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阳光城扩张背后的资金“饥渴症”:借道“金交所” 暗筑融资路
从决定买房开始,就要根据预算情况从区位、价格、配套等因素一步一步筛选楼盘。与其茫然的筛选不如看看这份排行榜!看看大家在关注哪些楼盘,说不定会对你选房有所帮助。
房天下研究院公布了8月西山区楼盘热搜排名,数据显示,8月热搜小区排名第一的为阳光城·滇池半山,昆明恒大云报华府、昆明融创文旅城的排名紧随其后。其中阳光城·滇池半山,位于滇池草海西岸春雨路石咀地铁站口旁,价格为18000元/平方米起,规划配套有西山区第一幼儿园、昆明第一中西山学校、融创乐园、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大医院(三级甲等)、翠峰公园。昆明恒大云报华府,位于日新中路与前卫西路交叉口西行300米,价格为21500元/平方米,规划配套有吉66堡幼儿园、官庄小学、南亚风情第一城、云南妇产医院、项目配套:2600平米七星白金会所。昆明融创文旅城,位于碧鸡路和草海隧道交汇处西南方向,价格为19000元/平方米起,规划配套有待定、5大商圈繁华通达——项目距离市中心约6km距昆明南高铁站、待定、项目拥有滇池。
此外,华夏四季、中国中铁·诺德山海春风、隆盛府、昆明西山金地商置昆悦、金地·云海一号、润城、佳兆业城市广场位列4-10位。
⑵ 房企高管离职潮样本:正荣“老将”出走背后资金、销售压力有多大
11月10日,正荣地产正式宣布行政总裁王本龙的离职。
同时,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黄仙枝,将自2019年11月20日起获委任为行政总裁,以暂时代替王本龙职务;陈伟健则获委任为公司授权代表。
而在此前有报道称,正荣产业发展集团副总裁裁肖春和,已于近日向该公司提出离职申请。据悉,地产副总裁田永盛将接任其职位。
2019年以来,正荣地产的离职名单包括:正荣资本总经理江晨,正荣地产人力行政总监袁变革,正荣地产副总裁刘翔,正荣法务审计负责人杨震麟以及正荣设计管理中心总经理陈伟等。
资本寒冬下,房企资金、销售压力越发显现,众多地产人卷入离职潮,正荣只是一个缩影。有媒体统计,今年仅10月份,大概有50位房企集团层面高管职务发生变动,涉及碧桂园、阳光城、招商蛇口等30家企业,其中离职高管共20位。
正荣的野心与实力匹配吗?
正荣地产成立于福州,起家于江西。与众多闽系房企一样,凭借着高周转、高杠杆,实现了规模跃进。
正荣地产主席欧宗荣在2018年年报中说2019年正荣地产要实现1300亿元的销售目标,且未来三年的增幅要求保持30%以上。这一目标放到现在这个时间节点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据该公司披露,2016-2018年,合约销售分别为392.92亿元、701.53亿元和1080.17亿元,2017年和2018年的同比增速分别达到了78.5%和54%。
但201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合约销售金额586.07亿元,同比仅微增0.8%,合约销售增速明显下降。目前,正荣地产前9个月的销售业绩900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不到70%。
即使目前的千亿销售,也是有很大泡沫的千亿。在统计销售业绩的过程中,根据房企在不同项目中所扮演角色以及所占股权比例大小的不同,主要存在操盘、权益和全口径三种口径。其中权益口径才体现公司的实实在在属于公司所有的销售收入,反映了企业的资金实力与投资能力。
根据正荣控股债券评级报告,2016年至2018年,该公司的权益销售金额分别为362.32亿元、470.05亿元和561.42亿元,2016年权益销售占比为92.21%,2017年陡降为67%,而2018年继续下降为51.98%。
在中期业绩会上,陈伟健表示,去年土储的权益是大概52%,今年上半年新增土储的权益已经达到接近90%,到6月30日的时候,权益比已经达到57%。但这个数字依旧不高。由此可见其“千亿”业绩的水分之大。
另一边,正荣地产这几年的合约销售均价不断下降,其中,2016年合约销售平均价格为20945元/平方米,2017年为18484元/平方米,2018年为16765元/平方米,而2019年上半年,合约均价继续下降为为15392元/平方米。正荣地产在资金流的压力下,不排除以价换量的可能。
短期债务压力与明股实债疑虑
除了销售业绩,市场对正荣地产的短期债务表示担忧。
2014-2018年,正荣地产总借贷规模分别为301.8亿元、253.58亿元、350.34亿元、420.64亿元和464.92亿元,一年内需要偿还的占比分别为45.7%、37.11%、29.45%、54.64%和51.28%,近两年短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占比在一半以上。
据正荣2019年半年报,正荣2019年上半年正荣地产一年内到期借款249.03亿元,应付账款95.64亿元,应交税费25.69亿元,而其可动用的现金不过250.72亿元,存在资金缺口。
与此同时,其现金流连续三年为负。2016-2018年正荣地产的经营流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6.6亿元、-42.39亿元、-26.64亿元。截至2019年6月30日,正荣地产的经营流动现金净额为-77.23亿元。
在资金流压力下,正荣将融资目光转向国外,频繁发美元债,借新还旧,其新债务的利率多数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中期业绩会上,副总裁兼财务总监陈伟健表示,在拿地方面,今年的权益总预算大概是300亿人民币。1-9月,正荣拿地金额为231亿元,而上年同期的拿地金额为323亿元,下降明显。这或许也是资金压力下无奈举动。
其又表示,公司2635万平方米的土储已预售未结转的也包含在里面,是全口径的土储。
今年拿地已经增加了500亿的土储,下半年的预算还有150亿左右,今年整个货值的增长可能也有100亿。虽然已售未结转包含在土储里面,但是结转之后又有新的土储进来,所以到年底的时候,总货值也不止4500亿。
这一货值能不能实现,还要取决于正荣的资金实力,但从上述情况看来,并不乐观。
最近有媒体表示,正荣地产少数股东权益占净资产的比例明显高于少数股东损益占净利润的比例,可能存在明股实债融资。
并指出,正荣地产少数股东权益呈爆发式增长,到了2019年上半年末,正荣地产的少数股东权益已经超过了半壁江山,达到52.02%。2014-2018年,正荣地产的少数股东损益分别为2674万元、20万元、5997万元、1.13亿元和1.12亿元;2019年上半年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为2.46亿元。而与归属于正荣地产的净利润相比,少数股东们获得的利润回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对此,正荣方面称,少数股东权益增加主要是因为合作项目增加,且主要是近期开始,还没有到结转收入分配的时点,公司不存在明股实债。
跨过千亿后,正荣来到了一个阵痛的节点,在市场下行、资本寒冬的情况下,“接下来三年(合约销售)会控制在年增幅30%左右,这样三年左右的时间还可以实现翻一番。”的梦想,可能并没那么容易实现。
⑶ 阳光城大股东股权质押超八成 会成为下一个泰禾吗
8月3日,阳光城公告称,在“16阳城01”公司债券存续期的第4年末,下调存续期第5年票面利率至6.50%,在流动性宽松的背景下,不少房企在有调整债券票面利率机会时,基本都选择下调利率以降低成本。阳光城并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但6.5%的利率水平仍然不低。
事实上,阳光城近几年的杠杆率长期维持在高位,堆积的大量存货亟待周转结算又进一步加剧了阳光城的资金紧张。公司也通过发行债券、发行美元票据、发行资产支持票据以及办公物业类REITs专项计划等方式缓解财务压力,甚至传出旗下物业公司将上市融资的消息。
高杠杆下不停拿地、销售,一味追求规模的阳光城会成为下一个泰禾吗?
融资成本快速上升
根据《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募集说明书》,“16阳城01”债券持有人有权在债券存续期间第3个计息年度付息日、第4个计息年度付息日将其持有的债券全部或部分回售给阳光城,相应地,阳光城也有权调整债券的票面利率。
对于债券中包含借贷双方权利的情况,本质上依然反映的是双方在后续融资市场中的话语权,并给双方重新选择的机会。
事实上,“16阳城01”在存续期前三年票面年利率仅为4.8%,而在2019年8月,阳光城在存续期第四年将票面利率大幅提升至7.28%,短短一年间融资成本提高了2.48个百分点。而在今年的调整窗口,受益于流动性充裕的大环境,阳光城选择下调存续期第5年票面利率至6.50%,但依然明显高于此前的4.8%。
“16阳城01”仅仅是冰山一角,在过去6/7月份,阳光城连发两期中期票据,合计达到13.5亿元,短短一个月之内,成本从6.6%上升至6.8%。此外,从阳光城的办公物业类REITs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融资成本看,优先级的C类资产融资成本都达到了7.5%的水平。
7月8日,阳光城完成3亿美元的债券发行,票面利率为7.5%,就连存续期仅1年的短期融资券的融资成本也达到6.2%的水平。
利息资本化隐藏融资成本
2019年,阳光城的整体平均融资成本为7.71%,在TOP50房企中处在前列,既高于其学习对象碧桂园的6.34%,也高于规模接近的招商蛇口、金地集团的4.92%、4.99%。
根据东吴证券5月底的研报数据,TOP30房企平均融资成本为5.80%,融资成本超7%的共有四家,包括中国恒大、融创中国、阳光城和中南置地。阳光城的融资成本平均则为7.18%。
阳光城融资成本较高的原因是发债利率较高,根据Wind数据,2019年阳光城发行的多笔美元债票面利率均在10%以上,最高达到12.5%。近期受益于市场环境,发债利率有所降低。7月份发行的美元债票面利率7.5%,仍高于不少大型房企。
明显高于同行的融资成本,一方面反映了市场对于阳光城“资金高周转”模式所蕴含风险的担忧;另一方面,高融资成本也让阳光城沦为金融机构的“打工仔”。
截止今年一季度末,公司的总有息负债超千亿,达到1108.85亿元。其中,短期债务为300亿元,账面货币资金413.81,其中还有约50亿元的受限制现金,考虑到今年上半年销售回款不力,且面临着较大的结转交付压力,阳光城的偿债压力并不算小。
近几年阳光城资产负债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的高位,远高于行业64.3%的平均水平。净负债率更是超过了200%。虽然经过连续几年的下降,2019年底净负债率仍高达135%(Wind数据)。
2019年阳光城通过置换,将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由前一年的479.2亿(货币资金378.48亿)降低到319.2亿元(货币资金419.78),使得货币资金超过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减缓了偿债压力。
然而其长期借款增加151.01亿,有息负债合计1106.92亿元,与2018年持平。从到期情况来看,1-2年内到期金额为454.48亿元,这部分债务将在2021年转化为一年内到期的短期负债,届时仍将考验公司的偿债能力。
近几年,阳光城的净资产负债率逐渐下降,但是无法掩饰公司杠杆率依然高企的事实,随着近两年融资端的收紧以及销售端的不确定加大,阳光城伴随着高杠杆的资金高周转模式面临着一定的考验。
此外,阳光城的担保额度也是异常的高,在合、联营子公司进出报表越来越“随意”的背景下,房企的担保从另一方面折射出其杠杆率的高低。Wind数据显示,截止今年1季度末,阳光城的担保额度达到净资产的187.97%,其中对关联方的担保达到净资产的164.89%的高水平。
此外,阳光城超千亿规模债务背后的资金成本部分被利息资本化隐藏了,近几年公司的资本化率都在90%左右的高位。利息成本高资本化率,也是影响公司的利润率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
阳光城的盈利指标一直表现很低迷,净利润率从2010年的17.34%一路下滑至2019年的7.08%。
东吴证券曾对25家主要房企2019年净利率做过统计,平均净利率为 13.8%, 有三家房企净利率超过 20%,净利率最高的为26.02%;有14家房企的净利率位于10%-20%之间,还有8 家房企的净利率低于10%。相比之下,阳光城2019年刚过7%的净利率是比较低的。
今年一季度其净利率甚至掉至6.65%,ROE也仅有15.03%,比同规模的招商蛇口、旭辉集团、金地集团都要低。
大股东几乎全质押股权 要重蹈泰禾的覆辙?
作为同样背负着高杠杆的闽系房企,尽管不像泰禾集团那样面临着巨大的短期偿债压力,但阳光城的高杠杆阴影下是较大的竣工结转所需的资金压力。2019年,阳光城全年实现结算收入610.49亿元,同比增长8.11%,较此前两年70%-80%的结算收入增速及销售额增速明显下降。过去四年累计结算金额为1700亿元,相较于同期超过5000亿元销售额来说,结算的进度是比较慢的,并积累了较大的结转压力。
泰禾和阳光城的不同在于,一个把钱全花掉,导致资金链条断裂;另一个土储少、结转少,留着刚刚好的钱应付短期流动性。而在巨大的竣工结转所需的资金压力下,阳光城的盈利能力则是最终决定其是否能安全着陆的关键。
不幸的是,近年来阳光城的资金高周转模式,积累大体量的合约负债的同时,也推高了公司的整体杠杆率,从而导致阳光城无法积累足够的土地储备项目。因此,为了追求销售规模,阳光城的拿地自由度相对更低,有时不得不拿地,甚至是高溢价拿地。
2015年新增土储金额135亿元,占当年合同销售额的45%,前一年拿地金额仅37亿左右。到了2017年,新增土储金额986亿元,已经超过了当年的合同销售金额。
2018年,阳光城开始踩刹车放缓拿地,尽管如此,当年拿地权益对价仍达306亿元,合计补充土储1333万平方米。2019年则再次加快拿地节奏,以491.77亿元的权益对价补充土储937.1万平方米。拿地力度则从0.26上升至0.36(权益拿地金额/权益销售金额)。
今年上半年阳光城累计新增项目 48个,累计总地价 464.01 亿元,新增项目楼面价达到5607.10元/平米,楼面价/销售均价为45.28%,较2019年继续提升。
无论是从拿地成本升高导致的毛利率降低方面来看,还是高融资成本吞噬利润方面来看,阳光城的盈利都将受到较大挑战。盈利能力降低,这对于多年来一直在拿地、销售,一味追求规模的阳光城来说,高杠杆的难题更加难解。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控制人吴洁做甩手掌柜多年后,其股权也几乎被质押一空。7月11日,阳光城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福建阳光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东方信隆资产、一致行动人福建康田实业集团所持股份累计质押数量占所持阳光城股份数量比例超过80%。而中民投旗下的二股东上海嘉闻也将其所持阳光城股份全部质押。
净负债率高企,融资成本升高,销售增速下滑,盈利能力不强,大幅超过净资产的对外担保,实控人大比例股权质押,当下的阳光城与2018年的泰禾集团颇有些相似之处。而泰禾集团的命运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激进的闽系房企的“负面典型”,而阳光城会重蹈泰禾的覆辙吗?
⑷ 富力阳光城等多家房企被下调评级,房企偿债压力到底有多大
三大评级机构轮番下调房企评级
10月18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接连下调了十余家国内上市房企的信用评级或评级展望,其中包括绿地、阳光城、富力、佳兆业、奥园、合生创展、祥生、中梁等多家知名上市房企。
报告显示,穆迪对佳兆业、富力、奥园、绿地等企业信用评级有所下调,例如其对佳兆业的评级从B1下调至B2,对富力的评级从B2下调至B3,而对领地、三盛、合生创展等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
穆迪下调房企评级的核心原因为房企偿债能力下降。例如,穆迪将阳光城评级由B1下调至B2,主要考虑到近期债市动荡,阳光城以合理资金发行新债券,面临不确定性。报告称,截至2022年年底,阳光城有大量在岸和离岸债务到期,包括11亿美元的离岸债券和101亿元人民币的境内债券。
实际上,本月的不久前,标普和惠誉也对部分国内房企下调了评级。例如,标普将富力评级从“B”下调至“B-”,展望为负面,对绿地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从“BB”下调至“B+”;惠誉也将鑫苑置业评级下调至“C”。
更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穆迪、标普和惠誉等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下调房企评级行动累计达到90余次,超过去年全年的两倍。
房企偿债压力较大
几大评级机构缘何下调多家房企评级?据悉,房企流动性紧张,销售层面不给力,加上整体融资环境偏紧综合导致房企偿债压力加大或是主因。
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显示,进入10月,房地产美元债全面出现危机,先后有绿地、阳光城、佳兆业、雅居乐、绿城中国、合生创展、新城发展、禹洲集团等多只地产美元债出现大幅下跌。中资地产美元债普遍出现近20%的跌幅。
房企融资能力下降
实际上,近来国内融资环境偏紧,房企融资能力下降,前三季度房企融资水平明显下挫。
据中指研究院监测,今年9月房地产企业融资总额为911.6亿元,同比下降43.8%,环比下降22.3%,单月融资规模同比连续七个月下降。今年1月-9月,房地产企业共融资15252.3亿元,同比减少17.0%。
此外,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副总监刘水指出,ABS(资产证券化)暂停签发是融资规模大降的主要原因,表明监管对房企表外负债的融资模式已经警觉,持续大半年的ABS发行热潮逐渐退去。
克而瑞报告也显示,进入三季度,信贷和非标政策仍处于高压状态,其中9月以来审计署进驻20多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严查违规地产融资,同时监管层也对多家信托机构和地方金交所的存续产品开展清查工作,涉房非标融资几近暂停。
随着融资持续收紧,房企发债难度加大。据克而瑞监测的95家样本房企债券融资来看,今年前三季度新发行债券金额同比增长分别为-23.6%、8.3%和-40.6%,新发行债券明显缩量。此外,叠加今年前三季度偿债高峰的来临,很多房企较难实现借新还旧,只能利用自有资金来偿还旧债,净融资呈持续净流出状态。今年三季度样本房企净发债额为-607.4亿元,而去年同期则为734.3亿元。
融资环境放松对房企利好有限
10月15日,央行在今年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曾表态,部分金融机构对于30家试点房企“三线四档”融资管理规则存在一些误解,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些企业资金链紧绷。主要银行应准确把握和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
这被外界解读为房地产融资环境放松的信号。中指研究院认为,10月15日央行的表态是行业信贷压力有所缓解的信号,四季度融资情况或有所好转。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也认为,此次央行表态纠正对“三线四档”的理解,是向房地产市场释放了一个利好信号,信贷环境或将有所改善。
黄立冲也坦言,进入四季度后,国内融资环境可能会出现一定改善,但房企海外的融资环境不会受国内政策影响,而是与房企自身流动性等问题相关,因此不会有所改善。
克而瑞报告显示,展望四季度,房企整体到期债券为1082亿元,同比减少7%,环比减少 19%,虽偿债压力有所缓解,但仍属于 历史 较高位。同时2022年上半年房企到期债券规模为3671亿元,房企偿债压力持续。
⑸ 房企三条红线仍未松绑,开发商:“水”还没流到这里
“我在恒大买的10万块钱理财产品,这个月再付8000,就回来一半了。”湖南长沙一位投资者于先生说,他已经连续拿了5个月的回款,回本4万元。他选择的方案是每月回款8000元,如果一切顺利,到今年年底就能够全面收回本金,至于之前约定的高息,早已不在其考虑范围。
于先生自觉比较庆幸。不过,他也说,不少投资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朋友仍然忧心忡忡,他们所期待的是恒大的现金流能够回血,自己能尽快回本。
除了恒大,阳光城、宝能集团、鸿坤集团等地产金融产品也处于风险暴露之中,众多投资者期待着这些企业能回血,自己则能回本。
不管是抛售资产,还是去融资,资金压力巨大的房企们要想更多的办法拿到钱,才能活下去。
三条红线未松,银行放款谨慎
6月20日晚间,中国恒大公告称,公司正在积极推进重组工作,公司预期将于7月底前公布初步重组方案。同一时间,嘉凯城(000918.SZ)公告称,恒大系的广州凯隆拟出售其持有的2.11%嘉凯城股份,总对价7790万元。
这是恒大出售资产回血的最新动作。从其爆雷开始,恒大就在全国各地找买家,既出售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也卖掉手头的房地产开发项目。5月26日,中国恒大13.47亿元出手宁波城市之光项目权益,其中约2.94亿元用于恒大该项目及其在宁波的其他项目工程款。
以房抵债抵工程款,是恒大自救的主要方式之一。某商业银行湖南分行分管信贷的副行长透露,恒大在湖南的资产其实不错,并不是资不抵债。但是,要复苏的关键是恒大能恢复融资能力,银行愿意放款,项目销售能回款。
这一点却很难。一家地产研究机构研究员表示,当前,全国各地方政府推出的房地产救市政策非常多,资金面整体上也逐渐宽松,但是,三条红线并未松动,银行要给踩了红线的企业放款还是会有压力,会很慎重。
央行、银保监会2020年8月针对房企推出“三条红线、四档管理”方式,根据不同的财务指标,将房企分为“红橙黄绿”四档。“三条红线”包括:房企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房企的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房企的现金短债比小于1。“红档”房企有息负债规模不得增加,“橙档”“黄档”“绿档”房企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分别不得超过5%、10%、15%。2021年这一政策全面推行。
此后,降低杠杆率,由红变绿就成为各家房企全力以赴的目标之一。从各家上市房企的2021年年报来看,仍然停留在红线、黄线之上的企业,如建业地产、正荣地产、绿地控股等总是不断有各种负面消息传出。
建业地产是河南曾经最大的房企。6月1日,建业地产(0832.HK)公告,董事长胡葆森将建业地产29.01%的股份转让给河南国企。此外,还有一笔可转债交易设置,如果触发债转股,河南国企将成为建业地产第一大股东。
国企接盘控股,是拯救建业地产的大招,也能稳定市场的信心。当前,在各国企、央企的楼盘销售现场,置业顾问推介项目时必然强调其央企国企的信用背书。
然而,对于已经拿了绿地长沙某项目房产抵工程款的林安来说,绿地的“国企”光环并不那么耀眼。他说,实在没办法,绿地已经拖了很久的工程款,拿了房子,好歹未来还可以变现。
绿地长沙城际空间站的不少业主更加焦灼,该项目一期一部分已交楼,还有一部分等待复工,业主围堵售楼部的事情时有发生。不过,也有业主说,绿地是国企,资金问题应该能得到解决。
据绿地控股财报,其单一最大股东是上海格林兰投资,为绿地控股董事长张玉良为核心的员工持股平台,持股27.31%。上海国资委旗下的上海地产集团、上海城投集团合计持有绿地46.37%的股份。尽管如此,两家上海国企不是一致行动人。目前,绿地控股是一家没有实控人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绿地持有的货币资金656.8亿元,要偿还的短期债务为930.2亿元。
5月末,绿地集团对2022年6月25日到期5亿美元、票息6.75%的债券展期,称因疫情和销售情况,公司现金流出现问题,公司计划安排足够优质资产来偿债,计划3年出售2000亿元资产,每年500亿~700亿元,包含自持商业、办公楼和酒店等。
“绿档”企业也有压力,房企短期还债压力大
在“绿档”房企中,除了保利发展、中海、华润置地等央企外,龙湖集团无疑是佼佼者,被视为财务稳健的民企标杆。2021年龙湖集团净负债率46.7%,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67.4%,剔除预售监管及受限资金后的现金短债比为3.88倍。
尽管如此,在长沙市政府官网的市长信箱以及当地媒体红网的百姓呼声栏目,均有关于龙湖集团某项目等待复工的反映。不过,也有龙湖的业主说,幸好是龙湖,买的房子能够顺利交房。
据公开报道,今年5月,碧桂园、龙湖集团、美的置业3家龙头民营房企被监管机构选为示范房企,陆续发行人民币债券。
《经济日报》报道,房企融资环节,金融部门积极推动商业银行合理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重点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通过并购贷款和发行债券并购出险及困难房地产企业优质项目。2022年以来,已有70家房地产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1475亿元,对应实现净融资454亿元,银行间债市支持房地产企业接续融资力度不减。
有市场研究机构表示,1—5月,包含房企公开市场发债等融资方式在内的其他到位资金,同比下降12.7%至2321亿元。其中5月仅为339亿元,环比继续下滑。这说明,当前房企国内贷款,以及其他到位资金仍处在环比下滑的趋势,体现出房企融资难情况依然有待改善。
克而瑞统计,6月至7月,200家核心房企境内外债务到期规模约1755亿元,约占下半年到期量的61%。其中,民营房企近两月整体到期债务约1178亿元,占总规模的67%。
一方面是对房地产企业的三条红线,另一方面是央行、银保监会2020年12月对银行设置的房地产贷款两条红线,分别设置了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房地产贷款占比”大型银行不得超过40%,中型银行不得超过27.5%,小型银行不得超过22.5%等;“个人住房贷款占比”,大型银行不得超过32.5%,中型银行不得超过20%,小型银行不得超过17.5%等。
上述银行人士坦言,以前是政策要求有上限,要控制风险;现在是在市场疲软情况下,银行要主动控制风险,不敢大幅新增对房地产的贷款。
有开发商人士称,“水还没有流到这里来”,资金压力大。
⑹ 阳光城集团的集团简介
阳光城集团复(上市代码:制000671)是阳光控股投资,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全国化品牌企业,业务涵盖地产开发、商业运营、物业服务以及幼儿教育的投资和运营管理四大领域。1995年始创于福州,2012年管理总部迁至上海,阳光城集团凭借快速提升的企业综合实力及品牌价值,位列2017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TOP20。
⑺ 22家上市房地产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超千亿元
随着资金压力大增,各大房企积极探寻高效的融资方式,缓解资金压力。2020年11月以来,22家上市房企提供担保事件累计达185次,总额超过1000亿元。
克而瑞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总监朱一鸣表示,担保作为房企有效的短期融资工具,在市场运用频繁,A股上市房企都多次为子公司贷款提供担保,且涉及金额较大。
报告显示,自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初,中南建设担保40次,涉及金额203.8亿元;泰禾集团担保4次,涉及金额190.4亿元;阳光城担保19次,涉及169亿元;金科股份担保24次,涉及金额81亿元;蓝光发展担保22次,涉及金额63.3亿元。
朱一鸣表示,为子公司贷款提供担保属于上市公司的“信用贷”,一般借款利率较低,程序相对简单,这也是“担保热”的重要原因。但是当前资金面收紧,高担保无疑会加剧房企潜在债务风险。
1月8日,阳光城发布公告称,阳光城持有100%权益的子公司江西鼎科房地产向赣州银行东湖支行申请开具5971.37万元保函,期限不超过6个月,阳光城对该笔融资提供全额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公告披露,目前阳光城及控股子公司对参股公司、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控股子公司、资产负债率不超过70%的控股子公司担保额分别为157.45亿元、742.43亿元、68.44亿元。总体算来,三类担保合计实际发生担保金额为968.32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合并报表归属母公司净资产达362.06%。
朱一鸣表示,尽管提供融资担保有利于子公司融资能力的提升以及经营的顺利推进,但担保方(上市主体)也承担了一系列风险和不利影响,尤其是有息债和对外担保双高的房企,经营脆弱性高。
他指出,对于房企来说,担保利弊共存,控制风险当居首位。建议在降负债、促增长双重挑战下,房企对外担保应集中在高效运营子公司上,一些盈利强、收益高、去化能力强的子公司具备被担保的优势,它们获得上市主体更多的资金、资源支持,有利于提高担保资金的运用效率、提升整体业绩。
⑻ 阳光城“跑不动了”,林腾蛟“甩手掌柜”不好当
01
有的企业选择稳健前行,有的企业选择蒙眼狂奔。
2013年,当时地产圈最当红的职业经理人陈凯掌权阳光城1年后,阳光城已经成为业界“当红炸子鸡”。登门而来采访的媒体和取经的房企一家接着接一家。
陈凯颇为得意表示: 对于阳光城来说,跑得快已经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须。
此后2年,阳光城的“快”更为扬名天下,陈凯也进一步缔造了自己在地产江湖的传奇。
对于一直以碧桂园为模板,心里有着“行业前十”梦想的阳光城老板林腾蛟来说,陈凯的“三板斧”效果显著,但也“问题不少”。
接近阳光城的人士透露,陈凯的强硬和固执在职业经理人当中较为少见,敢于和老板叫板。因为这样的个性,与林老板之间有过“多次激烈摩擦”,但为了企业的规模快速冲击,林老板多数情况下选择了“忍让”。
但对于大多数掌控欲较强的闽系房企老板来说,类似这样的情况注定要成为日后“分道扬镳”的导火索。
如后来在中南的故事一样,大概率今日的新力也会如此,陈凯的“三板斧”是有使用周期的。
当阳光城经历了规模10倍的增长,行业排名冲进30强之后,很多阳光城内部的人士也坦言,陈凯的那套打法可能没那么好使了。
鸡血和鸡汤对于一家从大规模到更大规模的房企来说,已经不是灵丹妙药了。
在行业巨变和身后一众追兵快速崛起的形式下,林腾蛟更为深刻意识到“冲进行业前十”是阳光城要做的,要尽快实现的。
(图片来源网络)
很快,陈凯退出,林腾蛟选择了张海民。与陈凯的强硬不同,从某种意义来说,张海民是更愿意贯彻老板意图的职业经理人。
但留给张海民的“摊子”并不太好收收拾,一是前任留下的“高周转”打法需要结合新的形式创新使用,一是林老板的规模欲望越来越大。
怎么办?张海民找到了一条路:并购。比如在2016年,阳光城新增计容建面中的85%来自并购,阳光城并购标签越发清晰。
但事实证明,“并购”的这条路并不适合所有的房企,融创可以走好不代表阳光城可以走好。
企业规模增速受限和利润兑现不足的问题开始集中表现出来。
尽管一开始林腾蛟也是同意走大举“并购”这条路的,但结果导向,善变是很多老板共有的特点。
最终,张海民“被架空”,“带着一肚子苦水”离开了阳光城。
既然要学碧桂园,为何不去挖碧桂园的高管呢?
茅塞顿开的林腾蛟在巨大的规模焦虑下,2017年中,请来了朱荣斌、吴建斌,“双斌”组合带着碧桂园的打法成为了林腾蛟新的依靠和期望。
改变肉眼可见,阳光城内部战略路线冲突开始加速,从原本坚守一二线开始向三四线城市覆盖,一众“小碧桂园”房企中,阳光城学得最为逼真。
更让林腾蛟满意的是朱荣斌立下的“豪言壮志”。朱荣斌履新阳光城不到3个月,就为阳光城制订了3500亿规模的发展规划, 分别是2018年1500亿、2019年2500亿、2020年3500亿。
如此快速的扩张计划,高度符合闽系房企激进的基因。
闽商的共性显现,做企业较为冲动,目的性强,对风险的评估相对来说滞后于对规模的追求,这让阳光城表现出非常明显的“赌性”和“机会主义导向”。
2019年,阳光城销售金额2110.3亿元,距离当初朱荣斌“夸下的海口”有着近400亿的缺口。2020年3500亿目前更是已经不怎么提了。
02
年度目标不达标之下,阳光城的疲态也在显现。
营收增速放缓,规模增长依然带不来利润更好提升,真实负债率依然较高,权益销售额不济等特点表现尤为突出。
换句话说,老问题都没怎么解决。 还可以简单概况:阳光城开始“跑不动了”。
第一点,规模增长的背后,利润低的窘境没有实质改变。
庞大的有息负债可以换来规模上的提升,但净利润这个指标不是轻而易举可以换来的。
熟悉的人可能还记得2018年年报发布的时候,朱荣斌承认阳光城2018年的净利率水平比较低,没有达到预期,主要是因为过去的基础比较差。
他解释阳光城在2018年结转的项目,多数是2016年之前销售的,当时售价、项目的盈利能力比较差。
“过去基础比较差”,这句话极富深意,背锅的应该是谁?
2018年,阳光城结算了565亿元的营业收入,但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只有30亿,净利润率只有5%左右。
再看最新的2019年,结算营业收入610.49亿元,净利润40.2亿,净利率6.5%左右,改观并不明显。
有媒体统计,在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方面,其增加幅度为三年来最低,接连下降趋势。
第二点,净负债率依然较高,债务压力依然艰巨,指望合作冲规模
2019阳光城总负债达到了2567亿,在2018年2224亿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
报告期内,阳光城依然背负着巨额的有息债务。有息负债规模为1123.2亿元,近三年均保持规模相当,其中短期有息债务规模335.5亿元。
降负债对于阳光城一直是个“硬骨头”,虽有所下降,但138%的净负债率依然在高位,债务的压力依然艰巨。
如果再计算进此前媒体反复质疑的50亿永续债部分,阳光城的真实负债率大概率要高出更多。
在吴建斌看来,降低负债率、提升境内外评级、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对于阳光城来说一直都是一件非常紧迫的事情。
降低负债率,有一个手法就是扩大权益金额,这也是很多闽系房企惯用的手法,旭辉也是类似操作。
阳光城在这方面也是驾轻就熟。
粗略算了下,2019年权益销售额是全口径销售额的64%,相比2018年占比72.66%,权益销售占比下滑8.66个百分点。
依靠不断增加合作项目放大杠杆提升规模非常明显。
面对媒体,朱荣斌爱用一个形容,心情有如“在钢丝绳上跳舞”,这话不假。对标碧桂园、中海等企业,董事局的诉求就是一个快字。
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做不到快,如果不能抢占更好的赛道,陈凯、张海民的“阳光城经历”不排除在其身上上演。
毕竟2020年3500亿的豪言是自己当初信誓旦旦说下的。
03
据说林腾蛟非常自律,每天早晨5点,阳光控股的管理层微信群一般会收到林腾蛟发的前一天读王阳明的心得体会。
对于老板来说,找到一个好的总裁辅佐自己,自己可以半隐身做“甩手掌柜”是一个普遍的理想。
在挖角这块,林老板表现出的执行力和敏锐度确实厉害,看准一个挖一个,挖一个成功一个。
很多人都在猜测,林老板下一个盯上的目标又会是谁?
接近阳光城的人士透露,快速的规模扩张欲望背后可能是投资人和实控人不断给到的业绩压力。
虽为上市公司董事长。但和很多上市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又略有不同,林腾蛟虽然站在台前,但其实又不是阳光城的实控人,从阳光城的股权架构图来看,实控人是董事吴洁。
吴洁曾在2015年以90亿的身家获评“福州女首富”之称。
据了解,吴洁是林腾蛟的嫂子,是林腾蛟兄长林伟民的妻子,但关于林伟民的相关公开信息缺非常的少。
04
过去几年极致高周转带来的诸多“后遗症”在阳光城身上同样表现明显:产品质量问题较为严重、安全事故问题发生多起。
阳光城对外宣称,以“绿色 健康 、便捷安全、家文化”为核心理念,提出“绿色智慧家”战略,要掀起品质革命。为此,还携手清华大学制定课题,提升产品竞争力。
但从目前的客户口碑和市场反馈来说,很难让人满意。
在多地,阳光城成为了维权代名词,很多投诉网站上,都有业主向官方进行质量投诉和产品维权。
在个别城市,比如郑州,甚至发生过业主维权被打的极端事件;在杭州,几乎阳光城的每一个项目都发生了维权问题;在成都维权业主同样遭到了威胁。
质量问题只是一个缩影,极速高周转之下,阳光城相关区域还发生多起安全事故及违法的问题。
2019年,6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阳光城·丽景公馆,发生高处坠落事故,死亡1人。
2019年4月,阳光城郑州公司因违法建设等问题被被列入郑州城管领域失信“黑名单”,罚款253.53万元。
05
在今年林腾蛟家书《点亮心中的灯,照耀前行的路!》中有这样一段表述:
新的一年,愿你葆有一颗"光明的心",良知清澈,光明磊落。
所有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格"和"产品"的竞争;所有家族的兴旺,最终都是精神和"价值观"的胜利!
守住底线,才能追求无限。
⑼ 部分上市房企债务暗存“隐秘的角落”
身陷财务危机的泰禾集团近日在回复深交所年报问询函中,披露了公司最新债务情况:截至7月7日,泰禾集团逾期未还债务金额为270.65亿元,占泰禾集团最近一年经审计归母资产137.38%;同时,2020年年内到期债务为555.11亿元。《经济参考报》记者查阅泰禾集团最近两年年报数据,该公司2018年、2019年资产负债率连续下调。
记者调研发现,部分以高杠杆撬动规模扩张的上市房企,其权益大幅增加,导致净负债率降低。这些看似“权益”的背后,疑似存在“明股实债”等财务技法。今年以来,在坚守“房住不炒”底线的背景下,叠加行业下行、疫情影响等多重因素,部分房企的偿债能力和现金流持续承压。
债务规模双位数增长负债率却保持稳定
《经济参考报》记者发现,部分上市房企债务存在“隐秘的角落”,这些企业通过增加权益等财务手法,使负债率呈现下降的“假象”。
记者查阅正荣地产2019年财报发现,截至2019年末,正荣地产负债总额为1381.59亿元,较2018年末1169.2亿元增加18.17%。但该公司2019年净负债率为75.2%,相较于2018年的74%仅微增了1.2个百分点。在负债总额和借贷规模不断增加的同时,该公司的净负债率依然保持平稳。
负责正荣财务的人士介绍说,这与该公司少数股东权益的“爆发式”增长密不可分。该公司2019年财报显示,正荣地产少数权益的增加主要源自于合并报表中的39项股权占比较小的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开发的物业。正荣地产在其中的权益占比大部分为13%至35%,仅有三个项目的权益占比接近50%。
业内人士认为,“谁操盘谁并表”的财务方式可能虚增了所有者权益,实则隐藏了负债。根据净负债率=(有息负债-货币资金)/所有者权益,一些房地产企业通过增大分母,降低了净负债率。
克而瑞研究中心选取的50家典型上市房企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50家典型上市房企的总有息负债规模为46942亿元,同比增长16.4%,86%的典型上市房企总有息负债增加。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上市房企的有息负债总量出现“双位数”增长,但总体负债率却表现稳定。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2019年沪深上市房企的资产负债率均值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68.8%,内地在港上市房企的资产负债率均值仅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至75.5%。
另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2019年上市房企总权益增长21.67%,高于有息债的增幅。业内人士指出,部分上市房企净负债率下降主要是因为权益规模增长显著,高于有息负债的增幅,这一现象值得监管部门警惕。
“房企权益上涨,一方面,来自于2019年房企股权融资的上升;另一方面,随着房企间合作或收并购行为不断增多,少数股东的权益规模和占比可能存在重复计算甚至虚报,由此导致其权益虚增、净负债率下降。”一位房企高管表示。
永续债成避债洼地“隐性杠杆”推高风险
今年以来,“房住不炒”依然是楼市调控的主基调,房地产融资环境并未放松。记者发现,在期待融资放松无望的背景下,部分上市房企疑似通过“明股实债”的方式做低负债水平,进而求得更高的评级、更低的融资利率和更畅通的融资渠道。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不少有央企背景的房企大幅增加永续债发行。数据显示,2019年房地产行业发行永续债的规模约470亿元,同比增长近三成。其中,在前15强的房企中,招商蛇口、保利地产和华润置地三家央企的永续债均大幅增长,分别达190亿元、156.8亿元和100亿元,同比增长171.43%、141.23%和100%,三家房企的永续债新增总额接近行业总量的55%。
“如果把永续债计入债务,2019年上市房企的净负债率将大幅上升。但在实际操作中,多数房企将其统计为权益,因此超半数上市房企的净负债率实际是上升的。”克而瑞研究中心总经理林波表示。
“永续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净负债率,优化了财务报表,但实际上将对房企产生未来的偿债压力。”中国指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认为,伴随大量债务到期,上市房企的短期偿债压力将持续增大。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近年来,表外融资成为房地产企业重要的融资方式之一,体现为通过联营合营企业融资、“明股实债”融资等。表外融资会让房企债务隐性化,通过优化财务指标,误导有关部门高估房企偿债能力。
易居沃顿PMBA房地产投融资组课题组组长、阳光城执行副总裁吴建斌在“激荡时代,逐浪未来”易居沃顿房地产实战经营与商业管理项目课题发布会上透露,销售规模在1000亿元以下尤其是500亿元以下的中小房企的净负债率更高,有的企业实际上已经达到200%甚至300%。
“在房地产行业上行阶段,负债率高一点没关系,用融资推动业务发展没问题。但从2018年开始,行业进入平稳发展的‘横盘’阶段,利润率呈现下跌趋势,每年下跌1%左右,目前市场的整体毛利率约25%,中小房企的净利润率在7%至8%,一些小企业甚至更糟。在‘房住不炒’的调控基调之下,中央对房地产调控政策不会放松,在房地产市场调控持续从紧的情况下,高负债的房企风险就非常大。”吴建斌说。
融资环境持续收紧房企偿债能力面临大考
记者发现,在融资渠道持续收紧、融资成本持续提升的市场环境下,房企又迎来偿债高峰期,偿债压力剧增,资金链面临考验。
房企负债规模上涨明显加速。根据Wind数据统计,2019年132家A股上市房企负债总额达94861.01亿元,较2018年的82263.74亿元上涨13.28%。其中,13家企业负债超过2000亿元,较2018年增加一家。万科、绿地控股两家负债总额均超1万亿元,万科达14593.5万亿元,绿地为10143.14亿元,保利地产负债总额也多达8036.86亿元,新城控股达4001.7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上市房企中,恒大、碧桂园也拥有超万亿元负债,恒大中国负债总额18480.4亿元,碧桂园负债多达16885.44亿元。
从负债率来看,负债率超过85%的达11家。其中五家超过90%,分别是*ST松江负债率94.72%、云南城投负债率93.75%、鲁商发展负债率91.62%、京投发展负债率91.05%、中南建设负债率90.77%。
净负债率方面,更是多达36家房企净负债率超100%。其中,*ST松江高达827%,云南城投为732.48%,京投发展为710.29%,泛海控股为277.33%,泰禾集团为248.33%。
在负债大幅上涨的同时,房企融资成本也有所上涨。2019年下半年以来,房企平均融资成本上升明显。2020年,多数上市房企在融资调控继续收紧、偿债高峰到来之际,开始有意控制负债、降低杠杆。
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在业绩会上表示,该公司未来三年将聚焦降负债。有息负债每年平均要下降1500亿元,到2022年恒大要把总负债降到4000亿元以下。深圳佳兆业管理层也明确表示,2020年的目标是将负债率下降至120%或以下。富力地产联席主席李思廉表示,今年年内该公司负债率要再下降15%。
由于多元化融资渠道收缩,房企融资成本呈现整体上涨趋势。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从2019年末50家典型上市房企的融资成本来看,六成公司融资利率上涨,平均成本同比上涨0.33个百分点至7.13%。“2019年境内外融资均有所收紧,融资成本普遍提高。同时,2015年至2017年发行的低成本公司债陆续到期,整体的融资成本水涨船高。”
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表示,今年以来,房地产融资规模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滑,房企的融资压力持续加大。“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房地产贷款额度和比重是有上限的。若海外债大幅减少,房企的现金流就会捉襟见肘。”
今年4月以来,各大房企海外融资基本停滞。贝壳找房统计显示,前四个月房企债券融资5010亿元,同比下降10%,海外新增债务归零。受4月单月海外债券发行量减少影响,1至4月海外债券金额较去年同期下降13%,为近十年第三低位。5月、6月虽有所恢复,但元气已伤。在此背景下,境内股权融资、永续债、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成为房企补充资金的重要来源。
丁祖昱表示,由于海外债在今年三季度、四季度将面临兑付高峰。境内股权融资、资产证券化、债权融资等创新产品的占比恐将进一步提升。
雪上加霜的是,下半年房企将迎偿债高峰期。“房地产行业处于下行期,为了降低风险,房企加杠杆意愿普遍降低。”林波认为,今年宜高度关注开发商偿债能力和现金流状况,避免房企突然“休克”。
泰禾方面,针对2020年到期的有息负债,该公司的到期偿付能力存在一定流动性风险。近期,因流动性受限和融资渠道变窄,惠誉连续两次下调泰禾集团评级。
穆迪则将中国房地产业展望调整为负面,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对房地产需求和库存水平造成压力,而境外融资环境仍不明朗。“疫情造成的市场震荡正在加重投资者的避险情绪,这导致境外融资渠道收窄,一些流动性和信用质量薄弱的开发商正面临更高的偿债风险。”穆迪高级分析师何思娴表示。
易居沃顿PMBA战略与组织变革课题组组长、珠江投资集团总裁王晞坦言,房企已出现规模越来越大、利润越来越少的窘境。“房企现在不是为了盈利而存在,而是需要现金流续命,这是房地产行业面临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