小企业,可考虑风险投资基金融资;如果企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时,可发行债券融资,也可考虑通过并购重组进行企业战略融资。
财务分析法是指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管理状况,从而确定合理的筹资规模。由于这种方法比较复杂,需要有较高的分析技能,因而一般在筹资决策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运用。使用该种方法确定筹资规模,一般要求企业公开财务报表,以便资金供应者能根据报表确定提供给企业的资金额,而企业本身也必须通过报表分析确定可以筹集到多少自有资金。
企业最佳融资机会选择
所谓融资机会,是指由有利于企业融资的一系列因素所构成的有利的融资环境和时机。企业选择融资机会的过程,就是企业寻求与企业内部条件相适应的外部环境的过程,这就有必要对企业融资所涉及到的各种可能影响因素做综合具体分析。一般来说,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企业融资机会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所出现的一种客观环境,虽然企业本身也会对融资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但与企业外部环境相比较,企业本身对整个融资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实际上只能适应外部融资环境而无法左右外部环境,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地寻求并及时把握住各种有利时机,确保融资获得成功。
第二,由于外部融资环境复杂多变,企业融资决策要有超前预见性,为此,企业要能够及时掌握国内和国外利率、汇率等金融市场的各种信息,了解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国家货币及财政政策以及国内外政治环境等各种外部环境因素,合理分析和预测能够影响企业融资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可能的各种变化趋势,以便寻求最佳融资时机,果断决策。
第三,企业在分析融资机会时,必须要考虑具体的融资方式所具有的特点,并结合本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适时制定出合理的融资决策。比如,企业可能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下,不适合发行股票融资,却可能适合银行贷款融资;企业可能在某一地区不适合发行债券融资,但可能在另一地区却相当适合。
尽可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一般来说,在不考虑融资风险成本时,融资成本是指企业为筹措资金而支出的一切费用。它主要包括:融资过程中的组织管理费用、融资后的资金占用费用以及融资时支付的其它费用。
企业融资成本是决定企业融资效率的决定性因素,对于中小企业选择哪种融资方式有着重要意义。由于融资成本的计算要涉及到很多种因素,具体运用时有一定的难度。一般情况下,按照融资来源划分的各种主要融资方式融资成本的排列顺序依次为财政融资、商业融资、内部融资、银行融资、债券融资、股票融资。
这仅是不同融资方式融资成本的大致顺序,具体分析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比如:财政融资中的财政拨款不仅没有成本,而且有净收益,而政策性银行低息贷款则要有较少的利息成本。对于商业融资,如果企业在现金折扣期内使用商业信用,则没有资金成本;如果放弃现金折扣,那么,资金成本就会很高。再如对股票融资来说,其中发行普通股与发行优先股,融资成本也不同。
制定最佳融资期限决策
企业融资按照期限来划分,可分为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企业做融资期限决策,即在短期融资与长期融资两种方式之间进行权衡时,做何种选择,主要取决于融资的用途和融资人的风险性偏好。
从资金用途上来看,如果融资是用于企业流动资产,则根据流动资产具有周期快、易于变现、经营中所需补充数额较小及占用时间短等特点,宜于选择各种短期融资方式,如商业信用、短期贷款等;如果融资是用于长期投资或购置固定资产,则由于这类用途要求资金数额大、占用时间长,因而适宜选择各种长期融资方式,如长期贷款、企业内部积累、租赁融资、发行债券、股票等。
从风险性偏好角度来看,在融资期限决策时,可以有中庸型、激进型和稳健型三种类型。
中庸型融资的原则是,企业对波动性资产采用短期融资的方式筹资,对永久性资产则采用长期融资的方式筹资。这种融资决策的优点是,企业既可以避免因资金来源期限太短引起的还债风险,也可以减少由于过多的借入长期资金而支付的高额利息。
激进型融资的原则是,企业用长期资金来满足部分永久性资产对资金的需求,余下的永久性资产和全部波动性资产,都靠短期资金来融通。激进型融资的缺点是具有较大的风险性,这个风险既有旧债到期难以偿还和可能借不到新债,还有利率上升、再融资成本要升高的风险。当然,高风险也可能获得高收益,如果企业的融资环境比较宽松,或者企业正赶上利率下调的好时机,则具有更多短期融资的企业会获得较多利率成本降低的收益。
稳健型融资的原则是,企业不但用长期资金融通永久性资产,还融通一部分甚至全部波动性资产。当企业处于经营淡季时,一部分长期资金用来满足波动性资产的需要;在经营旺季时,波动性资产的另一部分资金需求可以用短期资金来解决。
尽可能保持企业的控制权
企业在筹措资金时,经常会发生企业控制权和所有权的部分丧失,这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性、独立性,而且还会引起企业利润分流,使得原有胆东的利益遭受巨大损失,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近期效益与长远发展。比如,发行债券和股票两种融资方式相比较,增发新股将会削弱原有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除非原股东也按相应比例购进新发股票;而债券融资则只增加企业的债务,并不影响原有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因此,在考虑融资的代价时,只考虑成本是不够的。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不能味固守控制权不放。比如,对于一个急需资金的小型高科技企业,当它在面临某一风险投资公司较低成本的巨额投入,但要求较大比例控股权,而此时企业又面临破产的两难选择时,一般来说,企业还是应该从长计议,在股权方面适当做些让步。
选择最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融资方式
企业融资通常会给企业带来以下直接影响:首先,通过融资,壮大了企业资本实力,增强了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发展后劲,从而减少了企业的竞争对手;其次,通过融资,提高了企业信誉,扩大了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再次,通过融资,增加了企业规模和获利能力,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优势,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快了企业的发展。但是,企业竞争力的提高程度,根据企业融资方式、融资收益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比如,股票融资,通常初次发行普通股并上市流通,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资金融通,还会大大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商誉,使企业的竞争力获得极大提高。因此,进行融资决策时,企业要选择最有利于提高竞予力的融资方式。
寻求最佳资本结构
中小企业融资时,必须要高度重视融资风险的控制,尽可能选择风险较小的融资方式。企业高额负债,必然要承受偿还的高风险。在企业融资过程中,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和融资条件,企业所承受的风险大不一样。比如,企业采用变动利率计息的方式贷款融资时,如果市场利率上升,则企业需要支付的利息额增大,这时企业需要承受市场利率风险。因此,企业融资时应认真分析市场利率的变化,如果目前市场利率较高,而预测市场利率将呈下降走势,这时企业贷款适宜按浮动利率计息;如果预测市场利率将呈上升趋势,则适宜按固定利率计息,这样既可减少融资风险,又可降低融资成本。对各种不同的融资方式,企业承担的还本付息风险从小到大的顺序一般为:股票融资、财政融资、商业融资、债券融资、银行融资。
企业为了减少融资风险,通常可以采取各种融资方式的合理组合,即制定一个相对更能规避风险的融资组合策略,同时还要注意不同融资方式之间的转换能力。比如,对于短期融资来说,其期限短、风险大,但其转换能力强;而对于长期融资来说,其风险较小,但与其它融资方式间的转换能力却较弱。
企业在筹措资金时,常常会面临财务上的提高收益与降低风险之间的两难选择。那么,通常该如何进行选择呢?财务杠杆和财务风险是企业在筹措资金时通常要考虑的两个重要问题,而且企业常常会在利用财务杠杆作用与避免财务风险之间处于一种两难处境;企业既要尽力加大债务资本在企业资本总额中的比重,以充分享受财务杠杆利益,又要避免由于债务资本在企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重过大而给企业带来相应的财务风险。在进行融资决策与资本结构决策时,一般要遵循的原则是:只有当预期普通股利润增加的幅度将超过财务风险增加的幅度时,借债才是有利的。财务风险不仅会影响普通股的利润,还会影响到普通股的价格,一般来说,股票的财务风险越大、它在公开市场上的吸引力就越小,其市场价格就越低。
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时,应当在控制融资风险与谋求最大收益之间寻求一种均衡,即寻求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
寻求最佳资本结构的具体决策程序是:首先,当一家企业为筹措一笔资金面临几种融资方案时,企业可以分别计算出各个融资方案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然后选择其中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最低的一种。其次,被选中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最低的那种融资方案只是诸种方案中最佳的,并不意味着它已经形成了最佳资本结构,这时,企业要观察投资者对贷出款项的要求、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等情况,根据财务判断分析资本结构的合理性,同时企业财务人员可利用一些财务分析方法对资本结构通行更详尽的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在企业进一步的融资决策中改进其资本结构。
『拾』 如何减少企业融资成本的途径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注重积累控制负债。
一个企业要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不能靠高负债筑起自己的金字塔,要靠不断的自我积累使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二、根据需求选择融资方式。
目前企业融资的方式有发行股票、债券、向银行借贷、票据融资、贸易融资等多种形式,以上几种融资形式有着不同的特点,企业可以根据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不同的融资形式有着不同的融资成本,这种成本有的表现在利率上,有的表现在费用上,企业可以量体裁衣,在满足融资的同时,尽量选择合适自己的方式,进行低成本融资。
三、合理贷款,节约成本。
把贷款时间适当拉开,分成短期、中期、长期几个不同的时间段,把存款压缩在基本保证生产经营资金的额度内,有钱及时归还银行贷款,就可以大大减少成本,如果企业生产经营波动性大,可以通过临时调整贷款增减额的方式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