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融资信托 > 2018我国信托业数据

2018我国信托业数据

发布时间:2022-12-11 20:45:19

信托——将从“影子银行”走向何方

10月的第一个工作日马上来临,这也意味着2020年剩余不到2月时间,2020年,不仅仅对信托行业,更多是整个资管行业都是一个转型元年。而转型便意味着 信托“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

熟悉笔者的朋友都了解资管新规的颁布,笔者一直将其定义为资管行业的转折处,而在今后的日子更时至今日都是资管新规的执行、落实和细化......


不仅仅是信托机构,所有的金融机构都有共同特征:顺经济周期性。所以各位,"影子银行"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贬义词“。只不过是信托机构在特定时期承载的特定使命。回顾我国信托发展史,在改革开放初期,信托机构当时的 历史 使命便是吸引外资,(当时信托机构的名字都是清一色的XX国际信托)。可以说早年的信托和银行在很多职责和内容上都是重复、共通的,也正因此,信托是我国金融体系内最具混业经营特色的机构,时至今日,信托是唯一可以横跨资本、货币、实体经济的金融机构。

而所谓”影子银行“正是反映了"类信贷"业务是信托机构的主流业务。即是时下常见的非标业务——信托贷款、特定资产投资等债权融资类业务。

类信贷业务的盈利模式也正是”利差模式“——以融资方融资成本与投资者收益的差额部分为收入来源。而房地产信托、政信信托、通道业务更是当时信托行业的”三驾马车“。

彼时是房地产行业的黄金十年,也正是信托行业的黄金10年,而我国号称”基建狂魔“享誉全球,在全国城镇化不断推进的大环境下,城投平台也是各大信托机构的常驻伙伴。值得一提的是通道业务,这得得益于信托牌照的独到优势,银行资金必须借道信托才能投向一些受限行业。而通道业务利差有限且透明,欲增长利润,唯有扩大规模一途。

信托者课堂:在彼时,信托也算是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更是在刚性兑付、资金池运作下,保本保息就是信托的代名词,曾经一度信托深受高净值人群热爱。

那么,为何不能让刚兑模式一直持续下去??

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由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模式,而“地产+城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托更深层次的发展要求,尤其是通道业务,有着明显的乱加杠杆、多层嵌套、资金去向不明、监管主体不明确的弊端,加之资金池运作的刚性兑付模式,在短时内隐藏了风险、投资者本息得到了兑付,但同时风险会不断转移、累积却不会凭空消亡,假以时日,必是大患。

由此,这正是2018年4月27日资管新规面世,其核心要旨:引导金融机构回归本源,如信托——受人信任、代客理财。监管政策便是“去杠杆”、“去通道”、"去嵌套"。手段是"去资金池运作"、打破刚兑,而发展新业务的核心是“净值化管理”。

转型是势在必行的,这前后也分两步:其一,压缩传统业务规模;其二,鼓励、引导、发展新业务。

在压缩传统业务这一块,首当其冲的便是通道业务。这一现象从2018年就开始了——每每由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披露的季报、年报,近年来都有统一规律:整个信托行业的受托资产规模下降,尤其是通道业务——从2018年22.7万亿下降至今日的21.28万亿。

其次,便是房地产信托,自2019年5月,银保监会颁布23号文,强监管金融机构违规为房地产行业输血、对该类信托额度进行余额管控、直接对数十家信托的房地产业务进行窗口指导。一系列的监管举措出台,使得房地产信托规模大减,而近来闹得沸沸扬扬的“恒大事件”再结合前段时间的房地产新规之四三二,笔者将该事件视为一个行业信号——非标地产业务还能持续多久??

接下来便是政信类信托,该类业务最显著的变化便是在今年,2020年上半年各地纷纷要求下属城投平台降低融资成本、并且置换隐形债务。具体内容可参详浅谈信托转型之现状。

从2018年末的不良资产 规模为2221.89亿元,信托行业风险项目个数为872个,信托资产风险率为0.98%至2020年1季度末,信托业风险项目个数为1626个,信托业资产风险率为3.02%,信托行业风险资产规模为6431.03亿元。而2020年第二季度更是没有披露不良率等相关数据。

诚如笔者所说,不少创新之举更多是为了迎合目前的监管,目前行业的真正创新之举当属信托产品估值体系搭建,尤其是非标产品的估值指引。就在9月末,业内已经有9家信托机构作为首批试点机构 签署了估值试用意向协议,由此开启中国信登与中债估值中心信托产品估值业务的合作,参与试点信托公司将于今年9月底开始通过中国信登向估值合作方报数。另据了解,首批估值结果10月底推出,随后将逐步向全行业推广,争取早日实现行业全覆盖。

该次合作将弥补信托行业第三方公允估值的空白,建立统一的第三方估值体系是信托产品规范化、标准化的必经之路,也是信托行业实施净值化管理的核心所在!!!

一点愚见,仅供参考!!!

相关推荐:

浅谈信托转型之现状

时事篇:近一周发生的信托事

信托非标的那点事儿

㈡ 信托的收益率如何

信托长期以来有“刚兑”信仰,客户基本上可以说是闭着眼睛买,之前的信托客户在信托理财上面可谓说是赚的四平八稳,无风险、高收益

我通过两个方面来说明信托目前的风险状况,以及如何挑选信托产品:

首先,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止2019年6月信托行业风险资产的占比为1.3%,低于同期中国银行业1.89%的不良率,早知道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从2012年开始大幅增加,曾经有家国有大行的不良率一度突破8%,2014-2018年几乎所有全国型银行都致力做资产核销处置不良资产,从这几年四大AMC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的业绩暴增就可看出端倪,银行业经过5年的不良资产处置后不良率仍然接近2%,从而对比信托的1.3%……大家相信银行理财,归根到底是相信银行的经营水平,这么对比信托的经营成绩比银行还要优秀一些。因此如果大家对银行有信心,那么对于信托应一视同仁。

综上,信托的风险总体不高,作为中国金融四大支柱的信托仍然值得大家信任,信托理财的低风险、相对较高收益还是合格投资者最有效的资产配置工具。

㈢ 中国信托现状

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化过程中,信托作为影子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行业的立业之基。信托是商业银行的重要补充,同时相较于银行,信托公司兼具灵活、反应迅速、风险偏好相对较高的特点,可快速响应实体经济中长尾客户的融资需求,高效服务实体经济,在补充传统金融薄弱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㈣ "影子银行"信托正在"消亡"

资产管理规模近22万亿元的信托业,即将迎来2007年以来最重要的行业调整。“资金信托”新规(征求意见稿),旨在将非标比例限制在50%以内,这相当于给信托公司非标资金池业务下达了“死刑”,意味着信托公司要进行大规模的腾笼换鸟。去通道业务之后,信托行业开始以不太明显的节奏“消亡”,由于存量非标业务众多,地方融资平台资产多,且周期均较长,有人称目前10%的不良率在信托业内司空见惯。但刚兑打破后,过往借新还旧的 游戏 不能继续,信托业不断积累的风险项目,正在一个接一个的“炸开”。虽然此前信托行业向主动管理转型声势浩大,但信托公司过去坐吃红利,靠资金池刚兑、躺着赚钱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

近日,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投向标准化资产的信托计划,包括投向标准化债权的固收类信托计划、投向股票二级市场的净值型信托计划等。相比过往高收益的非标投资,标准化债券的信托计划并非信托公司心之所向,从整个信托行业来看,绝大部分信托公司是以非标投资为主,整个行业非标资产占比可能达80%-90%。然而前有川信的200亿缺口,今有华信的40亿缺口,信托公司在资金池业务尽折。资金池和刚性兑付是信托公司过往比较集中的问题,但本质上都和非标有关,而这也让其面临史上最大政策调整。

今年5月监管刚刚推出了空前严苛的“资金信托”新规(征求意见稿);6月就相继有信托公司出现了产品暴雷、资金挪用等消息。对很多信托公司而言,冲击最大的是新规对非标资产占比做出约束。非标资产比例限制在50%以内,意味着信托公司要进行大规模的腾笼换鸟。虽然上述政策目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但已有信托公司开始转型,2020年上半年集合信托投向房地产领域规模占比只有27.43%,而标准类信托产品在悄然增加。事实上,非标投资占比的降低也将直接降低信托公司的收益率。

根据用益信托网数据,2020年上半年集合信托产品发行的平均收益率7.62%,环比下降0.29个百分点;上半年集合信托产品成立的平均收益率7.66%,环比下降0.34个百分点。数据显示,从2019年下半年度开始,市场上发行和成立的集合信托产品的收益率持续走低。转型并非易事,相比具备天然渠道和宣传方式优势的银行理财,保险资管等专业做标准化业务的机构,信托公司的竞争力将彻底不足,资管新规出台后,信托公司将直面业务结构调整的压力和利润空间缩小的打击。有人正瞄准信托腾挪出的市场份额。

资管新规剑指“资金池”

近日,一则“资金池”信托业务被暂停的信息将华信信托推向了风口浪尖。9月21日,有媒体报道华信信托产品早在3月左右就已经停止发行,而这背后或是祸起资金池、底层资产。实际上,不只是华信信托,四川信托200亿元资金窟窿、安信信托500亿元产品逾期、国投泰康踩雷31亿元通道业务,信托业不断积累的风险项目,正在一个接一个的“炸开”。

这些暴雷的信托公司曾经都以“黑马”的姿态现身过,无论时间长短,都曾经在某一段时间称霸全行业。因为有刚兑,信托牌照,高收益也颇具吸引力,即便资金池三个字略显灰色,但还是成了信托公司规模扩张的利器。但背后隐藏的高风险,在爆发的一瞬间还是将其建立起来的形象一举击溃。

但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已经对山西信托、中江国际信托、中航信托、中铁信托、安信信托、山东省国际信托6家信托公司开出了7张罚单信托公司的连续爆雷,已经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今年5月监管刚刚推出了空前严苛的“资金信托”新规(征求意见稿),意在对资金信托业务作出界定,并要求非标准化债券类资产的比例不得超过全部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合计实收信托的50%,这相当于给信托公司非标资金池业务下达了“死刑”。6月,多家信托公司日前收到来自银保监会信托部的窗口指导,明确各家公司压缩主动管理类融资信托的具体规模,剑指资金池,包括工商企业类信托贷款、房地产信托贷款、政信类信托贷款等。

按照监管部门的年初规划,2020年全行业压降1万亿元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融资类信托业务。

扮演影子银行的信托

10年前,信托还不是一个被人所熟知的行当。

1979年中国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经国务院批准成立。

自这一年开始,中国有了信托业务,但是信托在中国的发展并不顺利,信托乱象重生下监管直接叫停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截至最近的一次行业整改即2007年信托业整改,信托公司才得以重新持牌经营。经历了六次整顿后,2007年信托仅留下68家。信托,简而言之就是“受人之 拖 ,代人理财”,其特殊之处在于信托业,其和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并称为中国的四大金融行业,且是除了银行之外唯一具备法定的放贷资质的金融机构。

借助于2006-2007年的大牛市、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及2008-2009年的4万亿元刺激计划,尤其是2007年后银信之间的密切合作,推动了信托规模的快速壮大, 特别是由于银行信贷规模受到管控、表外业务需求急速增长的情况下,配资业务(两轮大牛市的重要资金助手)、政信等基建业务和房地产业务(源于信贷规模管控等)、理财资金通过信托发放贷款等通道类业务开始大幅发展。

2008年末房地产信托产品悄然而生,那个时候的信托产品多是与银行做对接,即银行的理财资金会进入到信托公司购买信托产品。很快,2010年信托行业的营业收入就已经逼近了300亿元大关。而后银信之间的合作从主要以证券投资信托为主变成了以融资类信托为主。

2013年开始,在当时“大资管”的口号下,从银行到券商,从信托到基金,都加入到了推动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大扩张中来,尤其是银信通道业务。2014年,影子银行大规模扩张形成的过剩流动性,又催生了“委外”业务的大扩容。到了2018年,信托业资产管理规模增长到24万亿,10年增长20倍。多年来,信托扮演了影子银行的角色。

信托产品高收益

信托规模扩容的十年,也是房地产狂飙突进的十年。

影子银行在中国房地产市场融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比如房地产商资金短缺,信托公司为房地产商的待开发项目设计理财产品,委托银行代销,由投资者购买。房产商获得项目资金后,把项目开发完毕并销售后,将支付给银行托管费,信托公司服务费以及投资者收益,这一模式称之为银信合作。

又如,过去地方政府融资土地融资平台直接向银行贷款筹资,为地方政府筹集资金。现在,土地融资采取城投债、基建信托、房地产信托、资金池信托、票据贴现等与影子银行相关的融资方式。 而由于信托基本上都是高息发债,高息贷款的生意,大比例倾斜 投至 非标产品使其早期基本收益率都在10%以上,即便是在目前投资市场黯淡的大环境下,信托大都能达到8%以上的年化收益水平。

信托产品的高收益源于三个方面,其一,信托产品收益率不受限制,融资类信托计划在发放贷款时,无需参照人民银行制定的基准利率上下浮动限制;其二,信托公司是境内唯一可以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业领域进行投资的金融机构;其三,运用杠杆策略加大了信托产品的收益。此外,刚性兑付,收益高风险低备受富人的青睐。

通过TOT模式来做资金池

而为了配置更大比例的非标资产来获利,信托公司开始通过TOT模式来做资金池。

所谓“资金池”信托,泛指资金运用方式为组合投资的信托产品业务, 其特点是资金没有固定投向,一般投向为多个领域,由信托公司自主管理。 资全 池业务兴起的初衷就是通过期限错配达到短募长投的目的。

对于信托公司而言,早期的池子业务好处是很明显的。

在项目青黄不接的时期,池子可以有效吸纳客户的资金,提高投资者资金效率的同时,有助于信托公司品牌建立;在项目应接不暇时,又不必担心临时募集资金速度太慢,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方对信托公司的信赖,有点“旱涝保收”的意思。2009年平安信托推出“日聚金”产品,开辟短期理财型资金池的模式。

过去“信托无非标”,监管并没有对非标的比例限制,这也直接导致信托几乎成了非标大本营,部分信托公司非标占比甚至超过了80%。过去为规避监管,信托公司创新出了TOT产品,同样的主动管理和分散投资,却难辨它究竟是不是资金池的替代品。

上海信托的“现金丰利”系列可谓信托资金池始祖,可将“现金丰利”理解为“能投非标的货币基金” ,收益率比货币基金可观,又如中铁汇利、中航天富以及湘信汇金等系列,一年内期限收益高达8.5—9%,但玩法同最初的货币资金已经有所区别。比如此前99号文规定信托产品门槛一般设为100万起,而伴随着私募阳光化时代,信托公司巧用TOT模式来做资金池,该模式的主要功能是资金拆零,采取TOT可以降低投资门槛,如中铁信托的TOT门槛一般为50万元。从合规角度出发,100万元以下的投资者必须出具财产证明。

信托资金池大多投向了非标产品,而信托非标资金池业务,实质上是以资管名义从事的类存贷业务,资金端是发行预期收益率的类存款产品,资产端则投向类似贷款的非标业务。资金池业务由于其自身特点(业务期限错配,但资金投向不明,底层资产不明确),很容易出现某个项目出现兑付危机,则有新的资金接盘,形成“刚性兑付”预期,如果不加监管,最终走向庞氏骗局。

在外界看来,信托资金池隐秘、强大,似“洪水猛兽”;操盘手隐于幕后,操纵数百亿资金在各类非标、场内资产间腾挪,一旦募资青黄不接,资金池暴雷的风险比较高。 巅峰时期,信托资金池的规模有3000多亿。实际上,对于此类业务的监管,银监会早在2014年就亮明态度,99号文就开始强调清理非标资金池业务,压降存量,禁止新增。

信托转型标准化优势不再

自2018年开始,资管新规出台,剑指刚兑和资金池,破刚兑,“三年内清理信托公司非标资金池业务。”

在压通道、打破刚兑、禁止期限错配、房地产融资收紧等一系列监管政策导向下,信托公司纷纷对业务结构进行调整。从集合信托投向领域看,其投向房地产领域的规模占比在2018年的下半年和2019年的上半年达到极大值,超过40%。之后开始持续降低,2020年上半年集合信托投向房地产领域规模占比只有27.43%。这个拐点其实正是监管部门开始严格管控房地产信托融资规模(即所谓“630”政策)的时间点。

在监管的导向下,信托行业开始积极调整业务战略布局,从这个拐点开始,集合信托投向基础产业、金融和工商企业领域的规模占比持续提升,分别从2019年上半年的21.75%、27.31%和8.49%提升到2020年上半年的24.37%、31.57%和13.7%。

不过,信托公司过去坐吃红利,靠资金池刚兑、躺着赚钱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68张牌照优势变弱。

数据显示,信托通道业务规模占比已经放缓,从2010年到2012年其规模迅速扩张,2012年末规模是10年末的1.3倍;而其占比自2013年来逐步下降、增速也逐渐放缓。一方面监管加强对银信合作业务的约束,另一方面券商资管与基金子公司相比约束较小,部分取代了信托通道的功能。打破刚兑后,过去借新还旧 得 游戏 不能继续,但信托回到“信而托之,代人理财”转型标准化的优势却不再了。相比具备天然渠道和宣传方式优势的银行理财,保险资管等专业做标准化业务的机构,信托公司的竞争力将彻底不足。

㈤ 信托业二季度成绩单:资产规模降中趋稳 业务结构逐渐优化

9月18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2019年二季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报告。

中国信托业协会指出,总的来看,与一季度相比,二季度信托资产规模降中趋稳,资产质量有所优化,资产配置能力则是稳中变强。同时,信托业日益提高防控金融风险意识,在主动收缩业务规模的前提下,人均利润和平均年化综合信托报酬率同比的提升反映了行业“增效”的努力。

经营效率明显提升

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受托资产规模为22.53万亿元,较2019年一季度末下降0.02%,降幅进一步缩窄,同比增速较2018年二季度末的4.88%放缓至-7.15%。

其中,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为12.42万亿元,较2019年第一季度末减少3089亿元,占比55.12%,较2019年一季度末回落1.36个百分点。

北京大学国家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李指出,在当前去通道、去嵌套的严监管氛围下,传统银信合作通道业务规模仍在收缩,更加考验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的集合资金信托占比不断提高,与单一资金信托占比平分秋色甚至略有超出。

“近年来,信托公司普遍加强财富渠道建设,注重主动管理能力培养,集合资金信托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金李补充道。

业绩方面,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信托业实现经营收入292.37亿元,同比增加8.3%;利润总额为189.99亿元,同比下降1.24%,增速较前季度明显回落。

2019年第二季度,信托业务收入189.16亿元,较2018年第二季度增加4.91%,占比64.7%,较2019年第一季度下降8.35个百分点。

金李指出,总体来说,信托业务收入占比没有大幅变化,短期的波动可能来自于近期资本市场波动带来的投资收益较大波动。

值得一提的是,信托公司经营效率同比有明显提升,这体现在人均创利和信托报酬率两方面。

从人均创利来看,2019年第二季度人均利润137.2万元,较2018年第二季度增长5.13%;信托报酬率方面,2019年第二季度平均年化综合信托报酬率0.54%,较去年明显提高。

在金李看来,一方面,近年来信托公司纷纷加强公司治理,提升信息化水平,精简中后台人员,优化内部管理流程,不断向精细化与智能化靠拢,行业人均创利有望逐渐提高;另一方面,去年“资管新规”落地后,通道与多层嵌套业务不断清理与压缩,信托公司主动管理业务增加,业务结构不断调整,带动信托报酬率回升。

房地产信托拐点已至?

信托业务结构正在逐渐优化。这具体表现在工商企业的信托资金占比稳居榜首,流向金融机构的信托资金占比逐步下降,房地产信托下半年或由升转降以及未来流向政策鼓励相关方向基础产业的信托资金或进一步增加等方面。

金李分析认为,近年来,信托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要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号召,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和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尤其是战略新兴领域,预期未来工商企业这一领域的优质项目将会获得更多信托资金的支持。

“这主要是因为资管新规推出以来,监管部门加大对金融同业业务的整治力度,限制或禁止通道与多层嵌套的监管套利行为。”金李指出。

证券投资方面,金李指出,随着扩大国内市场需求的经济促进政策陆续出台,会使非周期性行业的部分上市公司受益,加上“科创板”落地的利好消息,证券市场向好的迹象是期望之中的。“然而,要使受挫的市场信心有所激活的时间或许会更长一些”。

另一方面,相较于2019年一季度末,投向基础产业与房地产领域的信托资金占比继续上升。

金李也表示,监管部门及时对房地产信托业务的规范发展加强了窗口指导,预计下半年房地产信托业务的规模将由升转降。“在2019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关于基础产业信托,金李表示,年初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明显提速。在2019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要求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预计未来流向相关方向基础产业的信托资金或进一步增加。

未来风险总体可控

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信托行业风险项目1100个,规模为3474.39亿元,信托资产风险率为1.54%,较2019年一季度末上升0.28个百分点。

“这主要源于去年金融‘去杠杆、强监管’政策下,银行表外资金加速回表,同时平台公司举债受到限制,企业现金流相对紧张。”金李分析道。

“部分信托公司展业比较激进,信用下沉较大,导致逾期甚至违约事件增多。”金李进一步指出。

不过,金李分析认为,自“资管新规”出台之后,信托公司普遍加强主动管理能力与风控能力建设,未来信托行业总体风险可控。

㈥ 行业受托资产规模连降 房地产信托将刹车

在“强监管、去杠杆”政策基调的影响下,我国信托行业受托资产规模持续下滑。9月18日,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受托资产规模为22.53万亿元,较2019年一季度末下降0.02%,连续六个季度下降。与此同时,信托行业风险项目还在持续上升。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房地产信托资金余额的快速上涨也引发了监管机构的关注。分析人士预计,随着监管部门对房地产信托业务的规范发展,加强了窗口指导,下半年房地产信托业务的规模将由升转降。

较一季度略有减少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我国68家信托公司受托资产规模为22.53万亿元,较一季度末的22.54亿元略有减少。虽然环比降幅明显收窄,但这已是2018年以来信托行业受托资产规模连续六个季度出现下滑。

在金融业去杠杆、严监管的背景下,2018年一季度,我国信托行业受托规模首次出现负增长,彼时,全国68家信托公司受托资产规模为25.61万亿元,较2017年四季度末下降2.41%,2018年二季度这一数据下滑至24.27万亿元。

2018年4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即“资管新规”)提出了严控风险的底线思维,就是要减少存量风险,严防增量风险,受强监管影响,信托公司受托资产规模在随后两个季度的时间里继续下滑, 2018年三季度下滑至23.14万亿元,2018年四季度下滑至22.7万亿元。

具体来看,2018年全年各季度信托资产规模分别减少6322.35亿元、13446.17亿元、11292.33亿元、4379.47亿元。从季度环比增速看,2018年一季度环比增速为-2.41%,二季度和三季度环比增速分别是-5.25%和-4.65%,四季度则是-1.89%。

今年以来,信托公司受托资产规模依旧延续下滑态势,今年一季度较2018年四季度末环比下降0.7%,同比增速较2018年一季度末的16.6%放缓至-12%。

信托公司受托资产规模下降,无疑会给信托公司的经营带来影响。从业绩经营数据来看,2019年二季度信托行业经营业绩喜忧参半,实现经营收入292.37亿元,同比增长8.3%;利润总额为189.99亿元,同比下降1.24%,增速较上季度明显回落。2019年二季度,信托业务收入189.16亿元,较2018年二季度增长4.91%,占比64.7%,但是较2019年一季度下降8.35个百分点。

普益标准研究员吴红丽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经营层面上,信托规模下降导致手续费收入降低,会影响公司盈利水平;同时,信托公司对所选择的项目要求更高、风控更严,展业难度增加。

风险项目增加超300个

一边是受托规模的不断下滑,另一边则是风险项目数量的攀升。从风险资产规模和风险项目数量的变动来看,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信托行业风险项目1100个,规模为3474.39亿元,信托资产风险率为1.54%,较2019年一季度末上升0.28个百分点。

而截至2018年二季度末的数据显示,信托行业风险资产规模为1913.03亿元;风险项目个数为773个。也就是说,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信托行业风险项目增加了327个,风险资产规模增加逾八成。

信托业风险项目和风险资产规模的增加与宏观环境息息相关,对于信托行业风险项目上升现象,北京大学国家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李表示,这主要源于去年金融去杠杆、强监管政策下,银行表外资金加速回表,同时平台公司举债受到限制,企业现金流相对紧张,部分信托公司展业比较激进,信用下沉较大,导致逾期甚至违约事件增多。金李预计,自资管新规出台之后,信托公司普遍加强主动管理能力与风控能力建设,未来信托行业总体风险可控。

吴红丽也认为,资管新规出台后,信托公司普遍加强主动管理能力与风控能力建设,未来信托行业总体风险可控,风险项目数量可能趋降。

监管关注房地产信托

值得注意的是,在房地产行业信贷调整的压力下,房企纷纷转向信托融资渠道,这也导致今年上半年房地产信托资金余额继续攀升。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投向房地产的信托资金余额为2.93万亿元,较一季度末的2.81万亿元增长约4.27%;房地产信托占比15.38%,较2019年一季度末上升0.63个百分点。

据测算,今年上半年,房地产信托资金余额增长0.24万亿元至2.93万亿元,较2018年末增长8.92%。

“由于房地产信托产品有相对较高的收益率和相对优质的抵押品,使这一领域保持了吸引资金的市场优势。”金李认为。

随着房地产信托规模的不断攀升,监管机构的关注度明显提高。“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重申‘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监管部门也及时对房地产信托业务的规范发展加强了窗口指导,预计下半年房地产信托业务的规模将由升转降。”金李表示。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也持同样的看法,他指出,今年下半年房地产信托政策明显收紧,预计后续房地产投向的规模会保持平稳,甚至数据上会有小幅下降。

“为应对房地产信托过快增长,遵从‘房住不炒’的国家宏观调控定位,今年以来监管机构已发布多项文件并加强窗口指导。信托公司在开展房地产信托业务时将更加强调业务合规性,审慎选择交易对手和评估项目质量,同时,不少信托公司都对房地产信托业务有了额度限制,预计下半年房地产信托逆势迅猛增长的态势将出现降温。”吴红丽说道。

㈦ 消费金融信托产品安全吗

消费金融信托产品安全。
消费金融信托是指信托公司为满足社会不同客户群消费需求而提供的以消费信贷为主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具体而言,包括信托公司与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小贷公司、电商平台、分期消费平台等机构合作提供的消费贷款或分期服务,以及相关资产证券化产品等。
消费金融信托属于信托公司的创新业务种类,与传统信托业务存在较大差异。消费金融信托业务始于外贸信托于2007年开展的小微金融服务。2014年前后,不断有新的信托公司尝试此类业务。在我国居民收入快速稳定增长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大背景下,伴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大爆发和国家对消费金融领域的政策鼓励和引导,近两年来多家信托公司纷纷发力消费金融信托业务
各信托公司间消费金融信托资产规模差异较大。2018年,消费金融市场的入局者新增13家信托公司。截至2018年底,68家信托公司中已有近40家信托公司开展消费金融信托业务,占据信托业近六成比例。根据信托业协会调研数据,截至2018年末,信托业合计开展消费金融信托余额已近3000亿元,业务规模持续增长。
各信托公司消费金融信托业务的合作机构多样。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的调研情况和相关信托公司的官网信息,目前信托公司已开展消费金融信托业务中的合作机构可分为五类:一是以捷信和马上为代表的消费金融公司;二是以蚂蚁小贷、京东小贷为代表的网络小贷公司;三是以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和新网银行为代表的民营互联网银行;四是融资租赁公司,如狮桥融资租赁和大搜车融资租赁等;五是消费分期平台,这类机构数量众多,包括买单侠、有车有家、医美分期、惠今、佰仟金融、萨摩耶等。
目前,商业银行尚未真正大规模开展消费金融业务。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机构数量不多且市场规模仍有限;小贷公司近一两年设立较多、发展较快,但面临的监管整治压力较大;电商平台和各类消费分期平台凭借着网购平台、大数据和消费信贷的结合发展迅速,但信贷资金来源有限,且需要借助于具备放贷资格的金融机构。虽然信托公司目前整体未能深度参与消费金融业务,但通过与其他消费金融机构之间取长补短,深耕具体消费场景,有望取得较好的发展。

㈧ 房地产信托下半年恐“急刹车”

“抢收”房地产信托业务
某信托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房地产相关业务应该能占到信托行业收入的四成左右。上半年信托行业整体回暖,两个因素起到重要作用,一是房地产,二是资本市场对于固有业务的提振。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投向房地产领域的信托产品共计发行2954款,占比39.43%,募集规模达到4531.94亿元。用益数据显示,6月集合信托成立规模为1402.17亿元,从投资领域来看,房地产类集合信托成立规模仍占比最高,为622.80亿元。
云南信托研究发展部近日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信托产品发行规模与增长情况的研究报告显示,房地产信托的发行规模占比最大,依然是集合类信托产品的主流产品。
从今年7月开始,房地产信托开始收紧,有些信托公司甚至暂停了房地产相关业务。不过,部分信托公司们已经“出招”在前,并实现了“抢收”。
从2019年初开始,信托公司开始大量发行房地产信托产品,现金管理类、债券类信托产品走俏。“房地产信托收益高,投资者也认可。不过房地产信托一开始热卖,我们就预计到离监管不远了。”某信托经理表示,“抓紧时间,多卖受欢迎的产品,监管收紧的时候,就能‘手中有钱,心中不慌’。”
“我这边没有具体的数据,只能说上半年确实得益于房地产信托,提振了信托公司业绩。”某中型信托公司的相关人士称。
据华经情报网的数据,信托业今年上半年整体业绩呈现回暖势头,59家信托公司实现营收499.40亿元,同比增长14.25%;净利润279.55亿元,同比增长13.96%。而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2018年底时,信托业则是一片“双降”之势:营收下降9.38%,净利润下降13.68%。
今年7月,信托公司迎来了预期中的监管。这次“窗口指导”整体的情况为:2019年的剩余时间,房地产信托规模不超过2019年6月30日的规模;已备案项目不影响发行及成立,未备案项目一律暂停;符合“432”的通道类业务也算房地产项目,受窗口指导影响,全部暂停;地产公司并购类也算房地产项目,受窗口指导影响,全部暂停;城市更新类旧改项目暂时不受此次窗口指导影响;房地产企业的供应链金融和购房尾款类项目暂时不受此次窗口指导影响。
上市信托公司业绩分化
我国信托业仅有三家整体上市的信托公司,包括A股上市公司陕国投A和安信信托以及港股上市公司山东国信。
上述三家公司中,山东国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58亿元和净利润3.28亿元,分别同比下降9.78%和23%。分析人士指出,令人失望的业绩,与令投资者“心寒”的股价表现相伴而行:自2017年底上市后下行趋势明显,截至9月3日收盘其股价徘徊在1港元“仙股”门槛以下。
A股两家信托公司业绩方面,陕国投上半年实现营收8.32亿元,同比增长63.42%;净利润3.48亿元,同比增长70.45%;安信信托上半年实现营收1.34亿元,同比下降91.68%;净利润1157.57万元,同比下降98.93%。
分析人士认为,上述信托上市公司在细分业务上都有亮点。如陕国投固有收入增速明显,该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抓住资本市场回暖的时机积极运作,证券投资相关收益大幅增加以及公司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加大自有资金运作力度,利息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所致。山东国信虽然业绩下降,但家族信托成为了该公司一个明显的增长点。
随着信托通道业务和房地产业务被监管部门“点名”,去通道、严控房地产信托成为趋势,发力主动管理业务成为越来越多信托公司的角逐场。例如,今年上半年陕国投新增项目规模454.45亿元,主动管理类信托项目占比超过50%。截至今年6月底,山东国信主动管理型信托资产规模达1091.59亿元,占全部信托资产规模44.1%,同比提升11.3个百分点,主动管理型信托产生的收入为3.68亿元,占全部信托业务收入中手续费和佣金收入的77.1%。
信托网分析师郭彦菊指出,今年上半年多数信托公司业绩增长,一方面受益于国内资本市场的回暖,另一方面则是主动管理业务增长明显。下半年,信托公司可能还是要紧随市场与政策,发挥主动管理能力,服务实体经济;在房地产信托业务收紧的情况下,“防风险”依然是主基调,业务可能转向基础设施项目及消费金融等领域发展。
转型瞄准三大领域
分析人士表示,经历行业高速增长浪潮和政策调整即将带来的“潮水退去”,信托公司接下来势必告别传统的路径依赖,开启一段转型升级之旅,寻找新的发力点。目前看来,基础设施建设、消费金融、家族信托可能是今后信托公司发力的新领域。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多次下发文件,规范房地产信托业务,同时也加大了对违规信托公司的处罚力度。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近十家信托公司因违法违规被罚,其中不少涉及房地产信托业务,累计罚金已逾1200万元,接近去年全年罚金之总额。
今年5月,银保监会发文《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 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重申对房地产信托融资乱象的整治。针对房地产信托业务明确提出将重点治理通过“股权投资+股东借款”、“股权投资+债权认购劣后”、应收账款、特定资产收益权等方式变相提供融资等行为。
此外,除了前述的7月“窗口指导”。8月初银保监会下发的《中国银保监会信托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半年信托监管工作的通知》指出,按月监测房地产信托业务变化情况,及时釆取监管约谈、现场检査,暂停部分或全部业务、撤销高管任职资格等多种措施,坚决遏制房地产信托过快增长、风险过度积累的势头。
受监管持续发力的影响,集合信托发行市场出现明显降温。用益信托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集合信托发行规模为1951.9亿元,环比减少16.7%,房地产信托发行“骤冷”趋势格外明显,7月房地产类信托募集规模为584.25亿元,环比减少19.63%,但在各类产品募集规模中占比仍居首位。
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表示,集合房地产信托发行量下滑明显,主要原因是余额管控。
业内人士表示,房地产信托业务收缩已成定局。对于一些高度倚重房地产信托业务的信托公司来说,下半年业绩压力相对较大。
各家信托公司现在不得不重新规划路径,寻找新的发力点。对此,某信托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基础设施建设可能是今后信托公司着重发力的领域,“现在看来,除了基础设施可能会有所作为,其他领域的创收能力还不强,贡献度有限。”他表示,“除了基建,消费金融、家族信托或许还有些机会”。本报记者 高改芳 薛瑾

阅读全文

与2018我国信托业数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上汽集团2013年销售业绩 浏览:853
山东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招聘 浏览:836
60秒操作贵金属 浏览:495
露笑科技转让股份会什么结果 浏览:99
招聘投资理财师 浏览:505
股票融资融券快到大财优配 浏览:174
12万30天理财产品 浏览:964
华润集体股票 浏览:683
macd指标详解图解视频教程全集 浏览:743
融资租赁的财务报表是什么 浏览:171
王红飞股票 浏览:884
近几天汇率美元 浏览:217
贵金属纪念币首次发行 浏览:471
股指期货是t加0吗 浏览:696
科创版可否做为融资债券 浏览:786
资产管理业务是金融机构的什么业务 浏览:676
期货什么有夜盘 浏览:854
找融资公司联系方式 浏览:925
金融机构人员工资占比 浏览:613
银行理财到账直接到卡上吗 浏览: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