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融资信托 > 云集融资

云集融资

发布时间:2023-02-19 15:49:00

㈠ 社交电商崩塌倒计时,新模式成关注点

微信的高压管制,资本的收手,加上国家监管政策的收紧,以及公众对社交平台上“帮砍一刀”的厌恶情绪骤增,必然将导致社交电商崩盘倒计时。

近几年,拼多多、云集和蘑菇街三家具有代表性的社交电商的顺利上市,另外还有阿里、腾讯、京东、苏宁等综合型电子商务玩家的进场,以及高瓴资本、红杉资本、创新工场、高榕资本、IDG资本、今日资本等知名资本的争相下注,让社交电商正式迎来了高光时刻。

同时,还有多份公开数据报告显示:近几年整个社交电商发展强劲,2019年社交电商依然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且预计整个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截至目前,2019年社交电商消费者人数已达到5.12亿人。预计全年将创造 历史 新高。另外有报告还称2020年,我国社交电商规模预计将突破3万亿。

由于社交电商从诞生之日起,就充满各种争议与投诉,而这些争议和投诉并没有随着拼多多、云集和蘑菇街几家的上市而结束。所以行业3万亿规模真实性到底有多少?

虽然目前还无法考证,但是不妨碍我们从行业发展环境、资本市场的态度以及国内外巨头玩家的现况,还有公众对于社交电商的情绪等几个维度,来对社交电商的未来发展展开讨论。

根据拼多多、云集和蘑菇街三家公司的财报数据来看。目前为止,三家无论是营收规模还是会员数量都已经接近了天花板,尤其是用户规模与阿里、京东重合度越来越高。

在上游端,尤其是商品供应尚无变化的情况下,同质化的商品将成为新玩家的增长瓶颈。

事实上,跳出社交电商范畴来看,在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的营收增长速度进入平稳期之后,意味着整个消费端的激情将从过去的感性进入理性阶段,而这也将表明社交电商的增长瓶颈并不会轻易的得到改善,特别是整个互联网人口红利消失见顶情况之下,用户增长越发艰难。

近几年,随着拼多多的GMV在大幅攀升,而关于其GMV背后的月活数却呈现出了过山车态势,从2017年的最高值119%增速,暴降至2018年的17%最低增速。在经过经营调整之后,2019年第二季度,月活数同比增长回升至88%增速。

另外,作为中国会员电商第一股云集也面临用户增长难题。根据云集披露的数据显示:会员数从2016年的90万增长至2017年的290万,环比增长222%,2018年达到了740万,环比增幅155%,连续三年保持高速增长;而到了2019年,会员增幅开始疲软;截至2019年3月31日,累计会员总数达到900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仅仅22.4%。

除了拼多多、云集之外,背靠腾讯大树的蘑菇街的月活数增长也已接近天花板。根据其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的前12个月,蘑菇街平台的年度活跃用户数相较于上年同期变动不大,为3280万,但相较于2018年12月31日公布的3450万减少了170万。事实上,在活跃用户数量达到3000万级别后,该数字再无较大变化。

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拥有海量用户就拥有了一切,而如今包含拼多多、云集和蘑菇街均已进入用户增长平稳期,这就意味着未来1~3年内,整个社交电商的用户获取成本将翻倍上升。

这一点其实可以从拼多多的获客成本看出来,2017年第四季度获客成本为17.38元;2018年同期获客成本猛增至142.86元;而到了2019年第一季度,获客成本大幅攀升至286元,几乎是2018年四季度的两倍,创下 历史 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电商两极阿里京东的获客成本也在大幅增长中。根据财报测算,2018年,京东获客成本达到1503元,2016年这一数字为142元。相比之下,阿里去年的获客成本为390元,尽管比两年前的526元有所下降,但也高出2015年的166元2倍多。

依据阿里京东的获客成本趋势,相信在整个行业成本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没有资金优势的社交电商新玩家的生存将变得更加难受。

在品类同质化日益加重的情况下,对于大部分社交电商新玩家而言,面临的生存压力将不仅仅是来自拼多多、云集和蘑菇街行业内部的空间挑战,还有阿里、京东和苏宁等几家大型电商平台的生存挤压。

如果从2015年拼多多正式成立开始计算,社交电商的发展已有4年时间。这4年,不仅涌现出了包含拼多多、云集和蘑菇街等成功样本,也吸引了大量资本的涌入。

根据公开资料统计显示:2017年我国社交电商融资规模开始全面爆发,并于2018年达到高峰,然而进入到2019年上半年之后,整个资本投资热情出现了下降现象。

根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社交电商平台融资事件为17起,涉及12个平台,融资金额不少于7.7亿元人民币。其中,融资金额排名前三的平台分别是:花卷商城(5000万美元以上)、大V店(数千万美元)火球买手(3500万人民币以上)。其他平台还有环球捕手、疯享汇、爱抢购、东家-有朋网络、豆佰直播、好物满仓、LOOK、可可奇货、礼物说,融资金额达千万元以上级别的事件有12起。

2018年,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全年社交电商融资总金额超200亿元。其中涉及B2C类有1家、拼团类有1家,导购类有1家、服务商类有3家、B2S2C类有3家。社交电商成为零售电商行业与平台电商、自营电商并驾齐驱的“第三极”。

此外,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社交电商行业融资总额超过250亿元。

2019年,根据公开信息统计显示:在今年前7个月社交电商累计金额不足100亿,和2018年相比相差甚远。其中,包含邻邻壹、超级猩猩、松鼠拼拼、KK馆、谊品生鲜、叮当快药、ManoMano、贝店、呆萝卜、同程生活等几家公司最新一轮融资金额均超过1亿元人民币。

从2015年开始,拼多多的增长一直都是一路狂飙。

靠着“低价+拼购”的模式,很快俘获了一大批三四线城市的用户,并借助微信分享实现了“病毒式”增长,在低价获取流量环节中占据了绝对优势。

在所有人眼里,拼多多在三年的发展历程中,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它,而当它出现在大众视野的时候,已然是一家规模过千亿的电商公司。

拼多多的必然是在淘宝的基础上开辟了新的电商消费场景,在拼多多的社交电商中,消费者是通过碎片化的时间获得商品信息,在社交场景完成商品购买。

拼多多的偶然是社交虽然占据了互联网用户大量的时间,但是一直以来都没被转化为电商用户。阿里系占了15%的电池耗电量,却占了80%的电商交易量;腾讯和微信占了50%以上的电池耗电量,却在电商领域迟迟难窥堂奥;拼多多通过拼团的模式成功将微信用户时间转化为了交易。

虽然微信成功孵化出了拼多多,但是我们也要看见FaceBook的社交电商 探索 并不顺利。

早在2007年,Facebook便尝试减少对广告收入的过度依赖,开始通过主要网站直接销售产品。对于当时仍是社交网络新秀的Facebook,分析师和行业专家以“Fcommerce”一词予以形容,并认为电商是Facebook新的出路。

同年,Facebook还与商务平台Oodle联合推出了名为Marketplace的应用程序。通过这一应用,Facebook用户能轻松创建、共享、回应如“家具”等类别列表。类似于“闲鱼”,不过交易往往在熟人之间产生。

理想的情况下,按照Oodle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Craig Donato 的说法:“为我们不再使用的物品找到好归宿,比以高价出售它们更为重要。”

但在当时,Marketplace 并没有呈现出让人满意的结果。2009年,Marketplace的控制权被全权转移至Oodle,2014年,这一应用被关闭。

2009年,Facebook尝试在品牌主页中提供店铺入口,作为电商业务的一个新尝试。到2011年,许多大品牌也都在Facebook上设立在线商店,如GameStop、Gap、J.C.Penney、Nordstrom等等。

从卖家的期望的角度来说,Facebook平台可以让卖家非常轻松地定位具有特定兴趣的用户。这就使得分享,甚至病毒式营销在Facebook这一平台上变得更为容易。因此,期待 Facebook shop能够帮助他们的业务实现迅速腾飞。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为Facebook shop page仅仅有商品展示这个简单功能,一没有自然流量支持,二没有其他电商平台那样丰富的电商管理功能,三也不支持交易。这一电商尝试最终仍然以失败告终。

可以看见,虽然Facebook坐拥全球的海量用户,在2018年平台活跃用户达到26.6亿,比微信多了16.6亿,但是其在社交电商的 探索 可以说是惨败收场。

惨败收场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咎于用户体验和GMV之间的艰难平衡结果。用户的活跃,一直都是Facebook最重视的根本。因此,在目标市场的开放,产品和品牌的筛选上,Facebook显得特别谨慎。这也就注定了其社交电商的 探索 将以失败收场。

Facebook社交电商的 探索 暗淡收场,势必将给中国社交电商带来影响。而这影响将到底有多大。归根到底,还是要看那些天天活跃在各大社交APP上的用户,是否继续愿意为低价,或者拼购的形式而买单。

根据多份公开报告发现,伴随各大社交电商的一路狂飙的是各种投诉与厌恶情绪的激增,根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中国社交电商研究报告》显示:虽然社交仍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但是仍面临供应链、信任度、合规化等问题。

自2016年社交电商大火以来,假货、劣质货问题就一直伴随着每一个社交电商平台,拼多多、小红书、云集等一系列社交电商头部企业也不能幸免。数据显示:61.6%的网民在使用社交电商时候,最看重的是商品质量的保证。

在信任度方面,社交电商是以人为中心的销售模式,其根本核心就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由于快速扩张和低门槛,平台商家不可避免地出现产品质量低劣、售卖假货、服务态度差等问题。

另外,一些本应经过严格审批的广告未进行审核,却能随意发布夸大广告、虚假广告,商家甚至能通过软件捏造好评和成交额,以虚假信息蒙骗消费者。数据显示:39.1%的人认为社交电商商品质量保障差,31.8%的人认为社交电商的过度分享对他人造成了滋扰。

自2017年以来,已有包括云集微店、花生日记、未来集市等在内的多个社交电商平台因涉嫌传销被监管部门处罚。

今年1月,移动互联网数据机构Quest Mobile发布的报告显示,在2018年的电商类APP增速前10名中,社交电商占比就超过了一半。

可以看见,随着公众对于社交电商的争议越来越大,除了政府监管力度更加严格之外,出于平台用户体验考量,微信也于近日修订更新了《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对于“帮我助力”、“帮我砍一刀”,“人人都能领现金/流量”……这些砍价、拼团等病毒式外链或将被“封杀”。

《规范》表明,在微信和微信朋友圈中分享的外链不可违规使用用户头像;不可诱导/误导下载/跳转;不可进行好友助力、加速、砍价、任务收集等违规活动;不可违规拼团等。新增规则将于10月28日正式实施。

表面上是微信对外链的整治,但实际上,这些“不可以”对依赖微信流量的平台来说,尤其对拼多多、花生日记等依靠社交裂变起家的社交电商而言,将是一场必然的“灭顶之灾”。

面对这场“封杀”之灾,社交电商如何摆脱对于社交平台的流量依赖?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㈡ 淘宝第一家三金冠店主年入7亿,做微商竟然上市了,还是马云徒弟,你咋看

说起电商平台的“黑马”,那肯定有拼多多的一席之地,虽然说拼多多一直被诟病货品质量不行,甚至还出现假货的情况,但是丝毫挡不住成为我国首个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电商平台。就在五一劳动节,当大家都在享受假期时,有一家企业在5月3号正式上市,它就是云集。和拼多多一样,云集也是诞生于2015年的社交电商平台,当时,大家对于社交电商这个名词基本上很陌生,就像现在的“新零售”一样,但是云集和拼多多一样,突破重围,在淘宝,天猫,京东等大佬的夹击下存活下来,而云集的老板,任何人都想不到,还是马云的“徒弟”,曾经是个开淘宝店的。

为什么说肖尚略是马云的徒弟?因为肖尚略在2018年的时候正式成为了湖畔大学的学员,而这所湖畔大学是由马云,柳传志,史玉柱等9名企业家一起创办的,而且马云是校长,如果放在古代,马云就是师傅,入学的肖尚略可不就是徒弟了?在每一个学生入学之后,马云会亲自给他戴上校徽,和肖尚略同期的学员都是顶尖的企业家,例如说有滴滴出行总裁柳青,每日优鲜CEO徐正等。


肖尚略目前是云集的最大股东,个人持股46.4%,并且在准备上市之前的融资中,云集也引进了以鼎晖投资为首的多家投资机构,这几家股东也是目前云集最大的几个非自然人股东。

很多人到现在还在疑惑,云集到底是怎么突出重围最后上市的呢?其实小编觉得,最主要的还是和它的模式有关,目前云集已经有了900多万的付费会员,正是这些会员成了云集的核心力量,并且客户粘性非常强,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云集的“铁粉”了,所以这也是目前云集的核心竞争力,是其他的竞争对手所不能比较的。

㈢ 复旦学子「收垃圾」撑起一个IPO:估值250亿


早期无人肯投,现在身后潜伏十余家VC/PE。这门二手生意,可能要比想象中大得多。

没想到,一门不起眼的 二手生意 也能撑起一个IPO。

投资界消息,中国最大的二手消费电子产品交易和服务平台——万物新生集团(爱回收)正式递交IPO招股书,拟于纽交所上市。此前,公司创始人兼CEO陈雪峰曾明确表示,40亿美元到50亿美元的估值将是公司进行IPO的基本线。

作为爱回收掌舵人,陈雪峰是一位出身复旦大学的程序员。一开始,他和复旦师兄创办了以物换物的C2C平台乐易网,但项目最后失败。直至2011年,升级版的乐易网——爱回收正式成立,聚焦电子产品回收。2020年,爱回收升级为万物新生,新品牌下辖2个业务板块—— 二手手机业务及垃圾分类业务 ,如今一年进账超48亿元。

一路走来,爱回收的融资历程堪称艰难。早年VC机构因不认可互联网公司做门店的做法,一度撕毁TS(投资意向书)。直到公司成立3年后,公司的融资才渐渐打开局面。现如今,爱回收经历8轮融资,背后包括五源资本、天图投资、达晨财智、凯辉基金、景林投资、前海母基金、老虎环球基金、国泰君安、京东等知名机构。这门二手生意,可能要比想象中大得多。

毕业复旦,一度创业失败

80程序员靠回收手机奔赴IPO敲钟

爱回收的背后,是 一位来自复旦大学的80后程序员

1980年,陈雪峰出生于湖北黄石人,本科就读于同济大学,之后又在复旦大学计算机系取得硕士学位。2006年,大学毕业后,陈雪峰循规蹈矩在上海做了一段时间技术经理。

直到复旦校友孙文俊的出现。早在复旦读书的期间,陈雪峰就认识了当时在复旦属下企业复旦光华从事研发工作的孙文俊。2008年,一则新闻令陈雪峰印象深刻——“别针换别墅”,一名美国男子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在一年多时间里,用一枚曲别针换来一栋双层别墅一年使用权。

于是,创业的念头在两人脑海里萌发。他们意识到,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如何处理家庭多余物品成为一个问题。因此,陈雪峰选择了一个“二手”方向的创业,搭建一个以物换物的C2C平台乐易网。当时,这个项目获得了复旦大学10万元的创业基金。

兼职做了两年之后,直到2010年孙文俊与陈雪峰才全职投入网站运营。彼时,公司主要员工是复旦大学的一些兼职学生,这部分人毕业之后也基本都留在了这个团队。然而,当乐易网团队扩张到超过10个人的时候,这个项目却做不下去了。

陈雪峰后来反思: “这个项目不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我本人是技术出身,做平台的时候希望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匹配,但后来被证实难度很高;第二是由于我们市场和用户思维不足,项目脱离了基础;第三是平台交易量不足,我们忽视了‘别针换别墅’的案例具有偶然性,而且是断断续续用了一年多时间才完成的,对于平台而言,零散的交易需求无法支撑起有效订单。”

项目失败一度让团队濒临解散,也让团队重新冷静下来思考。关起门来认真复盘,陈雪峰认为二手行业依然存在机遇。“当时想要选一个不热门的、难做的行业,不这样的话竞争者无数,BAT等大玩家虎视眈眈,早就没有你的机会了。”

于是,团队选择转型,将方向瞄准电子产品回收。2011年,爱回收正式在上海诞生。最初爱回收只做线上平台,但由于电子产品需要经过专业检测,纯线上方式容易在商品品质和价格方面产生用户纠纷。

随之而来的负面评价,如“恶意压价”、“程序不透明”也给爱回收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虽然这种“代沟”通过面对面回收的方式可以得到有效解决,但解释成本和运营效率依然无法被优化。

思来想去,陈雪峰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开线下店,而且是在人流密集、租金昂贵的商场。这可着实让所有人吃了一惊,彼时正是O2O概念大热的时候,各种纯线上平台凭借低成本、轻模式、快速扩张的特性吸引着众人目光。

2013年底,爱回收第一家线下门店在质疑声中开业,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如今,爱回收的门店收入占比已超50%,而门店线下交易和广告效应早已覆盖了高成本。

2020年9月,“万物新生”取代“爱回收”作为全新集团品牌,新品牌下辖2个业务板块——二手手机业务及垃圾分类业务。用陈雪峰的话来说,爱回收从一家从专注手机回收的消费互联网公司,一步步转变为供应链能力驱动的产业互联网公司。

创业10年,陈雪峰这个最初的普通程序员,一步步成为一家上千员工公司的CEO,同时即将斩获自己的第一个IPO。

年入48亿,坐拥750家门店

这门苦生意撑起一个IPO

不起眼的二手回收生意,如何撑起一个IPO?

成立之初,爱回收以回收手机起家,只聚焦线上平台。为了提高运营效率,陈雪峰在2013年开始琢磨着转型线下。经过一系列市场勘察,他发现门店模式的成本要比想象中轻,且在商超场景下,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更强烈。显然,这是二手手机回收的最佳场景。

陈雪峰曾简单算过一笔账:一家简易门店的一次性硬件投入为7万元,一个门店每月的运营成本约3万元。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3月末,公司共拥有755家门店,其中733家为爱回收门店。这意味着,光在门店运营上,爱回收一年也需要消耗近3亿元。

拍机堂,可以说是爱回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2017年,爱回收已经靠着二手电子产品实现了盈利,但陈雪峰已经在谋划着下一步——孵化B2B模式的拍机堂业务。这是爱回收全产业链布局的第一步,也是让外界意识到“爱回收不止是手机回收”的重要一步。

2019年6月,爱回收合并了电商圈元老级京东旗下的拍拍,补齐了自身B2C业务的短板,也拿到了京东3C以旧换新的精准流量,最终形成C2B+B2B+B2C的完整闭环。陈雪峰认为,这是一次强强联合的化学反应,也是爱回收的“逆势翻盘”。

坐拥3C产品C2B回收平台“爱回收”、B2B交易平台“拍机堂”,以及B2C零售平台“拍拍”三大业务品牌后,爱回收将触角延伸至海外。事实上早在2017年,爱回收就投资了印度手机回收公司Cashify,随后又出手押注南美最大二手公司Trocafone,并与美国最大手机回收公司ecoATM共建自动运营中心等,由此组成了“AHS DEVICE”的海外板块。

四大业务同时开火,促就了今天的万物新生集团。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3月末的过去12个月,万物新生集团全平台成交的二手商品超过2610万台(不含京东备件库业务),同期全平台GMV总量为228亿元,均位列中国市场第一名。

营收浮出水面——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2.62亿元、39.32亿元和48.58亿元。而且,公司2020年的整体毛利率为25.7%,这个数字已经比一些手机厂商还高。

尽管陈雪峰曾多次强调“不会流血上市”,但盈利却是其近年来直面的难题之一。招股书显示,2018年到2020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2.1亿元、7.0亿元、4.7亿元。换言之,在过去的三年里,万物新生累计亏损了近14亿元。

身后VC/PE云集,估值250亿

他们为何看上二手市场

融资,是陈雪峰十年创业的生死劫之一。

五源资本是陈雪峰团队引入的第一家投资机构。2011年,爱回收顺利获得来自五源资本(原晨兴资本)的200万美元A轮融资。陈雪峰认为,五源资本看中的是二手回收行业的庞大但又空白的市场,其次是对爱回收团队的认可,“毕业名校,曾就职名企,经验丰富”。

但之后的3年,爱回收在融资的路上屡屡碰壁。陈雪峰曾回忆:“当时互联网公司的流量模式如火如荼,一家互联网公司去做门店,那是又脏、又累还很蠢,基本没有人认可”,甚至与投资方已经签订完成的TS(投资意向书)还被撕毁了两次。

数度被投资机构泼冷水,这让当时整个创业团队感到绝望。直到2014年7月,爱回收获得世界银行旗下投资机构IFC和五源资本的800万美元B轮投资。自此之后,爱回收打开了融资局面,在往后的历程里,几乎保持着一年一轮融资的节奏。其中2018年7月老虎环球基金领投、京东跟投的那一轮尤为顺利。“3月启动,6月到账”。

VC们出手背后的逻辑不难理解—— 中国的手机回收率较低 ,有超过半数的手机处于闲置状态;但同时,体系庞杂、标准不一的各级回收商让整个手机回收产业仍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缺少优质的品牌回收商为二手手机提供可靠的一站式回收服务——极不成熟的市场现状和庞大的市场需求,中国3C产品回收市场未来可挖掘潜力十分巨大。

疫情是对万物新生集团的另一冲击。在此期间有媒体报道称,万物新生在内部强推“让薪”制度,即全员“让薪”10%-30%,同时取消员工的五险一金等一系列福利和补贴,且要求员工平均每天必须在公司工作12个小时。一些员工甚至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公司的一系列做法“是倒闭前的节奏”。随后的9月,万物新生在升级品牌的同时,官宣了超1亿美元的E+轮融资,打破了传闻。

现在的万物新生集团汇集了一支庞大的投资人队伍。天眼查APP显示,万物新生集团至少进行了8轮累计超11亿美元融资,身后浮现了包括五源资本、天图投资、景林投资、达晨财智、凯辉基金、前海母基金、老虎环球基金、启承资本、国泰君安、清新资本、京东等十余家VC/PE机构和巨头企业的身影,堪称豪华。

值得注意的是,快手也于2021年加入到了万物新生集团的投资人阵营中。这意味着,在有了京东这一核心倚仗后,爱回收终于牵起快手走向五环外,奔向同样对二手手机数码产品需求旺盛的小镇青年。

IPO前,创始人陈雪峰持有万物新生集团10.9%的股份,而最大股东京东集团持股34.7%;五源资本持股14.0%,为最大VC投资方;此外,天图投资和老虎环球基金则分别持有8.5%和7.3%的股份。

有消息称,爱回收寻求在IPO时获得40—50亿美元的估值。这也符合此前陈雪峰多次强调的“估值到40-50亿美元才会上市”的IPO规划路线图。也就是说,爱回收的最低市值达250亿元人民币。

十年奔跑,经历了创业路上的各种坎坷,危机感一直伴随着万物新生,陈雪峰曾在一次内部动员大会上表示:“作为一个强依附于线下零售行业的互联网企业,每一个人都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而现在,这家公司已经站在了IPO敲钟的大门前。

㈣ 菜鸟驿站免费送货上门;快递“监管风暴”要来

历史虽不会简单的重演

但总押着同样的韵脚

这一周,快递江湖相似的一幕幕重现

再次引发业界唏嘘一片

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本周大事件

看看有哪件大事牵动着你的神经

01

34家互联网公司发布承诺书

自查“二选一”等突出问题

4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网信办、税务总局召开了互联网平台企业行政指导会。会议针对平台经济领域存在的强迫实施“二选一”等突出问题,提出“五个严防”“五个确保”,明确要求各互联网平台企业在一个月内全面自检自查,逐项彻底整改。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集中公布了爱奇艺、网络、贝壳找房、滴滴、当当网、多点、 京东 、快手、美团、每日优鲜、奇虎360、去哪儿网、搜狗、微店、58同城、新浪微博、字节跳动、哔哩哔哩、叮咚买菜、饿了么、国美、盒马鲜生、拼多多、携程、小红书、阅文、苏宁易购、阿里、贝贝网、蘑菇街、网易(严选)、云集、唯品会、腾讯等34家互联网平台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承诺》,请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老鬼点评:互联网领域的“反垄断”之风越吹越烈,与之密切相关的快递业肯定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实际上,这种“影响”已经开始,部分地方邮政管理部门针对“低价倾销”“跨区经营(黄牛)”等现象频频亮剑,相信更大的“风暴”马上就会到来。

02

菜鸟驿站启动免费送货上门

4月15日,菜鸟驿站宣布,联合淘宝推出送货上门服务,首批在北京、上海和杭州三个城市启动。淘宝包裹入站后,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送货上门或到驿站自提,两项服务均不产生任何费用。

据了解,目前在北上杭三城,90%以上的菜鸟驿站站点完成了服务开通,每天有数万名消费者开始使用淘宝包裹送货上门服务。消费者可通过登陆手机淘宝APP,点击查看商品物流详情选择“需要上门”。在派送时效上,于当日15点前选择上门的包裹可当天送达,当日15点后下单的包裹将于次日送达。

老鬼点评:关于菜鸟驿站此举的业务逻辑和落地影响暂且不聊。前几天有老铁的一则留言更有意思和值得探究——

“先不说菜鸟驿站这个以后是否持续补贴,就目前来说,只针对淘宝件的免费上门服务。那么问题来了:比如A顾客,一个淘宝快递,一个拼多多快递,都是中通承运。淘宝的在后台选择了免费送上门,那拼多多的呢?自然在驿站。驿站也是只收到淘宝那个包裹的派送补贴,可是客户的理解就很简单,都是中通快递,一个送一个不送,我要投诉。对应的快递员,一个工单100元罚款,然后再默默的去驿站取回派送。”

对于上述这种极可能存在的普遍情况,你怎么看?

03

宅急送获近10亿元投资

日前,宅急送集团宣布再获近10亿元人民币的B轮投资。本轮由远洋集团旗下远洋资本领投,宁波瀚润、高林资本等共同投资,是宅急送继2018年获得A轮12亿元融资后,再次受到产业资本的持续加码。

本轮融资后,宅急送表示将继续秉持独立第三方的专业服务精神,践行长期、稳健、可持续的经营理念,深耕行业,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共同输出创新的模式与服务,为大品牌商提供基于全网的智慧供应链解决方案和一体化综合物流服务。

老鬼点评:经过前几年的战略调整,当下竞争和拼杀最为激烈的电商小件市场,已经很少看到宅急送,其业务重心和主战场早已从“红海”中抽身,转而全力聚焦生产制造等领域的大品牌商和供应链组织者。这就是为什么A轮的12亿元融资能够支撑宅急送走到现在;这也是为什么B轮的10亿元融资能够助力宅急送走得更快和更远。

04

申通一季度预亏7000万元

4月14日晚,申通快递发布公告,预计一季度净亏损0.7亿元至1亿元,上年同期盈利5836.13万元,同比盈转亏。申通表示,一季度快递市场的变化以及相关投入与支出使得公司业绩承压。

对于亏损的原因,申通快递称,本报告期市场竞争加剧,市场价格继续保持低位运行。为保障春节不打烊期间的快递服务,并响应政府减少人员流动的倡导,公司对春节期间安排保障的员工、网点及快递员进行补贴,使得本期相关项目补贴的支出较大。

此外,为提高全网产能,申通快递加大了资本开支的力度,使得快递吞吐能力持续增长,但今年一季度业务规模不及预期,导致期间公司产能利用率较低,单票固定成本增加较大。

老鬼点评:前有顺丰预亏9-11亿元,现有申通亮起业绩“红灯”。细究之下不难发现,两大巨头在亏损原因的分析上,也没有大的差别。同样的原因下,两种组织经营模式的快递都在亏,让人不免联想——其他几大上市快递,一季度的业绩是不是也堪忧呢?

05

丰巢上线长期租用功能

4月15日,丰巢智能柜宣布上线长期租用功能,用户选用该功能后可享用专属格口,有限期内无限次存取,并赠送丰巢会员权益。

其中,格口有小格口、中格口、大格口三种选择。价格上,小格口与中格口的存放价格均为19.9元/月起步,大格口则29.9元/月。存放时长可选择1~3个月、6个月或12个月,价格随之递增。

老鬼点评:往好的方向说,丰巢的“长租柜”相当于一个面向C端消费者的完全被数字化的私密物流信箱。但更现实的问题却是——这种“数字化信箱”的应用场景究竟有多大呢?理想和现实之间,确实存在一个大大的问号。

06

京喜回应停止快递业务

据相关媒体报道,京东物流旗下加盟制快递品牌京喜快递已经停止快递业务,目前业务团队全部向社区团购转型,已经加盟众邮快递的网点可以免费升级为网格站。知情人士透露,京喜快递预估亏损额在2亿元左右。部分京喜快递加盟商表示还没收到通知,不太知情。

对此,众邮快递相关负责人回应,相关快递业务运营平稳,快递网点发货及配送正常。

老鬼点评:京东物流上市在即,京喜快递即便经营的不理想,为了大局,也断不会冒然停运。循着这个逻辑线条,决定京喜快递命运最终归属的时间点,应该是在下半年。

07

百世泰国启动全球航空小包业务

继泰国3月批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后,百世集团于4月14日宣布启动泰国至全球34国航空小包寄递业务,一站式运营泰中、泰马、泰新、泰欧美等线路。

百世以泰国为中心的全球航空小包业务,涉及中、美、英、德、澳、俄、日、南非等34国,其中泰中、泰马线除航空小包外还提供陆路跨境小包服务。这是百世自2019年在泰启动覆盖全境的快递业务、上线泰中跨境寄递业务以来,再次抓紧历史机遇,向外输出中国物流方案的新探索。

老鬼点评:百世真的很不容易。在资本市场的杀伐中,能够“讲故事”的业务板块,唯有国际;在与对手对抗的突围中,当下最好的切入口,也唯有国际。国际业务的种种利好能否快速传导至国内业务?值得期待。

08

中通冷链加速布局,新成立4家关联公司

天眼查信息显示,日前中通云冷网络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对外投资新增2家公司,分别为山东云冷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河南蓝网物流有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4月初,该公司还对外投资成立了广东云冷物流有限公司、湖北蓝网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这就意味着,仅是4月份,中通云冷网络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共成立4家相关公司。

老鬼点评:一方面是组织体系的快速搭建,另一方面区域层面的招商加盟也在同步推进。“双管齐下”的中通蓝网,版图越来越清晰,打法也越来越聚焦了。

09

王卫表态不碰商流,顺丰不做社区团购

顺丰一季度预报将亏损超9亿元的消息后,引发资本市场关注。随后召开的股东大会上,王卫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达了他的歉意。王卫坦诚,“顺丰二季度肯定不会再亏,但全年利润还不能回到去年同期水平。”

此外,对于社区团购业务,王卫表示,公司的愿景是成为独立第三方行业解决方案的数据科技服务公司,而对社区团购来讲是需要商流的,我们坚决不碰商流,因为我们是独立的第三方。前段时间有人说顺丰做社区团购,这个是不对的,我们坚决不碰商流。如果公司没有商流,自己做社区电商是做不了的,如果有电商平台一起做公司可以给予供应链支持。

老鬼点评:“不碰商流”是基于顺丰的主业和基因做出的选择,也是前几年持续“交学费”后得来的经验与教训。虽然“不碰商流”,但顺丰却是当下任何一个“商流平台”都离不开的伙伴。能够持续做到“不可取代”,本身就是巨大的成功。

10

国家邮政局:纠治部分区域存在的不正当竞争、损害基层员工合法权益问题

4月15日,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主持召开2021年第六次局长办公会。马军胜强调,必须全面准确认识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风险挑战,充分认识到全球疫情和外部发展环境复杂严峻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清醒认识邮政快递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保持清醒头脑,合理调节好市场预期,深入分析市场竞争格局变化,切实维护基层员工合法权益,处理好消费者服务诉求。要立足当前,放眼未来,精准施策,攻坚克难,以高效能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慎终如始,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精准调控,确保行业在合理区间稳定运行;靶向用力,纠治部分区域存在的不正当竞争、损害基层员工合法权益问题;全力推动,扎实推进“两进一出”工程、快递包装绿色转型、行业安全监管等重点工作;着眼未来,加强基础性、前瞻性、关联性问题研究;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老鬼点评:参考今天的第一条,互联网平台端的监管持续强化之后,快递端的“整治风暴”马上就要来了。

以上就是这一周的快递大事件

喜欢这期栏目

别忘了关注走一波哦

我们下周再见!

㈤ 云集微店是骗人的吗是传销吗

云集微店涉网络传销已被处罚,请慎重对待。

2017年8月22日,浙江省工商局网站公布2017浙江“红盾网剑”专项执法行动十大典型案例,其中包括对“云集微店”APP不正当竞争的处罚结果。云集微店以“交入门费”、“拉人头”和“团队计酬”的行为开展网络传销,被市场监管部门罚款958.4万元。

经调查,浙江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移动购物平台—“云集微店”APP于2015年2月12日开始上线试运营,从2015年3月26日开始,当事人设定网络微店运作模式为:每人缴纳一年365元的平台服务年费,可以成为“云集微店”的店主,但实际上并不开店。成为所谓的“店主”后,可以邀请其他人员加入成为新店主。

根据当事人制定了晋级制度,一名店主直接发展30名新店主和间接发展130名新店主加入,方可成为导师;导师团队招募店主人数达到1000名,可向公司申请成为合伙人或者育成合伙人,使相互之间形成上下线的关系。

(5)云集融资扩展阅读

传销特征识别:

首先,天上不会掉馅饼,当把事业或者回报描述得天花乱坠的时候就应该警惕,高回报必然有高风险。

其次,无论传销的形式如何变化发展,其实质仍是以购买份额作为缴纳入门费,发展下线人员、拉人头组成层级,以下线人员“业绩”作为获利依据。

因此,识别传销,需要看三个特征:

1、入门费

是否需要认购商品或交纳费用取得加入资格或发展他人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

2、拉人头

是否需要发展他人成为自己的下线,并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给付报酬,牟取非法利益;

3、计酬方式

是否以直接或间接发展人员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报酬,牟取非法利益。

如果符合以上特征,就可能涉嫌传销。

㈥ 53岁江西老表卖水果,即将坐拥一家上市公司

坐拥4600家门店,百果园余惠勇成为名副其实的水果大王。如今,这家企业开始奔赴IPO。


作者 I 赵明溪 周佳丽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生鲜公司上市潮来了。


投资界获悉,百果园已敲定将于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证监会网站文件显示,百果园已经与民生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目前正处于第一期的辅导工作中。随后投资界向百果园求证,对方表示“以公开信息为准”。


成立于2001年末,百果园开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业态,如今坐拥超4600家门店。而在它背后的正是一位53岁的江西德兴人——“水果大王”余惠勇。生于1968年,从江西农业大学后放弃了“铁饭碗”,余惠勇揣着20万元的启动资金南下深圳创业,在经历了多轮次的失败与再出发,渐渐成为中国水果业的传奇人物。


走过20年历程,百果园累计完成至少8轮融资,集结了一支豪华的投资队伍,背后浮现天图投资、中金资本、深创投、中植资本、基石资本、源码资本、越秀产业基金等超20家VC/PE机构的身影。


开年以来,生鲜玩家们寻求上市的消息纷至沓来——不到5天,就有6家生鲜企业奔赴IPO。2021年,一波浩浩荡荡的生鲜上市潮拉开帷幕。


53岁水果大王

创业20年,坐拥4600家门店


余惠勇,是百果园的灵魂人物。


1968年,余惠勇出生在江西德兴。1991年从江西农业大学毕业后,他本可以在江西农科院安稳做他擅长的食用菌研究,但改革开放的浪潮激荡,余惠勇决定南下深圳创业。前后经历了投资股票失利和运输创业失败,都 没有阻挡余惠勇去体制外闯荡的决心。


1995年,余惠勇带着仅剩的400块钱再次来到深圳,应聘成为了一个净菜销售员。没想到,余惠勇这一次选对了行当,一年内便升职成为销售经理,第二年进入深圳市爱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负责公司绿色食品的销售工作。


彼时,深圳水果市场上售卖的都是价格高昂的进口红富士,余惠勇便亲自跑到山东进货,把物美价廉的国产红富士卖到了深圳。为了吸引顾客,余惠勇承诺送货上门,并在市内设立了27个直销点。这样的销售模式大获成功,爱地公司在2001年实现了近亿元的销售额, 余惠勇自己也成为了深圳水果业内有名的“销售大王”。


企业内部创业的成功经历让余惠勇又萌生了创业的想法:他一直思考着,能不能既搞零售,又将批发与零售相结合,进而用连锁经营的方式扩大规模。 把水果做成像麦当劳、肯德基那样的国际品牌呢?


怀揣着这样的理想,余惠勇在2001年末成立了深圳市百果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创业之初,余惠勇的内心有些忐忑,当时国内外都还没有一家水果连锁品牌,他也担心:“这里面一定会有很多坑,毕竟别人都没做出来,凭什么你就能做出来呢?”。


2002年初,第一家百果园门店开业,首月销售额高达41万元,生意火爆。为了扩大经营规模,余惠勇引入了加盟制度。门店数量迅速增加,到2008年,百果园已经拥有了100多家门店。


然而,这个时候问题集中爆发——松散的加盟连锁模式,成了百果园需要迈过的第一个坑。那一年,百果园的一家加盟门店以次充好,把国产香蕉当成菲律宾香蕉卖给了顾客,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由于百果园缺乏管理加盟商的经验,类似的事情时有发生,百果园的品牌形象大受影响。


余惠勇开始反思:连锁模式的基本诉求是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而水果是极难标准化的产品; 水果行业缺乏有服务意识,又懂管理的人才。 百果园想要走下去,必须解决这两个难题。


他决定改变现状。余惠勇当即叫停了加盟模式,并用三年时间,咬牙回购了所有加盟商的股份。收回来的门店,他决定让员工去做,从头开始培养人才,并推出了新的合作加盟模式:加盟商持有门店20% 40%的股份,百果园持有60% 80%的股份。直到2017年百果园开出了2000多家门店,所有的加盟商都是自己的员工。


20年来,百果园硬生生地开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业态, 坐拥超4600家门店,一体化会员数突破7000万,线上线下全渠道服务人次超2亿, 成为全球最大的水果连锁品牌。据德勤《中国创投市场发展报告》,2019年百果园销售规模高达120亿元。


经历8轮融资,云集超20家VC/PE

他们为何投了百果园?


百果园背后,不得不提潜伏着的 一支豪华投资队伍


一路走来,百果园经历了至少8轮融资,天图投资、中金资本、深创投、中植资本、源码资本、越秀产业基金等20余家VC/PE机构出手。其中,天图投资是百果园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也是对百果园影响最大的投资人。


2015年9月,天图投资领投了百果园的4亿元A轮融资,投资金额3.5亿元。这轮融资创下了生鲜行业的融资纪录。作为投资人,天图投资合伙人冯卫东的目标非常明确:帮助百果园走向全国,迅速占领市场;帮助百果园在3 5年内上市。


当时,百果园靠着合作加盟的方式在下线默默耕耘了12年,门店开到了1000家,陷入了增长瓶颈。团队缺乏互联网基因,上线的电商业务迟迟不见起色。但在天图投资合伙人冯卫东看来,建设了成熟供应链和品控体系的百果园,已经完成了验证商业模式的试错期,正处于向战略扩张期转变的拐点。“这个阶段钱能发挥很大作用,是最适合融资的。”


天图投资果断出手,百果园加速了占领市场的脚步。融资完成仅两个月,天图投资便促成了百果园对旗下另一被投项目果多美的收购。2016年4月,百果园又收购南京鲜时代,获得了南京的20家门店。同年11月,百果园收购长沙水果连锁品牌绿叶。次年6月,百果园再次出手,收购了重庆水果超市龙头品牌超奇。自此之后,百果园从20亿元营收的企业一跃成为销售规模超百亿的巨头。


2018年1月,百果园完成了其创立以来一笔重磅融资——获得来自深创投、源码资本、基石资本、越秀产业基金等超5家创投机构联合投资的15亿元B轮融资,彼时投前估值达到85亿元。


投资界从B轮投资方了解到当时的投资逻辑:对比其他零售业态,社区水果生鲜呈现出消费频次高、用户优质稳定且客单价高的特征;像百果园2017年的交易次数已达近2亿次。从整个水果生鲜市场来看,水果零售行业平均每年产生的销售额为7000亿, 百果园如今市场占有率仅为1%,依托其绝对的龙头地位,至少还有5-10倍的增长空间


不过外界对百果园的未来发展依然存有疑虑。在业内看来,与时下火热的生鲜电商相比,百果园的核心产品仅以水果为主,比较单一,存在盈利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 借着社区团购的东风,百果园也开始做起卖菜的生意 ——2020年11月上线 熊猫大鲜 。“我认为只要持之以恒,百果园在万亿的水果市场获得千亿,一定能够实现,但是今天非要把一个几万亿市场推到我的面前,我要当仁不让。”余惠勇曾表态。


不到5天,6家企业传出上市消息

现在,生鲜电商扎堆IPO


生鲜赛道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


“风投女王”徐新曾说过:“ 电商的最后堡垒是生鲜,得生鲜者得天下。 ”商业模式愈发成熟,启动IPO时机已到。开年以来,生鲜玩家们寻求上市的消息纷至沓来——不到5天,就有6家生鲜企业奔赴IPO。


2月18日,叮咚买菜被传最快年内赴美上市,至少募资3亿美元;同日,有消息称,物美旗下多点新鲜今年下半年赴美上市。紧接着,每日优鲜又被曝出已经秘密启动IPO。随后,美菜网传来筹备IPO的声音,只是CFO王灿的离职,引发美菜网上市受阻的猜测;25日,钱大妈也发声开始谋求上市。


为何生鲜企业选在此时扎堆IPO?有分析称,目前宅经济正处于爆发阶段,因此当下时点也是生鲜电商们能够取得较高IPO估值的一个比较好的时点。


一边是生鲜电商企业扎堆IPO,另一边社区团购继续异军突出——2月18日,据《晚点LatePost》报道,兴盛优选将完成30亿美元投资,红杉资本领投,腾讯、方源资本、淡马锡、KKR、DCP、春华资本、恒大等跟投。


如若属实,这将是兴盛优选在过去 12 个月内完成的第四笔融资,总计共达46亿美元。有知情人士称,兴盛优选本轮融资完成后估值至少达80亿美元。而半年前,兴盛优选的估值才不过40亿美元。


经历了过去一年疫情的洗礼,生鲜赛道又焕发了新活力,各路玩家高歌猛进,堪称2020年最火热的风口。 生鲜为何突然这么火? 有分析人士指出,疫情改变了消费者的采购方式,生鲜电商商业模式逐渐成熟,未来一段时间,多业态共存仍是生鲜电商行业的持续局面。只是,生鲜注定一门苦差事,也需要持续投入资金。


也正是因为烧钱,一些曾经叱咤创投圈的生鲜企业渐渐倒下,冰火两重天——2020年10月,中国第一家生鲜电商“易果生鲜”进入破产重组,昔日明星创业公司如今负债23亿并开始遣散员工,15年打拼融资得来的60亿元打了水漂。


“别低估生鲜的烧钱速度” 成为生鲜圈子中很多从业者的口头禅。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有4000多家生鲜电商,仅4%盈亏平衡,亏损占到88%,有7%是巨额亏损,而最终盈利的仅有1%,惨淡可想而知。


如今,一波浩浩荡荡的生鲜上市潮正席卷而来,“中国生鲜电商第一股”将花落谁家,拭目以待。

㈦ 麦子资产被立案侦查怎么回事,麦子金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你怎么看

“自作孽,不可活。”熬了这么久才被立案侦查,麦子金服已经算是够幸运的了。 当然在这中间他们演过不少的戏,做过不少自救的措施,但是前面做过的违规事情,做过的那些犯罪的事情,后面改正了,就可以无视啊?

举个跨界的案例一讲大家就明白了。江西九江的女杀手劳荣枝,其实作恶的时间只有1996年到1999年,她犯了严重的杀人罪行。在之后的20年,她没有做任何坏事,也是积极生活,同其他人相处甚好,也没有害过任何人。但是她难道不为当年做下的坏事,最终负起责任吗?难道她因为后面没有作恶就可以免于处罚吗?后面的改过自新和自我救赎,并不能让她逃脱法律的制裁。德先生相信她最终会被判处死刑,去偿还那些冤魂的罪孽。

麦子金服也是如此,甚至比他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在 之前做所谓网贷理财平台时,自融的事情干的少了?欺骗投资人的事情干的少了?违规放贷的事情干的少了?高利贷的事情干的少了?他们如果不出事,将来还能平安着陆或者拿到所谓国家金融牌照,那才叫滑天下之大稽!

投资人也是可怜,当然也有很多可恨之处,需要进行自我反省。 看看麦子金服的理财平台网站展示就知道了,理财收益可以高达10%以上。这怎么可能会实现呢?即使能实现,那也是冒着高风险才能得到。投资人不可能出现无风险的10%高收益,这严重违背了金融投资的逻辑。所有此类高息理财平台,如果还号称自己无风险的话,那可以都称之为诈骗平台,非法集资平台。

麦子金服本来应该只做网贷撮合,但其实他变成了自融,变成了自己去投资,自己去放贷。 他去收购所谓小贷公司的资本金从哪里来?那还不是投资人自己的钱吗?他去开展那些“麦子借款”、“白领贷”、“麦芽分期”,都是自己的关联公司在放款,严重违反违背了网贷撮合的经营本质。而且放款全部是高息放款,涉嫌高利贷,同时也涉嫌暴力催收。可以这么给麦子金服下个定义,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非法集资平台,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高利贷放款平台,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违法无牌照金融公司

其实麦子金服早应该被查处了,但是他在这两年不断的弄出所谓借壳上市的骗局,弄出来所谓增资扩股的国资控股骗局,弄出所谓良性兑付的欺骗投资人骗局。 用这样骗局来迷惑监管部门,迷惑投资人,迷惑借款人,来延长其不法行为的时间,试图挽救自己的命运。最终一切都会回原形的,现在被查处也是走到了穷途末路的局面了。

总结一下,此次给很多投资人也又一次敲响警钟。警钟长鸣了N多次,我们这些单纯的投资人也该警醒了吧。德先生反复告诫,在网贷平台没有备案成功之前,不要去参与任何此类投资。多去专栏《理财棒棒堂》学习德先生的理论和看法。

麦子金服一家网贷公司,有资产端和资金端,资金端主要有诺诺镑客和财神爷爷,资产端主要有大房东、白领金库等。诺诺磅客在业内公认的一家比较神秘的公司,业内人士认为幕后的控制人不是麦子金福的CEO黄大荣,是另有其人。

麦子金服很注重品牌。品牌做的都比较出色,比如引入陆金所、阿里巴巴相关的高层。打造明星高管的这样一个品牌,麦子金服创立初期,确实这方面做的比较出色,但是后来一系列操作让人看不懂。一众高管众频繁辞职,诺诺磅客的CEO,爱子金服COO,财神爷爷的CEO等。频繁的高管辞职不外乎两个原因,第1个运营出了问题,第2个和创始人的观念不一样,个人认为这两点都有。麦子金服还有一些操作让人看不懂。

比如说入股一家小贷公司,想曲线在阿斯达克上市,但是后来跟小贷公司闹翻。

今年引入了CEO和COO,竟然试用期没有通过,与其说COO和CEO试用期没有通过,既有可能是CEO和COO发现了麦子金付的资产的或者运营合规有问题主动辞职。

麦子金服被查是早晚的事情,资金端存在资金池以及自融,以财神爷爷为例,财神爷爷是活期理财产品,而资产端的借款期限是长期的,比如存在资金错配,这是监管明令禁止的,再说自融,有了资金池和资金错配,必然导致有自融的空间,虽然麦子金服上了银行存管,资金既有可能投降关联资产方。

综上所述:麦子金服因资金错配、资金池以及自融,被警方审查,麦子金服的问题早有迹象,能撑到今天出乎意料。

在P2P备案整改的曙光即将到来之前,上海麦子金服又因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15名高管被控,包括80后美女创始人黄大容在内。

据报道,80后美女CEO黄大容曾经创立过47家公司,并担任10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还曾经获得“2015(年度)互联网金融最具影响力人物TOP10”,2014年10月13日,黄大容还在上海 财经 大学做了“10人团队180天如何从零到亿”演讲。

但事实总是这样不可预料,麦子金服被立案侦查的消息对很多出借人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至今年8月份,麦子金服在贷余额24.38亿,出借人接近3万人,人均剩余出借金额8万余元。 据央视新闻报道,有人在投金额超过200万,最近几个月还投入了150万元以上,这种为了高收益不顾风险投资方式真的很危险。

麦子金服成立于2015年3月,其前身是P2P平台诺诺镑客,最早成立于2009年,很多早期投资人应该听说过这个名字,存续了10年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现在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立案征查,可见金融市场环境多么复杂。

现在在运营的P2P仍然有400余家,估计麦子金服可能也不是最后一个被立案侦查的平台,所以投资者一定要擦亮眼睛,在金融市场环境复杂的形势下,只能自己保护自己,等到平台被立案调查之后,你的自有资金就不自由了。

自从去年大量P2P爆雷之后,投资者就应该逐步减少投资甚至全部退出,除非你对这个平台非常了解,确信其资产合法,运营合规,即便如此,也不应不全部身家投资到如此高风险的领域,在一个平台投资100万以上,显然是太冒风险了。

麦子金服问题已经出现了,黄大容曾宣称平台没有资金池,也不存在自融的问题,至于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如何解释,只能等待侦查结果和司法判决。对投资者来说,只有配和公安机关,做好相关资产登记工作,争取早日做好破产清算工作,尽量减少投资损失。

麦子资产在11月24日被上海公安查封,从官方的报道来看,麦子成立于09年,从事网贷业务,业务覆盖全国34个省行政区,累积注册用户超过1200万,累积撮合超过710亿,帮助客户赚取到10亿以上的收入。还过得海通旗下的“海通创新”的战略投资。对比来看,麦子,乃至于平安的“陆金所”,无不大名鼎鼎,一时风头无两,为何如今纷纷涉及“非法集资”?纷纷被“关闭平台”。

应该说,14-15年的“互联网+”战略提出后,p2p是一个最大的风口,所谓“互金”,“金控”和网络借贷风靡全国,从深圳来看,以前遍地的山寨手机公司纷纷被“互金”公司即所谓的p2p网贷公司所取代。凡是高端的CBD区,几乎没有没网贷平台的。而且是“云集”。

从网贷出事的首个全国大案来看,非“e租宝”莫属,

15年12月,e租宝涉嫌非法集资,16年1月,警方公布e租宝涉案金额达到500亿。而e租宝事件,引发了管理层对类似网贷业务危害性的警惕,真正的火山爆发口在14-15年的牛市和配资风口的出现,引发了一轮巨大的“金融海啸”?

而随着更多的网贷公司暴雷,一度“跑路”成为众多在网贷平台投资的投资者的巨大担忧,最可笑的时,上海shi还一度进行“行业自律”,行业联盟出具了一份呼吁“大家都不跑路”。

事实上,无论是麦子资产,还是最早出事的e租宝,还是目前各个省都开始大力关停网贷平台,从现实来看,网贷平台必然要涉及“非法集资”和“高利贷”,只不过,“非法集资”和“高利贷”被以“洗白”和“合法化”的名义出现。道理非常简单,凡是可以吸收投资(存款)的,凡是可以放贷的,只要是“非银行体系”,必然存在巨大的监管漏洞:

第一,资本金监管。

第二,法定准备金监管。

第三资金投向明细监管。

第四,资金池监管。

第五,利率监管。

这些监管漏洞必然要助长洗钱犯罪,助赌博犯罪,助长违法配资,和高利贷,道理非常简单,只要你在银行贷不到钱,基本上属于“无资产抵押”,“无流水”,缺乏“纳税证明”才不符合银行的贷款条件,而不符合银行的贷款条件的贷款,本身就具备“不可控风险”,“无偿还能力”以及资金投向的不合法。也就是说,凡是网贷平台借款的,基本上没有还款能力,凡是投资给网贷平台的都是希望获得“高利贷收益”,那么,实体经济中,有多少这样的投资机会?可以确保网贷资金募集和资金投向?在没有“监管”的环境下,必然是乱相重重。

因此,只能说,p2p也好,互金也好,网贷也好,野蛮生长的代价,目前正在逐步暴露,最终要彻底暴露干净,最终要被完全和全部取缔——就连陆金所这样规模的公司尚且暴露出上百亿的坏账,其他公司比之平安作为靠山的陆金所,如何?

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概念,第一麦子金服到底是什么?第二,麦子金服为何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一·、麦子金服是P2P

麦子金服本身是P2P平台,2016年8月四部委联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后,P2P才正式被定位为信息中介。而信息中介则是利用市场的不对称,依靠提供信息来获取居间盈利的机构。信息中介的盈利方式比较简单,只做撮合服务,提供风险评估、信息公开等附加业务。

合规的P2P平台上,平台撮合成功后出借人和借款人形成对应的债权关系,平台用户的出借资金直接由资金存管银行从出借人账户划拨到相应借款人账户。用户资金与平台资金完全隔离,平台是作为居间方为出借人和借款人提供撮合服务,并从中收取一定的服务费,自身没有参与交易。

这才是P2P因该有的定位和模式,也就是说,如果麦子金服按照这个定位走撮合道路,算是合规经营,即便有逾期也不会走向违法的道路。

二、麦子金服为何会涉嫌非法吸收存款罪

但是,如果平台违背了上述原则,自己做资金池,平台资金与客户资金不能隔离,并且以虚假融资来套取客户资金,那就不是P2P了。

中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所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准确理解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关键在于首先要坚持该罪的行为主体的不特定性和危害金融秩序的具体性的统一。

以下行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二)未经依法批准,以任何名义向 社会 不特定对象进行的非法集资;(三)非法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票据贴现、资金拆借、信托投资、金融租赁、融资担保、外汇买卖;(四)中国人民银行认定的其他非法金融业务活动。

麦子金服被查出,很可能是因为几个作法,走到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道路上:

1、企业资金和客户资金没有隔离,甚至挪用了客户资金,做了资金池,

2、企业很可能存在自融的情况,也就是利用关联企业设计成融资标的融资,

3、假标融资,为了实现资金循环,很可能包装一些虚假投资标的,骗取投资人的资金,拆东墙补西墙,形成体内循环。

所以,不是所有的平台出现了逾期坏账都会被立案,只要没有触碰法律红线,即便有逾期坏账,也都是可以在监管部门协助下进行追索的。麦子金服走到今天,还是没有守住监管的政策底线。

现在玩p2p真的得小心了,你想人家利息,人家想你本金

㈧ 又一跨境社交电商新秀冒头 它要做美版拼多多

【亿邦动力讯】数月前,新兴跨境社交电商平台“西拼”获得500万美元融资的消息,再次引发了出海人对于社交电商模式的畅想。

拿到这样一笔融资,西拼创始人Ed坦言,这是团队的幸运。在创立西拼前,Ed与其硅谷合伙人主要从事跨境电商、零售商业的兼并与收购工作,团队核心人员则主要是来自亚马逊和eBay的资深员工。以往的从业经历让Ed相信,在美国,社交电商市场有很多机会存在。

“尽管亚马逊的体量已经足够大,但它在美国零售业中只占很小的份额。当下,大量线下实体店快速转型线上,美国市场整体消费水准降低以后,这个市场展现出来的机会,是有很大的空间让大家去填补的。这是 历史 性的机遇,我相信会有很多公司在这个趋势中得益。”他谈道。

“创新平台”的诞生

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Ed就和自己的硅谷合伙人一起谋划西拼平台,其主要看到两个现象:

一是从前些年开始,整个北美市场出现了明显的消费降级现象,主要表现为支撑美国内需消费中坚力量的中产阶级在逐渐“消失”,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和人数都在下降,包括服务于该群体的一些商业机构和商业形式也在慢慢转型;

二是美国市场缺乏创新的电商模式出现。

在这种情况之下,Ed认为,尽管中美贸易关系并不稳定,但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供应链国家,如果能做一个直接面向中低端消费者的平台,那将是一个万亿级规模的大市场。于是,西拼在这样的“使命”之下逐渐成型。

在打造西拼的过程,Ed发现,平台的电商模式可以进行创新,比如:

一、在售卖形式上,原来一些大体量公司所做的创新主要集中在营销和新品层面,对于售卖形式和供应链等方面却没有创新,美国零售90%的交易仍是非电商形式,所以这里存在很多可以挤压的空间;

二、在支付结算层面上,由于国际贸易结算模式都不太适合跨境电商消费者和商家间的小额支付交易,因此,很多中国供应商直接向欧美消费者售卖产品会遇到包括法务、税务等在内的诸多瓶颈和障碍。

此外,从金融和付款方面来看,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的支付“摩擦”很大、中间费率高,二者间的交易极其不方便。

“跨境贸易形式需要从B2B逐渐向B2b2c,或者直接转向2C。”Ed谈道,因此,自己所要做的平台从商品供应链到资金流的创新都很必要。西拼的推出就主要解决这两个问题:

一来在金融方面帮助供应链商家解决境外收款、当地合规税收和回款问题,同时提高供应商的资金利用率;二来从中国较为成功的社交模式和新的基于5G产生的新媒体形式做会化的电商服务创新。

“我们希望通过进一步提升供应链效率,同时采用一种较为新型的方式对社交模式进行创新,那么,平台基于社交电商加上对资金、供应链的深入整合,就可以在供应链和商品流方面创造一个增量市场。”Ed谈道。

基于此方向,西拼在今年6月份拿到了Pre-A轮500万美金融资,并计划在今年年底完成A轮融资。

商流+资金流的创新

“让消费者有更大的话语权,让生产厂商有更快的回款周期,并快速生产出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这是西拼想做的美国市场的跨境社交电商平台。在Ed看来,传统外贸要经历多环节交易,一个10元人民币的产品即便卖到20美金,商家依旧不赚钱。所以,西拼要做的就是在资金流和商品流两方面进行创新:

在资金流方面,对于跨境商家而言,普遍面临三个痛点:一来是回款流转速度慢;二来是回款比例低,即由于商家的客户成本、退换货成本,以及与平台间的服务费等各方成本损耗较大所致;三是很多平台无法提供资金融通服务。

针对这三个痛点,Ed表示,西拼根据人工智能算法对商家的运营、商品性质、售卖结构、退换货比例,以及回款速度等进行了深入学习,可以利用大数据结果给卖家提供资金融通,即实时的资金流贴现业务,来增加卖家资金流转次数,提升卖家利润率。

此外,对于跨境商家面临中间费率高的问题,比如,如果消费者用信用卡付账,商家可能就会损失3%的收益,而如果卖家要用虚拟账号收款时,也又要额外收费。“实际上最后商家是最悲催的,是为服务商做流水的。”Ed表示,对于商家的此种问题,西拼也进行了模式创新。

据介绍,目前西拼联合了一些区块链公司在研发一个主要用于保密交易的联盟模式平台,来帮助商家降低金融摩擦,甚至可以将收款费率降至为零。且西拼用区块链的方式也可以帮商家做出口收汇核销等,降低合规成本以及控制收费风险。

在Ed看来,对于商家资金流的控制,电商平台还有很多“文章”可做,跨境电商行业采用基于区块链,尤其是保密交易的联盟链技术,能从很大程度上提高平台和商家二者的效率。

所以,比亚马逊等平台回款速度更快、为商家提供供应链的融资便利,同时采用基于区块链的平台解决跨境小额支付问题,这几点在Ed看来都是西拼的优势。他认为,与亚马逊等平台相比,西拼可以帮助商家省掉75%以上的财务费用。

拼团+分销加价的玩法

对于平台的销售模式,西拼采用了类似拼多多的团购模式与加价的二级分销模式玩法。

在二级分销模式下,西拼主要与网红和一些有 社会 影响力的人合作,同时也采用类似于滴滴招募业余司机的模式定向招募分销人员,这包含一些因疫情从线下转向线上的销售从业者,使其利用平台工具快速将产品二次分销给自己影响的人群。

在分销者的选择上,西拼并没有向所有消费者开放权限。Ed认为,一旦分销口开放太大,对于平台分销业务的开展并不一定会有帮助,而选择借助社媒推广和与较大的KOL合作,也能很快达到消费者普及的效果。所以,西拼借助这些分销者的力量,主要在Facebook、Instagram以及TikTok等渠道进行营销,也允许网红带动有分销能力的粉丝进行推广。

据介绍,目前,西拼的分销群体约有3000人。对于一些粉丝量较大的KOL,西拼也配备了专门的客户经理对接。在分销时,平台系统会显示几种加价模式,分销者只需输入一个百分比或数值,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加价金额、税金等,且分销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加价,没有上下限,而加价部分就是分销者的盈利所得。

之所以采取这种分销模式,Ed表示,基于早期对于分销模式测试所进行的用户调查后发现,国内如云集这种店主采用统一售价拿返点的二级分销模式在北美并不新鲜,同时也不适合西拼和北美市场的特点,所以最终选择了加价模式。

“这是一个自由的交易市场,并不是大KOL就可以无限加价或者卖得更好,即便微型网红在自己的群体里也有影响力和话语权,KOL分销产品的多与否还要看分销者的决策能力、社媒的传播能力等。”Ed谈道。所以,除了网红外,在当前的扩张期间,西拼对于小b分销者放宽了筛选标准,只需他们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有一定粉丝量和影响力、会粉丝互动即可,物流和现金流则由平台帮忙把控。

如今,美国市场上也有一些与西拼商业模式大同小异的社交电商平台,在Ed看来,行业竞争最终还是要回归商品流、信息流以及物流,所以西拼不一定要靠独特差异化的商业模式才能击败竞争者。

“能不能让更多消费者在别的平台上评论我们的商品,并且消费者想在某个平台上购买商品时我们都能给他提供,这就是西拼下一步要规划的事情。”Ed谈道。

他表示,接下来,西拼将会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网红网络,更多地与Facebook、Instagram以及TikTok等社交媒体做深度整合,包括在市场营销以及技术层面使这些社媒成为西拼所打造的新型开放式社交电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美版拼多多

对于外界将西拼这个社交电商新秀比作“美版拼多多”的看法,Ed也表示,如果非要找到一个对标平台来看西拼的发展目标,西拼很乐意成为美版拼多多。

Ed认为,以亚马逊和沃尔玛的电商体量来看,仅仅占整个北美市场的10%左右,所以美国电商市场的巨大空间也具备孕育出1~2家从绝对体量上超过拼多多的万亿规模的跨境电商平台。

对用户的反馈和需求的反应速度高于传统B2C电商,这是市场对于社交电商平台所提出的更高需求,这也就意味着社交电商平台出新品的效率和爆品命中率应该更高,即反向到供应链端的速度更快。说到底,社交电商平台最大的核心仍是供应链问题。

他谈道,如今正是跨境电商发展的好时机,如果下一步西拼对供应链做好把控,有信心在未来成为“美版拼多多”。所以,目前西拼的方式是成立AI团队,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研究中国的供应链体系。

据介绍,为了打造爆款,西拼直接通过美国本地渠道触及消费者端。为了打开美国高收入、消费力强的华人市场,西拼与美国年访问量超10亿人次的华人社交电商资讯平台Dealmoon合作,针对年薪20万美元以上的华人家庭开发产品。此外,针对学生市场,西拼与美国名校伯克利的学生创业者合作,通过他们的学生通讯社交平台发展联合选品和促销活动,开发美国大学生群体所需的产品。

“我们希望在把控产品上,帮助消费者做决策,而不是商家随便交钱就允许入驻。”Ed谈道,西拼在对于供应商的筛选上,会根据产品品类而定,不会采取统一的门槛,但品牌工厂会有优先级,而且平台自起步初期起就致力于联合中国知名品牌发展出口业务。

据介绍,西拼是pop平台模式,在供货关系上,一种是适用于工厂的代运营模式,一种是供具备服务能力的商家(贸易商以及集成商)入驻模式。当前,西拼将供应商控制在了1000家左右。

对于具备前端运营能力的供应商,西拼更注重的是对于上游产能的把控和设计能力,平台以此来看与其合作是否能拿到好的产品价格,以及这两者能否为终端用户提供较好的符合平台标准的服务能力,所以平台会对这些供应商进行货品适销通路以及服务标准方面的严格考核。

Ed告诉亿邦动力,由于平台尚处于早期起步阶段,目前西拼月均订单量不算很高,月GMV约为400万美金左右,但他希望,到今年年底平台的月GMV能突破1000万美金,近三个月的复购率达到百分之三四十。

㈨ 医疗AI第一股鹰瞳科技的目前有几轮融资

鹰瞳科技(02251.HK),作为中国首批提供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识别的早期检测、辅助诊断与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的公司之一。自诞生以来,共获得了7轮融资,背后云集了众多明星机构,包括搜狗、复星锐正、平安创投、九合创投、智朗创投、开研投资、中航信托、海银资本、中青实业集团、升和资产、富汇创投、三生国健、北京中翔运达、礼来亚洲基金、清池资本、奥博资本等。。网络也查得到的

阅读全文

与云集融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长江通信参股上市公司 浏览:680
前海数字资产交易所张 浏览:674
杭州银行理财产品到期清算一般要几天 浏览:466
关于融资理财的相关规定 浏览:639
理财收益高的项目 浏览:830
峨眉山市旅游股份公司 浏览:830
华康金融投资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565
深圳领鲜互联网金融有限公司 浏览:454
美元对汇率泰铢汇率 浏览:284
两融佣金万18 浏览:780
东旭蓝天产业集团 浏览:689
新三板精选层哪个股票好 浏览:573
买入返售信托收 浏览:325
政府融资机构待遇 浏览:75
核酸检测有什么股票 浏览:453
2020年威海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可靠吗 浏览:519
进监狱了还有贷款没还 浏览:67
大连快速办理贷款 浏览:736
汽车金融公司招聘广告 浏览:780
深圳证券交易所新股上市初期异常交易行为 浏览:506