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么评价同盾科技这家公司
同盾科技总部位于浙江杭州,是中国智能分析和决策领域领军企业,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三大核心技术体系为基础,基于对数据的探索洞察和深刻理解,将深度学习、联邦学习等领先技术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为金融、保险、互联网、政务、零售、物流等行业提供智能分析与决策服务,赋能并激发客户,帮助客户做出更佳决策。
截至目前,已累计有超过一万家企业客户选择了同盾的产品及服务。涵盖22大类行业、118类细分领域客户。
受客户信赖的同时,同盾备受国内外顶尖资本关注,已获多轮共数亿美元融资。业内口碑很不错。
㈡ 助力银行数字化 同盾科技赋能提质增效
在传统金融业务日益线上化发展、市场竞争加剧、客户习惯变化的背景下,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早已成为行业共识。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一服催化剂,加速了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越来越多的银行在“非接触金融业务”方面发力 探索 。
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专业智能分析决策服务商——“同盾 科技 ”协助银行营销、风控、运营等业务板块完成数字化转型升级,对标监管要求和领先实践,在考量外部市场发展和业务需求、内部资源储备等因素的前提下,为金融机构分阶段、有重点、有序地推进数字化转型,制定了切合银行情况的目标蓝图和实施路线规划。
三驾马车
助力银行数字化
对于银行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已不再是一个可选项,更像是一道必答题。
近年来,大型中心银行凭借前瞻的战略预研、雄厚的资本实力、强大的 科技 支撑和卓越的人才团队,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已取得一些积极的成果。但作为我国银行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区域性中小银行,在过去以线下深耕为主,风控方面仍然偏重抵押担保物,缺乏新型的风控措施和研发能力,数字化能力方面跟头部银行拉开了差距。
在未来,客户远程化、服务场景化、交易实时化、决策智能化将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顺应客户需求变化,与时俱进进行数字化转型,是所有中小银行的不二选择。
不过,中小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机遇与挑战并存。从现状来看,中小银行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决策转型仍面临三大挑战。
一是数据标准不统一。中小银行之间未形成数据归集共享,导致信息孤岛严重;同时不同的业务系统数据没有打通,数据口径不一致;除此之外,市场上也有不少金融 科技 公司提供各类风控策略、模型等产品,但不同金融 科技 公司输出的产品在逻辑、标准上存在差异,难有统一标准。
二是业务组织不契合。众多金融 科技 公司提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是从互联网风控产品的角度设计,与区域性银行的信贷产品、业务流程契合度较低。
三是技术应用不深入。中小银行往往存在风控、 科技 人才不足且信息技术系统落后的情况,缺乏构建智能化决策体系规划,数据的应用仅限于报表/大屏展现,无法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用于风控、营销等场景,对业务价值不大,也缺乏有效提升效率、易用的工具。
同盾 科技 副总裁、分析咨询部总经理余旭鑫认为,在银行业数字化转型道路中,驾驭好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决策这“三驾马车”尤为重要。基于大数据分析可以提供更精确的客户画像,更可靠的信贷风险评估;云计算为银行提高效率,最大化利用资源提供了可靠基础;智能决策可以帮助银行将量化分析和经验相结合,更好地进行全方位决策。
科技 赋能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中小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仅靠银行自身恐难完成。在业内看来,金融 科技 已成为中小银行突出重围的一个“杀手锏”。
赋能中小银行,对金融 科技 公司有着不低的要求,需要金融 科技 公司从人员、技术、产品、服务等各方面都深度匹配银行的需求。人员层面,需要有对中小银行的区域性业务足够熟悉的专家可以提供业务咨询诊断,提供整体的方案设计和规划,才能避免过去重复建设、信息孤岛的情况;技术和产品层面,需要对平台建设和风控能力都有充分的实施经验,才能避免前期规划落不了地的情况。
“中小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提升中小区域性银行对新技术、新手段的掌握,通过咨询+平台+基础服务的模式,打通前中后台业务和数据链条,通过与专家联合工作,在实战中传授经验、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构建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生态。”余旭鑫表示。
事实上,目前众多专业的金融 科技 公司已深度介入到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中,以金融 科技 深度赋能中小银行,帮助中小银行解决或加强客户洞察、数据分析与积累、IT建设等方面的核心能力。
作为赋能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一员,同盾 科技 的智能运营、智能反欺诈和智能信贷风控等服务有助于简化银行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审核效率,提升客户体验。
以申请贷款为例,过去客户需要到银行网点提交申请,并填写大量材料,然后等待银行工作人员将信息录入系统,再经过后台审批才可以得知最终的结果,整个流程非常冗长。在客户不断习惯线上化的便利之后,线上申请、审批有助于银行留存和拉新,这就必然需要线上的智能反欺诈和智能风控系统。
同盾 科技 通过决策引擎、反欺诈评分、设备指纹等手段有效防范欺诈风险,量化评分、行为模型、知识图谱等技术识别信用风险,提前全面识别风险,快速采取风险缓释措施,降低了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和风险事件发生后的损失。
此外,随着客户和监管对于数据安全和隐私的关注不断加强,中小银行在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路上前进的同时,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同盾 科技 研发出一系列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基础上可以发挥数据挖掘能力的相关算法和技术,基于联邦学习技术在行业内提出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知识联邦”理论框架体系,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数据使用方式中存在的信息泄露、数据泄露、法务合规、驻场建模工作繁重、模型使用时的隐私忧患等五大安全痛点,真正做到“数据可用不可见,知识共创可共享”。近日,同盾人工智能研究院还提出了数据安全交换(FLEX)协议,该协议约定了联邦过程中参与方之间数据交换顺序,以及在交换前后采用的数据加解密方法。其中包含一系列的约定,只要遵守这些约定,参与方就可以安全地加入到联邦中,无需担心数据隐私会有泄露风险,全面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为人工智能3.0时代奠定重要的基础。
助力小微
释放普惠金融新动能
在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中,小微业务往往是突破口。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世界性难题。
小微企业融资有其天然的劣势。首先,小微企业融资额较小,融资周期较短,对银行来说潜在收益有限;其次,由于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完善,征信困难;此外,小微企业本身抵抗风险能力弱,据不完整调查显示,中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不到3年。这些因素导致大型银行对小微市场积极性不足,而中小银行又没有高效的风险管理手段。
在同盾 科技 看来,打破传统模式的局限,需要集中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如何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审批、风控流程,减少人力提高效率;二是如何实现小微企业在没有资产质押的条件下负债;三是如何建立起广泛的信用评级体系,为批量化授信提供依据。
针对解决上述问题,同盾 科技 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技术融入金融服务和管理流程,进一步巩固银行线上化经营模式,构建开放式服务平台,能大幅提升获客能力,优化风险水平,降低融资成本,通过线上的企业信用评估和实力评分能快速对目标企业进行综合评估信息、全面风险扫描和企业风险量化,并给出决策的辅助建议,协助中小银行发展普惠金融。
例如同盾 科技 推出的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解决方案。这是一个以政府为主体,联手金融机构与 科技 公司,利用政府共享的数据和 科技 公司的智能工具,建设的一种“政府搭平台、 科技 公司建平台、中小企业上平台”服务生态。
从效果来看,同盾 科技 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解决方案可实现多方共赢。对中小微企业而言,能获得更多融资渠道,更多融资产品,在准备融资材料和融资流程上获得协助、高效的办理及反馈流程;对金融机构而言,能获得更多融资客户,降低获客成本,提供精准的信贷服务,节省贷审时间,控制贷款的不良率,提高金融机构的收益;对政府部门而言,能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破解企业发展困局。
数字化浪潮之下,金融 科技 公司依靠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 科技 技术,接入到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前中后台全过程中,已成为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力量之一。
文/樊梦迪
㈢ 同盾科技怎样
挺好的公司,主要做大数据风控和反欺诈的,公司牛人挺多的,技术实力没的说,上线客户量早都超过了3000家。听说他们已经获得了好几轮融资,数千万美刀呀!客现在可谓是财力雄厚,兵强马壮,国内许多投资机构都很看好同盾科技。
㈣ 最近在媒体看到“汪德嘉的苦 技术的伤”是怎么回事求解答
设备指纹剽窃事件。
2016年5月20日,大家都一片祥和,一片相亲相爱,然而通付盾的CEO汪德嘉却愁容满面,比汪德嘉更苦更愁的还有另一位,同盾科技的ceo蒋韬!
一、因爱好安全技术成了朋友
汪德嘉的身份有很多,博士、工程师、通付盾(PayEgis Inc.)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而蒋韬同样拥有不俗的身份,来自阿里系,并且拥有集团安全部、技术总监的身份背景。
两人都是技术出身,都主攻于安全技术。在一次技术交流会上,蒋韬认识了硅谷牛人、通付盾CEO汪德嘉。
当时汪德嘉的团队正在研究“设备指纹”技术——“其原理就是通过在网站或者移动端嵌入前端JS脚本或SDK来采集终端用户环境的非敏感设备特征细信息,通过服务端的设备特征匹配算法而建立一套全球设备标识库,相当于为每一位互联网用户的访问设备分配了唯一的设备标识。
它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是在广告营销和大数据反欺诈。
由于阿里出身的蒋韬一直对安全有着莫名的兴趣,所以,经过交流,慢慢从陌生人变成了合作上的朋友(能合作的都能算成朋友了)。并且双方还签订了技术交流合同。
当时汪德嘉一心想的都是“技术共享有利于世界进步”,没有想到后来的剽窃。
二、因技术成了仇人
从当时二人签订的技术交流合同来看,其中主要是围绕“测试”与“开发”。
由于之前的技术交流,让大家都认准了一点,互联网安全将是未来的甜品,设备指纹则是吞噬甜品的嘴巴。在技术交流没多久后,蒋韬于六月份离开了阿里,随后注册了同盾科技公司。要说的一点是,通付盾公司是在5月成立的。
都是为了技术,汪德嘉没有意料到这个这个朋友竟然成立了与自己相同的公司“设备指纹技术进行了“逆向”,把源代码和核心技术破解。”
在这期间,还有圈内人士爆料,蒋韬破解技术后,拿设备指纹技术要挟汪德嘉,要求换取通付盾的股份,但汪并未同意。随之,则是二人无休止的争论,直到今年5月中旬,最大规模的厮杀让同盾科技陷入了剽窃门事件,一举多得新浪微博热门头条的荣誉。
对于媒体的报道,以及通付盾公司的指认,同盾科技除了否认、否认、还是否认,重要的事情要说无数遍。同盾科技号称一站式风控反欺诈解决方案,但是对于自己的欺诈行为却束手无策,显得很讽刺。
也因此,两个爱好技术的朋友最终变成了仇人。最新的厮杀是5月19日的下午2点,同盾科技在北京金茂万丽酒店召开“向诚而生”的融资发布会,在会上,出现了拉横幅,抵制同盾的技术剽窃的危机事件。
三、未来将成为角逐安全市场竞争人
虽然昨日同盾科技的融资发布会不了了之,但是深陷“剽窃门”的同盾科技似乎只在声誉上受损,公司运营乃至市场竞争没有停止过。
2016年四月,同盾科技完成B+轮融资3200万美金,折算成人民币2亿;同时,这时也传出消息,通付盾获得10.5亿的融资——看起来似乎有点搞笑,但明显也透露出一个信息,安全市场的角逐赛真的来了。
(4)同盾科技融资新品发布会扩展阅读:
防止技术被抄袭呢。
汪德嘉的苦已经没有办法阻挡,另一方面“技术的价值几何”却是必须要探讨的问题。在中国,出现这类技术盗窃、抄袭已不止这一例,甚至有言论——“抄袭”已成为了中国互联网式的“创新”。
截止目前,我国互联网技术层面的抄袭现状:
1、技术乃至程序这种虚拟的符号目很难申请到专利的保护;
2、缺乏法律法规、准则的约束和管制;
3、山寨、抄袭的创业氛围太浓,刹不住车。 除了技术层面的抄袭,产品的功能、界面、模式都是常被抄袭的。
防止技术、产品被抄袭,是无法防止,应对抄袭唯一的办法只有主动求“变”,走在前列,让别人捡你的鞋穿。除此外,也希望国家层面能出台严厉打击的法律法规。
故此,同盾科技的剽窃最后不应该只是道德方面的谴责,应有更严厉的处罚;而通付盾未来要做的则是在“变”上发力,同时把“创意”发挥到极致。
㈤ 服务“双循环”格局 同盾亮相2020年中国国际服贸会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日前在北京落下帷幕。活动是由商务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举办,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最大的龙头展会,聚焦了全球的目光和期待。
新技术、新产品纷纷亮相,新业态、新模式争相登场。同时,主题为“守望初心,行稳致远”第六届金融大讲堂在国际服贸会上如约举行。
同盾 科技 副总裁李伟东受邀参与了服贸会-第六届金融大讲堂的圆桌对话,与原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亚洲区首席投资官李耀等共聚一堂,并与光大银行、毕马威等代表围绕智慧金融进行了圆桌对话。
李伟东在谈话中指出,当前金融与 科技 正在紧密融合发展,金融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来提升传统金融的效率,解决传统金融的行业痛点;新兴的金融 科技 行业强化技术优势,并寻求与传统金融的合作。在开放的金融生态中,作为共生共荣的命运共同体, 科技 企业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赋能优势,与金融机构在资金、流量、场景、数据、 科技 等多个维度深度融合,有效打破时间和空间藩篱,推进生态内各合作伙伴共赢发展。
“疫情正在倒逼中小银行,银行本身对金融 科技 的意识和投入会加大,特别是一些城商行和中小银行我们感受更明显,用 科技 的力量更好去健全具有高度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精准滴灌中小微已成为市场多方的共识”,李伟东表示。
在如何实现普惠的问题上,李伟东认为要集中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在风控上,如何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审批风控流程,减少人力提高效率;二是如何实现小微企业在没有资产质押的条件下负债;三是如何建立起广泛的信用评级体系,为批量化授信提供依据。”
在这方面,同盾做出了一些尝试,推出了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解决方案。这是一个以政府为主体,联手金融机构与 科技 公司,利用政府共享的数据和 科技 公司的智能工具,建设的一种“政府搭平台、 科技 公司建平台、中小企业上平台”服务生态。
同盾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解决方案已经在杭州余杭区、唐山市等多个地方有了很好的应用。唐山市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在疫情期间唐山开展的“春雨金服”行动中,进一步激活、释放金融“输血供氧”机能,帮助广大企业纾困克难,截至9月5日,已有54家金融机构已入住平台,9531家企业注册,成功融资269.54亿元,平台运行效果显著。
同盾自创立伊始就专注于企业服务,用7年多的时光默默耕耘,践行中国工匠精神。在本次服贸会上,李伟东还陆续接受了来自人民网和北京青年报等媒体的采访,讲述了在企业服务上的“同盾之策”。
李伟东在现场介绍:“同盾已累计服务客户超过1万家,这在业内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而服务的头部客户续约率几乎达到了100%,这是一个含金量十足的数字。”
是什么支撑起客户百分之百的信任?同盾 科技 创始人、董事长蒋韬曾表示,TO B服务的本质就是在经营信任和信心,尤其是我们服务的客户多是以金融、保险、互联网等涉金融安全为主。
TO B服务的兴起是技术能力和市场需求共同驱动的“ 科技 替代”, TO B市场的向好,代表着整个 社会 经济正在朝向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进化,每个细分产业、细分行业都在追逐内部效率的优化,这需要足够优秀的技术和足够专注的团队来协助完成,基于这种洞察,同盾每年都要拿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新产品的创新。
以本次服贸会为契机,面向未来,同盾愿与各机构积极合作,用 科技 的力量,助力我国“双循环”经济战略建设。
㈥ “同盾”是做什么的
同盾是大数据风控和反欺诈的
㈦ 同盾科技现在估值多少了
之前有媒体报道称同盾科技估值至少10个亿美金。不过据我看来,同盾的市场潜力会更大,未来的发展前景好。
回答过题主的问题之后,下面带大家深入探讨一下估值的问题!
买错股票和买错价位的股票都让人难受,就算再好的公司股票价格都有被高估时候。买到低估的价格不仅能拿到分红外,还能赚股票的差价,然而购置到高估的则只能做“股东”。巴菲特买股票也经常去估算一家公司股票的价值,避免花高价钱购买。这次说的挺多,那公司股票的价值怎么估算呢?接下来我就列出几个重点来跟大家分享。正式给大家讲之前,学姐先给大家安排一波福利--机构精选的牛股榜单新鲜出炉,走过路过可别错过:【绝密】机构推荐的牛股名单泄露,限时速领!!!
一、估值是什么
估值就是对股票的价值进行预估,正如商家在进货的时候需要计算货物本钱,才可以算出来到底要卖什么价钱,得卖多久才可以开始回本。这跟买股票一样,用市场价格去购买这个股票,多久才有办法回本赚钱等等。不过股市里的股票可以说是数目众多的,跟大型超市里面的东西很相似,搞不清楚哪个便宜哪个好。但按它们的目前价格估算是否有购买价值、有没有收益也不是没有任何手段的。
二、怎么给公司做估值
需要通过很多数据才能判断估值,在这里为大家说说三个较为重要的指标:
1、市盈率
公式:市盈率 = 每股价格 / 每股收益 ,在具体分析的时候尽量比较一下公司所在行业的平均市盈率。
2、PEG
公式:PEG =PE/(净利润增长率*100),当PEG不大于1或更小时,则当前股价正常或被低估,假如是大于1则被高估。
3、市净率
公式:市净率 = 每股市价 / 每股净资产,这种估值方式非常适用于大型或者比较稳定的公司。一般市净率越低,投资价值就会更高。但在市净率跌破1的情况下,就意味着该公司股价已经跌破净资产,投资者应当注意。
我举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福耀玻璃
大家都知道,福耀玻璃是目前在汽车玻璃行业的一家大型龙头企业,各大汽车品牌都会使用它家所生产的玻璃。目前来说对它收益造成最大影响的非汽车行业莫属,相对来说非常稳定。那么,就从刚刚说的三个标准入手来估值这家公司到底如何!
①市盈率:目前它的股价为47.6元,预测2021年全年每股收益为1.5742元,市盈率=47.6元 / 1.5742元=约30.24。在20~30为正常,明显目前股价有点偏高,可是还要以其公司的规模和覆盖率来评价会更好。
三、估值高低的评判要基于多方面
一味套公式计算显然是不太正确的选择!炒股等同于说炒公司的未来收益,就算公司当今被高估,也就是可能以后会有爆发式的增长,这也是基金经理们更喜欢白马股的理由。第二,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成长空间和市值成长空间也十分关键。如果按上方的方法进行评价,许多大银行都会被严重看低,可是为啥股价一直不能上来呢?最关键的因素是它们的成长和市值空间快饱和了。更多行业优质分析报告,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获取:最新行业研报免费分享,除去行业还有以下几个方面,有兴趣可以看看:1、看市场的占有率和竞争率如何;2、了解未来长期规划,公司发展前景如何。以上就是我近段时间的找到的一些窍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谢谢!如果实在没有时间研究得这么深入,可以直接点击这个链接,输入你看中的股票获取诊股报告!【免费】测一测你的股票当前估值位置?
应答时间:2021-09-25,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㈧ 同盾科技CEO蒋韬以前是做什么的
同盾科技CEO蒋韬2013年之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担任阿里巴巴安全部门的技术负责人。之后从阿里离职创办同盾科技,创办的同盾科技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获得数千万美金的融资,获得了多项荣誉,同时合作客户已经超过3000家。
㈨ 同盾科技,真的安全吗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成立于2012年的同盾 科技 ,立足于人工智能行业,在数据的海洋里淘金的它,也仿效许多大厂,搭建了属于自己的人工智能决策平台和共享智能平台,可这片看似前途无量的蓝海,似乎会让同盾 科技 陷入溺水的危机之中。
巨头扎堆,同盾 科技 经竞争力存疑
人工智能这个未来感极强的技术对于许多立足于当前,放眼于未来的互联网大厂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方向,而且基于自身的庞大数据库,在AI智能的研发能力上,它们几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相关调研机构发布的《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现状与应用趋势分析》显示,人工智能行业得到了高速发展,并且应用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而进一步细分为软硬件市场之后,能明显地看到,软件方面的增长点集中在客服、金融、教育类;硬件方面则是无人机,仓储物流、智能机器人等占据上风。
而在目前的人工智能行业,第一梯队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那3+1个:网络、腾讯、阿里巴巴以及科大讯飞等,后起之秀包括中国电子云、同盾 科技 、来也 科技 等具有一定技术实力的企业,但对比第一梯队的四大而言,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麦肯锡针对人工智能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也给出了自己的预测:2025年前后,人工智能将成为超过10万亿美元庞大市场,重点发展方向为AI的下沉化应用,包括到不限于:AI+安防、AI+金融、AI+医疗、AI+机器人。
同盾 科技 在技术层面的沉淀自然无法与前面几个大厂比肩,因此它也很聪明地选择避开云服务领域,选择了另一个前进的方向:设立自己的AI应用平台,从三方服务下手来抢占这个仍处于起步阶段的市场,可它千算万算却算漏了一点:AI的准确性由其数据样本的量所决定,同盾 科技 在这点上,没有太大的优势。
除此之外,同盾 科技 称自己目前主打金融风险、安全、政企数字化三大场景,旨在帮助客户防范欺诈和安全风险,加速数字化转型的步伐。而这三个行业的数据需要更严格、周全的安全防护,也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因此同盾 科技 要如何能保证自己的产品能在这些领域发挥出全部实力,还是一个未知数。
不选择走云计算、云服务领域的同盾 科技 ,若只是做三方服务,那么在未来它将面临一个严峻的市场形势:客户需要进行多次招标采购、多个系统的匹配对接,这与目前的主流趋势大相径庭。
投身政企、金融怀抱,恐难敌根正苗红
同盾 科技 的在政府解决方案、金融AI智能平台等等,都有着比较深的造诣,并且其声称通过数据智能和科学化的模型,能帮助客户打通银企资金融通的堵点、痛点、断点,让信贷业务良好运行,形成规模效应。
在智能办公、无纸化办公逐渐日常化之后,人们又产生了移动端办公的需求。尤其是在疫情反复的大背景下,如何能维持工作的正常、有序推进,业务的高效办理,又成了政企、金融行业的大难题。
而同盾 科技 就给出了全面且贴心的答卷,无论是云服务还是企业平台的搭建、服务咨询应有尽有,可在公司体量还不够庞大的阶段,贸然开展过多的业务只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包袱。
作为同盾 科技 竞争对手之一的来也 科技 ,在近期就再次拿到了7000万美金的融资,下一步已经决定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它的主打产品同时是AI智能,可它知道想要让企业实现从零AI到全AI的突破,难度是很大的。因此来也 科技 也没有硬着头皮去蛮干,反而是把自己的生态圈给做得尽善尽美,让客户来选择它。
来也 科技 这招以退为进,让它赢下了客户的肯定:过去三年,来也 科技 的收入持续保持120% 的高速增长,可谓是行业内的又一匹黑马,并且其就深耕人机协同+自研平台,不过多发展其他业务。
反观同盾 科技 ,在2019年据业内人士披露:2016年-2018年,同盾营业收入分别为6066万元、2.61亿元、5.42亿元。截至2018年底,同盾虽均录得会计亏损,但实现了现金利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7677万元人民币,换而言之,同盾 科技 仍在烧钱。
同盾 科技 需要面临的困局还有,其作为一个需要直接接触客户隐私数据的平台,它的品牌口碑又能否让其赢得政府部门、银行等事业单位的认可呢,而且在有央企开始介入这一市场后,市场对这类民营企业的看法大概率会发生转变。
中国电子云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整合多方云服务能力,专为政府、公共服务机构、大型集团企业打造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它的背后是国有独资企业,技术实力、品牌口碑、可信任度方面自然毋庸置疑,而且它的发展方向与同盾 科技 几乎是完全一致:多角度、全覆盖,但中国电子云更全面。
中国电子云构建了涵盖安全防护、IaaS、PaaS、政府应用、企业应用等等多维度的体系化产品、全栈技术及全方位运营服务,同时提供具备信创能力的公有云服务和专属云产品,具有全栈安全、一云多芯、多云融合、多域专有等优势。
无论是来也 科技 还是中国电子云,它们的发展方向以及目前的成果都是有自身品牌特色的,可同盾 科技 截至目前,并没有展现出自己品牌的调性和优势。与第一梯队的产品有一定差距、与竞争对手相比也没有过多的优势,仅在行业上有所针对,是不足以支撑产品走得太远的。
人工智能仍存争议,人力无可取代
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的大热趋势,这一点无人敢否认,而发展到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之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尝试使用人工智能,用人机协同、AI决策等方式推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医疗、金融也不例外。
AI+金融的方式无论是在银行风控部门还是投资部门,都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比如说资料的初步审核、大数据的自动抓取等等。但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就受到了一定的争议,这也是同盾 科技 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
AI智能介入医疗行业的部分,其实也仅限于前端。也就是疾病的初筛以及部分常见病种的诊断,可因为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哪怕是有14亿人的 健康 数据作为基数参考,某些罕见疾病,仍旧会出现漏诊的问题。
而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内镜领域的应用是较为常见的。胃肠镜检查作为胃肠道诊疗的金标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专家给出的建议是:4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一年一检查。伴随着基层医疗改革、优化的东风,运用AI智能帮助医生进行内镜诊疗的内镜精灵便应运而生。
可截至目前,这款产品也仅能帮助医生识别内镜到达的部位,以及辅助提示一些较明显的病变问题,仍旧无法直接帮助医生进行确诊,这对于一些资历尚浅的内镜操作者确实有帮助,可对于顶尖医院而言,就显得有些不够看了。
试图往医疗领域发展AI智能的企业确实不多,同盾 科技 对于这一点必然是做足了市场调研的,但有时想要另辟蹊径,却并非是一件易事。做AI金融、AI安全方面的企业数不胜数,但做AI医疗领域的却屈指可数,释放的信号可能没有同盾 科技 设想的那么乐观。
AI智能不可否认是一个前景无量的行业,可时至今日,哪怕许多发达国家拥有着极为超前的AI智能技术,在某些领域,他们依旧会相信人的力量,而非相信一堆冰冷的数字。这也是AI智能行业无法突破的瓶颈。
结语
如果把人工智能行业比做金字塔,那么一个开放、全面的生态圈,就是行业的基石,但它是一个长期战略目标,所能带来的收益也是最高的;而老生常谈的行业技术,就是第二层,它是产品具有竞争力的基础之一;金字塔的顶端则是一整套行业解决方案,一站式解决客户问题,这也是企业营收的关键。
而同盾 科技 的金字塔,似乎是反其道而行之,先从顶端开始往下发展,再慢慢打造自己的坚实底座,可它却没有提前预知,现如今AI金融、AI安全以及AI解决方案的竞争对手,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同盾 科技 仍有着不错的竞争力,可今后该走向何方,还是需要慎重考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