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欧冶云商与是宝钢国贸是一个单位吗
欧冶云商是宝钢集团整合原有钢铁电子交易相关资源,做的电子商务平台。这是国企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变革,譬如华能集团下的华能大宗;五矿下的鑫益联等等都有同样的性质。
❷ 钢铁电商是走淘宝式的撮合模式还是京东式的自营模式
钢铁行业电子商务此前一直在默默的发展,自有其规律可言,而最近两年因受到资本的青睐才曝光于大众眼前。目前正处在“百家齐放”的“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模式不断的对撞。
大的方向可以分为钢厂和流通商建立的第二方平台,互联网企业建立的独立第三方平台两大类;前者自身烙印太重、难以吸引同行加入;后者虽超然于物外,但根基是需处理好供需双方的关系。精确到在线交易实施的模式,眼下比较火爆的有“平台模式、撮合模式及自营模式”三个主要方向,且主要体现在独立第三方平台身上。那么此三种模式究竟如何,不妨略作探讨,个人意见,不喜勿喷。
首先,谈一谈眼下最火的“撮合交易”模式
撮合交易,是最简单、也最快捷的实现短期效应的形式之一。这在传统行业中运用的十分广泛,撮合者居中收集上下游的供求信息,然后通过自己的数据分析后,以最合理的代价撮合买卖双方达成交易,一般传统操作会藉此收取手续费,也可称之为信息费;然在现有的钢铁电商网站之间,未了聚集用户资源,多以免费为主;网站只要收集双方的交易数据即可;免费的午餐,加上快速有效的达成率,确实能够在短期内形成气候。
然而其弊端也很明显,简单粗暴的“人缘”电商模式,恰恰背离了电子商务解放人力的初衷。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操作中,均不具备“永动”功能;因为“撮合交易”的核心是人,而不是系统、体系,与电子商务以科技解放人力的宗旨相背离。
比如某网站津津乐道的“人肉撮合”,就是高薪纠集了一大批传统钢贸业务员,这批人必须是拥有一定的客户资源和渠道;然后利用员工的私人业务渠道帮助“主家”
快速达成交易。说白了,这只是聚集了一大群提篮子的人组成了一个大一点的“皮包公司”而已;其被摆在台面上的网站平台,仅仅是一个统计和展现数据的窗口而已。记者曾经顺着某网站的交易记录采访过交易双方的一些公司,很多明明是上面的交易大户,却连网址都记不住,沟通用户之间的桥梁由网站平台变成了人。
于是乎,网站平台的功能被弱化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试问一下,一旦掌握渠道的业务员离职,而平台又不具备快速培养和接手渠道的能力,该类钢铁电商平台的“桥梁”功能将迅速分裂。这应该不是电商模式存在的意义,也不应该是电商平台存在的价值,任何电商的价值在于平台,而不能简单的寄托于某个人或者某些单个的群体;只有平台才能长青,不存在因“生命的终结”而消失,这应该是平台交易模式与人肉撮合交易最本质的区别。
其次,泛行业电商中的“自营”模式是否适应于钢铁行业。
自营模式很强大,但需要拥有雄厚的资金来支撑,以屌丝经济闻名的互联网经济模式弄起来会十分的痛苦。特别是对于钢铁这种资金密集型行业来说,备库自营的成本非常之高。在钢铁电商领域发展自营模式,一不小心就得被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自营需要储备库存,那就需要在全国各地建立仓储中心,这块成本非常之高,虽然深入发展可以为以后建立物流体系打好基础。这是在与传统钢贸企业抢市场,必然遭到抵制。且现今的钢材市场价格非常的透明,有人开玩笑说过,现今的钢价透明的比小姐的衣服还清晰,自营很难找到直接的盈利模式,更多是靠后面的整合交易数据提供增值服务盈利。
另外自营如果采取的是“代销自营”还好,无需承担库存钢材贬值的价格风险;如果采取的是库存自营,即以自身拥有的终端渠道为背景,批量从上游钢厂聚集式优惠拿货,然后转卖的话,就必须承担价格下跌的风险,且由于抢占传统钢贸市场受到的同行竞争较大,等于是生存在夹缝之中。
最后,干尽苦力活的“平台化”模式 是否会苦尽甘来、化茧成蝶。
所谓的“平台化”模式,简单的理解就是依托钢铁电商网站,通过一系列的创新、便捷的产品服务,聚集大量人气,形成一个自动自发买卖交易的网上钢材市场。一点一滴的将传统钢贸业务搬上互联网的一个过程,其缺点就是前期培育市场非常苦逼;其优点是一旦市场培育完成,就能形成类似于自然界的“生态链”,可以不断的自我进化和轮回,自成体系;最终能够源源不断的自动产生行业大数据,利用此大数据,帮助行业调整产业结构,重新构建新的诚信体系等等。他的生命在于平台、源源不断的后劲在于不断创新的产品服务。
平台化钢铁电商模式的核心是“创新产品服务、维护平衡钢贸生态圈”。需要一点一滴的去探索线下市场业务的内涵,发现及弥补传统市场的不足,与传统钢贸模式共生共存,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钢铁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贸易习惯。做这种模式的企业,需要有一颗坚强的心,心智不坚定者很难完成,大半会死在半路上。华能大宗内部人士如是感叹。
这是本人所了解的最接近电子商务本质的一类钢铁电商模式,如若能够扎扎实实的完成前期的积累,可以想象不就的将来,中国将出现一家钢铁版的“阿里巴巴”。
总之,模式应当是不存在好坏、对错之分的,就看如何去运用而已;钢铁行业电商的模式之争不可避免的爆发,也会使得诸多智慧相互碰撞,越竞争、模式也就会越明朗,也许最终大家都会发现,一切都是自然进化的结果,参与过的都是英雄,对于行业而言,应该没有失败者和成功者之分。
❸ b2g模式的代表企业有哪些
摘要 您说的是B2B模式吧。
❹ 我有十多吨钢材要卖,在哪里可以发信息
华能大宗网站,它提供撮合交易,可以将自己的资源挂在网上卖。
❺ 为什么说目前的股市是圈钱的地方而非融资的地方
股票市场结构本身决定了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群体中处于强势群体的角色,这就为上市公司过度“圈钱”行为提供了有利条件。虽然融资者解决资金需求的渠道很多,如银行借款或债权融资等,但股票融资的非偿还性及低成本性使其具有了无比巨大的优越性,融资者首选的方案自然是股票融资;当然融资者通过股票融资时必须要将自己企业的发展前景(具体来看就是融资将要投入的所谓项目)描绘得很好,这样才能吸引投资者心甘情愿地将自己口袋的钞票拿出来,相反投资者在利益预期的促动下,虽然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了解融资者的真实面貌,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及精力、识知等条件限制永远不可能对融资者情况全部摸清。从这个角度看,股票市场结构本身就决定了融资者群体即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群体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换言之融资者群体在股票市场中是处于优越地位的强势群体地位,而投资者群体无疑是弱势群体。用当代美国社会学科尔曼的话来说就是融资者结构群体与投资者结构群体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结构分布”。上市公司作假造假是证券市场上一个普遍存在的难以根治的顽症,被发现的表现为再融资失败,而未被发现或未引起市场公愤的可能就太多了。
由此可见,在股票市场上融资者群体和投资者群体“结构分布”本身就不平等关系,赋予给上市公司的优越地位,为其能够在市场上过度“圈钱”提供了方便。
我国社会全面转型的大背景为一些上市公司过度“圈钱”提供了借口。我国目前正处在加速实现现代化和社会全面转型时期,企业要做大、做强既是管理层的要求,也是上市公司梦寐以求的,因此上市公司对资金需求也特别大。应当说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以海尔为首的一些杰出的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市场“圈钱”已经取得了做大、做强的目的,但从长远看也股民未必能从中的到利益,这种企业寥寥无几,大多数企业只知道“圈钱”,但从这个角度看,上市公司“圈钱”行为本身并不是坏事。问题是“圈钱”后不干正事,或者说“圈钱”后将资金存入银行吃利息或用来搞所谓的“资本运作”(至于以此搞腐败也并不少见),即上市公司没有把圈得资金投入到实质经济中,这种行为无论是首发上市公司还是再次融资的上市公司都可以称为过度“圈钱”行为。这也许是衡量上市公司“圈钱”行为是否为过度的一个标准。相当多的上市公司首发圈钱后没有投入实质经济项目中,使募集资金闲置多年应当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因为这是导致我国股票市场效率底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自然更是宝贵资源的白白浪费。
国内市场良好的二级市场背景也为上市公司过度“圈钱”奠定了较好的市场氛围。上市公司“圈钱”如果没有良好的二级市场市场背景也是不可能的。
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的不成熟,人们对股票市场的认识也不象西方成熟市场那么 “理性”,投资者介入市场基本以短差运作为主,他们并不十分关心上市公司每年的现金分红,这也给上市公司只讲索取、不讲回报的过度融资“圈钱”营造了较好的市场氛围。这里我们还是以较为关心股东利益、市场口碑较好的飞乐音响作为例子来分析。如果我们剔除市场主力运作等其它非公司因素,该公司上市10多年来非常慷慨地大比例转送股本,也正是符合了二级市场运作的口味,因为市场需要这样的分配方案,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飞乐音响这10多年来均以现金分红,目前其股价复权还能是1150元以上吗?!而且如果上市公司采取大比例现金分红方案,往往被市场人士戴上“资本运作意识”不强的帽子(这些股票在市场上一般被喻为“ 瘟股”),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近期海外上市的国内上市公司也纷纷到国内市场“圈钱”也不无国内二级市场高亢的情形有关(可以想象中国石化、华能电力在香港二级市场分别仅仅值1个、4个多港币,而国内首次发行价则分别为4.22元和7.95元,中国石油香港上市1.27港元,国内16.7元,二级市场一开盘48块多,傻瓜都会愿意到国内融资)。因此对我国上市公司过度“圈钱”行为,我们不能仅仅关注上市公司,还要考虑投资者结构。换句话说,求富心切的二级市场氛围助长了上市公司过度“圈钱”行为产生。
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相关制度或规则不健全也为上市公司过度“圈钱”钻到了空子。以上我们已经提到过我国股票市场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这个背景实际上也就决定了我国股票市场制度及规则本身只能通过逐步发现问题来解决问题。目前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我国股票市场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在于制度不全或者监管不严,譬如《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中部分内容虽然早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但修改速度太缓慢。应当说这些说法不无道理,然而从社会历史角度看目前我国股票市场法律法规这种现状也不应大惊小怪。要知道西方发达股票市场制度和规则目前来看是比较健全的,然而是经过多少年才努力才完善起来的。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发展我国股票市场的一个重要动因是为了国有企业改制(变形后有的就成了解困项目),所以制度与规则偏向融资者也是顺理成章的(这里产权经济学分析得是非常透的)。我国上市公司“一年盈、二年贫、三年亏”短期运作行为是司空见惯的,原因自然很多,但也确与一些企业借国有企业改制为借口而从市场上大捞一把的情形有关。一些企业集团通过下属公司上市后圈钱将上市公司作为“提款机”最令市场深恶痛绝。一些上市公司“圈钱”后大变脸,更能揭示这里的奥秘。1993年上市的一家江苏上市公司后上市后在97年前虽然给投资者也洒过一些香水,但在1998年借国企解困三年攻坚战以纺织业为突破口前提下不知如何搞到了增发的额度,增发后便出现亏损,原因很简单,因为增发所募集的巨额资金被其大股东挪走不知干什么去了。
❻ B2B有哪些企业
b2b企业有阿里巴巴、欧冶云商、慧聪网、上海钢联、怡亚通、找钢网、中农网、科通芯城、中商惠民、网筑集团、国网商城、华能大宗、快塑网等等。
1、阿里巴巴集团
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巴巴集团)是以曾担任英语教师的马云为首的18人于1999年在浙江杭州创立的公司。
阿里巴巴集团经营多项业务,另外也从关联公司的业务和服务中取得经营商业生态系统上的支援。业务和关联公司的业务包括:淘宝网、天猫、聚划算、全球速卖通、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1688、阿里妈妈、阿里云、蚂蚁金服、菜鸟网络等。
2、欧冶云商
欧冶云商股份有限公司是宝钢集团整合原有钢铁电子交易相关资源,以“服务型生产体系”商业模式,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全新技术手段,打造的集资讯、交易结算、物流仓储、加工配送、投融资、金融中介、技术与产业特色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型钢铁服务平台。
3、慧聪网
2003年12月,慧聪国际在香港挂牌上市,为国内信息服务业及B2B电子商务服务业首家上市公司。开盘1.23港元,一度摸高至1.53港元,报收于1.46港元,较发行价涨34%,交易金额4320万港元。
港交所上市公司慧聪网(08292)发布公告,称转板上市事宜已获港交所原则性批准,公司确定10月9后为创业板最后交易日期,并将于10月10日从创业板转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变更为(02280)。公告显示,慧聪网此次转板并不涉及发行新股。
4、上海钢联
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30日,是集钢铁资讯、电子商务、网络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全国性大型综合IT服务企业,提供专业的钢铁资讯交互平台、一站式钢铁电子商务服务。
通过旗下“我的钢铁网”上海钢联首创了钢材、炉料、特钢、有色、国际等五大资讯频道,提供综合资讯、产经纵横、统计资料、钢厂资讯、下游动态等资讯内容。
5、中农网
中农网全称深圳市中农网有限公,创建于2010年,注册资本5.09亿,从单一交易品种到多品种、多业务板块,已迅速成长为国内最大的农产品B2B垂直电商平台。
并在多个农产品垂直领域各自积累了行业经验,从立足一个城市辐射全国,为涉农企业及产业上下游商户及其它参与者,持续提供专业、有效、安全、快捷的全程供应链服务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6)华能大宗融资扩展阅读:
B2B模式:
1、垂直模式
面向制造业或面向商业的垂直 B2B(Directinstry Vertical B2B)。可以分为两个方向,即上游和下游。生产商或商业零售商可以与上游的供应商之间形成供货关系;生产商与下游的经销商可以形成销货关系。
简单的说这种模式下的 B2B 网站类似于在线商店,这一类网站其实就是企业网站,就是企业直接在网上开设的虚拟商店,通过这样的网站可以大力宣传自己的产品,用更快捷更全面的手段让更多的客户了解自己的产品,促进交易。
2、综合模式
面向中间交易市场的 B2B。这种交易模式是水平 B2B,它是将各个行业中相近的交易过程集中到一个场所,为企业的采购方和供应方提供了一个交易的机会。
这一类网站自己既不是拥有产品的企业,也不是经营商品的商家,它只提供一个平台,在网上将销售商和采购商汇集一起,采购商可以在其网上查到销售商的有关信息和销售商品的有关信息。
3、建模式
行业龙头企业自建 B2B 模式是大型行业龙头企业基于自身的信息化建设程度,搭建以自身产品供应链为核心的行业化电子商务平台。行业龙头企业通过自身的电子商务平台,串联起行业整条产业链。
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通过该平台实现资讯、沟通、交易。但此类电子商务平台过于封闭,缺少产业链的深度整合。
4、关联模式
行业为了提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信息的广泛程度和准确性,整合综合 B2B 模式和垂直 B2B模式而建立起来的跨行业电子商务平台。
❼ 华能天成融资租赁公司总经理是谁
王志芳 ,天津成立,注册资金27亿人民币
❽ 华能国际融资的背景和财务战略动机是什么
我觉得你应该查查他们公司的公告,起码年报里肯定会披露融资计划,可行性,实施方案等等,至于战略动机管理层前瞻性分析会涉及吧,这些都是高层的事,你只能从公开的报告中分析揣摩,华能国际作为A+H股上市公司,应该可以写出点东西吧,祝你好运加油吧!
❾ 雷曼兄弟的历史
雷曼兄弟公司是为全球公司、机构、政府和投资者的金融需求提供服务的一家全方位、多元化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通过其由设于全球48座城市之办事处组成的一个紧密连接的网络积极地参与全球资本市场,这一网络由设于纽约的世界总部和设于伦敦、东京和香港的地区总部统筹管理。雷曼兄弟公司自1850年创立以来,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了创造新颖产品、探索最新融资方式、提供最佳优质服务的良好声誉。这一声誉来源于本公司杰出的员工及其热忱的客户服务。公司目前的雇员人数为12,343人,员工持股比例达到30%。雷曼兄弟公司不断扩展国际业务,2002年公司收入的37%产生于美国之外。
雷曼兄弟公司雄厚的财务实力支持其在所从事的业务领域的领导地位,并且是全球最具实力的股票和债券承销和交易商之一。同时,公司还担任全球多家跨国公司和政府的重要财务顾问,并拥有多名业界公认的国际最佳分析师。公司为在协助客户成功过程中与之建立起的长期互利的关系而深感自豪(有些可追溯到近一个世纪以前)。
由于雷曼公司的业务能力受到广泛认可,公司因此拥有包括众多世界知名公司的客户群,如阿尔卡特、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戴尔、富士、IBM、英特尔、美国强生、乐金电子、默沙东医药、摩托罗拉、NEC、百事、菲力普莫里斯、壳牌石油、住友银行及沃尔玛等......
位于曼哈顿的办公楼历史最悠久的投资银行:150的光辉历程
1850 雷曼兄弟公司在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成立
1858 纽约办事处开业
1870 雷曼兄弟公司协助创办了纽约棉花交易所,这是商品期货交易方面的第一次尝试
1887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赢得了交易席位
1889 第一次承销股票发售
1905 管理第一宗日本政府债券发售交易
1923 承销1.5亿美元的日本政府债券,为关东大地震的缮后事宜筹集资金
1929 雷曼公司创立,该公司为一家著名的封闭式投资公司
1949 我公司建立了十大非凡投资价值股票名单
1964 协助东京进入美国和欧洲美元市场
为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政府发行第一笔美元债券
1970 香港办事处开业
1971 为亚洲开发银行承销第一笔美元债券
1973 设立东京和新加坡办事处
提名为印度尼西亚政府顾问
1975 收购Abraham&Co.投资银行
1984 被美国运通公司收购并与Shearson公司合并
1986 在伦敦证券交易所赢得交易席位
1988 在东京证券交易所赢得交易席位
1989 曼谷办事处开业
1990 汉城办事处开业
1993 与Shearson公司分立;北京办事处开业
为中国建设银行承销债券,开创中国公司海外债券私募发行的先河
为中国财政部承销发行海外首笔美元龙债
1994 聘任为华能国际电力首次纽约股票上市的主承销商,经办中国公司最早在海外的首笔
大额融资(六亿两千五百万美元)
1995 台北办事处开业
1997 承销中国开发银行的扬基债券发行,这是中国政策性银行的首次美元债券发行
1998 雷曼兄弟公司被收入标准普尔500指数
雅加达办事处开业
1999 与福达投资(Fidelity Investments)建立战略联盟,为零售股民提供投资与调研服务
与东京--三菱银行就日本并购事宜建立联盟
2000 墨尔本办事处开业,并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ANZ”)建立了战略联盟
雷曼兄弟公司成立150周年纪念
2001 雷曼兄弟公司被收入标准普尔100指数;成为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的一员
2008年9月15日,由于受次贷危机影响,公司出现巨额亏损,申请破产保护。
官方网站: http://www.lehman.com/
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三百七十六。该企业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一百三十二。
…………………………介绍……………………
1850–1969,雷曼家族掌控时期
雷曼兄弟In 1844, 23岁的亨利.雷曼(Henry Lehman),一个卖牛商人的儿子,从Rimpar, Bavaria移民到美国的。他定居在阿拉巴马州的Montgomery,在那里开了一家乾货商店,名为 "H. Lehman"。在1947年, In 1847, following the arrival of Emanuel Lehman, the firm became "H. Lehman and Bro."。在他们最年轻的弟弟到达时,Mayer Lehman,1850年,公司再次变更公司名称与"Lehman Brothers"的成立。
在19世纪50年代美国南部地区,棉花是其中最重要的作物。利用对棉花的高市场价值,三兄弟开始定期接受原棉由客户付款的商品,最终开始第二次商业交易的棉花。几年间这项业务的增长成为它们的运作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1855年,亨利因 yellow fever而过世之后,其馀的兄弟继续关注在他们的商品交易/brokerage的业务上。
雷曼兄弟准备申请破产保护
据彭博通读社2008年9月15日报道,在英国巴克莱银行和美国美洲银行相继放弃收购谈判,加之华尔街对其进行可能的破产清算之后,雷曼兄弟控股公司(以下简称雷曼兄弟)已着手准备申请破产保护。
准备申请破产保护
据一名熟知雷曼兄弟计划的人士透露,14日晚上,雷曼兄弟及其律师已准备递交与申请破产保护有关的文件。虽然还没有作出最后决定,但除了申请破产保护外,雷曼兄弟已没有其它任何选择。由于相关磋商尚未对外公开,这名消息人士拒绝透露姓名。
作为收购雷曼兄弟的首选之一,巴克莱也是第一个退出竞购的。他们表示,之所以选择放弃是因为没有获得美国政府或其它华尔街公司就雷曼兄弟资产潜在损失提供保护的承诺。另据一名熟悉谈判的人士透露,大约3小时之后,美洲银行作出与巴克莱同样的决定。目前,银行和券商已开始“加固”与雷曼兄弟有关的业务,试图将可能的破产申请造成的影响最小化。
对当前形势较为了解的人士表示,为了防止雷曼兄弟在15日“开市”崩盘,美国财政部和联邦储备系统进行了长达3天的努力。随着巴克莱和美洲银行相继选择退出,这家投资银行已没有太多选择。宾夕法尼亚州哈沃福特独立信用评级机构Egan-Jones Ratings Co.总裁西恩·艾根(Sean Egan)称:“最理想的情况是联邦储备提供一个为期48小时的暂时交易冻结,在流动资金方面为雷曼兄弟提供直接支持,进而为其它竞标者出现或者其它此前对收购感兴趣的公司重新考虑争取时间。最坏的情形则就是破产,现在的雷曼兄弟正朝这一方面前进。”雷曼兄弟发言人马克·莱恩(Mark Lane)拒绝对此事发表评论。
华尔街密谋对策
位于伦敦的巴克莱的发言人利·布鲁斯(Leigh Bruce)在14日接受电话采访时说,巴克莱选择退出的原因在于:就减少雷曼兄弟“无限期债务”带来的压力这一问题,他们并没有从美国政府那里获得担保或者达成一项相关协议。
美洲银行发言人斯科特·斯韦斯利(Scott Silvestri)拒绝对此事发表评论。媒体援引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说,美洲银行已与美林公司就并购一事进行谈判。成员包括218家银行的国际互换与衍生金融产品协会(以下简称ISDA)在14日发表的声明中说,他们已就雷曼兄弟相关业务进行衍生市场净额结算交易,为这家位于纽约的公司的破产作准备。ISDA说,如果在14日晚上11点59分之前还没有递交破产申请,所有达成的交易将被废除。
2008年9月14日早上,也就是有关“拯救计划”的谈判进行到第3天,华尔街高层来到下曼哈顿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召开紧急会议。参加会议的包括花旗集团CEO威克曼·潘迪特(Vikram Pandit)、瑞士银行美国区董事长罗伯特·沃尔夫(Robert Wolf);摩根大通派CEO杰米·戴蒙(Jamie Dimon)、投资银行业务部副CEO史蒂夫·布莱克(Steve Black)和首席法律顾问斯蒂芬·卡特勒(Stephen Cutler)出席会议。
信评公司Egan-Jones总裁肖恩·伊根(Sean Egan)表示,雷曼兄弟破产造成的影响无法与房利美、Freddie Mac、贝尔斯登公司或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相提并论。他说:“市场现状告诉我们,雷曼兄弟的净资产和其它资产不足以偿还债务,也就是说,一美元债务并不是100美分那么简单。雷曼兄弟的债务将引发信用违约互换。”雷曼兄弟公司董事会在14日苦寻买家未果后做出了申请破产保护决定。当日,英国第三大银行巴克莱银行在美国政府拒绝提供财政担保后决定退出拯救雷曼兄弟公司的行动。大约3小时后,美国银行也宣布退出,转而收购美林公司。
在政府拒绝救命、收购退路全断之后,雷曼兄弟公司最终决定,根据美国破产法案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一旦申请得到批准,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将在破产法庭监督下走上重组之路。这也将是垃圾债券专门公司德崇证券商品公司1990年破产之后美国金融界最大的一宗破产案。
信贷危机所致
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在美国抵押贷款债券业务上连续40年独占鳌头。但在信贷危机冲击下,公司持有的巨量与住房抵押贷款相关的“毒药资产”在短时间内价值暴跌,将公司活活压垮。
面临公司破产的凄凉前景,雷曼兄弟公司在曼哈顿纽约时报广场附近第七大道的总部门口14日夜间人来人往,不少公司员工携带着纸盒子、大手袋、行李袋甚至拉杆箱走出大楼,更有一些人低声哭泣,相互拥抱道别。大楼对面,各电视台的直播车排成一排。
美国金融危机升级 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美英金融机构两天来发生了一系列“地震”。英国巴克莱银行2008年9月14号宣布,撤出对雷曼兄弟公司的竞购行动。当地时间今天凌晨,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
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考克斯以及来自花旗集团、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高盛、美林公司等的高层连续三天云集位于曼哈顿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总部,研究如何拯救面临破产的雷曼兄弟公司,以阻止信贷危机进一步恶化。但财长保尔森反对动用政府资金来解决雷曼的财务危机,会议没有取得成果。
受此影响,与会的英国第三大银行巴克莱银行宣布,由于美国政府不愿提供财政支持,决定退出拯救计划。当地时间15号凌晨,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
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曾是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它的破产将对美国金融市场产生明显冲击。有人预测,美国金融市场可能迎来“黑色星期一”。
雷曼破产申请显示负债6130亿美元
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周一上午提交的破产申请显示其目前负债超过6000亿美元。
该行现有总计6130亿美元的负债,而其总资产为6390亿美元。
该行向纽约南区联邦破产法院提交的申请显示其有超过10万个债权人,其中最大的是花旗集团(C)和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rp.(BK),后者是雷曼大约1380亿美元的高级债券的契约受托人。
Bank of New York还被列为第二和第三大债权人,对120亿美元的高级债务和50亿美元的初级次顺位债务拥有索偿权。
这份破产申请还显示,AXA、ClearBridge Advisors和Fidelity Investments的母公司FMR是雷曼最大的3个股东。
编辑本段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的近况
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在2008年6月16日发布财报称,第二季度(至5月31日)公司亏损28.7亿美元,是公司1994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雷曼净收入为负6.68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55.1亿美元;亏损28.7亿美元,合每股5.14美元,去年同期则盈利12.6亿美元。
雷曼首席执行官理查德·福尔德(Richard Fuld)承认,亏损是自己的责任,并称已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不会继续出现如此糟糕的业绩。上周雷曼通过发行新股募得60亿美元资金,并且撤换了公司首席财务官和首席营运官。
雷曼股价今年以来已经累计下跌60%,由于预计未来业绩将有所好转,6月16日雷曼股价有所反弹。
而根据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在9月10日提前发布的第三季财报,巨额亏损大超市场预期。
报告显示,雷曼兄弟第三季度巨亏39亿美元,创下该公司成立158年历史以来最大季度亏损。财报公布之后,雷曼股价应声下挫近7%。雷曼兄弟公司股价从年初超过60美元,到如今7.79美元,短短九个月狂泻近90%,市值仅剩约60亿美元。在从外部投资者获取资金的努力失败后,雷曼兄弟昨天决定出售旗下资产管理部门的多数股权,并分拆价值300亿美元的房地产资产,以期在这场金融危机中生存下来。
雷曼首席执行官理查德·福尔德(Richard Fuld)承认说,公司正处于其158年历史上“最为艰难的时期之一”,但会挺过当前的困境。而分析认为,不排除雷曼兄弟需要政府援手以免破产。
9月15日,由于陷于严重的财务危机,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当日宣布将申请破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