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邮交投今年为什么经常融资
成本费用多。高邮市交通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位于江苏省扬州市, 截止2022年,高邮交投成本费用多,最后的收入覆盖不了支出,想要继续发展,就必须不断的融资,融资是指公司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从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理财行为。
㈡ 目前A股市场情况如何
2020年中国内地IPO活动创近10年新高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其持续时间和影响深度远超预期,尽管如此,全球IPO活动依旧表现亮眼。Refinitiv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企业通过IPO融资近3000亿美元,仅次于2007年,这一增长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内地和香港IPO活动激增。
根据德勤统计,在2020年全球十大IPO项目中,有五个(其中有四个排名前五)在香港和上海的交易所进行,代表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吸引力逐步增加,在国际资本市场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更多IPO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2020年A股IPO市场全景回顾与2021年前景展望专题报告》
㈢ (简答题)简述我国企业融资结构及存在的问题。
摘 要:中小企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在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借鉴中小企业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较为成功做法,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建议,并对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模式、内容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议
统计表明,到目前为止,我国在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成为拉动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的76%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0%、57%、40%和60%。由其所提供的就业岗位约占全国城镇就业岗位总数的75%,在全国整体经济中占据大半壁江山.
但由于我国市场机制尚不成熟,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扰,从对我国中小企业比较发达的浙江省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所做的调查可看出融资难已经成为经营中的首要难题,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已成为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现状与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和我国现行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决定了它很难得到股市融资,加之我国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发展缓慢,因此,中小企业资金筹措基本上依赖于银行的间接融资完成的。自1998年以来,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措施,如对金融机构连续下发了两个《指导意见》,同时进一步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范围。然而,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并未因此而明显改善,不少中小企业甚至抱怨,他们得到银行贷款似乎更难了。那么,这种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呢?
1.历史背景 中小企业成分复杂,存在较大的制度性风险。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主要来源于5种渠道:一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国有小企业和集体企业,这部分企业产权不清,机制僵化,经营状况不佳,大部分有长期的银行负债,信用记录不良。二是乡镇企业。这部分企业技术档次低,管理水平低,产品研发能力弱。其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借款、内部积累和集资,一般都有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三是一些机关和企业开办的“三产企业”,因其难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所以达不到银行贷款的条件。四是私营和个体企业,我国近期内这类企业如雨后春笋大批涌现。这些企业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大多是家族企业,财务管理形同虚设,银行难以掌握其真实的经营状况。五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民营高科技企业。这类企业项目风险较大,启动资金需求大,自身积累难以满足,银行又因担心其项目风险而不敢对其融资。
2.企业自身情况 中小企业自身积累少,经营管理不规范,经营效益低下,银行由于对其融资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存在着“惜贷”、“惧贷”心理。究其原因:一是中小企业自身积累明显不足,对外融资需求大。据《上海统计年鉴2002》显示,2001年,全市中小型企业户平均年末资产只有1914.29万元,仅为大型企业的1/55,中小企业平均年产值1741万元,约为同期大企业的1/34。全市大型工业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2.67%,中型企业为 55.42%,小企业为56.09%。其二,企业资信等级不够,根据对江苏省1100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年销售收入500万以下企业)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截至2002年底,江苏省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中3.8%的企业已获得AA级资信等级,10%的企业获得A级资信,但尚有股82%的企业未参与评级,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这部分企业事实上产品缺乏市场潜力,技术含量低,或由于其他原因未参与评级,另一方面则是企业不动产及规模指标难以达到信贷准人等级,未能参评。其三,大部分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这些企业普遍都是家族式经营,少数或个别人控制现象严重,法人资产与自然人资产没有严格区分,当企业经营发生困难时,抽逃资产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民营企业财务数据不真实,一个企业往往有几套账表甚至几十上百个账户,造成银行与企业间信息严重不对称,难以掌握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而且部分企业在“转制”过程中逃避银行债务的现象较普遍。
3.首要原因 在对浙江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的调查中,他们把难以提供合格的担保、抵押品,难找担保单位作为严重制约金融机构对其融资的首要原因。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第一,中小企业自身规模小,资金实力不强,难以提供符合要求的抵押品和找到有实力的担保单位;第二,抵押担保手续复杂,费用较高,耗时耗力,企业不堪重负;第三,抵押物流通市场窄小,变现能力弱,进一步加大了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难度。
4.国家政策对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扶持 首先,国有银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的原因之一是没钱可赚。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庞大,冗员甚多,本身运行成本就高,再加上审贷程序复杂,使得他们几乎没有办法来经办小额贷款,一办就亏。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无论贷款额大小,其运作成本基本相同。举例来说,国有商业银行贷出一笔1亿元一年期的贷款,利息收入600万左右。而贷出一笔10万元的贷款,利息收入只有6000元。这点利息收入还不足以支付银行运作成本,难怪国有商业银行总把眼睛盯在那些大客户身上。其次,近年来,一些地方把“抓大放小”政策片面理解为放弃中小企业,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没有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特点,使得银行对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认识不清,信贷支持力度不够。
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建议
(一)政策性融资渠道的建立
在我国现行的企业制度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中,政府的角色已经独立出来,不再以银行和企业的所有者身份对它们的经营活动进行决策和控制,而是以协调者的身份对市场经济中诸主体的行为进行调控和引导。目前,政府在“抓大放小”之后对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已制定和实施了不少扶持政策,它们的融资问题已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然而对于众多的中小企业,政府亟需推出相应措施,建立中小企业的政策性融资渠道。具体来说,可考虑进行以下操作:
1.建立、完善与中小企业相关的法律、政策体系 相关法律体系的建立应该先于融资体系的建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健康、有序的融资体系才能蓬勃发展。中小企业发达的国家地区的实践也证明了这点。
日本早在1953年颁布了《信用保证协会法》,为中小企业从民间机构融资实行担保。为促进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日本政府于1950年颁布了《小企业信用保险法》,奠定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法律基础。1958年,日本对《小企业信用保险法》进行了修改,把信用担保体系和信用保险体系理顺,避免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重复。1963年制定的《中小企业基本法》,是日本中小企业发展的纲领性法规,被称为日本的中小企业宪法。此外还有《中小企业现代化资金助成法》,为中小企业现代化提供资金保证;《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法》等等,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较为完善的中小企业法律体系。日本政府还进行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建设,其中涉及融资的制度就有新技术企业保险制度,这是一种针对开发一种新技术需要大量资金,但技术产业化存在风险,筹措资金又缺乏抵押品和必要的能力的中小企业,进行资助。当企业在技术开发中出现了事故,产生了损失,这一保险制度就可为其提供补助金额。
我国到目前关于中小企业的法律有《小型企业租赁暂行条例》,《乡镇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规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出售国有小型企业暂行条例》,《乡镇企业法》,《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私营企业条例》,《个人独资企业法》等等。以上这些法律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和经济转轨前期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情况的变化,这些法律法规已经变得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了。主要表现在:(1)按照所有制划分,已经不再适应现实。(2)侧重于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3)许多法规为国务院或国务院各直属部委制定,法律效力低且不系统。于2003年1月1日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作为我国中小企业法律的“母法”,初步界定了法律的调整范围。重新确定了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该法的第二章(资金支持)对中小企业融资作出了明确的指导。
2.建立政府系统中小企业金融机构 日本在这方面的经验可供借鉴。日本政府为了发挥中小企业的活力来支撑日本经济,综合实施了各种相应政策,其中在资金支持方面设立了完善的政府系统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包括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和工商公会中央金库,利用财政资金对中小企业进行资金融通。这3家机构分工明确,其中中小企业金融公库为中小企业振兴事业及稳定经营所需的长期资金提供融资,国民金融公库为小型企业的小额事业所需的资金提供融资,工商公会中央金库则是具有存贷款、债券、外汇等综合金融机能的金融机构,进行推行中小企业组织化的金融业务。这些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一般利率较低、期限较长、担保要求较松,其中中小企业金融公库还依据促进中小企业现代化、调整产业结构、节能、防止公害等特定政策目标提供特别贷款,具有更优惠的利率、期限条件。
针对我国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政府金融支持机构势在必行。在具体操作上提出以下建议:(1)在形式上,可以设立相应的政策性银行,也可以委托现有的商业银行开设此类业务,但要保证贷款专项使用,真正体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目的。同时,也可考虑设立专项基金,用于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产业结构升级等特定用途。(2)在资金来源上,可以由中央财政拨款,也可以与地方财政共同出资。随着机构改革的推行和企业效益的好转,我们的财政收入应能保证这项开支的来源。(3)在融资方式上,要以长期的信贷资金融通为主,也应考虑设立投资性机构。日本的中小企业投资扶持株式会社就是通过承兑中小企业股票、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向中小企业进行投资的政策机构,以充实这些企业的自有资本。这样,资金支持与资金投入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增强中小企业的活力。
3.建立、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实施相应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制度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用风险较大,银行不愿对它们提供贷款。从根本上解决贷款难、银行“惜贷”的出路在于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信用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二部分的第十八条明确指出国家将会推进信用制度建设,“建立信用信息征集与评价体系,实现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查询、交流和共享的社会化。”比如日本就在全国务都道府县设有信用保证协会,在缺乏信用和担保能力的中小企业从民间金融机构借贷经营资本时对债务予以保证,并且对信用保证协会保证的债务由政府出资的中小企业信用保险金库进行保险。美国的小企业管理局(SBA)也为中小企业的贷款提供担保,担保金额一般在75万美元以下,担保部分不超过90%。
目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散出资,规模过小,许多地方政府按县区设立担保基金,有些基金只有几百万,大部分企业互助基金规模小,很难得到银行的信任;资金来源单一,缺乏资金补偿机制;缺乏专业队伍,由于过去专业担保机构少,近两年担保机构扩张迅速,担保专业人才短缺。
此外还存在着如何合理运用担保基金,如何减少政府干预等问题。虽然我国1995年颁布了担保法,但是该法是规范担保行为而不是规范担保机构的,缺少对担保机构的法律规范。1998年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试点以来,国家经贸委和财政部分别发布了有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管理办法,但是主要针对政策性担保机构,适用范围比较窄,不够完善。目前,国内已经有多种形式的担保机构,因此,迫切需要规范担保机构的相关法律规定。
4.制定相关的中小企业扶植政策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与人民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是职工就业的主要场所和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政府必须推行相应的扶植政策,优化中小企业面临的金融环境,真正搞活中小企业。(1)成立统筹全局的政府管理机构,如美国的SBA、日本的中小企业厅等组织,对束缚中小企业发展的各种因素统一协调解决。在此基础上,融资困难的状况自然会得到化解。(2)鼓励中小企业通过改制和重组优化资产结构,降低其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3)在税收上除对新改制的中小企业给以优惠外,也应对中小企业用于开发、改造的投资减免所得税。(4)鼓励居民储蓄部分投向中小企业。
㈣ 大家觉得新能源投资怎么样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新能源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隆基股份(601012)、晶澳科技(002459)、横店东磁(002056)、金风科技(002202)和宝新能源(000690)等。
本文核心内容:新能源行业整体融资情况、单笔融资情况、投融资轮次、投融资区域分布、融资产品、投资主体、新能源行业产业投资基金、全球新能源行业兼并重组代表性事件
1、新能源行业投融资热情持续高涨
根据IT桔子数据库,整体来看2015-2021年,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融资金额及投资事件数量均呈波动递增趋势。2021年,我国新能源行业投融资事件金额呈现直线上升,由2020年的722.17亿元大幅增长至2021年的1016.28亿元,同比增长40.73%;投资事件数量由2020年的71件增长至2021年的142件,同比增长100%。2021年我国新能源行业投融资事件数量及投融资金额均达到历史峰值,行业投资热情持续高涨。
截至2022年6月17日,中国新能源行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共89件,已超过2020年全年
投融资事件数量总和;累计投融资金额高达487.54亿元,达到近年来第三高点。
注:上述统计时间截至2022年6月17日,下同。
2、新能源行业投融资仍处于早期阶段
从单笔融资金额来看,2015-2021年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融资单笔投融资金额梯级分布较为明显,2020年7月18日,宁德时代定增募资,得到了由高瓴领头,本田、JPMorgan、国泰君安、UBS瑞银、太平洋保险和北信瑞丰基金认购的共计197亿元融资;2021年6月10日,三峡新能源(三峡能源.600905)IPO上市,融资金额更是达到225亿元,行业单笔投融资事件金额也达到历史峰值。
反观2015-2019年,我国新能源行业整体投资金额较小,单笔事件投融资金额均未超过50亿元(2018年最高单笔投融资金额为50.0亿元);2015和2017两年更是未超过10亿元。
从投资轮次分析,目前新能源行业的融资轮次仍然处于早期阶段,C轮后的融资寥寥无几。根据前文的分析,尽管自2020年起,新能源行业的融资事件和融资金额水涨船高,但是结合轮次分析来看,主要由于当年新能源行业处于“风口”,普遍存在融资的早期创业公司融资上涨的情况,2021年也存在同样的情况。
3、新能源行业投融资集中在江苏、北京、广东、上海和浙江
从新能源行业的企业融资区域来看,目前江苏省的融资企业最多,2015-2022年6月17日累计达到113起,其中2021年全年江苏省新能源行业累计融资事件达到17起,而2021年全年全国新能源行业融资事件总计136起,由此江苏省的新能源行业投融资活跃度可见一斑。
4、新能源行业投融资集中于锂电池相关产品及新能源产品技术研发领域
2021-2022年6月17日,我国新能源行业的投融资事件汇总如下:
注:查询时间为2022年6月17日,下同;其他燃料、能源电池包括风能、火能、动力电池等燃料及能源电池。
从2021-2022年融资企业的主营产品及业务分析,2021-2022年,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资热点一直为锂电池及相关产品以及新能源产品及技术研发领域,并且以锂电池及相关产品为主:2021年锂电池及相关产品投融资事件占比38.29%,新能源产品及技术研发领域投融资事件占比31.23%;2022年1-6月锂电池及相关产品投融资事件占比29.33%,新能源产品及技术研发领域投融资事件占比17.20%。
5、新能源行业的投资者以投资类企业为主
根据对新能源行业投资主体的总结,目前我国新能源行业的投资主体主要以投资类为主,占比超50%;代表性投资主体有中金公司、红杉资本中国和高瓴创投等;实业类的投资主体有中石化、比亚迪、小米集团、中国中车和宁德时代等等,占比21.40%。
6、新能源行业产业投资基金
目前新能源行业的产业投资基金比较多,目前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查询到相关产业基金共13家,分别为:白城市创新能源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安鹏行远新能源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创(北京)新能源汽车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宇曜新能源投资(北京)有限公司、深圳市前海燊泰新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湖北长江蔚来新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光大中船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州怡珀新能源产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容百新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广东华迪新能源环保投资有限公司、湖北新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大丰新能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无锡江南仁和新能源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其管理规模分别以0-5亿元为主。
注:查询时间为2022年6月17日;带*号的机构目前没有正在管理的私募基金。
7、新能源企业横向收购扩大规模
目前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兼并重组事件较多,从全球的角度分析,目前兼并重组的类型主要为中游企业横向收购扩大规模。
8、新能源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总结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㈤ 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的案例 最好有一些详细的数据
确定中小企业标准具体指标,比如按照市值、营业收入还是总资产;
wind导出江苏省全部的上市公司按照指标进行筛选,选出中小企业;
从中小企业中选取近几年有过融资的公司。近几年是否有融资行为,通过wind可以查到,直接导出数据。
在筛选的结果中选取合适的案例进行研究。
搜索工具:wind(一般情况下在校大学生可以申请免费试用)
以上回答供参考。
㈥ 城投融资受限“非标转标”业务兴起
本报记者 石健 北京报道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山东、江苏、四川等地开始出现“某信托-城投债项目”的产品。一位城投公司融资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类新兴产品并非以往的政信类信托产品,即信托以非标的形式将募集资金投向城投平台,而是信托资金投向城投债,继而实现“非标转标”。
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助理总经理王佳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近期数据来看,信托资金仍主要投向工商企业、证券市场、基础产业和房地产等行业。受‘两压一降’的影响,证券投资类信托成为2020年以来唯一保持占比持续增长的信托类型,反映了信托投资向标品化转型的趋势。尤其在城投平台仍然刚兑的趋势下,存在一定的市场机遇。”
向标品化转型
根据记者所拿到的山东某地的城投债信托产品信息,该城投债发行主体的信用评级为AA。作为担保方的母公司主体信用评级为AA+,募资用途为该城投平台在上交所发行的2021年公司债。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债的票面利率为6.5%,而市场上大部分的公司债票面利率为2.6%至3.8%。
对于该产品公司债较高的票面利率,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票面利率来看,还是反映出该城投平台融资难。事实上,从市场来看,信托资金还是希望募集给AA+的城投平台所发行的城投债,信用评级可以筛选一定的评选。如果像上述这种AA城投平台,则需要AA+担保来减少风险。”
此外,该业内人士还认为,信托资金流向公司债要好于私募债。“因为信用分化使得弱区域城投债净融资多处于萎缩状态,虽然近期西部某城投平台私募债从存在兑付隐患到已经兑付,但是市场并没有因此得到很大的提振。存量债务不会凭空消失,加之借新还旧不畅,市场仍然会存在一定的偏向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信托资金流向证券领域已经在数据上有所显现。根据信托业协会公布的2021年三季度末信托公司主要业务数据来看,信托资金仍主要投向工商企业、证券市场、基础产业和房地产等行业。对此,王佳丽分析认为,“从同比变化看,产品呈现三个特征,一是受近年来‘两压一降’政策影响,投向金融机构的信托资金占比显著下降,信托行业去通道、去嵌套的转型取得了一定成效;二是证券投资类信托成为2020年以来唯一保持占比持续增长的信托类型,反映了信托投资向标品化转型的趋势;三是从信托资金的运用方式看,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以非标投资为主的信托贷款占比已不足30%,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超过8个百分点,而以标品投资为主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占比接近21%,同比上升超过8个百分点。”
对于上述资金的升降,一位城投平台融资部负责人认为,“城投债目前为止仍然保持刚兑,而政信类产品违约逾期已经屡见不鲜。在推介相关产品时,刚兑是主要优势之一,安全性远高于非标类产品。此外,债券是在公开市场发行的金融产品,城投不兑付的成本极大”。
一方面,非标政信类产品发行量下降,与监管部门要求信托公司压降融资类信托有关;另一方面,信托资金通过标准化产品继续流向债券市场。一种“非标转标”的趋势开始在市场上出现。
“证券投资信托中债券投资相较于其他投资标的的占比最高,规模最大,主要原因在于债券市场的容量巨大,且具有固收属性,更能够满足信托投资者对于稳定收益的需求。”王佳丽预测,“随着城投融资受限,房地产融资风险增加,预计未来信托资金投向债券市场的规模还将进一步上升。”
君牛财富分析师认为,“信托‘非标转标’与几大类资产无法割裂,围绕土地的平台、地产,委贷为核心的类信贷业务。从监管而言,监管的基调也是渐进式整改,警惕监管引发的风险。因而把以往的操作模式梳理和增加信息披露,也不失为一种创新。这个‘非标转标’既打通资本市场,也能够促进信托承担起真正的委托、融通等聚焦财富管理、 社会 服务的职责。”
此外,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除了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份外,在城投债和城投非标都面临大幅压缩的监管背景下,15号文(《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防范化解工作的指导意见》)实际上进一步抬高了城投平台的融资准入条件,而城投债和银行融资的规模新增有限的情况下,城投平台对非标融资反而会出现更大的依赖,尤其是资质较弱或发债难以为继的城投平台。在这种看似矛盾的环境下,‘非标转标’将是城投平台短期融资的一种过渡方式。同时,城投发债首先要看当地的一般公共预算是否达到了50亿元,如果当地经济状况较差,城投平台的主体信用评级又不理想,那么,在当地就很难公开发行债券,而眼下信托将资金投向城投债,则从侧面反映出该地区的经济状况较好,且城投平台具备发债的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一些弱资质地区。公开发行的债券属于标准化资产,发行的债券可以在银行间交易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公开流通买卖,也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置换存量非标
2022年以来,低评级城投债的发行受到了更严格的控制,城投债的发行主体准入条件、规模占比、借新还旧等也有了更多的限制。近日,江苏省南通市财政局在官网发布了《南通市财政局2022年工作计划》,要求“进一步压降融资成本,对融资成本6%以上的隐性债务全面清理、分类处置,争取2022年末全市隐性债务平均综合利率下降到5%以内。督促各地将经营性债务融资成本,一并纳入监管范围。严控新增非标融资和高成本融资,确保全市债务综合成本持续下降”。
据统计,2020年以来,非标信用风险事件涉及的城投企业31家,分布在贵州、湖南、河南、四川等地。其中,贵州20家,占64.52%,河南3家,湖南、吉林和辽宁各2家,甘肃和四川各1家。从行政级别看,2家为省级城投企业,4家为地市级城投企业,其余均为区县级或园区城投企业。联合资信有关研报认为,非标信用风险的持续暴露及地方国企信用债违约事件的发生,导致区域再融资环境恶化。此外,“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一年,再融资环境恶化的地区非标信用风险将持续暴露。企业层面,债务负担重且短期集中偿付压力大、直融及非标融资占比高、对外担保规模大、有不良征信记录、再融资压力大的城投企业流动性风险值得关注。
从各地的政策来看,非标业务压降已成趋势。在王佳丽看来,除了可以投资城投债作为标准化产品外,与城投平台开展的以往存量非标业务也可以通过“非标转标”的形式去除非标存量。“目前,存量的非标信托贷款通过正规流程发行ABS实现‘非标转标’,这也符合监管压缩信托非标规模的导向的。目前。交易所和交易商协会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信托公司作为原始权益人和资产服务机构,向资产支持计划(SPV)转让基础资产(信托受益权),资产支持计划募集资金最终用于信托贷款还款资金;二是信托公司将信托贷款债权转让保理公司,由保理公司作为原始权益人发起资产支持计划,通过保理公司进入交易商协会ABN市场。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两种方式都需要信托贷款借款人开立资金监管账户,由资金监管行监督贷款资金偿还情况。
王佳丽认为,“根据近年来市场发行规模情况来看,以信托公司作为原始权益人,基础资产为企业债权或者信托受益权的企业ABS项目发行数量和参与发行的信托公司数量都呈现上升趋势。但信托公司通过ABS方式实现‘非标转标’需要满足监管机构对于底层资产池的评级、分散度,原始权益人风险自留等要求,基础资产还需有持续稳定现金流,因此现实发行中还是存在一定操作难度,预计发行规模增速有所放缓。”
采访中,有分析人士认为,虽然目前信托资金流向债券领域的比例在上升,但从过往的投资来看,信托资金并非擅长在证券市场开展业务、发行产品。对此,王佳丽建议,“如果想在城投债产品有所为,从短期来看,部分信托公司可以先期通过开发TOF等组合投资产品逐步培养投研能力。但从长期来看,信托公司需提高自身的主动管理能力,通过加强标品投资的内控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建设,招聘具有相关投资经验的投资经理、交易员、研究员、信评和估值清算人员。”
㈦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工作现状
当前,国内不少大城市都已开始进行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试点。其中较为典型的如,上海浦东新区在2006年正式启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同年,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开始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这一模式;武汉基于北京、上海浦东的模式基础上也开始推进知识产权质押工作。为进一步推广和深化全国知识产权质押工作,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共推出了两批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单位,首先于2009年1月启动了北京海淀区、吉林长春市、湖南湘潭市、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江西南昌市等第一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单位;同年9月,又启动了四川成都市、广东广州市、广东东莞市、湖北宜昌市、江苏无锡市、浙江温州市等第二批试点单位。这些试点单位将主要面向中小企业承担通过运用知识产权质押贴息、扶持中介服务等手段,降低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融资的成本,在专业评估机构和银行之间搭建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等重要任务。
当前,浙江省杭州市在“平台+银行+担保公司”合作模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杭州创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杭州银行、中国银行滨江支行、杭州高科技担保公司签署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合作战略协议,共同推动该模式。同时,浙江省还开始启动商标专用权直接质押贷款。浙江省工商局、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联合出台了《浙江省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暂行规定》,拥有商标专用权的企业只要向银行提出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申请,在经过商标专用权评估、银行核审、银企双方签订《商标专用权质押书面合同》,并取得工商总局出具的《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证》后,即可获得银行贷款。江苏省也开创了国内首笔无资产抵押、无第三方担保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南京道及天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将企业拥有的5项软件产品著作权作进行质押登记作为贷款担保,获得了南京银行200万元的贷款。这些做法均为其他地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㈧ 中小企业想要融资需要什么条件,为何让人感觉融资很困难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是一支重要力量,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影响其发展。中小企业的"融资难"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一、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1、中小企业资本金严重不足,资产负债率很高。一旦资金链条断裂或脆弱,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受到沉重打击。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具有初始资本投入不足的特征。企业创立时的初始资本投入,主要取决于发起人的资本力量和所规划的事业规模。
一般而言,中小企业主要适于从事于大企业的配套协作生产或服务业等对规模要求不高的生产经营,因而其初始资本不会很大。在我国,中小企业在改革开放之前多为地方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又大量涌现出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其企业所有制形式也变得多样化,有集体企业、联营企业、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其他企业等。地方财力的分散性、乡镇财力的有限性、民营经济发展初期资本原始积累的不足,以及20世纪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期所吸引外商投资的结构特征,都决定了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创办之初的资本投入是不够充足的,即资本金不足。
㈨ 河南和江苏相邻,为什么江苏比河南经济好呢。
最最首先的问题是:交通,与世界运输来说,人家多了道海运!!!所以从经济,文化文化文化文化.....等多方面来说,会好很多,昆山,苏州就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中国经济报告》杂志
◎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课题组
我们选取了东部的江苏、中部的河南和西部的四川作为分析的对象,为准确判断全国经济形势提供依据。从经济发展的动力看,江苏经济增长回落的可能性大,但由于内需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可以支撑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河南、四川的内需和外需增长均比较强劲,发展的后劲较大。综合以上情况及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国内外因素,全年国民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面对挑战,宏观调控应把防止经济增速过度回落作为重点,同时兼顾控制通货膨胀水平,特别是控制生产价格的过快上涨。
为了对全国的经济形势有更透彻的分析和把握,我们选取了有代表性的3个地区,即东部的江苏、中部的河南和西部的四川作为分析的对象,通过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为准确判断全国经济形势提供依据。
今年以来江苏、河南、四川经济运行情况
一、江苏:仍处在较快增长区间
江苏是一个综合实力雄厚,工农业均得到长足发展,经济外向程度高的省份,在东部地区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2007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560亿元,占全国的10.2%,在全国列第3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3689元,列第5位(如果不考虑上海、北京和天津三大直辖市,仅次于浙江,列第2位)。
江苏一直是我国重要农业产区,同时作为我国现代工业发祥地之一,江苏是全国纺织、机械、电子、石化和建材工业生产基地,工业增加值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2006年重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67.2%,表明江苏工业已经进入重化工业化新阶段。江苏经济对外开放程度非常高,2006年经济贸易依存度高达105.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8.1个百分点。实际外商直接投资达174.3亿美元,总量占全国的1/4以上,连续四年保持全国第一(表1)。
今年以来,江苏投资、消费需求保持较快增长,但外需减弱,工业经济增速也有所减缓,但总体而言,仍处在较快增长区间。
农业:全省夏粮总产量达219亿斤,创2000年以来最好水平,比上年增长2.2%。油料扭转了连续三年下滑的局面,增长2.8%。上半年全省生猪存栏数同比增长7.8%,累计出栏肉猪增长6.3%。农业生产形势与全国基本一致。
工业:1~7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增幅同比回落3.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重点行业支撑能力较强:1~7月,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29.0%、28.7%和31.8%,同比加快10.2、1.8和0.8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1~7月,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5%,增幅与去年同期持平,但低于全国4.8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0.3%,同比回落2.8个百分点,低于全国0.6个百分点。分产业看,一二产投资增幅加快,三产投资有所减速。新开工项目个数及计划总投资均呈下降态势,但平均规模有所扩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月份,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4%,比上年同期加快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1~7月,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同比增长21.9%,比上年同期回落3个百分点,低于全国4.5个百分点。出口总额1351亿美元,增长24.6%,回落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进口总额944亿美元,增长18.2%,回落0.9个百分点,低于全国12.9个百分点。
价格:1~7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7.0%,涨幅比全国低0.7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7.6%。其中,粮食上涨6.4%,油脂类上涨42.2%,肉禽及其制品上涨33.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3.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2.8%,居住价格上涨5.6%。1~7月,全省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7.1%,高于全国5.4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低于全国2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1~7月,全省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38.6%,高于全国增速8.1个百分点。 1~7月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81元,同比增长13.8%,增速低于上半年全国0.6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389元,增长17.6%,增幅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比全国低2.2个百分点。
二、河南: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河南经济具有明显的内陆型经济特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外开放程度相对不够高。依托资源优势(2708.550,-35.91,-1.31%),“十五”以来,河南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7年,河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58亿元,占全国的6.0%,在全国列第5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6060元,列第17位。
河南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是第一产粮大省。河南耕地面积占全国比重达6.24%,2007年河南粮食加工转化能力达3450万吨,为全国之首,是全国最大的面粉及面制品加工基地。近几年来,河南经济发展比较快,已形成了以建筑建材、食品加工、有色金属、纺织、机械制造、电子工业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2006年经济贸易依存度只有6.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0.7个百分点(表2)。
今年以来,在内外需比较旺盛的拉动下,河南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农业:今年全省夏粮总产量首次突破600亿斤大关,连续六年增产、连续五年创历史最高纪录。今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形势比较好,河南作为粮食主产区功不可没。
工业:1~7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7%,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6.6个百分点。 全省39个行业大类中38个同比增长,23个行业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也高于全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原煤增长26.6%,发电量增长18.8%,化肥增长26.2%,水泥增长18.9%。无论是分行业还是分产品,其增长速度均明显高于全国。
固定资产投资:1~7月,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5%,比上年同期回落3.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6.2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9.4%,高于全国18.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39.2%,对城镇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7%,占城镇投资的比重为55.9%,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建材、机械、冶金等行业投资分别增长223.2%、74.0%、44.3%和44.2%。全省新开工投资项目14021个,同比增加2379个;新开工项目投资规模增长38.0%,占施工项目投资规模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39.0%提高到44.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4%,比上年同期加快6.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1~7月,全省进出口总值10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8%,高于全国14.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值62亿美元,增长33.5%,高于全国10.9个百分点;进口总值38亿美元,增长54.4%,高于全国23.3个百分点。
价格:1~7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同比上涨8.9%,涨幅比上年同期上升4.9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2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中,食品类上涨22.3%,其中肉禽及制品上涨41.4%,鲜菜上涨26.0%;居住类上涨7.7%。1~7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同比上涨13.2%,涨幅比全国高5.2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指数上涨12.6%,涨幅比全国高0.9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1~7月,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0.7%,高出全国10.2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78.7元,增长14.4%,与全国增幅一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61.7元,增长25.5%,高出全国5.7个百分点。
三、四川:地震后经济稳步回升
四川的主要经济总量指标自2000年来在西部地区一直保持首位。2007年,四川生产总值达10505亿元,列全国第9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893元,列第24位。
四川素有“农业大省、粮猪安天下”之地位,粮食产量占全国的7%左右,油料产量占7%以上,2007年生猪出栏、猪肉产量均列全国第1位。四川又是我国内地综合性工业基地,钢、水泥、平板玻璃、化肥、农药、白酒等产品产量均名列西部第1位;机械、电子、冶金、化工、建筑、建材、食品、医药等行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在中西部承接这一轮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四川良好的投资环境也吸引着众多国内外企业前来投资。近几年来,四川外向型经济也得到一定程度发展,四川对外贸易依存度为10.2%,高于河南6.3%的水平,但比全国低56.8个百分点(表3)。
今年前4个月,四川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态势,5月份受地震影响增速明显回落,进入6月以后,四川工业生产迅速恢复回升,投资平稳增长,消费品零售市场增幅回升,财政增收,金融平稳运行,国民经济保持稳步回升的基本态势(表4)。
农业:受地震灾害的影响,农业增速有所降低。但小春粮油单产提高、产量增加。油料产量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油菜籽产量增长10%;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上半年,全省生猪存栏增长2.1%,其中能繁母猪增长4.8%。肉类总产量增长3.7%。
工业:1~7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7%,高于全国3.6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增长18.4%,分别比6月份和5月份提高2.4和14.8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1~7月,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6%,比上年同期回落3.0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增幅0.7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8.8%,增速比全国低2.9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1~7月份,全省进出口总额118亿美元,增长58.4%,高于全国3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8亿美元,增长50.9%,高于全国28.3个百分点;进口50亿美元,增长69.8%,高于全国38.7个百分点。
价格:1~7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6.9%,涨幅比全国低0.8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品价格“五涨三跌”,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7.9%,仍居涨幅榜首。服务项目价格温和上涨,涨价面扩大。1~7月,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2%,涨价面达68%,涨价面比1月扩大11个百分点。1~7月,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0.0%,涨幅比全国高2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3.3%,涨幅比全国高1.6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1~7月,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4.3%,比全国低6.2个百分点。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89元,增长14.1%,比全国低0.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47元,增长15.5%,比全国低4.3个百分点。
三省经济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的比较
一、经济运行情况的比较
由于江苏、河南、四川三省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今年以来的经济运行既表现出一些共性,也呈现出一些各自不同的特点。
从共同点看,三省与全国基本相同:农业生产形势比较好,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国内需求依然较强,物价呈高位回落态势,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总体经济保持平稳运行。
不同之处则主要表现在:
1.上游产品价格涨幅格局不同
今年以来,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之间差距呈现扩大趋势。1~7月,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8.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7%,两者差距为3.7个百分点,比上年末扩大2.4个百分点。
江苏与全国情况相同但程度更为严重,两者涨幅差距达到11.1个百分点。四川两者涨幅差距为3.3个百分点,与全国相差不大。河南则呈现相反格局,1~7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3.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2.6%,出厂价反超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0.6个百分点。
这种格局反映了资源输入省和资源输出省的差别,也是今年以来三省工业企业效益情况差别较大的一个重要因素。江苏、河南、四川1~5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分别增长17.5%、44.9%和14.8%,利润增幅相差较大。
2.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方向不同
今年以来,全国新开工项目及计划总投资增长持续低迷。1~7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下降2.9%。
江苏与全国趋势一致,上半年,江苏省新开工项目个数同比下降10.1%;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下降3.9%(一季度下降5.8%)。而位于中西部的河南和四川则呈现新开工项目快速增长的态势。河南上半年新开工项目同比增加2234个,新开工项目投资增长42.2%。四川上半年新开工项目个数仅增加28个,但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64.5%。
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是反映投资走向的重要先行指标,中西部新开工项目的快速增长反映了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后劲较足,而全国和东部新开工规模低迷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投资项目储备不足的问题。
3.出口增长趋势不同
今年以来,全国出口增速有所减缓。1~7月,出口总额增长22.6%,比上年同期回落6个百分点。
江苏与全国趋势一致,1~7月出口增长24.6%,增幅回落5个百分点。而河南和四川出口则呈加快趋势。1~7月,河南出口同比增长33.5%,四川出口增长50.9%,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6和12.5个百分点。这反映出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东部外向型经济受外需减弱、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更大一些。
这几方面的不同也反映了地区间经济增长存在冷热不均的问题。从江苏情况看,东部地区由于外向型和资源输入型的特征,企业受冲击较大,工业增速回落较多,企业效益状况不佳,投资意愿较低,如果外需继续减弱,经济增长面临继续减缓的可能。而从河南和四川情况看,中西部受外需减弱影响较小,虽然部分企业由于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出现资金紧张局面,但整体上看投资意愿较强,出口保持较快增长,经济可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这种地区性差异也为宏观调控的实施增加了难度。
当然,从总体上看,仍然可以对全国经济运行情况得出一个总体的判断:即在外需减弱、从紧宏观调控措施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经济增速逐步回落;在农产品(15.59,-0.12,-0.76%)供给改善、去年基数较高的作用下,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逐步回落。总体上看,经济仍是平稳较快增长的格局。
二、存在问题的比较
三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实际上也是全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价格上涨压力较大
尽管当前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因农产品供给改善、去年基数较高等原因出现回落,但价格上涨的压力仍比较大。
一是国际主要初级产品价格仍高位运行,主要经济体通货膨胀加剧。7月份,国际原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80.5%,原煤价格上涨167.4%,金价上涨41.2%,铁矿石上涨66.0%,钢铁产品上涨87.0%,玉米价格上涨80.7%,大米价格上涨122.6%。主要经济体通货膨胀率继续上升。7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同比上涨5.5%,欧元区上涨4.0%,6月份日本上涨2.0%。
二是生产价格涨幅持续扩大。7月份,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月上涨10.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5.4%,均创出或接近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最高水平。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之间的差距7月份已经扩大到3.7个百分点。江苏、河南、四川三省生产价格涨幅也呈扩大趋势。居民消费价格将继续受到外部输入和成本推动的压力。
2.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经营困难
今年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944亿元,同比增长20.9%,比上年同期回落21.2个百分点。三省工业企业效益也呈现不同程度的回落。原因主要有:
一是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空间被挤压。1~5月,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上升26.8%,高于利润增幅9.3个百分点。
二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加大。据企业景气调查,江苏企业融资景气指数与流动资金景气指数已持续三个季度运行于非景气区间,部分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现象。河南省也反映目前企业资金紧张状况加剧,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最迫切而贷款难度最大且投放量最少。
三是内外经济和贸易环境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对依赖中低端产品取胜、劳动密集型企业如纺织、服装等企业带来较大冲击,一些中小企业被迫关停。上半年,江苏纺织业实现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9.5%,低于全省平均增速15.3个百分点。
3.农资价格过快上涨影响农民增收及种粮积极性
今年上半年,全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20.7%,比上年同期上升15.5个百分点。江苏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0%,涨幅同比提高16.5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上升13.1个百分点。其中,化肥上涨26.6%,饲料上涨14.1%。河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高位攀升,涨幅不断扩大,6月份高达25.1%,涨幅为1995年以来最高。农用柴油和小麦机收价格涨幅分别达到30%和40%以上。四川上半年农资价格大幅度上涨18.7%,尤其是仔畜、化肥、饲料价格高位运行,种养业成本不断扩大。据河南省快速调查,今年小麦生产成本达到424元(不含人工成本),同比增长13.3%,亩均生产收益153元,同比下降7.8%。
另外,受经济运行大环境的影响,部分外贸、房地产及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客观上将减少一部分就业岗位,进而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据了解,江苏苏南、苏北地区都出现了与此关联密切的纺织、板材加工等部分中小企业开工不足或停产的情况。
4.商品房销售下降
今年以来,房地产投资继续快速增长,但销售面积同比持续下降。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3.5%,比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快6.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5个百分点。
而房屋销售面积却出现了下降,2~6月,住宅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分别下降3.6%、0.3%、4.0%、6.5%和6.9%。房屋销售价格涨幅逐步回落。今年1~6月,房屋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1.3%、10.9%、10.7%、10.1%、9.2%和8.2%。江苏省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7.5%,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8.1%。河南省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8.7%。四川省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比去年同期下降22.7%,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1.1%。
房地产市场出现的这种变化说明中央出台的土地政策、房贷政策以及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房地产市场存在着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的机遇,但由于房地产业涉及产业较多,也要对可能造成的金融乃至整个经济的不稳定保持警惕。
除了以上共性问题以外,三省各自还存在一些特有的问题。例如,江苏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持续下降,外需减弱趋势明显,河南煤电油运瓶颈进一步趋紧,四川节能降耗难度较大等。这些问题虽然不一定具有普遍意义,但显然不利于宏观调控政策作用的发挥。
从三省情况看全国的经济走势
江苏、河南、四川三省基本反映了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态势,从经济发展的动力看,江苏经济增长回落的可能性大,但由于内需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可以支撑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河南、四川的内需和外需增长均比较强劲,发展的后劲较大。综合以上情况及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国内外因素,全年国民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工业生产有望趋稳: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7个百分点。影响7、8月份工业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在于季节性因素和奥运会相关地区采取的临时性措施,这些因素在第四季度将会消除。另外,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回调和油、电、煤等资源价格调整将会改善煤电油运的供给情况,从而促进工业增速的加快。
投资有望保持较快增长:1~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从全年情况看,促进投资继续保持较快的因素较多:一是地震灾后重建将给投资带来新动力。据有关部门介绍,我国将通过多种渠道筹集约1万亿元资金,用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二是产业转移将促使中西部投资继续快速增长。但投资增长也面临资金趋紧和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持续低迷的制约。但从年内看,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的可能性较大。
消费有望高位趋稳: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1.9%,比上年同期加快6.2个百分点。消费的持续快速增长是支撑今年以来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消费的加快增长也面临相当多的不利因素:一是居民收入增幅下降。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3%,比上年同期回落7.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0.3%,回落3个百分点。二是住房、汽车等消费热点降温。受物价上涨、油价上调、房屋销售面积减少的影响,近期消费者信心有所下降。8月份,建筑及装潢材料零售同比下降9.5%。三是股市财富效应消失。总的看,消费将保持平稳增长。
净出口可能继续回落:尽管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上调至13%,但总的看出口企业面临的压力未发生趋势性变化,出口增速放缓趋势难以扭转。首先是世界经济增长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美国8月份失业率升至近五年来高点,就业人数连续第八个月下降;欧元区经济第二季度首次出现负增长,环比下降0.2%;日本经济第二季度出现负增长,是日本经济近7年来最差表现。其次,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对出口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未来出口增速有可能继续放慢。而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近期大幅回落,使得进口价格指数呈回落态势,进口增幅可能放缓,综合起来看,净出口可能呈现平稳回落的态势。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有望继续回落:随着供给状况的改善、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回调,以及翘尾因素的明显减弱,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将进一步回落。但上游产品价格涨幅持续扩大、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仍处高位也使居民消费价格回落的幅度不会太大。
宏观调控难度逐步加大
要实现上述目标,特别是确保明年经济能够继续平稳较快增长面临诸多挑战,因为随着经济增速的回落和对外经济环境的恶化,问题也会不断暴露并发展,宏观调控难度也会逐步加大:一是如何有效应对外部需求减弱与经济周期性回落双碰头,以防止经济增长不致回落过大;
二是如何平衡保增长、控物价两个宏观目标,以避免发生滞胀;三是如何针对地区间经济增长冷热不均现象采取灵活的区别对待的宏观调控措施,以避免出现一刀切,影响整体经济的增长。
面对挑战,宏观调控应把防止经济增速过度回落作为重点,同时兼顾控制通货膨胀水平,特别是控制生产价格的过快上涨,为此,应着重抓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增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针对经济增速减缓、价格涨幅回落的新情况,适当增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适当加大对中小企业和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要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经济、促进结构调整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是继续缓解物价上涨压力。继续组织好粮、油、肉、禽、蛋、奶、蔬菜等重要商品的生产和调运,确保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及价格的稳定。加大市场秩序的检查监督力度,加强对“米袋子”、“菜篮子”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价格监测。要加强对市场价格的监管,严格控制流通环节的加价幅度,保持价格稳定。
三是加强供给管理,加快调整结构。加大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严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过快上涨,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力争在降低能耗的基础上增加工业产品尤其是基础性产品的供应量,减缓燃料原料和工业品价格上涨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全面落实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服务业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层次,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四是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增强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加大对社会发展的投入,特别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提高农村、农民消费的主动性、积极性。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居民支出预期,扩大即期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大力拓展新的消费热点。通过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扩大居民特别是农民和城镇中低收入者的消费。
五是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努力保持出口平稳较快增长。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大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力度,尤其是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加大对新兴市场的拓展力度,不断扩大其在出口中的比重。积极扩大民营经济的出口规模,提升国有企业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提高三资企业出口的积极性,实现出口主体的多样化。积极发展一般贸易和服务贸易,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六是积极扶持中小企业,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针对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落实加大对中小企业资金扶持力度等相关政策,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提高生产和效益水平。重点发展对就业吸纳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努力增加就业岗位,鼓励支持自主创业。逐步建立起功能完善、规模高效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其生产能力、经营能力,提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加强产业调整过程中对中小企业产业转移的引导。
以上仅供参考:)!
㈩ 真诚求助..!
你需要去学一个含金量高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上海这样的城市立足,发展。
建议你可以去学计算机软件开发方面。
软件行业的10大优势分析说明:
1、软件行业市场巨大,软件成为IT行业的核心
现在正处于信息化的时代,各行各业都需要软件业的支持,如完善金融、财税、海关、经贸等信息系统,而软件作为IT行业(硬件、网络、软件)的核心。
2、软件外包行业发展空间更大,国家大力扶持,发展速度迅速,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长
第一,软件外包是我国软件产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动力引擎。软件外包是软件产业中的一个新的希望,新的亮点。2006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电子销售收入是4.75万亿元,软件占到整个产业的10%,这是一个进步,软件外包出口发展速度非常快。这几年,我们软件外包出口一直在增长,基本上每年都是以50%的速度在增长,潜力巨大。
第二,目前,全球软件外包市场发展很快,为我国软件产业和软件外包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这几年,全球外包市场,每年以29%的速度增长,去年的规模是700亿美元,这个市场非常巨大的。据美国《商业周刊》统计,目前全球软件产业的三分之一是通过软件外包完成的,我国是软件大国,有非常雄厚的实力,我国软件外包也肯定会做得很好,因为世界软件产业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机遇。根据预测,2009年我国软件外包市场将达到46亿美元,速度和绝对量都是迅猛发展的。目前,很多软件公司都把软件外包业务作为公司的发展目标,很多城市都对软件外包非常重视,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第三,我国各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各级软件行业协会都高度重视软件外包(出口)工作,这为这个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和环境。在十一五规划中,有十三、四项重点工程,其中有一个就是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其中也提到了外包服务。抓住国际软件和软件外包出口的机遇,促进我国信息产业的结构优化升级,这已经成为我国十一五的一个工作重点。鼓励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外包服务,始终是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一个共同的坚定不移的目标。在政策层面上,信产部和国务院的有关部门一直在研究新的软件政策,正在联合出台促进软件政策的一系列措施,从信贷支持、促进企业合作,建设公共平台、人才培养等方面帮助企业增强外包出口能力。目前,我国软件外包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我国软件外包“天时、地利、人和”。
3、软件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大,人才紧缺,职位空缺多
中国软件行业人才的需求量为40万/年以上,江苏省未来五年内需求量为35万以上,苏州市未来五年内需求量为8万以上;
全国1024所高校计算机毕业生进入IT行业:3.5万(每年计算相关专业毕业生为7万人)
4、软件人才发展空间较大,相对于其它行业职位提升机会多
软件行业不同于其它传统行业,职位提升机会不只是行政管理岗位(部门经理、总监等)的提升,不需要众多人挤独木桥,等到上司升职或调走才有提升机会,软件人才还可以从技术方面和软件开发分工方面实现职位升迁,可以发展成为高级软件工程师、系统分析员、软件架构师、软件设计师,如果自己对管理方面也感兴趣的话还可以往项目经理方向发展,而这些职位往往没有数量方面的限制,只要你符合相应资格,就可以获得相应合适的岗位和薪水。
5、软件企业工作环境优越和舒适,工作自主性高
软件企业属于高科技企业,一般位于环境优美的软件园或高科技园区,公共实施齐全,配套服务好,企业办公实施现代和舒适,绿色行业无污染。
软件工作是智力工作,创造性工作,软件行业的从业人员工作空间舒适和优越,管理层提供给员工充分的空间和时间,提供个性化的发展机会。
6、软件人才社会地位高,受人尊重
软件人才是智力工作者,工作环境好,薪资高,是令人羡慕的白领、金领人才,受人尊重。
7、薪资待遇高、员工薪资提升速度快
以下是四大城市软件相关工作岗位的平均薪资情况:
岗位 苏州 南京 上海 杭州
项目经理 84200 77115 106465 85212
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 91566 83860 115784 92667
研究开发工程师 49700 45525 62820 50296
软件开发工程师 53874 49347 68101 54521
初级研究开发工程师 30319 27779 38303 30682
初级软件开发工程师 38931 35664 34166 39397
需求分析师 41323 37854 52223 41818
软件测试工程师 43494 39843 54970 44016
质量保证工程师 60746 55640 76795 61476
网页设计 49615 45447 62713 50210
对软件人员来说,1年的工作经验是比较重要的门槛,可能很多IT人员入职的薪资不够高,但1年以后(甚至试用期过后,或一年之内),薪资都有比较大幅度的提升;3年的工作经验是职位的重要转型期,很多IT人员工作经验的积累,已经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和优势,所以在岗位级别提升、职位提升和薪资上涨方面都有不错的回报;具有5年工作经验的IT人员很多都已成为企业的核心员工和骨干,在企业中的地位、工作成就感、岗位级别、职位的重要性等方面都让其它行业和同龄人很是羡慕。
8、新技术学习机会多,培训机会多,个人提升空间大,出国机会多
软件行业发展速度,新技术推出速度快,企业会提供很多的技术提升和培训机会,软件外包企业的员工很容易争取到出国外派、业务出差的机会,既可以增长眼界,还可以获得更高的补贴,最好的公费旅游的机会。
9、技术和经验积累快,产业人才需求量,被猎头公司和其它企业高薪挖人的机会多
技术和经验积累快,产业人才需求量,行业技术的通用性强,具有丰富项目经验的人员成为企业争夺的对象,高薪被挖的机会实在太多。软件行业的工作是一份只要你喜欢就能做到退休的工作,不会轻易的被其它人所取代,没有后顾之忧。
10、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的概率远远高于其它行业
软件企业,尤其是软件外包企业巨大的市场空间,另外由于软件产品复制速度快的特点,是国内外资本市场最看好的投资企业类型,发展形势好、有前途的企业获得融资后,几年内实现在国内外上市,企业快速增值,持有企业期权的核心员工和管理人员,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
另外相关而言,软件行业是智力赚钱的行业,独立创业的能力和条件比其他行业更优越。
你可以去比较好的职业培训机构学习,从头学起,像北大青鸟就不错,而且重点培养你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加你的工作经验。最重要的是不需要健康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